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09:37: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泌尿系統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120例疑似泌尿系統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均以自述腹痛、血尿、陣發腎絞痛等癥狀就診,知情同意后參與本研究。其中男97例,女23例,年齡19~81歲,平均年齡(52.8±9.2)歲。本研究已獲得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檢查方法
1.2.1CTU檢查儀器型號
Aqullion16層螺旋CT機,日本東芝公司生產。掃描層厚2.5~3.2mm,螺距1.25,電壓120kV,電流250mA,掃描野350mm。常規準備,囑患者平躺,先行普通CT、增強CT掃描,再行動脈期、靜脈期、延遲期掃描。增強掃描儀非離子造影劑輔助,用量1.5ml/kg,速率不超過3ml/s。行多層面重組、容積再現等后處理方式,保證圖像清晰度。
1.2.2MRU檢查儀器型號
1.5T超導單梯度磁共振成像儀,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先行軸位T1及T2加權常規掃描,定位水平成像序列。二維掃描參數:TR:max、TE:1200、掃描野35~40、層厚70mm、間距0、二維掃描、掃描9s;三維掃描參數:層數增加至21層,掃描時間270s,其他同二維掃描。經MIP重建后儀器得出掃描圖像。
1.3研究方法
綜合手術、病理、臨床隨訪結果,確定泌尿系統疾病有無及類型,以此為金標準,分別評價MRU、CTU二者檢測敏感度、特異度、檢測準確率。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金標準檢測結果
金標準檢出輸尿管惡性病變14例:原發性惡性腫瘤10例、繼發性惡性腫瘤4例;良性病變38例:囊腫10例、結合8例、單純積水7例、單純狹窄6例、其他7例;結石及結石相關病變51例。總陽性率85.8%。
2.2三種檢驗方法與金標準對比
CTU檢測陽性89例,其中真陽性83例,其檢測敏感度為0.806,特異度為0.824;MRU檢測陽性96例,其中真陽性81例,敏感度0.786,特異度0.706;聯合兩種檢測方案,對泌尿系統疾病診斷結果與金標準完全一致。三種檢出一致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自2002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進行婦產科手術的患者31434例。其中在手術過程中有55例發生了泌尿系統損傷,25例發生了輸尿管損傷,13例膀胱損傷,17例尿道損傷。這些受到損傷患者,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45.8歲。對這些婦產科手術患者都進行了相應的泌尿系統損傷防治,作為治療組,進行數據統計。
1.2方法:治療組:防治措施主要有[2]:①術者對解剖學知識要扎實掌握,對對泌尿系統與生殖系統的毗鄰關系要非常的熟悉,并且還要密切注意解剖變異是否出現;②在處理諸如大出血及粘連廣泛等復雜情況時,務必要做到膽大心細,能夠動作輕、細、柔的進行組織分離,避免造成對組織的損傷。③手術前要從檢查目的和節約患者費用兩個角度出發,進行輔助檢查,進行手術方案的合理選擇。④進行盆腔手術時,最好留置導尿管,讓膀胱保持空虛狀態。⑤在進行廣泛手術或粘連手術時,要將輸尿管從盆腔側腹膜梳理出來,以免造成泌尿器官損傷。⑥婦科手術輔助膀胱鏡檢查能夠將泌尿器官的損傷率明顯的降低。⑦進行腹腔鏡手術時,術者應當對電外科手的疾病知識非常熟悉。因為雙極電能進行電凝止血時,鉗夾組織要少,通電時間必須短。因為雙極電凝時,附近的組織會產生明顯熱傳導,距電極1cm的組織溫度會升到40℃,因此盡量減少對單機電能的使用。對照組:和同期那些沒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對比統計。1.3統計學處理[3]:采用SPSS1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利用x2分析計數資料,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組:手術中泌尿系損傷發生率:發生泌尿系統損傷的共計55例,發生率為0.175%。其中25例為輸尿管損傷,發生的概率為0.079%;13例為膀胱損傷,發生的概率為0.041%;17例為尿道損傷,發生率為0.054%。在婦科手術中,不同的手術類型會造成不同的泌尿系統的損傷。共計22229例開腹手術,其中有28例為造成的泌尿系統損傷,發生的概率為0.126%,20例為輸尿管損傷,8例為膀胱損傷,發生率分別為0.089%和0.036%;共計6837例腹腔鏡手術,其中泌尿系統損傷25例,發生率為0.366%,13例輸尿管損傷,12例膀胱損傷,發生的概率分別為0.190%和0.176%。此外,還進行了2368例陰式手術,在陰式手術中尿道損傷是造成泌尿系統損傷的主要類型,共有2例,發生的概率為0.0845%.治療組.開腹手術造成泌尿系統損傷的概率為0.175%,而腹腔鏡手術損傷發生率高達0.366%,二者有著顯著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泌尿系損傷發生率比較:統計資料顯示,對照組泌尿系統損傷的發生率為0.655%,而治療組為0.175%,二者有著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婦產科手術中的輸尿管中下段或膀胱損傷這一并發癥較為常見。術中如果出現泌尿系統損傷,應當立即進行修復手術;如果手術后發現,則要進行手術方法和時機的選擇。在手術中,對于女性泌尿系統與生殖器官的關系必須要予以重視。特別手術難度和復雜性稍大的盆腔手術,一定會存在著對膀胱以及輸尿管造成損傷的可能[4]。臨床實踐證明,在婦產科手術中最容易受到損傷的部位就是膀胱,而輸尿管是損傷最為嚴重的部位。此外,由于各種婦科疾病類型和腹腔鏡手術的日益增加,在婦產科手術中的泌尿系統損傷的概率也越來越高。在婦產科手術中剖宮產占據較大比例。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會造成輸尿管損傷,該手術多見于胎頭定位異常、巨大兒、胎位異常或動作粗暴等,娩先露時會使切口向兩側延裂,嚴重情況會造成輸尿管斷裂。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急于扎針止血造成的輸尿管損傷。如果縫合時誤帶輸尿管壁一側,手術后會產生子宮輸尿管瘺;如果把輸尿管一并縫入,會產生管腔閉鎖,使輸尿管扭曲,造成輸尿管梗阻。在婦產科手術進行的時,如果出現泌尿系統損傷,應當及時進行修復。如果是在手術后發現的,應當對手術方案進行調整,進行手術方法的科學選擇。膀胱損傷的治療最少應當進行3個月,一直到患者充血水腫等局部炎癥完全消失,并且已經開始形成瘺口,才能夠進行膀胱修補手術,一般情況下來說,這個手術是經腹部或引道完成的。如果患者產生輸尿管損傷,必須進行及時的處理,否則會嚴重損傷到患者的腎功能,而且也會產生繼發性感染。另一方面,對醫護人員而言,長期的陰道漏尿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不便和身心,而這會造成醫患糾紛。如果患者瘺口小、沒有明顯梗阻以及感染、尿道無狹窄,那么可以進行尿液引流,以便是腎功能獲得更好的保護。并且這種方法能夠使尿液外滲減少、加速瘺口愈合,避免部分患者進行再次手術。若患者雙“J”管失敗,就需要進行輸尿管膀胱吻合或者輸尿管端吻合,手中放置雙“J”導管。在現行的手術條件下,婦產科手術中泌尿系統損傷修補成功的概率日益提高,然而,婦產科醫生在進行手術時,依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以及保護和損傷識別泌尿系統的意識,同時要同泌尿科醫生進行及時溝通,使得意外發生率降低。
作者:胡良英 單位:四川省渠縣人民醫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實施婦產科手術患者10820例,其中泌尿系統損傷患者共36例,年齡28~47歲。其中輸尿管損傷患者21例,膀胱損傷患者15例,總發生率為0.33%。
1.2治療方法:泌尿系損傷類型包括輸尿管損傷21例,膀胱損傷15例。及時發現并修補是治療膀胱、輸尿管損傷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術中出現輸尿管輕度壓傷者可通過觀察局部血液供應情況及是否漏尿,是否放置雙J形輸尿管導管視情況而定,若情況嚴重則實施輸尿管段吻合手術或輸尿管穿孔修補手術,術后安放雙J型輸尿管導管作為支架。其若術后出現膀胱損傷,在確診后盡早給予膀胱修補術,對于較嚴重的膀胱損傷,為確保膀胱引流通暢,加快傷口愈合,需進行恥骨上膀胱造瘺術。
1.3統計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或百分比(%)表示,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手術原因包括剖宮產10例,卵巢腫瘤9例,子宮肌瘤7例,惡性腫瘤全子宮切除術3例,子宮內膜異位3例,絕育術3例。其中,輸尿管損傷患者21例,占58.3%,膀胱損傷患者15例,占41.7%。
3討論
婦產科手術是導致醫源性泌尿系統損傷的主要原因。導致泌尿系統損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①術前膀胱未排空、導尿管引流不暢或者宮頸肌瘤壓迫膀胱致術中膀胱充盈、擴張、壁變薄,易造成膀胱損傷。②由于膀胱與宮頸形成瘢痕性粘連,或與壁層腹膜粘連導致盆腔病變復雜,術者無法正確辨認生殖系統與泌尿系統的位置導致泌尿系統直接損傷。③在子宮全切術中,膀胱分離度不夠或與陰道壁分界不清,陰道斷端縫合或止血時穿透膀胱壁,可導致膀胱陰道瘺。④某些癌性病變如卵巢腫瘤或子宮肌瘤累及輸尿管使輸尿管移位造成解剖關系發生改變,易造成輸尿管損傷。⑤若手術持續時間長,使輸尿管游離時間過長,從而損傷輸尿管鞘膜,導致血供減少,造成輸尿管的缺血壞死或手術剝離時損傷神經導致缺血而形成尿瘺。此外醫師術中操作不當,經驗不足,未熟練掌握解剖位置,也會造成術中泌尿系統損傷。加之近年來剖宮產率的不斷上升,均增加了輸尿管、膀胱損傷的概率。為避免婦產科手術對患者泌尿系統的損傷及其他并發癥,減少其帶來的傷害,應注意以下問題:婦產科醫師必須充分掌握女性泌尿系統與生殖系統的解剖關系并了解可能會發生的解剖變異,術前仔細檢查以確保的手術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術中提高警惕,沉著冷靜的應對手中可能出現的的廣泛粘連和大出血等狀況,對于廣泛粘連術,從盆腔側腹膜先將輸尿管游離能較好預防損傷泌尿器官;盆腔手術應常規留置導尿管,使膀胱在術中處于空虛狀態;對于較大的腫瘤導致的輸尿管走向及解剖關系發生改變的情況,應首先分清輸尿管走向,必要時將輸尿管游離。對于需要游離膀胱的子宮切除術,膀胱游離要充分。在手術結束之后,醫師要對患者的泌尿器官狀況進行仔細的檢查,確保盡早發現可能出現的損傷并及時治療。本文分析的臨床案例經修復后均恢復良好。
綜上所述,泌尿系統損傷是婦產科手術中的常見現象,術者的理論知識及手術技能的熟練程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熟練的掌握局部解剖關系,提高手術辨識能力,及時發現損傷并合理修補是減產科手術泌尿系統損傷的有效措施。
作者:張燕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人民醫院婦科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本院收治的泌尿系統感染患者78例,進行細菌培養和微生物檢驗。患者尿培養結果均為陽性。男23例,女55例。患者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為(37.2±2.8)歲。患者的年齡、性別、感染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銅綠假單細胞菌(菌號ATCC27853)、大腸埃希菌(菌號ATCC25922)、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號ATCC25923)、白假絲酵母菌(菌號ATCC64550)、光滑假絲酵母菌(菌號2238NL)等,均由北京北納創聯生物技術研究院提供。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中分離細菌的方法及培養標準。陽性判別標準:革蘭陰性菌計數≥105CFU/ml,革蘭陽性桿菌計數≥104CFU/ml[2,3]。經細菌鑒定儀(迪爾醫療器械(珠海)有限公司生產)對細菌、真菌進行鑒定。分離得110株菌株。
1.3藥敏試驗
采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進行藥敏試驗主要方法:紙片擴散法。判定結果參照CLSI標準。判讀藥敏結果及超光譜β-內酰胺酶(ESBLs)。
2結果
2.1菌株分布情況
110株培養菌株中,56株(50.9%)革蘭陰性菌,代表菌株為大腸埃希菌;35株(31.8%)革蘭陽性菌,代表菌株糞腸球菌、鳥腸球菌;19株(17.3%)假絲酵母菌,代表菌株白假絲酵母菌。見表1。
2.2敏感率測定
大腸埃希菌對常用抗菌藥物如阿米卡星、阿西莫林的敏感性較好,分別為78.6%、71.4%。主要病原菌對其他抗菌藥物的敏感率,見表2。2.3ESBLs的檢測結果大腸埃希菌的檢出率最高,為32.6%,肺炎克雷伯菌的檢出率20.0%。其余未檢出。56例革蘭陰性菌產出ESBLs數的具體情況,見表3。
3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