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7 18:11: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網絡政治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 培養 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當前教育界研究的一個熱門課題,也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改革的迫切任務。那么,什么是自主學習呢?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的全過程中主動地、獨立地、有支配權利和控制能力的活動。其實質就是學生獨立主動地學習,在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要學”。筆者結合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一些經驗,談一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第一、用創設情境法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學生而不是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就要求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引起需要,形成思考,為學生營造一個“發現式”、“參與式”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二、實行課堂討論法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討論法就是學生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集體中相互交流小組的觀點或個人的看法,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一種教學方法。課堂討論的形式要多樣化,既有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又有自由討論,生生互動,也有師生共同參與,師生互動。針對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影響學習的現象,在課上組織學生展開了討論。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確定了記錄員、小組發言人、小組長等,明確各自職責,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在討論時各個小組的同學都爭先恐后的發言,然后各小組總結歸納,由各小組發言人發言,最后我把這節課的討論結果歸納如下:同學們應該上一些有益的網站,尤其是一些對學習有益的網站,不能上一些內容不健康的網站。可以玩一些益智類的游戲,但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要過度沉迷。討論法教學和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留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思考探索的空間,能夠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第三、實行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實行開放式教學,就是要求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標新立異,走出課堂,超越書本;不迷信老師的經驗和權威,敢于向教師、書本和權威挑戰,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獨到見解;敢于想別人所未想,言別人所未言,做別人所未做的事;要積極開拓獲得知識的來源和獲得發展的空間。
思想政治課的開放式教學,將會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廣闊空間和渠道,學生可沖破政治課堂和學科的局限,能自主地、能動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廣泛參加社會實踐和網上的學習活動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培養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學習資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型的資源媒體,如光盤、因特網等。光盤的容量之大,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與之相比,學生可以選擇一些輔助教學的光盤進行學習;網絡更是一個信息的海洋,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因特網搜集大量與課本知識相關的學習資料。上課時,對于學生學習中所產生的問題,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上網查找相關資料,最終自主性地解決問題。
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注重社會調查
生活是一本“無字書”,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要讓學生積極關注社會生活。大凡世界上一些有成就的政治家都注重向社會這本“無字書”學習,馬克思、列寧、等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要定期組織學生去參觀烈士陵園、博物館、武警支隊、少教所等;組織學生進行市場調查、社會調查,并鼓勵他們根據調查結果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在學校舉行“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知識競賽、在國旗下講話等,讓學生從生活中、實踐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感悟人生的真諦,找到做人的尊嚴和生命的支撐點。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四、讓學生自主小結,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
演戲講究“余音繞梁,留有回味”,課堂小結也是如此。課堂小結這一環節其主要教學功能是對這一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提煉或進一步設置懸念,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創造性的發揮,收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第五、讓學生撰寫政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