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一英語語法

高一英語語法

時間:2023-06-06 09:32: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一英語語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一英語語法

第1篇

【關鍵詞】 高中英語 英語語法 掌握 高效學習

語法是語言發(fā)生作用的框架,也是高中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學習語法是基礎,學生的語法掌握情況影響著英語的綜合學習。那么,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如何進行科學語法教學,把枯燥的英語語法學習變成英語學習中最有魅力的部分呢?

1. 創(chuàng)設情景,巧妙學習語法

在目前高中語法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語法翻譯法來進行教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教授的語言點。為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運用語法,教師可以在課文教學的同時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生動的情景,讓學生巧妙地學習語法,可以避免語法學習的枯燥無味,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牛津譯林版高一英語教材上冊《Unit 1 School life》時,學習定語時,教師可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讓學生在談話中把定語從句運用其中。例如,Unit 1話題是 School life,語法要點是定語從句。教師可設置這樣話題:“My school life”,讓學生描述他們現(xiàn)在的學校生活或者向往的學校生活,要求談話中適當用上定語句。于是學生熱烈地討論起來:My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 which is located in Guangdong. The activities that I join in can help me make many friends who have the same interests as me. The building which is in the school is tall and beautiful.在這個情景交流中,學生自然而然運用了動詞的時態(tài)、語態(tài),并有意識地運用了定語從句,對定語從句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

這樣,在課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把語法教學情景化,讓學生在學會語法概念的同時也學會運用語法,從而掌握定語從句的不同用法。這樣的語法學習讓學生對語法的掌握更有效。

2. 設計游戲活動,快樂學習語法

傳統(tǒng)的英語語法教學都是采用 “演繹法”,結果是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只覺得課堂沉悶無生氣。教師可以在語法教學中設計一些游戲活動,游戲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課堂意識,使枯燥的語法更加有趣。

例如,在牛津譯林版高一英語上冊《Unit 2 Growing pains》 中的定語從句中如何確定關系詞,教師可以采用“guessing game”這個游戲,由一個學生用含有定語從句的句子描述課室的人或物,另一個學生來猜。如:

He is a boy who is the tallest in our class. Who is he?

It is a thing that teachers use every day. What is it?

She is the only one that got the first prize in the drawing competition ...

這樣的活動使課堂氣氛融洽,學生踴躍參與。又比如在學習賓語從句時,教師可以通過教英文歌曲《Take me to your heart》中Show me what love is, show me what wonders can be true. what 引導的賓語從句,教師可以讓學生學唱完后,設置讓學生填歌曲中的missing words, 如此一來,就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的語法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掌握語法。

課堂游戲活動還有還有很多,比如通過接龍游戲、講故事。為提高學生高效學習語法,教師應在語法教學中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語法,高效掌握所學語法點。

3. 運用歸納法,簡單學習語法

高中英語語法復雜、形式多變,如果學生沒有掌握語法的規(guī)則,那么,學習起來容易出現(xiàn)凌亂,而且覺得非常吃力。為改善這種狀況,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運用分類歸納的方法,把復雜的語法簡單化,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語法的奧妙。

例如,在牛津版高二英語教材必修五《Unit 3 Learning about language》中的語法要點是名詞性從句。教師在講解師一般會給出幾個有代表性的例句:

1) When we will go is not clear.

2) The trouble is that we are short of money.

3) He will have to pay for what he has done.

4)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e will come.

然后引導學生觀察這些例句的特點,歸納出名詞性從句的幾種分類:主語從句、表語從句、賓語從句、同為語從句。常用的名詞性從句的引導詞有:that、what、when、whether、however、whatever等。

總之,對于提高高中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來說,語法是重點;而對于高中生高效掌握語法而言,方法是關鍵與核心。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積極指導學生尋找高效掌握高中英語語法的有效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并掌握高中語法的能力,并學會把語法準確運用到句子中去。

第2篇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任務型教學法;理論依據(jù)

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重申了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傳統(tǒng)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因而將任務型教學法引入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任務型語法教學提供了理依據(jù)。

一、對傳統(tǒng)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反思

傳統(tǒng)的高中語法教學純屬“填鴨式”教學。老師梳理出每個語法項目的重要規(guī)則,羅列出大量例句,學生只好硬著頭皮做筆記,課堂氣氛死氣沉沉。這樣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強迫自己孤立地去記憶枯燥的語法規(guī)則,大搞題海戰(zhàn)術,很大程度上使這門課形同虛設。然而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法的核心項目,提高學生在上下文中運用英語語法的能力和英語運用的準確性,使學生對英語語法有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了解并能借助英語語法知識解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有關問題,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如何在語法教學中貫徹新課標倡導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要從“用”的角度出發(fā),從“探究”的途徑學習,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設計多層次的任務,營造多彩的任務執(zhí)行環(huán)境,給予學生充滿情趣的輸入,引導學生通過完成活動的任務來學習語言,達到“Learning by using,learning for using”的目的,這是所有英語教師所面臨的不容忽視的研究課題。

二、任務型語法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一)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Krashen區(qū)分出了兩個語言學習概念:學習(learning)和習得(acquisition)。學習是指通過教學有意識地學得語言;而習得則是指通過交際無意識地接觸語言系統(tǒng)而掌握語言。Krashen強調,掌握語言大多數(shù)是在交際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Krashen認為,學生掌握語言必須通過“可理解性的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fā)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fā)展。建構主義學習觀提出:知識不是簡單地通過教師傳授而得到,而是每個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人際間的協(xié)作活動,依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建構的。建構主義關于教學的主要思路:(1)注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2)注重在實際情境中進行教學;(3)注重合作學習;(4)注重提供充分的資源。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中語法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任務型教學法?筆者就英國語言學家Jane Willis(1996)在她的專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的任務型課堂教學的三個步驟為基礎,結合高一牛津英語中的一些語法點,談談任務型語法教學的一些策略。

(一)前任務(Pre-Task)――教師引入任務。在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給學生提供和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交際情景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機會,從而使他們能運用語言規(guī)則達到交際的目的??刹捎们榫敖虒W法即運用目的語言環(huán)境。學習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正確理解和運用。教師應利用真實的環(huán)境或設置模擬的情景進行語法教學。使語法教學更形象、直觀、真實和有趣味。

如:在高一第一學期Unit 5 Very Vegetarian 一文中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教師可以和學生一同找到出現(xiàn)情態(tài)動詞的幾處對話,并同學生一起分析這些對話中情態(tài)動詞使用的意味:

1.Sally:What did you see this time?

Sam:A program on the meat industry.You should not eat meat,you know.

2.Sam:These drugs may still be in the meat when you eat it.It may be dangerous.

Sally:Yes,please continue.By the way,can you pass the pepper?

通過諸如What feeling are the modal verbs in this dialogue used to show?等問題的設置,來幫助學生體會相關情態(tài)動詞的意思。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二)任務循環(huán)流程(Task-cycle)。1.任務(task)――學生執(zhí)行任務;2.計劃(planning)――各組學生準備如何向全班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3.報告(reporting)――學生報告任務完成情況。

(三)語言聚焦(Language focus)。1.分析(analysis)――學生通過錄音分析其他各組執(zhí)行任務的情況;2.操練(practice)――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語言難點。

任務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要做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呈現(xiàn)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并進行技能訓練。這樣的學習過程是任務驅動(task-driven)的過程,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也有利于體現(xiàn)任務的真實性。

第3篇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我們逐步與世界接軌,特別是文化方面,學習西方外來文化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義務教育里的一項必修課程。我國教育制度在改革中不斷完善,英語教育成了初中教育的主要課程之一。初中英語語法的教學方式受中國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語法知識的講解,這樣把學生養(yǎng)成了單純的模仿式學習。一直處在被動的學習過程,缺乏靈活多變的學習方法。初中是英語的基礎階段,學生只需要對功能、話題、語音、詞匯、語法的基本掌握即可,特別是對語法的掌握。語法的學習至關重要,不僅影響學生的意識形態(tài),對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影響很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該明確教學觀念,明確英語語法對初中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應該結合實際,尋找有效且直接的教學方法。對此,下文就對如何有效的提高初中英語教學進行全面的探討研究。

二、初中英語語法課堂有效教學法的研究

幾千年來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進行的講解,通過教師枯燥乏味的課堂講解,學生只能死記硬背,練習的方式更是單一,大多數(shù)的訓練都是以單項選擇、英漢互譯和填詞或造句為主,當然,這些方法在現(xiàn)在的初中英語教學里仍然繼續(xù)使用,但是,總的來說,這些方法不僅枯燥乏味,而且教學效果也是差強人意。這種死板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失去興趣,不僅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被扼殺在萌芽中?,F(xiàn)今,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刻不容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以自身為主導,讓學生做主體,設計一些開放式、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使學生主動去探索新知識的目的。

2.1學習氛圍輕松活躍

課堂上枯燥壓抑的環(huán)境,對學生的記憶和學習造成無法估計的影響。語法知識本來就很枯燥,加上教師嚴肅的教學,強制學生死記硬背的去掌握新的語法知識,只會適得其反。課堂上,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信任并耐心的對每個學生,讓學生活躍起來,對所學知識感興趣,這樣不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也會得到學生的親近和尊敬。

2.2情景還原式教學法

情景還原時指把課本的情景還原到課堂上,對課本上的某個情景在課堂進行操練。情景模式除了語言表達,還可以通過動作表演以及播放錄像帶等方法來實現(xiàn)。比如對過去進行時的課堂教學前,可以在某次課外活動中把活動過程錄制下來,在課堂播放出來,然后由學生用英語自由問答,促使學生加深對過去式語法的了解,增強記憶,還要進行具體的語法結構練習。這樣,不僅生動形象的講解了過去進行時的語法,還很大程度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每個學生參與其中,都得到了練習的機會,加深他們的印象。

2.3采用趣味教學法

趣味教學是指在課堂上帶動學生做一些趣味小游戲,比如自編小故事、自創(chuàng)小笑話、猜測游戲等。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圖片或實物,要求學生用語法自編小故事,或說故事的開頭,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去編結尾。提高一些單詞,要學生根據(jù)單詞編小笑話或出一些有趣的猜測題目,都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語法的學習興趣,不僅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動的語法上,還讓學生在游戲中對語法有更深的感悟以及能夠靈活運用。

2.4課堂快速測試法

在課堂上每講解完一個新的知識點,就出相關知識點的練習題,對學生進行快速的課堂測試,目的是加深學生對改知識點的了解并且能相對熟練的運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語法是詞的造句規(guī)則和形態(tài)變化的綜合體系,語法是語言的結構,掌握好語法能讓學習變得更加簡單容易,學會運用豐富的語法知識,能使語言表達得更準確。對于剛接觸英語語法的初中學生來說,學習語法是枯燥乏味的,想更深刻的記住語法是非常的不容易,于是就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所以,在初中英語語法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突破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改變刻板的嚴肅的課堂氛圍,不斷探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努力制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每個學生的不同個性,課堂上的教學應該使用不同的方法,最大化的使每個學生都對英語感興趣,達到教學質量整體提高的目的。

[1] 吳淑珍. 淡化可以,淡出不行——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思考[J]. 中學英語之友(初三版), 2009(10).

[2] 郭洪潔. 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 2010(11).

第4篇

關鍵詞 大學英語 語法教學 重要性 現(xiàn)狀 方法

一、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

在大學英語中,語法教學一直處于很重要的位置,是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語法是語言的基礎,是語言的組織規(guī)律,是語言正確運用的前提條件,是語言正確運用的保證。只有在語法的基礎上,才能夠正確地進行詞形變化,進行遣詞造句。我們在學習英語時無時無刻不受語法的規(guī)范和限制,在英語學習中,必然會遇到大量的枯燥無味的語法知識,這給英語教學和應用學習帶來不少麻煩,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先解決語法問題才能進一步學會英語。因此,英語語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很重要,如何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語法問題,如何在教學中正確有效地實施語法教學,如何使學生在掌握語法時更容易更便捷就成為大學里每一位英語教師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

英語語法的準確把握是學生交際能力提高的前提條件。在英語學習中,交際能力的提高一直是教師和學生關注的問題,語法是保障說話合情合理、條理清晰、符合邏輯的前提。我們講英語,不是講一個個獨立的單詞,要把單詞串成一句完完整整、有思想、有內容的句子,這是一個較高層次的要求,這就需要語法規(guī)則。在語法規(guī)則下,單詞串成句子,句子組成句群,句群組成文章,這樣,我們的英語水平,英語運用能力自然得到提高。在此基礎上,我們學生只要敢于說話,敢于表現(xiàn),在語法的指導下正確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我們的英語交際能力自然得到提高。結合語法學習英語是每一個非英語國家學習英語的根本辦法,英語語法學習對提高英語水平、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我國高校英語語法教學的現(xiàn)狀

雖然我們的高校自從有了英語教學就開始了語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也占著很重要的位置,但現(xiàn)在的英語語法教學和語法學習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依然是教學和學生在英語教學學習中的主要困難,英語語法學習依然是英語學習的攔路虎,在大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沒有走出教師的中心固圈,未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少學生的實踐演練機會,口語訓練較少;過分注重語法釋義,使得語言學習不能進行很好地運用練習;教師教學過程以母語為主要教學手段,很難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運用環(huán)境;語言學習過分強調精確度,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靈活性和主動性,阻礙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靈活運用語言的進程。顯然現(xiàn)在的語法教學過于古板而后滯后,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現(xiàn)在社會的需要,長期浸染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的學生一般都是“精于語法,弱于交流”。

第二,部分教師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錯誤地以為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能力提升是重中之重,語法教學無足輕重,一改從前的“重語法,輕交際”“聽不清楚,說不規(guī)范,難以同外國人進行語言交流”的局面,在教學中各種各樣的activities,mle—plays,English corners花樣疊出,表面繁榮卻使外語教學走進了“重能力、輕知識”的另一極端,造成學生英語基礎不牢固,語法體系不完善,各種所謂能力就失去堅實的根基,很難構建學生較高的能力大廈。

所以,結合當今教學實際,我們需要對英語語法教學重新審視和定位,確立語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探討語法教學的方法策略是有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的。

三、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體悟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快速增長,社會飛速發(fā)展,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英語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必須的重要語言技能,社會對交際、應用型英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雖然現(xiàn)今對學生就業(yè)形勢嚴峻,但交際型應用型英語人才在就業(yè)市場異常搶手。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面對就業(yè)形勢和社會需求,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如何培養(yǎng)善于交際長于英語的英語大學生,如何造就就業(yè)容易、社會所需的高素質英語人才成為英語教學的焦點話題,也是擺在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為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和發(fā)展需要,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和學校的長遠發(fā)展,本人在教學中兼顧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和語用能力的統(tǒng)一,嘗試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法

語言的實用和交際功能要求英語教學應突出學生的語言學習的實用功能和交際能力,教師在進行英語語法教學的時候,應把語法知識的學習融入到具體的教學情境中,一方面單純的講解和操練英語語法學生會普遍感覺枯燥和乏味,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也就無法保證學習的成效。另一方面,在具體的情境中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重要的是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和西方人的習慣、規(guī)則有著很大的不同,如果離開語境,就會造成學生學習語法知識和實際生活應用脫節(jié)。僅憑死記硬背語法規(guī)則條文進行遣詞造句,不但學生感到負擔重、效果差,更為重要的是語言是活的語言,只有在實際應用中才能才能用活用好,只有在具體語境中才能更好地突出交際能力。所以,我們英語老師一定要充分利用豐富的各種教學資源,結合學生實際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充滿魅力的鮮活情境,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模擬真實情境中領悟語法規(guī)則,并運用語法知識解決交際問題。

1.借助各種圖片和音像材料創(chuàng)設情境?,F(xiàn)代電化教學手段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很好地物質保障,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很好地把學生帶進教學情境。如借助多媒體播放《走進美國》,能夠很好地將枯燥的語法知識講解變成生動鮮活的視頻情境,讓學生在逼真的生活情境中感知領悟英語應用的語法現(xiàn)象和語法規(guī)律。

2.利用實物創(chuàng)設情境,凸顯直觀效果。實物教學是最常用最好用的直觀教學工具,實物教學能夠很好地變抽象理論說教為真實具體實物演示,打破時空界限,變抽象思維為直觀形象感知,讓學生不出教室就能很好地認知事物,學習語法。比如,用破杯子、壞玩具等來向學生講授形容詞broken,拿一杯飲料來感受a cup of;將幾件東西放在不同的地點來講授in、on、under、behind等介詞的含義。

3.師生合作表演模擬生活情境。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根據(jù)教學內容或者自編自導自演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引導學生在準備、參與的過程中感知教學目標,學習語法知識,引導學生在做中學語法,在學中用語法,形成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

(二)合作探究式語法學習法

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是廣為推崇的良好學習方式,在語法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和效果。把學生分成小組,依據(jù)課程內容和語法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分組合作探究,學生相互交流,彼此合作,共同探究,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和點化。既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索的能力,又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自己,表現(xiàn)自己,學生學習語法知識和提升能力雙向并舉。

(三)名言佳句強化法

本人在教學實踐中,把英語語法知識和名句名言以及流行語流行歌曲和英語語法教學相結合,選用學生熟悉的名句或流行歌曲以及網絡名句,把教學中的英語語法融入進去,學生品味這些名言佳句,既能感知文化,又能很好地記憶和感知英語語法,可謂一箭雙雕、雙重得益。例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Roman was not built in a day; Whil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 …

總之,英語語法教學必須立足學生實際,立足社會實際,從學生興趣和能力提升出發(fā),把學生學習語法知識和能力提升結合起來,探索多種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準確應用語言技能和提高學生交際能力,滿足學生終身發(fā)展和國家對新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郭自嘉.多媒體英語教學利弊及對策[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2).

第5篇

【關鍵詞】高中英語 聽寫 教學

學習英語時,不少學生覺得困難,根本原因在于他們的詞匯量較少,對常用短語、句型的把握力度不夠,導致在學習英語的時候聽不懂、不會讀、寫不出,慢慢喪失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最終放棄這一門學科。可以說,詞匯量的多少與掌握的扎實程度,關系到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成與敗。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如何做到幫助學生提高詞匯量呢?筆者認為聽寫應該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聽寫是指在具有英語語法和詞匯的基礎上所進行的聽力訓練。它是培養(yǎng)及測試學生的語言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讓聽寫成為一種學習的習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xiàn)代的教育學觀點也認為,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或者怎樣學習,和教授學生具體的科學文化知識是同樣重要的。而好的態(tài)度和方法,需要形成習慣才能表現(xiàn)出來,收到巨大的學習效果。“習慣是人的第二天性”這句話真實表現(xiàn)了這一觀點。因此,從高一開始,我們給學生制定了每天聽寫的制度,并以嚴格的態(tài)度對待聽寫檢測的結果,使學生習慣這一教學方法。每天所聽寫量在10到15個之間,包括單詞、短語、句子,全部都要進行認真批改,作出客觀的點評,好的進行獎勵,差的有所懲罰,讓學生每天堅持背單詞、記短語、背句子的良好習慣。

二、聽寫的內容及具體應用

課堂聽寫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安排來精心準備,仔細考慮。本人所在的學校主要采取細化聽寫,聽寫以助學習的方式。經過高一、高二兩年的訓練,學生的英語基礎扎實,自信心倍增,效果很明顯。下面是我們采取的應用方式:

1.單詞、語法句聽寫穿插常規(guī)教學。學生英語不好,與詞匯量小造成的看不懂、聽不懂有很大的關系,導致對英語失去興趣。我校在驗收落實課堂上首先聽寫單詞,驗收學生具體的學習效果。單詞聽寫的數(shù)量,由教師對班級教學進度、實際情況的掌握來決定,包括本單元的新單詞和前幾單元的舊單詞,還可以是正反義詞組或近義詞組。這樣做是為了適應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使學生養(yǎng)成每天記單詞、復習單詞的良好習慣。

在初中階段,英語教學不重視語法教學,所以到了高中,學生對語法的掌握程度比較模糊。為了彌補這一語法上的缺陷,讓學生對英語語法加深認識,高一時,全校教師聯(lián)合起來編寫了100多句最具代表性的英語語法句。通過每天聽寫一句以及其擴展用法的方式,加深學生對英語語法的學習。這種方式簡便易懂,又緊密結合了每單元學習重點,受到學生們的普遍歡迎。

2.短語聽寫與詞匯教學相結合。短語教學訓練學生牢記詞和詞之間的搭配,是掌握英語的堅實基礎。同時,聽寫詞組和鞏固單詞也是相輔相成的。單元學習完結之后,聽寫重要的詞匯與短語,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記憶程度;也可以通過一個短語的聽寫來復習與之相近或相反的短語,鍛煉學生學習的遷移能力;還可以聽寫下一單元將要學習的新短語,鍛煉學生的推測與判斷能力。

3.課文句聽寫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聽寫句子對學生來講,難度較大,語音、詞匯、語法貫穿于聽寫的始終。我們的做法是挑選能夠體現(xiàn)關鍵詞匯或重要語法點的句子,以及一些有趣的句子,在閱讀課后對學生進行聽寫,完畢后由學生自己校對,找出問題的所在,然后背誦。這種方式可強化學生對語音、語法的了解,鑒賞了文本中一些實用而又精彩的句子,提高對英語的感悟能力。

4.段落聽寫與寫作教學相結合。寫作是學生普遍反映的難點,往往不知該怎么寫英語作文。對此,我們的方法是讓學生去參考仿寫一些典型的段落,通過段落的熟記聽寫使學生感受到范文的結構與框架,找到適合學習效仿的亮點,而且好的段落會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大為提高。

5.篇章聽寫推動聽說教學。聽說能力在廣東省的高考中有很高的要求,學生要通過人機對話,對聽到的故事或短文進行情節(jié)復述。在平時學習中,基礎較差的學生會對此項訓練感到難度太大。為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們的做法是,先聽短文,采用填空的方式理解短文,最后朗誦整篇文章。而基礎較好的學生,我們鼓勵他們邊聽邊記,達到聽完后能根據(jù)所記錄的文章信息進行大致復述的效果。這種教學方法要做到區(qū)別對待,避免學生產生畏懼的心理。

三、聽寫材料源于又高于教材

聽寫要帶有目的性,每次的聽寫材料務必要經過精心編寫。我們給學生設計的聽寫任務不經包括教材里的單詞、短語和句子,而且還包括課外閱讀中涉及到的英語單詞,這一做法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在如今的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出現(xiàn)的文章大都是原汁原味的英文作品,具有明顯的實用性和時代性,對于學生積累英語詞匯、培養(yǎng)英語語感有著特別的作用,其語言既新穎又豐富、地道。對于這種優(yōu)秀的英語文本,我們要求學生不止停留在泛泛而讀,要指導他們欣賞這樣的美文,開闊視野,提高英語語言的審美能力。并且,對其中難易適中的精彩句子、段落讓學生摘抄下來,最后進行聽寫檢驗。

四、結束語。

總之,聽寫涉及詞匯、語法各個方面的知識,對學生提高英語成績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可作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方式,還可作為測試學生英語水平的有效手段。如果長期堅持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的詞匯、語法知識以及對語言的快速反應能力都會有很大提升。我們發(fā)現(xiàn),經過大量反復練習聽寫的內容,學生大都可以信手拈來,在書面表達這一塊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這種綜合性的、積極的教學形式適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普遍推廣和使用,讓聽寫成為教學和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李學書,謝利民.“有效教學”的理念及其研究價值[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20)

第6篇

同課異構即由不同老師就同一節(jié)課的內容,根據(jù)對教材的分析理解,外加班級的實際情況,自己單獨備課并上課。由于每位老師的知識背景不同,上課風格以及教學策略的不同,所產生的課堂效果往往千差萬別。所以,通過同課異構的活動,對比各個老師的教學設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能更加快速地整合資源,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下面通過對比和分析兩堂高一英語語法“同課異構”課中的幾個片段,一起來探討不同的教學設計對課堂有效性的影響。

二、教學背景介紹

這兩節(jié)“同課異構”課的教學內容為高一英語語法課――定語從句的第二課時,上課時間為周四上午第三及第四節(jié)課。本節(jié)課主要介紹三個關系副詞when、where、why的用法以及介詞加關系代詞的用法。兩個班級的學生均屬于年級里基礎較扎實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強,回答問題積極主動。兩位授課老師分別是高老師和楊老師,其教學風格也各有特點。雖然語法課是英語課中最枯燥的課程,但在兩位老師的精心設計下,語法課也展示出其有趣的地方。

三、教學片段對比

教學片段一:導入部分

高老師在學生讀完本單元單詞后,沒有過多地導入,直接進入定語從句第一課時的復習內容,讓學生根據(jù)圖片用定語從句造句,主要復習了先行詞的定義以及that、which、who、whom等關系代詞的用法。緊接著播放一首歌曲SHE(《她》),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找出歌詞中包含的定語從句,這首歡快輕松的歌曲讓大家在享受的同時體會到定語從句的結構和特點。導入的過程略顯枯燥,學生容易陷入機械化的學習狀態(tài)。

而楊老師用自己去云頂山旅行的圖片和經歷導入課堂,從而用“I am a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who/that likes traveling very much.”這句話引出了課堂的復習內容,接著讓學生根據(jù)圖片和句子填寫關系代詞:

The boy in yellow who is laughing happily is my son.

The mountain that/which we visited two week ago is called Yunding Mountain.

Yunding Mountain whose scenery is so beautiful is in FuJian Province.

最后復結了定語從句第一課時中關系代詞的基本用法。楊老師的導入部分學生比較感興趣,一下就被課堂吸引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大家更好地融入課堂。不過在這種導入后,楊老師馬上又轉入了比較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中,讓學生對這種輕松愉快的教學內容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教學片段二:關系副詞及介詞加關系代詞的講解

高老師利用選關系詞的幾組練習讓學生先體會關系代詞與關系副詞的差異,例如:

This is the factory where I stayed last year.

This is the factory which I visited last year.

接著再從關系副詞延伸到介詞加關系代詞的用法,然后詳細解釋了正確選擇介詞應主要考慮介詞與先行詞以及介詞與定語從句中謂語動詞的搭配。高老師這部分的教學過程是先呈現(xiàn)語法的知識點,再給例句,這是我們傳統(tǒng)英語語法課的教學步驟,學生多數(shù)時間處于接受各種知識點的狀態(tài)。當然,高老師就介詞如何選擇給出了詳細的歸納和解釋,讓學生在選擇使用上思路非常清晰,達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而楊老師則通過呈現(xiàn)例句讓學生對比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從關系代詞先過渡到介詞加關系代詞的用法,再到關系副詞的用法。例如:

This is the house that/which we lived in during the trip.

This is the house in which we lived during the trip.

This is the house where we lived during the trlp.

楊老師的教學步驟與高老師略有不同,這種先呈現(xiàn)后總結再練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通過自己觀察得出的結論能產生更深刻的記憶。

四、“同課異構”課對高中英語語法課的啟示

1.精選課堂資源,重視導入內容

首先,應使用“多感官”的課堂資源,讓學生在不同的課堂教學形式中學習(如歌曲、閱讀材料、圖片及電影視頻等)來提高學習效率。

其次,語言的學習也是文化的學習,老師可以根據(jù)相應的外國文化知識進行導入,多使用知識性強的例句,避免過于簡單沒有太多文化知識含量的句子。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了解到國外的人文情況,獲得更多的風俗文化常識,豐富學生的生活常識,讓英語課堂更能實現(xiàn)其真正的價值。同時,語言的學習更要注重學生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因此課堂選用資源時應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貼近學生生活,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程。

2.弱化機械式的語法教學,加強閱讀與寫作在語法課的應用

定語從句在高中的語法課上是一大重點,也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一個知識點,如果用過于機械式的歸納把知識塞給學生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效果。語法的學習并不是英語課程的最終目的,如何用英語獲得更多的知識以及如何用所學內容進行表達才是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把閱讀材料和寫作指導放到語法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語法課的知識點,在實際使用中檢測學生對一堂課知識的掌握程度。當然,在語法教學中應當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從詞到句再到篇章,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法知識并不是那么困難的事情。

3.語法教學應設定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下展開

語法知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使用在句子、段落和篇章中才能體現(xiàn)其重要性,生搬硬套一些條條框框的語法知識容易使學生在使用的過程中產生誤解和混淆。

4.合理安排教學時間,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的舞臺

第7篇

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學實踐中,筆者體會到,因為學生缺乏最基本的語法知識,導致與文本的溝通產生盲區(qū),尤其是對文言用法更是無法理解,以致教學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

故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教學切入語法教學,對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水平顯得尤其重要。

語法是語言基本規(guī)律的提煉和總結,是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其在語文教學的地位幾度沉浮。語法曾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可以說在先前語法教育與文學教育是并駕齊驅的??墒呛髞?,語法的地位發(fā)生了動搖。近幾年來,很多人認為,主、謂、賓、定、狀、補在語文學習中,最讓孩子頭疼,從而大大削弱了學生對語文這門科目的興趣,同時語法耗時多而收效小,所以語文教育界發(fā)出了“淡化語法教育”的呼聲。以至近期的語文教育在語法教育方面著重在語言文字的解釋方面,并沒有有計劃地教給學生以系統(tǒng)的語言規(guī)律的基本知識,其結果是使學生缺乏嚴格的語言訓練,在寫作中形成語法、修辭、邏輯上的嚴重混亂。

對教師而言,語文教學圍繞著高考的“指揮棒”進行,高考不考語法,教師也只好不負責任地對語法知識充其量只作一下“蜻蜓點水”而已。學生語文能力的逐年下降不能不說與近年忽視語法教學毫無關系。事實上,掌握了一定的語法知識,也就是掌握了一定的語言規(guī)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與文本溝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口語與寫作實踐能力。語法學習也就是一種語言技巧的學習,是可以作為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手段的。

當然,因為語法的紛繁復雜,有的語法現(xiàn)象可能還存在著爭議,但我們不能以此為理由淡化語法教學,其關鍵在于教什么,怎么教。關于這個問題,我看還是得取決于語言應用實踐,基于語言應用實踐我們也不宜講得過多過細,但一定不能不講,講的目的還是在于學以致用,在學以致用中將語法知識化為一種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另一方面,由于這些年,英語受到重視,學生在英語語法學習方面往往要比學習漢語語法更為重視,從而讓學生走入將英語語法套用漢語語法的誤區(qū),從而給語文學習造成了困難。學習漢語語法因此更顯得有必要了,因為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是存在不同之處的。

在實踐中學語法,通過一些生活實例幫助學生掌握語言規(guī)律。教學語法要做到教師易教,學生易學,所選內容要“精要、好懂、有用”,為了讓新進高一學生能對語法產生親近感,我除了選取一些生活及流行歌詞實例外,還大量選取了初中課本課文實例,結合高中文本,較好地做到了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有效地促進了語法教學的發(fā)展。

由此看來,高中語法教學不僅不能忽視,而且還要教活。講活語法不僅可以通過語言應用實踐讓學生了解語法知識以更好地進入高中語文學習,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

第8篇

摘要:不少中考英語成績高分的學生,進入高中就開始下滑,學習興趣也隨之下降。教者必須弄清剛升入高一的新生不適應高中英語學習的癥結所在,對癥下藥,授予他們高中英語學習的方法,做好初中轉入高中學習的過渡,讓學生是在三年的高中英語學習中取得理想成績的。

關鍵詞:高一新生 英語學習 過渡方法

【中圖分類號】 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每當接了高一新班,在教學中筆者屢屢發(fā)現(xiàn)一些中考成績分數(shù)很高的學生,進入高中就開始下滑,學習興趣也下降,究其原因:一是現(xiàn)行的中考制度和以分數(shù)選拔新生的方法,在大多數(shù)學校進行應試教育:與考試相關的就學,無關的就不學,而哪些考哪些不考老師們心中都有一本賬,初中三年所學的內容完全可以壓縮成幾頁紙,這點東西不斷地反復直到老師和學生對中考都胸中有數(shù),即使有的學生兩年沒有好好學,在最后一年只要拼點命,聽老師的話,中考也容易得高分,然而高分并不等于高能力。再者,上了高中,英語學習與測試重點從初中的語言知識向語言能力轉移,更重視綜合的語言知識與能力的運用,于是,就有點不適應新的學習了。那么作為剛升入高一的學生,如何在這種情況下適應高中的學習呢?經驗告訴我們,做好以下幾點是必不可少的。

1、堅持使用,敢于實踐。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是為了研究英語語言的規(guī)律,主要還是為了跟外國人交際,也就是能用英語聽說讀寫譯。這應該說是一種技能。而技能的掌握,光靠理論的解釋是不行的,要在實踐中反復地、長期地訓練才能成功。因此,有志于學好英語的同學,應該趕快拿起文章閱讀,打開錄音機收聽,張開嘴說。多接觸英語,對英語的領悟就會加深,也就能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好方法。對中國人來說,練好說的能力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怕出錯,不怕別人笑話的勇氣。中文英文,差別甚大,發(fā)音方法很不相同。開始練習說,肯定錯誤百出。這時候,一定要敢講英語,沒有開始階段的“胡說八道”,就沒有一口漂亮的口語。

2、重視語音語調的學習。高一學生再次學習英標十分重要,由于讀音習慣的不同,中國人要說出標準的英語,很不容易。但是,為了交際的需要,我們必須下決心掌握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利用錄機反復的聽,跟著錄音機一遍又一遍地糾正自己的語音語調。利用一切機會大聲講英語,不怕犯錯誤,不怕別人笑話自己。學習英語,應堅持聽說領先的原則。

3、抓好閱讀。閱讀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能力是從文字中獲得信息的重要能力,也是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最便捷的手段。中學生應從精讀和泛讀兩方面努力。所謂精讀,就是仔細讀,一句話一句話地將結構和意思搞明白。文章讀完后,還要學習歸納、綜合和推理判斷。有時候,將比較難的英文句子譯成中文對準確的理解英文很有好處。中學英語課本中的課文和一些英語名篇都可以作為精讀的材料。泛讀是中學生容易忽略的一種閱讀方式。所謂泛讀,就是泛泛一讀,只求了解大意,不去考慮句子結構和某些詞匯的用法。泛讀的材料多種多樣,簡易讀物,中學生英文報紙,各類比較淺顯的英語文章,均可以供中學生泛讀。讀這類材料時,不要一碰到生詞就翻辭典,盡量靠上下文來猜測詞義,除非一個生詞反復出現(xiàn),不知道意思實在影響理解全文,否則就不查。泛讀還要講究一定的速度,有時也不必逐詞細看。泛讀多了,語感就會強,還能逐步鍛煉出跳讀與掃讀的能力??梢哉f,不會泛讀的人,就不叫會閱讀。

4、寫作。中學生學英語還有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寫作。聽說讀寫其實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寫的練習可以稍后進行,但高中生無論如何是應該經常寫一寫英文的。寫作,可以使我們對英文的掌握更精確,也可以促進聽說讀的能力的提高。初學寫作,主要使用小詞、小句子,也就是常用詞和簡單句。待有一定水平了,也可以適當用一些復雜結構,如定語從句,非謂語動詞短語,強調句型等等。還要練習用好連接詞語,因為連接詞語用好了,可以使意思表達更準確,文章更順暢。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不要生造中國式的英文。中國人寫英文,應以模仿為主,用你聽過的話來說,用你讀的過的句子來寫。

5、背誦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功。學英語,只有在死記的基礎上才能活用。背誦就是死記的第一步。背誦以背小短文為好。如《新概念英語》上的小文章,內容有趣,用詞淺顯,語言地道,實在是練習背誦的好材料。由于背下來的東西已在你頭腦中深深扎根,這就為你在使用英語時模仿英美人的句型打下基礎。背誦的另一個好處是為未來作積累。中學時期是一個人記憶力最好的時期,中學背會的東西常常能永生難忘。沒有中學時期的大量背誦,將來的在英語方面向更高層次發(fā)展就困難了。

6、詞匯與語法的學習。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人學英語,只要跟著外國人說就行了,不必學習英語語法,也不要費力氣鉆研詞匯的用法。這種聽說萬能論是不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學生學習英語是有特定條件的,首先他們是中國人,中文在他們的頭腦中已深深扎根,讓他們在開展思維活動時完全忘掉中文是不可能的。其次,語法學習如果得法,會使學生在應用英語時更準確、更符合英美人的習慣。另外,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家庭及社會環(huán)境,也決定他們不會有較多的直接與外國人打交道的機會。他們更多地是在從事閱讀的活動,而語法知識,對精確地閱讀好處是很多的。認真學習語法,就是要把英語語法的基本條條記牢,并經常運用到使用英語的實踐中。背例句是學語法理論的好方法,但是中學生也不必鉆研語法知識過細。有同學有一種誤解,以為學好語法,英語就算學好了,其實不是。語法只是對我們語言實踐活動的一種幫助,學英語主要還是投入聽說讀寫的實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要我們弄清了剛升入高一的新生不適應高中英語學習的癥結所在,對癥下藥,授予他們高中英語學習的方法,做好由初中學習轉入高中的過渡,他們是一定能在三年的高中學習中取得理想的成績的。

第9篇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

對于英語語法知識的地位與作用,英語教育界同仁已基本形成共識:中國學生學英語應該學習語法。原因是如果不了解英語的內部規(guī)則,那將影響準確交流,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我談一談語法教學的幾點策略,以供參考。

一、調整專項語法權重,避免過度延伸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科書中,一個單元基本只介紹一個語法點。高中必修階段的稍后部分和系列選修階段,各種語法結構還要循環(huán)反復。再有,高中英語語法相對集中,便于教學,且各種語法現(xiàn)象的反復出現(xiàn),有利于學生復習鞏固并加深理解,提高他們實際運用的能力。鑒于教材的這種編寫理念,教師應該明確每一專項語法在整個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份量,了解每一專項語法在該必修(選修)課本中的權重,如此,才能理清這一專項語法在該單元所處地位,以便在有限的單位時間內進行富有針對性的教學。只有分清什么是重點、難點,才可能實現(xiàn)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的確定,不但解決了課時緊、內容多這一問題,還能擺脫教師語法課求大求全的心態(tài),更從容地處理專項語法教學,讓學生有反復接觸該項語法規(guī)則的機會,又能適時地獲得關于該項語法的要點、難點的辨析和探討。

以人教版的單元語法知識v?鄄ǒing as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為例;動詞\鄄ing形式的用法(作主語,賓語,賓語補足語和作定語,表語及狀語)是第一重點語法,教材分三個單元將其介紹完畢。重在掌握動詞?鄄ing形式作主語和賓語的用法。因為v?鄄ing作賓語這一語言現(xiàn)象學生在初中英語和高一上期英語學習中已進行較廣泛認知和應用,所以無論是對其形式、意義還是具體應用,都有較好的感性認識,稍加鞏固,理順其學習思路并突破一兩個難點就能取得舉一反三的效果。(如動詞?鄄ing既可作動詞賓語,又可作介詞賓語;有些動詞常以?鄄ing形式作賓語;有些動詞常以動詞不定式作賓語,有些動詞接?鄄ǒing形式或不定式作賓語,意義區(qū)別不大;而有些動詞接?鄄ǒing形式或不定式作賓語意義有明顯區(qū)別如forget,remember,mean,try等)。

這樣的語法教學,重在提供適時的語境,讓學生對某一語法現(xiàn)象有一定語言積累的基礎上進行剖解,方能讓學生認識到此項語法概括的理論效應,否則,學生可能越學越糊涂。

再如,V?鄄ǒing作主語這一用法在前一必修模塊學習中有所接觸,雖未進行系統(tǒng)學習,但至少在理解方面已無大礙,可充分利用以舊帶新的辦法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并對V?鄄ǒing 的否定式、被動式和作主語時的常見句型搭配一一介紹,但不必面面俱到對所有的用法進行陳述。這樣,讓學生的學習循序漸進,對此語法現(xiàn)象認識充分,掌握自如,為其后兩單元學習v?鄄ǒing作表語,定語,賓補,狀語等語法現(xiàn)象打好基礎。這樣有度的安排顯而易見既領悟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又能結合學情進行適當拓展,避免了聊起動詞?鄄ing,便主動式,被動式,完成式,特殊用法等等齊上陣,導致學生云里霧里、似懂非懂。避免語法教學的“繁”、“亂”、“雜”,就應該找到一條積累――概括――運用――再積累的認識鏈條,讓學生學起來輕松,有頭緒,有層次感,有成就感。如此,調整好專項語法在教材中的權重,找到一條逐步積累,適時概括點撥的教學法,是優(yōu)化語法教學中應格外關注的一種方案。

二、創(chuàng)造別致的語用情境,多維度體驗語法教學

1.巧用順口溜,有趣又有效。

對于語法教學中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我常常將其利用順口溜的形式總結出來,學生感到很有意思,同時課堂也活躍起來。在總結的過程中,有時也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集體智慧,編造順口溜,互相展示,互相交流。例:lie―lay―lain―lying(躺,位于)lay―laid―laid―laying(產卵,下蛋)

2.變抽象為具體,將語法與現(xiàn)實情境有效結合。

有的語法內容看似抽象,但如果將其與現(xiàn)實情境結合起來就變得生動活潑,易于掌握,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語法課堂變得活躍起來。

例1:在講授虛擬語氣的用法時,學生對于If引導的狀語從句,虛擬語氣的使用感到困惑,不好掌握。我的做法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If I had a lot of money開頭,展開想象力,進行造句。學生頓時活躍起來,答案豐富多彩,同時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中更深的理解了這一語法內容,效果很好。

例2:在講授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時,對于can、may、must、need等詞所表示的語氣,單純靠知識傳授形式單一,不易理解。我的做法是:創(chuàng)設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場景,如購物、學習、旅游、用餐等場景,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利用所學情態(tài)動詞,組織一段對話,并進行情景模擬。最后,根據(jù)每個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等級評定與總結點評。

3.合理利用學習小組,激發(fā)學生能動性。

英語學習知識點較多,較零散,我放手讓學生去積累去總結,并進行歸納概括,最后由老師補充總結。如,在講述it的用法時,我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合作學習,查閱詞典,分析例句,總結it的用法,并通過造句來加以鞏固。學生在課堂上一下子活躍起來,展開積極熱烈的討論,it的用法也就不言自明了。

通過以上策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fā),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同時又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全體學生都能熱情高漲地參與討論、回答,學習的主動性、探究性更高,增加了教和學的趣味性、應用性和現(xiàn)實性,語法教學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翠玲.淺析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校園英語(教研版),2009年04期

第10篇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英語 單詞 語法教學 興趣

在小學英語牛津教材的實施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隨著年級的升高,隨著語言知識難度的加深,學生對所學語言的興趣逐步降低,對課堂活動的參與也越來越被動,兩極分化嚴重,英語教學開始遠離交際目的。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除極個別學生是智力因素外,主要還是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行為習慣造成的。

英語老師都知道,英語單詞默寫、小學英語語法是最頭疼的事。明明知道學生怕默寫,但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布置默寫任務,小學階段的語法教學也存在諸多問題。這也是低年級學生濃厚的英語興趣到了高年級就大幅度減弱的緣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瑞士教育者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迸d趣是學習的先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條件。要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就要注意教學的趣味性,以“愉快”為前提,適應學生的接受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師生能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完成教與學的任務。

一、如此默寫,激發(fā)學生學習單詞的興趣

牛津英語課本閱讀材料多、信息量大、詞匯豐富。看到這些撲面而來的生詞,不少學生會感到頭大,怎樣牢記這些單詞成了一個難題。根據(jù)這個問題,我們英語老師在大組的討論中,發(fā)現(xiàn)單詞記不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定的共性,那就是,學生懶惰不愿意去記;時間緊,各科作業(yè)多壓力大,沒時間去記;記憶不得法,沒有掌握拼讀規(guī)律也沒有及時鞏固復習等。確實,記憶單詞很枯燥,但是要想學好英語,不讀不背是不現(xiàn)實的。英語老師想讓學生喜歡英語學習,首先先過單詞關,這是學好英語的第一步。否則,單詞不會讀不會寫,還是學不好英語的。能不能讓孩子們喜歡上默寫呢?

1.默寫前

在新授單詞的時候,主要用的是印章。印章上分別刻了“Very good!”(真棒?。癈ome on!”(加油!)等各種表揚和鼓勵的話語,覺得有必要表揚的時候,就在學生英語書適時的那一課刻上適當?shù)脑捳Z。上課時新授單詞可以用印章來維持上課的注意力,激勵學生不斷學習。我個人感覺,采用印章表揚法之后,在課堂上拼讀、拼背時,學生的參與率明顯比以前提高了,連平時怕發(fā)言的同學也躍躍欲試。

2.默寫中

根據(jù)孩子個人的實際情況,默寫單詞前要給孩子有充分的準備時間,當開始默寫時,要求合上書本,把單詞全部默寫完了再進行校對。規(guī)定默寫時間。不管是學生自己寫好中文默寫還是家長報著默寫,一定要適當?shù)乜刂坪媚瑢憰r間,提高學生默寫單詞的效率,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書寫水平。為了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提倡用英文報默英語單詞,并能同時默寫中文。單詞默寫完后,要及時地進行檢查、校對,并做好訂正、重默。若錯誤較多,一定要進行充分的復習后再默寫。有些學生不復習立即重默,正確率低,重默次數(shù)增多后,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因此要提醒學生常讀英語,多復習鞏固。

3.默寫后

有了小的目標之后,要有更高一級的目標才能不斷地前進。所以,我在表揚這一塊采用的是“換算”法。平時上課時主要使用印章,而單詞默寫競賽時我就用書簽。每兩次單詞默寫全對的同學可以憑默寫紙換取一張書簽,每三張書簽再換取一張喜報,三張喜報換取一件獎品,就這樣周而復始。自從這一競賽法則宣布之后,學生們由以前的“討厭默寫”變?yōu)椤捌诖瑢憽保贾媚瑢懭蝿找院笤僖猜牪坏綄W生唉聲嘆氣的聲音了,集體默寫的成績與上學期比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二、趣味語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

英語語法學習也是英語學習內容之一,雖說語法學習不是語言學習的終極目標,但對于長遠的英語學習卻是必不可少的。當我們在學習一種外語時,只有了解了該語言的內部規(guī)則,才會使學生準確地運用該語言進行實際交流。雖說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許多專家認為,孩子還是需要掌握一些語法知識來幫助他們正確掌握語言。所以,在新的課程標準下,也要求在小學階段要進行一些簡單的語法教學。

對于英語語法教學,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通常采用編“順口溜”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順口溜的特點是讀起來朗朗上口,簡單易行,記憶牢固,同時也降低了語言學習的難度,所以頗受孩子們的喜愛。例如:在be動詞的教學中我查閱相關書籍,結合教學內容特點,創(chuàng)編了一首順口溜:be有am、is、are,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單數(shù)名詞用is,復數(shù)名詞要用are,不可數(shù)名詞也用is。這首順口溜,讀起來朗朗上口,孩子們也非常感興趣,只一會兒功夫,就將be動詞的用法熟練記住了。通過這個教學嘗試,讓我對語法教學增添了不少信心。

第11篇

回顧多年來的高中英語教學,我覺得要抓好教學提高成績,不能急于求成,學生學習英語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而要使得學生真正地掌握并運用好英語,作為教師也應該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

一、高中起始階段以激發(fā)興趣,樹立信心為主

不少剛上高中的學生,雖然在初中已學過一些英語,但往往基礎薄弱,一知半解,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很差,由于成績難以提高,一些學生覺得自己基礎差跟不上,沒有了指望,心里非常懊喪,進而對英語產生了厭學情緒。對此,教師首先要鼓勵他們,并用往屆的學生成功事例來說明基礎較差的學生是怎樣學好英語、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同時,在教學上要想方設法,盡量把課講得生動有趣。課外要抓好個別輔導、引導他們多練、多說,與他們多接近,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有點滴進步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慢慢地就能使這些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學習的勁頭也就會鼓足了。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使他們有了濃厚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鼓舞他們的士氣,增強其信心,基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二、高一階段應加強聽說,狠抓語音教學

從初中英語的教學看,內容較簡單、語法要點不多,學生動口的機會又少,所以學生們的語音基礎是可想而知的了,其結果必然會影響學生對高中需要掌握的單詞的記憶和拼寫。因此,在高一階段,就必須加強聽說,狠抓語音知識的學習。

從學單詞開始,就應該緊緊抓住語音教學這個關鍵,要求每個學生每個音素逐個過關。教學中如采用單詞和音標互注練習,督促學生記住拼讀規(guī)則等方法,就會使學生能按語言規(guī)律拼讀和拼寫單詞。語音教學象一把鑰匙,可以幫助學生打開學習英語的大門,使他們在以后兩年中,基本能具有獨立正確拼讀生詞的能力。

要讀好英語,必須勤開口,但高中學生一般缺少主動精神,往往羞于開口。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應提倡學生多集體發(fā)問和回答,以增加他們開口說英語的機會,也可避免獨自發(fā)言的緊張感。為了促使學生開口,在課堂上要多提供學生到講臺前表演,學說英語等學生感興趣且樂于參與的活動機會。每教完一課課文,就要求學生能在課堂上有感情地背誦部分段落,使學生增強讀和講的能力。

語言學習中聽是說的基礎,訓練說的能力,就要加強聽力訓練。教學中既可在課堂上播放課文或師生共讀課文的錄音等,又要在舉例時盡量采取聽記的方式;同時還可在每節(jié)課開始時用一點時間聽寫詞語和句子,以訓練聽和寫的能力。

三、高二階段要注重語法,提高讀寫能力

高中英語語法重點及中學階段要求掌握的基本語法項目的重點大部分集中在高二階段,因此,高二階段的英語教學要特別重視學生對英語語法的學習,以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高中學生相對于初中學生理解能力強,對英漢語言的異同比較感興趣,為此語法教學要盡力做到講清要點,并適當與漢語比較。在講解課文時,要按詞語、句型、語法部分進行分類歸納,并用板書呈現(xiàn),以加強印象,幫助記憶,力求使學生能掌握每課課文中的語法要點,并明確重點,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語法過關,學有所得。

由于高二學習內容難度的逐步增大,學生容易產生兩極分化,這時更應注意保持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可采用復述課文、小組或男女生課堂答題競賽等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方法;此外,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也是學生在課堂上增加學習英語樂趣的不可缺少手段。對于成績暫時不太好的“學困生”應該一視同仁,除對他們進行適當耐心的輔導外,在課堂上更要鼓勵并促進他們努力學習,以趕上或超過班級水平。

為了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還必須要求學生閱讀一些英語報刊雜志,以鞏固所學語言知識,擴大知識面;同時不斷地用英語寫一些簡短的日記或周記等,這樣經常的練習,就能使學生的讀寫能力得以大幅提高,可為高三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高三階段重在閱讀,培養(yǎng)各種能力

經過高中兩年的學習和訓練,學生們已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這時既要培養(yǎng)他們獨立閱讀課文的能力,又要注意擴大他們的閱讀面,以提高閱讀速度,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為此,教學中要多采用快速閱讀方法,要求學生就印發(fā)的閱讀材料 ,按照詞數(shù),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讀完并答題。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要求他們課外自學其它較深的讀物,不懂之處,要隨時請教老師。

在每學新課文前要求學生有針對地預習,找出疑難問題,課堂教學就能突出重點、難點進行講解,一般學生能獨立理解的知識就略過,以抽出時間進行讀寫訓練。

第12篇

【關鍵詞】自主探究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33-01

探究式語法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便是通過老師將語法知識分解重組,在一定的語境中引導學生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和幫助下,學生通過自我思考、自主學習,從而掌握語法學習的策略,提高語法能力和水平,進而在書面表達中能正確適當?shù)剡\用,這也是探究式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在實踐中,為了能達成這個最重要也是最終的目的,筆者嘗試從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

一、課前回顧,引導學生自主預習

探究式語法教學強調通過師生相互間的合作一起探究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鍛煉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和運用的能力,而且在這個探究未知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他們始終保持著對未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此看來,課前預習似乎顯得很多余,會讓這個探究的過程失去新鮮感和最終的意義,但筆者認為好的預習任務不但能起到激活、鞏固已有知識,為探究新知架設橋梁作好鋪墊的作用,而且問題的預設和預留會讓學生帶著想弄明白的心情來聽課、來一探“廬山真面目”,這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非謂語是高中語法項目中非常重要的語法點,學生在高一和高二分別學過三類非謂語的不同用法,但是是以動名詞、分詞和不定式的三個分類逐一學習。因此,首先通過句子成分的劃分,讓學生回憶起分別有哪三種非謂語可以作定語,并以思考題的形式強調了各種非謂語作定語時,與被修飾名詞間的位置關系。接著,通過短語翻譯的形式,讓學生感性地體驗到使用不同的非謂語修飾名詞時的作用和特點,這也是非謂語作定語的重點和難點,學案任務的設計貼近學生的實際能力,為課堂上的比較和探究留有足夠的空間和余地。最后的改錯部分既呈現(xiàn)了學生運用非謂語作定語時普遍存在的錯誤,可以讓他們在以后的練習和使用中加以重視,也讓學生對探究這些錯誤發(fā)生的原因產生興趣,引導他們在課堂一開始就可以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二、課中引導,還學生思考空間

探究式語法教學注重保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立足于學生已有的基礎,一步步引導學生往對目標語法的領悟、操練、掌握和運用方向前進,不會越俎代庖把用法和答案未經學生思考就直接告訴他們,也不會急功近利采用“考什么教什么練什么”的方式,更不以扼殺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思考能力為代價,讓老師成為整堂課的主導。因此,在采用探究式方法進行語法教學的過程中,我始終扮演著課堂活動的組織者、知識習得的引導者、學生潛力的挖掘者。

例如:在教學倒裝句用法的過程中,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展示以下幾組例句:

The boy came in. The students went away.

In came the boy. Away went the students.

The rabbit jumped down. The bus comes here.

Down jumped the rabbit. Here comes the bus.

讓學生先找出句子的主語和謂語,然后通過這幾組例句的對比,讓學生總結這幾句話的特點。在這種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會很自然地發(fā)現(xiàn)第二句的特點就是將第一句顛倒過來,然后,進一步要求學生根據(jù)高一學的句子成分歸納這些句子的句型結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他們會很容易的得出:adv. + V. + S.的結論。

接下來,列出一些部分倒裝的例句:

He didn’t say a single word.

Not a single word did he say.

I have never read such a moving story.

Never have I read such a moving story.

He can by no means finish the task in two months.

By no means can he finish the task in two months.

They didn’t realize the mistake until the manager pointed it out.

Not until the manager pointed it out did they realize the mistake.

同樣也是讓學生先找出句子的主語和謂語。對比先前完全倒裝的例句,學生會發(fā)現(xiàn)這一組倒裝句的特點是:否定副詞/表示否定意義的介詞短語/固定搭配+助動詞+主語+實義動詞。

通過兩種類型倒裝句的對比和特點的自我歸納。老師綜合學生們得出的結論,幫助他們總結倒裝句的特點。

通過這種老師設問和啟發(fā)學生觀察和歸納的模式,不斷深入了解倒裝的概念、特點和用法。老師每一輪的問題和點撥為學生的觀察和歸納設置了鋪墊,也為下一輪的設問和啟發(fā)奠定了基礎,這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的方式,保證了老師為學生搭建一級級高度適中的臺階,幫助他們一步步接近如何使用目標語法項目的終點。

三、課后延伸,鞏固和提升學習效果

“減負增效”是英語有效教學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怎樣能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自信愉悅,同時又不必通過大量的作業(yè)的堆砌就能真正學到和掌握知識呢?筆者在實踐中,結合探究式語法教學,嘗試在作業(yè)布置上做到以下幾點:

1) 注重作業(yè)從“量”轉向“質”

針對語法教學,很多教師的課后作業(yè)就是大量習題的機械重復。這樣的做法產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對語法學習產生了厭倦和排斥的情緒,覺得學了語法就是做大量習題,毫無實用性和趣味性。因此,筆者在布置作業(yè)時,首先保證作業(yè)量的適當,讓學生能夠認真思考、從容不迫地完成作業(yè),確保作業(yè)高質量完成;其次保證作業(yè)難度的適當,作業(yè)既不會太簡單,使學生感覺沒有挑戰(zhàn)性,也不會太難,讓學生失去了學會新知的成就感。

2) 倡導探究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因為課堂上的語法教學采用的是探究式的方法,因此很多的語法規(guī)則和結論是由學生通過個體的觀察、分析、概括和歸納而得出的,或是經由小組合作,通過知識分享、相互協(xié)作和促進而得出的,因此筆者在作業(yè)布置上強調課后學生要對課內的探究結果進行總結,或者在老師的提示下,對知識進行主動的探索。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學生可以針對自身語法知識掌握的情況,對知識體系框架進行自我完善,而且通過自我探究和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可以加深對該語法項目的印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