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5 16:59: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幼兒園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精心打造門戶網站,建構網絡文化窗口
教育網站建設是整合教育資源,開展教育信息服務,促進教育與社會溝通,形成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的重要窗口。多年來,我們秉承“貼近師生、服務學校、面向社會”的宗旨,緊緊圍繞“辦人民滿意教育”這一核心,著眼長遠,瞄準一流,爭創品牌,使之成為教育網絡文化建設的第一窗口。
江陰教育網站自2002年9月創辦以來,我們不斷加強管理,豐富網站內容,強化網站功能,使網站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目前,網站信息已達6萬余條,訪問總量突破1870萬人次,名列省內同類網站之首,并相繼被評為江陰市2004、2008年度“十佳政府網站”。江陰教育網站根據受眾需求,努力凸顯了四大平臺(信息平臺、資源平臺、教研平臺和政務平臺)的作用,網絡文化在區域教育教學和師生成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 信息平臺。網站開設了新聞中心、政務公開、教育看臺、招生考試、教師頻道、教育園地等50多個欄目,全面提供各類與教育相關的動態信息。特別是“教育新聞”欄目,以每日數十條的信息量向用戶提供江陰本地最新的教育新聞。以全新的方式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展示江陰教育戰線的先進事跡、先進人物,實時記錄江陰教育發展進程。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起到了激勵、表彰、交流的作用,使江陰教育立足本地,走向全國。
2 資源平臺。針對當前學校信息化應用的核心――教育軟件資源的建設。我們依托江陰教育網站。建設了“江陰教學資源庫”“方正數字圖書館”“教育視頻資源庫”“國之源教學資源庫”“瑞博數字化教學平臺”“中教育星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智能題庫”和“江陰教育圖片庫”資源平臺,形成了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江陰教學資源庫群”。提供了與現行教材配套、動態發展的各類優質資源達1100G之多,年訪問總量達520多萬人次。“江陰教學資源庫群”不僅直接服務于一線教師和學生的日常教學、教研和學習,更能充分發揮教學一線師生的創造力,不斷將師生們創造的新的教育資源納入到市級資源平臺中來,實現校際資源的廣泛共享,使之成為一個富有生機與活力的、不斷創新的資源體系。“資源平臺”的建設極大地提升了網站對師生的吸引力和參與度,很好地體現了“合作共享”的網絡文化理念。
3 教研平臺。根據教育行業的特點和服務要求,我們在網上搭建了“學科教研網站”“江陰教育博客群”和“教育科研課題管理系統”三大系統,利用網絡所特有的資源共享、即時反饋、動態展示、互動交流的優勢,構建了網絡教學研究和指導系統,使教科研工作能在網絡平臺的支撐下,打破時空與校際界限,加強了校際間、教師間的交流協作,進一步整合全市教育系統的優質資源,促進區域教研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特別是21個學科教研網站,目前的教研信息、資源已達6萬7千余條,訪問量已達2380萬人次。
4 政務平臺。自江陰教育網站開通之日起,我們就隨之開通了一系列教育電子政務系統。將教育的管理和服務工作通過網絡技術進行集成,在網上實現工作流程的優化重組,打破時間、空間和部門之間的分隔限制,向社會提供優質的、全方位的、規范而透明的管理和服務。目前,教育系統已初步實現了辦公自動化、公文傳輸網絡化和行政管理信息化。
二、精細管理教育網絡,引領網絡文化走向
在網絡為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日益泛濫的網絡病毒、頻頻發生的網絡安全事件逐漸成為阻礙學校信息化建設進程、威脅學校校園網絡信息安全的首要問題。為阻斷不良信息在教育網絡的傳播,凈化網絡環境,我們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的安全管理體系。
1 健全組織領導。教育系統成立了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導小組,建立了由主管領導負責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專職機構,配備政治和業務素質好的同志從事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安全措施,切實承擔起教育網絡安全管理重任。
2 開展宣傳教育。通過專題會議、下發文件等形式,宣傳、強調網絡安全,增強機關工作人員和學校校長、師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將網絡安全意識與政治意識、責任意識、保密意識結合起來,樹立網絡與信息安全人人有責的觀念。特別是強化對學校師生的經常性法制教育,使他們懂得攻擊他人網站,制造、修改及傳播病毒程序,不良信息等都有可能觸犯法律法規,引導師生應用所掌握的計算機技術作對國家、社會有益的工作。
3 完善管理制度。本著“誰主辦、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誰接入、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審核登記制度、信息監視保存清除和備份制度、病毒檢測及網絡安全漏洞檢測制度、網絡系統的維護制度和應急措施、計算機案件和事故上報制度等五項網絡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區域教育網絡的安全運行。
4 加強督促檢查。為將網絡管理工作抓實抓細,我們建立了定期督促檢查和考核激勵制度,重點抓好責任制、應急預案、值班制度、信息審核制度的落實,促進區域內各類教育網站健康有序發展。我們每年都要召開學校網絡行為管理專題研討會,2008年下發了《關于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2009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了江陰市教育系統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單位備案工作,并對全市中小學、職業類學校和幼兒園的校內網站進行梳理,進一步明確學校聯網目的、服務性質和種類,進一步明確網絡管理職責和安全措施,規范了校園網站互動欄目的管理制度。
三、精良培養網管隊伍,提高網絡文化品位
教育網絡管理和文化建設關鍵在人,因此我們始終將網絡管理隊伍的培養和建設擺到突出位置,常抓不懈。教育網絡網管隊伍主要包括網絡管理員、網絡評論員和網絡領航員三個層面,他們是引領江陰教育網絡文化發展的中堅力量。
1 網絡管理員。我們按照“提高素質,優化結構,主動建設,相對穩定”的要求,建立了一支具備較高政治素質、掌握網絡傳播技術、富于開拓創新精神的復合型網絡管理員隊伍,建立網絡管理員的業務培訓與工作考評激勵機制,做到持證上崗,定崗、定責,強化網絡管理員的政治意識、法制意識、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
2 網絡評論員。為及時了解和掌握互聯網輿情,營造有利于教育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我們及時完善了教育網絡評論員制度,組建了市級教育網絡評論員隊伍,組織專題培訓,要求他們及時做好教育網絡信息的巡查和引導工作,跟蹤分析網上輿情,引導網上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