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風景園林工程實習報告

風景園林工程實習報告

時間:2023-08-01 17:39:3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風景園林工程實習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園林藝術;教學改革;探索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23-0164-02

園林藝術是一種依照美的規建來改造、改善或創造園林環境,使之更自然、更美麗、更符合時代與社會審美要求的藝術創造活動。它一方面要滿足人們在物質生活中的需要,另一方面將功能與藝術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從而加深了人們對園林綠化、環境景觀的認識[1,3]。《園林藝術》在園林專業中具有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雙重性質,是主干課程[1]。涉農專業的的學生由于家庭和專業的雙重特點,人文藝術修養的培養明顯弱于其他專業,因此,加強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培養,使他們具有較系統的園林科學的理論基礎、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初步的園林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能力,為學習《園林規劃設計》等后續課程奠定專業基礎,顯得十分必要。因此,本課程在園林專業的教學體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1,2]。

1 《園林藝術》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園林藝術》課程所用的教材大都為過元迥主編,由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園林藝術》。該書自1996年出版到現在已經20a。20a來,隨著園林行業的迅猛發展,出現了很多諸如新型城鎮化、休閑農業等新領域,各種新的園林設計理念和思潮不斷涌現,同時新信息、新科技都對園林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教材的內容實例偏重于中國古典園林歷史、造園手法的介紹,對于現代園林歷史、類型和造園理念介紹很少,而且某些觀點與現代園林行業發展的觀點不太一致。另外,《園林藝術》教材包含的內容比較繁多。要學好此課程還需要對園林美學、園林繪畫、建筑學等相關知識有一定掌握和了解,這對于剛接觸園林專業的學生比較困難。

1.2 課程g教學內容重復多 由于《園林藝術》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涉及內容多,范圍廣,和園林專業的其他多門課程有緊密的關聯和交叉。如果任課教師未能及時溝通了解,就會出現教學內容的重疊情況。比如園林藝術緒論中中外園林發展的介紹容易與后續的《園林史》重復;山水地形的介紹易和《園林工程》重復;園林建筑、小品、道路的介紹容易和《園林建筑》部分內容重復;園林植物種植藝術分析與后續課程《植物造景》中的內容有相似處等。此類現象也會在其他章節中出現。一方面課程間內容不必要的重疊占用了有限的專業課課時,使其他教學內容被壓縮。另一方面,此種情況容易造成學生聽課的厭倦和反感情緒,從而影響聽課效率和專業知識體系的系統性。

1.3 教學考核體系建設不完善 傳統教學模式考評機制單一,一般都通過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園林藝術》課程一般分為理論試卷考核或圖紙作品考核,這兩種考評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論考試通常是應付型的考試,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答卷,學生往往會在考前死記硬背,對于知識的系統掌握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圖紙形式的作品考核,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學生的實際園林設計能力,但學生大多都是套用其他的優秀設計作品,缺乏創新。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學生對于《園林藝術》課程的學習,更無法全面考察學生對整個園林藝術基本理論體系的掌握情況。

1.4 理論與實踐不能有效結合 園林藝術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采用“填鴨式”的方法,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后,與學生的交流僅僅局限于課堂,實習模式單一,課時較少,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習結束后,未能將所見所聞及時有效的整理,沒有真正達到實習目的。

2 《園林藝術》課程教學的優化

2.1 及時更新授課內容 鑒于目前過元迥主編的《園林藝術》內容陳舊,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可以適當進行刪減。例如在“公園規劃構思實例”部分更新現代園林案例,特別是介紹日本園林、意大利臺地園林、法國古典園林、英國自然風致園以及美國現代園林等內容。另外,授課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該教材,還可以利用網絡信息的及時性和便利性,結合農林類院校學生的專業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及時更新相應的教學內容。通過整合使課程結構更加合理,教學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完善教學體系。

2.2 整合協調相關課程的內容 《園林藝術》和園林專業的其他多門課程有緊密的關聯和交叉,是園林專業基礎課,部分內容易和其他課程重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反饋意見,積極有效的和本教研室其他老師協調溝通,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區分不同課程的重點、難點,做好與不同專業課之間的銜接。通過整合調整,使得各門課程安排更加合理,重點突出,以便完善教學體系。

2.3 優化和豐富教學方法 本課程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學生對園林藝術觀摩和欣賞的環節。通過利用現代教學技術,運用計算機制作圖文并茂、直觀形象的教學課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生對園林的直觀感受。同時建立課程網站,上傳有用的教學文件、學習資料、影像素材,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在線進行學習。另外,還可以建立師生交流群或教師個人網站。學生可以通過現代新媒體與老師建立有效的聯系,使得該課程學習變得更加方便。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根據教學進度和內容,節選部分專題進行集中學習與討論。例如,園林經典作品的空間布局、現代園林設計手法的新探索、各地區的園林藝術風格及形成等。諸如此類專題,課堂中由教師引導進行分組討論,教師進行點評,以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思考,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2.4 優化考核方法 多樣化的考核形式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評價和考核中應貫徹能力本位的理念,改革考評方法,采取全方位考核體系。將考核分為3部分:平時考核、實踐考核和期末考試、變單向教學評價為多元評價、變學生被動應對考試為主動參與考核,注重日常考察與期末考試相結合,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促進學生對于園林藝術核心理論的了解和掌握。

2.5 提高園林實習教學效果 園林藝術課程對于培養學生最初對園林行業的認識具有重要的影響,而要真正掌握園林藝術的精華,理解園林藝術的理論知識,具備大量感性的知識還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教學,親身體驗,感受,方能湊效。在實習過程中,要選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實習地點,開闊學生視野,增強知識的系統性,直觀性。如以北方皇家園林為基調,實習地點有北京頤和園、避暑山莊、北海公園。以私家園林為基調,實習地點有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此外,實習過程中,還應吸收“園林規劃”“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筑”等課程的相關教師一起參與,更加全面的指導學生完成實習。與此相匹配,實習成果,除了要求學生提交常規的實習報告外,還要求學生將實習過程中收集的材料歸納整理,最后做景觀評價分析,從而培養學生勤于思考,觸類旁通的良好學習習慣,有效提高學生園林藝術修養和鑒賞水平。

3 結語

《園林藝術》是園林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園林藝術課程的教學中,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豐富了課堂內容,活躍了本專業學生思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對園林諸多問題的思考,增強對風景園林藝術原理的理解和把握。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將不斷努力吸收新的知識,不斷總結與完善,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學體系日臻完善,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過元炯.園林藝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