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0 18:55: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英語語法知識,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介詞by的用法
1、 意為“在……旁”,“靠近”。
Some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under a big tree。 Some are drawing by the lake。
有的在大樹下唱歌跳舞。有的在湖邊畫畫兒。
2、意為“不遲于”,“到……時為止”。
Your son will be all right by supper time。
你的兒子在晚飯前會好的。
How many English songs had you learned by the end of last term?
到上個學期末你們已經學了多少首英語歌曲?
3、表示方法、手段,可譯作“靠”、“用”、“憑借”、“通過”、“乘坐”等。
The monkey was hanging from the tree by his tail and laughing。
猴子用尾巴吊在樹上哈哈大笑。
The boy’s father was so thankful that he taught Edison how to send messages by railway telegraph。
孩子的父親是那么的感激,于是他教愛迪生怎樣通過鐵路電報來傳達信息。
4、表示“逐個”,“逐批”的意思。
One by one they went past the table in the dark。
他們一個一個得在黑暗中經過這張桌子。
5、表示“根據”,“按照”的意思。
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
你的表幾點了?
6、和take , hold等動詞連用,說明接觸身體的某一部分。
I took him by the hand。
我拉住了他的手。
7、用于被動句中,表示行為主體,常譯作“被”、“由”等。
English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英語被許多人說。(即“許多人講英語。”)
二、動名詞doing
動名詞相當于名詞,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語、賓語、表語、定語等。
1、作主語
Fighting broke out betwee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南方與北方開戰了。
2、作賓語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your radio a little, please?
請問你介意調小一點收音機的音量嗎?
3、作表語
Babysister’s job is washing,cooking and taking care of the children。
保姆的工作是洗衣服,作飯和照看孩子。
4、做定語
a washing machine 一臺洗衣機
三、used to 的用法
used to 意為過去常常做某事。
1、肯定句:used這個詞沒有人稱的變化,to后面接動詞原形。
否定句是didn’t use to…。
When I was a child, I didn’t use to like apples。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不喜歡蘋果。
疑問形式是Did you use to…?
Where did you use to live before you came here?
當你來這兒之前你住哪兒?
2、含有used to 的句子的反意疑問句不要usedn’t + 主語,而用didn’t + 主語。
——He used to smoke, didn’t he?
——他過去常常吸煙,是嗎?
Yes, he did。/ No, he didn’t。
是的,他吸。/ 不,他不吸。
四、被動語態
被動語態由助動詞be加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構成,助動詞be有時態,人稱和數的變化。被動語態的時態是由be的時態決定的,be是什么時態,全句就是什么時態,be動詞后面的過去分詞不變。
1、各種時態的被動語態結構如下:
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
主語+am / is / are (not)+過去分詞
一般過去時的被動語態:
主語+was / were +過去分詞
現在完成時的被動語態:
主語+have / has +been +過去分詞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06-0050-02
在初中英Z的語法學習中,學生如果不能正確掌握英語語法的表達方式,那在一定程度上對傳遞英語信息就會有影響和阻礙。但是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大多數學生都反映語法學習很難,認為英語語法中的知識點比較多,并且比較復雜。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這些抽象的知識難以掌握,因此在應用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錯。針對這種情況,想要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法,教師就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找到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對現階段的問題進行解決,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語法學習方法和表達方式。
一、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與問題闡釋
在初中英語語法的教學中,枯燥無趣是大多數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也是現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主要特點。在初中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對語法進行講解,學生在課堂中不停地對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行記錄。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比較少,使得英語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本應該具備的語言功能。下課后,初中生通常都是不斷地對英語語法進行背誦,但是即便能進行熟練地背誦,也不能很好地對語法知識舉一反三,很多學生進行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應付教師和考試。
因此這就造成學生在對英語語法進行學習的時候會產生很大的誤區,不僅脫離英語實際,同時還引發英語學習的困難。學生在對英語語法知識表達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常見的語法性錯誤,特別是在進行英語長句的表達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概率就更大。現在的初中英語考試,教師對語法的考核更加重視,因此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扭曲心理,機械地認為語法才是英語學習中的重點,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語言的實質,也就談不上對英語語言的運用。
二、初中生感覺英語語法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
1.英語和漢語語法的差異大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想要借助英語來表達自身的觀念和想法時,如果他們之前學習過相關的句型,并且也能利用現成的句式進行套用,可能在表達時就不會出現錯誤。但是如果學生沒有找到現成已掌握的句型模式,而且又需要用自己學習到的語法進行英語知識表達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錯誤。一般情況下,學生在學習漢語時不會覺得中文語法困難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在長期的學習和發展過程中都是以漢語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因此漢語的語法知識已經深深烙印在學生的思維方式中,中文語句的主要表達和構成方式也已經被學生完全接受了。因此,中文語句的表達方式已經成為現代初中生學習英語語法的主要障礙。在英語學習和漢語學習的過程中,差異大的體現就是學生學習時感到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2.英語語法知識抽象
在對英語語法進行學習時,初中生通常采用的都是記或是背的傳統學習方式。對于他們來講,理解和掌握英語語法的概念已經是一項十分困難和艱巨的任務,所以要將英語語法知識正確地進行表達就更為困難。在進行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語法知識和英語常識,比如人稱、所有格、單復數、形容詞比較級的應用等,要讓學生充分地對這些知識進行掌握,會非常困難。
三、初中英語語法課堂教學的優化
1.創設教學情景
創造語法課堂的教學情境,這樣做不僅能為學生創造出更適合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在不同的環境下怎樣正確使用語法知識,還能對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全面的提升,不會造成簡單記憶的情況出現。針對特定的語法知識點,師生可以共同創造與之相關的情境,在真實的情境中鍛煉學生大膽表述。由此可見,教師如果能夠善用教學情境來改進現有的英語語法教學,那么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有了更好的促進,對初中生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提高有著極大的幫助。
2.合理運用游戲
在進行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游戲。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正處于青春期,好奇心旺盛,比較喜歡玩游戲。如果教師有效地抓住這個特征,在開展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利用游戲,不僅能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起到極大的提升作用,同時還能避免課堂的氣氛枯燥,對活躍課堂的氛圍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例如,教師針對較難掌握的某些英語語法,可以讓各個學習組的學生編寫相應的口訣用來識記,然后通過評比得出最適合用于記憶語法的口訣。這種趣味性的語法教學有助于提高語法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擺脫枯燥的語法課堂氣氛,從而感受到語法學習中的樂趣。
但是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課堂主體走向的控制,避免課堂出現混亂的現象,要讓學生真正學習到有用的英語語法知識。通過這種游戲教學的方式減少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使學生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3.采用靈活的考核方式,避免死記硬背
現階段考核我國初中生英語語法學習情況采用的方式是卷面測試,因此在這個前提下,學生為了取得更好的英語成績,感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死記硬背。但是這種考核方式卻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英語語法進行掌握。因此今后教師在考核的過程中,首先應該讓學生真正認識和了解英語語法的重要性。對于考核學生英語語法學習情況而言,教師應當構建靈活的指標,在考核指標中不僅應當包含學生對于語法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要包含學生在語法課上的參與積極性、小組協作的效果以及靈活運用英語口語的程度等。
總之,隨著新課標的出臺,對初中英語語法的教學也有了新的要求,不僅對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了規范,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該將之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解決,全面提升我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水平,為我國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和完善做出更多貢獻。
[ 參 考 文 獻 ]
[1] 羅萍華.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誤區及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14(A4).
[2] 林英梅.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刊),2014(1).
[3] 王敏.淺析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刊),2013(8).
1.初中英語語法知識教學現狀分析
語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只有學生充分理解英語語法知識,才能對英語句子進行剖析,更好的理解英語語句的意思;才能說出正確、流利的英語口語,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但是,目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效果十分不理想,成為教學中的難點,最終影響學生英語技能的提高。制約英語語法教學效果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由于英語課堂教學不是全英文模式,教師大多數時間講漢語,缺乏英語學習環境,英語和漢語表達差異很大,而英語語法又比較復雜,造成學生覺得英語語法晦澀難懂,打擊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積極性;二是由于大多數英語教師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方式進行英語語法教學,學生難以被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吸引,降低了英語語法的教學效果。但是,只有學生掌握英語語法知識才能更好的學習英語,它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不斷提高英語語法的教學效果。
2.英語語法教學的對策
2.1采用任務型教學法進行初中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英語基礎進行差異化教學,設置不同的英語學習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不斷探究,掌握英語句型中的英語語法知識,并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教師在設置英語任務時,還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并滿足他們的個性需求,給予他們必要的指導,讓他們更好更快地完成英語任務。比如,在講解makesb.dosth./adj.這一語法知識時,先告知學生這個短語詞組的意識,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并結合自己身邊的實際情況進行英語造句。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因此,寫出的英語語句深度也不相同,然后讓學生對這些英語語句進行相互點評和討論,教師進行引導,最終學生在融洽的英語學習氛圍中,掌握這一英語語法知識。
2.2采用趣味游戲法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
游戲在學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采用游戲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英語語法知識,并培養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興趣,提高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進行情態動詞被動語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猜一猜”的活動,點撥英語語法知識,高效完成英語語法教學,以情態動詞“can”和猜“雞蛋”為例對這一英語語法游戲活動進行闡述。對“雞蛋”的描述如下:“Itcanbebrokeneasily.Itcanbeeaten...”,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猜猜描述的是哪種物品。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反復閱讀該英語語句,接觸到了其中的英語語法知識,加深了對這種英語句型的印象。學生在給出正確答案之后,教師對這些語句的語法知識進行點撥,學生最終品悟出并掌握其中的語法知識點,今后學生再遇到類似的語句,就會想起猜“雞蛋”的游戲和這種句型結構,在快樂中掌握英語語法知識。
2.3適時點撥新的語法結構,并對英語語法知識進行系統對比和歸納,不斷積累
根據初中英語教材的特點可知,一個語法知識點通常集中出現在幾個連續的單元,同一單元的不同部分如Learningaboutlanguage,Reading,Warmingup及Usinglanguage中也會重復出現英語語法的某一知識點。由于初中英語的課時數有限,語法知識點眾多,因此在出現新的語法知識點時應及時進行點撥,掌握語法知識的結構。教師講完一部分英語內容,及時總結羅列出這部分內容包含的英語知識點,同時復習以前的英語知識點,將相近的英語知識點進行歸納和對比,這樣在進行下一部分英語課文的講解時,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找出其中包含的知識點并課上羅列出來,教師對這些語法知識點進行分析,這樣學生很容易理解英語課文的相關內容。如果時間足夠充足的話,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如“這里為什么用would而不用will呢?”,這樣就會更加清楚地掌握不同語法知識的不同之處。
作者:曾秋花 單位:江西省安遠縣第三中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語法教學 實踐與認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應運而生,促進著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英語教學是初中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重視各種全新教學理念的運用,對于語法教學也同樣如此。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傳統的語法教學理念已經不適應當前的教學環境,也無法在實踐中得以運用,極大地限制了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成效。因此為了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更好的發展,必須從以往機械死板的教學中解放出來,創新教學理念與方式,并運用在實際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英語水平,促進初中英語教學事業的騰飛。那么筆者將淺談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與認識。
一、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認識
1.缺乏語法理解力。在現階段教學中,遇到的最大阻礙就是初中生理解語法的能力偏低。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語法知識較簡單,全憑死記硬背,缺乏深刻的理解,自然就沒形成理解語法知識的思維模式。于是進入初中的學習,英語語法知識的難度大大提升,死記硬背已經無法適用了,需要嚴謹的邏輯思維來形成理解。那么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將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突破點。
2.缺乏體系教學。對于英語語法知識來說,它是一個十分系統的體系,然而現階段教學總是把許多知識分為多個單玉,卻又缺乏有效連接,使之知識體系不夠健全。那么教師進行教學時要掌握一定的要領,由難到易、由繁瑣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建立一個語法體系,而不是零散的知識點。更加系統地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缺乏深刻研究。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漏洞,是廣大教學同仁都能認識到的,但是目前國內對于如何彌補這些漏洞的研究太少,以至于不能形成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并且長期的應試教育的理念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往往花費大量時間鉆研如何幫助學生獲得更高的考試分數,缺乏對有效教學模式形成深刻認識。
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
1.加強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對待英語語法教學不能像詞匯教學一樣,單純地憑借記憶能力來掌握相關知識,并且這也不是初中教學對學生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落實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知道各成分在句子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并且如何排列組合才是正確的。如果學生在寫作中,寫出的句子總是牛頭不對馬嘴、千奇百怪,那就不難看出學生是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法思維,不明白怎樣的句子排列才是符合語法規定的。所以在教學中加強訓練,幫助學生英語語法思維的養成就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生。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語法教學的內容,設置情境要求學生進行造句、寫作練習,加強使用訓練,使學生在多次聯系中磨合出英語思維與漢語思維的轉換模式,并且達到對語法知識正確運用的效果。
2.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筆者在前文有提到當前教學中,一個嚴重阻礙英語語法教學的因素就是目前的教學方式不夠系統化,導致學生接受到的知識十分零散,不利于語法體系的整體性學習。那么教師要解決好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對教學大綱與教材進行整體性的理解,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制定計劃的要點就是將相關知識進行總結梳理,對類似易混淆的知識進行對比分析,幫助學生形成更好理解,構建更完整的知識網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學習從句知識時,教師可以分章節分別傳授賓語從句、主語從句、定語從句等語法知識,把相關的知識點放在一起總結教學,有助于形成一個完整的網絡。并且在主干知識的教學中填充細小知識豐滿內容,比如在定語從句的教學中,將引導詞which與that進行對比教學,幫助學生對難點知識的學習。這樣的教學計劃將形成一個以主干知識為框架,細節知識為填充的知識網絡。
3.加大教學研究的力度。教學課堂總是訊息萬變的,學生的個人情況也是不盡相同,任何方法策略都不可能具備普適性,在今后的教學中問題也必將層出不窮。所以要實現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持續發展,需要教師加大教學研究的力度,深入研究產生問題的本質,能夠準確抓住問題群體的主要特征,從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就好比一架飛機,如果需要長時間長距離的飛行,必須要有一個負責的科研團隊保駕護航。那么教師團隊也同樣如此,組建一個教學科研小組是相當的必要,當出現教學問題時可以共同討論解決方案,并且可以針對優秀案例分析其中可以借鑒的智慧。比如說,科研小組每周可以定期舉行例會,針對個人的工作做好匯報,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反饋,共商良策。同時組內可以進行互相的課程觀摩,針對課程中優缺點進行總結,幫助團隊中的教師共同進步。
總而言之,英語的適用范圍在全球來說是十分廣泛的,為了學生今后的發展,將英語作為一門貫穿學生終身教育的學科是非常必要的。而語法是一門語言的靈魂與骨架,教師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切實提高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效率,畢竟學法體系是一脈相承的,打好了堅實的基礎能極大地幫助今后的學習,實現學生個人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教學策略;教學質量
一、做好課前準備,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對于每一堂課來說,教師在講授之前一定要全面把握教材,只有熟悉教材才能了解講授的內容,為此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做好教學常規,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備課備學情備教材。初中學生對于英語語法知識來說,很多內容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過,或者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途徑,了解和熟悉了相關的內容,那么教師對此內容就可以簡單的介紹或者讓學生自主學習,又或者小組合作學習,這樣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教學的質量。對于學生陌生的語法知識或者存在誤解的知識,教師就要多費點口沫,多花點精力,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初中教師的備課不僅僅要備教材和學情,還要備教法和課堂管理策略,創新教育教學思維,更多的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把課堂還給學生,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下習得知識和能力,這樣就能構建高效課堂。
二、活化教學方法,優化語法教學過程
為適應時展和學生發展的需要,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也應當與時俱進,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優化教學,提高英語語法教學的效率。具體來說也就是在學習語法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讓學生機械式的記住這些語法知識,讓他們學會背誦,而是通過語法知識的學習,能輔助學生英語表達能力,能在閱讀和創作中得心應手,為此,教師在教授語法知識時可以一定要依據課堂的教學內容,在認真研究學情的基礎上,構建英語語法教學的情境,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體驗式的教學情境、實務教學情境等,讓學生在一定的英語語法學習的環境下進行習得知識和運用知識,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參與到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中去。讓學生在既定的情境下學習,通過日常的英語交流體會知識和使用知識。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倒裝句的時候,由于學生比較容易弄混的是部分倒裝和全部倒裝,對此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境進行教學如In came our teacher;He has been to Beijing. So have I ;No sooner had he arrived in Beijing than he began to work。這樣既能讓學生領會倒裝句的用法,又能提升學習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編一個這樣的順口溜如“副(adv.)介(prep.)提前全倒裝,其它句式部分倒;否定提前倒助動,讓步狀語倒表語;復合句式倒主句,不倒裝的屬特殊”。來幫助學生區別不同的倒裝句的具體用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從學情出發,實現信息技術與英語語法教學的整合
有效的課堂教學不是教師講授了多少知識,而是學生習得了多少知識和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更是如此,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相應的語法知識和能力,課堂教學才能算是有效的或者高效的。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給教育教學提供了很多的思路,但是在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時候,必須緊緊圍繞著學情,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方式,英語語法知識通過信息技術呈現的內容必須能讓學生接受,否則是不可能實現有效教學的,由此可見,從學情出發,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方式的整合就顯得非常重要。信息技術與學生學習方式的整合,首先,反應在學生學習的途徑上,信息技術實現了學生學習途徑的多元化,可以觀看視頻學習,也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搜索來學習等等;其次,反應在學生學習的興趣上,信息技術融入到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上來轉變了以往的單一枯燥的課堂,往往信息技術融入的課堂較為活躍,教學的方式比較開放,學生也比較喜歡;最后,反應在知識的反饋和鞏固上,信息技術有效的利用自身的優勢,能及時的實現課堂總結,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從學生反饋的數據信息來調整接下來的課堂設計和教學過程,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度發展。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也使得課堂教學和知識學習不再受到時空條件的絕對支配,信息技術可以實現流動式教學和靈活式教學,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需求,對于課堂中學不會的知識,學生可以課下查找資料或者利用教師的課件完成知識鞏固和課下再學習。信息技術環境下,很多的教育教學資源實現了網絡化推送,很多的資源實現了共享互通,互聯網就是一個學不完的數據庫,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自己想學習的內容,這樣不但可以提升學習效果,還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激發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開展主動的探索型的學習活動。初中英語教師可以把語法的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到網上,讓學生在課下通過自學來熟知相應的動作要求,這樣學生自覺反復操練、模仿強化,上課時進行個別指導,教學效果自然會大大提升。
四、從教學理念著手,反思自身的教育思維
對于初中英語語法課堂的教學來說,以往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往往都是從自身的經驗出發,在備課的時候僅僅的只注重教材知識點,都忽視了學生的存在,也忽略了學情,導致教學過程枯燥,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具備與時俱進的教學思維,自覺的相應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具備科學化的教育教學理念,當遇到課堂教學難題的時候,一定會從自身找問題,自覺的更新滯后的教育思維。當教師陷入工作怠倦期滯后,有魄力的教師會采取有效的方法,反省自身,反思自我,然后學習先進的教學策略,優化課堂的設計,構建高效課堂。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為此,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應該具備科學的教育教學思維,能夠不斷的反思自我,助推自身的進步。比如在以往的初中英語語法課堂教學中,很多的教師采取的方法就是盡快的把新知識講完,然后采取題海戰術的方式,覺得學生練習的越多,思維就越靈活,見的題目越多,遇到考試原題的可能性就越大,這種帶有嚴重功利性的教育思維是非常有害的,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既然如此,英語語法教師就應該及時反思,優化習題的設計,做到精講精練,提升練習的有效性。新形勢下,英語語法課堂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和探究意識,提升他們的習得能力,讓學生學會解題,學會學習,學會總結和反思,給他們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故事貫穿 英語語法 時態 教學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英語語法都是教師進行多次的講解,并且在文章列舉出哪些屬于語法的使用等,學生在這種狀態下的學習比較沉悶,也引起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改變以往學生只能靠記憶和記筆記的方式進行語法的學習,教師就要改變教學策略,嘗試用故事貫穿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語法的教學,則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故事貫穿下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在導入環節的應用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的導入非常重要,尤其是語法教學,因為本身的知識性比較強,所以在導入過程中教師就需要用別樣的特殊方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并且從最大程度上去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會對這一環節有所忽略,在上課一開始就講解語法的種種知識,學生往往會在這種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感到困倦,昏昏欲睡。那么要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分析研究,不斷的探索出能夠引起學生注意力的教學策略,以此讓學生在上課時有飽滿的精神。依據筆者的教學經驗來看,故事貫穿的方法在語法教學中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課堂活動,這主要是因為,在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擁有非常強的好奇心,并且一些學生對故事有著天然的興趣,教師應該抓住這個特點,用故事貫穿的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般來講,故事貫穿方法的導入需要教師利用與學生相關的,或者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相聯系的故事,讓學生對引入的故事更有感覺,并且在課堂上展現學生活潑的個性,同時故事還要具有連貫性。例如,教師在講解英語時態中的過去式時,要能夠用故事貫穿法自然的將學生引入到學習當中,教師可以利用故事:The classmates, yesterday my daughter had an interesting travel activities on campus, this day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 today, her English teacher asked him to write an essay about this travel log, however, this is very difficult for her, she also won't be able to use their knowledge to describe the thing of the past, the classmates, do you want to help her? Do you know how to describe things happened in the past?教師通過對這個小故事的引入,能夠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并且樂于去聽教師講解怎樣的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過去發生的事情。在這一導入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學生在思考以后得不到什么結果,那么也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不能引入故事以后就馬上開始講解過去式這種時態,因為只有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以后,獲得了親身的經驗,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則更加透徹,渴望得到知識的感受才更加強烈。等待學生思考以后,對教師提問要如何的去用英語表達過去發生的事情,教師再提醒學生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how to express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I believe that after learning this course, you will have the ability to help my daughter complete her travel diary,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才能更加有興趣的聽教師的講解,并且為了幫助他人集中自己的精力去學習。
二、故事貫穿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的展現
故事貫穿法不僅可以用在英語語法的課前導入上,還能表現在語法知識的呈現過程中。在初中英語語法教為中,教師可以把語法的相關知識用例句的形式展現給學生,這樣不但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還符合學生的興趣所在,促進學生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教師在展示語法的過程中,要有效的帶領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且逐漸的擴大學生對活動的認可性,主要是對他們有效思維的形成進行刺激。故事貫穿法在語法教學中的使用非常簡單方便,但是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存在一個誤區,就只是去要求班級里一些英語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講故事,這種方法是不正確,不能全面的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素養和學習興趣,長期下來,會有一些學生因為沒有機會展現自己,失去對英語的學習信心,并且一些內向型的學生越來越不愿意開口講英語。
那么要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應該鼓勵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當中,擴大活動中學生的參與范圍,在講解時態語法的過程中,教師給出一個主題,然后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說出依據與這個主題相關的句子,最后將這些句子貫穿在一起,形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在這種方法的利用下,學生成為了課堂的小主人,并且教師處于引導的位置上,課堂交給了學生,如果有同學在造句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那么其他同學也可以進行幫助,進而完成英語語法的故事接龍。在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的時態完成語法造句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們組件的材料進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中。
三、故事貫穿法在英語語法拓展環節的應用
語法的拓展主要是對學生學習到的語法進行一個夯實的過程,在這個環節當中,學生的語法知識能夠在現實的環境中進行轉化,并且有效的利用,以此促進學生英語學習交流能力的提升。教師在在拓展環節中,幫助學生充分的認識到,英語學習中語法的重要性,并且積極的把這些認識運用到英語實踐當中去。那么,教師在實際的英語語法教學中,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的融入到課堂活動當中。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因為思維比較活躍,所以接受知識的速度比較快,想象力也非常豐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愿意去表達自己的情緒。那么基于這種狀態,教師可以使用故事穿插的方法,將英語語法教學放入到英語的拓展環節中,學生們利用已學知識一邊講解自己的故事,一邊從故事中分析出語法的存在,這種學習情境能夠為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故事穿插模式進行了分析,并且以時態教學為例闡述了教學的細節問題。在此基礎上,希望可以引起教師的注意,以后進行英語語法教學時,使用多種方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問題的積極思考,并且選擇與學生相關的故事,讓學生能夠對故事有所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陳點華.精選素材 巧設過程――芻議初中英語故事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2(7):103-104.
[2]左麗平.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英語故事教學研究[D].河北大學,2013.
[3]戈正根.“故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22(12):96-98,123.
[4]楊秋珍.“生”臨其“境”學英語――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情境創設例談[J].中學英語之友(綜合版),2011(3):77-78.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語法交際 課堂教學
隨著我國新課程的改革,初中英語教學重點已經從傳統的語言知識漸漸轉移到語言技能訓練中,但是還是有很多學生升入高中之后不會說,這是因為初中已經形成了英語語法的學習習慣,導致在實際運用中交際能力變得比較差,最終出現聾子英語現象以及啞巴英語現象。所以,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應當從全局進行英語語法交際教學的改革。交際教學法的根本目的是培養語言能力以及交際能力,并以聽說讀寫四種形式來服務于語言技能的交際能力,英語語法交際教學在強調學習語法知識的同時,也強調對交際能力進行重點培養,主張語法知識與交際能力的相結合。我國交際教學法的主要任務不僅讓交際教學和語法教學達到統一,還讓學生在掌握英語語法知識的同時學會在現實交際活動中活用語法知識。英語語法交際法有自己的生存條件,那就是所有都是在以實際的前提下進行,也就是說實際教學環境只有與實際交際教學法相統一、結合,才可以實現英語語法交際教學高效率。
1.交際教學法的重點
初中英語語法交際教學的重點有三個方面,分別是母語與英語的關系、聽說讀寫四者之間的關系、能力與知識的關系。母語與英語的關系是學生交際能力需要克服的重點,也是一種學生進行交際能力的培養、習慣性英語思維的手段,在現實生活中雖然英語也是一種語言,但是它卻和我們的母語不同,所以需要由老師帶領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和思維習慣。在教學中,老師需要讓學生明白事物的表達與英語是有必然聯系的,所以利用直觀教學法來讓學生進行直接記憶以及直接理解,在教課過程中,老師最好全程采用英語來教,并用英語來直接下命令讓學生去做事,這樣可以直接讓學生利用英語進行英語的解讀,在不必要的時候盡量不要使用漢語,但是也不能完全不使用,當學生在英語理解環節出現問題時,則需要老師用漢語解答,所以漢語和英語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是漢語的使用量應當比英語少。
讀與寫的關系是指加強寫的能力和讀的能力,因為讀可以加強寫,寫可以促進讀。聽說讀寫四者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這四者之間不管是在教學中還是在學習中,都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緊密聯系的,也就是說,在教學中如果分割了說,那么聽會受到影響,如果分割了聽,那么說會受到影響,所以,聽為說打下堅實基礎,說為聽提升學習空間,聽與說需要同時抓。在教學中如果分割了寫,那么讀會受到影響,如果分割了讀,那么寫會受到影響,所以,寫為讀加強堅實基礎,讀為寫促進學習空間,只有英語讀的夠多才可能在寫文章時具有內容、有句以及有詞,才能真正意義上做到聽與說領先以及讀與寫跟上,從而做到讓聽說讀寫立足于教學之上,讓聽說讀寫著眼于實處之上。能力與知識兩者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語言知識既服務于交際能力,又是交際能力表示的整個基礎。
初中英語語法交際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交際能力,交際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用活用來進行學習,還要學會如何活用,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用,在用的過程中進行學習,活學交際能力已經提升為英語語法教學日常必備中了。活學就是在一定情境的英語語言中把語法知識合理的運用進去,所以,交際教學不能再向傳統的枯燥形式、機械形式來進行語法教學,而是向交際化的直觀性、豐富多彩性來進行教學。
2.初中英語語法交際教學的四項原則
初中英語語法交際教學的四項原則主要是交際性原則、藝術性原則、創造性原則以及主體性原則。交際性原則是指在理論上需要讓學生明白英語是一門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讓老師明白在課堂上必須用交際工具來進行英語授課,也就是說充分有機結合英語的用、英語的學、英語的教,盡量提升學生的訓練時間,避免出現因為老師講解過多而導致學生訓練不足的情況。交際性原則是由學生心理特點和英語語言本質兩方面所決定,在實際運用中需要注意英語課堂氛圍和環境,以及運用一些直觀教學手段、挖掘一些便于交流的語言材料,來鍛煉交際能力的提升。藝術性原則是指在宏觀上需要讓老師在備課、上課、形式、語言、節奏、操練、語調、神情、書法、姿勢、語音、風度、動作、鼓勵以及啟發等方面進行的藝術性教學,在微觀上需要讓老師在授課上注意藝術化的加工和處理,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樂意學。藝術性原則可以讓學生培養美感、陶冶情操、激趣、鍛煉學習意志、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情感。
創造性原則是指需要讓老師在講解時不要過渡深入、過渡熟悉,讓學生自己發現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重點體系,讓學生始終貫徹創造性,培養出屬于自己的創造性人格。創造性原則是由教學目的和學生心理特征兩方面所決定,它主要用于學生創造性學習以及老師創造性教學兩方面的體現。主體性原則是指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既是相互對立統一的教學本質要求規律,又是相互依存的教學本質要求規律,主體性原則主要從四方面表現,第一,老師在進行語言交際情景的創設時,必須符合學生自身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同時還需要具有具體特征、形象特征、直觀特征以及讓學生感到有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第二,老師需要為學生創造和諧、輕松、寬松的學習環境,并從根本上尊重學生、鼓勵學生,讓學生樂于實踐、敢于開口;第三,老師需要讓學生全體面對活動,并對特殊需求、有個體差異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幫助和指導,當學生出現有學習困難時,老師需要給予這些同學更多的交際機會;第四,老師需要對學生重視學法指導,并通過一些理論指導和課堂教學活動形式來對學生進行幫助、指導、反思,從而幫助學生認清知識規律、喚醒學習意識、積極主動學習。
3.初中英語語法交際教學
3.1交際教學法的設計
我國初中教育普遍存在水平不齊、人數過多、教學困難等因素,而交際教學就是一種讓語言交際能力存在于語言學習,并在課堂訓練中進行語言技能的培養、語言知識的掌握,從而有效地解決初中英語語法交際教學的問題。交際教學法一般稱之為五步教學法,也就是導入—展示—操作—練習—鞏固。導入分成問候和復習兩部分,在課堂上使用英語問候不僅可以加強建立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際關系,還可以在課堂進行時形成一種禮貌表示,由此來促進學生英語語法的交際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問候完成后需要進行一些練習,并由老師為學生制定一個英語談話話題,比如快樂的一件事、我的童年、自我介紹等話題,由學生主動進行英語報告。復習定在每天課前的一段時間,由學生來進行上一節課的練習、對話,傳統的復習都是回答問題形式以及背誦對話形式,這就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老師需要改變復習形式,比如可以借助生詞卡以及圖片等形式,來進行英語提問、英語表演、英語操練。展示就是新課程的展示,對于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進行課文錄音、直接聽句等形式,對于能力較差的學生則可以進行觀看動畫片、圖片等形式。
3.2交際教學法的實施
初中生具有記憶力強、表現欲強、競爭欲強、善于模仿、愛動、愛說、喜歡嘗試、喜歡對話、喜歡表演以及喜歡敘述等特征,所以,豐富多彩的交際活動正是適合初中生性格的教學手段。初中英語語法交際教學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教學思路擴寬,多樣際。語法教學的多樣性徹底解放了語法教學的練習印證、講解規則以及舉例說明等模式,并在教學過程中增添了大量的游戲活動、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教學活動,在教學中讓課堂變得愉快、輕松,可以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設立情景來活躍氣氛。通過情感策略來對學生進行交際能力的培養、認知能力的培養、智力策略的培養以及情感意識的培養,并重點讓學生學會以英語形式來進行表達,從而創造課堂的愉悅情緒和濃厚興趣。情景的建立主要取決于語言表達,兩者是缺一不可、不可或缺的。第三,重視語法和交際策略。初中英語語法交際教學最主要的是學生,因為學生是活動、學習的參與者,所以在教學時應當以學生為主,以學生所學的語法知識來進行交際活動的設立,老師并從旁指引學生的語法分析、規律總結。第四,重視學生的評價和反饋,做到因材施教。交際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參與,但是在現實學習中,總會出現一些學生因為內向、擔心犯錯、缺乏自信心而出現消極應對交際活動,這就導致學生越來越內向、越來越缺乏配合,所以,老師在課堂上應當努力創造平等、積極以及和諧的課堂氛圍,目前,以小組活動形式來進行的交際活動是最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
初中英語教學重點已經從傳統的語言知識漸漸轉移到語言技能訓練中,但是還是有很多學生升入高中之后不會說,這是因為初中已經形成了英語語法的學習習慣,導致在實際運用中交際能力變得比較差,最終出現聾子英語現象以及啞巴英語現象。所以,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從交際教學的母語與英語的關系、聽說讀寫四者之間的關系、能力與知識的關系三個方面重點,到交際教學的交際性原則、藝術性原則、創造性原則以及主體性原則四項主要原則,再到英語語法交際教學法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陳婷.初中英語語法交際教學初探[J].中小學英語教學.2012(10):102—104
[2]劉悅.試論英語“交際化”教學的四個原則[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9(3):15—16
[3]邵春,宋玉瑛.《新課程標準》呼喚初中英語交際化教學[J].教育探索.2011(6):72—73
[4]劉彥.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語感缺失成因及對策[J].教學研究.2012(7):59—60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問題;對策
傳統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分突出“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授,對于初中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相對輕視,造成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較為機械,善于死記硬背,而靈活運用的能力較差。結合本人多年教學實踐,簡單介紹一下我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看法:
一、新課標下的英語語法教學需更新觀念
新課程標準否定了傳統英語課堂教學強調語法形式的著墨點,強調了語法功能、語法知識,需要在語言實踐中掌握。英語語法教學問題的存在,一般與教師側重點的偏離有關,過于對英語知識的講解,但是大大忽視了學生技能的練習。英語的語法作為一項規則,不經過反復多次的訓練,是不能見到實效的。練習也不能只停留在書面形式,對于口頭練習更要引起重視。在語法教學板塊中,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語法的深入分析上,而是要結合一定的語境加以運用,通過實例的語法教學,才能夠幫助學生牢固掌握語法技能。
二、置語法教學于語篇語境中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需要將語法的學習置于一種良好的語言環境中,這樣有利于學生語感的形成。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實例,自己歸納英語的語言規律,然后總結出經過教師矯正的規律,記憶會更加牢固。將一些隱含的特定語法材料,利用語言引導和肢體語言的誘導等方式,激勵學生親身體驗,理解材料的大意。
如在教學牛津初中英語8A Unit2《School life Reading》學習more...than ,less...than ,fewer...than 等語法知識的過程中,筆者創設語境,讓學生就拿教室內的實物為例,進行簡單的造句。如“I have more milk than you.” “You have fewer pens than me”“ We got less red flags than the others”筆者根據學生的回答指點最后舉例缺失的信息,應為——“ We got less red flags than the others did.”增強了對語法信息的全面準確掌握,效果顯著。
三、置英語語法教學于游戲中
初中生正處于好動好奇的年齡段,對于做游戲比較熱衷。筆者借助初中生的這一特征,將英語語法的學習置于簡短的游戲之中,在做相應的練習時,打破沉悶的做題方式,用紙片將語法重點部分遮擋做游戲,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強調了對語法學習再現。
如,在學習《牛津初中英語》Unit2 My day 我的一天這一課時的語法,要求學生掌握would rather…than…的用法及和prefer…to…的同義句轉換。不定代詞的用法(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筆者首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說出游戲規則與內容,一組提出自己想好多的相關語句,點名讓另一組同學英語回答。如“和茶相比,我更愿意喝咖啡。”——I prefer coffee to tea.同學小組之間互相提問回答,經過筆者指導后,同學們自己很順利地得出語法規律: prefer ... to .. 兩者比較更愿意要前者,后接名詞或代詞,如prefer walking to cycling更喜歡走路。另一組表達“我寧愿做這的是你不是我”、“我寧愿吃面條也不吃米飯”——“I would rather you did this instead of me”、“I would rather have noodles than rice.” 讓大家討論would rather 的用法,筆者指點:如果接句子時用虛擬語氣,從句一般用一般過去式,即would rather 寧愿做某事,后接省to的不定式,即動詞原形,如果有比較,就用than,即:would rather do... than do...把游戲帶進課堂,將游戲置于英語語法的課堂講授中來。
四、提煉句型,列出公式
有的語法項,筆者采用句型或公式套用的方式代替單純的講練。不僅節約了時間,而且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強調句式、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等。在“列公式”前,筆者先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例句,在列式的過程中講清各部分的語法功能和意義。如,強調句式公式“It is/was+(被強調部分)+that/who+原句中其他部分”;如直賓、間賓公式“Give+sb(接受者)+sth(物)、“Give+sth(物)+to+sb(接受者)”。 筆者設計運用的情景,師生邊講邊理解就可套用,熟練后便能牢固定型于頭腦中。
總之,課程標準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要求老師更新教學觀念,與時俱進,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適應新課改的特點。在初中英語語法的教學中,淡化人為的“教”,注重現實環境中的“學”,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變邏輯分析講授為學生發現問題,通過探究建構知識體系,培養英語語法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應淑琴;重視詞類和五種基本句型的教學[J];中學英語之友(下旬);2011年06期.
[2]高煥莉;開展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1年12期.
一、當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現狀分析
英語語法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也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但當前我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主要存在醫學問題。
1.英語語法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有待創新
新課程改革推動了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不斷創新,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語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還在采用傳統的“通識教育”理念,沒有將“素質教育”理念用于語法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更多的是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引導,而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英語語法教學變得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英語語法教學形式單一
目前我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還是以教師為主,以課本為綱。許多英語教師在教授語法時不顧及學生的接受程度,一股腦地將一個語法項目的所有規則羅列出來,讓學生死記硬背。對于學生來說,沒有經過理解和運用的語法點顯然是記不住的,而記憶的過程也是相當無聊的。這種機械式、填鴨式的語法教學模式不僅不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語法點,不能正確地使用語法,還傷害了眾多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甚至一些初中生“談語法色變”,想起語法就馬上想到“無聊、單調、乏味等等。
3.英語教師對語法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在日常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傳授語法時,經常照本先科,對語法點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講解。更有甚者,一些教師根本不愿意探索語法教學方法,只是簡單化地傳授給學生重要的知識點,以應付考試。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無法真正地體會到英語語法的重要性和作用,便失去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樣的話,英語語法教學的效果顯然不大可能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4.英語教師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的力度不夠
中國人和西方人由于宗教信仰、地域差異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口語表達上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同。在英語語法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英語思維進行引導,提升學生對英語表達和語言結構的理解,才能夠更好的應用英語進行日常的學習和交流。
二、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新課程改革下的英語語法教學,強調的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加以應用和交流,讓學生在英語體驗、感知與實踐中感受英語學習的氛圍。對此,教師的教學理念必須得以突破,從死板的英語語法教學的桎梏中解脫出來,注重引導學生對英語語法的規律進行總結和應用,在教師和學生的充分合作下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提高學習能力。
1.英語教師要善于創設語境進行語法教學
英語是一門交際用語,強調學生的實際運用性和靈活實用性,而不是死記硬背。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創造語法教學情境,促使英語語法教學從理念走向實踐,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水平。對于語法教學來說尤其如此,語法教學重視英語詞匯、句型結構以及語法規則的使用,而這些在日常的英語對話語境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要求教師靈活地創造多種教學語境,促進英語語法教學走向實踐。
2.英語教師要善于實施趣味性的語法教學
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最基礎也是最難的內容之一,如果英語語法沒有學好,那么就無法進入英語學習狀態。因此,教師必須十分重視英語語法的教學。語法教學本身是一種比較枯燥無味的內容,如果,如果將語法課變得富有趣味性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應用新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通過一系列有趣的內容來激發學生的激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此教師可以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通過多媒體、講故事、演講、游戲、話劇、名言等多種形式來進行教學,將語法教學寓于其中。這種富于趣味性的語法教學就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創造性思維,增強教學效果。
3.英語教師的語法教學要盡可能結合實際,精講多練
各種語法形式是為了實際表達服務的,在教語法知識時,教師應當盡可能地講到它的實際應用,并放在具體的語境中讓學生體會和理解。比如,在初學被動語態時,教師可以請一名學生配合自己作示范表演:某人在書店買書時,錢包被偷。學生扮演買書者,教師扮演小偷,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演錢包被偷的過程,要求學生注意觀察。表演完畢后,教師用英語講述發生的事情,之后請學生用英語講述發生的事情,然后請幾對學生表演和講述錢包被偷的過程,最后讓學生歸納和總結。學生們在身臨其境和直觀的教學環境中,學習興趣得到激發,而且易于接受和理解新的語法現象,更重要的是他們了解了語法知識的實際運用價值,增強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他們今后進一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除了利用表演來創設情境外,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簡筆畫或者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語境,使他們在鞏固練習中學會運用所學語法知識正確進行口語和書面表達。
4.英語教學要開展多種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效率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基于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信息技術不斷革新的環境中得以引進并實行的。基于微課、慕課下的翻轉課堂教育模式,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意識,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已成為現今初中英語語法教育教學現代化建設發展的主導方向。
一、我國目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英語語法是中考重點內容,我國目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詞匯量欠缺,對單詞的用法掌握不明
初中學生通常對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對于背英語單詞也不夠重視,沒有掌握正確的單詞記憶方法,常使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對單詞的記憶不牢,經常出現今天背,明天忘的現象。長此以往會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對單詞的使用也是一知半解,做題時總是憑感覺、碰運氣。
(二)對語法知識的掌握不牢
初中學生普遍存在對英語語法知識掌握不牢的現象。部分學生采用數學的理性思維來學習英語,按照公式生搬硬套,在做題時題目稍微有所變化便不知所從,有些學生由于對預期知識掌握不牢,因此在做題時常常看不懂短文的意思,缺乏解題的技巧[1]。
(三)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足
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詞匯量和語法知識是靠一點一滴的積累而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學生在學習英語語法時,經常會因教師長期照搬傳統教學方法而喪失學習興趣。這要求教師適當改變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學校和教師關注點也從教學結果轉移到教學方法上。“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改變教師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帶著一種愉悅新奇的心情進行學習,學習能力會得到有效提高,既有助于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一)課前活動的應用策略
首先,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以及教學教材內容的分析,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相關教學資源的收集,制作成微課軟件或自行錄制與教學內容一致的教學視頻,以供課堂實踐教學應用。其次,教師根據教學視頻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計具有探索性、合理性的導學案,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基于“翻轉課堂”的開放性、靈活化的特點,讓學生進行導學案的細化與完善,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從而達到課前預習效果,實現英語語法知識的初步傳遞。
(二)課堂教學的應用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語法的實際應用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知識傳遞與內化的:第一,針對課前預習中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探索式問題并進行分析,從而開展模塊化教學活動,構建學習目標和重點明確的教學內容。第二,以小組學習形式,對教學視頻或課件進行英語語法學習和探討,并將探討結果進行記錄,教師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有效指導并幫助其改正,實現翻轉課堂教育下英語語法教學知識的內化。第三,在基于網絡信息技術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包括英語課件制作競賽、主題英語語法的應用大賽、英語專項微課展示等,并針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給予一定的評價,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英語語法學習的自信心。
(三)課后復習的應用策略
在初中英語語法課后復習過程中,應用翻轉課堂教育模式,可實現反思性的課堂延伸性教學活動。學生依據對下載的微課教學視頻進行學習,進一步強化對課堂教學情境的反思與語法知識內容的鞏固。與此同時,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對復習中知識的薄弱環節進行強化,通過學生與教師的進一步交流,從而完善知識體系的構建。此外,移動設備的普及應用,為學生英語語法復習創造了多樣化的練習途徑,打破了英語作業“練習冊”、“題海戰?g”的弊端,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生英語學習效率[2]。
三、“翻轉課堂”應用于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啟示
在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時也有許多事項需要注意。首先,教師要注重監督管理機制的建立。由于翻轉課堂需要學生具有自覺性,對于部分自覺性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進行及時監督管理,否則容易導致跟不上學習節奏等問題發生。教師也要對學生是否進行學習以及學習質量進行跟蹤和記錄。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翻轉教學,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對教學形式進行選擇,以便達到最優教學效果。再次,學校應開設機房,為學生的課前準備提供條件,方便學生使用,以便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
關鍵詞:初中 英語語法 任務教學法、
一、引言
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并實現與國際相接軌,我國早在1903年便開始了學校的英語教學。雖然我國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學校英語教學歷史,但由于深受前蘇聯教育學家凱洛夫教學論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對于的英語教學一般還是采用傳統的翻譯法。尤其是對于初中階段的英語語法教學。在我國初中英語語法的具體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即采取以講解字詞句為主的“填鴨式”教學。在整個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強勢的語法灌輸外,還兼有一定的翻譯練習的指導作用。這種“填鴨式”的語法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積極性,并對整個英語語法的教學效果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為了改變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這種教學現狀,我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對我國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進行了相應的改革,開始引入任務型教學模式,注重發揮學生在整個英語語法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教學模式又叫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這種教學模式是二十世紀八十年興起的一種主張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任務為主線,讓學生“在做中學”的一種語言教學模式。隨著這種“用語言做事”的教學理論在我國英語教學課堂中的運用,我國的外語課程教學改革開始走向一個新的教學方向。任務型教學模式認為:對于語言的掌握和學習不是靠簡單的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的訓練,它是需要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活動中不斷的進行語言時間。因此,在這樣一種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就要求英語教師在具體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應該針對具體的語言教學和交際目的,設計出具有一定具體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諸如表達、解釋、詢問等各種具體的語言實踐活動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因此,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首先,其通過各種各樣的任務活動,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二,對于任務的完成,其需要語言各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結合,因此,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其三,任務教學模式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和知識內容常常十分的廣,信息量也比較大,因此,其還有助于學生在教學任務的學習過程中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三、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任務型教學模式一般包括教學任務設計、教學任務的實施以及對教學任務的反思三個階段。對于初中英語語法的教學,這樣三個階段仍然是適用的。
(1)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教學任務設計。Nunan 曾提出在任務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課堂任務設計階段應該遵守的三個重要原則是:真實性的原則、形式和功能并重的原則以及任務依附原則。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運用任務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任務設計時也應該遵守這樣三個原則。首先,是真實性原則。是指教師在進行語法任務設計中的輸入材料應該盡量來源生活,其設計的情景和任務也應該貼近生活。我們知道,對于語言而言,其最重要的還是要回歸到日常生活中。因此,任務教學模式任務設計中的真實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師盡量將語言的這種真實性和現實性進行還原,讓學生能夠在真實和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對相應的語法知識進行更多的接觸和真實的加工。其次,是形式與功能并重的原則。我們知道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最大缺點便是注重形式的教學,而忽視了對于具體語言功能的教學,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對于英語語法的生搬硬套。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語言與功能、具體的語言環境進行了脫離,從而使得很多學生在面對某一具體的語言形式時,不能夠進行很好的功能和意義表達。因此,任務型教學模式在任務設計過程中對于形式和功能關系的強調,可以讓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實踐活動,對語言的功能和形式以及語境和語言形成一定的認識,從而增強其對于語言得體性的表達能力。其三,任務依附原則。任務教學模式的任務設計其最終還是要服務于整個英語語法教學活動。因此,在任務的設計過程中,還應該對任務的教學效果進行充分的考慮。因此,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以及教學效果,英語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的任務設計過程中,還應該根據相應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空間盡量為學生創造出一定的個體活動條件,讓學生相互之間能夠進行一定的互動和交流。此外,在依附性原則中,英語教師對于語法的教學任務設計還應該依附于課本和相應的教學大綱。
(2)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教學任務實施。其一,是教學任務的發放階段。在這個環節,英語教師根據對課程任務和教學目的以及學生知識結構了解的基礎之上,創造出一定的教學情景,運用情景教學法對相關的英語語法教學任務進行引入。而對于這個教學情景的創設,一定是要和當下學生所學習的世紀內容以及現實情況基本符合的。如果該教學任務過大,教師還可以做相應的分解處理,讓大任務中的小任務貫穿到整個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其二,是探索研究,完成相應的語法教學任務階段。英語教師在教學情景下對教學任務進行引入后,就應該讓學生開始對任務進行自主的討論和分析,并嘗試自己動手解決該問題。在這個討論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習的主體地位,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點,對教學任務中新提出的語法任務進行探索學習。從而加深對于已學舊知識的鞏固,對新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任務教學模式強調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在這個初中英語語法的任務型教學模式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對學生整個語法任務的學習過程進行一定的引導。當學生面對自己已有知識結構以及理解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就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學生探索解決這些問題上的思路,從而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確保整個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其三,在整個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英語教師還應該建立相應的監督和管理機制。這種監督和管理機制可以有效的對學生的任務學習進行督促和管理,并能夠讓教師對學生學習和掌握的情況進行及時的反應。從而保證整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教學效果。
(3)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教學任務總結和反思。在這一階段,教師可采取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和教師點評等形式對英語語法教學任務的實施和學生“學”和“做”的情況進行評價。此外,在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對整個的教學任務進行總結和回顧。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對我國初中英語語法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從教學任務的設計到教學任務的實施以及教學任務的反思階段,教師應該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導、以任務為主線的原則,充分的發揮學生在整個英語語法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
參考文獻:
[1]陳軍宏.中學基礎階段英語語法教學問題探析[G].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3(04)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實踐認識
語法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簡單地讓學生記住一些英語書本上的知識,而是使學生可以準確地運用英語來進行溝通交流。在英語學習中,學生需要理解語言的含義和掌握語言表達的形式,更需要語言知識在實際交際中的運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的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掌握適當的語法知識是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基礎。筆者在語法教學中,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在課文中認識語法
在譯林出版社和牛津大學出版社聯合編寫的《牛津高中英語》編寫中,注意了語法體系編排的創新,開辟了獨立的grammar and usage版塊,使學生既可以得到系統的輔導,又能在該版塊精心設計的語境中靈活運用以獲得的語法知識。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感覺這些句子結構的特征,讓學生自主探索語法規則,也可以通過教師精辟的歸納講解,使學生加深對這些語法規則的理解。只有學生自己感覺到的東西,他們才有興趣去研究,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學習英語語法也是同一個道理。但僅僅憑感性認識是不夠的,還必須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讓學生們掌握語法的規律,才能夠正確地運用。
例如:在閱讀文章過程中,最好不要在課文中一出現一種新的語法就花大量的精力去講解該語法,而是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并歸納在文章中出現的這些句子,最后對該種句子進行總結。當我們在教學時遇到“I like the man who is my father.”這個句子,我們就不能花大量精力去講解這個句子所包含的語法,為了讓學生理解這個語法,舉一個又一個的例子,以為學生對此理解會越來越深刻,下次遇到這種問題不會再有什么問題了。殊不知這樣只會把已經懂了的學生弄的越來越糊涂,甚至會產生厭學心理。我們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觀察該句子的特點,讓她們自己找該句子的特點,而不是老師把結論直接告訴他們,這樣不僅會記不住,有時甚至產生反感心理,會適得其反的。
二、在語境中學習語法
在語法教學中,語景可以讓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啟發學生在語境中運用語言材料歸納出語言規則。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語言的觀察、思維、分析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探究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在交際中運用語法
中學英語為達到教學目的,一般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與人交流的能力。英語語法教學不僅僅只是“我教你學”,而更是通過師生交流活動來認識英語、掌握英語,從而達到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語法教學的目的是掌握學習語言的工具,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基礎之一,是學生在語言交流中發揮創造性能力的依據和手段。扎實的語法知識是有效交際的基礎。在新的語法項目的學習過程中,筆者一方面要求學生理解意義,掌握句型,使學生做到準確無誤的表達,另一方面注重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性和交際性,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虛擬語氣”中,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中的用法時,教師在學生理解所接觸的語言材料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并掌握這一語法結構的規律,然后讓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真實交際訓練,找到講英語的感覺,才會正確地運用這一語言現象。
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實踐證明,必須掌握其基礎語法知識的運用方法。但是,如何采取更有效的語法教學方法、提高語法教學質量已成為一個引人關注的研究課題。教師應更新語法教學觀念,注重語法教學內容和方法,科學安排教學的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方案,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語法學習意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探究,使學生不僅掌握扎實的基本語法知識,而且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提高運用英語知識進行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安光模著,王付東,于靜靜譯.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與認識[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