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8:03:2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安全生產專項資金,是指專項用于加強安全生產監管、促進企業進行安全生產整改等方面的資金。
第三條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的來源
(一)市財政局下撥的安全生產專項資金;
(二)區財政每年在年度綜合預算中安排安全生產專項資金;
(三)區政府規定用于安全生產的其他資金。
第四條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在區會計管理和結算中心設立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專戶,對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實行專戶管理,??顚S茫瑵L動發展。
第五條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的使用方向
(一)轄區內重大公共安全設施隱患整改;
(二)轄區內非煤礦山開采、危險化學品生產、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冶金、電力生產、水泥制造、建筑施工等企業的安全生產技術改造補助;
(三)轄區內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推廣及應用補助;
(四)轄區內安全生產目標責任狀獎勵;
(五)轄區內表彰安全生產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兌現安全隱患舉報獎金;
(六)轄區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和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等工作經費。
(一)至(三)項,通過市安全生產專項資金解決;(四)至(六)項主要由區安全生產專項資金解決。
第六條安全生產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安排。企業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推廣及應用項目,獎勵資金一般不超過項目實際投資的8%,市政府確定的企業重大安全項目補助比例可提高到15%。
第七條符合條件的企業向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提出申請,同時提供以下資料:
(一)企業法人執照副本及章程(復印件);
(二)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包括經營范圍、主要產品、生產技術、職工人數等;
(三)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上一年度會計報表和審計報告;
(四)企業上一年度安全費用的提取和使用情況的報告;
(五)經有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做出的重大事故隱患或市級以上重大危險源認定書;
(六)企業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推廣及應用項目驗收報告決算審查報告。
第八條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原則上每半年申報一次。急辦事項不受申報時間限制。
第九條對企業的申報項目,由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會同區財政局進行審核,并聯合上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市財政局,待市政府批準,市安全生產專項資金撥付到位后執行。對其他申報項目,
由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提出申請報告,經區財政局審核后,上報區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十條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并按照國家和
省、市有關規定,足額提取安全費用,專項用于安全生產工作,保證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
第十一條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承擔以下職責:
(一)提出年度安全生產專項資金預算;
(二)組織項目申報;
(三)負責對企業申報項目的匯總、審核及向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上報工作;
(四)監督檢查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五)編制年度安全生產專項資金決算;
(六)會同區財政局對安全生產專項資金進行績效評價。
第十二條區財政局承擔以下職責:
(一)負責審批年度安全生產專項資金預算;
(二)負責審核并會同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下達安全生產專項資金計劃,撥付資金;
(三)會同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監督檢查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四)負責審批年度安全生產專項資金決算;
(五)會同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對安全生產專項資金進行績效評價。
第十三條安全生產整改項目應單獨設賬、單獨核算。
第十四條企業收到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后,作增加“資本公積”處理。
關鍵詞:科技;安全生產;執法
中圖分類號:U673.4 文獻標識碼:A
1 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亟待科學技術支撐
1.1 安全生產監管的特點需要科技支撐
安全生產監管幾乎涉及所有的領域,涉及眾多的事項。不僅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還應是全社會范圍內的生產安全,它適用領域廣、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其特點決定安全生產監管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撐。
1.1.1 事前監管需要科技支撐
預防為主是安全生產的重要方針,也是安全生產的靈魂所在。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更換的今天,在生產過程中要重視預防工作,加大預防工作的資金、人員、安全技術設備的投入,搞好科學預測與分析工作,只有把工作重心向事前預防傾斜,才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做到防患于未然。
1.1.2 事故處理需要科技支撐
事故處理是安全監管的一項重要職能,而分析事故原因,從而準確界定事故責任者是事故處理的關鍵環節。但目前在做事故原因分析時,只能依靠詢問現場人員,根據經驗推測認定,缺乏權威性。而事故原因分析不準確,有時會使后期的事故處理喪失公正性,真正的責任者可能得不到應有的懲處。
1.1.3 隱患整改需要科技支撐
隱患處理固然重要,但是指導事故單位進行隱患整改,徹底消除安全隱患,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但目前有的事故整改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科技手段,使政府部門對事故單位的指導只能是差不多、大概齊了事,致使安全隱患得不到消除,為二次事故、次生事故的發生埋下伏筆。
1.1.4 應急救援需要科技支撐
一旦發生事故,如何實施有效的指揮,最大限度的減少經濟損失,減少人員受傷害程度,是事故救援的核心。但目前的事故救援指揮系統,除了通信設備有所增強外,和幾十年以前的指揮方式區別不大。領導們要么深入到事故第一線,要么聽憑現場人員的敘述,才能對事故有大概的了解。
1.2 科技支撐是法律法規及“十二五”規劃的要求
從安全生產的特點上看,安全生產需要科技支撐。同樣,科技支撐也是法律法規和實施“十二五”規劃的要求。
首先,《安全生產法》第十四條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和安全生產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其次,在我國《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開展安全科技攻關和裝備研發,規范發展安全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加強對中小企業安全技術援助和服務。
1.3 科技支撐是行政監管發展的必然要求
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在行政監管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以幾個監管領域為例:
交通監管——近幾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機動車保有量年均增長10-15%。面對管理對象、管理范圍的日益擴大,交通管理警力明顯不足,僅僅依靠人來進行交通監管已不能適應形式的發展要求,形勢發展要求必須向科技要警力、要管理。
消防監管——作為指導全國消防工作的公安部,擁有四個直屬消防研究所和四個國家級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共擁有研究人員上千人。
環境監測——一些一線城市環保局為加強對空氣質量的監測,借助了大量現代化科技手段。進行自動監測,對每天的監測數據進行匯總,在上述監測站的基礎上,還將使用鐵塔觀測、飛機航測、激光雷達、衛星遙感反演等多種手段,進行區域大氣綜合立體觀測。
技術監督——質量技術監督系統都設有自己的技術支撐機構,大部分技術監督局基本設置了計量所、鍋爐與壓力容器所、質量監測所等檢測機構。
上面所論述的科技支撐只是冰山一角,科學技術在企業安全生產領域中的應用還有著廣闊的天地。但是,安全生產監管無論在科技機構的設置上、科技人員的配備上,科技資金的投入上,還是在科技項目的應用上,發展速度明顯落后。這與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明顯不符,更與安全生產綜合監管的身份不相吻合。
2 科技在安全生產監管中大有可為
安全生產五要素中,安全科技赫然在列。防事故、除隱患以及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工作,都亟需安全科技的進步。換言之,安全生產離不開安全科技,科技在安全生產事前監管、事故處理、應急救援以及安全培訓中大有可為,構成全方位支撐體系。
2.1 科技在事前監管上大有可為
事前監管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事前監管基本沿用老的方法,科技含量低。只有把科學技術引入到事前監管中來,才能更好地發揮事前監管的作用,才能有效的查找隱患,預防事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此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的探索。
2.1.1 建立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提高企業自身檢查能力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如果每個企業都把自己的責任履行到位,實現其本質安全,那么事故就沒有發生的可能了。但目前無論是政府對企業的監管,還是企業自身管理上都存在一定問題。為此政府應該實現對企業的信息化管理,重在解決如下三個問題:一是目前政府部門多采用召開會議、下發文件、聯合檢查的方式進行溝通,行政效率低。二是解決企業安全管理不專業的問題。相當于給企業設立“安全管理科”,使企業按照標準化方式進行管理;三是對企業進行安全提醒。提醒企業按時閱讀政府通知通告、按時進行特種設備年檢、按時進行人員培訓;四是政府部門與企業一對一的溝通工作等等??傊?,運用現代化網絡信息管理技術,在政府與政府間、政府與企業間建立起一個多向的、互動的安全信息平臺。通過企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對企業的實時監控和標準化管理。
2.1.2 加強重大危險源監控,確保高危行業安全
重大危險源歷來是安全生產領域中防范的重點,其危險性決定其一旦發生事故,將產生難以估量的后果。因此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一直是事前監管的重中之重。要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監控,首先要準確界定重大危險源的范圍;對危險部位發出事故預警信號;確定重大危險源地理位置和信息等。
2.1.3 建立安全生產執法系統,解決執法中的難題
在安全生產日常監管中,有三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專業檢查能力低下。安全生產幾乎涉及所有行業和領域,面臨執法檢查人員少、任務量大、監管面寬的矛盾。作為綜合監管部門,在檢查中要涉及眾多的行業,要掌握大量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由于專業性極強,導致一些檢查只能流于形式;二是社會監管、綜合治理未能真正實現。安全生產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僅靠負責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是難以實現的,還必須調動社會的力量進行監管,并發揮各有關部門的職能作用,齊抓共管綜合治理。
2.2 科技在行政審批及事后監管上大有可為
科技不僅為事前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行政審批以及審批后監管同樣離不開科學技術。比如測距儀、地下管線走向儀、氣體檢測儀等設備在監管上都是不可缺少的。以煙花爆竹銷售網點的審批與事后監管為例,自煙花爆竹燃放“禁改限”以來,人身傷害及火災事故呈上升趨勢。目前煙花爆竹網點審批采取純手工方式,效率低下,點位沖突現象時有發生,缺乏公正性;網點審批后,個別商戶為經濟利益,私自移位,安全性沒有保障。
2.3 科技在安全培訓上大有可為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安全培訓大多由授課老師按照傳統的模式授課,學生聽課、答卷的方式。殊不知科技為安全培訓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尤其是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中,科技大有可為。首先,在對培訓機構日常管理上,使用計算機管理系統,實現網上申報、網上審批,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對學員的管理實行指紋審驗系統,為學員按時參加培訓提供保障;實行遠程培訓,對考核進行遠程監控系統,增加透明度,減少人力成本;第三,在實際操作訓練中,利用聲、光、電技術,在學員進行模擬操作時,對操作是否正確,由計算機系統當場進行評判和處理,同時配有語音提示,大大提高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操作能力。
2.4 科技在應急救援以及事故調查上大有可為
目前對簡單事故救援問題不大,但一旦發生災難性事故,如火災、坍塌、毒氣蔓延、井下透水、瓦斯爆炸等救援人員不能進入事故現場的情況,或遇到現場光線黯淡,救援人員僅憑肉眼無法觀看的時候,我們的救援指揮者、專家無法對事故現場作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影響事故救援。
3 思考與建議
安全生產科技支撐是法律法規及“十二五”規劃發展的要求,政府相關部門有責任加大安全生產科技投入、建立科技機構、完善科技扶植政策、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使科技滲透到安全生產各個領域,為實現本質安全提供科技保障。
3.1 完善安全科技機構建設,為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凡是安全狀況好的國家,都有完備的科技機構做支撐。例如德國,無論是政府管理機構還是同業公會,都設有專門的科技研究機構。譬如聯邦勞動保護和醫學總署研究機構,50%以上的工作精力用在向各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咨詢,了解安全防護,特別是職業病防治方面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用25%的精力對咨詢的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從技術、設備以及管理上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推動技術進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2 出臺相關科技政策,鼓勵企業加大安全生產科技投入
目前,我國安全生產科技扶植政策建設方面有待完善。政府部門在加強自身投入的同時,要建立激勵機制,引導企業加大安全生產科技投入。如出臺安全生產科技研發、安全生產科技推廣、安全生產科技應用資金扶植政策;對安全生產科技投入采取政府貼息的方式,給予一定資金支持;對于能夠實現產業化、確實技術先進的安全技術裝備研發,政府協助推廣其產品等政策支持。
結語
科學技術在安全生產監管中起著重要的導向和基礎性作用,具有前瞻性和引導性。大力推廣安全生產監管科學技術,也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國民經濟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致。實施科技興安戰略,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充分發揮科技對安全生產的支撐作用,使科學技術在安全生產監管領域中大有可為!
關鍵詞:煤企;區科;管理人員;綜合能力
一般來講,煤企區科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主要包括專業技術能力、現場指導能力、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四個方面。
一、組織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區科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
一是建立以會代訓制度。可組織技術管理部門針對區科管理人員的技術短板和疑難問題,以專業例會、技術例會等形式,通過上級點撥、專題培訓、交流答疑等方式,及時解決生產需要與區科管理人員能力不匹配的問題,逐步提高區科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二是開辦技術大講堂。針對區科管理人員在專業技術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定期邀請技術水平高、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有針對性地提高區科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三是組織專業知識考試。定期組織區科管理人員業務知識考試,檢驗區科管理人員專業知識學習效果,根據考試結果,給予對應的獎懲,增強區科管理人員自主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
二、組織實操技能培訓,提高區科管理人員的現場指導能力
一是開展專項學習活動。根據生產工藝操作要求,組織區科管理人員定項目、定標準、定周期、定指導人,每批項目學習結束后,由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聯合技術部門進行驗收。二是組織實操培訓。圍繞解決制約區科安全生產的多發性、重復性、關鍵性的問題,組織小范圍、多頻次、短周期的實操培訓,提高區科管理人員的實踐技能水平。三是組織實操比武。不定期地組織區科管理人員針對常用設備的操作方法、常見故障的處理、生產工藝各環節的規范化操作等方面開展實操比武,營造濃厚的“學練比”氛圍。四是實施見習鍛煉機制。有計劃地選派生產經驗欠缺的管理人員到班組長崗位進行歷練,使其融入現場班組管理,豐富其班組管理經驗,提高區科管理人員與群眾溝通交流的能力和指導安全生產的能力。
三、組織管理知識培訓,提高區科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
一是舉辦管理知識講座。適時組織管理能力專題講座,邀請煤企領導、管理經驗豐富的區科長或現場管理人員上講臺,豐富各級管理人員的管理經驗,提升組織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組織主題座談。圍繞落實煤企安全、生產、降本增效等重點工作,定期組織召開管理人員主題座談會,組織管理人員獻計獻策,增強其參與管理意識,提高其善于思考、精于分析的能力。三是組織青年沙龍。建立青年活動站,定期組織青年管理人員開展管理性質的研討活動,通過選定研討主題,組織研討發言,不斷拓寬青年管理人員的管理思路。
四、組織攻關創新培訓,提高區科管理人員的創新能力
一是組織前沿科技培訓。適時組織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四新”技術應用培訓,開闊區科管理人員的視野,提高駕馭新技術、新設備的能力。二是組織立項創新攻關活動。圍繞制約煤企安全、生產、經營等難點問題和瓶頸問題,組織區科管理人員以個人或團隊形式,進行創新立項攻關,提高區科管理人員的綜合分析和創新能力,促進煤企科學發展。三是開展發明大賽活動。定期組織區科管理人員結合崗位特點,以實用型專利、先進工藝、經驗操作法、“五小”成果為著力點,開展科技成果發明大賽活動,對推廣應用的成果予以獎勵,促進區科管理人員拓展思維,提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磊.排查治理露天礦山重大隱患提升職業安全健康水平[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S1).
[2]孫厚廣,李世海,馮春,潘鵬飛,郭汝坤,喬繼延.露天礦邊坡安全管理SEA模式及其應用研究[J].金屬礦山,2016(03).
[3]胡光鵬,王賀.我國露天廢棄礦山治理的難點與對策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3).
[4]秦品光.露天廢棄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中的質量、安全管理探討[J].西部探礦工程,2013(08).
[5]樊運學.對露天礦山安全管理人員的思考[J].露天采礦技術,2012(01).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效率;制約因素
煤炭生產只有在保證人員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夠確保煤炭生產任務的順利進行,從而獲取經濟利益。然而,在當前形勢下,雖然安全生產的科技手段不斷使用,管理理念的不斷革新,依然存在很多安全事故的發生。所以,要想突破這一安全瓶頸,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必須切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落實煤炭生產的科學發展觀。
1煤礦安全管理效率
(1)煤礦安全管理的條件。我國煤炭儲量豐富且分布地域比較廣泛。不同地域煤炭生產的基礎條件也相差甚遠?;A條件表現在地域的自然條件,人員的個人素質條件及綜合管理條件。自然條件比較惡劣,人員配備素質不高等方面原因都會導致安全管理效率的低下。因此,衡量安全生產管理效率高低必須要考量當地的綜合條件。(2)煤礦安全管理的資源。煤礦安全管理必須要借助科學的技術手段,先進的生產設備,高素質的安全管理人員,成熟的安全培訓體系,嚴謹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有諸方面協調配合才能提高安全管理效率。(3)煤礦安全管理的效果。煤炭生產是一項獲取經濟利益的勞動行為,只有保障煤炭的安全生產才能夠切實提高煤炭生產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保障人身安全,物資設備安全,才能降低減損比例,促進煤炭產業的長足發展。
2安全管理效率制約因素
2.1規章制度類因素
規章制度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本思想,執行生產任務的基本規劃。完善的規章制度可以保證生產任務的有序進行,相反,作為制約性的規章制度,由于缺乏健全性、科學性、實踐性,不但會影響煤礦生產的進度,還會對生產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所以,只有結合實際,接受實際生產的檢驗,才能將規章制度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2.2效果類因素
效果類制約因素表現為一段時間內安全管理的效果類指標的綜合體現。這種效果類指標是各方面因素綜合發生影響的結果。煤礦生產中的效果指標主要體現為百萬噸死亡率、百萬噸傷殘率、隱患消除率、員工安全感等幾個方面。煤礦生產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是這幾個方面共同發生良性作用的結果,只有多方面的因素擺脫作為制約性因素的條件,才能夠真正的確保煤礦生產的安全。
2.3執行力類因素
執行力在煤礦生產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科學的管理模式,嚴謹的規章制度,先進的生產理念都需要良好的執行力將其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如果缺乏執行力,監管薄弱,就會喪失各方面因素該有的效用。作為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執行力需要長期的貫徹到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去。
2.4實物資源類因素
實物資源類制約因素是顯而易見的因素。如果缺乏雄厚的資金支持,就不能將先進的生產設備應用到生產中,缺乏科學的技術手段勢必會對人員的人身安全,生產設備的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
3提升煤礦安全管理效率的手段
3.1內部手段
(1)制定嚴謹的規章制度。某些規章制度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難適應煤礦生產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這就需要對部分不能適用的規章制度進行審查修訂,從而確保煤礦生產任務的有序進行。規章制度的制定者需要結合實際,充分的實地調研,結合員工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觀察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將這幾方面因素融合起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優化資源配置。優化資源配置是指在確定安全管理影響因素的前提下,將所擁有的所有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包括安全資金的配置,安全管理人員以及先進安全設施煩人配置。通過合理的調配,達到效果的最大化,從而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
3.2外部手段
(1)科學知識支持。科學是當代社會飛速發展的基石,為現代化生產建設提供了長足的技術指導與支持。煤礦生產需要也依賴于科學的支持。運用科學的生產技術,先進的生產設備可以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指數。同時,生產過程中,可以借助相關專家的指導,通過專家的專業背景審視煤礦生產的安全管理因素,客觀的評價,綜合的分析,指出安全管理的不足之處,并且加以指正引導,改善煤礦安全管理水平。所以,煤礦企業可以定期邀請專家或者科研部門開展安全管理座談會,及時發現隱患,降低煤礦生產損失。(2)國家政策支持。由于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規章制度類的方法有時也會不能滿足時展的要求。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于那些落后的管理觀念、法規政策需要作出科學合理的調整,去其不合理因素,適應社會的發展。(3)資金支持。煤礦生產安全管理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引進外部資金用于改進生產設備,加大安全生產培訓,提高員工個人素質,從而推進安全管理的不斷進步。申請相應的配套資金對煤礦生產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4結語
總之,煤礦安全管理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加大物力資源的投入,提高員工的安全感,創造一個安全的生產環境,保證員工安全有序的進行生產任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梁艷.煤礦安全管理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03):149-151.
[2]李俊.煤礦安全管理要素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02):168-172.
[3]宋澤陽,任建偉,程紅偉等.煤礦安全管理體系缺失和不安全行為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1(11):128-135.
關鍵詞: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對策
1安全生產管理的意義
安全生產的功能主要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進行一系列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旨在降低事故的發生,保證工作人員不受到傷害,企業沒有財產損失,生產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安全生產管理既屬于經濟活動,又是經濟管理。在社會發展中意義重大,因為家庭是組成社會的細胞,如果工作人員某些安全生產而出現了身體上的傷害,都會對其家庭造成沉重的打擊。如果是嚴重的傷害,甚至是死亡,那么對于這個家庭來說是致命的打擊,進而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所以要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應該也必須引起相關企業和部門的重視。
2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不到位
僅就現階段的發展來看,我國的安全生產水平還比較低下,沒有形成較為健全的監督管理體制。之所以會出現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有的企業沒有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高度重視。
2.2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條件不充足
正是因為有的企業對于安全生產沒有重視,使得企業的生產經營的安全條件、相關負責人的安全責任、機構設施、設施的管理等都缺乏一定的保障,特別是一些私營企業沒有具備足夠的安全生產條件,很多潛在的事故安全隱患都沒有能夠及時發現,并加以處理,重特大事故屢見不鮮。
2.3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缺乏應有的法律保障
大量事實證明,一旦出現安全生產事故很多時候都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數字都是巨大的,有時甚至達到了驚人的程度,這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做任何事都是“以人為本”,人民群眾的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是最高的。各級政府就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如果連最起碼的人身安全都保證不了,那也就無法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以任何企業都要把安全生產工作中心任務放在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上,這也是各級政府工作的職責所在。
3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的對策
3.1建立安全生產專業人員保障系統
要加緊建立關于安全生產的各級監督管理機構,所遵循的原則是科學設置組織機構、科學分工職能、高效協調管理體制。企業要從上到下設置全面、系統的安全管理體系。同時,還要加強安全生產的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各級政府在機構改革中,不僅要設置專門的安全生產執法監督管理人員,還要建立安全生產的人才庫、組建好安全生產的專家組和各行業的安全生產專業檢查隊伍,定期組織培訓,使他們不僅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還要有一定的整治修養。
3.2完善安全生產投資保障機制
安全生產想要順利進行不可或缺是資金。安全生產的任務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難度系數越來越高,相應的安全生產、勞動條件也要盡量與其保持一致,做到與時俱進。如若不然就會影響到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研究投資結構關系和安全措施投資政策時,本著準需要、準受益、準投資的原則,建立國家、企業、個人協調的投資保障系統??梢詫⑸虡I保險、工傷保險和事故預防三者有效結合起來,推行國家對社會性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給予投資或采取技改貼息扶持、安全經濟抵押等方法,進一步加大對于安全生產的投資力度,將防事故的能力提升。
3.3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從總體來說,從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在執行上具有一定的難度系數,這主要是因為責任制沒有將責任、權利、利益三者進行有機結合,企業及其有關部門權利大而責任輕,而企業的相關機構則恰巧相反,這樣就無法將各方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安全責任制也就難以落到實處。必須要在責、權、利相統一和權、責一致的原則下才能將安全生產工作做好,進而建立全方位、多交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另外,責任制要想得到真正的落實,還要落實到具體的部門、車間、班組、個人。
3.4加強現場管理,嚴格執行規章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的關鍵往往在于現場管理,這就需要嚴格要求。而安全作業的基礎是班組管理,有的企業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應重視起來。根據調查不難看出,在所有的安全事故中,由于現場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不強所造成的不在少數,占有相當的比重。他們或者因為疏忽,或者因為自大,或者存在僥幸心理,總之釀成了事故,而造成的后果不僅僅是自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也使企業和國家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更為嚴重的是還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諧。所以對于那些發生次數多、發生重復率比較高的事故要做好經驗教訓的總結,積極研究防范措施,有針對性的治理。
3.5加強安全性評價工作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所以創新對于任何行業都有重要的意義,安全生產管理也不例外。要想實現安全生產管理的創新就要開展安全性評價。傳統的安全管理所具有的預見性和控制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安全性評價應用的是現代化的管理方法,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推動安全生產全員、全方位、全過程閉環管理的方法。系統工程是其運用的方法,較為現代,來預測日常生產工作的安全性,要對潛在的安全事故進行深入分析,判斷發生的幾率和嚴重程度,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將安全隱患控制好。開展安全性評價針對的是現有的安全工作,進行科學的診斷,將安全管理的整體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覆蓋面很大,針對的是全體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而廣大干部、職工在此過程中可以對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定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做到熟悉和掌握,進而提高安全意識。特別要在培訓的過程中,注意培養職工對于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和防范能力。
4結束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管理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所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沒有落實到位,企業的健康發展難以保證,更為嚴重的是還會對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破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這就需要企業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足夠重視。而僅就現階段我國的發展現狀來看,安全生產管理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深入研究這些問題,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來加以處理。發生了事故進行有效的處理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到預防事故發生的辦法,使安全事故少發生,甚至是不發生,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能夠真正做到安全。而要做到這一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任重道遠,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相關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企業最終能夠實現安全生產,進而促進社會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朱伯良.安全管理重在狠抓落實[J].電力安全技術,2008(11).
[2]袁莉莉.四方公司安全管理體系構建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07.
[3]包彥和.關于安全生產科學管理的探討[J].冶金動力,1987(3).
[4]王宇航,任智剛.對深化我國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改革的思考[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4(S1).
“十二五”期間,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安全監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我區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狠抓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夯實安全基層基礎,加強安監隊伍建設,確保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趨于好轉。但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全社會安全生產意識、從業人員素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區一般生產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安全生產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區安全生產“十三五”期間主要任務:
一、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實施風險預控管理
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全面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突出重點領域、重點企業,擴大標準化實施覆蓋面。實施安全標準化達標工程,全面推動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管理,健全規章制度,加強以班組建設為重點的現場安全管理。將安全生產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班組、到崗位、到員工,建立嚴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體系、制度和工作標準。依法設立安全管理機構并配齊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設立企業安全總監制度,全區的工礦企業和重點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均需設立安全總監。進一步強化企業技術管理機構的安全職能,按規定配備安全技術人員,落實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技術管理負責制,強化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技術決策和指揮權。鼓勵企業采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先進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提升安全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充分發揮社會安全生產服務中介的作用,鼓勵企業利用“安全顧問”、“安全管家”等安全服務外包的形式,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推廣先進適用安全科技,以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領域為重點,優先推廣應用安全檢測監控、緊急避險、安全防護、特種安全設施和應急救援等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和新材料。
二、加強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建設,提高執法效能
(一)完善安全監管隊伍建設
進一步加強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建設,適時增加人員編制。監管任務較重的區級職能部門要相應成立安全生產監管機構,落實監管人員。進一步加強街道安監隊伍建設,要按照《安全生產法》規定,結合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需要,配足配齊監管力量,提高履職能力,使其與承擔的監管任務相適應。
(二)完善安全監管執法工作條件
推進安全監管部門標準化建設,積極爭取政府加大對安全監管裝備設施的投入,使街道安監機構的基礎設施用房、辦公設備、交通工具、現場監督檢測設備、應急救援裝備、信息化裝備、現場執法與調查取證分析設備等,基本達到國家安監總局提出的配備標準和要求。
三、加強網格化建設,創新安全監管方式
進一步完善企業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加強監管與指導,建立轄區企業安全動態管理數據庫,全區各類工礦商貿企業實現安全生產區、街道、村(居)網格化建設,做到安全生產全覆蓋,并作為常態措施納入安全生產日常監管內容,實現安全監管模式從傳統被動型向現代主動型轉變。
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督促企業建立安全生產公示和承諾制度,及時向員工和周邊公眾公開本單位安全生產基本信息;每年初與當地街道或行業主管部門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并通過新聞媒體公示;完善企業“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告未落實法律法規規定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發生生產安全責任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的企業名單,形成社會對企業安全生產的輿論監督和行為制約。
四、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增強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推進應急救援指揮協調機構建設,加快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指揮協調機構建設,成立區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到2020年所有街道成立急救援指揮協調機構。加快依托消防應急救援專業力量為主體,依托企業建立專業化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快救護基地、消防訓練基地、消防戰勤保障基地及應急裝備物資儲備庫的建設,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五、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持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康杯”等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安全知識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家庭、進機關活動,宣傳和普及安全防護、自救互救基本知識與技能。加強與主流媒體、重要網站的聯系溝通,采取集體采訪、專題報道、深度報道、網站做客等方式,加強安全生產宣傳。
實施街道安全生產分管領導培訓工程,到2020年街道分管安全生產領導干部安全培訓率達到100%。重點強化街道安全監管人員培訓工作,每年舉辦1-2期專題培訓班,使其適應崗位工作要求。嚴格實行新進職工廠級、車間、班組的三級培訓制度,強化全員安全技能培訓特別是農民工安全培訓,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依法接受專門的安全培訓,經安全監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后,方可任職和上崗。實現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100%,企業員工培訓率達100%。
六、改善作業環境,有效防治職業危害
加快職業健康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初步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監管體制機制。實施職業危害申報制度和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制度,督促企業優先采用職業危害防治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加強非煤礦山、建筑、建材、冶金、化工等職業危害嚴重的行業領域的企業主要負責人、職業健康監督員和從業人員的職業危害知識培訓。實施硫化氫、氯氣、氨氣、苯等重大職業中毒隱患排查治理。加強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評價與控制。
七、實施科技興安戰略
整合科技資源,加強安全生產支撐體系建設,加大對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和安全標準化建設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和安全生產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形成一批安全生產科技示范工程。制定完善促進安全生產科技發展的扶持政策,落實安全生產科技經費。表彰和獎勵在改善安全生產條件、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
【關鍵詞】人機工程;物流運輸;三參數;風險評估模型
一、前言
近年來,物流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其中運輸作為物流業務的關鍵環節,其是否安全、可靠決定行業能否持續發展、且與人們利益存在密切關系。據數據調查顯示,物流運輸安全事故在所有道路交通事故中占比較高,能夠達到26%,可見,運輸對于物流企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此重視對物流運輸風險的評估和預測具有現實意義,能夠幫助物流企業加強對薄弱環節的優化,提高物流運輸安全性。
二、理論基礎
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引起了學者的高度重視,并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如Rahbar等人將鐵路運輸裝卸搬運作為研究對象,針對鐵路運輸特點,提出了一種用于分析危險品運輸風險轉移的方法。Yanlk針對逆向物流設計中遇到的危險品,引入了傳統系統分析方法,選擇最優路徑。國內很多學者也在該方面做出了一些研究,如程婕以傳統風險評估模型作為基礎,對鐵路運輸風險狀況及危害進行分析,以此來判斷風險。本文主要對物流運輸三參數風險進行分析,因此將引入人機工程理論作為基礎,對三項指標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以此來判斷運輸中可能遇到的風險。
三、基于人機工程的物流運輸三參數風險評估模型的構建
1.評價指標體系
人機工程理論的形成,是多項理論交叉結合的結果,如安全科學、系統工程思維等,在實踐應用中,其主要采用系統工程思維,對系統內部的人員、機器設備等因素進行整體分析,以此來確定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協調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確保系統能夠始終處于安全運行狀態當中?;诖耍瑢τ谖锪鬟\輸而言,主要涉及物流與運輸兩個部分,可以確定影響因素為人員、車輛、道路環境等五個要素,并將這五個要素作為指標。其中人員是指駕駛人員,其自身駕駛狀態、行為等都是風險主要來源;車輛是物流運輸完成工具,車況、車輛性能是否良好也會影響運輸。同時,綜合現有研究成果,我們最終確定評價指標。
2.模型構建
相比較傳統風險評估模型,三參數模型突破原有模型的局限性,在風險發生概率、風險后果參數基礎之上,引入風險重要度因素,構建風險評估模型如下:
RL、F、Rs、Rt分別代表的是風險系數、重要度、后果及發生概率。
觀察上述模型可知,了解物流運輸風險程度,需要確定三參數。物流運輸風險影響具有多元化特點,在實踐中,無法通過統一的精確化數值對運輸風險發生概率及后果進行評估。故本文將引入專家知識經驗、表征專家語義信息對風險進行分析,實現對參數表現形式的轉換,具體如下公式:
按照上述方法,能夠確定運輸風險發生概率及后果的模糊語義集合。在實踐應用中,將(1)、(2)結合到一起進行計算,首先采用德爾菲法,確定專家小組對各類風險因素較為重要的語義進行判斷,然后得出判斷矩陣。其次計算得出風險因素最初的權值。再次對排序向量等進行計算、一致性檢驗,最后獲得物流運輸風險。
3.案例分析
為了檢驗上述模型是否具有有效性,選取某物流運輸企業,采用德爾菲法對企業運輸歷史記錄進行分析,了解運輸風險發生概率及后果。本文主要將人員指標最為檢驗對象。同時,采用問卷調查方式獲取重要信息,為判斷矩陣的形成提供科學依據,如表1。
結合上表與要素判斷矩陣,能夠得到各要素最初的權重,結合概率與后果重要度,并對數據進行去模糊化處理得出人員風險因子的風險值。
經過計算,我們能夠了解到人員素質及健康狀況是影響運輸風險發生的重要因素,其中素質較健康狀況影響更大。因此在運輸管理中,應加強對駕駛人員綜合素質的教育,使其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更好地參與物流運輸工作,以此來避免風險的發生。通過實例可見,本文提出的方法較傳統方法更加靈活和便利,且能夠對各要素進行比較,具有有效性。
四、結論
綜上所述,新時期下,物流運輸現代化管理需要引入先進的評估模型,對影響運輸安全性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和對比,從中找到影響運輸安全性的關鍵因素,并針對此提出相應的方法策略,不斷提高運輸安全和可靠性,從而促進物流運輸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國寶,汪偉忠,倪亮亮.基于人機工程的物流運輸三參數風險評估模型[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04):170-174.
[2]趙偉峰,汪偉忠,張國寶,鮑閃閃.危化品物流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能力模型構建[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07):150-155.
【關鍵詞】煤礦;安全科技推廣;問題及對策
近些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其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率也在提高,隨著科技的發展,煤礦的安全科技也隨之得到了較大發展,同時煤礦安全科學技術的推廣工作不僅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此,對煤礦安全科技推廣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向大眾傳達推廣的現狀及相關對策就成為了當前的主要問題。
一、煤礦安全問題簡論
近些年來煤礦的安全問題總是出現,隨著開發技術的推廣,安全問題的種類在逐漸的增多,其中瓦斯問題、粉塵問題、火災問題、水害問題等等是常見的安全問題。從近些年來的事故發生率和事故類型來看,我國煤礦企業的安全隱患是隨著煤礦開采深度的加深而不斷出現的,尤其是其中瓦斯爆炸所引起的事故頻繁出現,這種瓦斯問題同煤礦開采工作的矛盾在逐漸的加深,同時,隨著煤礦開采工作的開展,熱害也逐漸成為了主要的問題,隨著煤礦生產形勢集約化程度增加,現代生產礦井很容易出現多種災害問題耦合出現的現象。
在以上的問題中,瓦斯問題是最主要的問題,同時,煤礦的采掘過程中也會出現安全事故。面對著這些問題的存在,安全生產的實現就需要具有較強的科技支持,為此,要推廣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二、煤礦安全科技推廣現狀
煤炭的安全生產對科學技術的推廣提出了新的要求的標準,近些年來,在安全科技方面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在進行煤礦安全科技推廣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安全科技的推廣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為此,為了提高煤礦安全科技推廣效率和質量,我們要積極研究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推廣體制問題。當前,煤礦安全科技推廣雖然在進行著,但是在推進過程中,推進的體制同煤礦業現行的發展需求是不相符合的。在我國煤礦安全科學技術大部分都是從國外先進的技術中借鑒過來的,在借鑒和自我研究過程中,國家對其的重視力度在隨著研究的深入而不斷加大,但是,受到利益觀的影響和企業投入成本的限制,各個相關科研公司或者企業研發部門對安全科學技術推廣方面研究重視度嚴重不足。在現代煤礦企業的科技發展體制中,多數是以政府的推廣政策為主導,在企業體制中對科學技術的引進和研究、消化、應用推廣等沒有明確的規定,同時,市場調節在企業中并沒有發揮作用,所以就導致了企業中的推廣體制沒有同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相符合,與此同時,也使得企業對安全科技的需求沒有受到市場體制的調節,也就導致了科學技術發展為科技成果,再到實際應用都沒有受到市場的調節,不能夠及時根據煤礦企業發展的具體需要進行安全科技的推廣。
2.投入與監管問題?,F代煤礦企業中安全科技的資金投入表現出了明顯的不足,首先,投入問題。隨著市場化的推進,我國政府已經減少了對煤礦企業的資金支持,而煤礦企業一直以來都是以一種低價位在發展運行,同時安全科技所需要的資金投入比較大,這種資金投入和產出上的矛盾就造成了煤礦安全科技推廣的資金投入不足,如果強行進行安全科技的推廣會給煤礦企業自身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單靠煤礦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是很難實現安全科技的高質量推廣的。其次,監管問題。這里的監管問題還是指資金的監管問題,表現出來的主要問題是資金的監管力度明顯不足,監管制度不夠規范,存在著安全生產費用被挪用的現象。
3.人員素質問題。據了解,我國煤礦企業中的科技人員素質還有待提高,高尖端技術人才所占的比例比較小,這也就導致了科學技術上的很多難題沒有被攻克,創新能力不足,專業技術人員在煤礦也中所占的比例在12%左右,而煤礦企業人才需求補充還不滿10%,而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更是不足,這種人才匱乏就導致了煤礦企業的預警能力、災害認識能力、搶險救災能力以及安全管理等能力水平都比較低。
三、煤礦安全科技推廣有效對策
針對煤礦安全科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安全科技推廣的有效性,建議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1.完善煤礦安全科技推廣體系。在政府對安全科技推廣提高重視的同時,煤礦企業也要完善自身的安全科技推廣體系,首先就應該在制度上對安全科技推廣活動積進行明確。利用專項資金,建立一個把科學研究成果化、應用化的專業部門,成立一個科技推廣活動的載體。其次,要嚴格執行力度。制度的制定是為了讓煤礦安全科技的推廣活動有章可循,那么,制度制定之后要嚴格執行力度,一定要明確規定出執行的具體程序,根據煤礦企業發展的需求進行安全科技研究。同時,還要相應的建立一個安全評價體系,要根據煤礦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給予正確的評價,判斷出不同評價要素對安全的不同影響,以此構建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
2.強化費用監督力度。要在煤礦企業中通過規章制度的形式明確出安全科技費用的使用標準,保證經費的合理使用。在制度中要把安全科技費用的具體使用范圍作出明確的規定,比如,應該包括設施、設備、安全教育、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投入,所以,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明確何種資金利用方式是正確合法的,為監督檢查機構的檢查行為提供明確的執行標準和判斷標準。同時,國家還應該在資金上給予一定鼓勵,通過財政政策等給予支持。
3.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在煤礦企業中應該積極完善人才發展機制,發展專業化對口教育,同時要對在職企業員工進行再教育,提高員工的總體素質,推廣煤礦企業同大專院校的合作,煤礦企業可以為大專院校提供經驗豐富的講師和相關設備,而大專院校負責為煤礦企業提供高素質定向人才,為煤礦企業的人才體系注入新鮮血液。
結束語
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社會輿論的壓力、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等,都客觀上要求我們要加大煤礦企業安全科技的推廣力度,完善企業自身的安全科技推廣制度、拓寬企業科研經費的融資渠道、完善煤礦企業人才發展制度和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煤礦安全生產性,在提高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夠提高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劉見中.我國煤礦安全的科技需求與對策[J],煤礦安全.2009(08)
[2]張力,魏振寬,王偉,薛二龍.完善政府本質安全監管 推廣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系統[J].中國煤炭.2008(01)
[3]樊賢勇.淺談國內煤礦安全生產現狀及致因分析[J].管理與財富.2008(09)
Abstrac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group company, enhance the level of safety management subsidiary, carry out targeted assistance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weak subsidiaries, so the division of safety assessment levels of the subsidiary companies is carried out. Traditional security assessment level of the division is usually used as a basis for the division of the level of turnover, the sub companies te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duction and ignore the security risks. That can not reflect the true level of security management subsidiar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Fuzzy-AHP, we selecte 7 common indicators of subsidiaries as the classification basis, use AHP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 of the classification indexes, use the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the 3 level security assessment level, finally we use weighted average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assessment rating of each subsidiary compan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4 first-level safety assessment units, 6 second-level security assessment units, 8 third-level security assessment units can 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AHP in subsidiary companies comply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afety assessment level in the subsidiary companies and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關鍵詞: 模糊層次法;子公司;加權平均;安全考核分級
Key words: Fuzzy-AHP;subsidiary company;weighted average;safety assessment and grading
中D分類號:X922.2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5-0006-04
0 引言
安全考核分級是集團公司對子公司差別化的一種管理方式。針對不同級別的安全考核子公司,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如針對安全管理較薄弱的子公司應加大幫扶力度,針對安全管理較強的子公司則借鑒優秀的管理方法并在全集團推廣。
傳統的安全考核分級主要以子公司的營業額為分級依據。子公司往往會重視生產而忽視安全隱患,不能反應子公司的真實情況。因此,本文借鑒Fuzzy-AHP方法,運用于對子公司的安全考核分級。馬舒琪等[1]利用模糊層次法對公司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分級評價,確定工傷保險費率水平。王起全等[2]將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引入工業企業安全評價,確定企業的安全等級。呂顯智等[3]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了高層賓館的消防安全評價體系。Arvind Keprate等[4]提出利用模糊層次分析法(FAHP)進行檢查和修復疲勞關鍵管道的位置選擇,識別疲勞關鍵管道系統適用的激勵機制。Guozhong Zheng等[5]提出了模糊層次分析法方法來評估在炎熱和潮濕的環境中的安全工作,確定綜合安全指標、安全等級和預警等級。Li,L等[6]利用模糊層次分析法成功運用到環境脆弱性的評估當中。成連華等[7]提出基于先進的安全管理模式構建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框架。陳勇等[8]提出了基于安全管理的運行過程與安全結果評估指標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分級評價模型。
本文分析影響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級的分級指標,應用Fuzzy-AHP解決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級過程中的模糊性與隨機性[9],使分級結果更加符合人們的判斷。通過對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級,有利于為集團公司開展安全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1 安全考核分級的模型建立
1.1 AHP確定分級指標權重
層次分析法(AHP)是利用分級指標之間相對重要度比較,確定分級指標權重的一種方法。方法如下:
①確定安全考核分級指標。
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級指標應該能夠體現子公司的安全管理狀況并且能夠涵蓋大多數的子公司。假設安全考核分級為決策層A,分級指標有n個,每個分級指標Bi(i=1,2,…,n),則A=(B1,B2,…,Bn)。
②構造判斷矩陣A。
在層次分析法中,分別利用其中的一個分級指標與n個分級指標進行兩兩比較,比較對于決策層的重要程度,形成一個n階的判斷矩陣A(表1)。其中,判斷矩陣中的各個元素按照1~9尺度[10]法進行確定。
③一致性檢驗。
為了保證判斷矩陣的合理性,需要一致性檢驗:
3 結論
①利用Fuzzy-AHP對子公司進行安全考核分級,適用于子公司的生產工藝、流程或產品相類似的企業,以便找出共性分級指標;否則,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級毫無意義。
②應用Fuzzy-AHP方法,可以將分級指標有機結合起來,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得出分級標準,不僅體現了分級指標及分級過程的模糊性,又盡量減少了主觀因素對分級結果的影響,比單一指標作為分級依據等更符合子公司的實際情況。因此,分級結果更加可行。
③由于影響子公司的安全因素較多,相互之間都存在某種內在聯系,利用層次分析法即模糊評判的方法對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級,旨在便于集團公司在安全方面管理,并不代表一級安全考核單位的風險高三級安全考核單位的分險低。
④子公司的安全考核分級更好地體現在同一考核標準下反應公司的安全管理狀況和水平,利于子公司之間相互交流和學習,優勢之處值得推廣,不足之處借鑒經驗。
參考文獻:
[1]馬舒琪,蔡嗣經,孫慶云,等.安全分級評價在工傷保險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10):167-171.
[2]王起全,佟瑞鵬.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在企業安全評價中的分析與應用[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6(04):26-31.
[3]呂顯智,馬建云,陶昆,等.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高層賓館消防安全現狀評價[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05):138-143.
[4]Arvind Keprate,R.M. Chandima Ratnayake. Enhancing offshore process safety by selecting fatigue critical piping locations for inspection using Fuzzy-AHP based approach[J].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6.
[5]Guozhong Zheng,Neng Zhu,Zhe Tian et al.Application of a trapezoidal fuzzy AHP method for work safety evaluation and early warning rating of hot and humid environments[J].Safety science,2012,50(2):228-239.
[6]Li, L,Shi, ZH,Yin, W et al.A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approach to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for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China[J].Ecological Modelling, 2009, 220(23): 3439-3447.
[7]成連華,李樹剛,林海飛.基于過程方法的企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法[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01):66-69,179.
[8]勇,胡甚平,軒少永,等.航運公司安全管理有效性組合賦權評價模型[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08):78-84.
[9]胡甚平,許玲,席永濤,等.基于云模型的航運公司安全管理分級評價方法[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10):139-144.
[10]黃小美,李百戰,彭世尼,等.基于層次分析和模糊綜合評判的管道風險評價[J].煤氣與熱力,2008(02):13-18.
【關鍵詞】 建筑安全管理現狀;安全事故;建筑施工
我國建筑企業數量眾多,隨著經濟的發展,房地產業的興旺發達,建筑企業乘著東風發展迅速,但是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有很多建筑企業不注重安全生產,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一、我國建筑安全管理的基本狀況
建筑安全生產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甚至關系到社會穩定的大局。但是由于建筑生產具有一次性、復雜性、露天高空作業多、勞動力密集等特點,使得建筑安全事故頻繁發生。
近幾年來,國家十分重視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建設,加大了對建筑安全的監管力度和處罰力度,全國基本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建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系。從我國建筑安全狀況縱向發展看,全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總體偏向好轉,但近幾年又有所反復。從橫向看,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建筑安全事故率和死亡人數仍然偏高。我國建筑安全事故類型主要為:高處墜落、觸電、坍塌、物體打擊、機械傷害,還包括起重傷害、車輛傷害中毒和窒息、火災核爆炸等其他傷害,這一點與《中國建筑業年鑒》中的統計數據不謀而合。產生建筑安全事故的原因十分復雜,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證明,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管理系統的缺陷和失效。建筑企業管理人員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這從根本上影響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另外,從管理人員從事工作的年限看,參加工作時間較短,在實踐中對自己本身固有的管理理論檢驗機會也較少,這對其本人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梢姲踩芾韺Π踩鹿实陌l生具有決定影響。要降低目前我國較高的安全事故發生率,還必須從管理入手,進一步提高我國建筑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建筑安全水平從管理制度和理念、評估方法手段、市場主動調解等方面還存在著不足,制約著安全管理向縱深發展。
二、施工現場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
(1)人的因素。施工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人的因素最重要。有些領導對安全生產政策、法規認識不足,不能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進度的關系,在進度、質量、效益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往往是安全讓步,沒有把安全當大事抓。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安全素質差,對規范、標準不熟悉,對安全操作規程掌握少,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施工隊伍素質低。
(2)物的不安全狀態。對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定期安檢跟不上,只重使用,輕管理,對防護裝置,或棄而不用,或失靈不修復就使用,機械設備老化,該報廢的不報廢仍在繼續使用。腳手架搭設不規范,特別是剪刀撐,掃地桿、腳手板經常不按照規范搭設。鋼管壁厚度不夠,鋼管經過多年使用后,鋼管產生變形和彎曲,扣件合格率低。安全網破損沒有及時修復。違法違規行為是塔吊坍塌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
(3)安全經費投入不足。每一個工程,在預算時都規定有一定的安全文明施工費,但在實際操作中,安全文明經費經常被削減,沒有按規定購買發放安全保護用品,或者發放的保護用品質量低劣,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
(4)施工現場用電不規范,在高空線路或設備邊不設圍欄或防護網,電器設備未進行有效的接地接零,沒有必需的漏電保護裝置,電線、電纜破皮、老化、亂拉亂扯,管理混亂造成漏電等。
(5)施工現場沒有足夠的消防設備,施工人員對消防設備不熟悉,發生火災,就手足無措。
三、 建筑企業作為安全管理的主體應采取的對策
(一) 提高領導者和全體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
領導者對安全工作有高度的認識,對搞好安全生產至關重要。一是強化對企業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產領導的安全培訓,使其樹立“安全就是效益”的安全經濟觀; 二是切實行使安全生產一票否決權,安全生產與企業資質、安全資格、工程招投標及企業業績和領導者的政績掛鉤。同時,要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塑造和傳播企業安全文化。使企業員工和家庭樹立“安全就是幸福”的安全理念,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二)提高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產的真正責任主體是企業本身,要想真正控制和減少事故發生,必須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規范企業安全生產行為,企業內部要將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層層落實。分包單位應當服從總承包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分包單位不服從管理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由分包單位承擔主要責任。
在施工現場,同樣要將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層層落實,全員承擔安全生產責任,并制定相關的教育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檢查制度、獎罰制度,明確各自的安全管理考核指標,由此做到從管理層到操作層、服務層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專管成線、群管成網,人人負責,特種工作人員除嚴格要求持證上崗外,均需與施工項目部簽訂安全協議。
(三) 加強作業現場安全管理與控制
第一,要建章立制,確保施工作業人員按規范操作; 第二,要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合理組織施工安全作業; 第三,要管好施工材料機具設備,管好易燃易爆危險性物資; 第四,要切實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第五,要規范現場文明施工,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第六,要加強工人防護措施。
(四)提高安全管理投入
在政府監管及行業自律的基礎上,應保證工程款及時支付。同時,應對“安全生產管理費”合理核算,并單獨列在工程量表中,并要求施工方在報價時列出用于安全生產管理費用的細目。在施工過程中,應由監理工程師檢查這筆費用的使用情況,再批準支付,以保證施工方安全生產管理的專款專用,不得截流挪用。
(五) 以科技進步推動建筑安全生產工作
第一,應利用先進實用技術改進管理手段。可以采用信息技術或 IT 技術為建筑安全生產提供科學的依據和智能化的方法。第二,應針對建筑領域的基礎性、關鍵性和管理難題,開展安全科技攻關。第三,應積極推廣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材料,及時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工藝、設備和技術,增強安全防護設施的科技含量。
(六) 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訓機制
建筑企業應嚴格按照建設部的有關規定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要讓每一個員工懂得安全知識,掌握安全技能,實現自己的安全行為責任。
第一,凡是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都必須進行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知識,安全操作技能的學習,并嚴格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場; 第二,對特種崗位作業人員一律憑勞動管理部門頒發的操作崗位證書上崗并定期進行體檢; 第三,對施工生產中違章指揮的管理人員進行嚴厲的處罰; 第四,對施工生產中違章操作員工一律停工,并進行學習教育,寫出檢查,受到處罰后再上崗工作。施工企業應建立施工現場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和檔案,明確教育崗位、教育人員、教育內容,安全教育內容必須具體而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 徐桂芹.我國建筑業安全生產狀況淺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0,6
[2] 陳堅斌,張正輝,張超.建筑安全系統管理與控制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4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safety training situation of a liquid bulk terminal compan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safety training work of the company. From the aspects of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the necessity of safety training of the enterprise is analyze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safety training are put forward: to deepen the safety concept as the ultimate goal, to create a thorough training plan, efficient training methods, reasonable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and to form systematic training.
關鍵詞: 液體散貨碼頭;安全培訓;培訓方式;針對性
Key words: liquid bulk terminal;safety training;training method;pertinence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5-0055-03
0 引言
企業安全培訓屬于教育活動,但它屬于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它是能夠影響企業安全生產的培訓活動。在安全培訓中,既要有對安全知識、技能以及法律法規的培訓,也要有對安全理念及態度的培訓。因此,企業安全培訓既是對企業安全文化的滲透,也是企業生產工藝的教授??此坪唵蔚囊淮闻嘤柣顒樱瑢崉t蘊含復雜性。目前企業安全培訓工作存在不少不足之處,需要我們做更多詳實的研究。本文筆者以某液體散貨碼頭公司為研究對象,調查并研究該公司安全培訓的存在的問題,給出一些提高培訓效果的對策。
1 該液體散貨碼頭公司安全培訓現狀及調查數據統計情況
安全培訓工作是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不同企業組織模式和經營范圍的差異,在推行傳統安全教育培訓模式的過程中會存在差異化、會遇到很多問題。如管理者既不熟悉安全生產相關知識又不主動學習、管理者對安全教育培訓工作重視程度不足、企業安全教育培訓觀念落后且對安全教育培訓的認識存在諸多誤區。再有,由于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見效慢,企業在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時不積極,導致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無法正常開展,難以達到相應的培訓效果等等。筆者對該液體散貨碼頭公司安全培訓現狀以問卷形式進行了調查,并得到以下相關數據統計。
該液體散貨碼頭公司,共有員工280人,其中操作崗244人,高層管理崗7人,中層主管29人;筆者對全員進行了問卷調查。
①公司每年在固定時期作年度培訓計劃,員工是否看過公司培訓計劃比例統計(表1)。
②員工參加公司安全培訓的目的比例統計表(表2)。
③管理崗及操作崗人員培訓情況表(表3)。
④培訓內容分布情況表(表4)。
通過對此次問卷調查的統計數據分析可知:
①從本次對員工問卷調查統計數據來看,有大致三分之一的員工看過公司每年在固定時期作年度培訓計劃,有少數員工沒有看過這份培訓計劃,有近一半的員工不清楚公司是否有這份安全培訓計劃書。
②從員工參加公司安全培訓的目的比例統計表來看,有多一半員工參加公司安全培訓是為了獲得安全資格證書,有少部分的員工是為了能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安全問題,有個別的員工是希望通過本次培訓,來提高自身的某些能力。
③從管理崗及操作崗人員培訓情況表來看,公司對管理層員工的培訓重視程度不夠,對操作崗員工給予足夠的重視,尤其是新員工和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安全培訓覆蓋率達到100%。
④從培訓內容分布情況表來看,公司對員工的安全培訓內容涉及面較廣,基本覆蓋企業安全培訓的目標內容;但各個模塊所占比例基本接近,導致培訓計劃沒有核心內容,針對性不強,降低了企業安全培訓的效果。
2 針對該液體散貨碼頭現有安全培訓體系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
2.1 公司及受培訓人員對安全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①現有公司文化中安全培訓所占分量不足,不論公司還是受培訓者對安全培訓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不夠重視。由于安全培訓需要占用員工的工作時間,會造成工作崗位人員空缺,繼而影響正常的生產,非但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更是拖滯了公司正常的生產效率。或者說,安全培訓對公司帶來的經濟效益不是即時的,需要長時間的收益回報期,從而公司 往往會忽略安全培訓的長期效益。
②公司對安全培訓的專項資金投入不足。由于安全培訓工作是一個長期且需要反復的全面工作,故需要公司對安全培訓成立專項資金。目前公司對所有員工,尤其是一線操作人員的培訓資金配備明顯不足,而且對現有培訓資金的管理方式不合理,導致資金不能用在“刀刃”上,不能價值最大化。
2.2 現有安全培訓方式單一,“填鴨式”方式占主導
如何讓公司安全培訓發揮應有的效用,如何讓受培訓者有效的掌握培訓內容,這需要公司在安全培訓方式上做文章。就該液體散貨碼頭公司而言,傳統的“填鴨式”教育仍占主導,雖然引進Flash、現場模型等新方式,提升了參加培訓人員的興趣和積極性,但從本質來看,依舊“換湯不換藥”,只是從形式上的改變,沒能從本質上提高安全培訓的效果。另外,現場操作人員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人員流動性較大,若不能對癥下藥,針對性的選擇合適合理的培訓方式,往往達不到公司需要的安全培訓效果,或者說只是短時間內有微弱效果,并沒有長期效用。
2.3 公司缺乏周密的安全培訓計劃,或計劃不能落實
①安全培訓時間安排不合理。對于公司來說,追求經濟效益,完成生產任務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脫產培訓基本是不可能的,故只能在生產期間統籌各班次員工時間進行安全培訓,這勢必會壓縮安全培訓時間,致使安全培訓計劃與實際計劃脫節,安全培訓任務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達不到培訓的預期效果。
②安全培訓目的不明確,或對培訓效果沒有明確要求。無論是公司還是受培訓者,對安全培訓的需求缺乏科學規范的分析,缺乏針對性,沒有搞清楚每個版塊的學習都是以安全生產工作為目標,從而保證本次培訓要干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員工培訓需求與生產實際相分離時,安全培訓的效果明降低。
2.4 公司安全培訓流于形式,具有盲目性,不能系統化,效果缺乏保障
近幾年,安全培訓的含義雖然逐漸被認識,但還是明顯缺乏系統的研究和精細化的實踐。對數量的追求遠大于對安全培訓質量的追求,對培訓合格證的辦理缺乏有效的監督,出現辦證容易,參加培訓困難的畸形問題。最終結果就是為了培訓而培訓,為了能上崗而培訓,沒有達到為了安全而培訓的真正目的。
3 安全培訓的必要性分析
3.1 安全培訓對公司發展的必要性
①安全培訓是公司在安全生產實踐的保障。公司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是促進員工全面發展的基礎,也是促進公司實現全面發展的基礎,只有充分認識到安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才能不斷提升公司安全生產水平,也是變相提升公司安全生產效益。公司要生存就一定要生產,要生產就一定要安全。要保證公司的安全生產就一定要對員工進行有效的安全培訓。生存,安全生產,安全培訓這是公司存活的鏈條,安全培訓是公司生存結構的基石。
②安全培訓是公司處理常見事故的“救心丸”。一次有效的安全培訓是要與安全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是要把典型的事故案例與法律法規、安全操作技術相結合的,如此,會大幅提升安全培訓的針對性及實用性,當公司發生事故時,能夠及時的有針對性的處理,這就保障的公司安全穩定的運行,這仍然是變相提升公司的安全生產效益。
3.2 安全培訓對公司員工的必要性
①在提倡以人為本的社會,在主抓公司生產的公司文化中,員工的個人安全問題必須是排在第一位的。公司安全事故一旦發生,就是血的教訓,每位員工都必須警鐘長鳴。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公司員工進行安全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安全教育培訓將是員工在公司的第一條“安全帶”。
②做好對公司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對公司的安全生產是尤為重要的。公司員工作為公司的核心,必須要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做好了對員工的安全培訓,就是保障了公司安全生產的半壁江山。安全培訓保障了“人”的部分,但不能保障“物”的部分。部門管理人員認為搞好機械的工藝生產,完成生產指標就足夠,而忽略了對人的安全保障,這就必須通過安全培訓來強化安全意識。
4 提高液體散貨碼頭公司安全培訓效果的對策
安全培訓作為公司發展在人力資源提供方面的保障,需要時刻更新、完善培訓體系。筆者認為,公司安全培訓的培訓內容需提高針對性、培訓方式需增加多樣性、培訓效益需更大化、培訓體系需涉及全面性,避免事倍功半的培訓。下面是提升液體散貨碼頭公司安全培訓效果的幾個對策。
①優化安全培訓體系。員工對短短幾天的安全培訓的期望過高,認為學好短短幾天的培訓內容就可以預防事故,實則不然。針對該公司“三班倒”的上班制度,不方便統一對員工進行培訓,這就需要公司建立培訓臺帳,針對性的對各崗位員工進行小組培訓,多次“回爐”,使整個培訓過程體系化,能達到更好的培訓效果。
②形成與“培訓”的雙向選擇,這里的“培訓”包括安全培訓方式、培訓機制、培訓師資等。在安全培訓方式上,以教師課堂講課模式為主,沒有根據具體的崗位進行特定的安全培訓,導致公司的培訓嚴重確實針對性,如對該公司的特殊壓力容器的工作人員進行特殊壓力容器課程學習及考核;在培訓機制上,公司多以強制培訓為主,久而久之造成員工對培訓的反感和厭惡,建議公司將員工的培訓效果與獎金機制掛鉤,激發員工的培訓興趣;在培訓師資上,由于缺乏對培訓方式的選擇,故對培訓師資不能進行精確量化,這便使公司培訓資源造成浪費,如該公司絕大多數員工屬于裝卸工,對這方面的培訓要加大投資。
③將公司安全培訓效益最大化。目前公司將培訓僅當一個過程,最終只要留下培訓記錄即可。這讓培訓產生的效益大大流失,公司需設法盡可能的保留培訓效益。例如,一次培訓,多次考核,鼓勵員工將培訓內容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并與大家交流,這也需要增加鼓勵機制,讓培訓效益更長久的在公司“流通”。
④建立安全培訓研究站。專門負責各個管理層,各個崗級的安全培訓調查研究,對培訓效果進行周期性統計,將每一次培訓的成果精確的量化。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培訓的盲目性,大大的加強培訓的目的性,針對性,還可以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培訓資源,避免在無關緊要的地方的浪費資源。
5 結語
①液體散貨碼頭公司對安全培訓的重視程度不夠,只是浮于表面。應該將安全理念深化到公司文化中,把安全理念滲入到每個員工的工作理念中。
②液體散貨碼頭公司現有的安全培訓方式單一,且具有盲目性。建議公司豐富安全培訓方式,明確培訓目標,該目標必須具有科學性、實用性、針對性、可操作性、效益性和目的性。
③液體散貨碼頭公司現有的安全培訓體系不合理,建議就公司現狀對安全培訓做針對性的研究,創造周密的培新計劃,高效的培訓方式以及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
參考文獻:
[1]陳玉梅.供電企業安全培訓的重要性[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S4):45.
[2]周剛林.我國安全培訓機構分布現狀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9(02):129-132.
[3]楊振宏,潘成林,惠雄鵬,李振國,韓小紅. 國內外企業安全培訓調查及模式的探討[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05):61-66.
[4]趙鵬飛,聶百勝,張忱. 煤礦企業安全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煤礦安全,2013(01):222-224.
[5]顏偉文,張文海,王磊,陳國華. 關于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素質現狀及其培訓的建議[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10):51-55+4.
關鍵詞固體吸附式制冷礦用救生艙連續制冷循環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in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life-saving compartment Feasibility Analysis
Sun ruike Ji changfa Zhang xiaobo Duan yanyan Mu hongyan
•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Energy academyHeat and gas supply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Xian710054,China)
AbstractThe mine rescue capsule is the key equipment if disaster happened to mine, however, the mine rescue capsule air cond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stem where the life support system in the mine rescue capsul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mine rescue capsule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Meanwhile, comparing the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which is applied in rescue capsule, we can catch the advances and shortcoming of the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the result show the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can use in the mine rescue capsule in the theory. The text show the theory how to use about the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Meanwhile, the problems were showed when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may appear in the fact use.
KeywordsAdsorption refrigerationRescue capsuleContinuous refrigeration cycle
中圖分類號: TB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前言
礦用救生艙也叫“井下避難所”,其功能為在井下發生突出、火災、瓦斯煤塵爆炸、水害等災變事故后,在逃生路徑被阻或逃生不能的情況下,為無法及時撤退的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密閉空間,其艙體結構可以承受0.3MPa的瞬間爆炸壓力,對外能夠抵御高溫煙氣,隔絕有毒有害氣體;對內能為遇險人員提供氧氣、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氣體,創造生存基本條件;并通過通訊、環境監測設備為應急救援創造條件、贏得時間。[1-4] 救生艙是礦井中不可或缺的救援裝備,救生艙在國外有多次成功救援的實例[5]。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的礦山安全法規和標準對推廣、使用礦用救生艙有著硬性的規定。從2007起,國內有多家機構開始著手研究和使用礦井救生艙,但均處于起步階段。
礦用救生艙應包括應急救援密閉艙、艙內生命保障系統、通訊系統三大部分。降溫設備系統是礦用救生艙生命保障系統的關鍵系統之一,其功能定位為在外界斷電情況下,為進入救生艙內的逃生人員提供臨時的溫度生存環境。目前已經用在國內外救生艙降溫方式主要有:蓄冷型降溫,干冰或氟利昂直接相變降溫等。其他可能應用于救生艙降溫系統的新型的降溫方式還有渦流管降溫,人力壓縮降溫,以及采用空調服降溫等[6-8]。固體吸附式制冷技術具有其他傳統制冷技術沒有的優點,但目前該技術尚未在救生艙中應用,故本文對其在救生艙中能否適用進行闡述。
1吸附式制冷技術
吸附式制冷基本循環由發生在吸附床中的四個過程及蒸發器和冷凝器中的兩個過程組成,即在吸附床中經歷:加熱,解吸——冷卻,吸附——加熱,解吸等循環過程;制冷劑在蒸發器中吸熱蒸發;在冷凝器中被冷凝,完成制冷循環。與其他制冷技術相比固體吸附制冷的主要優點[9,10]:
1)制冷系統的驅動力來自高溫熱源,熱源溫度一般在200℃以下,甚至可以采用70℃左右的熱源,不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還相當于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固體吸附式制冷可采用余熱驅動,由于發生礦難時不能使用大功率設備,外部電源有可能被切斷,因此吸附制冷能對電力的供應有緩解作用,且能有效利用大量的低品位能;
2)固體吸附制冷(特別是物理吸附)所采用的吸附工質對幾乎全部是對大氣環境無害物質,不采用氯氟烴類制冷劑,無CFCs問題,亦無溫室效應作用,應用在救生艙中對艙內空氣質量不會造成影響;
3)固體吸附制冷系統中運動部件少,甚至可以不含運動部件,而且抗震動和傾覆能力較強,與壓縮式制冷相比,具有結構簡單,無運動部件,噪聲低,壽命長等特點,可用于振動、傾顛或旋轉場所;在發生礦難時,會產生沖擊波對救生艙造成沖擊震蕩,應用吸附式制冷技術可以保證機組正常使用;
4)固體吸附制冷系統中,冷凝溫度和吸附溫度可以根據外部熱源和吸附工質對的情況適當提高,因此可以在系統中安排風冷,不必擔心像吸收制冷系統中結晶問題,且固體吸附式制冷不存在結晶和精餾問題,適用范圍廣,能有效利用低品位熱源。
2其他制冷技術應用在救生艙中存在問題
2.1利用二氧化碳制冷系統
①需要考慮滲漏問題,二氧化碳(液態)制冷方式所產生(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大量的彌漫在救生艙的周圍,對艙內的人員生存和外部人員對其施救,造成很大的危險;同時,若艙內制冷管路如果發生泄漏,對艙內人員的生存也是一個致命的傷害;
②液態二氧化碳制冷,雖綜合成本較低,但需要四、五十個鋼瓶,占用空間較大;
③超過臨界溫度后,制冷能力較差;
④無除溫能力,需附加除濕裝置;
⑤無法實現大容量空氣循環,可控性差。
2.2利用空調機制冰(即蓄冷技術)降低艙內溫度
①空調制冰機需要平時一直工作,確保儲冰箱內的水是冰的狀態,一旦發生礦難,外部電源可能切斷,只能依靠儲冰箱內的儲存冰來控制救存艙內的溫度。需要考慮儲冰箱箱體外表面冷凝水的收集,以及儲冰箱、風道內結霜的問題,否則時間過長,冰、霜會將風道內堵塞。
②工業空調用的是380V的電壓,而一般煤礦礦下用電,最低是660V。
③設備維護維修成本太高,不管該系統使用與否,每天都需要運行,再加上設備的維修,運行維護維修費用相當高,成本較大。
3吸附制冷在救生艙中應用系統
3.1吸附制冷連續循環
在救生艙中吸附制冷采用連續回熱型制冷循環,兩床以180°反向運行,即解析剛結束的熱床與吸附剛結束的冷床可實現回熱。第一階段,吸附剛結束的冷床1所需的全部顯加熱和解吸過程前期所需熱量由解吸剛結束的熱床2提供,熱源(加熱裝置,集熱器)提供床1解吸過程后期所需熱量,該過程中熱床2(吸附器2)向床1(吸附器1)放熱,同時自身冷卻,從而減少床2(吸附器2)本需要向環境放熱需要的冷卻負荷,且床2冷卻后進入吸附過程前期放出吸附熱也被用來加熱床1(吸附器1),僅在吸附過程后期向環境排熱,同時節省了冷床1(吸附器1)加熱和熱床2(吸附器2)冷卻所需的能量;在第二階段,情形相反,節省了冷床2(吸附器2)加熱和熱床1冷卻所需的能量。該循環不但使制冷過程成為連續,而且使cop有較大幅度的提高[9-17];同時集熱器可以將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放出的熱量收集起來作為吸附解吸熱,當熱量不足以后期解吸時,開啟加熱裝置完成解吸過程;連續式制冷循環見圖3.1.
圖3.1吸附制冷連續運行基本原理圖
該循環實現了吸附制冷的連續制冷;采用回熱措施充分利用吸附床的冷卻放熱以及吸附放熱;具有吸附制冷的優點即抗震動和傾覆能力較強,吸附工質對是對大氣環境無害物質不影響艙內空氣品質;采用回收余熱作為熱源可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救生艙中先以電加熱作為啟動熱源,再以吸收二氧化碳等氣體放出的熱量作為熱源,如冷量不足時再開啟電加熱,完成吸附床的解吸過程;冷凍水經過蒸發器降溫,進入主艙室布置的風機盤管,對艙內空氣進行冷卻降溫;采用防爆風機對冷凝器和冷卻裝置進行冷卻
目前由于吸附式制冷機受制造工藝的限制,制冷量較小,一般只有數千瓦至上百千瓦,cop較低,對此要提高吸附制冷技術效率??梢詮囊韵聨追矫婕右匝芯浚?/p>
(1)強化吸附劑的吸附性能,開發新型吸附劑,增大制冷量;
(2)強化傳熱,提高吸附劑的傳熱性能和單位吸附劑的制冷功率,減小制冷機的尺寸,提高吸附床的可靠性;
(3)研究新型制冷循環,縮短制冷周期,開發吸附吸收相結合的新型制冷機;
(4)對整個制冷系統對進行優化設計,使各個部件實現最優匹配,提高系統的制冷性能。[17]
3.2吸附制冷在救生艙系統的具體運行過程原理
救生艙制冷量計算:
根據煤礦救援人員的多年經驗,在爆炸、火災等災變期間,礦井溫度長時間持續在50℃以上。根據我國的相關文件標準的規定,救生艙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中時,通過各種技術裝備控制艙內部溫度 ≤35℃。對救生艙模型進行簡化,
艙體結構形式一直具有相同的傳熱系數K;幾何形狀規則;艙體外環境溫度 恒定。設艙內人數為n。
(1) 通過圍護結構傳入的熱量
(2) 避難人員散發熱量
(3)設備散熱量 和所需吸附劑質量
(4)單床所需的脫附熱
4結論
固體吸附式制冷技術存在著其他制冷技術不能比擬的優點,在理論上完全可以應用在礦用救生艙中。但目前吸附式制冷機受制造工藝的限制,制冷量較小,cop較低。該系統在實際中能否應用還需要用實驗進一步研究論證。
參 考 文 獻
【1】 汪聲,金龍哲,栗婧 救生艙熱防護性能研究 煤礦安全
【2】 許健,李長錄,王凱 救生艙的生存溫度保障煤礦安全2011.5
【3】 李榮生.礦井避難室〔J〕 云南冶金,1989(1):47
【4】 高廣偉,張祿華 煤礦井下移動救生艙的設計思路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09.8
【5】 汪聲,金龍哲,栗婧 國外礦用應急救生艙技術現狀[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10, 6(4): 119-123
【6】 張大明,馬云東,丁延龍.礦井避難硐室研究與設計[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09, 5(3): 94-98
【7】 救生艙在世界各國的現狀及救生實例百度文庫
【8】 佚名 煤礦安全事故根源的探究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網 2009.2
【9】 王如竹 吸附式制冷技術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11
【10】 王如竹 制冷學科進展研究與發展狀況科學出版社 2007.4
【11】 Douss N, Meuiner F E and Sun L M,Predictive mode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a two-adsorber solid adsorption heat pump, Ind. Eng. Chem. Res. 1988,27(2)
【12】 滕毅,王如竹 連續回熱型活性碳—甲醇吸附式制冷循環研究 低溫工程 1995年第3期
【13】 劉衛華 郭憲民 黃虎制冷空調新技術及進展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9
【14】 陳國邦 新型低溫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3.4
【15】 吳業正 厲彥忠 制冷與低溫裝置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