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 17:31:5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國際旅游管理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辦學特色 師資建設 校園文化 能力驅動 工學結合 實訓基地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3)07-023-01
奧地利酒店職業教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奧地利國際旅游管理學院(ITM)是一所典型的奧地利酒店管理職業學院。它位于維也納以南30公里的巴德弗斯勞(Bad V slau)鎮。奧地利國際旅游管理學院(ITM)開設有酒店管理與服務、會議與事件管理、旅游、休閑與健康管理等一系列課程,以及各種短期培訓、行業培訓等專業課程。ITM有著獨特的酒店職業教育辦學特色,尤其在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信息技術應用、課程設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與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都可以稱之為酒店教育成功的典范,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高素質的教師團隊
國際旅游管理學院(ITM)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所有專業教師均有旅游酒店行業的背景,有著多年酒店和旅游行業的工作經驗。有些教師來自于ITM學院的合作伙伴企業,有的教師很還擔任著酒店企業的管理職務。這些有著豐富酒店行業經驗的教師組成了ITM學院高水平的師資團隊。
二、獨具匠心的校園文化建設
在國際旅游學院,我們見證了其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很值得我們借鑒。ITM學院不僅僅重視學生酒店服務專業技能方面的教育教學工作,而且還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在酒店教育中的作用。ITM學院除了環境優美、設施設備先進外,校園及教室的文化布置也頗具特色。在校園走廊、休閑區域、實訓餐廳等區域都掛有當地藝術家的精美作品,從而在校園營造出高雅的藝術氛圍。
三、信息技術在酒店教育教學中的成功應用
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習就是利用電子的和數字的媒體,指的是通過電子媒體的所有信息溝通,傳播,以及學習材料。現代信息技術在酒店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以電腦和網絡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為酒店教育提供了便利和平臺。當今的學生是數字時代的一代人,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信息化已經深刻地影響著酒店行業和酒店教育。ITM學院十分注重現代信息技術在酒店管理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ITM學院具有完善的現代信息技術資源。學校除了有專門信息中心外,WIFI覆蓋了整個校園內,包括教室、休閑大廳、餐廳、實習實訓練場所等都可以享用學校的免費高速網絡借口。
四、以能力為驅動的酒店課程設計
1. 酒店專業的能力標準。根據ITM學院的酒店課程設計,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必須發展的能力包括以下各個方面:精通酒店管理及市場營銷;溝通技能;團隊合作能力;英語能力;對客人的服務能力;熟悉當地文化;廚房烹飪技能;餐廳服務能力;信息技術;領導能力;項目開發能力;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敬業精神與創業精神;把握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等。
2. 酒店專業三級能力標準。在ITM學院的課程體系中,根據能力的復雜程度、能力的轉移程度、以及承擔責任的大小,可以依次將學生的專業能力分為一、二、三級。一級能力為低級的專業能力,三級能力為高級的專業能力。具有一級能力的酒店管理學生,已經擁有基本酒店服務與管理知識與技能,主要做日常例行的酒店服務工作。從上司那里獲取指令,遵照執行。他能夠承擔自身工作上的責任,并且能夠制定工作目標,負責工作進展情況。
在第一學年,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就要達到這樣的能力標準。擁有二級能力的學生會應用已經學會的相關酒店服務與管理的知識,在復雜情況下能根據上司的指導或已經掌握的方法和程序進行工作,能夠主動探索工作中遇到的復雜問題。在第二學年學生就要具備這樣的能力。
四、成功的工學結合職業教育模式
ITM學院的另一特色是其成功的工學結合職業教育模式。學校的酒店專業開設有烹飪技術、前廳服務、餐飲服務、酒水服務,客房服務等專業課程。學校有完善先進的酒店前廳服務實訓室、標準的廚房烹飪設施設備、餐飲服務實訓室、客房服務實訓室等設施設備。這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訓場所。ITM學院為學生提供最良好的學習訓練環境。ITM學院有一個三星級的實訓酒店,從而使學校和酒店融為一體。這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園內專業實訓場所。
五、良好的校企合作與實訓基地建設
ITM學院已經建成廣泛的行業聯系、校企合作、以及實訓基地。ITM與奧地利多家酒店、葡萄酒生產服務企業、咖啡生產服務企業、會議中心、旅游公司、巧克力公司、礦泉水公司等都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些行業合作伙伴及企業為ITM學院提供了充足的行業共享資源,成為ITM學院可靠的實訓基地。ITM學院的實訓基地為專業教師提供了真實的教學平臺,成為教師獲得最新行業信息的重要來源。同時,這些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可靠的實習實訓基地。部分的專業實訓課就是在這些實訓基地里完成的。
摘要:海南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呼喚著大量旅游管理特色人才的涌現,而且海南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已經呈現出多樣性特征,海南高校將旅游管理專業作為特色專業建設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海南應當通過培育各層次的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并在此基礎上遴選出符合國家級特色專業要求的高校,進行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提高海南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質量,提高海南高校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在國家的“旅游業改革創新實驗區”創辦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旅游管理專業,使海南的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務于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服務于海南社會經濟發展。
關鍵詞:旅游管理;特色專業;社會經濟
一、概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指出:“促進高校辦出特色”,“引導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質化傾向,形成各自的辦學理念和風格,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高校的特色是通過其特色專業顯現出來的。在一定意義上說,高等學校的特色專業是競爭力、品牌和文化的集中體現,是一所學校辦學經驗趨于成熟的標志,是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途徑。進行特色專業建設,是高等學校獲得持續競爭力、影響力,增強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手段。特色專業的多寡,也是衡量一所高校、一個地區高校綜合水平和競爭力的一項主要指標。海南高校怎樣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正確識別和遴選一批特色專業并大力進行特色專業的建設,成為海南高校面臨的一大任務。
二、海南應將旅游管理專業作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的緣由
1.現有國家級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建設點的布點情況與分析
自2007年至今,教育部、財政部公布了七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共3454個,其中,有23所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如表1)。
注:本表數據系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公布的各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統計;
﹡該校的特色專業建設點名稱為“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
﹡﹡該校的特色專業建設點名稱為“旅游管理(英語)”。
顯然,這些學校獲得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建設點,并不完全因為其在國內各高校之間的比較優勢,還有一些真正在國內具有比較優勢的大學(如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并沒有將旅游管理申報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從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建設點的分布來看,高等學校在自己的特色專業識別時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旅游管理專業在本校各專業中的比較優勢是否明顯;二是與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是否能夠較好結合。
2.海南省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分布及分析
在國家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的七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中,海南省獲得了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如表2),占全國的0.376%,從比例來看,是全國最低的水平的省份之一。[1]
注:本表數據系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公布的各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統計。
從海南省高校的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所屬學科來看,包括農學5個、醫學2個、理學1個、工學1個、法學1個、教育學1個、藝術學1個和與農林相關的管理學1個,較好地反映了海南高等教育的積累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這些特色專業集中于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和海南醫學院,其余本科院校無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3.特色專業建設的目的與海南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與高校的人才供給之間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不表現在數量上,而主要表現在人才的結構、質量和適用性等方面。一是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多樣性、變動性與高校人才培養的相對穩定性、滯后性之間的差異;二是各行業對于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與高校培養人才的通用性之間的差異;三是特定工作崗位所涉及的知識的廣泛性、交叉性與高校人才培養的專門性之間的差異。[2]正是在這種高等教育質量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情況下,非常有必要進行特色專業建設。通過特色專業建設,促進學科的發育和成熟,為人才市場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和智力支持。對于地方性高校來說,特色專業的建設要面向地方、充分依靠地方的現有條件和優勢,為地方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所需的人才,充分研究地方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與發展戰略,通過特色專業的建設,服務于地方的發展戰略。
海南建省之后,海南社會經濟有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4號)頒布之后,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對于海南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和產業選擇有了更加明確的定位。現有的特色專業建設水平、專業布點與海南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即將發揮的作用是不相稱的,海南高等學校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應當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大力發展具有海南特色、為建設國際旅游島服務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海南高校特色學科和專業建設”。特色專業的培育和建設對于海南高校的發展、對于海南高校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地位和影響力起著決定性作用,也是海南高校履行自己的職責、完成自己使命的必然選擇。
作為建設中的國際旅游島,其旅游的發展速度與質量無疑取決于旅游管理與服務人才的質量與數量,旅游規劃、旅游管理與服務人才的培養應是海南高校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而建設旅游管理特色專業是完成好這一任務的不二途徑。
4.海南現有旅游管理專業的建設情況
海南省現有本科院校6所,除海南醫學院之外,其余5所均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從專業(方向)設置來看,3所本科院校設置了旅游管理專業。海南大學在旅游管理專業下分旅游企業管理、國際酒店管理、旅游規劃與開發管理、旅游信息管理和應用外語(英、日)等方向,另外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下設旅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方向,在市場營銷專業下設旅游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專業方向;海南師范大學在設有旅游管理專業的同時,還設有中英校際合作旅游管理專業;海南大學三亞學院不僅設有旅業管理分院,該分院設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三個專業,且在旅游管理專業下設旅行社管理、郵輪服務與管理、高爾夫管理和體育競猜管理等方向,還另設有國際旅游分院。從旅游管理專業在校學生來看,在校學生規模超過2000人的達到3所,在校生人數不足1000人的學校的年招生規模也是較大的,海南旅游管理本科學生總規模達萬人;從師資來看,盡管海南各校尚無如保繼剛、吳必虎、杜江、馬勇、羅明義等在全國有很大影響力的專家,但已經擁有了一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較為合理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已經承擔起了全部教學工作并為海南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的智力支持。
應該說,海南旅游管理類專業建設具有了較為扎實的基礎,并逐漸顯現出其優勢和特色。有的學校從專業內涵方面進行方向拓展,有的高校則從專業的外延進行方向拓展,呈現了多樣性的發展態勢。這些多樣化的發展對于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建設旅游管理國家級特色專業并建立一個旅游管理特色專業體系,將能更好地服務于國際旅游島建設、服務于海南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海南國家級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
1.分層分級建設特色專業
海南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發展呈現了較為豐富多彩的局面,可以針對這個實際,建立一個特色專業建設體系。這個體系不僅僅是一個按照行政隸屬關系形成的層級體系,即所謂省級、校級特色專業,而且還應該是一個充分運用旅游管理專業內涵和外延的體系,即在旅游管理的各個環節管理方向、旅游的各個方面內容管理方向確定各級特色專業(方向)。從特色專業建設的步驟來看,首先鼓勵各學校建設自己的特色專業(方向),然后在對各學校旅游管理專業進行評估的基礎上,建立省級特色專業,并由教育、財政行政主管部門撥款支持;在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達到一定水準的基礎上,遴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另外,在各級特色專業的遴選中,不應只看材料的好壞,應當主要看專業建設的實際情況;應當對所申報的特色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教育方法與手段、教學組織與管理,特別是社會對于該專業人才的認同程度進行評估。這樣才能將那些確實具有一定特色的專業選,加大建設力度,建設成為社會認可的真正的特色專業。
2.鼓勵特色,杜絕同質化
海南培育國家級旅游管理特色專業不能將已有的23個其他院校的特色作為自己的特色,海南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建設應有自己的特色。海南省內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也應具有不同于別校的自己的特色,應當鼓勵和支持省內各高校根據實際凝練自己的專業特色。
國際旅游島建設為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建設提供了一個非常寬闊的平臺,各高校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建設可以圍繞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多個方面展開,這是海南高校建設旅游管理特色專業的基本背景。針對海南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在校生較多的實際,各高校之間的專業建設應主要形成互補關系而不是競爭關系,在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
3.注重培養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
海南高校的特色專業建設目標應當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服務海南主導產業的發展,滿足海南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學校應把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上。在這樣的人才培養定位上,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辦學理念,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手段與方法。從特色專業建設的市場導向要求來看,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建設必須增強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培養旅游發展實際所需要的人才,而做到這一點的關鍵之一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
4.更新教育觀念和專業建設觀念
特色專業與普通專業在本質上的區別之一,就是特色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應該體現出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更加具有科學性、人才培養更加具有社會實用性的特點。[3]海南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決不能照搬傳統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育觀念,應根據國際旅游業發展和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實際進行根本性的創新。從專業建設上來說,應當放棄過去的強調學科的完整性,而注重專業實際需要。讓學生既具有較扎實的知識基礎,又具有較為寬闊的知識面,掌握多個學科的思維方法、掌握多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應當從教會學生的知識為主,轉向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
5.建設特色師資隊伍
建設一支具有自己特色的師資隊伍是建設特色專業的基本保證,旅游管理特色專業的建設必須根據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實際來進行。旅游管理專業面臨的實際主要是實踐性強、旅游業發展變化快。這要求教師既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又熟悉旅游業具體環節、方面的操作技能,“雙師型”教師應當是旅游管理特色專業教師隊伍的主體,同時應由校內教師、校外教師專兼結合組成;針對旅游業發展變化快的實際,要求教師具有迅速吸收新知識、新方法的能力和渠道,并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手段。旅游業幾乎一開始就是國際性的,因而,旅游管理特色專業的教師的學緣結構應當是豐富的,具有國外留學經歷或外籍教師應占到一定比例。
6.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
我國各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差異不大,課程結構基本相同,較大的差異是在課時的確定方面,這是現有旅游專業培養的人才大同小異的原因所在。要培育真正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并得到社會的肯定,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定位上,應當定位于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在培養方案制定時,應充分聽取旅游界的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國外旅游教育的經驗。在課程體系的構成上,應正確、審慎地選定一些核心課程,以便通過課程學習打牢學生的專業基礎;科學地建立多個可供學生選修的專業課程體系,以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同時,開設內容更加廣泛的任意選修課,以便學生獲得更多的專業外的知識,拓寬視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養。
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的同時加強課程建設。特別是在核心課程、專業課程的建設上,要根據社會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結構來設置合理的、科學的、前瞻性的、前后連貫的課程體系。同時,應當針對旅游業發展的實際,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每一門課程的教學效果都能具有較高的水平。在課程建設中,還應切實注重實踐性、操作性強的課程的建設,使這類課程的教學既教會學生技能,又教會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
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創新和優化課程體系,使學生具有更多的選擇。顯然,選擇課程組合比選擇專業有更大的自由度,實際上實現了專業的多樣化,學生也可通過這種選擇而獲得感興趣的知識和技能,還可能增強學生對于社會、對于旅游業的適應性。
參考文獻:
[1]梁傳杰,段冠瑋.我國高校特色專業發展狀況的政策評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115-120.
關鍵詞:旅游管理;特色專業;社會經濟
一、概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指出:“促進高校辦出特色”,“引導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質化傾向,形成各自的辦學理念和風格,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高校的特色是通過其特色專業顯現出來的。在一定意義上說,高等學校的特色專業是競爭力、品牌和文化的集中體現,是一所學校辦學經驗趨于成熟的標志,是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途徑。進行特色專業建設,是高等學校獲得持續競爭力、影響力,增強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手段。特色專業的多寡,也是衡量一所高校、一個地區高校綜合水平和競爭力的一項主要指標。海南高校怎樣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正確識別和遴選一批特色專業并大力進行特色專業的建設,成為海南高校面臨的一大任務。
二、海南應將旅游管理專業作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的緣由
1.現有國家級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建設點的布點情況與分析
自2007年至今,教育部、財政部公布了七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共3454個,其中,有23所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如表1)。
注:本表數據系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公布的各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統計;
﹡該校的特色專業建設點名稱為“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
﹡﹡該校的特色專業建設點名稱為“旅游管理(英語)”。
顯然,這些學校獲得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建設點,并不完全因為其在國內各高校之間的比較優勢,還有一些真正在國內具有比較優勢的大學(如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并沒有將旅游管理申報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從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建設點的分布來看,高等學校在自己的特色專業識別時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旅游管理專業在本校各專業中的比較優勢是否明顯;二是與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是否能夠較好結合。
2.海南省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分布及分析
在國家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的七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中,海南省獲得了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如表2),占全國的0.376%,從比例來看,是全國最低的水平的省份之一。[1]
注:本表數據系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公布的各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統計。
從海南省高校的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所屬學科來看,包括農學5個、醫學2個、理學1個、工學1個、法學1個、教育學1個、藝術學1個和與農林相關的管理學1個,較好地反映了海南高等教育的積累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這些特色專業集中于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和海南醫學院,其余本科院校無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3.特色專業建設的目的與海南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
專業代碼及名稱
7 月 8 日
7 月 9 日
上午 9:00 - 11:30
下午 14:30 - 17:00
上午 9:00 - 11:30
下午 14:30 - 17:00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A020103 財稅(專科)#
00064
納稅檢查
00061
國家稅收
00062
稅收管理
00999
政府預算管理
A020179 會展管理(專科)
03875
會展概論
03872
會展營銷
08883
會展政策法規
08884
會展經濟學
A020201
工商企業管理(專科)
05171
中小企業戰略管理
A020205 人力資源管理(專科)
00164
勞動經濟學
00071
社會保障概論
00165
勞動就業概論
06183
工資管理
A020228
物流管理(專科)
07031
物流管理概論
07802
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
07032
運輸與配送
07008
采購與倉儲管理
07037
信息技術與物流管理
01001
物流案例與實訓
A020234 物業管理(專科)
00172
房地產經營管理
04363
物業管理實務(一)
04365
物業管理財務基礎
05565
物業管理法規
07489
應用寫作
04364
物業管理實務(二)
07481
管理學基礎
07482
物業管理概論
18960
禮儀學
11429
物業管理英語
A020238 國際旅游管理(專科)
00192
旅游市場學
06010
旅游英語
03529
國際旅游飯店管理
00194
旅游法規
02519
食品營養與衛生
11341
國際旅游學
06123
導游學概論
11506
旅游飯店財務管理
07489
應用寫作
A020242 會計電算化(專科)
05946
關系數據庫原理與程序設計
08310
會計電算化
02600
C語言程序設計
A020265
采購與供應管理(專科)
05727
采購原理與戰略
05729
國際物流
05731
采購績效測量與商業分析
05732
采購過程與合同管理
A020276 環境保護與管理(專科)
02764
水土污染與防治技術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2472
環境質量評價
02471
環境生態學
07847
環境經濟學
05580
環境保護
03164
環境科學概論
02757
環境監測(二)
07481
管理學基礎
04516
環境問題案例分析
A040101
學前教育(專科)
00393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
00390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
A040106 教育管理(專科)
01281
中國教育史
00442
教育學(二)
01282
外國教育史
00448
學校管理學
A040109 心理健康教育(專科)
04265
社會心理學
03518
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
03517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
03372
團體心理輔導
A050102 秘書(專科)
00346
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
A050128 漢語言文學教育(專科)
11486
中學心理學
11350
基礎寫作
11493
現代漢語(二)
11485
中學教育學
11495
古代漢語(二)
11496
中小學語文教材教法
11494
古代漢語(一)
11492
現代漢語(一)
A050129 商務秘書〔商務管理〕
(專科)
07489
應用寫作
00776
檔案學概論
08020
商務秘書學
07786
國際商務
18960
禮儀學
18961
財務管理與會計基礎
11520
秘書事務管理
18956
法律事務管理
A050226 商務英語(專科)
05439
商務英語閱讀
05440
商務英語寫作
A050301 廣告(專科)
00635
廣告法規與管理
00637
廣告媒體分析
00636
廣告心理學
00634
廣告策劃
00638
企業形象與策劃
00850
廣告設計基礎
00851
廣告文案寫作
A050303 公共關系(專科)
00638
企業形象與策劃
A050316 廣播電視編導(專科)#
01172
數字制作技術基礎
01169
影視攝影技術
01170
電視畫面編輯基礎
01171
電視攝影造型基礎
01173
影視聲音藝術
01176
電視寫作
01177
電視作品賞析
01175
視聽元素基礎
A050407 音樂教育(專科)#
07975
音樂欣賞(一)
11372
歌曲作法(一)
11371
和聲學(一)
A050436 藝術設計(專科)
00504
藝術概論
10177
設計基礎
A050442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科)
03904
服裝生產管理
00683
服裝市場與營銷
00677
服裝材料
03902
服裝發展簡史
03905
服裝企業督導管理
03906
服裝品質管理
A050454 動漫設計與制作(專科)
08878
動漫產業概論
08881
動畫編導基礎
A080301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科)
05875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10726
數控機床與編程(一)
07743
機械設計基礎(一)
0235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10723
流體傳動與控制
04108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A080304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科)
02220
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
01632
壓鑄模及其他模具
01622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01634
塑料成型機械
07743
機械設計基礎(一)
01639
企業管理與技術經濟
A080311 農村機電工程(專科)
11478
農村電力系統
02189
機械制造基礎
07743
機械設計基礎(一)
04108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11479
電器設備使用與維護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9439
計算機實用基礎
08214
農業機械
11480
汽車拖拉機構造原理與應用
A080602 工業電氣自動化技術
(專科)
10737
電子技術基礎
07840
微型計算機技術及應用
10736
電氣測量技術
08182
自動控制原理(一)
10738
工廠電氣設備控制
A080604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專科)#
02151
工程制圖
02302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
02271
電機學
02273
電子技術基礎(二)
02277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A080704 電子技術(專科)
08679
電路分析基礎
02277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A080744 數控技術應用(專科)
04118
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
02189
機械制造基礎
03395
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
02609
互換性原理與測量技術基礎
04108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A080786 移動商務技術(專科)
03333
電子政務概論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A080788 嵌入式技術(專科)
06143
電路基礎
12730
嵌入式LINUX應用編程
12732
ARM結構與程序開發入門
A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專科)
02394
房屋建筑學
A081310
營養、食品與健康(專科)
00988
食品營養學
A082217 電子政務(專科)
03333
電子政務概論
03332
政府信息資源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管理
00346
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
A082229 汽車服務工程(專科)
05872
汽車營銷案例分析
05868
職業道德與禮儀
05870
汽車售后服務管理
05869
汽車應用英語
05875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05881
汽車診斷與維修
05877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
05871
汽車營銷技術
05879
汽車電氣設備與維修
05873
汽車保險與理賠
A090603 鄉鎮企業管理(專科)
03971
經濟學基礎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0333
鄉鎮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
07492
農村政策法規
08114
財務管理學(一)
11383
鄉鎮企業生產管理
07481
管理學基礎
11382
鄉鎮企業經營管理
07787
會計學原理
A090604 農村財會與審計(專科)
03172
農業經濟學(二)
02827
農村企事業會計
04534
財政與農村金融
00944
審計
08114
財務管理學(一)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7481
管理學基礎
07492
農村政策法規
07787
會計學原理
B020104 財稅(獨立本科段)
03403
國有資產管理
00069
國際稅收
00062
稅收管理
00999
政府預算管理
00068
外國財政
B020110 國際貿易(獨立本科段)
11465
現代公司管理
B020157 財務會計與審計
(獨立本科段)
00974
統計學原理
00061
國家稅收
03703
國際會計與審計準則
00944
審計
04532
財務會計專題
03702
會計制度設計與比較
04534
財政與農村金融
04533
管理與成本會計
04531
微觀經濟學
06069
審計學原理
06270
技術經濟學
B020177
投資理財(獨立本科段)
05175
稅收籌劃
07250
投資學原理
08592
房地產投資
12327
金融理財規劃
B020180 會展管理(獨立本科段)
03875
會展概論
03872
會展營銷
03878
會議運營管理
08884
會展經濟學
03877
會展項目管理
08888
會展企業戰略管理
08889
會議酒店管理
08887
會展場館經營與管理
08725
會展客戶關系管理
08890
會展管理信息系統
B020204 會計(獨立本科段)
00974
統計學原理
04531
微觀經濟學
03703
國際會計與審計準則
B020208 市場營銷(獨立本科段)
07072
企業形象設計(CIS)
07353
管理學原理(一)
B020216 電子商務(獨立本科段)
03339
信息化理論與實踐
B020218 人力資源管理(獨立本科段)
00164
勞動經濟學
00324
人事管理學
00463
現代人員測評
06183
工資管理
00294
勞動社會學
07484
社會保障學
11467
人力資源統計學
11366
人口與勞動資源
11365
勞動力市場學
11466
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概論
11470
國際勞務合作和海外就業
11468
工作崗位研究原理與應用
11465
現代公司管理
11469
宏觀勞動力配置
11471
勞動爭議處理概論
B020222 物業管理(獨立本科段)
02659
房地產項目管理
05673
城市社區建設概論
00176
物業管理
05674
物業信息管理
05672
物業設備管理
05675
物業管理國際標準與質量認證
06569
物業管理實務
05676
城市環境保護
07519
公司管理學
B020229
物流管理(獨立本科段)
07006
供應鏈與企業物流管理
03361
企業物流
03365
物流運輸管理
03364
供應鏈物流學
07724
物流系統工程
07729
倉儲技術和庫存理論
07725
物流規劃
B020230 公共事業管理(獨立本科段)
03335
公共管理學
05724
公共衛生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管理
03312
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
B020235 國際旅游管理
(獨立本科段)
00191
旅行社經營與管理
00187
旅游經濟學
00188
旅游心理學
04138
旅游文化
11403
中國旅游文學作品選
05034
旅游地理學
03529
國際旅游飯店管理
11404
旅游飯店設備管理
18960
禮儀學
11341
國際旅游學
11343
旅游會計學
11405
美食與菜系
11406
旅游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
B020236 會計電算化(獨立本科段)
08674
計算機網絡基礎
03703
國際會計與審計準則
02376
信息系統開發
B020256 項目管理(獨立本科段)
05060
項目范圍管理
05058
管理數量方法
04154
項目采購管理
05063
項目時間管理
05067
項目管理案例分析
05062
項目質量管理
05061
項目成本管理
05066
項目論證與評估
09413
項目管理概論
10427
項目人力資源與溝通管理
B020277 環境保護與管理
(獨立本科段)
04518
環境化學
04523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
02472
環境質量評價
02471
環境生態學
04525
環境微生物學
04526
環境工程導論
04521
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04519
固體廢物管理
04528
城市生態與環境學
05580
環境保護
04527
環境規劃與管理
06270
技術經濟學
B020279 工程管理(獨立本科段)
03303
建筑力學與結構
06087
工程項目管理
06289
工程招標與合同管理
04037
施工技術與組織
03823
建筑制圖
08263
工程經濟學與項目融資
06936
建筑法規
06393
土木工程概論
08262
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B020282
采購與供應管理
(獨立本科段)
03613
采購與供應關系管理
03615
采購績效管理
03618
采購項目管理
03619
運作管理
B020309 現代企業管理
(獨立本科段)
08816
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05171
中小企業戰略管理
06092
工作分析
08819
企業管理咨詢與診斷
10425
企業內部控制
06093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07114
現代物流學
10422
電子商務運營管理
18960
禮儀學
10421
客戶服務管理
07481
管理學基礎
10424
資本運營與融資
10423
銷售業務管理
10426
團隊管理
B030203 社會工作與管理
(獨立本科段)
00285
中國福利思想
00279
團體社會工作
00283
社會行政
00282
個案社會工作
03335
公共管理學
05963
績效管理
00280
西方社會學理論
00281
社區社會工作
00278
社會統計學
00276
人類成長與環境
03346
項目管理
B040102 學前教育(獨立本科段)
00881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403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
00886
學前兒童心理衛生與輔導
00399
學前游戲論
00884
學前教育行政與管理
00887
兒童文學名著導讀
00885
學前教育診斷與咨詢
B040107 教育管理(獨立本科段)
10488
班級管理學
00442
教育學(二)
10489
現代學校人力資源管理
10490
教育財政學
00459
高等教育管理
B040108 教育學(獨立本科段)
01281
中國教育史
00442
教育學(二)
00471
認知心理
00448
學校管理學
02018
數學教育學
01282
外國教育史
07824
語文教育學導論
B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獨立本科段)
00266
社會心理學(一)
02108
實驗心理學
00471
認知心理
03519
心理測評技術與檔案建立
05951
心理與教育統計
04269
人格心理學
04267
學習心理與輔導
B040302 體育教育(獨立本科段)
11123
社會體育學
00486
運動生理學
00497
運動訓練學
06743
運動醫學
11397
體育科研方法
00501
體育史
B050113 漢語言文學教育
(獨立本科段)
00821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00814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
11344
中國近代文學史
11345
文體寫作
11495
古代漢語(二)
04579
中學語文教學法
11494
古代漢語(一)
11346
近代漢語
11347
唐詩宋詞研究
11501
中國當代文學史
B050206 英語教育(獨立本科段)
00841
第二外語(法語)
05187
中學英語教學法(小教)
07374
高級英語(一)
00840
第二外語(日語)
10101
美國文學選讀
06422
英語語言學
11416
翻譯
10100
英國文學選讀
11499
英語論文寫作
11488
基礎英語(二)
11487
基礎英語(一)
10876
英美報刊選讀
11489
基礎英語(三)
11497
高級英語(二)
11500
外語教學心理學
B050218 商務英語(獨立本科段)
05355
商務英語翻譯
05439
商務英語閱讀
05440
商務英語寫作
00840
第二外語(日語)
B050302 廣告學(獨立本科段)
00635
廣告法規與管理
00639
廣播電視廣告
00641
中外廣告史
00634
廣告策劃
00850
廣告設計基礎
00640
平面廣告設計
B050311 廣播電視編導
(獨立本科段)
01178
電視藝術概論
01180
電視采訪
01170
電視畫面編輯基礎
01171
電視攝影造型基礎
01183
電視文藝編導
01184
電視藝術片創作
01187
電視片結構
01179
非線性編輯
01185
廣播新聞節目創作
01186
電視節目包裝與編排
01181
電視節目導播
B050408 音樂教育(獨立本科段)
06955
中國音樂史
04366
曲式與作品分析
11419
和聲學(二)
11427
歌曲作法(二)
11422
音樂作品欣賞(二)
11421
外國音樂史
B050410 美術教育(獨立本科段)
00747
美術教育學
11330
設計學
00745
中國畫論
00744
美術鑒賞
B050418 數字媒體藝術(獨立本科段)
00504
藝術概論
05710
多媒體技術應用
07759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
B050437 藝術設計(獨立本科段)
09235
設計原理
04026
設計美學
10177
設計基礎
B050443 服裝設計與工程
(獨立本科段)
03907
西洋服裝史
03908
服裝材料學
03911
服裝國際貿易
03902
服裝發展簡史
03918
服飾流行分析
03916
服裝消費心理學
03915
服裝連鎖店管理
03910
服裝工業工程
07541
服飾文化
03919
服裝市場調查與分析
B070102 數學教育(獨立本科段)
02014
微分幾何
關鍵詞:旅游管理;實踐教學;體系改革;頂崗實踐;定向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09)18-0178-02
旅游管理專業作為管理學門類中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實踐性、綜合性,除了對專業理論知識要求以外,還要求學生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和具體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實踐是旅游管理人才成長的關鍵,實踐教學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顯得尤為重要。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使實踐教學成為增強學生綜合競爭力的力量源泉。
一、目前旅游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重理論知識傳授,輕實踐實驗教學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實踐教學的理念,運行模式直接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未來的就業前景。許多高校專業設置中,將旅游管理專業設立在工商管理學科門類中,著重考慮了寬口徑、厚基礎的教學理念,課程設置上分為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技能課。課程設置上偏重管理,忽略了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課程內容缺乏應用性和創新性,束縛著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不能很好地適應未來就業的需求,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偏少。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所學知識缺乏行業專業性、針對性。在旅游企業用人過程中,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往往表現出高分低能,好高騖遠,實際動手能力差,缺乏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有的不安心本職工作,甚至離開旅游行業,旅游企業不滿意反過來又影響了學生的就業。
(二)重專業操作訓練,輕學生素質培養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中設置了一些實訓內容,如:語言訓練、公關禮儀訓練、客房服務、餐飲服務、前廳服務、飯店服務、導游服務等基礎技能方面的訓練。這些訓練內容一般以教師講解示范,通過多媒體教學完成。隨著旅游市場與國際接軌,國際旅游市場不僅僅要求學生具備一流的操作技術,還要求學生從教育理念上接受國際旅游業的管理思想和服務規范,要具備良好的素質。
(三)重專業技能培訓,輕學生創新創業培養
在我院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實踐過程中,學院依托中南民族大學國際旅行社,選派高年級學生帶團旅游,在培養學生的服務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方面成效顯著。但對旅行社的整體運作、旅游產品銷售、管理經驗方面缺乏實踐。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當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創業時代呼喚高校培養出一批有過硬素質、服務意識強、動手能力強、應用型復合型的旅游人才。
二、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根據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和旅游行業的人才需要,注重個人綜合素養、動手能力的培養。注重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搭建模擬實踐、頂崗實踐、定向實踐三個平臺,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奠定基礎。
(一)第一個平臺:模擬實踐
這個平臺主要在校內專業實驗室完成。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開發利用,許多高校將模擬方法用于教學科研活動中,模擬教學的方式有了物質基礎和技術平臺,為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旅游管理模擬教學是運用計算機軟件技術模擬旅游企業的經營環境,供模擬參與者進行旅游企業經營決策、營銷、人力資源等方面教學訓練方式。旅游管理專業實驗室建設是學科的硬件工程,通過建立導游模擬實驗室,主要模擬導游業務和旅行社業務現場訓練,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和應變能力。建立酒店管理實驗室,模擬飯店餐廳、前臺、客房、酒吧,主要培養學生在星級酒店服務技能,使學生在模擬環境下掌握服務要領和管理經驗。綜合技能模擬實驗室針對學生進行形體訓練、美容化妝訓練、社交人際關系、禮貌禮儀等綜合訓練。專業實驗室為學生提供模擬仿真的訓練環境,適應行業特點,培養了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
(二)第二個平臺:頂崗實踐
這個平臺主要依托旅行社和酒店完成。高校與旅游企業加強橫向聯系,建立一個交流平臺,與企業簽訂“合作辦學協議書”,堅持資源共享、產學雙贏的原則;為學生提供頂崗實踐的實習基地。我院在長陽、大別山、武漢植物園等地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高校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才資源優勢幫助企業研究課題,進行員工培訓如旅行社高級經理培訓班、導游資格培訓班等。校企之間的聯合可以使高校走向社會,促進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教師可以參與企業合作開發項目,除為景區進行專業規劃設計,還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等項目,教師在參與項目過程中也使自己得到了鍛煉和提高,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不斷擴展,及時吸收旅游學科最新科研成果和旅游產業最新發展資訊,向學生提供了最新最有價值的專業知識。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社會、企業用人需求,可以邀請行業知名專家或優秀管理人員進行專題報告,介紹旅游業發展趨勢、社會對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及一些先進的實踐經驗。高校還應加強與地方旅游局的聯系,及時了解旅游人才市場需求的最新動態,及時調整修改旅游專業實踐計劃,指導學生就業。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穩定的實習基地實習,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也改善了實踐教學的條件。
(三)第三個平臺:定向實踐
這個平臺主要依托用人單位完成。定向實踐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由用人單位和學校及學生根據各自所需,安排具有就業意向的實習。這樣就保證了實踐環節的連續性,使技能訓練的內容逐步加深,訓練要求逐步提高,學生的技能適應了職業崗位的需求,并在定向實踐過程中形成了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這類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來親自體驗企業的運作方式、經營理念、管理方式、服務意識、企業文化、工作態度、敬業精神,把自己書本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具體工作實踐中,學生進一步提高操作熟練程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職業思想的成熟度。通過分析討論旅游企業中遇到問題,探討行之有效的辦法解決問題,提高對社會的認識和適應能力,從而增加未來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三、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運作保障
(一)制定實踐教學計劃
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缺一不可,對于旅游管理這樣一個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有必要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突出旅游管理的專業性,創造出新的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腳點,也是實踐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應借鑒香港理工大學成功經驗,加大實踐教學力度。香港理工大學于2005~2006學年推行“校企協作教育單元”,是世界上第一所強制性要求所有受資助課程的本科生必須于畢業前完成最少兩星期至最多一年全日制工作實習的大學。為了適應日新月異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按照旅游專業技能培養的要求,切實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設置單獨的實踐教學計劃、安排實踐內容,實踐課的教學時數達到30%以上,使學生掌握專業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增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編寫實踐教學指導教材
目前沒有完整、規范、系統的實踐教學配套教材,實踐教學的針對性、特色性較差,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積極鼓勵教師進行實踐教學內容改革,編寫自編教材,參與相關出版社組織教材的編寫。教材應根據旅游專業需要和人才培養目標,教材建設應成為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
(三)建立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結合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目標,建立準確、科學、完善的質量評價體系。一方面,是學校應建立實踐教師教學績效考核制度,制定考核評價的標準、辦法,鼓勵教師進行旅游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同時把實踐教學考核納入教師年終考核,作為業績考核的指標,與年終分配評優評先掛鉤。另一方面,學校建立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制度,采用自我評價、學生評價、指導教師評價、同行教師評價、企業評價、企業上級主管機關評價、實踐報告、撰寫發表科研論文等方法構建全方位評價機制,主要以學生實踐表現為依據來確定其實踐課的成績,與獎學金評定掛鉤,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努力提升理論和實踐水平。
參考文獻
[1]蘇志平.旅游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改革構想與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4).
[2]王全在.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探討[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7,5(4).
[3]周松秀,王鵬.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2007,(6).
[4]李波.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問題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8,(2).
教育論文" target="_blank">職業教育國際化一直以來是職業教育發展高度關注與深入探索的課題,旅游職業教育也不例外。然而,我國目前的旅游教育呈現三個層次,一是旅游高等教育(本科、研究生層次),目的是培養高端旅游管理型人才,但是效果不佳,只有5%的畢業生從事旅游行業;二是高職高專舉辦的旅游大專層次,人數較少,畢業生眼高手低不受旅游行業青睞;三是中職層次的教育,魚目混珠,沒有系統性和規范性。形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旅游產業特點對高端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大,吸附力不高;其次,旅游產業作為第三產業,隸屬于服務業,業界認為創新度不高,不須投入過多人力資本;最后,旅游教育的發展與旅游產業發展脫節。鑒于此,我國旅游職業教育的發展應該由專業人做專業事,由旅游主管部門主導,旅游行業參與指導,主管教育部門引導,專業人才倡導,走符合旅游行業需求的特色發展之路。
旅游職業教育要緊跟旅游產業發展步伐,國際化是必由之路。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具備國際視野、國際知識和溝通能力、國際經歷的國際化人才,因此,我國旅游職業教育應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走國際化道路,培養大批跨地域、跨國界、跨文化、跨民族的職業精英,為我國旅游業的國際擴張提供人才支撐。
二、旅游職業教育國際化的路徑。
1、聯合辦學。開通與國(境)外旅游教育機構聯合辦學的途徑,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百余年來,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在管理人才培養和旅游教育理念的探索方面卓有成效,“洛桑模式”成為國際公認的酒店管理人員培養的成功模式。她倡導敬業即靈魂,重視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和知識的傳授,培養的學生能夠勝任酒店或餐飲任何一項具體工作。旅游職業教育品牌好、實力優、成才豐的學校應積極與國際知名旅游院校實施聯合辦學通道,促使旅游職業教育國際化。
2、師資互訪。中外聯合辦學的瓶頸較多,障礙較大,要順利實現有一定的難度。但兩校之間師資進行互訪就容易多了。因此,加大師資互訪力度也是旅游職業教育國際化的一條捷徑。
3、學生互換(留學生)。是學生互換也旅游職業教育國際化比較容易實現的路徑。中外學校互換交流生一是有利于提升雙方學生的知識面,二是有利于開拓雙方學生的視野,三是有利于國際化進程加劇。
4、國際交流(校企合作)。國際交流與合作是當前旅游職業院校通用的一種國際化方式。選派優秀的學生到國外知名旅游企業、旅游集團帶薪實習、研修已成為各旅游院校國際化的首選路徑。湖北省旅游學校自1999年開始,先后與日本國際教育研修協會、阿聯酋SUNTERN公司、美國暑期實踐公司、馬來西來翠恒集團、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澳門八百伴集團、威尼斯人酒店等國(境)外知名旅游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每年選派近300名學生出國實習、研修,也成為中部地區旅游出國(境)人才培訓基地。
5、出國辦學。旅游職業教育國際化的最高路徑就是知名度高、品牌效應好、成才典型多、實力雄厚的著名旅游職業教育集團可以嘗試走出國門到旅游資源豐富、旅游職業教育落后的地區開設分校,輸出旅游職業教育資源,以期真正實現旅游職業教育國際化。
三、旅游職業院校國際化必由之路的策略和措施。
我國旅游職業院校已非常重視國際化進程,但國際化的路徑往往停留于國際交流(校企合作)方面。為了全面推動我國旅游職業院校國際化,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我國旅游職業院校國際化必由之路的策略和措施。
1、國際標準認同。高等教育國際化標準沒有一個定論,日本學者喜多村和之先生提出“通用性、交流性、開放性”的三個標準最有代表性。旅游職業院校應注重教育理念的國際化,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從全球的視角認識旅游職業教育的本質和作用,認識旅游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問題。旅游職業院校的教育應該向三個方向發展,能夠被他國、他民族所承認和接受,能夠與外國進行平等交流,能夠充分對外開放。旅游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應該是開放的,能夠容納多民族、國界和跨文化的習慣、宗教和觀念,的人才;應該是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旅游規則,能夠參與國際旅游事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型人才。
2、內部特色突出。旅游職業院校走國際化道路,一定要加強內部建設。首先,必須構建與國際旅游發展潮流以及國際教育發展潮流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抓好課程建設。在課程設置方面,概論性、理論性課程與國際潮流接軌,操作課程應突出本土特色,參照國際規范。其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培養文化知識豐富、探索欲望和創新精神強烈、愛崗敬業樂群的高素質旅游人才,以期參與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最后,加強科研合作,合理調配資源,開發規范教材,實現國際接軌。對于國(境)外優秀的有用的經驗和成果,我們應該直接借鑒過來,如國外重視旅游地管理,而國內則重視景區管理,旅游地管理往往涉及一個城市的規劃,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管理系統,這種大系統、大管理、大空間的做法很值得我們研究。
3、外部渠道通暢。為了加快我國旅游職業院校國際化進程,暢通外部渠道尤為重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劇,互聯網在全球范圍的普及,信息技術已滲透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職業院校加大對外聯絡力度已成為必然。外部渠道主要包括政府、新聞媒體、信息平臺等。積極爭取政府支持,與各大媒體建立良好關系,建立信息資源網站,積極主動營銷,將自己的特色展現出來、傳播開來、輻射進去,這樣我國旅游職業教育的國際化必由之路才能開辟出屬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許多旅游行業的用人單位對于擁有高素質英語應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旺盛。我國在2008年成功舉辦奧運會,并且2010年的世博會順利召開,這給我國的旅游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認識中國,并前往中國旅游,因此,旅游行業的空前發展帶來了人才的需求增加。旅游業需要一大批具有國際旅游知識、具有國際視野、了解涉外旅游文化、能夠與國家慣例接軌的專業旅游管理人才為中國旅游業的發展貢獻力量。現在我國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在語言交際和溝通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因此,這就要求高校在培養專門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同時,提高對于學生的旅游英語的教學,培養學生旅游英語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增強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對外國文化的熟悉和了解,擴大學生的綜合知識面,以適應我國旅游業不斷對外開發,越來越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一、高校旅游管理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分析
為了掌握我國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英語能力,了解其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本文針對旅游管理專業設計了一套調查問卷,用問卷的方式對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認識、方法以及態度等四個因素進行收集問卷。
一是對學生的學習目的進行了問卷調查:選擇你認為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對第一個問題提供的可選答案:A通過期末考試;B通過四、六級考試;C找到一份好工作;D出國;E綜合素質提高;F對英語有濃厚興趣。調查結果顯示在這個問題上,86%的學生都選擇了C,有6%的學生選擇A,選擇B和D的學生各占3%,而選擇E和F的僅各占1%。這個調查結果表明了,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對自身學習英語的目的十分明確,都認識到了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其自身英語運用能力的提高,將英語視為工具性的實用語言。上述調查可以表明,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結合未來的專業領域達到應用的目的,因此,必須在教授公共英語課程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的教學,從而實現英語和專業的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二是考察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認識問題,就是考察學生對于英語技能的重要性認識。選項包括了聽力、口語、翻譯、寫作和閱讀。對于這個問題,89%的學生選擇了口語,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英語教學過分注重閱讀和翻譯,而忽略了口語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旅游管理專業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讓教師多用英文和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使用和鍛煉口語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和重視學生英語口語的能力。另外,問卷中對學生自身英語能力的滿意程度進行了調查。分為很好、較好、一般、較差、很差等幾個等次。65%的同學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一般,2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較差,只有很少的學生對自己的英語水平表示滿意。這就表明了許多學生的英語能力還很差,基礎還不好,需要不斷地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
三是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方法進行了調查。設置的答案包括以下:第一,對學生學英語的途徑進行調查,是課堂上跟老師學還是課下自主學習。第二,在課下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通過上網來學習英語;看英語報刊、雜志、小說等;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和電影等;參加英語角、英語沙龍;參加英語培訓班等活動。第三,學生喜歡的課堂上學習英語的方式,選項包括:進行小組討論或辯論,老師監督;老師和同學之間互動,共同討論和解決問題;利用多媒體上課;學生講授,老師監督;聽老師講授,記筆記;學生根據自己特點自主學習。第四,課下學生復習英語的方式:背課文;復習筆記;聽語音材料;完成作業。對于上述答案,學生選擇的幾乎都是被動的學習方式,學習復習缺乏主動,課堂上跟隨老師學,對老師的依賴程度過高,缺乏學習主動性和自我約束能力。因此,為了提高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和學生都要轉變傳統的教學和學習觀念,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
四是對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進行了測量,大部分學生在每天的學習過程中用在英語上的時間太少。在學習英語時遇到問題時,往往也缺乏主動解決問題或請教師長的態度。因此可以看出,提高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多花點精力和時間投入英語學習。
二、結語
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應用性特色的專業,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旅游英語教學也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職業性。因此,高校英語教學要重點強化對于旅游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能力,明確該專業英語教學的目的和意義。教師不僅要扎實學生的公共基礎英語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聽力、寫作等綜合運用能力,還要注重對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英語的培養和提升,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以適應現代國際旅游業的不斷發展。
作者:王楠單位:天津青年職業學院烹飪系
[關鍵詞]旅游會計;人才培養;經濟發展;財務管理
近幾年海南旅游業蓬勃發展,使之在海南經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尤其是2010年1月國務院宣布將“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納入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旅游業更是成了海南重要的經濟支柱。作為營利性經濟組織和社會經濟基本單位的旅游企業,要進行經濟核算,也要講求經濟效益,而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是加強科學管理。旅游會計作為旅游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旅游會計是專門研究旅游企業會計活動的一門專業會計學,它把會計的基本原理同旅游企業的業務實踐相結合,突出行業特點,系統研究旅游企業會計活動及其發展規律。海南旅游企業亟需培養旅游會計專業人員,以更好地服務于海南旅游企業。
一、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會計人才培養的現狀
(一)海南旅游高職院校沒有開設對旅游會計人才培養的專業課程
我國一些高職院校已經開始重視對旅游會計人才的培養,據筆者網上搜索,我國有些高校的旅游相關專業課程體系中設置了旅游企業財務管理課程,比如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和安順職業技術學院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導游的課程體系中都設置了旅游企業財務管理,而太原旅游職業學院的導游和旅行社經營管理專業還設置了旅游企業會計基礎。青島恒星學院的旅游相關專業的課程設置中不僅設置了企業財務管理,在酒店服務與管理方向專業中還設置了飯店會計,旅游管理專業同樣地設置了財務管理學和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課程。但是海南各個高職高專院校對旅游會計人才的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雖然近幾年在海南政策以及海南省教育廳、旅游局等相關部門的引導下,海南省旅游業持續、穩定的發展,旅游專業的教育得到了有序、快速的發展,但是作為旅游行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旅游會計教育卻沒有相應地跟上。在旅游相關專業中,只有少數幾所院校比如海南職業技術學院和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校的酒店管理專業設置了酒店財務管理課程。到目前為止,筆者還沒有發現海南高校的旅游相關專業開設旅游會計課程。有些雖然開設了《基礎會計》,但是由于聘請的外聘會計老師是一般是會計事務所和其他行業的會計部門的財務經理或財務總監,沒有聘請旅游行業企業的資深會計人員,導致在教學中沒有注意與旅游管理專業的結合,教學沒有緊密地聯系旅游行業的特點,更沒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專業相聯系,從而導致目前海南旅游企業所招聘的會計人員對會計知識非常精通,但對旅游知識一知半解,有的甚至對旅游知識一竅不通。到旅游企業工作后,單位首先對其進行崗前培訓或者是以老帶新,這樣無形之中增加了旅游企業的管理成本。所以,旅游企業招聘會計人員都要求有在旅游企業的實際工作經驗的會計人才。
(二)專業課程設置忽視了旅游會計人才培養的特殊要求
近年來,高職院校往往重視通用型會計專業課程的建設,淡化了特殊行業尤其是旅游業對專業人才的特殊要求,在提高學生對特殊行業生產經營活動等客觀事物的了解和認識方面的教育有明顯的缺失。海南省各高職高專院校開設的會計專業,培養目標一般定位于服務政府、企事業單位的“高級專門人才”,而對用人單位有什么樣的會計崗位、企業需要哪些職業技能卻并不了解。海南無論是高職院校,還是非高職院校,基本上都沒有對旅游會計課程的建設。由于院校不開設旅游會計課程,教師沒有了研究基礎,也就沒有旅游會計的相關研究,更不用說旅游會計人才的培養。到現在為止,筆者在中國知網上還沒有看到關于旅游會計人才的培養的文章,只有關于旅游會計的文章,也不到5篇:《旅游會計》的教學體會(郭康,2008)、《旅游會計》在旅游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教學中的不同點(袁三梅、周堅,2009)、新會計準則下我國旅游企業會計核算的現狀與改革(徐雪,2009)、簡析我國旅游企業會計核算的現狀及改進措施(范碧輝,2010)。關于旅游會計方面的教材也只有幾本,如:旅游會計學(龍京紅,2006)、旅游會計學(谷衛。2007)、旅游企業會計(王學軍,2009)、旅游企業會計實務(趙恒伯,2007)等。而這些數量不多的旅游會計教材大部分仍然是單純的會計,沒有很好地將旅游行業與會計結合起來,沒有以旅游行業為藍本導人會計學原理。這導致了目前發展迅速的旅行社、酒店、飯店、旅游景點等對旅游會計專門人才的需求與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的相悖發展。
(三)海南旅游會計人才的現狀
海南高職高專院校旅游專業和會計專業的培養都基本提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但在實施中卻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據筆者調查,對旅游專業的學生,各高職院校確實能夠做到讓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但是對會計專業的學生,一方面由于海南各個企業財務部門設置的會計崗位不多,一個財務部門不可能容納幾十個學生,更不用說目前各個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招生火暴,有的院校每一屆招生都達到幾百名;另外一方面海南旅游市場競爭激烈,由于會計資料對每一個旅游企業而言都是商業秘密,一旦泄密,對企業的影響很大,因此,一般企業也不愿意接受實習生,從而導致海南各高校的會計專業主要還是以校內實訓為主,即使是在校內實訓,由于時間的限制,實訓教師在選擇模擬資料的時候也只能選擇一個行業的一個企業的經濟業務資料編制會計實訓的案例,一般都是以工業企業的經濟業務為藍本編制會計案例資料,很少有學校的會計實訓是以旅游企業的經濟業務為藍本來編制會計實訓案例的。
二、海南國際旅游島會計人才培養的緊迫性
(一)海南省旅游企業對會計人才重視不夠
由于近兩年海南旅游企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紛紛誕生,很多中小旅游企業的產權和所有權是統一的,這樣,業主獨自控制企業,完成資金管理活動。這些旅游企業以及相關的酒店、飯店等由于其規模小,根本不重視會計崗位的設置,不重視會計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甚至有的企業就根本就未設會計崗位。由于其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低,導致會計處理混亂。據筆者調查發現,一些旅游企業所使用的會計科目還是舊準則下的會計科目,這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大力培養旅游會計人才。
(二)海南對現有旅游業的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海南在會計繼續教育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沒有針對特殊行業進行繼續教育,一般都是所有行業的會計人員集中在一起學習。繼續教育教師在進行培訓的時候都是籠統地對會計的前沿問題或者是一般企業的特殊問題進行講解,沒有針對旅游行業的會計人員就旅游和會計的前沿問題進行專門培訓,從而導致旅游企業的會計人員在會計繼續教育中沒有得到實質性收獲,其業務素質也沒有得到提升。
三、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會計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一)加強旅游會計課程建設是海南國際旅游島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海南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是我國重點旅游區之一。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到201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啟動,海南旅游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不起眼的小行業發展成為領跑全省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各項經濟指標逐年增長,對全省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逐年提高。近年來海南旅游業發展明顯加快,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截止到2009年底,海南全省有星級旅游飯店238家、旅行社248家、旅游從業人員16萬人、各類旅游景區(點)55家。2009年海南旅游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接待國內外游客2250. 3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11. 72億元①。旅游行業的發展帶動了其他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如海南酒店、飯店等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機遇。海南旅游業及其相關行業的發展產生了對旅游會計人才的需求,海南高職院校擔負著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培養人才的重任。
(二)加強旅游會計人才培養是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企業財務管理的需要
我國的旅游企業雖然在較短的時間里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并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在旅游業的發展中出現了重業務輕財務的現象,從而導致旅游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對旅游業的健康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目前,很多旅游企業管理模式落后,財務管理觀念淡薄,忽視了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沒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財務管理體系,對財務管理的理論知識與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先進的財務管理技術和方法往往得不到應用,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原因是企業缺泛精通旅游和會計的旅游會計人才,從而導致旅游業務和財務相互脫節。由于旅游產品的開發與生產和一般工業產品的生產與加工有著明顯不同,要了解旅游產品經營活動,必須熟悉旅游產品的開發過程與價值運動規律,否則就難以判斷旅游產品價值運動
的經濟實質,不能合理地反映經濟單位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因此,必須加強對旅游會計人才的培養,從而提升旅游企業財會隊伍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徐京耀,冼永光,職業學院會計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問題 [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1).
[2]趙峰.會計人才培養與會計教育改革問題研究[J].山 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81).
[3]楊江偉,旅游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以旅游上市公司為例[J].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4).
關鍵詞:專業特色;學生管理
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社會對學生能力的需求日益全面,學生管理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正視旅游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需求的現實,積極配合教學,依托專業特色開展學生工作,從而使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和科學的運用。如何僅僅圍繞教育教學改革和培養創新人才這個目標,勇于探索、大膽改革,力求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實效性的統一,成為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課題。
一、“三位一體”的專業特色
旅游管理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是:“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有計劃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立足遼寧,面向全國,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以教學為中心,以科學研究為保障,進行服務性教育,把旅游管理學院建設成省屬一流,全國有一定地位的開放式、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
(一)復合型——以素質為目標,培養創新理念。21世紀旅游業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素質、知識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應具備全球化、數字化、創新化和專業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人才定位,夯實學科及專業基礎,實現培養目標的有的放矢,從而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應用型——以市場為導向,打造品牌競爭力。學院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通過市場調查、畢業生的跟蹤分析、國際發展預測以及旅游人才的供需分析,圍繞為企業培養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定位,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以職業技能和知識結構為基礎,努力實現在各級旅游行政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經營管理工作,在行政管理部門及其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從事大型會議和展覽的組織、策劃、營銷及管理工作,在現代涉外高星級飯店、國際旅游業及其相關單位從事經營管理工作,在工商流通企事業等單位從事物流管理、運作和服務等工作的國際型、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
(三)實踐性——以技能為保障,實現校企合作新途徑。旅游管理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據多年的探索實踐,已經實現了校企的完美結合,重點開發與企業核心崗位需求直接對接的專業核心業務能力模塊,在對崗位能力進行細致分析的基礎上,改革課程內容,并通過輔環節完善教學內容,實現實訓與就業一體化。
二、全方位服務的學生管理方法
目前,我國旅游、會展人才存在著供需錯位的現象,而且之間的差距在拉大。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才培養規格和培養方案,從一定意義上講,高校的課程設置以及人才培養模式定位出現了偏頗,使得學生對專業及就業產生盲目的、模糊的認識。學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新的人才定位、新的社會需求,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一)以服務育人為工作理念,確保學生管理工作正確的指導方向。學生管理工作是實現高校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保障。學院倡導“全方位的教育、全過程的管理、全天候的服務,全身心的投入”的“四全”工作理念,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開放式教育教學為保障,以強化管理為手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務質量,把基礎性工作做實、重要性工作做好、探索性工作做新,努力形成具有旅游系特色和強項的學生工作新品牌、新亮點、新層次。
(二)以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思想教育相結合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學生的思想教育同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成為學院學生工作的一大特色。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加強和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運用恰當的方法,把思想教育深入到學生的心靈。就學生本身而言,對思想教育產生排斥感,認為是虛無縹緲的,無法衡量的,加之學生現實感的提高,使思想教育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處于尷尬的境地。因此,找準切入點是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關鍵。培養學生在旅游服務過程中良好的職業道德、嫻熟的職業技能、深厚的文化素養、優質的服務意識、得體的儀容儀態、靈活的應變能力和過硬的心理素質,真正做到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的培養融為一體,培養出企業歡迎、社會需要的復合型、實用性人才。
(三)以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為核心,培養學生的職業認知能力。學院將專業教育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針對市場需求,以發展的眼光培養學生的職業認知能力,從而實現大學生的自我設計、自我塑造、自我營銷。
第一,“大一”時確定專業定位,使學生學會設計自己。對于剛剛入學,對專業迷茫不知的學生,我院從學生入學時便著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對學生進行專業啟蒙教育,營造學業與就業結合、理論與實踐掛鉤的氛圍,加深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的認識,盡早確定職業方向和目標,培養旅游專業素質和意識。同時,鼓勵學生展示個性、發掘潛能、積極進取、追求自身完善,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第二,“大二”、“大三”綜合培養,提高技能,使學生學會塑造自己。根據社會需求,我院積極調整課程設置,開設實踐技能課程。學院經常派專業教師、實驗教師和輔導員到星級酒店、會展公司、旅行社及景區景點、物流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并利用我院多媒體教室、多功能旅游綜合實驗室、模擬客房及餐廳、酒吧、茶藝室、會展綜合實驗室等教學設施,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培訓和課外實踐指導,從而使每一位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專業及擇業取向熟練掌握理論及技能,夯實理論功底和實踐技能,增加就業籌碼。
第三,“大四”強化擇業觀,把自我意識、自我激勵、情緒控制、人際交往技巧、挫折承受等職業素質培養內容融入學生擇業、創業、就業指導類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適應能力。遵循應聘技巧,能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推廣大學生包裝技巧,使學生學會推銷自己。注重引導畢業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觀念,調整就業期望值,引導學生建立穩扎穩打的思想,利用網絡、院報、課堂、講座、咨詢等多種方式進行面試指導及心理調適。
(四)以深化教學改革為手段,以學生社團為依托,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一,深化教學改革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高等院校對專業課程設置以及培養目標的調整,充分利用課堂資源,把理論教育、實踐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關內容滲透到專業課堂的教學過程中。
1、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整體素質、合理的知識結構、寬廣的視野,能適應旅游業各類工作,并具有開拓性、創造性和較高應變能力的復合型中高級旅游管理人才。
2、轉變以發展智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智力與非智力協調發展的教育觀念。把旅游教育從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因素為中心,轉到在發展智力因素的同時,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上,并使它們協調發展。
3、根據市場的需求在課程設置上做到理論和實踐并重。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宗旨,著重培養學生旅游職業綜合能力,重點開發與企業核心崗位需求直接對接的專業核心業務能力模塊,在對崗位能力進行細致分析的基礎上,改革課程內容并通過輔環節完善和補充教學內容。
第二,以社會實踐促進理論教育。積極拓寬大學生社會實踐渠道,依托學生社團,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加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力度,為學生成長、成才之路保駕護航。
1、深入持久的組織好假期學生社會實踐。我院本著“指導青年學生成長,為青年學生服務”的原則,組織全院學生深入持久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把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活化到實踐當中,彌補課堂知識的不足。 轉貼于
2、積極為學生拓展專業實踐渠道和場所,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節事活動,為地方經濟服務。近幾年來,學生參加了遼寧省導游大賽、沈陽市導游大賽、大學生挑戰杯賽、世界旅游小姐年度皇后大賽、茶藝表演大賽。學生利用五一、十一黃金周和寒暑假做導游、酒店服務等臨時性工作,服務于世界園藝博覽會和沈陽冰雪節、沈陽金秋旅游節、中國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中國國際制造業博覽會、韓國周、糖酒會等活動。充足的理論知識不但可以加大對實踐的指導,而且通過專業實踐也可以使專業知識得到鞏固。學生在獲得榮譽的同時,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通過較短時間的崗位適應和鍛煉,使許多學生走上了業務管理崗位。
3、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區別與其他教育的重要指標。現代社會的發展,已不僅僅停留在對知識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知識基礎上的研究能力的含量。為此,我院成立了科研協會。通過學術講座、專業教師的指導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在社會公益大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女大學生創業大賽、挑戰杯創業大賽、論文大賽等活動中成績顯著。
(五)依托專業優勢,積極搭建實習就業一體化平臺。旅游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厚基礎、重能力”,專業培養上要做到“通才”和“專才”的有效結合。學院依托專業優勢,積極搭建實習就業一體化平臺。學院將資源“引進來,走出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主動地位。
“走出去”主要體現在:學院實習工作由專人專項負責,考察星級酒店和旅行社,深入了解旅游企業對人力資源需求的變化,多渠道宣傳推銷學院畢業生;為突破課內與課外、學期與假期的界限,與實習單位積極溝通并簽訂實習協議,鼓勵學生爭做“明星服務生”、“明星導游員”,以便實習單位優先選擇我院的優秀實習生就業,為學院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學院共與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海南、三亞等地在內的20余家五星級酒店,23家四星級酒店和分布在遼寧省各地的38家旅行社簽訂了長期的實習協議,根據市場需要,按照用人單位的標準培養人才,用“進口”指導“培養”,用“培養”促進“出口”,再用“出口”引導“入口”,形成了招生——培養——就業的良性循環。
“引進來”主要體現在:學院經常利用第二課堂開展與專業相關的技能大賽,邀請專業相關的知名企業家擔任評委,使用人單位能夠全面的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推薦、宣傳和展示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學院聘用各大酒店、旅行社的人力資源部和其他部門經理及主管人員擔任校外實訓指導老師,并定期邀請到校對學生進行始業教育、講座等活動,與用人單位保持了較好關系,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進行雙選鋪好路、搭好橋。
學院通過實踐走出了一條校企合作的模式,實現了“教學、培訓、實踐、就業”一條龍的培訓模式,這種利用專業優勢開展創新的就業指導模式,實現了學生從學校到企業的“無縫連接”,輸送的學生成為實習單位爭相聘用的焦點,同時也增強了學院及專業的社會影響力,形成了行業間的良性循環。
三、碩果累累的人才質量評估
全面科學地反映高校人才的質量,確定較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是關鍵。在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具備的素質與技能及其在社會上的表現,又要考慮用人單位、社會對學生的客觀評價。
(一)社會的認可度節節攀升。學校先后獲批為“遼寧省旅游教育培訓基地”、“遼寧省旅游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遼寧省高級旅游管理人才研修基地”。旅游管理專業于2007年獲批遼寧省“省級示范性專業”、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旅游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獲批為遼寧省“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該專業所在的旅游管理學院被遼寧省政府授予“支持旅游產業發展先進單位”稱號。旅游管理學院還是中國旅游教育常務理事單位,遼寧旅游教育與研究學會會長單位。
(二)就業率連年高居榜首。就業率是檢驗學科的重要指標,也是高校培養學生的落腳點,是學校得以正常運轉的靈魂。科學準確的就業定位和多元的就業渠道,是旅游管理學院就業率連年高居榜首的重要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1]夏學英.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2]魏萍,趙永樂,李偉玲.論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的社會角色轉變[J].江蘇商論,2008.6.
關鍵詞:旅游管理;綜合教改;實踐措施
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旅游人才也提出更高要求。旅游管理專業綜合教改工作,要主動適應行業、人才需求變化,抓住機遇,深化學科改革,與旅游產業結構相契合。旅游管理專業學科綜合性強,而綜合教改有助于拓展人才培養渠道,提高人才教學質量。
1確立綜合教改目標,順應旅游產業發展新常態
從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現狀來看,社會認知度低,學科專業定位模糊,課程設置與核心知識缺乏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千校一面”,尤其是在校內外實驗實訓教學上,缺失實訓基地,影響實訓項目開展,降低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為此,以綜合教改為途徑,重構旅游管理專業目標,積極主動適應現代旅游業、酒店業、會展產業等結構升級轉型需要,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旅游管理專業綜合教改主要措施
1)深化校企合作,構設協同育人機制旅游管理專業綜合性、實踐性、國際性特征顯著,在綜合教改領域,需要聯系現代旅游業發展實際,強化校企合作,特別是與國際高端企業、區域一線旅游品牌的合作,實現“學科知識、綜合素質、創新創業教育”三線合一教學,從師資人才引進上,與知名學者、資深專家,引進企業優秀教育資源,協同企業名師,共同組建教學師資隊伍,來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科教學水平,促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2)推進學科創新轉型,打造人才特色旅游管理專業在綜合教改上,要體現人才的應用性,要通過校企合作,與國際接軌,增強學科專業特色。一方面,在旅游管理課程領域,將旅游規劃、國際旅游作為特色方向,強調國際化思維,引入先進教學理念,注重旅游產業規劃與旅游市場開發,突出人才特色。另一方面,深挖旅游管理,協同一線酒店品牌,從企業化班級建設上植入企業實務課程與管理培訓知識。如設置“希爾頓班”,將專業課程教育與希爾頓酒店實踐課程綜合起來,吸引企業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學校教育向企業人力儲備基地的轉型,更好的對接企業。另外,延伸旅游管理在會展經濟、企業管理類專業的發展,特別是在課程項目化教學中,通過會展策劃實訓、會展現場觀摩、會展活動組織等實踐教學,來促進學生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3)拓展課程結構,促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旅游管理專業綜合教改,要從課程優化重組上,體現人才培養理念創新,化解學科人才與行業、就業不銜接難題。引入創新創業教育,立足旅游管理專業教改需要,實現教學、科研、實踐環節的有序整合。建立以“學科基礎通識課、專業特色核心課、素質拓展課、創新創業課”為架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引入創新創業素質教育學分積累機制,通過將學習、實踐、科研、競賽等活動進行學分折算,來激勵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培養創新精神,激活創業意識,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4)深化教改方法,創新學習方式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在線課程、精品微課、共享網絡課程資源,拓展了教改視野,也讓更多的慕課資源得以開發和應用。通過構建開放性在線課程資源,實現課堂教學、線下翻轉課堂相結合。引入國外教材、參考資料,優秀網絡課件資源,如《管理學》、《會展策劃管理》、《旅游學》、《酒店管理》《旅游經濟學》等原版教材,直接導入課堂教學,增強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培養學生的全球戰略管理思維,提高學生英語應用水平。在教法創新上,引入案例分析,倡導自主、研究性學習。結合教學主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從產業調研、案例編寫、課堂研討、實踐應用等方面,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生成,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5)協同產教融合,營造創新產業氛圍旅游管理專業綜合教改的推進,要從產學研合作層面,完善創新產業教育體系,協同好創新創業課程、實驗實訓課程、第二課堂特色活動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改革課程評價與考核體系,面向學生開發多種課程群,與企業、行業深度合作,引入企業資源進課堂,重構課堂教學業務流程,促進學生“學中干、干中學”,更好的順應和滿足企業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依托高校旅游實訓、經濟管理實驗中心,積極開發實驗實訓課程,引進科研競賽、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豐富學生實踐體驗。
3結語
旅游管理專業綜合教改實踐,需要創新教改理念,把握當前旅游產業發展新常態,聚焦學科專業定位,圍繞學科專業實際,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人才培養模式、師資梯度建設、產教研融合等方面,融入創新產業教育。同時,結合旅游管理人才培養過程,細化到每一門課程、每一個教學環節,完善學科知識結構,拓展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以課程為平臺,以學生為中心,積極組建學科教師團隊,優化學科師資結構,以綜合教改為契機,充分發揮學科資源優勢,加強與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場營銷、會展經濟等學科師資的統合,從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優化上,提升學科師資整體教學能力。
[關鍵詞]地方高校;雙語教學;SWOT分析;旅游管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1)010-0121-03
一、雙語教學的概念
雙語教學的英文是“Bilingual”。《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給雙語教學的定義是: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在國外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雙語教育與雙語教學已形成不同的模式,比較成功的有浸入法、學科式雙語教學模式、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等。浸入法雙語教學是指課堂上使用一種不是學生在家使用的語言進行教學;學科式雙語教學是指利用第二語言(非母語)作為媒介,對學校開設的某幾門學科進行教學;過渡型雙語教學是指學生入學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語,然后逐漸轉變為只使用第二語言進行教學。
在我國,雙語教學已實踐了近10年,取得了一定成果。根據旅游管理專業的特色和旅游產業對雙語人才的需求,以學科式雙語教學為主,輔以實踐教學的模式已被導入我國旅游高等教育中。但雙語教學對于絕大多數學校來說仍處于探索階段,并且由于雙語教學受到課程、教材、師生外語水平、教學方法等方面因素的制約,其進展并非一帆風順。
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SWOT分析
(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優勢(S)
1.區位優勢
黃山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文風馥郁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市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游客,2010年黃山市國際接待突破100萬人次。作為旅游學院教學實習基地的黃山市各大酒店,每年要從黃山學院旅游學院借用大量的學生用于國際旅游接待,為旅游學院學生接觸和運用外語提供了非常好的實踐平臺。
2.國際化合作辦學的模式
進入21世紀后,高等教育大眾化、內涵化發展以及中國社會轉型對我國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的辦學思想、辦學定位、發展戰略、人才培養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黃山學院旅游學院在發展中立足地方經濟,將謀劃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作為自己的辦學思想,將地方性與國際化相結合的辦學定位作為教育發展模式。黃山學院旅游學院積極探索以下兩種國際化合作辦學模式:其一,教師互派。黃山學院旅游學院為本院教師積極創造國外或境外工作和學習的機會,努力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教師團隊。從2005年起,學院每年組織全體教職員工赴境外或國外參觀學習。這不僅讓內地教師看到了境外或國外旅游教育的發展,更讓大家學到了新鮮的教育理念和思維方式。其二,2+2合作辦學。從2002年開始,黃山學院旅游學院進行了一系列引智的對外合作。2002年同芬蘭哈根旅游學院達成初步合作意向;2004年同瑞士包莫青年旅館簽訂了合作意向;2005年同瑞士國際酒店旅游管理學院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2006年,與香港理工大學酒店簽訂一系列合作協議。
3.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
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得教學手段更好地滿足了學生學、教師教的需求。雙語教師利用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資源和設施,在講解中用大量的視聽輔助教學手段營造情景性、功能性的語言場景和實踐環境,能極大地幫助學生排除語言障礙、理解學科知識。
4.現代教育理念的創新
經過多年的發展,地方院校已經充分認識雙語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迎接新世紀挑戰和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前教學改革的熱點和重點。培養既有良好的專業知識架構又有較好的語言基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國際化旅游人才”,是滿足國際旅游市場激烈競爭、競爭趨勢向知識化、科技化發展的需要。
(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劣勢分析(W)
1.學生外語水平不盡人意
黃山學院的生源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外語教育比較薄弱的農村地區, 他們的基礎語言水平有待提高, 特別是近年來的高校擴招,學生的水平發生了很大變化,學校也沒有提供讓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的外語進行交流的平臺,即使是通過了外語四級甚至六級考試的學生,其閱讀外語教材,特別是聽、說外語的能力仍十分有限,這些因素無疑加大了雙語教學實施的難度。
2.班級規模過大
連續幾年的擴招,地方普通高校的教育資源大多實現了最大化。黃山學院面臨同樣的問題,百人大課、百人一個教室上自習,使得一些實踐性的教學環節流于形式,教學效果差。班級規模過大將大大降低師生之間的交互活動,尤其是減少中間學生的活動機會,在這樣的班級開展雙語教學,其效果受到嚴重影響。
3.雙語教學管理體制不健全
雙語教學本身難度較大, 要按原計劃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并取得較好的效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黃山學院及其他的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雖都認識到雙語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人力、財力等原因,對雙語教學的管理僅限于門面,沒有實質內容,更談不上有相應的雙語教學管理體制。許多老師開展雙語教學課程完全靠自己摸索和網上搜集信息,學校教務管理很難給予相應的指導。
(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機遇分析(O)
1.政策的支持
教育部[2001] 4號文件指出:“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這直接推動了近年來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開展。
2.市場對新型雙語人才的廣闊需求
旅游產業具有突出的涉外性,中國旅游業與世界先進國家同臺競技的決勝因素在于人才競爭。要把黃山市建成國際一流的旅游城市,需要既有良好的專業知識架構,又有較好的語言基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型雙語人才。黃山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培養學生適應多元文化,引導學生學會在各種環境下與有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能力,將使黃山學院旅游教育滿足黃山市行業發展對雙語人才的需要,從而為黃山市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國際聲譽。
(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挑戰分析(T)
1.雙語師資緊缺
開展雙語教學不僅對雙語教學教師的外語水平和專業水平提出較高的要求,還要求雙語教學教師具有較高的知識整合能力,必須具備兩種文化的有機融合與轉換、中外學科理論體系和業務處理差異的協調能力。對于黃山學院旅游學院的許多教師來說,英語通過四、六級,按照英文板書或課件進行授課,基本上沒有問題。但講英語時使用正確性的語音、語調和語言,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和學生進行互動,激發和鼓勵學生雙語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的師資比較缺乏。
2.雙語教材匱乏
實施雙語教學,教師最頭痛的事莫過于材料的匱乏,筆者走訪了旅游學院的部分教師,有些教師指出一方面是很難找到與教學大綱內容及難度適合的原版教材,另一方面是一般外文原版書價格普遍偏高,另外,學校教務部門的資金投入有限。對于教材問題,教師們心有余而力不足。
3.教學評價缺乏
教師在實施雙語教學時將會多花很多的精力,學生學習雙語課程需要付出較多的努力,如何評估雙語教學的教學效果和質量,采用何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將直接影響教師和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態度和信心。目前黃山學院教務部門已對開展雙語教學的老師相應多的待遇,但是還缺乏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和考核缺乏可以憑借的教學評估體系。
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建議
(一)雙語教學課程設置
開設雙語課程不能急功近利、盲目從眾。不同高校的師資水平和學生素質也不盡相同,要根據旅游專業各學科的特點結合教師和學生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課程來實施雙語教學。結合黃山學院旅游學院的教學計劃來看,導游業務、餐飲服務與管理、旅游服務禮儀等課程可以先進行雙語的嘗試,根據學院的學生英語水平,雙語課程的開設應該在大學三年級階段,這個時候學生已經接受了兩年基礎專業教育,雙語教學的教學效果更好。同時,雙語教學課程設置要跟學校的學分制相結合,因為雙語教學學習難度比漢語困難,雙語課程的學分應相應高于漢語課程的學分,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雙語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雙語教學師資隊伍,黃山學院應制定切實可行的雙語師資培養計劃,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方針,確定培養對象、制定和實施具體的培養方案,幫助雙語教師提高英語溝通能力、授課技巧和教學過程控制能力,并且形成長效機制。
(三)雙語教材補充建設
為了使學生能直接接觸到原汁原味的專業內容,避免誤譯情況,最好選用原版教材,鑒于學院資金有限,建議購買一些原版教材作為教師用書,圖書館可購買一些書作為學生的參考書。教師對原版教材的章節和內容進行精選,參照和選取與中文教材相近的原版教材的相應部分編寫外文講義,還可以通過網絡追蹤國際學科熱點、下載供課堂教學用的英文材料等。但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學校加快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加強對實施雙語教學適用教材的研究,加大資金投入,為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物質基礎。
(四)雙語教學管理體制
雙語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基礎因素,教務處應該完善雙語教學管理。根據雙語教學的特點和教學規律,建立獨立的管理隊伍和教學研究隊伍,投入專門人員分析研究雙語教學實施的各個環節,建立專門的雙語教學管理體系,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1]王麗萍.影響雙語教學效果的制約因素:實證分析與對策建議[J].揚州大學學報,2004,(2).
[2]唐治元, 唐治群.旅游高等教育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5,(5).
[3]俞繼鳳.談旅游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J]. 旅游學刊,2004.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旅游管理專業沒有準確劃分理論研究型人才和應用管理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二是旅游管理專業即使確定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也沒有將專業教育與市場需求聯系起來,使得學生缺乏實踐能力。三是部分院校盲目開辦旅游管理專業,沒有考慮到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不僅造成了人力資源浪費,而且還增加了旅游服務業的就業競爭壓力。
(二)課程設置不科學
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合理,難以滿足旅游行業發展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要。主要表現在:一是相關課程設置不足,一些院校忽視管理學、經濟學等基礎主干課程設置,使學生過早地進入專業課程學習,未能為專業知識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極容易出現知識面過窄的現象。二是旅游管理專業公共基礎課占據較大比重,專業課、實踐課、選修課的比重較小,不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專業技能。三是理論課程遠遠超過實踐課程,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沒有得到良好發展。
(三)實踐教學內容單一
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各大院校不重視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使得實踐教學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學校缺少與旅游部門的聯系,在實訓內容設置上脫離實際,跟不上旅游業的發展變化。有些學校在實習環節將學生直接交給實習單位,沒有給予適當的理論指導,使得學生沒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加之部分實習單位也存在應付了事的情況,從而導致學生在實習崗位上學習到的東西十分有限。
(四)師資力量不足
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整體素質不高,主要表現為:教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習,他們多數由歷史、經濟、外語、社會學等學科轉行而來,雖然他們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但是卻缺乏實踐經驗,難以保證教學效果。在講授基礎理論課時,教師往往只能照本宣科,無法聯系實踐經驗進行講解,使得學生無法深入理解理論知識。
二、我國旅游管理專業教育發展的對策
(一)確立培養適用型人才的目標
各大院校應當根據本院校的性質與辦學特色,確定人才培養目標。首先,合理確定旅游管理專業的建設規模,加大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建設,避免盲目擴大旅游管理專業招生規模而增加畢業生就業壓力。其次,認真分析市場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著力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適用型人才,使旅游管理專業設置與培養目標設置具有一定前瞻性和適用性。再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要重視旅游人才綜合素質培養,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意識、扎實的專業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確保學生畢業后能夠勝任旅游業的工作。
(二)優化課程結構
旅游管理專業要優化課程設置,使其滿足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首先,學校要開設適應旅游業發展的課程,及時刪減過時的課程,確保課程內容具備超前性,使學生在畢業后也能夠用到所學知識,保持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優勢。其次,適當增加選修課的比例,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增強課程體系對旅游市場的適應性,重視發展學生的興趣、個性和潛能。再次,增加非英語類的外語專業教學,使學生掌握外語技能,以滿足國際旅游業發展對旅游人才的需求。
(三)加快實踐教學改革
旅游管理專業要加大實踐教學力度,積極推動實踐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首先,建設實踐基地。學校既可以開辦自己的酒店和旅行社,為學生提供固定的實習基地,也可以與旅游管理專業對口的行業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讓學生能夠在旅行社、酒店進行實習,為其畢業后勝任本職工作積累工作經驗。其次,加強校企合作。學校應與企業聯合起來,構建訂單培養模式,為旅游企業輸送人才。同時,學校還要及時從合作企業中了解旅游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動態,并針對這一方面加強訓練,使學生畢業后能夠直接進入崗位,提高就業競爭力。
(四)構建復合型師資隊伍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促進旅游管理專業教育發展的有力保障。旅游管理專業要鼓勵教師不斷提高學術水平和理論素養,為教師創造專業研究條件,使教師向旅游管理專業“名師”的方向發展。同時,旅游管理專業還要鼓勵教師深入到企事業單位進行鍛煉,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和實踐活動,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進一步調整和充實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以便在專業教學中能夠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始終保持教學內容的先進性,提高教學效果。
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