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中歷史知識點歸納匯總

高中歷史知識點歸納匯總

時間:2023-08-14 17:26: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歷史知識點歸納匯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中歷史知識點歸納匯總

第1篇

關鍵詞:新課標高考 備考路徑和方法 把握好幾個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課程高考歷史試題新穎、靈活、涉及面廣、難度加大,這就對高中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怎樣在高考備考中找到恰當的路徑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備考高效性和實效性,是指導新課程高考歷史教師要面對的關鍵問題,以下是我在歷史高考備考中選用的路徑和方法。

1 分析新課程考卷特點,把握授課方向

在新高三上課伊始,就安排原高三歷史科組教師,對考過的新課標高考歷史科試卷進行歸類分析,由專人負責匯總,形成經驗在各年級歷史科組教師之間交流,再反饋到新高三歷史科組,最后結合老高三教師傳授的經驗和新高三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從而把握高三在新學年的歷史科整體授課方向。

2 把握《考試說明》和高中歷史教材的關系

高中歷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綱多本,備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學資源外,高中“歷史課標、教學大綱”、《考試說明》也是必備的教學資源。《考試說明》規定了高考的目標、能力要求、知識范圍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高考復習的依據。在備考復習中,融入《考試說明》規定的能力要求,系統、規范、完整把握教材及與教材相關的歷史知識,并研究《考試說明》中的例題,才能把握命題特點及解題思路。雖然高考命題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備考復習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論、知識、概念等,才能使備考復習收到實效。如在復習人教版必修三第16課“的形成和發展”一課時,要求學生對的內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舊和的內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響。對于的民族、民權、民生主義的深刻內涵和外延,教師要給學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點、破解難點。

3 把握必修和選修教材之間的關系

人教版歷史教材必修部分內容提綱挈領,在新課標高考中所占比重卻高達85%,需要補充的內容比較多,是教師認真講,學生重點把握的部分。而選修教材內容詳實,是對必修教材的很好補充,但是因為量大,復習時間緊,一般復習有顧不上選修教材的現象,我的做法是在復習必修教材內容時,讓學生事先預習與必修教材相關的選修內容,復習時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老師總結,讓學生同時把握必修和選修的內容,效果比較明顯。

4 把握單元復習和專題復習的關系

新課標,歷史學科對知識點的考查難度增強,注重考查對歷史學科基礎知識相互關系的理解。這種相互關系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縱向的聯系,例如因果關系、歷史發展線索、基本歷史進程等;一種是橫向聯系,如歷史階段特征、中外聯系等。通過縱向和橫向聯系,可以總結出歷史發展的基本方向和規律。一輪復習是單元復習,以縱向復習為主,主要是夯實基礎,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實根據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加以處理,簡化成歷史線索,便于理解、記憶,否則疲于應付大量瑣碎的知識點的記憶,就談不上主動性的學習和思考。如在中國古代史復習時,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力爭做到“點透、線通、面全”,形成立體動態知識網絡結構。然后讓學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識結構,提煉要點重點、構建立體知識網絡和概括階段特征。二輪復習是橫向復習,以專題復習為主,不應再注重知識結構的先后次序,應該本著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的思路,去尋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著解決問題的目的,將知識進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組。一是細化成小專題;二是加強對專題中知識的因果關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簡單的把知識歸納在一起;三是加強橫向拓寬,突出空間的延伸。在專題復習時,首先應從討論問題的思維主線入手,引導學生從全新的、應用的角度進行思考,如從有利于政治、地理學科的結合及有利于綜合的思路和途徑,形成不同于一輪基礎復習的思維方式,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在一輪復習夯實基礎的前提下,二輪復習才能拓寬、延伸知識空間,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輔資料之間的關系

高三年級教輔資料鋪天蓋地,我只給學生選三本:一本是比較全面的復習資料;一本是單選優練;一本是歷史單科模擬試卷。教輔資料選好對學生能力提高確實有輔助作用,好的教輔資料在歸納知識點、重點知識講解上確實有獨到之處,在知識點選配習題上也很典型,學生通過解一道題,觸類旁通,把這部分知識更加準確的把握。但教輔資料只是對教材知識把握起輔助作用,絕不能使教輔資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師講和學生練之間的關系

備考復習中,教師主要是講存在的問題、疑惑的知識及有針對性的習題;進一步夯實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備考能力和水平。怎樣把握好講和練之間的關系,對備考復習尤為重要。首先,要積極探討課堂教學新模式,強化課堂教學復習的實效性。在一輪縱向復習夯實基礎的前提下,二輪復習重新構建知識體系,橫向歸類知識,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與知識整合能力。就要改變以教師講為主的單一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復習。改變多講多練、多講少練、亂講亂練,甚至不講只練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講精練。精講,就是必須要講得要精講,講透徹;精練,就是不會的題反復練,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課標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題、難題時,才能應對自如。其次,要指導學生學會復習,給學生消化理解的時間。復習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注意研究與探討,讓學生抓住核心知識,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主動去練有價值的習題,使老師講和學生練有機結合,使備考復習收到實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之間的關系

把握對歷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主干基礎知識,尤其是政治制度,經濟政策、經濟活動、文化運動等,使學生掌握教材內容的同時,把握深層次的內涵、實質和外延,建立重點知識結構體系,單元知識結構體系,專題知識結構體系等,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自主整合知識的能力,有目的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邏輯思維具有活躍性、嚴謹性、整體性。增強學生備考復習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