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汽車節能減排方法

汽車節能減排方法

時間:2023-11-16 10:39: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汽車節能減排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汽車節能減排方法

第1篇

關鍵詞:汽車;污染;節能減

中圖分類號:X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3(a)-0000-00

1. 前言

當今時代,汽車已經成為了我們工作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世界各國基本上將汽車的年產量或年銷售量看作是國家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國的汽車保有量也是逐年攀升,其中私家車的增長速度最快,占據了汽車總量的一大部分。雖然汽車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伴隨著汽車的快速增長,汽車尾氣污染也逐漸成為了威脅我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中國的空氣污染中,汽油造成的污染名列榜首。據可靠調查顯示,全國的私家用車每天的燃油消耗量達到了三千多萬升,而大量的燃油每天會制造出三千多噸的有害氣體,汽車的節能減排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急需解的緊急任務。

2. 對節能減排的認識

2.1節能減排的基本概念

所謂節能,就是指能源系統的管理人員在能源循環和使用的所有環節中(含能源的開采、輸送、使用以及能源的轉換之間),例如在能源的法律、節能技術、宣傳和節能減排教育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進行改革和創新,以減少能源的過度浪費。

再者,所謂減排,就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汽車、工廠生產等方面減少氣體污染物、廢棄物、溫室氣體以及含有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等的排放[1]。

總體來說,節能減排就是要求人們在生活中盡量減少各種能源的消耗以及減少氣體或固體廢棄物的排放。所謂汽車的節能減排就是指在汽車的能源體系中能源的生產、轉換以及能源的利用等關于能源的所有方面,減少燃料、汽車材料等的浪費和減少汽車排出物(溫室氣體、污染性氣體、固體排出物甚至含有放射性物質)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2 我國汽車節能減排的重要性

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績,但同時我國也成為了一個能源消耗大國,特別是石油的消耗量逐年上升,已經躍居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從海關統計數字看,我國已經成為石油純進口國,2011年石油純進口2.5億噸占到總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并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加之我國的汽車總量還在快速增長著,石油供應已經給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很大的壓力。如何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不僅關系到我國外匯的合理使用,而且還與我國國家的安全戰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豐富的能源儲備做后盾,節能減排對于我國的發展已經迫在眉睫。我們現在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在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前提下,仍能保持經濟的快速發展。

3. 汽車節能減排的措施

結合全球各國的節能減排方法,汽車的節能減排的可實行性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3.1 提高燃油質量,

要想實現對汽車的節能減排,首先就要提高燃油品質。我國進口的石油大都是含有高組成的含硫石油。國內汽車對這些高硫量石油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我國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加上燃油的脫硫成本高造成了燃油生產企業對脫硫不主動,而且國內對汽車排放的執行標準也要求不嚴,這些問題就導致了大量高排放的汽車,造成了我國空氣的污染[3]。所以,抓好對燃油質量的管理是解決汽車節能減排的首要問題。

3.2使用替代燃料

我國石油資源有限,又是石油純進口國家,因此,采用石油的替代品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我國替代石油的資源首當其沖的就是豐富的煤炭資源了,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就已經提出,“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將煤炭作為發展替代燃料的例子來進行廣為研究和開發。現在在山西等煤礦大省已經在發展以煤炭工業為基礎的合成燃料以及甲醇燃料的生產。除了煤炭以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生物質、天然氣和氫能來代替汽油的使用。汽車的生產企業也正在研發將這些燃料用在汽車燃料中,目前奇瑞、福田等公司都已經有混合動力汽車研制下線投入使用了。

3.3提倡小排量汽車

小排量汽車的車體較輕,每公里耗油相對少,對空氣污染的程度也相對較低,如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控制在130克左右。小排量汽車之所以在我國普及不開,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國的汽車購買者希望自己的私家車開出去有面子、上檔次,屬于認識問題。我國應對這個問題引起重視,并通過降低稅收、汽車價格等經濟手段對其傾斜,加強環保宣傳,鼓勵和引導小排量汽車的發展;同時加大對大排量高耗油汽車的稅收和排放要求,以補償其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等。

3.4發展公共交通

政府在發展城市的規劃中,應將發展城市及邊郊地區的公共交通放在首要位置,要大力發展城市的公共交通,加大公交車的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優化整個公共交通的運行結構,采取有效的措施建設好城市的交通換乘樞紐工程,提高城市交通整體的運營效率[5]。這樣,才能降低私家車數量的增長和使用頻率,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3.5廢舊汽車的再生利用

從汽車自身的結構來看,對汽車的回收利用就蘊含著難以想象的能源利用價值。在日本,不僅針對汽車的回收再利用立法強制,而且已經發展成汽車回收這一新興行業。歐盟在2000年就已經提出回收汽車再利用的建議和法律。但是,對于我國的汽車市場越來越紅火,汽車回收市場卻仍是蕭條。對廢舊汽車的處理仍然停留在丟棄、填埋和燒毀的技術層面上,不僅給我國的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且浪費了大量的可再生利用資源。我國的交通、汽車生產銷售等部門應該聯起手來成立多個汽車回收站,對這些廢舊汽車進行統一的回收處理,加強對可用資源的再生利用。這樣做既可以解決廢舊汽車亂丟亂扔的現象,也減少了冶金等高能耗企業的壓力,對資源進行了高效的重復利用,達到了節能減排的功效。

4.結語

現在,世界各國將環境的保護程度和公共交通的發展作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評價標準,汽車的使用在拉動國民經濟的同時,整體的節能減排亦不能忽視。要達到汽車行業的節能減排、降低汽車污染對環境的影響程度,需要從汽車的生產和使用環節入手,不斷提高汽車的能源使用率,大力發展替代能源,加強資源的再生利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大力的提高公共交通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等。汽車節能減排的工作任重道遠,,不能只是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應該做到技術的支持和對節能減排意識的堅持。

參考文獻

[1] 合肥汽車客運總公司發展戰略研究.合肥工業大學.2007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2] 邊際文.汽車節能減排的方向與措施[J].交通與運輸, 2007 (1).

[3] 張振國,姜源.汽車節能減排的實現途徑研究[J].北方交通, 2008(7).

第2篇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road transportation sector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at economy and societ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brought by road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has already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Resource bottleneck and environment pressure have become the prominent problems for China's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道路運輸;節能減排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oad transportation;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中圖分類號:U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3-0324-01

1我國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現狀分析

1.1 發展現狀交通運輸部成立了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部門規章。節能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建立,為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持,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節能減排基礎研究廣泛開展,技術創新和示范引導效果明顯。同時,一些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大型交通運輸企業也結合自身特點,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示范活動,示范效應初步顯現。汽車排放法規體系逐步建立,有效控制尾氣排放對大氣的污染。雖然由于我國的國情所限,對汽車排放污染物的控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初級階段,總體水平并不高,但是我國汽車排放標準正在逐步完善。

1.2 主要問題資源瓶頸、環境壓力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長期而臨的突出矛盾。道路運輸行業節能減排成為了人民關注的熱點話題。目前我國道路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主要存在:路網的通過能力嚴重不足,運輸效率不高;對道路運輸節能減排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節能優先的方針沒有落到實處;道路運輸節能減排法律法規仍不健全,執法力度不夠;公路能源消耗統計等基礎性工作薄弱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尚未建立;道路運輸實載率和里程利用率低,運力和能源浪費嚴重;道路運輸節能減排技術開發不夠,替代能源推廣工作準備不足等幾方面原因。

2我國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的相關措施

2.1 加大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監管力度建立完善的道路運輸節能標準體系標準化是指在經濟、技術、科學及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通過制定、實施標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的過程;是實行科學管理、現代化管理的基礎及現代化大生產的必要條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道路運輸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和服務性行業,同時也是資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業。道路運輸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技術要求越來越嚴格、分工越來越細、生產協作越來越廣泛,迫切需要研究建立完善的道路運輸節能標準體系來規范來促進節能降耗工作,保障道路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道路運輸行業實現黨和國家提出的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目標。我國交通行業在長期的道路運輸節能工作中組織已經修訂了一系列道路運輸節能標準,如對車輛運輸過程的燃油消耗量進行考核,汽車燃油節能添加劑試驗評定方法標準,汽車節能產品使用技術條件標準,對在用汽車節油產品進行評定等,這些標準配合交通部有關管理規章的實施,促進了道路運輸節能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學化、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2.2 加快建立道路運輸行業能源消耗統計分析標準道路運輸行業能源消耗統計分析標準旨在建立科學、簡便、操作性強的交通運輸行業能源消耗統計制度,統一方法與手段,使統計數據能較準確地反映行業內部能源消耗總量及能源利用效率,盡量減少數據的失真、錯漏,為科學制定具體節能降耗政策、措施提供數據支持。采用典型企業調查結合統計報表制度進行道路運輸能源消耗統計是一種比較經濟及可操作的辦法。以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為單元,在各地選擇確定管理規范、具有統計能力、具有該地區道路運輸的代表性的道路運輸企業,用其車輛作為典型車型的數據采集對象進行公路運輸能源消耗統計數據采集。統計的基礎數據采集項目要遵循最簡化、最基礎化、最底層、可操作化、精確化等原則。

2.3 加強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的保障機制首先,應該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按照《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要求,集中力量加快國道主干線等公路運輸大通道建設,加強管理養護,形成有效的通過能力;提高公路等級,增加高等級和等級公路比重;提高路面鋪裝率,減少等外路面比例;改進交通信號,建立單行線網絡,拓寬交叉路口,平交路口改立交路口;加強城市道路以及高速公路監控,縮短車輛在路上的等待時間;改進路面結構及材料,減少道路養護中的能源消耗;加緊實施全國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全面提高通達度,改善路況,提高路網使用效率;改變傳統只把道路環境設施帶、綠化帶等作為美化環境的局部點綴的理念,要從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高標準建設道路環境設施帶、綠化帶等緩沖區域,使之成為美化國土、保護自然、改良環境和抵御災害的帶狀公路生態系統或區域交通生態系統。其次,要合理優化道路運輸場站布局,遵循與城市總體布局規劃相協調、與道路交通規劃和綜合客運網絡的發展相協調、利用改造和節約投資相結合等原則,建設以國家公路運輸樞紐為龍頭、一般性汽車客貨運站(點)為輔助,布局合理、結構優化、與其它運輸方式更為有效地銜接的公路站場服務體系;以發展物流中心和快速貨運、集裝箱等貨運站場為主,以發展與城市交通或其它運輸方式站場共同構成的綜合性運輸樞紐為主,提升公用型道路運輸的服務水平與效率。最后,要做好落實資金保障機制。實行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稅收優惠政策,繼續推進燃油稅費改革力度。通過法律約定整合各部門間的利益關系,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省能源和基礎設施開支。

3結語

能源危機,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嚴重問題,它不僅影響到各國的經濟發展,而且成為引起國際爭端的政治問題。對我國來說,也是關系到人民生活、國家富強、“四化”建設的大事。道路運輸行業作為一個資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業,要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交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重視節能減排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劉青松.可持續發展簡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

第3篇

__汽車客運集團“燃油消耗統計考核”推廣材料__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長期以來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始終堅持“以節能為己任、以節能增效益、以節能促發展”的管理理念,把節能減排作為提高核心競爭力、創建節約型企業的戰略任務,不斷完善“加強基礎管理、調整運力結構、優化運輸組織、提高車輛技術水平、采用先進技術手段”等方面的節能措施,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常抓常新。尤其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與創新了“燃油定額、燃油統計、考核獎勵”的基礎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節能管理方法,在完善企業管理基礎數據、規范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職工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責任感,使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由“領導重視到全員參與、被動接受到主動開展、單項措施到系統管理”,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積累了成功的經驗。項目通過ic卡、v2.0客運管理系統、fcms03燃油管理系統、gps系統等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使統計資料詳盡細致、及時準確,減輕了統計工作強度,降低了人為因素干擾,增強了統計數據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項目中油耗定額制定科學、統計方法應用得當、考核與獎懲制度合理,可操作性強,普遍適用于道路客運企業,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一、概況__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汽集團)成立于1949年8月,20__年3月改制為__汽車客運有限公司,20__年4月組建為__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至20__年6月30日,蘇汽集團在__全市設有9個分公司、24個子公司和8個參股企業,擁有總資產17億元(不包括控股公司),員工7480名。蘇汽集團在20__年中國交通百強企業中排名第45位;在20__年中國道路運輸百強企業中排名第10位,其中,在客運企業中排名第4位。企業先后榮獲國家道路旅客運輸一級企業、交通部重點聯系企業、江蘇省明星企業、江蘇省服務質量管理優秀企業和江蘇省文明單位等資質和稱號。

長期以來,蘇汽集團始終堅持“以節能為己任、以節能增效益、以節能促發展”的管理理念,把節能減排作為提高核心競爭力、創建節約型企業的戰略任務。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得到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企業在1980年、1982年、1983年、1984年連續被評為江蘇省節能先進單位;1983年被評為交通部節能先進企業,并在國家經委召開的全國節能先進企業表彰大會上被評為表揚單位;1990年被評為國家二級計量能源企業、國家二級企業;1995年10月,被國家經貿委、計委和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節能先進企業”;同年被交通部命名為“全國交通系統節能優秀企業”。

近年來,蘇汽集團進一步完善“加強基礎管理、調整運力結構、優化運輸組織、改善車輛技術水平、采用先進技術手段”等節能措施,繼承與創新了“燃油定額、燃油統計、考核獎勵”基礎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節能管理方法。特別是通過燃油消耗統計考核工作的開展,提高了職工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責任感,實現了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由領導重視到全員參與、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開展、由單項措施到系統管理”的三大轉變,在完善企業管理基礎數據、規范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二、基本原理道路運輸生產的特點決定了運輸企業在為社會提供運輸服務時必然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時也決定了減少能源消耗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節約社會資源最有效的途徑。因此,節能減排始終是運輸企業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管理節能就是其中一項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制定先進合理的燃油消耗定額,明確一定時期的節油目標,完善燃油消耗的統計方法,確保統計數據的及時性、客觀性和準確性是節能減排工作的基礎,也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是定額管理原理、統計學原理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實施合理有效的考核與獎懲制度,激發職工節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激勵原理和目標管理原理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的集中體現。科學管理方法的應用,必然帶來顯著的節能效果。蘇汽集團應用這些管理原理,抓住了節能減排的基礎性工作,首先從制定科學合理的燃油消耗定額入手,采取行車路單制、滿油箱制及ic卡加油制、統計月報制等統計制度,獲取燃油消耗基礎數據,運用“fcms03車用燃油管理系統”等先進的技術手段,確保統計數據的及時性、客觀性和準確性,在此基礎上實施有效的考核和獎懲方法,激發職工節能減排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采取系統的后續保障措施,提高企業節能減排管理工作水平,實現了“職工增收、企業增效、社會增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三、具體做法(一)制定油耗定額標準制定油耗定額標準是蘇汽集團實施燃油消耗統計考核工作的第一步,直接關系到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成效。定額標準的確定要充分體現先進性和合理性,既要保證這一定額能夠起到燃油節約的效果,又要保證大多數基層運輸單位能夠通過一定的努力實現這一目標。蘇汽集團目前執行的是公司20__年4月公布的《各類車輛燃油修訂定額表》(如表1所示),這一定額標準是在20__年7月第一次定額標準的基礎上,幾經修改而得到的。該額定標準以單車百公里耗油量(升)作為衡量單位,標準范圍涵蓋了公司絕大部分車型。在定額標準數值的確定上,以各類車型的出廠標準為基準,以車輛長度、乘員人數、發動機型號作為分類的主要依據,通過參考幾年來的該車型的實際消耗情況及車輛的實際技術裝備水平,并組織相關人員大量調研、跟車測定以及技術分析論證最終確定,同時根據不同的運輸組織方式(班線車、公交車、廠包廠租車)、不同的運行條件(長短途、空調使用)等加以區別,定額制定科學,定額執行可操作性強。表120__年各類車型燃油修訂定額表單位:升/百公里車型燃油消耗基本定額依維柯a40.1012友誼zgt6600d1、金龍klq660113依維柯a49.1214牡丹md6701、牡丹md6702d、友誼zgt6702h、金龍klq672015東吳jsk6700、宇通zk6790h、金龍xmq6790、金龍klq6791e3、金龍xmq679117金龍klq6791e、金龍klq679318宇通zk6896h19宇通zk6790h、宇通zk6893h、宇通zk6860、金龍klq6883、金龍klq6820、桂林大宇gdw6900c、合肥現代hk690020宇通zk6898h、宇通zk6895h.金龍klq6885q、金龍klq6890rcb、金龍klq6895、金龍xmq6892、桂林大宇gdw6900e、合肥現代hk6900k、黃海dd6898.21牡丹md6852adij、亞奔ybl692022安凱hff6850ko3、東吳jsk6860、太湖xq6990y2、金龍xmq6891、金龍xmq6892c1、金龍xmq68 92e2、金龍klq6885、亞奔ybl6920h、宇通zk689823亞星js6972、東岳lck6980、安凱hff6100ko5、安凱hk6900、安凱hk6900k55、安凱hff6901k55、金龍klq6100g、金龍xmq6103g、宇通zk6100h、宇通zk6108、桂林大宇gdw6112a、桂林大宇gdw6120系列24牡丹md6101d2h、太湖xq6990y6、金龍klq6100、金龍klq6110、金龍klq6129、金龍xmq6112c、金龍xmq6115、金龍xmq6118。現代hk6112、現代hk6112a、現代hk6124m。尼奧普蘭bfc6120、尼奧普蘭bfc6125、尼奧普蘭bfc6127、安凱hk6100k05、安凱hff6122k01、安凱hff6120k35、安凱hff6120wk62、桂林大宇gdw6111、黃海dd6990h2b、宇通zk6100、宇通zk6102d2c、宇通zk6110hc、宇通zk6110hd、宇通zk6113h、亞奔ybl6101、亞奔ybl6113h25黃海dd6112h2a、黃海dd6112h8、五十鈴glk6120、宇通zk6113h-2、宇通zk6115、宇通zk6118、宇通zk6118g、桂林大宇gl6120、桂林大宇gdw6120d、西沃xw6120b7r、安凱hff6120k32、金龍xmq6112、金龍xmq6113、金龍klq6116g、金龍klq611826桂林大宇gdw6122、沃爾沃b10m、尼奧普蘭bfc6125a、青年jnp6125a。宇通zk6120、金龍klq6120、金龍xmq612227安凱hff6121gd28安凱hff6120ko132注:空調機組百公里油耗定額標準可在以上基礎上增加2升(二)建立油耗統計制度建立合理的油耗統計制度是蘇汽集團實施燃油消耗統計考核的關鍵。近年來,蘇汽集團通過建立一系列諸如行車路單制度、滿油箱及ic卡加油制度、統計月報制度等具體的統計制度,保證燃油消耗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客觀性。

1.行車路單制度行車路單是車輛運行過程各種作業的原始記錄,是燃料統計的基礎資料。車隊每天向駕駛員開具路單,路單中必須標明車號、起始站、行車里程、班次時刻、載客數量、配載數量以及實際的加油數量等,由駕駛員準確填寫,以便公司統計,其中加油數量要與石油公司的加油數對帳核銷。行車路單上的線路里程以實際里程為依據,由公司相關負責部門根據其實際運行線路測定(以行車記錄儀或gps顯示的里程數作為重要依據,但不是唯一依據),變更線路或繞道行駛需調整里程的,必須經公司相關負責部門核準同意。對于公務用車公里從嚴掌握,經車隊負責人簽字同意后方可確認,以保證里程數的準確性。蘇汽集團行車路單樣單如表2所示。表2__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行車路單(樣張)車號:蘇e4d818車型金龍座位年月日班次屬性駕駛員起站訖站班次時刻里程人數加油數行車記錄起站配載現金記帳正班張臺其__吳中昆山6:4555111035昆山__吳中9:005520__吳中昆山10:50554南站至吳中往返10公里昆山__吳中12:555512__吳中昆山14:50553昆山__吳中17:005521用油數卡245升合計340公里存油數注:班次欄內填寫正班、夾板、包車、聽班、保養、修理、公務、預備、駁客、拋錨簽發人:史明福2.滿油箱及ic卡加油制度這一制度的具體做法是:油料消耗按月進行匯總統計(部分車隊按十天作為統計周期),每月底必須將油箱加滿,由車隊管理人員在月底進行檢查,該車該月內的加油數為其實際消耗油量。為了保證其油耗數據的準確客觀,各單位取消現金加油,通過購買ic充值卡到指定的加油站加油,ic充值卡設定車號,一車一卡,加油時必須填寫加油單據,一式三聯,加油站一聯、車隊一聯、一聯保存備查,從而大大減少了人為因素導致的油耗信息不準確等問題。3.統計月報制度統計員及時統計車輛的具體油料消耗量及公里數,按月計算匯總,并分解到各個駕駛人員予以公布。同時向公司相關負責部門報送相應資料,以便資料的匯總和分析。各分公司或控股子公司負責對本分公司或控股子公司車輛燃油消耗進行匯總和分析,集團公司負責及時匯總和整理分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數據資料,編制出綜合月報表和匯總明細表,及時反映集團公司內各車型的燃油消耗情況及各單位每月車輛的動態消耗情況,以便公司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蘇汽集團統計報表樣單如表3所示。表3集團公司公營車(班線車)車型消耗綜合月報匯總明細表(樣張)車型車輛數燃油定額燃油材料定額材料當月累計當月累計車公里耗油量單耗節超數車公里耗油量單耗節超數耗材總額千車公里耗材耗材總額千車公里耗材宇通zk6896h37192726925528120.27-3260369026174584720.21-91581一類車80二類車120三類車16055619203.96462585125.35宇通zk6898ha421629171196019.01-251057943311679720.16-206794420.370.2646648.880.51宇通zk6893h42049596938718.93-152464794813099220.22-20172362973.1772623112.08宇通zk6895h22117915336218.77-75956092811661420.79-168232183.8121.905584399.55宇通zk6860ha25202448784771019.48-7859308944760266119.51-11699441889171.0629841896.59宇通zk6831hd10181083781865717.21-301987672715363317.52-24198545350.313428139.10宇通zk6732d-1217000026846407915.19-1168002921108.81宇通zk6113h-222600001230333233526.28-2115一類車80二類車120三類車20__064722.5526.06宇通zk6120__623654604525.56-8153193048228325.77-92653065129.582718485.14宇通zk6120hw12625820643524.92-5362757206353323.04-10208247695.891877468.09宇通zk6118ha22610398289427.83-171717044322325.17-458481878.671333977.69宇通zk6118hf8261080862491023.04-5357101037423769923.53-396575188.548.005274.251.54宇通zk611972516095403825.09-30816095403825.09-30859837.1559837.15宇通zk6100h28242305335135322.28-8946227685650960622.38-92507一類車80二類車120三類車1601222353.0213830360.74金龍klq688340203553366853719.29-9637449810185777519.07-17020__8092107.2632610172.50金龍klq6885q8217593__65019.29-7814108451621407219.74-4757815113199.04124656__.94金龍klq6890rcb12115180329021.67-20__752884015622.91-12802276.5149.9722616.5129.02金龍klq6895521832401600519.23-3140103769521031920.27-38520441853.087807475.24金龍klq6109q52525910598223.09-889921802231524.21-2893198676.654620 50.12金龍klq611024252467706009824.35-6529292314671793824.56-7872651365208.1525655687.77金龍klq6119172526405565521.42-1475226405565521.72-1475281.06281.06金龍klq612912511315274024.22-3151404263225422.97-62152521222.80784255.84為完善企業統計工作,蘇汽集團與相關企業合作先后開發“v2.0客運管理系統”、“fcms03燃油管理系統”等統計軟件,并應用于企業燃油消耗統計工作中,在降低了統計工作的勞動強度的同時,提高了企業基礎數據的真實性、客觀性、準確性。(三)完善考核獎懲制度為提高駕駛人員和基層管理人員的節油積極性,蘇汽集團實施了油耗的考核和獎懲制度。由于各分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各自情況的不同,目前蘇汽集團并沒有統一企業的獎懲標準,而是由各分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具體的考核獎懲標準,定期加以調整,采取報備的方式在總公司備案。以運輸分公司為例,其主要的獎懲辦法是:以三個月為一個考核周期,考核定額標準在集團公司下達的燃油消耗定額基礎上有所提高,根據駕駛人員的油耗情況予以獎懲,每節約1升燃油按市場價格的50%予以獎勵,但每月設置封頂量為200升;每多消耗1升則按照市場價格的100%進行處罰。車隊管理人員按車隊節油總數提取一定比例管理獎勵金(其中隊長、機務隊長當其節油數的1.5%,三大員為1.2%,統計員、結算員為0.9%等)。獎懲時要填寫發放明細表,經公司相關部門審核,分公司經理批準后發放,每季度兌現一次。通過考核和獎懲制度的完善,蘇汽集團的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方面,通過獎勵和懲罰制度的落實,提高了員工特別是基層運輸單位工作人員節油積極性,增強了節能減排的意識,促使企業燃油消耗不斷下降,20__年和20__年蘇汽集團累計節油分別達到254.25萬升和315.68萬升;另一方面通過獎勵封頂制的實施,有效消除了員工為過度追求節油而造成的服務質量降低等隱患,保證了考核與獎懲制度的積極效果。四、主要措施(一)建立節能管理機構建立完善的節能管理機構是蘇汽集團大力推進燃油消耗統計與考核的組織保障。目前,企業已形成了由集團公司層、子(分)公司層、車隊層組成的三級節能減排管理網絡。集團公司成立能源管理工作委員會,由1名副總經理兼職負責,設立機務技術處作為集團公司的節能減排管理職能部門,由2名專職管理人員具體負責集團公司的節能減排管理工作;子(分)公司成立各自的能源管理領導小組,由1名副經理分管,設立安全機務科作節能減排管理職能部門,由1-2名專職管理人員負責各單位的節能減排管理工作;各車隊均由1名機務隊長負責車隊節能減排管理工作的具體實施,其中公營車隊分別配備1-2名機務管理人員和1-2名專職統計人員。(二)健全節能管理制度近年來,蘇汽集團先后制定和完善了《__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公車公營技術經濟定額計考核辦法》、《__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機務技術管理制度》、《__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制度》、《__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統計管理制度》等多項節能減排管理辦法和制度。通過規章制度的健全完善,明確了各部門及職工的節能減排職能,確保了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使企業節能減排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合理化。(三)優化運輸組織方法蘇汽集團十分重視通過優化運輸組織方法、改進經營組織模式等集約化發展的手段實現企業節能減排。隨著公司化經營以及線路公司化改造工作不斷深入,到20__年6月底,蘇汽集團已擁有一個純公司化經營的子公司和24個公司化經營的車隊,共有公營車1663輛,占公司總車輛數的55.94%,比20__年同期增長29.2%,公司對于車輛的控制能力不斷增強,為節能減排具體舉措的有效實施提供了保障。同時通過不斷優化運輸組織方式,采取集約化管理手段,提高了車輛運行效率,降低了單車的油耗水平,20__年上半年,由集團公司統一考核統計的1161輛公營車單車油耗為23.2升/百車公里,比20__同期降低了1.2個百分點。20__年上半年與20__年上半年蘇汽集團公營車輛運用效率和燃油消耗對比情況如表4所示。表4蘇汽集團公營車輛運用效率和燃油消耗對比情況表項目單位20__年上半年20__年上半年增、減%車輛數輛1161929+24.97行駛總里程公里6518823051301464+38.64燃油消耗升1515259412064722+25.59燃油節約升22950101818716+26.19(四)調整經營組織機構加強企業重組聯合,調整企業經營組織機構,合理配置企業運力資源,是蘇汽集團降低能源消耗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企業重組聯合,蘇汽集團有效地整合了區域范圍的運力資源,加之運輸“三分制度”(即線路分類、企業分級、經營分工)的實施,有效地避免了同業過度競爭,不僅提高了車輛的使用效率,而且也減少了車輛的燃料消耗,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20__年上半年,蘇汽集團客運班線公營車輛共完成換算周轉量10.81億人公里,千人公里油耗14.01升,比上年同期下降11.39%。(五)改善車輛技術結構近年來,蘇汽集團十分重視通過車輛技術結構的改善來實現企業的節能減排,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車輛技術結構優化方法。企業改制六年來,蘇汽集團共投入汽集團累計投資8.2億元,更新車輛2604輛,通過“三增三減”(即車型增大減小、等級增高減普、性能增優減劣)策略的有效執行,車輛容量、檔次、節能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__年6月30日,蘇汽集團擁有中高級客車2410輛,占全部車輛的81.06%,比去年同期增長10.3%,除出租車外,企業營運客車的平均客位為36.06座/車,比去年同期增長4.49%。20__年上半年與20__年上半年蘇汽集團運力結構、車輛等級對比情況如表5所示。表5蘇汽集團運力結構、車輛等級對比情況單位:輛類別20__年上半年20__年上半年高中普高中普大型595746343431617292中型3422156036525469小型051216036525469合計93714735637991408568總計29732775其中:公營車16631287(六)提高車輛維修水平提高車輛技術水平,保證車輛運行質量是車輛節能減排的基礎工作。要實現車輛高質量的運行則需對車輛進行及時維護和修理,使車輛經常處于完好狀態。蘇汽集團于20__年底了《汽車維護工藝規程》,對車輛的各級維護,特別是車輛的一、二級維護的間隔里程、作業內容、工藝流程、技術標準和技術要求做出明確的規定,并通過多種形式技術培訓和技術練兵,不斷促進科學、合理操作工藝的有效實施。同時不斷加強對維修廠和維修設備的投入,為汽車維修工作提供“硬件”支持。20__年蘇汽集團車輛完好率達到99.5%,千車公里的小修頻率降至0.25次,有效的保證了車輛在良好技術狀態下運行。(七)采用先進技術手段為保證基礎統計數據的準確和客觀,降低統計工作的勞動強度,全面推進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蘇汽集團與多家技術企業合作,先后研制開發了“客運管理系統v2.0版”、“fcms03車用燃油管理系統”等多套系統管理系統軟件,并用于燃油統計考核等基礎性工作之中,以增強企業基礎數據統計的科學性、準確性、客觀性、便捷性、易操作性。特別是“fcms03車用燃油管理系統”的開發應用,通過設備“身份”自動識別和數據的自動采集、匯總等功能,將油耗統計由單車具體到了駕駛員個人,使燃油統計基礎數據更加具體詳細、客觀準確,而且也降低了統 計工作的勞動強度和人為干擾。(八)完善后續保障機制蘇汽集團在燃油消耗統計考核的基礎上,通過對統計結果的比較分析,建立并不斷完善節能減排工作的后續保障機制。這一機制既包括以停崗培訓、日常培訓、定期經驗交流等為主的針對駕駛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專項措施,也包括以淘汰、恢修、調整、選型等為主的針對車輛的具體辦法,從“軟件”和“硬件”兩方面保證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效果。五、項目成效(一)企業效益隨著節能減排活動,特別是以“建立管理網絡、健全管理制度、確定油耗定額、完善統計方法、落實考核獎懲”為主要舉措的燃油消耗統計考核工作的不斷開展,企業節能減排管理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能耗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經營效益有了明顯增長。20__年到20__年三年間,蘇汽集團公司化經營車輛累計節約油料689.51萬升,直接節省成本3171.75萬元(按柴油價格4.6元/升計算),單車油耗節約量由20__年的每年1119.66升/車上升到20__年的2051.2升/車,增長了83.2%。20__年到20__年蘇汽集團燃油消耗與節約情況如表6所示。從蘇汽集團某月公營車(班線車)車型消耗綜合月報匯總明細表(表7)可看出,企業各車型燃油單耗降低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表620__-20__年蘇汽集團能源消耗與節約情況單位:輛、萬升年份車輛數消耗公司化經營車輛汽油柴油合計車輛數油耗節約20__25131043623.63727.61068119.5820__281264.325812.235876.551253254.2520__302045.896592.566638.451539315.68表7蘇汽集團某月公營車(班線車)車型消耗綜合月報匯總明細表車型車輛數燃油定額當月(升)累計(升)車公里耗油量單耗節超車公里耗油量單耗節超宇通zk6896h37192726925528120.27-3260369026174584720.21-91581宇通zk6898ha421629171196019.01-251057943311679720.16-20679宇通zk6893h42049596938718.93-152464794813099220.22-20172宇通zk6895h22117915336218.77-75956092811661420.79-16823宇通zk6860ha25202448784771019.48-7859308944760266119.51-116994宇通zk6831hd10181083781865717.21-301987672715363317.52-24198宇通zk6732d-1217000026846407915.19-1168宇通zk6113h-222600001230333233526.28-2115宇通zk6120__623654604525.56-8153193048228325.77-9265宇通zk6120hw12625820643524.92-5362757206353323.04-10208宇通zk6118ha22610398289427.83-171717044322325.17-4584宇通zk6118hf8261080862491023.04-5357101037423769923.53-39657宇通zk611972516095403825.09-30816095403825.09-308宇通zk6100h28242305335135322.28-8946227685650960622.38-92507金龍klq688340203553366853719.29-9637449810185777519.07-170200金龍klq6885q8217593__65019.29-7814108451621407219.74-47578金龍klq6890rcb12115180329021.67-20__752884015622.91-1280金龍klq6895521832401600519.23-3140103769521031920.27-38520金龍klq6109q52525910598223.09-889921802231524.21-2893金龍klq611024252467706009824.35-6529292314671793824.56-78726金龍klq6119172526405565521.42-1475226405565521.72-1475金龍klq612912511315274024.22-3151404263225422.97-6215(二)社會效益交通運輸行業,特別是道路運輸業作為能源的消耗大戶,每年約消耗全社會成品油總量的近30%。加強以燃油消耗統計考核為基礎的道路運輸企業節能減排管理工作,對節約社會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效益顯著。首先,通過節能減排工作能大幅減少交通運輸行業乃至整個社會能耗總量,降低社會的經濟運行成本。截至20__年底我國道路運輸營運性車輛共計802.58萬輛,按照蘇汽集團近幾年最少的油料節約數計算(20__年的1119.66升/車),我國道路運輸行業一年將會減少燃油消耗898619.07萬升,按照平均油價4.6元/升計算,每年道路運輸行業的直接油耗成本將會減少413.36億元,如果再考慮相應資源(人、物、油、其他材料等)的機會成本和進口成本等,其節約的社會經濟運行成本是十分巨大的。其次,通過節能減排工作還能有效緩解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效應,從而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當前由能源燃燒而帶來的全球氣候變暖、環境惡化、疾病增加等問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點,控制和減少作為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的汽車尾氣(據統計我國城市大氣污染中有70%以上的污染源來自汽車尾氣)排放量意義十分重大。燃油消耗的節約是減少尾氣排放的一項有效措施,按照我國20__年底的道路運輸營運性車輛數和蘇汽集團近幾年最少的油料節約數估算,我國道路運輸行業一年通過油料節約將會減少廢氣排放754.84萬標立方米,由此帶來的包括空氣質量提高、生態環境改善等社會效益是十分巨大的。(三)綜合效果隨著節能減排工作的推廣以及燃油消耗統計考核工作的示范,必然會細化和強化一系列基礎性工作,進而達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推動企業管理工作開展,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綜合效果。第一,通過行車路單制、滿油箱及ic卡加油制、統計月報制等措施制度的實施,不僅能反映車輛油耗的基本數據,而且能夠通過運量、行駛里程等基礎數據,全面反映車輛在整個運輸生產過程中的效率水平,為企業管理提供寶貴的基礎數據,便于企業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方法,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二,節能減排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企業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節能減排效果的實現,需要企業多方面管理工作的配合,如車輛技術管理、車輛運行管理、運輸組織優化等。通過燃油消耗統計考核等基礎性管理工作,有效銜接并協調企業各方面管理工作,推動企業管理工作的系統開展。

第三,燃油消耗統計考核工作不僅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創建節約型企業的重要手段。燃油消耗統計考核工作的實施,增強了政府、企業、社會節能減排的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充分調動了各方面人員節能減排的積極性,使企業站在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將節能減排作為“發展企業、服務社會”的自覺性工作,真正形成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以及行業持續發展的長效管理機制。

第4篇

關鍵詞: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F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8月29日

引言

內燃機是交通運輸、工程機械、農業機械以及國防裝備的主導動力,從國內外能源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看,未來幾十年,以石化能源為燃料的內燃機仍然是各種機械裝備的主導動力,控制燃油消耗和CO2及其他污染物排放已經成為全球內燃機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2013年2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2013]12號,以下簡介《意見》)。《意見》要求到2015年,節能型內燃機產品占全社會內燃機產品保有量的60%,與2010年相比,內燃機油消耗率降低6%~10%,實現節約商品燃油2,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00萬噸,減少氨氧化物排放10%,采用替代燃料節約商品燃油1,500萬噸;培育一批汽車、工程機械用發動機等在制造重點企業;實現高效節能環保型內燃機主機及其零部件生產制造裝備的國產化、大型化;建立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

一、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戰略意義和關鍵技術

(一)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戰略意義。2011年,我國內燃機產量超過7,700萬臺,總功率突破1.4億千瓦大關,成為名副其實的內燃機制造大國。據中科院公布的“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霧霾天氣中檢出了大量含氮有機顆粒。柴油內燃機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細小顆粒物、二化硫、氮氧化物等在大氣中經過一系列化學轉化而成的顆粒物,是PM2.5的重要來源,也是構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成為了污染環境的一大源頭。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預測,到2020年,機動車的燃油需求為2.56億噸,為全國石油總需求的57%,也就是說,到時候汽車將要“吃”掉超過一半的石油,新增的石油需求將越來越多地依賴進口。在當前我國一次能源的消耗結構中,內燃機產品年消耗我國60%以上的石油能源,以2010年我國生產內燃機總功率13.5億千瓦計算,如每千瓦節省一克油品,每年節約汽油、柴油等能源數量將十分可觀。內燃機產品的節能減排,不僅有效減緩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過快增長的趨勢,又可加快內燃機工業的產業升級。

(二)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技術發展現狀。“十一五”期間,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取得了積極進展,內燃機產品燃油消耗率明顯下降,但總體上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1)內燃機產品綜合能效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10%~20%。我國內燃機關鍵零部件的設計制造基礎薄弱,制約內燃機高效低排的高壓共軌、增壓、電子控制等關鍵技術完全依賴進口;(2)先進節能產品比例較低。我國市場保有量中高耗能落后產品還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商用車用柴油機絕大部分燃油消耗率偏高,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用柴油機90%以上屬于能耗高、排放高的產品;(3)替代燃料內燃機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甲醇燃料發動機、生物柴油發動機等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尚處于探索中;(4)內燃機綠色制造和再制造基礎薄弱。我國內燃機綠色制造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階段性差距,內燃機產品再制造處于初期發展階段;(5)內燃機產業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國內燃機節能減排技術標準體系不健全,燃油消耗量綜合評價標準缺失。

(三)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關鍵技術。《意見》提出了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11項重點任務和領域建設,包括加強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漁業船舶、排灌機械、發電機組等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與配套裝置之間的優化匹配。實現內燃機節能減排的關鍵技術包括:(1)增壓及增壓中冷技術。國內科研機構要大力研發增壓及增壓中冷技術,推動以高效節能多缸小缸徑直噴柴油機替代單缸大缸徑柴油機;(2)內燃機產品再制造關鍵共性技術。內燃機制造企業必須要優選再制造技術路線,完善再制造工藝流程;(3)表面修復等關鍵技術。政府要建立健全有利于舊件回收的市場體系,推廣符合標準的內燃機再制造產品。為配合內燃機再制造技術的開發,國家要鼓勵對汽車、工程機械用發動機及其關鍵零部件開展再制造。

(四)內燃機行業節能減排重點專項工程。為加快內燃機先進節能技術推廣和應用,內燃機行業未來將進行6個節能減排重點轉向工程。(1)高壓燃油噴射系統示范工程,實現節約燃油消耗5%~8%;(2)缸內直噴燃油系統示范工程,實現車用汽油機30%~40%的產品應用缸內直噴燃油系統,實現節約燃油消耗8%~10%;(3)高效增壓系統應用示范工程,實現多缸柴油機增壓技術普及率達到90%以上,車用柴油機達100%,車用汽油機達30%~40%以上;(4)節能節材型小缸徑多缸柴油機示范工程,實現多功能型(微型)乘用車用柴油機20%的配套率,替代高耗能大缸徑單缸柴油機50萬臺的目標;(5)高效應用替代內燃機示范工程,實現替代商品燃油500萬噸的目標;(6)船舶柴油機能量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實現單船綜合效能提高5%,CO2減排5%。

二、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標準體系

(一)標準化對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的意義。內燃機標準化工作是內燃機行業規范市場秩序、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提升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抓手。分析內燃機標準化體系結構,有利于對現有的內燃機行業標準、國家標準進行梳理和分析。通過分析和完善內燃機標準化體系工作,初步建立適應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內燃機行業標準體系,從而有力地推進內燃機全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對實現內燃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內燃機節能減排減量化指標需要標準化提供技術基準。標準是實現節能減排效果的依據,能夠使節能減排等技術活動指標化、擇優化和規范化;(2)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需要標準化提供技術規范。標準是內燃機行業進行產品設計、生產、檢驗、銷售和服務的重要依據。標準研究應該與科技研發同步,標準實施與產業發展同步,尤其是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以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消耗、降低振動噪聲等要求的不斷提高,不但要求進一步地降低車輛的有害排放物、燃油消耗量、振動、噪聲等,還要求內燃機能夠燃用多種燃料,實現燃料多樣化和能源綜合利用;(3)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執法監督和科學管理需要標準化提供技術依據。節能減排是以法律為依據,以政府為主導的強制性活動,政府專管和執法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標準的規定進行監測和檢驗,以便對節能減排效果進行檢查、監督和評價。因此,需要在規定量化指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檢驗要求、監測方法、評價程序以及審核標準;(4)標準是內燃機行業進行自主創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工具。總結符合我國內燃機行業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標準化體系,完善現行標準體系,盡可能解決標準缺失、老化、滯后、交叉重復甚至矛盾的現象,使標準全面適應內燃機行業發展的需要。加大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研制力度,提高行業標準的自主創新技術含量,保護內燃機產業安全,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進一步促進我國產品、企業和產業競爭力的提高。

(二)內燃機產品標準化現狀。內燃機行業標準化對象范圍主要包括燃機整機(含通用汽油機)、零部件、附屬裝置及配套設備的設計、生產、檢驗檢測所需要的要求和方法、涉及內燃機性能、內燃機零部件和系統、節能、環保和各種代用燃料等,包括為各種用途(車用、船用、拖拉機等農業裝備用、工程機械用、內燃發電用、摩托車用、機車用、航空用等)發動機燃料(含代用燃料)噴射系統,其他熱能動力裝置和燃燒器等所使用的燃料噴射(或供給)系統。

1、標準體系結構和布局。我國內燃機工業標準化工作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建成了一套基本上滿足我國內燃機工業發展需要的標準體系,為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九五”期間,對1990年底以前批準的內燃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1997年1月1日前批準的行業內部標準進行了復審。這次標準復審工作是在“九五”期間標準清理整頓的基礎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的規定,對標準代號、標準類別、標準內容和標準有效性的又一次較大范圍的清理,廢止了一批不適應內燃機工業發展要求和不適應市場需要的標準,從而使標準體系更加科學合理。2008年和2009年分別再一次對標準進行清理和行業標準復審,經過“十五”及“十一五”期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行業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適應內燃機行業發展的標準化基礎體系。

2、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情況。我國于1978年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下屬內燃機技術委員會(ISO/TC 70),該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制定有關內燃機整機、零部件及其配套機械的基礎、通用標準。上海內燃機研究所是ISO/TC 70、ISO/TC 70/SC 7和ISO/TC 70/SC 8的中國技術對口負責單位,幾乎每年都派代表參加該技術委員會組織的標準制修訂工作。從2007年起,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始承擔ISO/TC 70內燃機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工作,加快與國際接軌步伐,提高我國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能力,爭取承擔更多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工作,力爭實現從“國際標準本地化”到“國家標準國際化”的轉變。內燃機行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工作也取得可喜成果,在ISO/TC 70制定的66項內燃機標準中,到2007年底已有56項轉化為我國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轉化率為84.85%。而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77)在2008年底,其歸口的77項國家標準中(含SC4的三項),有59項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采標率為86%,與國際標準水平相當。

(三)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標準化范圍。《意見》指出2015年將建立健全以下四方面的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標準:(1)內燃機產品燃油消耗限值及測量方法標準,此標準將明確燃油消耗率限定值、推薦值和目標值,達不到限值標準的內燃機產品不得生產、銷售、使用;(2)節能環保型內燃機產品技術標準,此標準將明確燃油消耗率及污染物排放技術指標,規范節能型產品分類;(3)替代燃料內燃機產品技術標準;(4)內燃機再制造工藝技術、產品質量、生產管理等標準,對替代燃料內燃機和再制造產品發展進行規范,開展行業能效對標活動,提高內燃機制造業能源利用效率。

(四)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進展。2011年l2月13日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成立,全面規劃、組織并實施內燃機及其零部件行業標準化工作,建立內燃機行業的標準化體系,進行相關行業標準的清理、整頓、調整、協調、規劃并組織實施等。委員會按照不同的專業成立專業小組,具體實施標準化工作規劃。

2012年10月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可靠性工作組成立大會在山東濰坊召開,會上討論通過了《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可靠性工作組工作細則》,初步搭建了內燃機可靠性標準體系框架,確定2013年申報標準項目及工作進度。可靠性工作組是由全國內燃機標準技術委員會批準成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備案,負責內燃機可靠性領域內標準研究與制定工作的技術組織。工作組主要成員有上海內燃機研究所、天津內燃機研究所、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等70家研究所;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濰柴、玉柴、錫柴、常柴、上柴等內燃機制造企業。同期召開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節能工作組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柴油機用油清潔度分級和檢測方法》立項建議書、中小功率內燃機清潔度試驗方法和限制兩項國家標準草案。

(五)對內燃機產品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的建議。建立健全我國內燃機產品標準化體系是一項綜合性工作,為能順利按時完成制標工作,必須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求出發,運用市場機制,引導企業成為標準制定和實施的主體,提高標準與市場的關聯度,走出從立項到制定實施全過程探索市場取向的新路子;二是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進一步加大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力度,大力推進國內優勢企業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尤其要積極鼓勵優勢企業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使我國的標準或技術方案更多地被國際采納;三是必須進一步完善標準化工作的運行機制,加快標準的制修訂速度,提高我國標準的總體水平。

具體有以下建議:(1)完成國家標準的清理。理清國家標準之間、行業標準與國家標準之間是否存在交叉、重復、矛盾,解決國家標準適用性差、老化的問題;(2)抓好行業標準清理和備案;(3)推進產品采標工作;(4)進一步加強企業標準化工作,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建立和完善企業相應的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加強對節能減排標準的統一組織、協調,共同推進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的開展;(5)逐步建立健全對國內外技術法規的評議機制。從制度建設上盡快開展工作,充分發揮現有技術資源的作用,做好評議工作,維護我國利益;(6)進一步加強標準化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強對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統一管理,集中優勢資源,提高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有效性;(7)完善先進檢測設備,為節能環保標準提供有力技術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1]于智偉.內燃機節能減排借勢起跑[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3.

[2]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00014349/2013-00025.

第5篇

【關鍵詞】南京市出租汽車 電召系統 節能減排

一、項目背景

出租汽車是城市公交的重要補充,能滿足公眾“門到門”快捷出行的需求。隨著城市機動車保有量急劇上升、道路交通狀況日益惡化以及燃油費用不斷上漲,出租汽車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出租汽車運營效率和收益均受到嚴重影響。2011年,南京市擁有市域經營權的出租車總數為9132輛,日總行駛里程約為306萬公里,其中約110萬公里為低速的無效空駛,也就是說,出租車每天都有超過1/3的時間在跑冤枉路。南京市2012年2月的出租車行業上客業務為897.23萬筆、行駛總里程8364.78萬公里,其中空駛里程達3005.443萬公里,空駛比例近40%。居高的空駛率不僅增加了出租車的運營成本,更重要的是引發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與“節能減排”理念相背離的眾多問題。此外,由于缺乏智能化的召車系統,導致“車找人、人找車”的矛盾突出,不僅影響了公眾對出租汽車的信任,降低了出租汽車的吸引力,而且嚴重阻礙了政府大力推進公交優先戰略的步伐,制約南京創建“公交都市”.

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在出租汽車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依托已經建成的出租汽車衛星導航管理系統,依靠先進的信息化、科技化技術,建立出租汽車電召系統,通過推廣使用該系統來提升整個出租汽車行業的服務水平。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是指乘客即時召用或預約出租汽車服務的一種方式,“電召”系統優先在500米范圍內選車,因此無論你在什么地方,最快3分鐘、最晚5分鐘就能打到車。電召系統有助于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營運效率、降低地面道路車輛的擁堵率、降低出租汽車駕駛員的工作強度,實現節能減排。

近年來,相關政策性文件大力支持電召系統的發展。交通運輸部與江蘇省于2012年11月底簽署備忘錄共同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推動交通運輸創新驅動發展、建設低碳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更好地服務發展、服務民生。交通運輸部于2011年啟動了15個城市的出租汽車服務管理系統試點建設,其中重點推行出租汽車電話預約系統,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持續提升出租汽車的預約率,到“十二五”末,國內出租汽車調度率要達到10%以上。2012年江蘇省交通運輸信息化工作會議指出,江蘇省將在“十二五”期間加快推進市級出租汽車智能調度中心建設,推廣出租汽車電調服務和手機衛星導航定位自動召車服務,逐步實現出租電召服務城鄉全覆蓋。《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發展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智能交通,出租汽車電召系統是智能交通的強有力支撐要素。

二、項目的節能減排意義

(一)出租汽車是城市“流動的名片”,電召系統的研究與應用極大地方便公眾出行,從而帶來良好的社會反響,對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意義重大。同時,電召系統能夠很好地保障大型公共活動中突發客流的應急運輸,以“亞青會”和“青奧會”為契機,向國內外游客展示南京形象,提升南京的城市魅力。(二)建設“智慧南京”是南京“十二五”城市發展規劃之一,“智慧南京”不僅體現在智慧產業,也體現在智慧的基礎設施和人性化服務,電召系統融合了各種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和理念,體現了“智慧南京、智慧服務”的發展需求,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三)出租汽車電召系統的應用,有效降低了出租汽車的空駛率,進而降低燃料消耗和環境污染。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推廣使用出租汽車電召系統,可增強公交吸引力,充分挖掘客運資源,抑制私人和單位自備車輛的增長速度,減少道路擁堵,進一步實現城市交通節能減排,體現城市綠色交通發展的需要,契合“綠色青奧,低碳青奧”的青奧會主題。(四)電召系統的推廣使用,優化了出租汽車運行時間,例如,出租汽車司機每天增加1小時的停駛休息時間,即可減少大量燃料費用支出。同時電召系統的使用,縮短了乘客的打車時間,節省了公眾出行因等待而造成的各項成本。(五)城市交通擁擠與擁堵問題已成為國內眾多城市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問題,南京也不例外。據統計,每年全國由于交通擁堵造成的損失達到全國GDP的5%~8%。如何緩解城市交通擁擠與擁堵這一民生問題,已經成為舉國上下關注的熱點。出租汽車電召系統的應用有助于減少出租汽車無效交通流量,緩解道路交通壓力,帶來巨大社會效益。

三、項目實施方案

(一)項目實施內容

主要包括:

1.基于衛星導航的車載終端應用

車載終端將其所獲取的當前出租汽車的衛星導航地理位置信息,通過GPRS方式上傳到電召系統服務器。客戶端可以通過專用GIS軟件或IE瀏覽方式,對當前受監控車輛所在的位置、車速及行進方向進行實時監控,并可以通過網絡對車載終端進行控制,實現出租汽車、監控中心、乘客間的多向數據傳輸。

2.整合衛星導航/POS/計價器功能

通過整合衛星導航/POS/計價器功能,改變以往衛星導航終端裝配后只有單一調度、報警監控功能,以及出租汽車POS刷卡后需要集中定點采集結算信息的困擾。統一平臺后,IC卡消費結算可以通過無線方式進行,將刷卡信息反饋給用戶,并且通過雙通道傳輸模式保障結算數據的安全和保密性。

3.構建出租汽車電召系統平臺

利用全球衛星定位(衛星導航)技術、GPRS移動通訊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互聯網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構建一個在國內具有領先水平、車輛跟蹤范疇覆蓋全國、服務對象面向全市廣大市民、實用性強的出租汽車電召系統平臺。

4.實現出租汽車營運的區域引導功能

實時分析區域性車輛時空分布特征,根據市民用車需求和空載車輛的比例,向駕駛員發送建議前往的營運區域,實現車輛業務引導功能。

5.電召服務評價系統應用

實現服務評價、質量投訴、失物查詢、軌跡記錄、費用查詢等功能,提高乘客的滿意度,提升公交出行的吸引力,真正做到服務于民。

(二)采用技術方案

主要包括:

1.電召系統總體構架技術方案

南京市出租汽車電召系統分為三個層次,如下圖所示。底層為車載衛星導航單元和無線通信鏈路,中間層為衛星導航調度監控系統和出租汽車信息數據庫,最高層為建立在上述基礎上的客運出租汽車信息管理服務平臺.

出租汽車電召系統總體構架技術方案

2.衛星導航監控平臺技術方案

衛星導航系統是支持電召應用軟件系統可靠運行的環境平臺,主要由計算機網絡通訊系統、主機系統和系統軟件平臺組成,具體包括Oracle數據庫服務器、備份服務器、通訊服務器、Web服務器、GIS監控坐席、電腦呼叫中心CTI、UPS電源以及網絡連接設備、Windows 2003 Server/Advanced Server/CentOS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等。系統拓撲結構技術方案如圖所示。

系統拓撲結構技術方案

3.一體化網絡系統技術方案

出租汽車管理系統是面向全市廣大客戶服務的系統,其通信方式涵蓋有線/無線、局域/廣域、公用/專用、地面/衛星等網絡。為滿足用戶24小時不間斷的衛星導航車輛調度定位服務,并兼容運管、運輸等現有業務,需采用電信級運營服務中心系統的技術。針對多協議、多任務和多種行業的復雜應用,實現系統網絡管理中車輛巡檢、安全報警、業務數據及系統配置、數據庫訪問等功能域的綜合管理。

4.三方通話調度業務技術方案

三方通話機制下的出租汽車調度,能減少司機或乘客之間的失約概率,提升乘客電話叫車的滿意度,但由此會帶來更大的通訊費用開支,需要試行有償電召的政策,同時與基礎通訊商進一步協調出租汽車車載電話虛擬網的資費減免優惠,以便開展大規模的三方通話調度業務。

(三)項目運行情況(以中北公司電調業務為例,說明電調在出租汽車管理中對節能減排的效果)

經統計,2010年至2012年,中北客服中心每月平均接聽電話33532筆,接受調度20874筆,調度成功7914筆,調度成功率37.9%。

通過衛星導航智能調度系統的使用,豐富了企業科學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了營運車輛的實載率,減少了駕駛員的無效空駛里程,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更快捷、方便的乘車服務,受到了廣大市民群眾和出租車駕駛員的歡迎.

四、項目節能減排量測算

(一)項目實施前能耗基本情況

以2010年2月為例,南京市出租車行業上客業務為562.41萬筆、行駛總里程5927.23萬公里,其中空駛里程達2369.58萬公里,空駛比例近40%。居高的空駛率不僅增加了出租車的運營成本,更重要的是引發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與“節能減排”理念相背離的眾多問題。

(二)項目節能減排技術原理

電召系統即時召用或預約出租汽車服務,有效降低了出租汽車的空駛率,節約了燃料資源成本,減少了尾氣排放,充分實現了節能減排。

(三)節能減排量測算的依據和方法

1.改善營運方式,節省燃油成本. 由于改善營運方式,參與電召的出租車每天的車輛平均停留時間相對未參與電召的出租車增加1個小時,若按百公里油耗9升、車輛行駛速度40Km/h計算,積極參與電召服務的車輛,平均每天每輛車將節省燃料為:

那么,3.6升燃料,假如以7.5元/升計算,每天將直接節省燃油成本27元,每月將節省810元,年度將直接節省9700余元。

2.減少空駛,提高里程利用率,節省燃油成本。下面三張圖分別是2012年、2011年、2010年出租汽車行業與中北公司的出租汽車里程利用率對比圖。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使用電召系統的出租車企業里程利用率明顯優于全行業的平均水平。隨著電召系統的不斷推廣,以及良好的運營效果帶來的群眾口碑,越來越多的出行市民傾向選用電召服務,中北公司的里程利用率在穩步增長。

(四)項目實施后的節能減排量

由于改善營運方式,平均停留時間增加一小時,每天每輛參與電召服務的出租車將節省3.6L燃油,根據1千克標準燃油=1.4286千克標準煤、1千克汽油=1.351升計算,節省的標準煤為3.6/1.351×1.4286=3.8068千克,即每天每輛參與電召服務的出租車因為營運方式的改善將節省3.8068千克的標準煤。2010年、2011年、2012年中北公司擁有的出租車數量均為1743輛,即中北公司每年出租車因為營運方式的改善將節省標準煤為:3.8068Kg×1743輛×365天=2421.87噸。

以中北公司2012年為例,計算由于里程利用率的提高節省的標準煤。2012年出租車全行業每月里程利用率平均為65.1%,而中北公司的月平均里程利用率為69.6%,2012年平均每輛出租車日行駛里程為355.2Km,中北公司2012年每輛汽車平均每日節省燃油:355.2Km×(69.6%-65.1%)×9L/100Km=1.43856L。

根據1千克標準燃油=1.4286千克標準煤、1千克汽油=1.351升計算,節省的標準煤為1.43856/1.351×1.4286=1.521千克,即2012年中北公司平均每輛出租車每日節省1.521千克標準煤,則2012年全年中北公司的出租車共節省標準煤為:1.521Kg×1743輛×365天=967.65噸。

同理,計算得2011年、2010年全年因里程利用率的提高中北公司出租車共節省標準煤為812.05噸、637.78噸。

第6篇

2011年8月31日,北京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前廣場,第二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宇通杯機動車駕駛員節能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宇通杯)拉開帷幕。

從現場情況來看,來賓和背景版的主題詞相比首屆似乎沒有什么太大變化,但依據目前的特殊形勢,本屆宇通杯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則遠大于上屆。

《汽車觀察》看出一些端倪,本屆宇通杯從上一屆關注比賽的廣泛性開始轉向了廣泛性與縱深性的結合;面向的對象也已經從單純的駕駛員轉向運輸企業,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去考慮如何進行節能減排。

“種子”發芽

“經常帶孩子一起開車出去,他一看見紅燈就會提醒我松油門,現在全家人都知道節能減排了!”首屆宇通杯全國一等獎得主、有著23年駕齡的江蘇省揚州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司機金涌師傅笑呵呵地對記者說。

其實從“讓我去節油”到“我要去節油”,最初既非來自職工對石油日益匱乏的認識,也非來自中國政府對世界碳排放的承諾,而是來自一筆效益獎金的誘惑。

按照車型制定油料標準,省油可拿節油效益50%額度的獎金,超了則全額從工資中扣除,節油越多,公司獎勵越多。這一游戲規則,也正是首屆宇通杯亞軍得主金向陽節油意識的開始。

事實上,國內很多客運公司一直都有這樣的規定:急剎車一次就算一次事故,誰開車省油誰的工資績效考核就高,久而久之逐漸得到了整個行業的共識。

如何讓全行業的節能減排借機變成一種意識,變成一種常態,交通運輸部在思索著,宇通也在尋找著……從一個“人”到無數個“眾”,宇通杯的受益者已經從此前的駕駛員群體擴向廣大運輸公司推廣轉化,進而輻射整個社會。

9月20日,來自內蒙古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烏蘭察布等12個盟市的38名交通運輸業的駕駛員齊參加第二屆宇通杯赤峰站比賽,參賽選手要先進行理論考試、《安節工作法》(對最佳節能駕駛方法的解析)培訓后方可在高速公路場地上實操比賽。接下來,2011宇通杯還將在西北、西南、東南三條線路上繼續展開。

非政治任務

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稱號的到來,讓汽車蠶食原油的速度迅速飚升。

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耗成品油1.4億噸,比2009年消耗凈增加了520萬噸,“十一五”期間規劃新增的1億噸煉油能力,幾乎被新增汽車消耗殆盡。如此高的成品油消耗,已使我國原油進口依存度超過50%的警戒線,達到55%以上。

很顯然,今年宇通杯所面臨的節能減排的形勢要嚴峻和迫切得多。目前,交通運輸行業已是僅次于制造業的油品消費第二大行業,石油消費總量約占全社會石油消費總量的1/3。截至目前,道路運輸業的營運車輛已超過1000萬輛,完成的客、貨運量分別占綜合運輸體系的93.4%和75.2%。

基于這種壓力,據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司長何建中透露:2015年與2005年相比,營運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要下降10%左右,碳排放下降11%左右。實際上,承受壓力的不僅是交通運輸部,道路客運業也同樣承受巨大壓力,其完成的客、貨運量已超過其他幾種運輸方式的總和,消耗的石油量也超過其他幾種運輸方式的總和。“我們的最終目的在于將比賽成果運用到實踐中去,實現交通運輸業運營方式的升級,競賽展示了道路運輸業節能減排的潛力。”宇通客車副總經理王文兵告訴《汽車觀察》記者。

如果按照王文兵的構想,宇通杯在一定層面上已經達到了預期效果。經了解,去年有來自全國25個省(區、市)近300家客運企業的500余名駕駛員參賽,累計賽程4萬多公里,其中預賽百公里油耗平均值為20升,節油率達20%;決賽50名選手的百公里油耗平均值與競賽用車的標準百公里油耗25升相比,節油率超過30%。節油率與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之間的關系,正如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分析的那樣:我國現有同類型營運車輛近60萬輛,若簡單按照節油率20%、節能駕駛技能普及率5%估算,每年就可節省燃油12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410萬噸。如果這樣的節油效果能體現到全社會所有營運車輛,則年節省燃油可達68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將達到2100多萬噸。在這種情況下,節能減排已不是政治任務那么空泛而簡單,它已與道路客運企業的生存發展聯系在一起。

效益暴風眼

油費是客運企業最主要的運營成本,對于每天要靠“喝油跑路”的道路客運業來說,飚升的油價已令企業苦不堪言。要想實現企業運營成本的降低,與全員節油技術的提高緊密相關。

金向陽所在的下屬公司――河南省新鄉市新運交通運輸有限公司在賽后專門成立了節能辦公室,負責車輛油料指標的制定和執行。僅去年一年,該公司節油就超過9.5萬升,創造節油價值70萬元,節油率比2009年提高了近20%。

第7篇

[關鍵詞]智能汽車;節能減排;石油經濟

[DOI]10.13939/ki.zgsc.2015.15.191

1 引 言

年前,蘋果公司被曝正在研究新型智能汽車iCar,準備進軍汽車市場。作為科技時尚的領軍企業,這一消息或許預示著智能汽車時代的到來。除了激光測距儀、視頻攝像頭、車載雷達、傳感器等獲得環境感知和識別能力的智能設備之外,智能汽車大多采用電驅動、混合驅動等節能技術。2011年第六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上,通用展位展出的EN-V[1]概念車可以實現零污染零排放;2013年年底廣汽WITSTAR[2]概念車亮相,該款汽車搭載增程式電驅動動力總成,能用極低的油耗輸出較大的動力。

站在經濟學的角度上,智能汽車的興起將意味著更少的油耗及更清潔的環境,這一點與世界節能減排潮流以及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不謀而合。本文將結合T.M.I.Mahlia等人所使用的數學模型,站在一個更加理性的角度測度智能汽車與其新的節能標準將為我國節省多少石油資源,從而為決策者提供更多地依據。

2 量化分析過程

本文所用的模型主要通過三個步驟測度智能汽車潮流能夠帶來的汽油節約量及其經濟效益。首先通過歷年的數據回歸、估計未來20年我國汽車總量的變化;接著通過調查所得數據得出我國汽車汽油使用效率的自然增長率;最后計算扣除自然增長率后,智能汽車能潮流能為我國帶來多少石油經濟效益。在最后的計算中,本文分別假設智能汽車的汽油使用效率較之傳統車分別提升10%,20%,30%,40%,用于測度不同情況下的節油數量,同時也便于進行靈敏度檢查。

2.1 汽車數量的回歸及預測

在這里,我們采用回歸模型對未來20年我國汽車數量進行預測。根據Klienbau[3]以及Makridakis et al[4]的研究,汽車數量的預測可以使用公式(1)來進行回歸和預測(其中Y為汽車數量,單位萬輛,X為年份)。2000年至2013年我國的汽車數量可以從國家統計局數據庫獲取。

此回歸可決系數為0.99,擬合效果非常好。考慮到我國中西部地區的汽車數量仍然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我們采用公式(2)預測未來20年我國汽車總量。從預測結果可以看出,我國汽車總數在未來20年中還將不斷增長,2034年汽車總數將達到83731.89萬輛,這些估計數據將為接下來計算總的汽油節約量提供基礎。

2.2 汽車節能技術進步的自然增長率

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哪怕沒有智能汽車產業的介入,節能技術也會不斷進步。我們將這一節能技術的緩慢進步速率定義為AEI――汽車節能技術進步的自然增長率。根據調查數據及T.M.I.Mahli[5]等人的研究,這一自然增長率約為1.5%。

2.3 節油量的計算

(1)基準年我國汽車的汽油使用效率――BFC

定義2014年為基準年,即新型節能車的節能效果都與2014年的汽油利用率進行比較。基準年我國汽車的汽油使用效率定義為2014年每輛汽車平均行駛的總里程數除以每輛汽車的平均年油耗,如公式(3)所示。

BFC=U0E0(3)

(2)智能汽車的汽油使用效率――NFC及平均汽油使用效率――AFC

智能汽車由于采用電驅動或混合驅動,將拉低所有汽車的平均油耗。換言之,每升汽油將支持更多的汽車行駛里程。我們在此引入智能汽車的汽油使用效率NFC及所有汽車的平均汽油使用效率AFC兩個概念。所有汽車的平均汽油使用效率將取決于智能汽車所占的市場比重,這里我們假設從2015開始智能汽車所占的市場比重每年提高10%,其上限為70%,見公式(4)和(5)。NFC=BFC(1+η)(4)

AFCi=i×NFC+(10-i)BFC10(i

7×NFC+3×BFC10(i≥7)(5)

(3)單位汽油節約量――IFS

單位汽油節約量為智能汽車發行后的市場平均油耗于基準年的市場平均油耗之差,其表示的是每公里的平均節油量,見公式(6)。

IFS=1AFC-1BFC(6)

(4)第i年的汽車凈增量

第i年的汽車凈增量為相鄰兩年預測汽車總數之差,見公式(7)。

Shi=Nai-Nai-1(7)

(5)第i年的調整系數

由于汽車節能技術的提升存在自然增長率,實際節油量應該是智能汽車的節油總量與自然增長狀態下的節油量之差。在此,我們使用一個由1遞減到0的調整系數反映這一事實,見公式(8)。

SFi=1-(i×AEIη)(8)

(6)每輛車每年的實際節油量――UFS

在知道了單位汽油節約量和調整系數之后,我們可以得出每輛車每年的實際節油量。其值應該等于單位節油量,每輛車的年平均行駛里程與調整系數三者的乘積,見公式(9)。

UFSi=SFi×IFSi×MAVG(9)

(7)汽車存活系數――SSF

由于汽車存在使用壽命,我們需要一個調整系數SSF來反映汽車報廢這一事實。根據Mahlia et al[6]的研究:在汽車使用總壽命2/3的年限內,我們規定SSF為100%,隨后的年份內的SSF使用下式進行計算,見公式(10)。

SSFi=1-i-2L32L3(10)

(8)第i年的新型車總量――AS

接下來,我們計算第i年的智能汽車總量,用于作為直接計算最終節油量的基數。其值應為第i年汽車的凈增數與汽車存活系數的乘積加上上一年的智能汽車總量,見公式(11)。

ASi=(Shi×SSFi)+ASi-1(11)

(9)計算年節油量

上述各算式做好鋪墊之后,我們可以用智能汽車的總量乘以每輛車每年的實際節油量得到我們需要的最終結果,見公式(12)。

ESi=ASi×UFSi(12)

代入相關數據后,所得的結果見下圖。假設2015年智能汽車開始大規模進入市場,分別分析其節油技術所帶來的汽油節約量為10%,20%,30%,40%時的情況。可以看出由于自然增長率的存在,節油技術僅在一段時間內帶來實際的汽油節約,且新的節油技術所帶來的節油效果越顯著,這一有效期越長。

不同節能技術下的節油量

3 結 論

智能汽車潮流將為我們節約數量巨大的石油資源。本研究顯示,如果智能汽車的節油技術能使每輛車的平均油耗減少10%,在未來的5年內我國共可以節約6750920噸汽油。若每輛車的平均油耗減少40%,在未來的20年內共可節油60128萬噸。如果按每升5.8元進行計算,這相當于節省了約3.5萬億元人民幣。同時,新的節能技術也將減少碳排放量,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這一效應不僅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環境經濟效益,更是可持續發展與節能減排的戰略需要。希望本研究能夠幫助決策者更好地抓住智能汽車興起這一機遇,創建民族品牌,節約資源,改善環境,為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吳志,低碳出行――EN-V概念車[J].地理教育,2011(5).

[2]機經,國產無人駕駛汽車首次亮相[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5(1).

[3]Klienbaum DG,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multivariable methods.New York:ITP,1998.

[4]Makridakis S,Wheelwright SC,Hyndman RG.Forecasting: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Wiley,1998.

第8篇

一、研究專題和期限

專題一、城區公共建筑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研究與綜合應用示范

1、中心城區既有中小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研究與示范

研究目標:針對中心城區既有中小型公共建筑的用能特點,提出適用于中心城區既有中小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方法與路徑,為大面積節能改造提供技術支撐;選擇1幢區屬科技館,進行圍護結構和用能設備的綜合改造,滿足現行建筑節能50%的要求,并實現節能綜合技術應用與展示功能;選擇1~2幢中小型養老院開展綜合節能30%以上的改造示范。

研究內容:中心城區中小型公共建筑用能特征、節能改造技術與體系、節能改造效果評價方法的研究;綜合節能技術應用示范與展示一體化的整體優化實施方案研究;營造室內舒適環境的節能改造技術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2、“環境友好型”社區節能減排適用技術集成與示范

研究目標:在一個已建成社區內,實現居民樓的外維護結構保溫隔熱、空調節能和遮陽等節能技術集成應用的示范工程,完成社區公共部位的太陽能利用和雨水收集綠化澆灌系統的建設,達到社區節電15%以上的目標,并制定“環境友好型社區技術導則”。

研究內容:節能技術在居民住宅小區中應用的示范推廣模式研究;建筑能耗與小區環境質量監測技術研究;公眾參與平臺建設標準與技術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3、歷史建筑節能技術集成研究與應用示范

研究目標:針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歷史建筑這一特殊建筑群體,以公寓、花園洋房為重點對象,通過對現有的建筑節能技術進行評估,實現節能改造技術在1-2處花園洋房歷史建筑的集成示范應用,和1500平方米的歷史建筑適宜節能技術推廣應用,并建立適合于歷史建筑的節能改造技術體系和歷史建筑節能改造質量保障體系,形成歷史建筑節能改造技術導則。

研究內容:建筑節能關鍵技術適用性的研究;歷史建筑節能改造關鍵技術的研究;歷史建筑節能改造工程質量評估方法的研究。

專題二、建設工程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研究與綜合應用示范

1、大型交通樞紐市政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集成技術及應用研究

研究目標:通過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基礎設施內的耗電設備節能潛力分析,采用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技術,以及照明智能控制和空調變頻控制等節能技術,達到降低能耗20%以上的目標;為解決傳統城市雨水管理帶來的排放設施投資大、運行能耗高及面源污染問題,對虹橋樞紐高架道路、屋面等進行雨水蓄滲利用,實現削減雨水排放量40%以上。

研究內容:大型交通樞紐新能源利用技術的研究;道路照明智能控制系統的開發;地下空間變頻通風空調系統的開發;景觀一體化雨水處理技術的研究。

2、*國際機場北通道節能減排綜合技術應用研究

研究目標:結合機場北通道建設工程,多途徑、大規模研究應用廢舊材料的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綜合技術,使工程建設過程中能耗與污染物排放同口徑減少6%;建立工程建設過程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模型,形成一套道路工程建設能耗和排放信息與分析系統軟件,量化道路工程建設節能減排情況。

研究內容:工程建設過程中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模型研究;舊水泥混凝土再生利用研究;生活垃圾焚燒爐渣應用技術研究;舊瀝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施工臨時設施和其他管理活動中節能減排技術研究。

專題三、重點耗能行業的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

1、區域性供電綜合節能示范應用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區域性供電系統,應用綜合節能技術,形成相應的示范工程;根據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設計理念,建成一座集成新能源利用等多項節能技術的110kV新型變電站,達到總能耗減少50%的建筑標準;建成可轉移30~50%高峰電力的蓄能空調示范工程。

研究內容:區域電網科學規劃、節能控制和管理綜合技術研究;節能型變電站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蓄能空調節能量定量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2、鋼鐵行業低熱值煤氣規模化利用和系統運行優化的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鋼鐵行業中高爐、焦爐和COREX所產生的大量低熱值煤氣,通過大型燃煤電站摻燒煤氣、全燒煤氣大型蒸汽輪機發電和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等多種利用方式,實現高爐煤氣100%回收利用;通過綜合考慮電能調度、能源平衡和多種燃料混配的經濟運行方式,開發出在線優化系統和遠程分析平臺,實現煤耗下降5g/kwh以上。

研究內容:高爐低熱值煤氣綜合利用方案的技術經濟性評價方法的研究;高爐煤氣燃燒經濟運行在線優化系統及遠程分析平臺的研制;先進控制和節能技術在高爐煤氣利用過程中的應用研究。

研究期限:*年12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3、以煤為燃料的熱電冷三聯產新型工藝技術研究

研究目標:為改變目前煤炭粗放型的利用方式,研究開發以煤為燃料的熱電冷三聯供的新型工藝技術路線,實現煤炭熱能高效梯級利用,并建立制冷量50萬大卡/時規模的熱電冷聯產示范系統,與熱電聯產和供冷分產相比較,達到節能15%以上。

研究內容:熱電冷聯產系統優化配置的研究;熱電冷聯產系統優化運行的研究;熱電冷聯產系統協調控制的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專題四、新能源利用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示范

1、城市垃圾多元化能源轉化技術研究

研究目標:為構建城市可持續能源供應體系,通過城市垃圾生物質組分拆分、混合氣化和微藻光合作用捕獲二氧化碳等集成技術開發應用,建立城市垃圾及二氧化碳多元化能源轉化系統,形成相應的系統集成工藝流程與示范裝置。城市垃圾木質纖維材料的拆分回收率在85%以上,混合燃料的氣化氣熱值達到6~7MJ/kg,微藻的生物量達到40~50g/m2?d,生物柴油轉化率達到90%以上。

研究內容:城市垃圾木質纖維材料的分拆工藝與裝置研究;多種燃料混合氣化工藝與裝置研究;利用微藻吸收二氧化碳生產生物柴油的工藝與裝置研究;油藻基生物柴油的發動機燃燒性能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2、新型多光譜太陽能器件研究

研究目標:為促進太陽能的高效率光電轉換和應用,研制和采用新型多光譜(光譜區≥4)集成的光電池器件和結構,與太陽能的光譜圖匹配,使光電轉換效率達到40%以上。

研究內容:高效光譜分區采集和光電轉換的新方法和技術的研究;與太陽光譜匹配的高效率光電器件的研制;光電器件的結構優化、濃縮和光電集成設計和制備。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3、50kW級燃料電池測試系統性能優化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國內大功率燃料電池測試系統嚴重依賴國外進口的問題,在完全自主開發的燃料電池綜合性能測試臺的基礎上,完成系統50kW大功率關鍵技術的優化升級,使電子負載實現50kW以上功率600伏耐壓,CVM電壓掃描速度1次/秒、電壓精度1‰FS,使產品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研究內容:50kW大功率燃料電池測試增濕系統的開發;50kW大功率燃料電池測試專用電子負載的開發;燃料電池256通道電壓掃描CVM系統的開發。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專題五、新能源汽車科技專項

1、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開發

研究目標:通過采用高強度鋼、鋁合金、鎂合金、纖維復合材料等以及采用零部件結構的薄壁化方法,實現新能源汽車整車減重10%。

研究內容:圍繞四門兩蓋、輪罩等車身覆蓋件,車身立柱、橫梁、縱梁等車身結構件,以及底盤開展新材料應用技術研究及結構設計優化,電機輕量化小型化開發與研究。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2、轎車用節能干式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DCT)控制系統開發

研究目標:建立控制系統開發及測試技術平臺,開發DCT控制系統,通過實車匹配和標定,與同檔位MT的原型車相比,整車加速性和燃油經濟性提高5%。

研究內容:研究換檔及起步離合器控制策略,開發電控系統軟、硬件,故障診斷與安全保護技術,建設測試平臺,開展樣機臺架、裝車性能試驗及品質評價。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3、電控SC9DF國四型(相當歐四型)重型商用車柴油機開發

研究目標: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滿足國四排放的重型商用車柴油機并產業化。

研究內容:開發滿足國四排放的重型商用車柴油機整機,研究選擇性還原催化劑(SCR)的配方及制備工藝,開發控制NOX排放的噴射系統,研究SCR系統的故障診斷、定位和拾取技術。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4、水平對置式兩缸模塊化發動機樣機研制

研究目標:開發第一代快速成型樣機和燃油系統,達到功能和性能指標要求,并通過可靠性試驗。

研究內容:開展發動機和燃油系統詳細設計,CAE設計驗證和優化,研究試制發動機和燃油系統。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務

二、申請方式

1、本指南公開。凡符合課題制要求、有意承擔研究任務的在*注冊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從“*科技”網站進入“在線受理科研計劃項目課題可行性方案”及下載相關表格《*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研計劃項目課題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認真如實填寫。

2、申報單位應具備較強技術實力和基礎,具備實施項目研究必備條件,具有實施項目必需的研究開發設施及匹配資金(企業牽頭申報的匹配資金不能少于1:1);鼓勵以產學研聯合方式申請,多家單位聯合申請時,應在申請材料中明確各自承擔的工作和職責,并附上合作協議或合同。

3、課題責任人年齡不限。鼓勵通過課題培養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干。作為課題責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員,同期參與承擔的863、973、國家科技攻關和*市重大、重點科研項目數不得超過三項。

4、本專項課題的申請起始日期*年8月22日,截止日期為*年9月5日。課題申報時需提交書面可行性方案及其附件一式4份,并通過“*科技”網站提交可行性方案和其他所有表格。書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時間為*年9月1日至9月5日,每個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書面文件請采用A4紙雙面印刷,普通紙質材料作為封面,不采用膠圈、文件夾等帶有突出棱邊的裝訂方式。

5、已申報今年市科委其它類別項目者應主動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復申報不予受理。

6、網上填報備注:

1)點擊連接可進入《科研計劃項目課題可行性方案》申報頁面;

2)首次登錄必須選擇“初次填寫”轉入申報指南頁面,點擊"專題名稱"開始申報;

第9篇

節能減排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十二五”建設目標的重要內容。加快節能減排,對于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調查從對全的部份大型企業進節能減排入手,梳理出了影響節能減排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該問題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為加快節能減排提供依據,促進經濟建設又快又好發展。

一、節能減排現狀

近年來,委政府采取了個方面的措施,節能減排取得了一定成效。

1、強化組織領導,實現責任減排

為確保完成減排目標,切實加強對全減排工作的領導,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協調解決我減排具體事項,并相繼出臺了《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意見》、《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暫行辦法的通知》等文件。

2、強化目標管理,實現管理減排

將削減指標分解落實到各重點減排企業,與所屬各重點減排企業簽訂減排目標責任書,做到目標到位、任務到位、責任到位。

3、強化工程措施,實現工程減排

對“十二五”期間項工程進行減排,同時,政府自我加壓,在完成下達的削減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的目標任務的同時,還對的特征污染物氮氧化物進行削減。

4、強化關停措施,實現結構減排

按照人民政府與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簽訂的限期淘汰和關停落后產能目標責任書要求,“十二五”期間,分別關停發電廠臺萬千瓦機組,水泥臺濕法窯,公司2#、3#硫酸系統。

5、強化執法監管,實現日常減排

為確保完成以上管理減排目標,按照國家環保部污染減排核算系數要求,環保局堅持每季、每月認真開展對全家國控、控重點企業(污染源)的現場監察。嚴格執法監管,確保環保設施的完好率、運行率及污染物的去除率處于良好狀態,并對現場監察中發現以上“三率”不正常的情況進行處罰及通報批評。督促家重點污染企業安裝臺(套)在線監測裝置并與環保部門聯網。

6、強化總量控制,實現效能減排

一是嚴把“兩高一資”(即高耗能、高污染、資源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核、審批關,堵住污染增量源頭。二是嚴把新批、新建項目“三同時”制度落實關,控制新的污染源產生和排放總量的增加,努力實現增產不增污。三是嚴把排污許可證發放準入關,促使重點企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和滿足總量控制要求。

7、強化咨詢服務,實現服務減排

委、政府高度重視污染減排工作,到進行現場辦公,幫助解決污染減排存在的問題。環保部門積極為減排企業在技術、資金等籌措方面出謀獻策。總量減排辦公室積極組織、企業環保專業技術人員到環保局進行開展有關環境政策、環保技術、規范減排臺帳、建立檔案等方面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咨詢,引導減排企業順利實施減排工程。同時跟蹤了減排工程進度,了解了減排工程質量,掌握了總量削減數值。

通過實施以上7個方面的工作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十二五”污染減排任務的順利完成,至2010年月日,列入、、政府、年污染減排項目已全部完成,共削減二氧化硫噸,化學需氧量噸。年全年排放二氧化硫噸,比年的噸降低%,排放化學需氧量噸,比年的噸降低%。同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億元,比年的億元增加%(人均GDP達美元)財政總收入億元,比年的億元增加%,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億元,比年的億元增加%。在經濟穩步發展的同時,污染減排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環境空氣質量逐年好轉,穩定達到級空氣質量標準,全年優于級質量空氣的天數為天,達到了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二、節能減排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采取了諸多措施取得較大進展,但從目前情況看,節能減排中仍存在不少問題,有些問題需要經過一定期的努力才能解決,有些問題需要爭取各方支持,有些問需要更加重視和深入研究,突出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1、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從能源結構看,過度依賴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總量的比重很小。從產業結構看,第二產業中電力、化工、造紙、建材等高能耗、高資源消耗行業在全工業經濟中占有較高的比重,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明顯偏低。

2、資源利用效率低。傳統的粗放型發展、外延式擴張的經濟發展模式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沒有真正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資源浪費現象依然十分嚴重。

3、全社會循環經濟體系還不完善。目前我發展循環經濟主要集中在工業系統,經濟社會其他領域循環經濟系統尚未真正建立起來。城生活垃圾仍然采用傳統的填埋、焚燒方式,城中水回用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進展緩慢。

4、宏觀政策、管理體制不完善。節能減排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國家各項宏觀政策,涉及到發改委、環保、經委、科技等部門管理,其中,既有各地方利益,也有全及至全國全局安排,只有各項政策完善、管理體制順暢才能讓各地方與各部門、政府與民間形成合力,全力推進。當前,在宏觀政策與管理體制上均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制約了節能減排的推進。鼓勵節能減排的財政稅收政策還不完善,少數對高耗能高污染產品的出口退稅政策仍在沿用。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不到位,一些有效促進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如支持高效節能產品推廣的政策措施范圍太窄,鼓勵余熱余壓發電、“零”排放的政策還在協調中。雖已出臺節能節水環保設備減免稅政策,但落實這些政策還存在一些障礙。節能減排相關金融支持政策與措施還較少,力度不夠大。合同能源管理等場化機制規范引導力度不夠。中小企業量大面廣,是節能減排的重要力量,目前,政府對中小企業節能減排重視不夠,措施不到位。

三、加快節能減排,促進可持續發展對策建議

中國政府在2009年11月25日作出了“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鄭重承諾。應當認識清醒地認識到,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能源缺乏的現狀短期內也不會改變,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居民用能耗能比重必然增加,特別在國際國內宏觀大環境對節能減排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節能減排工作必然面臨更多新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推進節能減排,需要加強研究與指導。

1、不斷完善管理機制與宏觀政策。將節能減排納入“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發展低碳產業、研發推廣低碳技術、推行低碳消費,著力建設“低碳城”。研究制定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將環保產業、新能源利用作為建設兩型社會、加快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支柱產業,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加以引導。要不斷完善節能減排的組織管理體系,對各級節能減排管理機構進行整合,強化職責、充實力量;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要建立監測、賠償和治理的利益機制;加強環保執法力度,建立完善企業排污舉報制度,加大處罰力度。要理順資源和環境價格,發揮場機制的調節作用。積極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利用價格機制的作用,抑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項目,促進符合環保要求和有利于節能減排的新技術脫穎而出。政府對能源企業節能改造每年提供一定額度稅收抵免。借鑒國外經驗,制定能源目錄,對建筑物的保溫隔熱、高能效生產設備、余熱利用設備、太陽能、風能等項目,享受10%的投資稅收優惠。對新建的節能住宅、高效建筑設備等都實行減免稅收政策,對家庭更新大型耗能設施,提供稅收減免優惠。在金融政策上,建議加強商業銀行信貸政策窗口指導。警示環保和能耗減排有問題客戶風險。將企業排放和環境違法有關信息逐步納入企業征信系統。

2、建立疏堵結合的落后生產能力調控機制,優化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清潔生產。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是優化調整經濟結構的關鍵環節。淘汰落后生產能力要更新思路,建立疏堵結合的落后生產能力調控機制。首先,對現有不符合生產條件的落后生產項目堅決予以取締。加強全資源開采行業管理與整合,特別要加快對使用落后生產工藝進行資源開采企業的整合。進行資源深加工,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其次,要防止落后生產能力的新增量,嚴格落實項目審批制度,對不符合節能減排要求項目不予批準和引進,特別是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要防止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引進,要加強全工業園區管理,防止惡性競爭。再次,通過技術扶持、政策引導等方式,引導落后生產能力進行資本的產業轉移。落后生產能力企業關閉后,其產業資本必然要尋找投資出路,只有加以技術扶持、政策引導,促使其進行資本產業轉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落后生產死灰復燃的問題。優化調整經濟結構還需要發揮產業優勢,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節能減排、促進可持續發展提高支撐。

3、爭取中央支持,政府與場相結合,切實加大節能減排投入。節能改造與污染治理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在綜合治理、城鎮污水處理等項目上要通過各種途徑盡量爭取中央資金支持。要利用擴大內需、應對危機的機遇不斷加大節能減排政府資金投入,將節能減排作為當前“擴內需、調結構、促增長”的重要內容。要充分利用場資金投入節能減排。如大力扶持城污水處理等環保產業發展,發行節能與污染治理相關政府債券,大力扶持地方環保產業企業上等。

4、切實解決節能減排部分環節與領域突出問題。一是要加快城污水處理步伐。建立城污水處理領導責任機制、督辦通報機制、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著重解決新城區管網建設、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轉等重要問題。新區開發建設不論是工業還是住宅小區、商業區一律實行雨污分流制。二是加快重大節能減排技術研發與適用技術推廣。充分利用國內外、內外各種資源,組織實施重大產業技術開發,重點圍繞節能、清潔生產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關鍵、共性技術,組織實施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要加大適用節能減排技術推廣力度,將適用節能減排技術推廣作為一項重要政府公共服務內容。

5、公共部門要率先垂范。各級公共部門既是節能減排工作的倡導者,更應該是節能工作的踐行者,各級機關自身節能減排做好了,就能夠在社會上起到很好的表率和宣傳作用。一是要加強各級機關單位的建筑節能。要加強機關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建立節能示范工程;帶頭使用節能燈泡、節水器具等節能產品;建立各機關單位能耗公示制度;建議夏季公共建筑空調溫度在中央要求基礎上調高一度。二是加強公共部門交通節能。限制各級機關采購大排量汽車,加快汽車制度改革,限制公車私用。三是對少數公共部門不按規定排放現象(如部分區域的煙囪)堅決予以取締。四是在公共部門在加強節能減排宣傳。讓人人具有節能減排意識,堅決杜絕能源浪費現象。

第10篇

一、總體要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降低能源消耗強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與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相結合,堅持把優化產業結構與淘汰落后產能、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業相結合,堅持推動技術進步、強化工程措施與加強管理監督相結合,進一步強化責任,依法行政,完善政策,加強監管,形成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有效驅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激勵約束機制,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目標:到2015年,全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7%;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比2010年下降7.9%、11%、6.5%、6.8%。

三、主要任務:

(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1、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進一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強化質量、安全、能耗、環保等指標約束作用。有關部門及金融機構對新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要依法嚴格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總量控制、建設用地和貸款審批。建立健全項目審批責任制,認真查處越權審批、分拆審批、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等行為,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牽頭單位:市發改委、環保局;責任單位:市國土局、建規局、安監局)

2、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開展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落后產能排查,摸清落后產能底數。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方案,將任務分年度落實到相關縣區和企業。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對未完成淘汰任務的縣區,實行項目限批到完成任務為止;對未完成淘汰任務的企業,不予審批、核準和備案新的投資項目,依法吊銷落后產能企業排污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環保局)

3、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大企業技術改造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對產業升級帶動作用大的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合理引導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發展擁有國內外著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大中型企業。(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科技局)

4、提高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完善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大力發展生產業和生活型服務業。到2015年,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低于26%。鼓勵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二)推動重點領域和企業節能減排

1、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研究制定能源消費總量管理辦法,探索總量控制的具體方式和有效方法,明確目標和工作機制。加強用能管理,建立能源消費總量預測預警機制,跟蹤監測和統計各縣區綜合能源消費量、原煤消費量、高耗能行業用電量、高耗能產品產量等情況。對能源消費和高耗能產業增長過快的縣區,合理控制能源供應;對工業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縣區,實行區域限批,切實改變敞開口子供應能源、無節制使用能源的現象。(牽頭單位:市發改委、統計局)

2、嚴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能評和環評制度。建立完善的能評、環評配套制度,嚴格評審標準和程序,加強評審監管。嚴格能評和環評審查,對能源消費總量和污染物排放總量增長過快、沒有完成年度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區域和企業,實行能評、環評限批。未按規定開展能評、環評,或者評審未通過的投資項目,投資主管部門不得審批、核準或備案,項目不準開工建設,有關部門不得發放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排污許可證等。加強對縣區能評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嚴肅查處各種越權審批能評、環評的行為。(牽頭單位:市發改委、環保局)

3、加強節能發電調度和需求側管理。按照能效水平對火電機組進行排序,優先安排節能、環保、高效發電機組上網。開展發電權交易,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效發電機組發電。完善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制定配套政策,規范有序用電,發揮電力調度對節能減排工作的調控作用,建立長效機制。(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供電局、供電公司)

4、加強政府和公共機構節能減排。建立公共機構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完善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額管理制度,加強能耗監測平臺和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加大辦公樓及相關用能設備節能改造,淘汰高耗能設備,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辦公設施、設備。落實節能和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實施意見,強制采購高效節能、節水、環境標志產品,禁止采購低能效產品,加強評審監督。積極推進公務用車改革,嚴控公車數量,加快淘汰低效公務車輛,嚴格公務車油耗定額管理,提高公務車輛中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比例。(牽頭單位: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5、推進新能源快速發展。大力調整電力結構,積極推進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強石油、天然氣等在開采、加工中的節能減排管理。大力推廣煤炭清潔利用技術。加快煤層氣產業化開發。(牽頭單位:市發改委)

6、推進工業節能減排。以重點行業、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為著力點,加快構建結構優化、產業鏈完備、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的工業體系,推動工業節能減排邁上新臺階。加強電力、石化、化工等行業污染物深度治理,促進工業企業全面、穩定達標排放。(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環保局)

7、強化建筑節能。全面開展綠色建筑行動,盡快出臺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強化施工階段標準執行情況監管,開展綠色建筑示范。加強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開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額管理。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應用。嚴格執行夏季、冬季空調溫度設置標準。深化供熱體制改革,全面推行新建建筑供熱計量收費,推進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加強城市照明管理,嚴格控制裝飾性景觀照明。(牽頭單位:市建規局、住建局)

8、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加強節能型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建設,引導居民綠色出行。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優化貨運組織管理。全面推行甩掛運輸和不停車收費。支持機場、車站節油、節電改造。加速淘汰老舊機動車和尾氣排放不合格車輛,積極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牽頭單位:市交通局)

9、促進農業和農村節能減排。因地制宜發展小水電、太陽能,大力推進農作物秸稈能源化利用。加大農村沼氣利用力度,到2015年,全市沼氣用戶達20萬戶,年用沼氣160萬立方米。推進節能型農宅建設,推廣省柴節煤灶。加強節電、節油農業機械和農產品加工設備及農業節水、節肥、節藥技術推廣。大力推行清潔生態養殖,加大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污染防治力度。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鼓勵使用高效、安全、低毒農藥。(牽頭單位:市農業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環保局)

10、開展重點用能企業節能行動。依法加強年耗能5000噸標煤以上企業的節能管理工作,下達重點用能企業目標責任書,嚴格考核。重點用能企業要建立嚴格的節能管理體系,將節能任務落實到分廠、車間和班組,加強考核監督,落實獎懲措施。要深入開展能源審計和能效水平對標活動,按要求報送能源利用狀況,實現能源計量器具達標配備,確保能耗限額全達標。對未完成年度節能任務的,強制開展能源審計,限期整改。(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三)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

1、加快節能減排改造工程。積極推進鍋爐窯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建筑節能改造、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市、縣區政府要在財政預算中安排節能減排專項資金,采用補助、獎勵等方式,支持節能重點工程、高效節能產品和節能新機制推廣、節能管理能力建設等,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占財政收入比重要逐年增加。(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財政局)

2、實施循環經濟重點工程。實施資源綜合利用、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示范推廣、農業循環經濟等循環經濟重點工程,將榆神、榆橫工業區建設成為循環經濟示范區。(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榆神、榆橫工業區管委會)

3、加大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實施力度。加大城鎮污水處理實施和配套管網建設力度,推進重點建制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改造提升現有治理設施,到2015年,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縣城、重點鎮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50%以上,再生水回用率達到20%以上,加快中水回用項目建設,回用率達到70%以上。加快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強化垃圾滲濾液處置。(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4、推動脫硝脫硫工程。新建燃煤機組全部安裝脫硫脫硝設施,現役燃煤機組要安裝完善脫硝脫硫設施,確保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所有火電機組全部實施脫硝改造。實施石油煉化、化工、有色冶煉、建材窯爐、煉焦爐、大型燃煤鍋爐的脫硫改造。(牽頭單位:市環保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

1、加強規劃指導和政策引導。全面完成市循環經濟試點市建設任務,制定循環經濟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深化循環經濟示范試點,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建立健全循環經濟統計評價制度。(牽頭單位:市發改委)

2、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加強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推動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冶煉和化工廢渣、建筑廢棄物、道路廢棄物以及農林廢物資源化利用。到2015年,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推動“禁實”向重點鎮發展,大力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建規局)

3、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在重點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推廣應用清潔生產技術。開展重點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推進農業、服務業清潔生產示范。(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工信局)

4、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推進農業節水增效,推廣普及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高工業用水效率,促進重點用水行業節水技術改造。加強城鄉生活節水,推廣節水器具,提高公眾節水意識。大力推進再生水、礦井水利用。(牽頭單位:市水務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

1、科學分解節能減排指標。經過綜合考慮縣區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及節能潛力,合理確定并下達了各縣區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見附表)。各縣區要將市上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并分解落實到下一級政府、有關部門和重點單位,嚴格責任考核。(牽頭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強化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目標責任評價考核體系。加強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統計,完善能耗統計方法,加強環境統計體系建設,提高氨氮、氮氧化物的統計能力。同時,把縣區目標考核與行業目標評價相結合,把落實五年目標與完成年度目標相結合,強化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縣區政府每年要向市政府、人大報告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有關部門每年要向市政府報告節能減排工作落實情況。將節能減排任務完成情況和工作落實情況作為縣區和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評價考核的重要內容。制定節能減排表彰獎勵辦法,對做出突出成績的縣區、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制定節能減排行政問責管理辦法,對未完成任務、工作不力的,嚴肅追究責任。建立節能減排統計預警機制,加強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跟蹤監測和預警,每季度各縣區節能減排目標完成進度情況晴雨表。(牽頭單位:市統計局;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發改委、環保局)

(二)加快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

1、加快節能減排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將節能減排納入年度科技計劃,完善節能環保技術創新體系。繼續深入推進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組織節能減排技術攻關,攻克一批共性、關鍵和前沿節能減排技術。強化節能減排基礎性、前沿性和共性研究平臺建設,建立政府指導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多種形式的產學研戰略聯盟。加強節能減排科技基礎研究和條件能力建設,組建一批省級節能減排工程實驗室和重點實驗室。(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2、加快高效節能減排技術推廣應用。繼續加大推廣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及重大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探索節能技術評價認定體系,根據節能技術的共性技術特點,形成節能技術分類遴選、示范和推廣的動態管理機制。(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三)完善促進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

1、貫徹執行價格和環保收費標準。按年度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消耗限額執行情況核查,對超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實行差別電價或懲罰性電價。出臺鼓勵余熱余壓發電企業的上網和價格優惠政策,推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嚴格落實脫硫電價。提高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2、強化金融業節能減排服務。加大各類金融機構對節能環保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探索適合節能減排項目特點的信貸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節能減排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實行鼓勵商業銀行和民間資本投入節能環保產業的融資擔保政策,引導私募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社會捐贈金和國際援助資金對節能環保領域加大投入。(牽頭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分行)

(四)加快節能減排新機制的推廣

1、加大能效標識和節能環保產品認證實施力度。實施強制性能效標識制度,繼續落實能效標識產品目錄,加強能效標識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應標不標、能效虛標、虛假宣傳等問題。加強能效標識宣傳,提高消費者辨識能力。(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部門:市質監局)

2、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引導重點用能單位積極采用合同能源利用方式實施節能改造。公共機構實施節能改造應優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鼓勵大型重點用能單位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組建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支持節能服務公司加強技術研發、服務創新、人才培養和品牌建設,做大做強。(牽頭單位:市發改委)

3、發展環保特許經營。鼓勵采用BOT等多種市場化運營模式開展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煙氣脫硫脫硝的特選經營。要完善準入標準,規范招標行為,打破地方保護,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要規范特許人和受許人的權利與義務,縣區政府是城(市)鎮污水、垃圾處理的責任主體,特許企業是煙氣脫硫脫硝的責任主體;要通過合同形式約束受許人的經濟責任,督促受許人加強特許經營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監管,確保污染治理設施穩定高效運行。(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五)加強節能減排執法監督和檢查

1、加強節能減排執法監督。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專項檢查,督促各項工作落實,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對重點用能單位和重點污染源的執法檢查力度,對嚴重違反節能環保法律法規的行為公開曝光,對有關責任人嚴肅處理。(牽頭單位:市發改委、環保局、監察局)

2、加強重點污染源監督管理。加強污染源在線監測、環境境監控中心建設和運營管理。所有國控重點污染源安裝在線監測裝置并與中、省、市環境監控平網。建立完善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臺賬,加強設施日常運行監管。(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3、強化節能減排監督管理能力建設。著力加強市、縣節能監察機構能力建設。到2012年,縣級政府基本建立節能監察機構,建立覆蓋市、縣兩級的節能監察體系。推進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建設大氣環境自動監測和污染源監控中心。(牽頭單位:市編辦;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環保局)

4、充分發揮監察、審計部門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監管力度。監察、審計部門要加大對節能減排工作以及項目的審計、監察力度,建立節能減排監察、審計制度,規范節能減排運行機制。(牽頭單位:市監察局、審計局)

(六)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

第11篇

[關鍵詞]電網企業;低碳管理績效;評價系統;碳足跡;層次分析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71

[中圖分類號]F272;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5)24-00-03

“十二五”計劃把節能減排和控制碳排放強度作為經濟發展的硬約束性指標,而“霧霾”與“低碳”成為經濟發展不可避免的主題。2013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24 738萬kW,同比增長9.3%,火電裝機容量86 238萬kW,占全部裝機容量的69.1%。火電裝機容量的不斷增長導致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損害。

電力供應鏈中的電網企業,它是吸收煤炭等一次能源、輸送和配供綠色電力的重要平臺,因此它在低碳管理中處于重要位置,在國家節能減排浪潮中面臨挑戰的同時蘊藏著很大的減排潛力。在研究低碳管理績效評價體系之前,已有學者對與此相關的低碳電力、電力企業節能減排的評價做出了研究。孫彥龍等建立的低碳電網指標體系總結提煉了與電網低碳發展相關要素,全面揭示了與電網低碳發展相關的關鍵因素;顧英偉、李彩虹闡述了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現狀并對其進行節能減排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促進電力行業低碳發展的水平程度、CO2減排量;田俊麗從低碳效益方面分析了CO2、SO2等污染物的減排價值,并使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指標權重計算;李冰進行了電力企業完整的環境成本的核算體系;Sovacool根據碳足跡這個指標對全球12大都市區進行了評價分析,并提出了促進低碳、減少碳足跡的建議,而孟美文以內蒙古電網企業為例提出碳足跡的核算和評估過程。

1 電力企業低碳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

在霧霾背景下的低碳管理績效是擴展到從電網規劃建設、運行、客戶滿意和社會效應4個層面上逐層推進的。因此本文運用DSR模型,選取“低碳經濟指標、低碳技術指標、低碳運營指標、低碳生態指標”構建經濟-技術-運營-生態四維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理論框架,以期為定量評估電網低碳發展潛力提供參考依據,也為未來低碳管理績效指標核查、節能項目合作、建立綠色系統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

1.1 低碳經濟指標

從電網規劃開始全面對經濟指標加以定義,進行低碳經濟指標比較分析。

1.1.1 購買火電的經濟性

購買燃煤發電廠發出電量的經濟性。隨著“廠網分離,競價上網”的進行,電網企業更青睞成本低、質量高的電能。

1.1.2 清潔能源并網建設投資力度

電網對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并網投資成本占總投資成本的比重。投資比重越大,碳減排能力越強。

1.1.3 并網結構合理性

2013年電網供給到需求側的電量輸出69%來自于并網火電,并網風電占6.1%,22.5%電量輸出并網水電,核電和并網太陽能僅占1.2%。這種不合理的電力并網結構不利于電網低碳的運行。因此,并網消費越合理,資源利用效率越高,越經濟。

1.1.4 總損耗成本

電網中電器設備如變壓器、輸配電過網損耗電量成本占總輸送電量價值的比率。損耗成本越低,越能提高企業低碳管理績效。

1.1.5 環境管理成本

環境管理成本可反映電網管理過程項目實施對環境破壞而進行治理的費用。環境管理成本越小,說明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對環境的損害小。

1.1.6 企業環境收益

企業環境收益指的是企業的環境贏利,是企業因為進行環境投資而從環境資產或環境治理中得到的效用總量,如電網中使用非晶合金變壓器等先進適用的節能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帶來的環境收益;也可以是企業積極參加節能減排獲得的優惠或政府補貼這些實際收益。

1.2 低碳技術指標

低碳技術是指涉及電網從建設到運行過程中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

1.2.1 節能設備滲透程度

基于降低污染提高利用率的節能減排技術滲透程度,如無功補償技術、節能輸配技術,節能變壓器,替代SF6的節能、低污染電氣設備的應用程度。

1.2.2 節能電力供給技術

電網輸出電用于如節能電動車,節能電燈等節能設備占的比重。汽車尾氣是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對霧霾的形成作用較大。據數據顯示,2014年底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5.67萬輛,同比增長5倍;其中,純電動車生產2.58萬輛,插電式生產1.36萬輛,同比增長近25倍。用電側對節能電力的供給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污染。

1.2.3 智能用電裝置研發覆蓋率

基于電網需求側,智能采集用戶用電信息,同時獲取用戶用電量,從而提高用電效率、減少電能損耗、降低用戶電費支出的裝置的研發或實施程度。

1.2.4 低碳電力調度技術

低碳電力調度是當用戶用電超過限定額度時,對電網供電量加以限制并最后輸送給用戶用電的技術,既能減少能耗也能促進電網移峰填谷的效果。

1.3 低碳運營指標

低碳運營指標即電網通過低碳技術調度的電量被消費的方式、運營程度。

1.3.1 電力規劃集聚程度

電網規劃供電運營范圍與居民區、產業園區的聚集程度。供電范圍越密集,集聚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電網節能降損和電力企業的碳減排工作的進行,同時保證了電網建設和改造的經濟性和環保性。

1.3.2 水電氣復合網運營程度

通過逐步實現能源聯產聯合調度,形成有機水、電、氣復合能源網。如浙能集團的電/氣聯合,提高整體系統性效益。

1.4 低碳生態指標

霧霾背景下這種管理形式對資源環境方面的效益。

1.4.1 碳排放量降低程度

電網實施低碳調度、節能技術等各項低碳管理后,在供電所有環節中減少的電量損耗而降低的碳排放量與傳統調度方式下碳排放量相比較優化的程度。

1.4.2 節能工藝工程貢獻程度

電網規劃建設過程的節能“工藝”對碳減排價值的影響大小。如電網在建設輸配網項目時使用埋線代替架空建設以降低線損達到低碳經濟的目的。如建設暴露在外的大型電器設備時采用隔熱節能工藝工程在提高設備使用率降低由于設備年久失修而造成的損耗。

1.4.3 碳足跡認證實施程度

電網碳足跡是對電網從電網規劃、建設運行這整個過程產生的CO2的核算和評估。它包括從變電站、輸電線路、配電線路、配電變壓器匯總、統計數據,計算分線、分站網損率碳足跡及管理排放如電網自身照明、供暖、計算機等用電設備排放。它是從電網自身消費和消耗出發的,是對電網碳足跡實施與否的低碳管理績效評價。

1.5 低碳標準化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對以上因素的分析,最終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電網企業低碳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低碳管理績效

評價指標體系 低碳經濟指標 燃煤發電機組上網

清潔能源并網建設

并網結構合理性

總損耗成本

環境管理成本

企業環境收益

低碳技術指標 節能設備滲透程度

節能電力供給技術

智能用電裝置研發

低碳電力調度技術

低碳運營指標 電力規劃集聚程度

水電氣復合網運營

低碳生態指標 碳排放量降低程度

節能工藝工程

碳足跡實施程度

2 基于AHP的電力行業低碳標準化管理評價體系

本文用層次分析法將評價指標體系分為三層: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

2.1 步 驟

2.1.1 構造判斷矩陣

建立層次分析模型后要在各層元素之間進行兩兩比較,構造出比較判斷矩陣。對于n個元素來說,得到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2.1.2 重要性等級

進行1-9重要性等級標度。

2.1.3 層次單排序

(1)計算判斷矩陣每一行元素的乘積

公式1

(2)計算上式n次方根

公式2

(3)對正規化

公式3

W=[W1,W2,…,Wn]T即為所求特征向量。

(4)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公式4

其中AWi表示AW中第i個元素,是等級矩陣和特征向量的乘積。

2.1.4 一致性檢驗

引入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以外的其余特征根的負平均值,作為衡量判斷矩陣偏離一致性的指標,即用

公式5

其中,CR為判斷矩陣的隨機一致性比率;CI為判斷矩陣的一般一致性指標,它由下式給出:

公式6

RI為判斷矩陣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采用1-9階的判斷矩陣。

當CR

2.1.5 總層次排序

最高層次的總排序就是其層次總排序。

2.2 評價指標權重確立

根據上述確定的電網企業低碳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我們使用層次分析法對經濟、技術、運營、生態指標進行權重的確立。

目標層A的構造的判斷矩陣確定指標重要性程度,如表2所示。

表2 A判斷矩陣

低碳指標 經濟指標 技術指標 運營指標 生態指標

經濟指標 1.000 0 3.000 0 3.000 0 1.000 0

技術指標 0.333 3 1.000 0 2.000 0 0.333 3

運營指標 0.333 3 0.500 0 1.000 0 0.333 3

生態指標 1.000 0 3.000 0 3.000 0 1.000 0

同理可求其他指標權重,各指標權重一致性檢驗均通過。總層次排列如表3。

3 案例分析

選取河北省A電網企業和河南省B電網企業進行比較,根據專家的評分(滿分10分,實施效果越好,分數越高),計算如下。

A企業總分數:0.121 6×8+0.072 0×9+0.072 0×6+0.022 8×7+

0.022 4×8+0.060 2×5+0.058 2×6+0.009 8×6+0.058 2×8+

0.025 3×7+0.071 3×6+0.035 6×8+0.194 6×7+0.123 8×6+

0.052 5×8=6.980 9

B企業總分數為6.429 4。可知,A電網企業分數高于B電網企業,則A企業低碳管理績效比較高,通過實際調查,與現狀相符。

4 結 語

在霧霾背景下,電網企業低碳管理不僅能提高電力企業的綜合效益,保證企業安全高效地運作,提高整體管理水平,而且能保證企業在整個低碳環境下運行,并且能為將來除了電網企業之外的售電公司提供借鑒,使得各電力企業在契合當今國家對生態的要求下更好更快地發展。隨著社會用電水平不斷提升,合理地評價電力企業低碳水平,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有助于大力推動我國電力企業發展建設的綠色發展和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國家能源局.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Z].2015.

[2]孫彥龍,康重慶,陳宋宋,等.低碳電網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4(17).

[3]顧英偉,李彩虹.電力行業節能減排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4]田俊麗.低碳經濟下光伏發電綜合效益評價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3.

[5]李冰.火力發電企業環境成本核算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4.

[6]Sovacool,B K,Brown M A. Twelve Metropolitan Carbon Footprints: A Preliminary Comparative Global Assessment[J].Energy Policy,2010(9).

[7]孟美文.碳足跡分析在電力企業節能減排中的應用[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1.

[8]萬林葳.環境收益、環境效益和環境績效概念辨析[J].財會月刊,2011(24).

第12篇

[關鍵詞]汽車省油 省油駕駛 省油技術

中圖分類號:U471.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8-0175-01

引言:

由于汽車耗油為我們日常生活造成環境污染以及石油資源日漸枯竭問題。造成汽車油耗的因素有很多,根據檢測,經驗豐富駕駛員要比技術一般的駕駛員平均節約燃油 8%~10%。因此,節油的關鍵是駕駛員根據汽車的運行條件采取適當的駕駛操作技術,要達到人和汽車保持最佳運行狀態,針對采取節油措施和辦法減排全面進行試論分析。

一、影響汽車整體使用的主要因素

(一)根據汽車本身的質量合理選擇輪胎胎壓。因為油耗的關鍵就是與輪胎,胎壓壓力不夠使滾動阻力增加,造成油量消耗。胎壓過高會增加輪胎磨損程度減少使用壽命,所以要定期檢查輪胎氣壓。不要隨意更換輪胎的大小。選擇寬的輪胎讓車整體看起來更飽滿,但是輪胎越寬車輪阻力越大,這也是造成油耗的原因。

(二)汽車不要熱身過度。早晨熱車對車本身有一定好處,汽車預熱可使機械部件啟到很好的作用減少摩擦延長使用壽命,但過度熱車會增加發動機的磨損程度和車輛的油耗。

(三)汽車發動機要使用低粘度機油。發動機機油粘度越低,引擎越"省力",也是省油的關鍵。特別是冬季溫度低,機油的粘度更高,這時最能體現機油的優越性。

二、駕駛習慣和駕駛技術決定省油的關鍵

汽車省油的關鍵問題是養成良好的駕車習慣,高速行駛,節油量可達30%,在市區行駛節油可達5%。車輛的省油除了廠家設計因素以外,主要還是在于駕駛習慣和技術,為了節省油耗應根據以下方面提高駕駛水平。

(一)行駛時減少車輛負重。盡量減少后備箱使用空間,不重要的東西不要堆置在車內。

(二)平緩加油,避免急踩油門猛踩剎車,猛踩剎車和急加速這些行為都會增加燃油消耗。遇到紅燈或停車應提早收油,盡量少踩剎車。

(三)切忌低檔高速行車。低檔行駛會使車消耗能量,所以在駕駛手動變速器車時在車速穩定下來以后應及時換成高檔。

(四)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定速巡航,在平坦的路面上選擇定速巡航可以起到省油的目的,但在陡峭的地形上這種行為未必是最穩妥的。

(五)避免車輛長時間怠速等紅綠燈,發動機空轉時車輛也是要消耗燃油的。,在停車等待時應盡量將發動機熄火這樣也是省油的關鍵。

(六)盡量少用空調,在使用空調過程中檔位要調適中。空調檔位越高消耗燃料和油量就越大。

(七)盡量少開窗戶,在高速行駛過程中不能打開車窗,會大大增加行車的阻力,導致油量消耗。

(八)保持車輛清潔,定期做保養給車打蠟可以減少空氣阻力,因而可以提高燃油的經濟性。在啟動車使不要太過于加大油門,發動機低溫運轉要比高溫運轉更費油,所以剛啟動車時不要立即加速,應該緩慢行駛幾分鐘后讓引擎加熱之后再加速。

(九)讓胎壓保持一定水平,胎壓的高低都會增加耗油量,因此需要定期檢查胎壓,符合規定要求的胎壓可以降低油耗 3.3 個百分點。

(十)定期檢查方向盤和輪胎,輪胎和駕駛盤往往會失去準確度,這種情況下也會耗油量。

(十一)正確換檔,正確的時機換檔,不要出現低擋高速,高擋低速的現象。

(十二)避免超速行駛,最省油的速度是80公里,每增加 1 公里的時速,就使你的耗油量增加 0.5%。

(十三)劃好路程再行駛,這是駕駛員經常遇到的問題,沒有規劃好就上路行駛,路線不熟悉導致浪費大量汽油。

(十四)定期保養汽車,汽車更省時省油的關鍵是定期保養。污濁不堪的啟動塞,空濾或堵塞的濾清器都會降低燃油的經濟性。所以要定期做汽車保養和維修是首要工作。

(十五)按照規范要求磨合汽車,汽車在磨合階段磨合不恰當會耗費油量。磨合期期間應注意兩點:一是避免超速,也不要低速行駛,時速限制在 70 到 90 公里之間。二是避免負重行駛,節約燃油是關鍵基礎,駕駛員對駕駛操作技術才是節油的真諦,對車輛熟悉以及了解正確的使用,才可能真正進入車輛節油的境界。

三、針對汽車減排技術的研究

(一)發動機排放的現狀

汽車尾氣排放的廢氣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光化學煙霧和微粒。據調查,北京市 1999 年統計的發動機排放占大氣污染的百分比為:非采暖期CO、HC、NOx分別為 69%、47%、63%.:采暖期為 80%、79%、55%。十年之后,現在更是發動機排放量占大氣污染的百分比更多更嚴重。

(二)治理減排的有效措施

1.使用小排量汽車車身體輕,耗油量少也是減少環境污染的基礎。經濟型轎車每公里二氧化碳的平均排放量為 134 克,中檔和高檔車分別是 148 克和161 克,而高檔豪華車則為 198 克。進過實際得知,小排量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控制在 107至120 克之間。現如今提出了"能源環境成本"的概念,通過價格、稅收等經濟手段,由使用大排量、高耗能車輛的群體率先承擔能源環境成本,付出與消費享受相當的經濟代價,作為對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共享的補償。

2.研發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是指除汽油、柴油發動機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和太陽能汽車等。這些車輛廢氣排放量比較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現有超過 400 萬輛液化石油氣汽車,100 多萬輛天然氣汽車。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新能源汽車都是混合動力型汽車。

3.規范合理選用節能產品。目前市場上汽車節能產品種類繁多,許多產品性能介紹缺少真實性,目前節能環保產品按原理大體分以下幾種:(1)磁化式, (2)補充式, (3)增強點火式, (4)改善式, (5)性能恢復式和助燃式。其中增強點火式是專用于汽油車的產品,是通過不同方法改善原車的點火性能和強度,使燃燒時間和速度有所改變,使燃燒更充分。

結語:

現如今在隨著石油資源日趨減少的年代,應提倡車主用車做到節能減排是義不容辭的事。應高度重視節油減排問題,從基本的節油做起,汽車在使用上就能減少耗損。如果石油資源枯竭了,會為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所以提倡節能要從人人做起,為保證車輛在使用上更方便快捷。為保證車輛更省油更節能,在一開始選購車輛的時候應針對此問題進行考慮,并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首先考慮新技術柴油機汽車,考慮能買的車輛的新節能技術有哪些。同等條件下,買到盡可能節能的配置汽車。之后,應該定期為車輛做保養維護,讓車輛在最佳的性能狀態下工作。在使用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這樣才能保證每個環節做好省油節能的工作順利進行,能達到更好的節能效果,就可讓自己的愛車更省油。當然,要做到這些的基礎條件是需要提高人們的節能環保的知識與認識,為培養這方面的覺悟與意識。并希望國家政府管理部門能在這方面給予更好的鼓勵政策與措施,從而加強節能環保產品的開發力度。隨著油價不斷上漲,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熟練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是汽車駕駛者省油的最有效方法。駕駛員對駕駛操作技術和車輛運用方法的關注和理解才是節油的關鍵,高度加強車輛的熟悉程度解已及正確的使用,才可能真正實現車輛節油的目的。經試論表明:節省車輛耗油應從自身做起,科學規范駕駛車輛避免減排造成環境污染是基礎關鍵,為保證省油工作順利的實施是人們應盡的義務。

參考文獻:

[1]應達先.駕駛技術對汽車燃料經濟性的影響[J]. 重型汽車山東工學,2016.2.

[2]劉志君.中國新技術新產品汽車節能減排可實行方法分析[J].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