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常見化學物質

常見化學物質

時間:2023-06-19 16:14: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常見化學物質,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化學物質”

化學物質是一種籠統的說法,維基百科上對于化學物質的解釋是在化學上對于物質的另一種稱法,由此可見,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能稱之為化學物質。雖然我們通常所說的毒性作用是由于化學物質經過機體細胞的代謝過程,也就是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而導致機體出現損傷。可是,化學物質對人的傷害卻不一定是僅僅通過“化學”的方式。從事某些特殊工作的人會長期吸入游離二氧化硅和石棉纖維等生產性粉塵,他們的肺部常常會出現纖維化的病變,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塵肺。雖然這類疾病的發病機制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但科學家普遍認為塵肺是由于長期吸入細小塵粒,超過了氣管和肺部的清除作用,導致塵粒或纖維在肺部沉積。這些物質沉積在肺部,會接觸到肺部的細胞。細胞表面是一個脆弱的脂質膜,在塵粒和纖維的機械刺激下,細胞會受到損傷,繼而釋放多種物質導致炎癥發生,長期的炎癥會導致肺部出現纖維化,甚至引發惡性腫瘤。所以塵肺的發生過程,一部分是由于塵粒和纖維對于肺部細胞的機械刺激產生,而不是通過化學反應過程。

“在一定條件下”

在一定條件下意味著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傷害作用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一家德國制藥公司生產了一種藥物,這種藥物具有較強的鎮靜催眠作用,同時還能很好地抑制孕期嘔吐反應,并且毒性作用很小,被稱為“孕婦的理想選擇”,也得到了一個“美好”的名字――反應停。由于具有很好的效果,“反應停”在一上市就受到了廣泛贊譽,并相繼在51個國家獲準銷售。據報道,僅在聯邦德國就有近100萬人服用過“反應?!?。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出于慎重考慮,沒有批準其在美國上市。在“反應?!鄙鲜械膸啄昀?,德國醫生陸續發現罕見嬰兒畸形的病例,這些嬰兒沒有臂和腿,而手和腳則幾乎直接長在軀干上,就如同海豹一般。與此同時,海豹兒相繼在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日本等國家出現,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孕婦出現早產和流產。

在隨后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反應停”具有極強的致畸性,由于實驗動物和人體的差別以及實驗設計的問題,這一毒性作用在藥物上市前的毒理學評價中并沒有被發現。據估計,從“反應?!鄙鲜械酵耸械乃哪昀铮苍谌澜缍鄠€國家導致上萬名海豹兒的出生,是人類藥物使用歷史上的一場災難,給人們帶來了慘痛的教訓,并促使藥物審批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反應?!本哂袠O強的胚胎致畸性,有實驗表明,實驗動物孕期單次攝入“反應?!北憧蓪е禄翁旱某霈F。然而,“反應?!睂θ祟惖亩拘宰饔貌⒉皇窃谒星闆r下都會出現。實際上,“反應?!睂τ谌祟愂且环N毒性極低的化學物質,一般藥物劑量甚至更高劑量的“反應停”并不會導致人體出現任何異常。所以,后來“反應?!庇肿鳛橹委熉轱L結節性紅斑和癌癥的藥物重新上市。另外,研究發現,孕婦在首次停經50天內的不同時期服用“反應?!?,會導致胎兒出現不同的畸形,而在停經50天之后服用“反應?!保瑒t一般不會引起畸形出現。這是因為孕初期的一定時間內是胚胎的器官形成期,這個階段是胎兒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如果孕婦在這個時期內接觸到具有致畸作用的外源化學物質,則非常容易導致胚胎器官發育異常,從而導致畸形出現。而在器官發育完全后,胎兒對于外源化學物質的毒性就不是那么敏感了。所以,孕婦服用任何藥物前,一定要詳細閱讀使用禁忌和咨詢專業醫生。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是臨床上常用的廣譜抗生素,抗菌作用強,同時過敏反應比青霉素少見。此類抗生素對人類毒性很小,所以不對頭孢類抗生素過敏的人,使用藥物劑量條件下的頭孢類抗生素幾乎不會出現毒性反應。然而,如果在使用頭孢類抗生素后立即飲用含有酒精的飲品,則會出現可怕的“雙硫侖樣反應”。臨床表現為面部潮紅、頭暈、惡心嘔吐、急性心衰、呼吸困難、急性肝損傷和驚厥等,甚至會出現死亡。酒精進入人體后會在肝臟內由多種酶代謝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代謝過程會經歷兩種主要的中間產物,乙醛和乙酸。乙醛是一種對人毒性極大的物質,會引起多臟器損傷。很多人由于遺傳的原因,體內代謝乙醛的酶活性比較低,所以喝完酒后乙醛會在體內積累,從而導致臉紅,不過由于乙醛還在被不斷代謝,很快就會恢復。然而,頭孢類抗生素會強烈抑制肝臟內代謝乙醛酶的活性,從而導致乙醛在體內迅速大量聚積,導致人體出現一系列嚴重癥狀。

這種現象在藥理學和毒理學上都很常見,被稱為化學物的聯合作用?;瘜W物的聯合作用機制非常復雜,研究難度也比較大。一般來說,按照聯合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非交互作用和交互作用兩類。非交互作用中,兩種或多種化學物質對人體的作用方式和結果可能相同,于是會出現作用效果累加;化學物獨立發揮不同的毒性作用,也可能會分別造成不同的損傷。交互作用中,兩種或多種化學物作用的結果有可能大于或小于各毒性物質單獨對機體的作用效果,于是會出現協同或拮抗作用;有時一種化學物對機體并沒有傷害,但與另一種化學物同時使用的時候會出現明顯的毒性作用,此時會出現作用效果的加強作用,比如上述頭孢類抗生素和酒精聯合使用的例子。所以,在藥物的說明書上都會標明“藥物相互作用”和“注意事項”,在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時候,一定要認真閱讀說明書和遵照醫囑,不能自己隨便搭配,以防止削減藥效或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較小劑量”和“進入機體”

劑量是評價一個化學物質毒性大小的重要標準,在毒理學上有嚴格的量化指標,并不是僅用“較小劑量”這一模糊說法進行表述。另外,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傷害在時間上是有差別的,比如有些化學物質會導致人體迅速出現急性毒性反應甚至死亡,而有些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傷害則體現在長時間的日積月累。所以,在描述化學物質毒性作用的時候還要區分毒性作用的發揮時間。

急性毒性是化學物質引人矚目的毒性作用,以致于有的時候,一提到毒性就默認指代急性毒性作用。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急性毒性作用的例子,比如在電影中,間諜在被抓住的時候,咬開口中的氰化鉀膠囊,然后瞬間斃命;武俠片里,中鶴頂紅毒之人,立刻劇烈腹痛,慘不忍睹;現實中,誤服農藥的人短時間內出現渾身抽搐,頭痛嘔吐癥狀等等。急性毒性一般指實驗動物或人體一次或24小時內多次接觸外源化學物質,并在短期內出現中毒癥狀。由于有些化學物質在接觸幾分鐘至數十分鐘便會導致實驗動物或人體出現中毒癥狀甚至死亡;有些可能在早期僅有較輕微的癥狀,但在幾天后又會出現嚴重的中毒癥狀甚至死亡。所以,國際上一般規定急性毒性的觀察時間為7-14天,如有必要可延長至14天以上。

按照通常的認識,在出現同樣嚴重癥狀的情況下,接觸到的化學物質的劑量越少,則表明它的毒性越大;或者在接觸到同樣劑量的化學物質下,出現癥狀越嚴重,則表明毒性越大。在實驗室里,科學家通常以第一種方式來評價化學物質的急性毒性強度,評價過程都是在實驗動物上進行,較常用的是小鼠,大鼠和兔子。中毒癥狀的嚴重程度是一個很難觀察的指標,比如腹痛和頭暈,這些癥狀的嚴重程度在實驗動物身上很難進行界定,而癥狀和劑量兩個變量必須固定一個,測定另一個才有意義?!八劳觥笔羌毙远拘宰顕乐氐陌Y狀,同時也是一個容易觀察和界定的后果,在真正的毒理學評價中,科學家常常使用“半數致死量(LD50)”來進行化學物質急性毒性強度的分級。

半數致死量是指化學物質引起一半實驗動物出現死亡所需要的劑量。測定半數致死量的時候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由于實驗動物的體重有差別,所以給予實驗動物的劑量應該與體重相關,比如每千克體重給予多少毫克的化學物質(mg/kg);其次,由于性別差異可能會導致生物體對于某些化學物質的毒性易感程度不同,所以有的時候,測定半數致死量要考慮實驗動物的性別。

另外,生物體接觸外源化學物質途徑是有差別的,一般來說工業化學毒物多以呼吸道和經過皮膚接觸;食品和水以消化道攝入為主;農藥以呼吸、消化道和皮膚接觸為主;而藥物則可能會通過皮膚外用、口服、肌肉注射、靜脈注射和鼻腔吸入等不同的方式。不同接觸途徑對于化學物質的毒性作用影響非常大,這主要是因為化學物質進入血液循環到達作用靶器官的速度和過程的差別。比如經口吃下去的東西往往經過小腸吸收,通過小腸吸收的化學物質會通過一條靜脈首先到達肝臟,而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肝臟內有多種代謝酶負責化學物質的解毒作用,這會使得最終進入血液循環的化學物質的毒性降低和劑量減少;存在于空氣中的化學物質會通過呼吸道進入肺部,肺部是進行血液二氧化碳和氧氣交換的器官,由于肺泡表面積非常大,吸入肺部的化學物質會迅速通過肺部的血液進入心臟,并被心臟泵往全身;通過靜脈注射的化學物質則會直接進入血液循環,使得化學物質迅速到達全身各個器官。我們可以將不同的接觸方式以化學物質的吸收速率進行排序,一般是靜脈注射>吸入>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經口消化道>經皮膚。所以,在測定化學物質半數致死量的時候,一定要區分接觸方式。

在接觸方式相同的條件下,半數致死量的數值越小,則表明化學物質的毒性越大,所以可以通過半數致死量對化學物的毒性進行分級(表1);常見化學物質的半數致死量見表2(來源維基百科)。

外源化學物質進入機體后會被代謝和排出體外。然而,機體的代謝能力是有限的,當連續多次接觸到同一化學物質,接觸的量超過機體的代謝速度的時候,化學物質就會在體內蓄積,當蓄積到一定量的時候同樣會對機體產生毒性作用,這是化學物質產生慢性毒性的基礎。體內常見的化學物質儲存庫有血液、脂肪、肝臟、腎臟和骨骼等。由于慢性中毒癥狀出現需要很長時間,而且相比急性毒性而言,慢性毒性癥狀往往比較輕微,一般不容易導致實驗動物或人體出現死亡,無法用半數致死量來進行評價?;瘜W物質的慢性毒性作用和機體的代謝速度關系很大,如果攝入的劑量等于機體排出的劑量,則一般不會導致化學物質聚積和出現毒性癥狀,這個劑量越高,則表明這種化學物質的慢性毒性作用越弱。所以,科學家常常使用未觀察到有害作用的劑量(NOAEL)和觀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劑量(LOAEL)來評價化學物質的慢性毒性作用。

對于化學物質的毒性進行評價非常重要,它是進行安全限量制定的重要參考依據。通常來說,科學家會根據毒性物質的急性毒性作用來測定其劑量和毒性作用的反應關系,然后綜合慢性毒性作用效應進一步確定該毒性物質的閾劑量,這是設定該毒性物質安全限值的重要參考。比如我們看到某一種化學物質的每日容許攝入量(ADI)是0.001毫克每千克體重(0.001mg/kg),那意味著一個體重為60千克的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不大于0.06毫克該化學物質是安全的。化學物質的安全限量通常是通過實驗得到的,由于不同研究數據之間存在差異,不同個體之間對于化學物質的易感性也不同,為了保險起見,要給這個數值加上一個安全系數,最終得到的安全限量要遠小于機體對于該化學物質的代謝能力,所以一般不會導致蓄積和出現毒性作用。

在安全限量的制定上存在一些爭議,比如致癌劑的閾劑量問題。由于致癌物質難以用實驗的方法確定其無作用水平,所以有學者認為,任何劑量、任何途徑和任何動物證明為致癌的物質,都不準用于食品,并且認為確定人類膳食中致癌物安全劑量的任何企圖,都是不明智的。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我們需要研究可靠的實驗方法來確定致癌物質在工作場所或生活環境中的社會容許危險水平,這是保證環境安全的重要參考標準,比如設定室內環境空氣甲醛的最高容許溶度。但由于化學物質的致癌作用機制非常復雜,同時和個體遺傳易感性等多種因素相關,所以關于致癌劑的安全限量的研究依然任重而道遠。

毒性物質的安全限值對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比如食物加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合法添加劑中會含有一些有毒化學物質;食品原料中含有或者加工過程中也會難以避免地混入一些有毒化學物質,此時需要設定相應的限值以保證食品的安全性。不過,不能僅以毒性大小和安全限值來評判食品中含有的化學物質,對于一些非法添加劑,不管其毒性大小,都不能允許其加入到食品中使用。

化學物質對于人體毒性多種多樣,根據毒性發揮作用的時間,可以分為急性毒性作用和慢性毒性作用;根據化學物質的毒性效應,可以分為致突變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畸作用;根據化學物質作用的系統和器官,可以分為系統或靶器官毒性,比如對于循環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肝臟、腎臟、皮膚的毒性作用等。

然而,不管怎么區分,化學物質對機體的損害作用最終都體現在整體功能的影響上,所以研究化學物質的毒性作用時,應該從局部到整體進行綜合評價。

瑞士著名醫學家帕拉塞爾蘇斯在400多年前就說過:“所有物質都是有毒性的,唯獨劑量決定了它是不是毒藥?!爆F在醫學使用的藥物和通常人們所說的毒藥間也往往僅存在劑量上的差別,有一些化學物質的藥理作用顯著,在一定劑量下不會對人體產生明顯的毒性作用,于是在藥物劑量下被廣泛使用;然而,有一些毒性很大的化學物質也會被用于治療人類疾病,比如治療腫瘤的化療藥物,這往往是在權衡風險和收益比后做出的決定。

第2篇

作者系美妝雜志專欄作家,護膚達人

現代社會工作緊張忙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天然簡單、返璞歸真的生活,這種風潮也延伸到了化妝品領域。你能在市面上看到各種標榜植物成分的化妝品、有機化妝品,甚至還有很多添加中草藥的化妝品。

但實質上,即使是自然產品,也是由化學物質構成的,不存在沒有任何化學物質的化妝品。自然、有機化妝品并非一定更安全,其宣傳的功效也不能輕易相信。

自然化妝品并非不含化學物質

市面上的護膚品琳瑯滿目,有些標榜自己是純植物安全溫和,有些宣傳通過有機認證,有些則是主打中草藥的調理功能……

不管看到怎樣的宣傳,消費者都應清楚一點,世界是由化學物質構成的。即使是自然產品,也是由化學物質構成的,不存在沒有任何化學物質的化妝品,連水都是化學物質。

自然化妝品,僅僅是指其中的化學物質由天然植物提取而來,而非人工合成。很多品牌都可以說自己是自然化妝品,只要添加有植物提取的成分即可,國內外法律并未規定加入多少植物成分才可宣傳為自然化妝品。

有機化妝品在歐美比較流行,也有許多認證機構,對其中加入的成分有很多要求和限制。例如歐盟ECOCERT有機認證標準要求有機化妝品不得加入納米級成分、人工香精或香料、人工色素、動物提煉成份、石化成份、石蠟或聚硅氧烷,以及大部分人造防腐劑。想要標為有機化妝品,配方中要有至少95%的植物提取成分,并且有至少10%的成份來自于有機種植。

有機化妝品的認證比自然化妝品要嚴格許多,不能隨意宣傳。中國目前沒有任何有機化妝品認證機構,所以市面上的有機化妝品很少,價格也相應貴些。

中草藥化妝品是亞洲地區流行的,韓國有“韓方”,日本有“漢方”,中國有“中藥”。不管是哪一種宣傳,中草藥化妝品成分依舊是植物成分,因為化妝品中是不允許加入任何藥物成分的。中草藥化妝品中的植物成分往往在古代某些醫書中有所記載,但其功效未得到現代醫學的驗證。

自然、有機化妝品不一定對皮膚更好

也許不少消費者覺得自然化妝品肯定比普通化學合成的化妝品更好,尤其是有機化妝品,成分天然,來自于無污染的有機種植,對于皮膚一定會很好,其實并非如此!

首先,化妝品的生產和制作,并不是像種地一樣,直接把蔬菜、水果采摘,放進化妝品瓶子里這么簡單。這些植物成分的提取,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物理方式或者是化學方式。物理方式比較容易理解,比如簡單的榨取方法。而化學方式不可避免會使用到化學溶劑,這就可能造成化學溶劑的殘留,對皮膚產生一定的刺激性。

其次,自然化妝品和有機化妝品對于產品的配方要求很高,很多調整膚感的成分以及許多人工防腐劑是無法使用的。調整皮膚使用感受的成分,常見如聚硅氧烷可以在皮膚上留下細滑的觸感受而不油膩,當代護膚品基本每一瓶都有加入。防腐劑,顧名思義,可以延緩化妝品的變質腐敗。

正因為以上諸多成分不在自然化妝品,尤其是有機化妝品的使用范圍內,其質地和保存會受到很大影響。想追求天然,那就要忍受產品使用起來沒那么舒服,容易變質,味道不討好等缺陷……

對于消費者想追求的功效,尤其是美白、抗老、防曬等,這些自然化妝品很多是達不到的,因為功效性成分很多都來自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

拿最常見到的保濕成分――透明質酸來說,最早的透明質酸來自于動物提取,現在則是通過微生物發酵而成,很明顯這不符合自然化妝品的要求。天然的美白成分和抗老成分,對比起人工合成的美白抗老成分,簡直是弱爆了。自然化妝品的防曬產品毫無例外都是純物理的,但是不能使用納米級的防曬,涂在臉上就像是面具一樣。

中草藥護膚品聽起來比較有效,但那是古代書籍中寫明的效果,并沒有得到現代科學的驗證,而且很多只是古代人的臆想而已。比如很多人認為可以美白的珍珠成分,其實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鈣,涂抹在皮膚上根本不能被吸收,沒有任何的美白效果。還有些產品推出的理念是陰陽平衡,這明顯和現代的皮膚學沒有任何聯系,自然也不會有這種效果。

認為自然成分就更安全,這也是非常大的誤區之一。以最常見到的純天然植物成分――精油為例,檸檬精油、薰衣草精油就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性,容易引發過敏,造成皮膚炎癥。自然界中的很多植物成分都具有天然毒性,很多可以安全食用的植物,涂抹在臉上卻會造成皮膚問題。

整體而言,自然、有機護膚品與普通的護膚品沒有本質的區別,不會更安全,也不會更有效。不管是哪一類護膚品,都要經過科學的實驗來確定其功效性,而不是廠家的自吹自擂,很多與皮膚學相違背的概念更是不可相信。

第3篇

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和品位的高度追求,使用空氣清新劑已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無論是賓館還是居室或是其它公共場所,人們都可以感受到空氣清新劑帶來的沁人肺腑的清香。但是,讓人意料不到的是,它在帶給人們感官上的清香時,同時也會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危害,因為最近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提醒人們:它可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人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觸的有機和無機化合物的種類繁多,可達數以千萬計。美國腫瘤研究所的資料證實,全世界約測試了6000種有機和無機化學物質,其中約有1000多種有致癌性,約占1/6。由此推測在日常較常接觸的化學物質中,可能有1/4~1/6具有致癌性。在數以千萬計的化合物中,人類僅僅測試了不到萬種的化學物質,可見我們對許多化學物質還沒有“驗明正身”,對它們的危害還無從了解,那么它們對人類的健康也就存在著潛在的威脅。

問題是,即使我們已知道某些化學物質能對人類造成危害,但在預防上也顯得無能為力。例如,煤炭燃燒時產生的有害物質;汽車尾氣中排放的有害物質;家庭裝修中散發的有毒有害物質;辦公桌椅及文件柜中散發的有害物質;以及化妝品、殺蟲劑中存在的有害物質。我們明知這些有害物質對人的危害,卻無法完全躲避它,有效地防備它。因為人們為了容顏美麗,不可能不用化妝品;面對肆虐的蚊蟲,我們不可能不使用殺蟲劑;為了取暖和做飯,我們不可能不使用能源;為了辦事的快捷,我們不可能不乘坐交通工具。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為什么還要人為地在家庭和工作環境中“請”進另一種雖說聞著清香,而實質上卻存在著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隱形殺手”――空氣清新劑呢?

據了解,人的居室環境中,有100種以上的有機化合物,空氣清新劑也是散發化合物的源頭之一。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會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高濃度的化合物甚至會抑制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使人產生頭疼、咽喉疼、胸悶、眩暈、乏力、記憶力下降以及皮膚過敏等癥狀。盡管空氣清新劑中含有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很少,且它們的濃度只有在超過一定限度時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由于人類對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毒理學還沒有完全認識,那么目前最理智的做法還是不用或慎用為好。

事實上,空氣清新劑給人感官上造成的清爽如意的感覺,并不是因為它的化學作用清除了生存環境中的異味和有害物質,而僅僅是它的香味掩蓋了異味,使人產生感官上的錯覺,而空氣中的細菌及有害物質依然存在,只不過又增添了空氣清新劑中的有害物質而已。

我們人類之所以能生存,能繁衍,這得歸功于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空氣和人類在一代又一代的進化中,不斷建立健全了自身防御功能。所以,我們在提倡提高生活質量時,也應在這兩方面下些功夫。具體的做法是居室和工作環境經常通風換氣,經常打掃衛生,也可在室內種植一些能散發氧氣,吸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的花卉。再就是加強我們自身的體育鍛煉,一個強壯的身體,才是立足于世的資本。

第4篇

引起職業性白斑的

職業病危害因素

職業性白斑是指在職業活動中,接觸生產性有害因素引起的色素脫失斑,某些苯基酚和烷基酚類對皮膚皆有脫色作用。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的GBZ236-2011《職業性白斑的診斷》,列舉了18種常見致職業性白斑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分別為:對苯二酚、對書丁基酚、對叔丁基鄰苯二酚、對叔戊基酚、對甲氧基苯酚、羥基茴香醚、氫醌甲基醚、對辛基酚、對壬基酚、對異丙基鄰苯二酚、對甲基鄰苯二酚、丁基苯甲醇、叔丁基-4-羥基茴香醚、苯酚、鄰苯二酚、對甲酚、對苯基苯酚、氫醌單芐醚。

因此,凡是在生產、運輸、儲存與使用過程中,接觸上述化學物質的工人,均有發生職業性白斑的可能。該病涉及的行業較多,如:石油化工、合成樹脂、橡膠、伐木、木材加工、造漆、印刷等行業,以及使用含酚制品的工人、醫務人員均可發生白斑皮損。

職業性白斑癥狀體征

職業性白斑的發病,常見于長期與上述化學有毒物質或制品有接觸的作業人員中。發病的癥狀主要表現在手、前臂等皮膚暴露接觸部位,也可累及頸、面部等其他部位。白斑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無痛、癢等刺激性自覺癥狀,脫色程度與接觸的致病物的時間和量有一定關系,有的與尋常白癜風類似,所以也有人稱之為“職業性白癜風”。

職業性白斑表現為大小數目不一、形態各異、不規則的點狀,或者呈現片狀色素斑脫失。職業性白斑患者在脫離接觸致病化學有毒物質后,可以自行緩解或消退,恢復原來膚色?;颊甙l病后如果繼續接觸,可使白斑迅速擴大,累及腹、腰部,但脫離接觸后,病情可得到控制且白斑緩慢縮小。

職業性白斑診斷與鑒別

診斷職業性白斑,須同時具備以下5項條件:有明確接觸苯基酚及烷基酚類的職業接觸史;于接觸致病物1年或更長時間后發病;皮損耗發于手、腕部及前臂等直接接觸部位,亦可發生于頸部、前胸、后背、腰腹等非暴露部位,少數患者皮損可泛發全身;皮損呈大小不一、不規則形點狀或片狀色素脫失斑,邊界比較清楚,脫色程度與接觸致病物的時間及程度有關;無自覺癥狀。

職業性白斑的初發部位常與接觸部位相一致,但其臨床表現又常與非職業性因素所致相一致,多數無特異性,因此職業史對診斷具有決定意義,對疑似職業性白斑而診斷依據不足者,應采取暫時脫離接觸、動態觀察的措施。如經反復兩次以上,證明作業人員在脫離接觸上述化學有毒物質之后,病愈或好轉;而恢復接觸即復發或加劇者,即可予以診斷。

職業性白斑與非其他色素減少性疾病在發病部位、臨床表現、真菌檢驗方面也有區別。職業性白斑與非其他色素減少性疾病鑒別要點如表1所示,有助于鑒別診斷。

職業性白斑的預防及治療

職業性白斑目前尚無特效藥,鑒于職業性白斑與工作環境有密切的關系,發病后如繼續接觸致病物,可導致皮損擴大、增多。因此,治療的首要辦法就是暫時脫離工作環境,避免繼續接觸,同時采取對癥、消炎等皮膚病常規治療方法。而根治措施,還在于加強勞動防護,主要措施如下。

作業場所預防措施

操作過程采用自動化、機械化、密閉化,是預防職業性白斑病病的根本措施,保持生產、使用、儲存、運輸導致職業性白斑化學物質的容器、管道應該密封性良好,并最大限度地采用自動化工藝,經常檢查維修生產設備,防止工藝過程的“跑、冒、滴、漏”發生。

生產場所應設沖洗設施;墻壁、頂棚和地面等內部結構及表面,應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時應加設保護層;車間地面應平整防滑,易于沖洗清掃;可能產生積液的地面應做防滲透處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統,其廢水納入工業廢水處理系統。

車間內存在導致職業性白斑化學物質的場所,應設置通風排毒設備,并保持車間良好的通風狀態。

車間應配備現場急救用品,設置沖洗噴淋設備,便于污染皮膚后能及時清洗。

個人防護措施

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為防止或減少皮膚接觸上述溶液、蒸氣和粉塵等刺激性物質,應根據生產條件和毒物性質不同,配備頭巾、面罩、工作服、圍裙、套袖、手套、膠鞋等個人防護用品。在使用中應保持清潔,特別是緊貼皮膚的一面不能被污染,更衣室工作服和日常服裝要分別放置,以防日常衣服被污染。工作服的袖口、領口要扎緊。防護用品在使用前要檢查其防護性能,并要定期檢查以保持其防護的有效性。

皮膚防護劑的使用。在面部、手部及前臂涂擦皮膚防護劑,皮膚防護劑有軟膏型、糊膏型、涂膏型及乳膏型。皮膚防護劑的選擇應注意不影響皮膚生理功能,涂后無皮膚不適感、不污染衣服、容易清洗。

皮膚防護劑使用時注意不要蹭掉,以免影響防護效果,或污染生產產品。

注意個人衛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手、前臂、頸部、面部易受到污染,生產過程中不慎污染后要及時清洗。下班要淋浴更衣,不能穿污染衣服回家或回宿舍。

職業衛生管理措施

加強化學有毒危害物在生產、使用、儲存、運輸過程中的職業衛生管理,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預防“跑、冒、滴、漏”。

做好職業病防護設施的維護管理,建立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維護、檢修記錄。

定期檢測作業場所危害物濃度,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整改。

第5篇

關鍵詞:環境荷爾蒙;研究現狀;檢測方法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3-0332-03

環境荷爾蒙,一類能進入人體內部、具有類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危害人類正常激素分泌的化學物質,多數是人工合成并隨著人類生產和生活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物[1]。因為此類物質能減少生物體量、導致生殖器官異常,所以對人類乃至全球的生物來說,它是一種致命的危險物質。這一問題引起了很多國家的高度重視,中國也不例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已于1997 年設立了有關環境荷爾蒙方面的基金項目。本文在對近年來國內外環境荷爾蒙研究的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討論的基礎上,系統概述環境荷爾蒙的定義、種類和檢測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工作并對未來的研究趨勢進行展望。

一、環境荷爾蒙的種類和研究現狀

1.環境荷爾蒙的定義和種類

那些干擾人體正常激素功能的外因性化學物質,具有與人和生物內分泌激素類似的作用,有時能引起生物內分泌紊亂,這一類物質即稱環境荷爾蒙,又稱內分泌擾亂物物質。這些物質能減少數量,降低質量,削弱生物免疫力,破壞生物神經系統等。

目前,人類使用了8萬余種化學物質,其中僅有一小部分具有環境荷爾蒙效應。研究表明,具有雌激素作用的物質約有70種,農藥類占60%左右,包括鎘、鉛、汞三種重金屬離子,另有可疑性很高的化學物質如染料、涂料、香料、洗滌劑,去污劑、表面活性劑、塑料制品、藥品和化妝品等等[2],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某些塑料添加劑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活性,而廣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劑本身雖然沒有雌激素活性,但其降解產物如4-壬基苯酚、4-辛基苯酚等則具有雌激素生物效應。這類物質廣泛分布于環境水體中(見表1)。

2.環境荷爾蒙的研究現狀

1972年,WHO(世界衛生組織)對“有激素作用的化學物質”進行了研究總結,指出了化學物質的激素作用,這次會議上發表的文斯普雷德宣言使激素問題引起了全球的關注,目前對環境激素的研究已經成為國際環境科學的熱點問題之一。

美國、英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正在調查某些環境激素的影響,尤其是在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底泥、土壤、大氣和食品中的污染現狀,調查內容還包括環境激素的測定方法、環境激素污染控制標準以及野生動物和人類被污染的情況等。1995 年,美國政府設立了由環保局領導的14個部門組成的環境激素工作組,并于1996 年建立了食品中內環境激素的篩選方法。美國環保署根據這個方法開發調查農藥和其他化學物質是否具有環境刺激作用。1998 年美國環保署分4 組對86 000種物質進行篩選,以進行影響分析[3]。1996年7月,日本通產省成立“外因性物質的激素作用的調查研究委員會”,接著厚生省著手研究環境激素問題,并對已有的化學物質進行篩選毒性測試[4]。

1998 年OECD(經濟合作開發組織)提出今后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開發檢測環境激素物質的新的檢測技術并協調各國的行動。主要將進行子宮增重重復實驗、雄性性腺增重反應實驗、28天投毒實驗和魚類、兩棲類、鳥類的生態毒理實驗。

總的來說,環境激素對生物影響的研究經歷了一個由整體水平上判斷在一定劑量條件下某種化學物質的毒性大小以及毒性的快慢等一個過程。此后,初期的毒理學研究從整體水平深入到系統和器官水平,對該化學物質的多個器官或系統終點如呼吸、神經、肝臟等進行毒性作用研究。20世紀末,相關學科的發展和科研技術工具的進步使環境激素研究進入了細胞分子水平,對化學物質的作用機制也提高到在分子水平進行研究。然而,生物體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有機體,僅從一個水平上是不能夠進行透徹全面的闡述的[5]。環境激素對動物和人類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可以肯定還有很多潛在的影響沒有被發現。環境激素研究在中國僅是剛剛起步,對本領域的研究基礎還很薄弱,尤其是污染現狀的調查幾乎沒有開展。所以,這個問題應引起更多的關注并開始對其進行一系列相關的研究,同時根據國外研究進展采取有效的減少和防止污染的措施。

二、環境荷爾蒙的檢測方法

環境荷爾蒙物質含量極微但卻具有超常的顯性內分泌效應,嚴重地危害到了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安全,要想把握環境質量現狀并預測污染發展趨勢,環境監測是唯一手段。而環境荷爾蒙類污染物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含量較?。ㄔ诃h境中往往以ppb濃度級甚至ppt濃度級存在),因此對它們的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檢測方法。

1.化學分析方法

化學分析方法指的是使用色譜儀器分析相關物質的方法,主要包括氣相色譜(GC)、液相色譜(LC)、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ICP)及其相關的質譜(MS)聯用分析方法。色譜分析技術對樣品的預處理過程要求非常高,樣品預處理有提取、凈化、濃縮和衍生化等步驟,可以起到富集痕量組分、消除基體干擾、提高方法靈敏度的作用[6]。

環境樣品中有機氯農藥的檢測,主要以GC法為主[7],GS-MS聯用法則常用于多成分物質同時段的定性和定量檢測,因為大部分的環境荷爾蒙物質是水溶性或具有水溶性官能團的化合物,這些物質需要高靈敏度檢測儀器,在萃取過程中的高倍濃縮及凈化必不可少,衍生化程序有時也極為重要。美國EPA和日本JIS系列標準分析方法中規定,檢測來自自來水、廢水中的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均采用GC或GC-MS聯用法。

曾有學者用LC-API-MS法測定了環境中的荷爾蒙物質,因為使用LC-API-MS法無需衍生化處理,可直接用固相萃取法濃縮測定河水中的相關物質。這位學者報導了該方法的特性,在有機污染分析中以GC-MS法為首選[8],但用GC-MS法測定雙酚A、2,4-4、2,4,5-T等氯化苯氧基乙酸類除草劑則十分困難,因為衍生經會使試樣前處理復雜化。而使用LC-MS法則既可定性又可定量,已成為檢測農藥、除草劑等物質的首要方法,目前,LC-MS法的靈敏度約達1ug/L。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則是針對不易揮發、熱穩定性差的離子型化合物,在環境荷爾蒙物質的檢測分析中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中國GB 13198-91早已公布了用HPLC熒光或紫外檢測器測定六種多環芳烴的方法。

ICP-MS是目前最好的痕量無機污染物監測分析手段,其靈敏度高,檢測限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把ICP-MS列為Cu,Pb,Cd測定標準方法,但因為該種檢測方法需要一些在中國尚未普及的超大型儀器,所以中國在環境荷爾蒙的研究方面一直存在著定性和定量的困難。

2.生物監測方法

生物檢測方法,是一種建立在環境荷爾蒙物質在體內的作用機制以及產生的生物效應的基礎之上的方法,具體操作是把生物活性材料以薄膜狀固定在離子選擇電極的敏感膜上,插入待測溶液,隨著反應的逐步進行,生物分子和反應生成物的濃度發生變化,在轉換件的作用下變為可測定的電信號,經過處理,得出反應物量的變化。該方法無需復雜的前處理過程,操作便捷、快速,已成為一種新興的檢測分析方法。

生物檢測方法中的第一種是細胞增殖實驗,它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人體血清中存在著的一種能特異性抑制雌激素敏感細胞增殖的物質,雌激素可以通過中和此類物質,特異地清除其抑制效應,從而誘導細胞增殖,而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類固醇激素和生長因子不能中和人血清中存在的抑制性物質[9],敏感細胞株中最為常見的有T47D細胞、人乳腺癌細胞MCF7、大鼠子宮原代細胞和大鼠垂體原代細胞等。實驗的評價指標主要有兩個,一是相對細胞增殖效應(PRE),即類雌激素能引起最大細胞增殖占雌二醇引起的最大細胞增殖百分比[10],二是相對細胞增殖力(RDP),即引起細胞最大增殖時的雌二醇濃度與產生相同增殖效應時外來雌激素的濃度的比值。

生物檢測方法中的第二種是免疫分析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抗原體特異性反應來測定環境荷爾蒙物質,具體可分為三種,即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酶技術(ELISA)和發光免疫測定(CLIA)。因為環境荷爾蒙多為小分子物質,沒有免疫原性,可以先將被測物偶聯到大分子載體上,得到全抗原,再用全抗原免疫動物獲得特異性很強的抗體、發光探針、魯米諾標記等標記抗體,然后使其與環境中荷爾蒙進行抗體抗原反應,用高靈敏度的熒光儀和化學發光儀檢測荷爾蒙抗體—抗原結合物,從而定量檢測環境中的微量荷爾蒙;或者將酶化學的敏感性與免疫反應的特異性結合起來,把免疫酶交聯在抗體上,利用酶標與底物反應并顯色,然后定量測定[11]。

三、結語

環境荷爾蒙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肯定還有很多潛在的影響沒有被發現。環境荷爾蒙的研究在中國剛剛起步,理論基礎還很薄弱,對污染現狀的調查也幾乎沒有開展。因此,這一問題應該引起更多的關注和一系列的相關研究,同時借鑒國外研究進展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參考文獻:

[1] 齊文啟,孫宗光,汪志國,等.環境荷爾蒙研究的現狀及其現狀分析[J].現代科學儀器,2002,(4):32-39.

[2] 任仁.環境激素的種類和污染途徑[J].大學化學,2001,(5):1.

[3] 李金花,莊惠生.環境荷爾蒙概述[J].云南環境科學,2003,(4).

[4] 詹秀環,王子云.環境激素的種類與危害[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4,(2).

[5] 郭艷英,段昌群,楊良.環境激素研究進展探討.云南環境科學,2004,(3):12-15.

[6] 戴樹桂,張東梅,張仁江,等.固相萃取技術預富集環境水樣中鄰苯二甲酸酯[J].環境科學,2000,(2):66-69.

[7] 王正萍,周雯.環境有機污染物監測分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8] U.S.EPA,Standard Methods of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19th Edition (1995).

[9] 魏慧斌,林金明.環境雌激素檢測方法研究進展生命[J].生命科學儀器,2005,(5):3-10.

第6篇

1.衛生紙

曼高斯博士指出,衛生紙多為再生紙,即以廢紙為原料生產出來的。為了美化外觀,很多衛生紙生產廠商會在衛生紙中加入熒光增白劑、滑石粉等添加劑。顏色越白的衛生紙,所含的添加劑就越多。而熒光增白劑、滑石粉等添加劑中都含有苯。有些質量較差的衛生紙中還含有甲醛、大腸桿菌、肝炎病毒等有害物質。人們若長期接觸這些有害物質,可能會誘發白血病等癌癥。為了避免受到衛生紙中所含有害物質的侵害,人們應選用品質可靠、未經漂白的衛生紙。

2.清香劑

很多人都喜歡在衛生間放一盒清香劑,使衛生間的環境變得清新宜人。但是,清香劑屬于化學合成物,其散發出的香味可能會誘發癌癥。曼高斯博士說,人們最好不要在衛生間里放置清香劑或除味劑,而應通過開窗或使用排氣扇來保持空氣清新。有些人在使用消毒水等清潔用品后,常會將其放置在居室的角落里或衛生間中。這些清潔用品會向空氣中,尤其是潮濕的空氣(如浴室內的空氣)中散發大量的有害氣體。此外,某些消毒水中還含有二氯苯,這種化學物質會刺激人的呼吸道,引起細胞變異,誘發白血病、肺癌等癌癥。因此,人們不要將消毒水等衛生用品堆放在墻角或衛生間里,而應將其妥善地密封起來,放在通風較好的陽臺等處。

3.塑料紙簍

很多人習慣在衛生間中放一個紙簍。曼高斯博士指出,在衛生間中放紙簍會大大增加病菌繁殖的速度,使衛生間變成病菌繁殖和傳播的場所。因此,人們不要在衛生間放置紙簍或垃圾桶,在處理一般的紙質物品時,可將其扔進抽水馬桶里用水沖掉。在處理難以沖掉的衛生用品時,應將其放入塑料袋中,及時帶出廁所。

4.洗發水

曼高斯博士指出,洗發水無論價格高低,都是用清潔劑、甲醛和乳化劑等化學成分混合制成的。如果將洗發水的密封包裝打開,并將其長期放置在室內,洗發水中所含的甲醛就會與乳化劑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一種叫做“N-亞硝基二乙醇胺”的致癌物質。因此,人們不要頻繁地洗頭,每周洗頭的次數不宜超過2次。在洗頭時,應避免讓洗發水進入眼睛。

5.泡泡浴

很多年輕人不喜歡使用香皂洗淋浴,而喜歡躺在浴缸中洗泡泡浴。香皂大多是用天然物質制造的,而洗泡泡浴時使用的泡沫劑則不然。泡沫劑很香,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化學成分“泡沫穩定劑”。這種化學物質可引起皮炎、頭暈等癥狀,并可滲透到人的皮膚中或隨著呼吸進入肺中,誘發皮膚癌和呼吸系統腫瘤。因此,人們應盡量少洗泡泡浴或使用沐浴露。

第7篇

區別挺大,差別在臉部缺乏水份、缺乏光澤度、面色發黃、存有暗黃這幾種狀況。補水面膜是填補皮膚水份的最好商品。舍棄這一流程,肌膚會變干。即便應用爽膚水、臉也會覺得繃緊,彩妝后非常容易出現浮粉的情況。肌膚呈深黃色,面部非常容易出現色素沉淀。

通常補水面膜敷10-20分鐘后,皮膚就會超過飽和。補水面膜是這種聚集加厚型的肌膚護理方法,給你的肌膚短時間很多消化吸收水份,短暫性的提升了角質層薄的水分含量。封包可提升角質層薄水分含量,造成角質層體細胞發脹、體細胞空隙擴大,促使水溶化學物質乃至稍大含量的化學物質容易從這當中越過。換句話說補水面膜能夠運用壓差滲入讓成分盡量高效率透過肌膚充分發揮。補水面膜的真實功效是急救的,它能夠給你肌膚一瞬間容光煥發風彩,而將救濟的特點表明補水面膜不宜常見。補水面膜,是護膚產品中的1個類型。其最基礎都是最關鍵的目地是填補底妝與潔面依然不夠的清理工作中,在這個基礎上相互配合其他精粹成份保持其他的維護保養作用,比如保濕補水、美白皮膚、延緩衰老、均衡植物油脂這些。

(來源:文章屋網 )

第8篇

【關鍵詞】綠色;室內裝飾;污染;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TU1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954(2011)02-0156-01

一、綠色居室裝飾注意問題

近幾年環境污染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國家已頒發了一系列的有關環境質量控制標準和環境污染的處罰條文。例如控制對工礦區廢氣、廢水的排放標準和污染處罰、江河、海洋水資源的污染、空氣的污染、環境噪聲的控制等等,已經引起人們關注。但住宅室內的空氣污染,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至今還沒有一項有關住宅室內裝飾引起的空氣污染的控制標準和要求。

住宅關系到千家萬戶,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家庭裝飾熱不斷升溫。由于化學制品建筑材料的污染,使室內空氣質量惡劣的問題也引起有關方面的廣泛關注。一項調查表明,人的一生中大約有60%~70%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活動,室內空氣的質量及潔凈程度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本國立醫藥食品衛生研究所的最新調查表明,日本普通家庭室內空氣中的致癌物質一甲醛的濃度相當于室外的7.8倍。有鑒于此,日本厚生省準備從今年起對家庭室內的化學物質污染源進行普查,并同日本建設省一同研究對策。住宅室內的甲醛是從建材、家具、壁紙等的粘結劑以及涂料和化學物質中釋放出來的,因此,越是新裝飾的住宅,釋放出的甲醛濃度就越高。前不久,美國環保局的專家們對分散在幾個城市里的10幢新建筑物,作了室內空氣抽樣檢查,結果發現新建房內空氣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比室外空氣多100倍,其中還有眾多致癌化學物質,如氯仿、三氯乙稀、四氯化碳等。為此住宅室內裝飾應注意有害建材的污染,如果長期生活在有害建材環境中,必然深受其害。

二、常見的有害建材分析

涂料和壁紙是住宅裝飾中最主要的建材,20世紀80年代,壁紙備受推崇,到了20世紀90年代內墻涂料“異軍突起”,并以絕對優勢獨領。涂料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以油脂為原料制成不溶于水的溶劑型涂料,如油漆;另一種是可溶于水和乳液為原料的水溶型涂料和乳膠型涂料。

溶劑型涂料是以有機高分子合成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有機溶劑為稀釋劑。加入適量的顏料、填料(體型顏料)及輔助材料,經研磨而成的涂料。它的缺點是有機溶劑較貴、易燃,揮發后有損于人體健康。

水溶性涂料是以水溶性合成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以水為稀釋劑,并加入適量顏料、填料及輔助材料,經研磨而成的涂料。這種涂料不易燃、無毒、無怪味,也有一定透氣性,缺點是用于潮濕地區易發霉,需加防霉劑,施工時溫度不能太低,低于10℃則不易成膜。

因此住宅裝飾最好不用溶劑性涂料,如苯、丙酮類,其毒性易揮發成氣體造成對人體的危害,施工時應加強人身保護。

有害建材對人體健康都有超過正常標準的危害,主要來源是有毒放射性物質:氡、甲醛、苯、酯、三氯乙烯等多種。另外家庭中新鋪化學地毯的主要原料也是甲醛類化學物質,室內鋪設后這些化學物長期在居室內揮發,人們進入室內即可聞得甲醛的異味,但久而久之,嗅神經即進入疲勞狀態??傊敶寤ò碎T的建筑裝飾材料很多是化工材料制成,因而不斷向室內空氣中揮發有毒的化學物質,在裝飾工程中,不可等閑視之。

三、綠色裝飾防止污染的措施

1、消費者在家居裝飾前,首先在自選裝飾材料時,要謹慎地控制污染嚴重有毒的材料作為裝飾材料,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如選用對人體無害的天然建筑材料,或有主管部門核發合格證的綠色環保證書的化學合成材料。

2、住宅室內裝飾完工后,不要立即人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有毒物的濃度。即使是在有空調的房間,也要做到敞開門窗換氣,不斷地補充新鮮空氣,提高室內的空氣質量。居室裝飾完工后,最好停止一段時間再遷入居住,一般夏天15~20天,冬天20~30天時問后再人住,有條件時,延長一段時間入住更好。

3、除了開窗通風外,人們還可以采用其他辦法來調節空氣,如空調、負氧離子發生器、抽風機、排風扇等,采用強制通風的辦法,可以加速調節室內空氣,減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有味氣體的積聚。北京市最近研究出一種新型“房屋呼吸器”,不耗能又能調節凈化室內空氣,開創了一條室內空氣調節的新思路。這種“房屋呼吸器”的功能可使新風流速在0.5m/s-3m/s間;每小時可換氣25m3~40m3,在一問20m2的居室,當室內外溫差40~C時,室內溫度的改變不超過1.5℃。

4、室內養花,減少污染,用花卉植物治理室內污染。養花愛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古往今來,人們精心地將花種植在陽臺里,或培育于花盆中,擺設在窗臺、走廊等處,供作欣賞,不僅美化了環境,更可凈化空氣,減少污染。不同的花卉植物可以吸收和清除不同的化學污染物。如長青藤和鐵樹可以吸收苯;萬年青和雛菊可以清除三氯乙烯;吊蘭、虎尾蘭可清除甲醛;仙人掌可起到消毒降污作用等。

5、政府有關部門要制訂裝飾材料的健康安全標準,同時要大力扶持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的綠色裝飾材料的發展和生產。當前,涂料產品的環境指標已制訂,環保部門對幾種產品已核發了環境標志,壁紙的標準也正在擬訂中,估計不久的將來有關裝飾材料的綠色通道一定會打通。對不符合健康安全標準的產品,一定要禁止銷售并嚴加制止。

第9篇

眼睛受到冷空氣刺激后,可反射性引起眼淚分泌增多,這種迎風流淚的現象很常見。有時動不動就會無法自控地淚流滿面,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在生活中,或許有千萬個理由值得我們哭泣,哭泣的人們用哭泣遣散怒氣,排解憂愁。男人用“一醉解千愁”的方法麻醉自己,不如用“一哭解千愁”的方法來解脫自己。在憂傷的時候哭一哭,把眼淚流出來,就可以把體內積蓄的導致憂郁的化學物質除掉,從而減輕心理壓力,恢復舒暢的心情。而人在悲傷時不哭,強忍著眼淚就等于慢性“自殺”,長期不哭的人的患病率比應該哭時就哭的人高出一倍多。人在極度痛苦或過于悲傷時,痛哭一場,可以防止精神在痛苦中“崩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與精神壓力有關的疾病,如潰瘍等。男性哭的能力顯然不如女性,他們哭的次數只有女性的1/5,并且45%的男性哭時眼淚只在眼圈里打轉而掉不下來,而絕大部分女性的眼淚卻能奪眶而出。女性的壽命普遍比男子長的原因,除了職業、生理、激素、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外,善于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在種類眾多的靈長類動物中,人類是唯一會哭泣流淚成員??奁鼤r,眼睛周圍的微血管會充血,同時小肌肉為保護眼睛而收縮,于是導致淚腺分泌眼淚。憤怒的淚與悲傷的淚不同,它含有更高的蛋白質。喜悅的淚水量大,味道很淡,而悲傷、憤怒的眼淚則水分不多,味道很咸。悲傷時,流出淚水,有利于健康。

當我們開始哭泣時,那些仿佛被禁錮在高壓鍋里的情緒得以宣泄。情感性流淚排泄毒素,使流淚者恢復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因而對健康有益。哭泣使人體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種生理反應讓我們發泄痛苦,獲得平靜。

眼淚有3個作用:首先是沖洗稀釋作用,眼睛進入灰沙,眼淚就會從淚腺分泌出來,起到沖洗和稀釋作用。其次是作用,淚液在角膜表面形成一層6微米~7微米厚的平滑的液體薄膜,可使眼球表面保持濕潤,還可以使角膜表面更加光滑細膩。還有殺菌作用,眼淚中的溶菌酶可將一般細菌在5分鐘~10分鐘內殺滅,即使稀釋6000倍的眼淚,仍可殺死20種不同種類的細菌。

正常人每年平均產生半公斤的眼淚。眼淚分泌過多或過少,都不是正常的。眼淚能把壓抑流出來,眼淚可以緩解人的壓抑感。淚水中含有重要的化學物質——亮氨酸、腦啡肽復合物及催乳素。而這些化學物質僅存在于受影響而流出的眼淚中。人在哭泣后,情緒強度一般會降低40%。這便解釋了為什么哭后的感覺會比哭前要好了許多。眼淚中含有溶菌酶,這是人體的一種自衛物質,它能保護鼻咽黏膜不被細菌感染。人們在情緒壓抑時,會產生某些對人體有害生物活性成分。而那些不愛哭泣,沒有利用眼淚消除情緒壓力的結果是,影響身體健康、促進某些疾病惡化。編輯/呂毅

第10篇

專家:最重要的就是戒煙限酒了,這是男女雙方都需要控制的,從計劃懷孕前3個月就應開始。二手煙也要盡量避免,烈性酒的傷害相對較大。當然,偶爾幾次少量的煙酒暴露,一般不影響。咖啡、可樂等,只要不過量,關系也不大。

此外,大家較易忽略的是飲食習慣是否合理健康。建議大家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將體重控制住,超重的話會增加妊娠困難,懷孕后更易并發妊娠期糖尿病等,建議妊娠前應適當控制體重。

問:現在大家對染發、燙發、裝修材料等含有化學物質的東西也很緊張,請問孕前要避免嗎?輻射方面呢,需要注意什么?

專家:一般不主張懷孕后去染發、燙發,但是,懷孕前剛染過發或者燙過發也不必過于緊張,因為人體的排泄功能有清除化學物質的能力,一般染發和燙發劑中包含的化學物質會很快被排出體外。當然,最好選擇相對安全的染燙發產品。關于裝修,我認為,大家首先要選擇環保系數高的裝修材料,裝修完別著急搬進去,先開窗通風兩個月。

門診中也有不少人非常關心輻射的問題。目前,沒有科學研究證實,電腦、手機、地鐵安檢等帶來的輻射,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大家不用過于緊張。不過,一些長期從事暴露在輻射環境下職業的人,必須加強防護。

問:請問藥物方面,有沒有禁忌呢?有沒有什么疾病是不能懷孕呢?

專家:對于多數人來說,因感冒、發熱等常見問題偶爾吃藥,并不會對胎兒的健康發育產生影響。需要注意的是,處于一些疾病急性期的患者,如心肌炎、紅斑狼瘡處于“活動期”的患者,最好先別懷孕,等疾病控制后再妊娠。慢性病患者在懷孕前最好咨詢相關醫生,并提前做好準備。

在這里,我最想提醒兩類慢性病患者。第一類是高血壓患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降壓藥),會對胎兒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打算懷孕前最好換成其他類型降壓藥物,第二類是糖尿病患者。妊娠前和妊娠早期,高血糖會導致流產、胎兒畸形等問題。如果孕前不控制好血糖,等到發現懷孕再控制,就錯過最佳時機了。不少口服降糖藥物會影響胎兒的健康,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準備懷孕時最好采用注射胰島素的降糖方式。

問:聽說孕期如果感染風疹特別可怕,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安全預防風疹呢?

第11篇

(1.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公司二連分公司設備管理中心內蒙古阿爾善錫026000;2.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公司物資裝備部河北省任丘062552)

摘要:隨著石油設備的持續運行,腐蝕問題日益突出,引起人們的持續注意。本文立足于石油化工設備的腐蝕問題,分析了其腐蝕設備要素及原因,提出了具體的預防措施,為延長石油化工設備壽命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

關鍵詞 :石油化工設備;腐蝕;防腐

1石油化工設備的腐蝕原因

引起石油化工設備腐蝕的原因非常復雜,主要可分為外在和內在兩方面的影響因素。

1.1外力原因

外力原因造成的石油化工設備腐蝕,可以分為化學物質腐蝕和電化學物質腐蝕。

化學物質腐蝕主要是石油化工設備與硫化物相接觸,與空氣中的水分子和氧分子的相互作用,發生化學反應之后產生了新的氧化物,使石油化工設備表面形成腐蝕層。但此種腐蝕現象的產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較高的溫度和必要的腐蝕物質,以硫酸含量為例,如圖1所示,當硫酸含量為50%左右時,對碳鋼材料的腐蝕速度最快,若含量低于或高于這一指標時,相應的腐蝕速度也隨之下降。

電化學物質腐蝕現是由于石油化工設備與電解質溶液相接觸而產生的,石油化工設備表面吸附了電解質溶液中會產電極,從而在表面形成腐蝕層,造成設備腐蝕(圖2)。

這種腐蝕現象的產生也具備必要的條件,潮濕的生產環境和充足的接觸時間。

1.2自身原因

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石油化工設備腐蝕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⑴材料使用不當。石油化工設備的材料選用情況較為復雜,尤其是在設備的檢修中,材料使用不當的現象較為突出。由于設備亟需使用而供貨不及時,在材料選用上一般會出現兩種選擇:一是以低代高,加大了腐蝕的可能性,從而導致一系列事故的產生;二是認為較高等級的材料會提高材料的抗腐蝕性,以高代低,但往往會適得其反。

⑵材料管理不當。在制作過程中,由于設備的類型和材料種類較為復雜,經常會出現一些材料、零件的使用混亂,加之材料管理不嚴,都為石油化工設備的使用埋下安全隱患。

⑶設備的設計不當。石油化工設備在結構設計初期,就需要特別重視結構的設計問題。在該階段如果存在疏漏之處,則會直接導致設備的剛度、強度、承受力等存在偏差,嚴重時會出現設備松動或產生局部振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設備的抗腐蝕性,也會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

⑷設備的加工不當。石油化工設備的結構設計與實際加工會存在一定的差距,該差距產生主要是設備材料的設計標準無法足設備的實際加工需要。此外,在設備的焊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的不易控制,也為設備的腐蝕埋下隱患。

2石油化工設備的防腐措施

2.1隔離腐蝕介質

在預防石油化工設備發生外在腐蝕現象時,可采用將石油化工設備與腐蝕介質隔離開來的方式。常見的做法主要是在石油化工設備表面涂抹油漆,形成有一定防護作用的保護層。目前常用的油漆涂料主要有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涂抹防護層時不僅需要事先了解石油化工設備的材質、形狀以及使用情況等,還要考慮設備的性能、防護層的耐腐蝕能力和老化等因素。

另外,在石油化工設備表面,制作金屬覆蓋層也是一種隔離方式。此種方式主要是應對電化學物質腐蝕,通常將耐腐蝕性能較好的金屬漆涂抹在石油化工設備的表面,或者是制成各種形狀焊接到母材的表面。關于母材的材料屬性,要求電位相對較低,進行覆蓋后(圖3),將需要進行腐蝕保護的設備作為陽極,當電位隨著電流持續上升,達到致鈍電位后,腐蝕電流會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從而將腐蝕率控制在相對較低的水平,起到防腐效果。

2.2優化設備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階段是整個石油化工設備的起始階段,防腐也應從這里做起。在設計階段,既要合理運用控制腐蝕的相關知識和經驗,確保設備優良的性能和一定的使用壽命,同時還要實現經濟、實用和環保的多重目標。

另外,安裝質量與石油化工設備的使用性能關系密切,在安裝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要做好防腐措施,充分考慮設備在包裝、加工、運輸和配置時可能存在的腐蝕問題。還有,良好性能的材料,離開了制造質量的保證,也無益于設備抗腐蝕性能的提高,因此在設備制造過程中,既要確保在加工、制造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蝕風險,也要做好設備材料的抗腐蝕性管理工作。

2.3選擇合適的設備材料

石油化工設備材料自身的耐腐蝕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設備的抗腐蝕性。目前,通用的抗腐蝕性材料可分為非金屬和金屬兩類。金屬材料中,應用最廣的為碳鋼,但其耐腐蝕性較低,因此需進行必要的涂層保護。當前也出現了一些耐腐蝕性能較高的新型設備材料,如玻璃鋼、合金鋼、鋁合金等。

在選用石油化工設備材料時,還應考慮材料的經濟性、介質的性能、設備的性能和加工要求等因素。

2.4完善設備加工工藝

石油化工設備的加工生產過程相當復雜,工藝流程更是多種多樣,所以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有效規避腐蝕風險。目前的做法主要是對設備的加工環境進行控制,常見的有減少空氣中的水分和提高作業溫度。一般來說,水分子會加劇設備腐蝕進程,而常溫干燥的環境則有利于設備的保存和使用,因此設備的加工過程要增加必要的干燥和冷卻設備,降低或減少空氣中的水分。同時,溫度提高有利于空氣中的水分蒸發,從而降低設備的腐蝕性,所以也需要提高加工溫度。

2.5加強防腐技術管理

石油化工設備的技術管理也是防腐中的重要一環,具體有以下幾點:①積極開發和運用防腐新材料和新技術,使其轉化為生產力,推動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②在設備設計、生產、使用和維護過程中加強防腐教育,逐步提高員工的防腐意識,建立長期有效的防腐安全教育機制;③腐蝕現象發生在石油化工設備的各個環節,日常的預防和維護、定期檢查必不可少,應建立有效的定期檢查和維護機制,將防腐真正落實到實處。

3結語

石油化工設備的腐蝕是影響石油生產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雖不可避免,但也并非不可為之。石油化工企業在充分認識到設備腐蝕原因的同時,應積極了解相關的解決措施,進一步延長石油化工設備的使用壽命,推動我國石油化工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春榮.淺談化工機械設備的防腐設計及措施[J].裝備制造技術,2011(10):78-79.

[2]白爍星.淺析化工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修[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2(01):145-146.

第12篇

中學化學化學用語規律化學是學生到了中學階段才剛接觸到的學科,大部分學生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化學基礎幾乎為零,這就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基礎培養,養成最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在取得理想化學成績的同時為高中的化學學習做準備。在中學化學的基礎環節,化學用語是一項基本的化學學習工具。和數學中的數字一樣,化學用語是一種學習內容的表達。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探討下化學用語的教學過程。

一、化學用語所包含的內容

中學化學主要包含的化學用語有:元素、原子、離子符號、原子以及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化合價和化學式等。元素是一種化學物質的簡化表達形式,從廣義的范圍上來講,化學用語可以表現為整個元素,從狹義的范圍上來講,化學用語可以表示一個原子。例如,我們常見的Na,既可以表現為鈉元素,也可以表現為一個鈉原子。再者,化學用語中的化學式是一種對物質結構的表達,如NaCl,我們能夠從化學式中直接讀出分子中的結構。將這種表面的結構與實際的結構示意圖相結合,學生能夠從結構的方向加深對于化學物質的認識。而離子、與化合價等用語,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質結構,并且能夠探索出教材中所沒有包含的內容,化合價的組成方式是自然界物質的組成方式,所以在化合價的教學上,為學生的化學學習提供了探索的空間。

二、掌握化學用語的規律

在中學的化學教育中,化學并不能夠完全的屬于理科中。中學的化學處于一個啟蒙階段,學生開始了解各種化學實物,在這個了解新事物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認知層面的學習,如氫氣的性質,水的組成,這需要學生邏輯思維與感性思維共同作用,才能夠將化學學習好。所以,在教授學生化學用語規律的時候就要從兩個方面開始。一方面,是感性思維。如我們在教學認識元素的時候,很多的元素都是有規律可以發現的,如Na的拼音na,而中文字也是鈉,還有Li的拼音是li,中文字是鋰。這些都是能夠直觀記憶的,只要有一個良好的認識環節。另一方面,是邏輯思維。對于化合價和離子的認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混淆化合價與離子。最簡單的邏輯區分,就是化合價的符號在數字前,而離子的符號在數字后,這種純數字與符號的組合規律,能夠從理性的角度表達出化學物質的狀態。

三、化學用語的深度應用

在中學習的學習過程中,化學被劃入理科的分類,那么作為一門理科,化學的學習與使用的過程中就含有一定的推理能力。需要學生根據所學習到的基本化學用語知識,去推理化學的更高階的內容,例如我們知道鐵的相關知識,在沒有學習到四氧化三鐵的情況下,需要學生就已知的用語中,推導出四氧化三鐵的結構。其實,從邏輯思維角度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這種深度的應用可以合理的解釋出來,不過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所接受的都是“填鴨式”的教學,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將化學變成了語文,變成了對實驗規則以及化學物質信息的背誦,這是不正確的。就化學深度推斷而言,化學用語起到的是一種標準化模式,學生可以從化合價、離子等角度推測出高階的內容。

四、分散難點,提高學習效果

由于在中學化學用語的數量多、枯燥乏味等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就對化學失去興趣。針對這些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選擇的將化學用語的內容進行分散,以輻射的方式來學習化學知識。將化學內容循序漸進的教授予學生,如在碳的教學方面,從碳開始教學,再進行氧的教學,在兩種物質的結合下,介紹重要的化學用語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內容,這就使得講課有了一定的邏輯性,比之前授課的過程中“從碳直接到二氧化碳”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將教學的難點逐步分散開來。在根據教材章節的學習過程中,對于完成的章節進行用語方面的歸納總結,化學的用語是很多的,各種的物質方程式都會涉及到教學中,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章節將這些內容進行嚴格的分散,學生一次吸收的內容就少了許多,吸收的效率會有所提高,并且在思維上對化學的分類具有一定邏輯性。

五、化學用語規范化書寫

筆者在前文提到過,中學化學的學習過程主要是一種認識物質的過程,雖然同為理科,卻沒有數學那樣完全注重過程。在數學的學習中,學生需要知道數字以及符號的意思,其他的重要部分都在于計算。而化學的學習中可以類似的將“數字”看為“化學式”等,但是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會在化學式以及其他化學用語的書寫過程中出現很多的錯誤。規范學生書寫的方式,要求學生對于化學用語的數學像對語文學習中“文字”的書寫一樣。保證在理解化學結構的同時,又不會因為表達方式出現差錯而造成不理想的考試成績。化學用語規范化書寫是學生對所學習的化學內容的規范表達,讓所有學習過化學的人都能夠有效的理解化學的反應過程

六、總結

化學用語是化學中用來表達物質的方法,熟練地使用化學用語,才能夠將化學的物質變化的過程由直觀現象反應轉移成一種信息的傳遞溝通。在化學用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化學用語的特點,從多個角度來要求學生對化學用語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侯延斌.新課程化學用語教學的誤區與對策[J].教育,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