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航天航空技術專業

航天航空技術專業

時間:2023-08-01 17:39:2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航天航空技術專業,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航天航空技術專業

第1篇

1、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在復合材料科學及工程領域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從事復合材料設計與制備、結構與性能、成型加工等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技術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較好數學、力學基礎和飛行器設計理論及飛行器總體結構設計與強度分析、實驗能力,能從事飛行器總體設計、結構設計、飛行力學、系統仿真,面向航天、航空、民航等重要的國防及國民經濟領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

3、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專業,是為適應國防現代化需要,在學校電子工程、控制理論和系統仿真技術等專業基礎上創辦的國防特色專業,在目標及環境探測、目標跟蹤與識別、制導與控制等方面應用特色突出。注重提高學生的科學研究、開發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學生具有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和工作學習作風踏實等特點,能從事航天航空制導、導航與控制電子綜合系統、飛行器控制系統設計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研究人員。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

[關鍵詞]核心技術領域測度社會網絡分析中心度信息可視化航空航天

[分類號]G301 G358

1

引言

“核心技術”被認為是一種能夠帶來競爭優勢的技術資源和能力,是一種難于模仿的、不可替代的技術競爭力。對核心技術進行測度將為產業R&D資金投入決策和科技人力資源配置提供輔助決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國內外學者對核心技術競爭力、核心技術創新、核心技術能力、核心技術的獲取戰略、核心技術的確認方法。等進行了一些研究,但這些研究成果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進行,尚缺少實證支持;少量的定量研究成果也只是嘗試探索核心技術領域的確認和識別等問題,未探討核心技術領域的測度問題。

社會網絡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曾被普遍用于人際關系網絡的研究,但運用SNA對技術進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筆者尚未發現運用SNA方法測度核心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和世界權威專利數據庫《德溫特創新索引》的專利數據,以2009年全球航空航天產業技術為應用實例,進行實證分析和研究。

2 核心技術領域測度方法與指標選擇

在世界權威專利數據庫《德溫特創新索引》中,到經過德溫特專業技術人員的標引,具有逐級細分的技術分類體系,具體在專利文獻中的表現是每條專利數據可以通過使用多個分類號詳細描述專利的特質。如果一項專利涉及N個技術領域,數據庫的技術標引人員就會在技術分類項目中同時標注N個技術領域,這就意味著這N個技術領域共現了一次。將技術領域視為節點,共現關系產生了邊,有了節點和邊,技術領域之間就形成了共現網絡。專利所屬的技術領域越多,技術共現網絡就會越密集,《德溫特創新索引》為技術共現網絡的繪制提供了比較理想和規范的專業數據。

基于社會網絡中心性原理,國內外學者曾將中心度指標用來測度科學引文網絡中的核心文獻或關鍵文獻以及學科領域的核心人物或代表人物。筆者認為,社會網絡中心性原理同樣可以應用到技術網絡的研究中。在技術網絡中,代表技術領域節點的中心度越高,表明該技術領域與其他技術領域共現的次數越多,該技術領域的輻射能力也越強,這樣的技術領域可以被認為代表了某個產業的核心技術。

3 核心技術領域測度方法與指標的應用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sI的網絡檢索平臺Web of Science的《德溫特創新索引》(DII)數據庫,筆者選擇了專利國際分類代碼IPC,選擇航空航天技術領域B64,檢索時間范圍是2009年。檢索結果共得到3 660條專利數據,數據下載日期為2010年1月1日。

采用“德溫特指南代碼”(Derwent Manual Code,DMC)對2009年全球航空航天領域專利申請的熱點技術領域進行可視化分析。DMC是由德溫特的專業人員根據專利文獻的文摘和全文對發明的應用和重要特點進行獨家標引的代碼,該代碼可用于顯示發明中的新穎技術特點及其應用,能提高檢索的全面性和準確性。關于DMC代碼的準確性和合理性,筆者于2010年11月20日在深圳大學城舉辦的“國內外專利文獻的檢索與分析”專題講座過程中,請教了Thomson Reu―ters中國辦公室科學解決方案顧問、“專利信息用戶組(patent information user group,PIUG)”中國分會的發起者吳正先生,吳正先生解釋說,由德溫特專業人員細分的DMC代碼,具有比《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分類)更長的發展歷史,其準確性和合理性是值得信賴的。通過對DMC進行分析,可以比較準確地掌握一個產業領域涉及到的、主要的熱點產業技術集群。

通過運用瑞典科學計量學家Persson開發的大型文獻處理軟件Bibexcel ,對2009年全球航空航天領域專利文獻的DMC進行處理,得到的專利申請共涉及1 435個不同技術領域,選取出現頻次10次以上的87個技術領域,運用netdraw繪制出2009年全球航空航天領域技術網絡圖譜,如圖1所示:

圖1顯示出2009年全球航空航天的專利技術主要分布在以下三個重點領域:通訊技術領域(w大類:Communications)、聚合物技術領域(A大類:Plasdoc)、計算與控制技術領域(T大類:Computing and Con―tro1)。圖l的中心性分析結果顯示,網絡中節點中心度最高值為46.512,對科技成果產出數據的選取一般取3―5年為宜,評價時可以根據數據的可得性綜合進行處理,一般年度越近的截面權重越高。512,該節點所代表的技術領域是2002年興起的代碼為T01-J07D1的“交通工具微處理系統”(vehicle microprocessor system)技術。中心度明顯高于其他技術領域的前6位技術領域的DMC代碼、中心度、頻次和具體所代表的技術領域,如表l所示:

由表1可知,中心度最高的前6個技術領域中,w類占了5個,該結果與筆者所做的2008年波音公司技術前沿探測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通訊技術已經成為當前世界航空航天領域重要的核心技術領域。

選擇中心度作為測度核心技術領域的指標,是因為中心度高的技術領域與其他技術領域共現的機會多,對其他技術領域的影響也相對較大。在一個產業領域的技術網絡中,一個對其他許多技術領域都有影響的技術領域,會成為該產業的核心技術領域。

4 結論與不足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初步結論:

?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是一個比較好的對核心技術領域進行測度的可視化方法,可以用來繪制技術共現網絡,并進一步對全球某一個產業或某企業的核心技術領域進行可視化分析。

?技術共現網絡中心度指標,可以作為核心技術領域的測度指標。該指標可以測度一個技術領域與其他技術領域之間的關系,可以測度一個技術領域在技術共現網絡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心度高的技術領域,會成為一個產業或企業的核心技術領域。但正如專家所言,核心技術和“中心度”不能完全畫等號,“中心度”高的,也可能是因為技術的滲透性強。比如,信息技術具有較強的滲透性特點,因此,DMC圖譜分析中,信息技術可能會有一定的優勢。

第3篇

填報志愿時,要進行估分預算,自己選擇一些具體的學校和專業后,上官網查歷年錄取分數線,看看與省控線的分差,最好取近三年的平均值,然后看自己的成績能否報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2021山西高考查分具體時間公布,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2021山西高考查分具體時間我省高考全部科目試卷實行網上評閱的辦法,其中,答題卡掃描及客觀題答卷(OMR區答卷)評閱工作由省評卷工作領導組直接組織進行,主觀題答卷評閱工作由承擔評卷工作的高校具體組織實施。據悉,在6月9日至6月23日高考評卷工作期間,評卷場所和關鍵位置全部配備視頻監控錄像設備,視頻監控不留死角,工作期間全程錄像,確保公平公正。

我省高考成績、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不含二C類)將于6月24日公布,考生志愿填報和錄取工作也會立即展開,高考錄取工作預計8月底結束。

另悉,我省2021年普通高校專升本選拔考試6月9日舉行,省招考中心日前對考試期間的疫情防控、考試安全等相關工作作出了具體安排,確保考試安全平穩順利實施。

填報高考志愿的竅門先專業后院校

專業意味著一種資質,即從事某一特殊行業所必須具備的資格。只有具備了這個資質,取得了相應的資格證書才能從事這個行業。也就是沒有認真學過這個專業的人,根本干不了,也不能干這個專業的工作。

選準“參考值”

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的招生辦公室負責人建議,考生、家長填報志愿前,要多找“參考值”。

“填報平行志愿的考生和家長,首先要把握一個‘勢’字。”復旦大學校長助理、招生辦公室主任丁光宏告訴記者,不少省市是知道高考分數后開始填報志愿,因此考生和家長要將考生分數在全市的位置、自己感興趣的高校前幾年錄取分數在各個高校中的位置、自己感興趣的高校在社會中的地位等等進行綜合排次,分析當年高考志愿填報的形勢,以這些排次為參考值填報志愿。

男孩子吃香的專業有哪些1、機械類專業

機械專業是我國人才量一直缺稀的專業,畢業后的就業前景也是非常不錯的,常見的工作崗位有:生產總監、物流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等等,男生選擇這個專業也是很不錯的哦,男孩子對機械構造一般都比較感興趣,而現實國家正在邁步十三五計劃,一帶一路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擁有機械專業的學生,一般來說,這類學生,個別或許會在戶外,但是薪資水平還是比較客觀的。

2、土木工程類專業

我們都知道,男孩子都喜歡設計建筑,這個行業是很掙錢的,一般你可能會認為畢業后肯定是去工地啦,太苦了,其實完全不是的,如果學好的話,出來考個公務員進事業單位是再好不過了,也可以畢業自己搞點小工程,土木工程類專業畢業后可以跟著師傅干,多多學習經驗。如果有好的機會,還可以出國參與建筑,幫助國外友人建筑。

3、計算機類專業

現在無論辦公還是家用,走到哪里都離不開計算機,科技越來越發達,我國越來越需要計算機專業人才,薪資就不用說了,基本都是上萬了,愛研究電腦的同學可以填報計算機類專業。不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一定要有良好的數字邏輯感,很適合男孩子學習,因為這一塊會涉及到大量的編程,比如當下最好的計算機語言JAVA,C語言,Python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棒的,而男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很強,很適合學習此類專業。當然計算機專業學生不止學習這些,還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

4、醫學類專業

推薦的專業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中醫學、針灸推拿學、法醫學、護理學等。對于醫學類的專業,是很適合男孩子學的,因為醫生工作還是比較辛苦的。不僅有需要有很好醫學知識,還要有鍵健的身體,所以很適合男孩子學習。而且現在當個醫生工作比較穩定,收入也很穩定,就業前景也比較好,將來醫生可能是高薪資的人群。

5、航天航空類專業

航天航空專業是科技含量比較高的專業,也是現代科技高精的領域。 現在國家非常注重宇宙的探索鞏固國防,及航空運輸的發展,大力發展航空航天行業,人才需求日益增長,尤其是一些大型國企,急需這類人才,薪資和福利待遇也是非常好的。這個專業學起來也比較難,學習時需要大量的物理知識,及數學應用知識,一般男孩子的數理知識比較好,所以很適合男孩子學習。

6、電氣電子類專業

第4篇

關鍵詞: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信息系統

0 引言

科學技術是航天技術的基礎,而航天技術集合了現代許多科學技術的新研究成果,所以航天技術也是科學技術的延伸和發展。航天技術的發展,不僅僅預示著一個國家在該方面的強大,更是顯示著整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卓越及國力的雄厚,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在航天技術的地位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但是不能單單以發射了多少衛星、發送了多少載人航天飛船、研制了多少火箭和飛機來看出一個國家在該方面的實力,而如何確保航天員的人身安全和航天設備高效、順利的運行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指標。下面就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展開論述。

1 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概述

技術狀態管理,顧名思義屬于管理系統的一個工具,也是項目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種管理途徑。技術狀態管理一詞對于航空行業專業人士來說并不是陌生詞語,而人們也可以在不同的科研、技術項目中領略到技術狀態管理的重要性。只不過技術狀態管理一詞的是從航天項目中引進而來,且技術狀態管理一詞以及技術狀態所選擇的方法最早源自于20年代中期的美國軍事行業,自此才廣受各領域人們推廣開來。技術狀態管理自出現以來發展比較快,從20世紀末期開始技術狀態管理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并且ICM率先提出CMII,并給出了一整套有關技術狀態管理的規范定義。

20世紀中期,美政府軍事相關企業首次提出軍事武器的采購計劃,并擬定出了相關合同。該合同較傳統不同的是對軍事武器的技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要求提出的同時,美軍方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對相關技術項目研發進行約束和監督,如果沒有對軍事項目進行規范和管制,所研發出來的產品往往不合格。因此,美方政府自發規定一些條例,要求軍事武器研制商家必須要保證產品質量,此時,技術狀態管理的雛形已經形成。隨著航空航天的快速發展,美方政府加大了對項目的監管力度,先是建立AFSCM標準,又在90年布MIL-STD-973標準,伴隨著技術狀態管理的高速提升,又制定了EIA-649新標準。EIA-649也是我國至今航空航天行業的項目參考執行標準。

2 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信息系統

在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運行中需要技術狀態管理信息系統的支撐。如果在對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中仍然沿用最傳統的管理手段,必定影響航天項目整個實施工作,而陳舊的信息系統也會導致航天項目的運行效率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相關航天項目研發人員運用先進管理技術、信息技術、智能網絡等技術狀態管理信息系統 來保證航天項目中信息傳遞的精確高效運行,同時可以為航天工作人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空間。技術狀態管理信息系統在航天項目中的應用有以下。

首先,基于高效的信息系統,航天項目可以更加快捷精確地對自身技術狀態存在的問題進行檢查,最重要的是根據信息系統的相關警示,航天研發人員也可以根據檢查結果來確保航天項目的安全性

問題。

其次,信息系統最明顯的用途就是方面航天項目操作人員在執行工作中可以明確顯示上級所的指示和信息。只有經過系統審核的信息才可以被系統納入數據庫,信息才能正確無誤傳達到位。

最后,航天項目執行中會有大量數據信息等待工作人員處理,管理信息系統則可以將批量信息自動錄入、更改、刪除,免去了工作人員不必要的手工麻煩。

3 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的主要功能

眾所周知, 自從美國“挑戰者”航天飛機悲劇事件之后,全球人們都開始重新審視技術狀態管理在航天項目中的影響。毋庸置疑,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是個過程,只有做好過程中系統的控制、信息的精確才能夠發揮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的主要功能。PTC中國區航空國防行業業務發展經理余定方曾經說過:“技術狀態管理確保了從產品的需求、設計、制造,到最后投入實際的運營,以及維護維修的產品全命周期過程中,產品性能、功能和物理特性的一致性。”很顯然,航空項目技術狀態管理確實關系著航天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

安全。

3.1 技術狀態標識作用

依據各種不同的方式來確定航天項目的技術狀態是否良好。按照MIL-STD-973標準,由功能基線、產品基線、分配基線三種基線來判斷航天項目技術狀態。

3.2 技術狀態控制作用

在明白航天項目技術狀態情況之后,要根據項目運行中的變化來不斷調整技術控制管理,這就要求對航天項目中的任何變動都必須做到嚴格控制。首先,必須嚴格加強對更改過程的控制。其次,在航天項目執行時難免因為估算差錯產生一些效果偏差,這就需要對細微偏差做到精確控制。

3.3 技術狀態審核作用

該功能作用非同尋常,航天項目依據技術狀態管理的安全保證才得以正常運行,只有從根本上確保航天項目每一處環節的安全運行,才能夠在此基礎上保證航天項目順利完成。技術狀態審核中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只有對項目進行功能審核和物理審核,才可以避免一些常見問題發生。

3.4 技術狀態紀實作用

無論哪種航天項目,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都是一個可以記錄下來的歷史,因此可以說技術狀態紀實正是對整個過程最有憑據的記錄。只有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明白該項目的缺點、成績,只有將整個項目運行記錄成可讀性數據,才可以將項目完整進行。技術狀態紀實為航天航空行業提供了充足的歷史追蹤空間,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航天項目在正確軌道上的發展越來越可觀。

4 結論

通過本文對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的概念、由來、相關信息系統和功能的簡單介紹可以看出航天項目產品是關系到相關人員的性命的技術產品,為了保障航天設備高效、順利的運行和航天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航天技術對產品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它的規范和管理容不得半點馬虎存在。希望通過本文的簡單分析能夠引起更多的人對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進行研究,希望我國在航天項目技術狀態管理方面能夠越來越規范,同時也希望我國航天項目技術管理的研究越來越多,以便保證我國航天事業能夠更進一步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明麗,高德記.技術狀態管理及實踐[J].航空兵器,2003(4):36-38.

[2]章引平.技術狀態記實——兼談技術狀態管理信息系統[J].航空標準化與質量,1988(8):19-24.

[3]諸一維.采用航天產品項目管理國際標準的研究[J].航天標準化,2005(8):1-8.

[4]諸一維,羅瑛.QJ 3118-99《航天產品技術狀態管理》介紹[J].航天標準化,1999(10):14-17.

[5]常燕青.項目管理在技術狀態管理系統中的應用研究與實現[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4:17-19.

[6]盧曉青,劉靖.航空新研電子元器件技術狀態控制探討[J].航空標準化與質量,2011(4):37-39.

[7]金鑫.航天型號項目管理推進中的型號總體策劃研究[J].航天工業管理,2007(2):76-78.

第5篇

摘要: 2002年約翰內斯堡的世界高峰會談上,各國首腦取得了一致共識:發展可再生能源對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燃料乙

>> 廣東省糧食生產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時間序列的實證研究 廣東省工業綠色轉型升級評價的研究 廣東省高考外語改革的研究與分析 廣東省競技勢力研究 廣東省教育研究聯盟成立 廣東省典型智庫研究 基于全要素生產率的廣東省經濟增長因素分析 關于產業結構對廣東省生產總值的實證分析 基于廣東省的現代物流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廣東省土地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的研究 廣東省年齡結構的預測與未來勞動力供給的研究 廣東省生產業對制造業影響的實證分析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農村水果生產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概述 廣東省流通業發展對居民消費支出影響的實證研究 Logistics回歸模型在廣東省房價預測中的應用研究 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省制造業技術溢出的實證研究 廣東省碳排放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研究 廣東省對外直接投資對其人均GDP水平影響的實證研究 廣東省投資增長與稅收調節作用的實證研究 廣東省對外直接投資對產業升級的影響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4]中國統計年鑒.石油平衡表.,2008.

[8]云莉萍.風電場選址優化的模糊綜合評價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華北電力大學,2008.

[9]張志涌.精通MATLAB6.5教程.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03.

[10]廣東統計年鑒.各市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畝產及總產量(2009年)./tjnj/table/11/c11_23_3.htm,200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第6篇

關鍵詞:生產技術室;監察職能;機場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2-0181-02

1監察的必要性

(1)動力能源保障部生產技術室自組建伊始,就開始行使了對各站、室的監察職能。是受部領導的委托對下面各站、室行使監察職能的。武漢天河機場T2航站樓開航至今已有9年,這期間為了完善各自的工作系統,每個站、室都進行了技術改造和技術革新,這些改造和革新是否符合標準有待實際證實。

(2)生產技術部門新進員工數量較多,現在動力部2/3以上的都是年輕人,因工作時間短,安全隱患壓力加大。

(3)各站、室在運行過程中對標準的執行情況是否到位,有必要進行經常性的督促。

2監察的依據

(1)國家和行業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如安全生產法、電力運行標準、電力設備大修標準、中央空調設計和驗收規范、國家飲用水標準、國家污水排放標準等。

(2)機場編制的ISO9001標準。

(3)有關部門制定的《動力能源保障部管理手冊》。

(4)各站、室編制的SOP手冊。

3監察的主要內容

(1)查看現場是否整潔、衛生。因為各站、室的工作場所都是有無塵要求的。

(2)查看工作記錄臺賬是否符合要求,特別是故障維修記錄是否閉環。

(3)查看SOP內容是否及時更新,特別是設備檔案是否及時更新。

(4)查看培訓項目、轉訓項目是否完成,是否有培訓小結、轉訓小結。

(5)各站、室人員遵守規章標準,執行作業程序的情況。

(6)各站、室管理人員落實安全服務運營職責的情況。

(7)各站、室安全服務運營問題的整改情況。

(8)技術改造、技術革新的達標情況。

4監察的主要方式

(1)查看現場的設備運行情況;

(2)查看記錄和資料檔案;

(3)詢問當班員工;

(4)詢問各站、室的安全聯絡員;

(5)詢問各站、室領導;

(6)采用“六個一”的監察模式[1]。

5對監察結論的處理

每次監察都至少應有一個結論,也就是存在的問題,書寫在監察記錄本上。記錄本必須給當事站長過目并簽字。

當事站、室要對監察發現的問題立即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通知相關人員去查看是否整改到位。如果到位,則形成閉環,否則,繼續整改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在監察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兩類問題,即一般題和重大問題。

對一般問題和重大問題的處理程序見圖1[2]。

6監察工作對生產技術室自身的要求

(1)要努力學習,除本專業以外還要對動力各站、室的設備都要有一個基本的熟悉。

(2)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7結語

目前機場一邊建設一邊運營,安全壓力比以前陡然增加了許多。因此,監察責任重大。在實際監察的具體實踐中,監察不能成為運營的對立面,而應成為指導各站、室進行安全生產和優質服務的重要推手。

參考文獻:

[1]武漢天河機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使用手冊[R].武漢:武漢天河機場,2016.

[2]武漢天河機場.動力能源保障部監察記錄本[R].武漢:武漢天河機場,2016.

[3]佚名.中國民用航空機場監察員業務考核及培訓規定[J].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公報,2003(2).

第7篇

黨的十提出的企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轉型升級,使位于蘇州高新區的蘇州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備受鼓舞,深感振奮。今年以來,蘇州三光搶抓機遇渡難關,苦練內功求發展,舞出了精彩的轉型升級“三斧頭”。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十精神之時,記者專程采訪了本刊執委會常務委員、蘇州三光公司總經理盧建鳴。

做精產品:達到國際主流水平

作為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國內專業生產數控電加工機床的排頭兵企業,蘇州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于今年的國內外嚴峻經濟形勢,以及機床行業的不景氣是有準備的,早在年初就確立了“穩中求進”的總體工作思路。在10月25日的一次全國性行業大會上,盧建鳴總經理在作經驗交流發言中,將公司應對嚴峻經濟的經驗總結為兩句話:搶抓機遇渡難關,苦練內功求發展。言簡意賅,一語中的。這其中,加快產品轉型升級,是一大主要戰略。

多年來,蘇州三光在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方面,始終引領著同行企業的發展。作為我國最早開發生產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專業制造廠商,公司除了繼續不斷加大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建設投入,還探索出了企業與高校聯合研發、企業轉化研發成果、用戶試用新產品的產學研用合作新模式,已先后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研究院等高校,以及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開展技術合作,積極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快研發成果轉化速度,促進產品轉型升級。目前,公司已擁有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5項。公司與清華大學精儀系合作研發的“慢走絲電火花切割機床的開發與研究”項目,已順利實現第一代產品優化方案,并完成搭載最新控制技術和加工電源的LSQ1控制系統樣機測試,進入到產業化階段。在國家重大專項及科技部“863”項目的技術支撐下,公司潛心研發的最新LA系列慢走絲機床已小批量生產,性能指標也已實現全面提升。同時,公司的LA350和LA500慢走絲線切割機床的加工表面粗糙度指標已提升至國際同類機床的主流水平,明年將成為公司慢走絲線切割機床的主力產品。而且,后續實施的第二代產品優化方案和第三代產品優化方案,將進一步縮小與國外最先進慢走絲技術的差距。

盧總表示,公司利用慢走絲機床的設計開發優勢,不斷提升和優化中走絲機床的性能,已成功實現了中走絲機床基本淘汰快走絲機床的產品轉型升級重大勝利。公司HA系列中走絲機床進入市場三年來,通過20多項持續技術改進,技術性能已日趨成熟與穩定,產品的市場影響力日益加大,銷售量也實現逐年成倍增長,從2009年的92臺猛增到了今年的350余臺。產品轉型升級的成功,大大提升了蘇州三光的技術水平和市場份額,還成功實現了中走絲機床HA320、HA400、HA500、HA630和HA800系列化,批量化生產和上市。在大型機方面,公司也已實現HA1600機型的產業化,現正在開發HA1200機型。采訪中,盧總笑著說,隨著公司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入,以及技術研發的不斷提升,蘇州三光的全系列HA產品線,不僅為客戶全面選擇中走絲機床提供了廣闊空間,也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業內地位與影響力。

做優服務:樹立業內良好口碑

“越是經濟和市場不景氣,就越是在拼產品和服務。”采訪中,盧總堅定的語氣,使人很受啟發。作為全國用戶滿意企業、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的蘇州三光公司,除了具有40多年來形成的先進科技、優秀品質外,也有著細心、耐心、關心、上心、留心的“五心服務”。公司堅持“用戶至上、用戶優先”的方針,積極抓住“服務細分”,按照普通化與個性化服務相結合的原則,強化落實“五心服務”,切實加強本土化服務,加強售前的試加工服務、軟件編程服務以及備品備件的銷售服務等工作。特別是積極借助網絡平臺,實現便捷、實時地解答產品應用難題和遠程診斷服務,成功走出了一條“為客戶創造價值、為企業贏得利潤”的雙贏之路,同時也贏得了客戶的“三光服務,快人一步”贊譽。

在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程服務的同時,蘇州三光還嚴把產品質量關,將對客戶的服務做到了研發、設計、檢測等前端環節。公司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控制,嚴格執行行業標準和內控標準,選用優質品牌零部件,采用篩選技術工藝、全檢關鍵測控點等技術手段,確保全部出廠產品均達到優等品以上級別。多年來,公司生產的產品在國家、省、市等各級檢測和達標抽查中,均被評定為合格或達標認定產品。

做好市場:穩居國內行業前列

從公司前身“蘇州第三光學儀器廠”1966年在姑蘇城的一個小弄堂里誕生之日起,自主產品創新、知名品牌鑄造,就始終成為公司的一個靈魂。多年來,公司幾乎每年的新產品產值都占總產值的80%以上,而綜合指標也一直穩居國內同行業的首位。也正是憑借著這些品牌優勢和行業口碑,蘇州三光在設計和制造中都融入了國際主流機床的特點,依靠穩定的質量、可靠的性能、人性化的操作方式,深受各方用戶的青睞。產品除了在國內擁有穩定的市場外,還遠銷日本、德國、意大利、波蘭、墨西哥、韓國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加強市場開拓,積極為新興產業服務,是公司今年的主要市場戰略。”盧總表示,在國家內需政策的拉動下,面對今年不利的市場形勢,公司年初就做出了科學的市場部署:以“五東一西”即廣東、浙東、華東、山東、遼東和西部為重點市場區域,同時密切關注工業鋁型材、電子通訊、民用家電以及軍工、航天航空、大飛機、軌道交通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抓住“細分市場”,積極依靠商,發展客戶群。抓住“細分行業”,在消費電子產品、工業鋁型材、小型精密模具、五金制品、家用電器、航天航空、軍工、船舶等行業開拓新市場,從而實現公司市場布局的進一步全面化、系統化、精細化。同時,還積極參與深圳、上海、北京等多個地方的國際機床展和模具設備展,一方面展示公司最新研發的產品成果,另一方面也加強與客戶溝通,增強對市場的了解和掌握,進而為新品開發和改進提供一線市場的反饋建議,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年新推出的LA500慢走絲機床剛一亮相展會,就得到了用戶的首肯,小批量生產的第一批產品被預定一空,目前正在抓緊趕做下一批生產。如今,公司憑借著良好的產品品質、優質的售后服務,贏得了一大批忠實用戶,他們不斷追加的大批量采購,也有效地促進了公司轉型升級發展之路越走越好!

第8篇

今天,當我們談論物品的價值時,已經不再可能僅僅將功能或是美感中的一項作為評價一件物品的標準,今天,我們更看重物品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和意義。尤其是對于限量發行的航天腕表來說,意義因其對人的特殊作用而高高凌駕于功能和形式之上,如何表達產品的意義成為此類產品設計理念的出發點,在飛亞達航天系列腕表設計歷程中,我們看到了一種探求物品意義的努力。

2003年,神舟五號首次載人航天任務的成功完成,實現了中國人對未知領域的初探。也是從那時起,飛亞達開始為中國航天員們提供專業計時腕表。而后,歷經神舟六號凱旋、神舟七號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行走、神舟八號、神舟九號手動對接天宮一號的太空探索。……一路走來,飛亞達航天表始終伴隨中國航天員執行地面訓練和太空飛行任務。今年6月,神舟十號順利升空并成功返航,又一次,我們在飛天文化的歷史上留下世人矚目的一筆。戴在三位航天員腕上的,依舊是不斷創新設計的飛亞達航天腕表。

傳承經典,志在超越

從接手航天腕表設計開始,飛亞達的設計者們即要面對-80~80℃的溫差、高強度太空輻射、瞬間真空的壓力變化、航天器起飛和降落時巨大的沖力等苛刻的腕表使用環境和特殊航天特征計時要求,多年的實踐經驗讓設計者在技術層面突破了一道道難關。此次飛亞達神舟十號紀念款手表GA8602,WBW重點突出了技術因素,精確無誤的計時、100米防水功能、鈦合金的材質以及45分鐘特征計時功能等,都是對技術和功能重視的結果,而對技術的強調是對品質的保證與承諾。因此,這塊航天表的意義就在于,它表達了一種對于技術的向往,一種探索永無止境的精神。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飛亞達航天腕表發展之初,通過技術驅動創新的理念并逐漸形成了飛亞達腕表精益求精的產品形象。

同時推出的新款航天系列陀飛輪腕表,也是為紀念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10周年而設計的。這款腕表除了技術上的繼續完善,更創新性地使用了陀飛輪機芯,更重要的是強化了對腕表技術內涵意義的傳達。這款腕表采用純銀質的表盤,盤面嵌刻太空星球表面圖案,更加突出航天腕表意義的因素,圖案處理得非常含蓄,不會損害讀時的功能,機心旋轉擒縱系統中支架以三個勻稱的F字符構成,既滿足了功能的需要,又突出了品牌形象,是一款集功能、形式、意義于一體的優良的設計。

大器精琢,微妙玄通

在當今時代,技術所帶來的產品性能上的提高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了,人們越來越要求物品能夠滿足自身深層的價值訴求。飛亞達研發團隊在航天腕表技術和形態都取得很大突破的同時,開始思考設計更深層次的意義。正如飛亞達集團副總經理李北所言:“腕表不僅僅需要精準,在精準計時之外,有歷史意義者,更為上品。”無論是飛天之路、對某一領域極致的鉆研,抑或人類更高的夢想,而究其初始,人類所成就的一切,無不是源自同一種探索精神,而這種精神,可以用一只身經盛事的腕表來承載,這,大概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飛亞達為紀念中國載人航天工程21周年限量發行的典藏款腕表,是對傳統設計理念的一個挑戰。它一改常規設計對功能和形式因素的強調,為突出和保持表盤畫面的完整性,時間指示功能是被隱藏起來的。在你需要視讀時間時,輕按表盤2點位置的按鈕,時間讀數就會在表盤6點位的金雕蓮花中出現,這種打破常規的新穎功能配合強調腕表不同尋常的意義。而這款腕表的意義應該從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中去尋找,因為物品的意義是在歷史符號中得以延續,是歷史符號承載了物品的意義和全部的文化內涵,并且優秀的設計一定是那些將企業自身的文化與民族文化中獨特的氣質相結合的設計。此款航天腕表的設計和研制,以敦煌莫高窟的壁畫為設計靈感,以中國航天員中心的“飛天文化”為契合點,以創新的時間指示開合視讀功能為特色,以先進的3D打印技術和CNC精密制造為支撐,以傳統掐絲琺瑯和細微金雕工藝體現文化和技藝傳承,形成品牌所獨有的設計語匯與內涵,這是非常難得和特殊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21周年典藏款腕表的設計具有豐富的語義:表盤上源自于敦煌莫高窟盛唐時期302號窟的飛天神女形象,經過工藝美術大師細作微刻“金雕”工藝,細若游絲的流暢線條,勾勒了神女翩然升空的情景。采用掐絲琺瑯工藝的幽藍盤面,仿佛浩瀚宇宙般深邃,表盤6點位的金雕蓮花同樣以18K金手工雕刻與盤上的九朵掐絲蓮花呼應了盤面掐絲制成的“拾”字。這個用毛體書法寫就的“拾”字意味“十全十美”,象征著中國載人航天飛行十年歷程和十位進入太空的中國航天員。腕表底蓋亦以18K玫瑰金打造航天老人李老先生的書法墨寶“龍騰太空”,以紀念中國航天航空事業的豐功偉績。腕表底蓋和表扣等處運用飛亞達“FIYTA”專屬鼎銘紋飾,以現傳世意義之重。把的造型源自中國古典建筑“天壇祈年殿”,把的頂端處鑲嵌天然藍寶石,閃著晶瑩剔透的高貴顏色。飛天、蓮花、書法、鼎銘紋飾、掐絲琺瑯工藝、精微金雕工藝等將這款腕表所具有的文化層面上的意義表達出來。此外,這款腕表還表達了一種深層次的意義,即對人類自古以來的飛天夢想的傳承的紀念,是對歷史不在場的紀念,是對今天必將鐫刻在歷史上的紀念。

探索腕表的意義,心在更遠處

人們的庸常生活有時需要一種儀式或者物品,將我們認為重要的日子保存下來,從而提醒我們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因此蘊含物品文化意義的設計將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在過去的物品設計中,設計師往往只是關注物品的功能以及能夠直接引起人們本能反應的形式美感的設計,對物品意義以及人類文化中所蘊含的深層的情感的表達反而被忽略了。飛亞達航天系列腕表,不僅是一塊塊設計經典、超輕舒適的腕表,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它們的設計理念,從對國人生活有重要意義的航天事件著手,去探索物品的意義,作品中蘊含的中國風格與民族精神,展示了我們民族曾經有過的文化、夢想,以及對夢想不懈追求的過程,通過對物品中意義的表達,喚起人古老的記憶、經驗與信仰,在時間的點滴流淌中,體會人類曾經有過的夢想與激情。因此這系列腕表的設計以及收藏,都是對民族文化厚重的尊重以及對民族文化中那些指引我們邁向未來的力量的紀念。

第9篇

    一、“特種醫學”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構建

    1.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圍繞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目標,以“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方法創新”為切入點,設計“特種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并進行有效的探索和實踐。旨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理念上與國際高等醫學教育接軌,具體方案又具中國特色及中南大學特色的醫學人才新培養模式;培養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能較好地運用本學科的知識與技術進行相關疾病和健康問題的研究的醫學人才。

    2.特種醫學專業課程體系模塊設計原則目前全國有十余所高校設立了特種醫學專業,如中國醫學科學院暨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山大學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南開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等。中南大學“特種醫學”課程體系設計將綜合各高校“特種醫學”學科特色,依據研究生不同的知識基礎和研究方向,設置具有彈性化的課程,保證課程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指向性,凸顯本專業學科領域前沿性問題的同時,注重掌握交叉性、邊緣性及跨學科綜合領域研究的最新動態和趨勢。

    3.課程建設的主要措施

    (1)引進人才、組建教師梯隊。在師資上逐步形成一支職稱、學歷、年齡等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

    (2)梳理內容,構建課程體系。注重學科間的交叉,建立全新的優化課程體系。基于對特種醫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主要思路和原則,在對國內重點院校特征醫學考察的基礎上,提出我校特種醫學專業的培養的方向為細胞移植輔助組織修復研究,腫瘤放射治療前后分子影像評估,腫瘤放療抵抗的生物學評估研究,生物醫學新材料與放射增敏的研究,就業環境與職業病的相關性研究以及運動創傷修復研究。

    (3)協調發展,互相滲透,科學設置課程。在課程設置上,充分體現運動醫學與影像醫學的交叉,運動醫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及影像醫學的交叉,職業病學與毒理學的交叉,影像醫學與細胞生物學的交叉。

    二、總結

    綜合性大學的眾多學科為我們建立了學科交叉的平臺,但是,學科交叉不僅僅是多個學科的簡單組合,應該是思維方式、科研思想與方法的交叉融合。通過兩年的實踐探索,我們形成的“特種醫學”專業培養計劃和注重素質與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得到了學生的贊許,但一個專業特色成功需要相當長時間的實踐探索和完善,同時還必須通過畢業生在對口單位中的若干年實踐進行檢驗。所以,培養“特種醫學”復合技術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這漫長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更多更好的實踐經驗的積累。

第10篇

關鍵詞:測控技術與儀器,高科技,實踐

前言: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個國家都在大力發展經濟與科技,我國也不甘落后,開始大力發展科技與經濟,伴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的發展,我們的作業方式更加高科技化,而測控技術與儀器的發展在全球高科技化中尤為不可或缺,成為時代的一個主流發展專業,如今要想跟上科技的發展科技發展的速度,就迫切地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深入了解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這樣才能夠適應二十一世紀的需求,所以對于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深入研究與新興生力軍的培養都是未來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

1.測控技術與儀器的概述

1.1測控技術與儀器的內涵

測控技術與儀器是多種學科相結合產生的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專業,主要包含的是儀器技術與控制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在實際生產生活中起作用的地方在于儀器儀表自動化控制與處理統計數據信息,通過數字化的管理達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是最終要達成的效果。其主要的研究領域是收集統計處理信息,同時還包括控制其中的相關要素,它也包含了電力電子、精密機械、計算機、自動控制和電力電子等領域的相關知識。

由于控制技術和人工生產技術的測量和儀器技術已經占了很大的比例,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應用在現實生活中,現實意義是非常高的,監測和控制技術的未來生產和生活的是能夠達到一個非常有用的功能,比如很多是網絡化管理,數字化管理,采用智能系統,因為它有很多的功能和優勢,應用的儀器是更廣泛將這些屬性都是利用起來。對人而言是一種有效的技術支持,以減少人工費用支出,以提高系統的效率。同時,在監視和控制技術的當前應用中,數字控制處理信號可以提供給人們最有效率的方法。監測,對同一時間的技術和設備的控制,這樣的便利性,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加快了生產速度。許多測控技術的優點逐漸被發現,它的發展不僅可以造福于人的技術發展,也給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2.測控技術與儀器在實踐中的應用

2.1航天、農業等領域的應用

測量和控制技術在航空航天工業和農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對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起著監測和控制的重要作用,利用測控技術對太空飛船的飛行時間和飛行狀態進行監控,還要進行數據收集和處理更方便工程人員修改數據,測控技術是中國的航天技術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國農業生產也將適用于測量儀表和控制設備,這要歸功于其使用的農業生產將能夠實現數字化控制,會讓農業生產的生產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以及更智能的農業生產管理監測得到的實時生產數據,可以為制造商提供有效的參考數據,幫助人們作出生產計劃的改進,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

2.2新型傳感器技術的應用

對于新的傳感器技術,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它已被很好的在現代測量和控制技術和設備技術中發展,數字傳感器和集成傳感器是新型傳感器的兩大代表傳感器,在測量數據如溫度壓力和其他數據上集成傳感器很有用。使用數字傳感器主要使用在監視系統上。近年來,開發新的傳感器技術已經成為一個重要任務,新的傳感器技術領域已經開始使用新開發的傳感器技術,以反映實際意義巨大的實用價值,生活種新的傳感器技術提供了很大的技術支持和重要性。證實了新型傳感器開發的價值和潛力。

2.3遠程測控技術的應用

目前,測控技術的實際應用有很多方面,使用測控技術和儀器在生活和工業中已經是一個現實狀況,重要的工業活動常用的監控技術是測控技術。 使用電話網絡的監測和控制技術,包括遠程監控和控制技術,綠色技術和無線通信的遠程監控和控制,可用于檢查特定設備,維護設備,在管道故障,水電 ,氣體等方面有效,同時減少人力的使用和降低人工檢修難度,解決使用遠程運輸上存在難以管理的技術問題,實現高效的運行效率。

3.測控技術與儀器的發展前景

儀器在開發時已經開始結合社會科學與技術和測控技術。工業生產已經逐漸規范化,網絡化,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使用的數字化管理,這些有效的科技,和技術的飛速發展,是我們社會發展和科學研究控制技術和設備的重要先決因素。引起別人注意的越來越多的是,測控技術和設備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受重視,學校也加強了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用以成為以后的專家。測控技術能加以促進發展和中國科技的進步,有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到測控技術中來,深入測控技術與設備的研究儀器的研究。而且,越來越多的測控技術和設備的行業,在這樣的全球化的經濟、市場環境下,測控儀器儀表的技術有了更為迫切進一步的發展,將發展和社會需求的繁榮。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發展測控技術與設備將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開發和研究的測控技術儀器是公司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為了應對社會的發展,未來的趨勢,教育機構將會重點培養測控方面的人才,以提高相關的儀器儀表和控制技術的影響力。

4. 總結

根據我國的當前實際情況,測控技術和儀器的發展需要積極地被支持。支持測控技術和設備在未來工業中的技術開發,可為國民經濟提供良好的基礎,提供科學和技術扶持,有效提高國家工業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為了實現快速發展,國家在使用計量和測控技術方面的實踐同時也促進該專業的發展,以達到相互支持和互惠互利。測控技術和專業測控技術與設備的使用已經開始應用到數據采集過程中,同時發展了生活中的測控技術和設備的重點培訓,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在監控方面也很具有開發潛力。除了實施遠程監控技術外,還可以應用于農業生產的數字化管理,用于航天航空機器的運行分析,也可用于石油、天然氣、電源等方面的新型傳感器。對于更多的現有生產條件,更方便的是測試相關機器的障礙,及時的故障排除以及幫助工作人員確保運輸系統的正常運行。測控技術在傳感器方面的應用將非常強大,在未來的研究中也具有巨大的潛力,更高的性能。

參考文獻:

[1]溫秀蘭.應用型本科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05):122-123.

[2]祝青園,王書茂,康峰,張磊,陳度.虛擬儀器技術在農業裝備測控中的應用[J].儀器儀表學報,2008(06):1333-1338.

[3]郭敘蕊.測控技術與儀器在實踐中的應用[J].電子測試,2016(12):117-118

第11篇

關鍵詞:機械制造;數控技術;應用;發展趨勢

引言

基于加速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影響下,其它國家的機械制造和加工技術嚴重地影響到了國內機械制造以及加工領域。伴隨著持續發展的數控技術,其越來越在機械制造與加工領域體現優勢。為此,只有懂得先進的數控技術,且在機械制造與加工領域中有效地應用,才可以在世界競爭中體現國內機械制造和加工領域的優勢地位。為此,分析機械制造與加工領域中數控技術的應用具備非常大的現實意義。

1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現狀

國內的機械制造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不但可以實現國內的需求,而且還可以向國外出口。當前國內的機械制造大大地提高了機床的性能,也具備了一些先進水平的機床。當今數控機床中普遍地應用PC機,這提高了國內數控技術的軟件和硬件,也大的地提高了數控系統的穩定性。盡管國內的機械制造業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可是相比較于世界的先進水平,依舊面臨比較大的差距。高精度的機床難以實現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在數控機床的產量上、質量保證上、技術水平上都明顯地滯后于國際先進水平。導致如此現狀的關鍵是制造工藝差、生產技術能力低、管理不到位等。為此,為了實現國內機械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務必在注重管理的過程中應用先進的數控技術,從而實現機械制造能力的提升。

2機械制造業中數控技術的應用

2.1航天工業中數控技術的應用

當今,國內非常重視的一項工業事業是航空工業制造,其具備比較高的科學技術含量。在國內發展航天事業的過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機械制造已經難以跟航天制造工業的現代化發展要求相符合,最為突出的是在精益求精的工藝技術和制造高精密度零部件上表現為遲緩性。鑒于此,航天工業中應用數控技術有著非常大的推動意義。對于宇航工業來講,存在不少要求進行特殊加工的零部件,這針對缺少較強剛度的材質而言,只有借助高速加工和小切削力,才可以實現滿意的加工成效。例如,相比較于傳統意義上的機械制造加工業,在切割鋁合金和鋁材質上,數控技術可以實現更加理想的控制成效。另外,在航天航空工業當中應用數控技術,可以提高小部件材質的加工深度,從而節省應用的資源,防止浪費能源資源,最終實現能源資源應用效率的提升。

2.2汽車工業中數控技術的應用

基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逐步地提升了城市化水平。汽車業已變成當今人民出行的一種重要方式。持續提高的汽車保有量加速了汽車行業的競爭,甚至導致整個汽車行業的競爭出現惡性化。伴隨著汽車制造行業中應用數控技術,大大地提高了汽車中生產一系列零部件的速度,從而有效地提升了汽車生產效率與銷售速度。在當前的汽車生產流水線當中,投入應用了很多高速控制機床,可以實現生產過程速度與速率以及靈活性的提高,從而實現了汽車生產行業的發展要求。基于汽車工業發展中日益普遍地應用高速數控機床(高速加工中心)的影響下,逐步地建構了現代化的汽車工業生產線,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汽車生產的柔性與效率,持續地實現了更新產品的發展要求,轉化機械制造生產中規模化生產模式為高效率、多品種的生產模式,這給生產與制造復雜零部件帶來了非常便捷的生產環節。另外,應用柔性制造、集成制造、虛擬制造等數控技術加速了汽車工業的發展腳步。

2.3工業生產中數控技術的應用

在國內全部的工業生產系統當中,數控技術可以體現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工業生產中普遍地應用。其中,應用數控技術非常普遍的行業是食品生產加工行業、造紙印刷行業,處在危險環境當中的金屬冶煉業和農藥加工業也普遍地應用這種技術。數控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普遍應用,不但可以優化生產工作的環境,而且還可以實現工業生產損耗的大大降低,從而大大地提高生產系統當的機械化水平。在生產實踐當中,進行相應的編輯處理后,可以借助計算機主體應用數控技術,從而對生產的整個過程進行控制,有效地體現計算機的高效感應能力,大大地提高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速度,以及在應用錯誤故障檢測和同步檢測功能的基礎上對數控生產過程中進行有效地控制,最終實現工業生產工作穩定性和安全性的大大提高。

2.4機床裝置中數控技術的應用

在機械制造的整個過程中,機床裝置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取代的部件。倘若具備一臺具備較強控制能力的機床裝置,那么就可以使企業融入到現代化的機電一體化格局當中。為了更加深入地提升和豐富機床裝置功能效應、科技含量,機械制造中應用數控技術體現了非常關鍵的功能。數控機床不但可以實現加工質量和加工精確度的提升,而且還可以實現勞動強度的降低,從而實現勞動力的解放。機械制造行業中應用數控技術可以對電子科學技術和機械一體化成果進行有效地應用,有助于安全地控制和穩定地應用機床裝置,最終使數控機床精確地控制一系列環節的生產過程和零部件的位置。具體而言,數控技術在主軸變速、冷卻泵操作、工件和刀具位置的控制上都體現著非常關鍵的功能,可以持續地實現復雜化和精細化機床加工的要求。

2.5煤礦機械生產中數控技術的應用

作為生產能源系統基礎的煤礦來講,可以實現人們生活和生產水平的大大提升。在采集和輸送煤礦的時候,其缺少較高的安全性,工作人員的安全警惕性要求也比較高。在采集煤礦的過程中,經常應用的機械裝置是采煤機,而在比較惡劣的采集環境和條件當中,采集工程要求的開采技術和采煤機十分繁多。鑒于此,僅僅可以進行小批量生產的采煤機生產模式。可是,應用采煤機進行生產的時候,也存在比較多的焊接問題和外毛坯制造問題,這在傳統意義上的機械制造業中難以自主地完成,要求當作單獨部件的下料工作。可是,以數控氣割的技術水平作為基礎,大型機械裝置的生產可以借助獨特的數控技術對物件進行下料。并且,還可以實現工作時間的節省,以及可以大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和實現套料選用工作過程的優化。鑒于此,采集煤礦任務的完成變得更加高效化,盡可能地防止了人工操作導致的風險性,大大地降低了出現煤礦事故的概率,最終有助于提高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3機制制造業中數控技術的發展趨勢

3.1數控編程和機械構造技術的發展趨勢

為了縮小與簡化機械構造的體積,當今經常應用的機械構造是機電一體化。應用數控夾盤、動力刀架、萬能回轉銑頭、自動交換刀具等可以提高機械自動化的水平,以及實現機電匹配的優化和動態性能的提升。在編程上,當今經常應用的編程方式是CNC設備在線編程,如此的手段可以對藍圖編程和圓切削等進行高效地應用,通過小型工藝數據庫可以同步地處理工藝信息和幾何信息,從而實現編程能力的提升。

3.2數據裝置的發展趨勢

為了發展數控技術,對于數控設備來講,應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高速處理指令。縱觀當今而言,高速主軸單元業已實現十萬轉每分鐘的轉速。在加減速能力與運動部件速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業已實現了120米每分鐘的移動速度。更新換代的CPU也推動了高速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另外,因為個人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軟件的功能和軟件資源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復雜,發展數控系統具備了低成本的平臺。將開放性數控系統應用于個人計算機平臺上,能夠實現系統運行穩定性的大大提升。并且,需要更進一步地分析樣機、編程、標準等方面。

4結語

總而言之,機械制造中牽涉到非常多的方面,其涵蓋一系列設備和零部件的加工,這所有方面的操作過程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客觀原因的制約,這會影響到制造質量。為此,技術工作者能夠在機械制造中應用數控技術,借助計算機實時地控制全部制造過程,從而及時地解決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最終提高機械制造效率和質量,推動機械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基基于優化多核支持向量回歸的制造過程均值偏移幅度估計[J].中國機械工程.2014(05).

[2]張秋雨.以項目化教學整周實訓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02).

[3]于奎剛,楊志宏.基于柔性裝配偏差模型的汽車車身薄板零件公差設計[J].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2014(03).

[4]周光輝1,2,苗發祥1,李彥廣1.數控加工中心任務與刀具集成調度模型與改進自適應遺傳算法[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4(12).

第12篇

關鍵詞:MSP430F149;分子篩制氧機;數據采集

中圖分類號:TP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0)11-2763-02

The Design of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Medical Molecular Sieve Oxygen Generator Based on MSP430F149

GENG Zheng-bo, TUO Xian-guo, LIU Yi, DENG Han-bi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used MSP430F149 as its core for a molecular sieve oxygen generator. The system's work principle and realization be embodied. By test, the system can work reliably and stably.

Key words: MSP430F149; molecular sieve oxygen generator; data acquisition

氧氣是醫院正常運轉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高技術含量的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的應用,改變了醫院氧氣由制氧廠提供的傳統模式,醫院可以自己生產氧氣供臨床使用[1]。在制氧機系統中,需要對輸出氧氣的參數(流量、壓力和濃度)信號進行采集,并通過處理作為系統中各電磁閥、壓縮機等工作的基礎。

本文介紹以MSP430F149單片機為核心適用于中小型醫院的醫用制氧機數據采集系統的設計,該系統能很好的完成制氧機系統輸出氧氣參數數據的采集和掉電時數據的存儲。

1 系統的硬件結構及工作原理

該數據采集系統以TI公司的MSP430F149微控制器為核心,包括A/D轉換單元、EEPROM存儲單元、電壓監測、看門狗電路和時鐘電路。在電源電壓穩定的情況下,控制器采集流量、壓力、濃度傳感器傳回的信號,經過A/D轉換和相應的處理來決定系統中電磁閥和壓縮機的啟動與停止,并在本地做出實時顯示。當系統非正常掉電時,電壓監測模塊會及時發出中斷請求,要求控制器將采集到的數據立即存儲至EEPROM,以免發生數據的丟失,當系統再次上電時,控制器讀出EEPROM中的數據。其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1.1 A/D轉換電路

該系統應用MSP430F149內置的高精度A/D轉換器來實現對氧氣流量、壓力和濃度采集信號的轉換。MSP430F149內部ADC12支持12位高速模/數轉換,可以在沒有CPU干預的情況下進行16次單獨采樣并保存結果,它主要由SAR核、采樣時鐘電路、參考電壓發生器、采樣保持電路、采樣時間定時電路、多路信號選擇器、轉換結果存儲器及轉換結果緩沖器組成,采用ADC12可充分利用了MSP430的內部資源,使得元器件很少,有較高的轉換速率,最高可達200Kbps。

系統采用MSP430F149內部2.5V基準電壓源為A/D轉換參考電壓,采用序列通道單次轉換模式實現對采集數據的轉換。氧氣流量、壓力、濃度信號分別連接至A0、A1、A2的輸入端,系統定時50ms采樣一次數據并將其保存在數組中,采樣20次取一次平均值并保存。

1.2 電壓監測、看門狗電路

在包含了控制器的系統中,都有對應的復位電路,這樣能使系統上電后能很好的復位,使其處于穩定的工作狀態,一般簡單的復位電路可以采用RC復位,但是很不穩定,可靠性不高[2]。同時,為防止系統在外界電磁干擾的情況下出現程序運行的“跑飛”現象而引起的程序混亂、輸入輸出不正常,甚至“死機”,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必須對系統采用“看門狗”技術提高其抗干擾能力[3]。MSP430F149內部已集成看門狗電路,可通過軟件寫入相應控制指令來啟動或關閉看門狗功能,但由于它是通過軟件來寫入控制指令,在干擾的情況下,可能無法寫入正確的控制指令,造成單片機內部看門狗的失靈,因此,本系統中采用MAX706專業復位、電壓監測和看門狗芯片,設計出硬件看門狗電路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同時,它可以提供可靠的上電復位,完成掉電的電壓監測功能。

如圖2所示,該電路的主要功能如下:可對+5V、+3.3V同時進行監視。當+3.3V電源正常時,RST為高電平,單片機正常運行;當+3.3V電源電壓降至+3.08V以下時,RST輸出變為低電平,單片機復位。圖2中PFI的輸入電壓是經R21和R22對+5V分壓所得,R21和R22可根據實際需要和被檢測的電壓值選定。由于PFI的門限電壓為1.25V,因此只要保證在+5V電壓正常時,PFI的輸入電壓略高于1.25V即可。一旦+5V電壓降低,此輸入電壓低于1.25V,PFO由高電平跳變為低電平,引起單片機P1.0口產生中斷,單片機響應中斷,進行必要的操作達到數據保存,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

同時,WDI連接至單片機的P3.5口,單片機只需要在1.6s內給向P3.5口一個寬度≥50ns的正脈沖,MAX706即可探測到,看門狗定時器被清零時,WDO維持高電平;當程序跑飛或死機時,單片機不能在1.6s內給出“喂狗”信號,WDO立即跳變為低電平,WDO連接至MR,對單片機進行復位。

1.3 系統時鐘電路

為使采集到的數據具有參考性,必須將采集到的數據同當前的時間一起作為存儲和傳輸的內容,本系統采用Philips公司的實時時鐘芯片PCF8563來設計系統時鐘電路,它通過I2C總線接口與MCU連接,MSP430F149通過I/O口來模擬I2C接口與其通信。如圖3所示:為使系統在掉電的情況下時鐘不停止運行,電路中采用備用電池向其供電。當系統正常運行時,系統5V電源通過二極管D61向其供電,當系統掉電時,電池將通過D60向其供電,保持它的正常運行。同時,PCF8563的晶振連接一可調電容,調試過程中,可通過調節可調電容器的容值來調整系統時鐘的準確性。

1.4 EEPROM存儲電路

EEPROM主要用于掉電瞬間的數據存儲,防止非正常停機時控制器采集到的數據和系統運行狀態數據的丟失。同時在系統再次上電后,能夠從存儲器中讀取原始數據以便恢復到掉電前的狀態。存儲器采用M24C04-R,通過SPI接口與MSP430F149連接,供電電壓為1.8V~5.5V的時可正常工作,掉電的瞬間能完成小量數據量數據存儲,起到很好的掉電數據保護作用。其電路原理如圖4所示。

2 軟件實現

本模塊軟件部分包括數據采集程序、時鐘數據讀取、掉電數據存儲三部分。分別實現對ADC的數據采集、時鐘數據的讀取和系統掉電時數據的保護。其程序流程圖如圖5所示。

首先,單片機通過指令初始化ADC12、時鐘芯片和定時器Timer A,然后啟動Timer A,定時器中斷服務程序中啟動A/D轉換。ADC完成轉換后產生中斷,中斷服務程序中讀取轉換數據并判斷是否已經轉換20次,如果轉換次數達到20則求前20次的平均值并讀取當前時間信息保存在內部數組中,當系統掉電時便于存儲。最后程序返回至開啟定時器,進行50ms/次的數據轉換。

3 結論

本次設計的醫用制氧機數據采集模塊以MSP430F149為核心,能很好的完成氧氣流量、壓力、濃度信號的采集,同時,電路采用的掉電保護措施能很好的完成在非正常掉電情況下數據的存儲。經接入制氧機系統測試證明,該模塊工作穩定,抗干擾能力強。

參考文獻:

[1] 陳剛.PSA制氧機常見故障處理及管理體會[J].醫療衛生管理,2007(6).

[2] 謝興紅,林凡強.MSP430單片機基礎與實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

[3] 龔中字,趙開健.看門狗電路的探討[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05(4).

[4] 胡顯華.內部與外部看門狗定時器的比較[J].數字技術與應用,2008(11).

[5] 沈建華,楊艷琴.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單片機實踐與系統設[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