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鄉鎮河長制匯報材料

鄉鎮河長制匯報材料

時間:2023-02-24 17:41: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鄉鎮河長制匯報材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鄉鎮河長制匯報材料

第1篇

面對這一榮譽,葉建順局長卻認為自己主要關注的是工礦企業的安全生產,性質相對單純,遠不及上級領導和其他先進個人。輕描淡寫的幾句話,抹不去背后的汗水與艱辛。在這場百年不遇的洪災中,延平區所有的工礦企業沒有發生一起因洪水、泥石流造成的人員死亡事故,這一切豈是“工作性質相對單純”所能概括的?

未雨綢繆防范未然

南平鉭鈮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安全部的謝灼仁經理在6月初就陸續接到延平區安監局關于防范特大暴雨的電話和短信通知,要求企業提前做好準備,公司內一些易發生地質災害和礦區巖層相對脆弱的地方要及早停工、疏散工人。而到了6月13日暴雨傾盆而下的時候,南平鉭鈮礦業公司立即停工并組織人員撤離了礦區。

和南平鉭鈮礦業公司的情況一樣,全區20多家非煤礦山企業都趕在洪水來臨前順利停產撤離,這一切都得益于葉建順局長的提前部署。

針對延平區山高水急、易發生洪澇災害的特點,葉局長平時就注重加強對非煤礦山企業的宣傳教育和監督管理。而在這次特大洪災來臨前的汛期,葉局長更是早早就下發了《轉發國務院安委辦關于,切實做好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多次召開礦山企業負責人會議,對汛期安全工作進行安排。在本雨來臨前夕,延平區安監局又以電話、短信等方式通知礦山企業停止生產、撤出人員,通知危化企業、重大危險源單位做好暴雨安全值班、巡查、防范工作。

為確保企業能真正落實安監局的防洪安全生產措施、不出疏漏,葉局長組織和帶領局工作人員深入礦山企業檢查,要求住在山邊、水邊工棚的礦山工作人員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帶。為防止出現個別礦主麻痹大意、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人員安危的情況,他還親自下到井下,對地下開采、危險性大的地方和環節都進行了有效的監督排查。在時間緊、任務重、人手有限的情況下,葉局長對南山、樟湖和塔前等邊遠地方的工礦企業也安排了鄉鎮的安辦主任進行巡查,并及時匯報巡查情況,確保無疏漏無隱患。“就在6月13日當天,葉局長還帶著工作人員冒雨專程趕到我們的尾礦庫進行檢查,交代要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巡查,及時告知他們尾礦庫周邊地質情況的變化。”南平鉭鈮礦業公司安全部的謝灼仁經理對當天的情形記憶猶新。

“我們平時的宣傳教育工作比較頻繁,所以多數礦山企業普遍都比較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再加上前期比較周密的通知部署,這次各類企業和生產人員的撤離工作整體上達到了預期效果。”回想起那一段時間的工作,葉局長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堅守在抗災第一線

“擔任安監局長這個職務,時刻都感覺自身責任重大,肩上擔負著企業、員工、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重任!”葉局長對安監工作有著深刻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中也身體力行,履行自己的職責。在今年的特大洪災中,他始終堅守在抗災搶險的第一線。

一連幾天的強降雨導致河水水位猛漲,南平水泥廠礦山分廠的地下采場遭遇持續的河水泥漿倒流,水位不斷上漲。礦山搶險人員開動了全部的抽水設備晝夜排水,依然無法有效降低水位。葉局長趕到現場,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認真分析后,確定無法排除積水,于是果斷要求放棄礦井,將人員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帶。

在與礦井工人談話的時候,葉局長了解到在距礦洞3公里左右的河邊還住著十幾個工人,他和工作人員不顧道路路基出現的裂縫及邊上山坡不斷發生的溜方和滾落的石頭,立即頂著暴雨,火速趕到工人居住的河邊,動員工人轉移,從而避免了死亡事故的發生。

6月14日中午,受強降雨影響,延平區西塔線11公里處發生山體滑坡,將途經該路段的一輛中巴車和一輛面包車推人洪水湍急的溪中,車上31人失蹤。葉局長接到災情報告后,立即啟動事故災害應急預案,冒著滂沱大雨迅速趕往出事現場,協助組織施救。當晚7點,失蹤中巴車的車頭在河中浮起,聞訊趕來的失蹤人員家屬情緒愈發不穩定,強烈要求武警戰士下到洶涌的洪水中打撈溺水、失蹤人員。葉局長不顧自己患有高血壓且已渾身濕透,不斷勸解、說服、平息遇險人員家屬的情緒,維護善后工作秩序。“群眾的情緒我們可以理解,但官兵們的生命我們同樣也要保護。淹了6個多小時,里面還能有生命嗎?河水;中擊力這么大,車門都沖掉了,里面還能有什么嗎?”在情在理的話語讓激動的群眾情緒慢慢平復下來。經過緊張施救和大量的思想工作后,事故最終得到了妥善處置。凌晨時分,葉局長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車上,靠在座椅上打個盹

暴雨造成的險情接連發生。6月22日。南山鎮店口電站大壩發生重大險情――壩內水位暴漲。一旦潰壩,近200萬立方的蓄水將傾泄而下,下游的店口、鳳池等8個村將被淹沒,80∞多名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險情就是命令,葉局長與快速上漲的水位展開了賽跑!中午12點,顧不上吃午飯,冒著沿途可能會被飛石擊中、被泥石流掩埋的危險,他帶領3名爆破專家急速趕赴水庫大壩。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解除店口電站的險情,一路上,葉局長急切地用手機聯系當地政府和公安派出所,從就近的礦山炸藥庫領取炸藥、導火索等爆破物品。當他們趕到水庫大壩時,爆破物品也隨后送到,為炸開大壩贏得了時間。

下午5點58分,在國家防總、省、市、區領導和專家的指導下,店口電站大壩導流渠閘門成功炸開,高漲的水庫水位迅速下移,險情得到初步排除……

自6月7日起到抗洪結束的這一段時間里,葉局長的工作日程里就沒有休息日的字眼,每晚基本上都忙到十一二點才回家。而6月13日的強降雨后,他更是一心撲在抗洪搶險工作上,通宵達旦是常有的事。在搶險過程中他時常吃不上一頓像樣的飯菜,餓了就以備著的餅干、八寶粥和礦泉水充饑,為的就是盡快趕往出事地點,及時指導搶險。礦山、危化企業、交通災難、泥石流災害點……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為災后復產保駕護航

災情過后,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的任務刻不容緩。

“今年的災情比較嚴重,在災后恢復生產方面,企業比較常見的安全生產問題主要是受淹廠房、車間、宿舍的建筑安全問題,這需要請專家檢查鑒定,確定安全后才允許恢復開工生產;再有就是對周邊發生過塌方、泥石流、道路水毀等地質災害的工礦企業要作好安全提示,對周邊的地質情況進行檢查,防止二次災害的發生,對于礦井被淹的非煤礦山,在排水清淤的同時,要指導他們時刻注意礦井巖層是否發生變化,并要求他們及時向安監局匯報情況;加工制造類企業恢復生產尤其要注意設備用電安全,受淹的原材料也要妥善處理…”針對這些災后恢復重建中常見的、易引發安全事故的環節,葉局長制定了面向鄉鎮、街道、區直部門和企業的《延平區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災后重建恢復生產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對災后重建恢復生產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要求,明確了責任、強化了措施、加強了管理;對于群眾的生產生活,他專門組織人員編寫了《致全區人民的一封公開信》,告知在災后生產、生活中的安全知識和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第2篇

由副主席帶隊,市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會同市農業綜合開發辦組織部分委員。深入縣的局部項目區、示范村、龍頭企業、農戶,采用實地觀察、聽取介紹、座談討論等多種形式對這四個縣區的5大類農業綜合開發在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凸現,引起了政協委員的高度關注。年月日至日,由副主席帶隊,深入縣的局部項目區、示范村、龍頭企業、農戶,采用實地觀察、聽取介紹、座談討論等多種形式對這四個縣區的5大類、17個項目進行了認真調研,并對三個縣的書面匯報資料和相關資料也進行了認真研究。現將調研情況演講如下:

一、基本情況

市的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始終堅持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重點,市從年開始實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多年來。以產業開發為主線,以糧油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創新機制,強化管理,為全市的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4.43億元,其中各級財政投資2.31億元,實施土地治理83.1萬畝,建成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46個。項目涉及七個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縣區的80個鄉鎮,613個村,受益農民達160多萬人,帶動農民年人均增收300多元。

開挖疏浚渠道359公里,土地治理項目方面:累計襯砌支、斗、分、引渠道2919公里。修建排灌站100座,新打和修復配套機井668眼,新建擴建小型蓄水工程24處,采用深翻改土、測土施肥、秸桿還田等方法改良土壤87.15萬畝,補貼購置農業機械638臺套,新修和拓寬整修機耕路933公里,營造農田防護林、經濟林、水保林9.33萬畝,培訓農民43.7萬人次,裝備鄉鎮農技服務站67個,實施以高效農業為主的科技示范推廣53.48萬畝。通過開發治理,項目區新增灌溉面積5.37萬畝,改善灌溉面積73.58萬畝,新增除澇面積3.55萬畝,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24億公斤,新增油菜籽生產能力1353萬公斤。

建成蠶、茶、果、藥、菜生產基地3.87萬畝。重點扶持了縣、區的蠶桑生產基地;縣、縣的茶葉生產基地;縣、縣的獼猴桃生產基地;縣藥用玫瑰、縣西洋參、區丹皮、縣紅豆杉、縣茯苓等中藥材種植;區和縣蔬菜種植基地等項目。二是建成產業化經營加工項目和流通設施項目19個。主要扶持了縣龍蛟、沙河、國禮茶葉加工廠;區過街樓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和蓮藕精深加工廠;縣張驀絲綢廠、植物淀粉加工廠、博望鎮蔬菜加工和柑桔光電分選線;縣萬噸大米加工廠和縣種子加工廠;縣春光油脂廠2萬噸高檔雙低菜籽油生產線等項目。三是建成產業化養殖項目7個。扶持了縣堰口特種水產養殖場和縣特種水產養殖場、勞武水產養殖場;縣白龍鎮良種豬繁育、市乳業總場奶牛養殖和縣三合鄉無公害豬養殖等項目。通過實施產業化經營項目,產業化經營項目方面:一是實施產業化經營種植項目20個。年新增總產值5.5億元,新增利稅6285萬元。

市的農業綜合開發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得到中省的高度肯定,多次受到中省的懲辦獎勵,省政府先后兩次在漢中召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現場會,推廣了市的經驗;省上組織的檢查驗收中,市有5個縣區的開發項目被評定為優良工程,獎勵土地治理規模2.5萬畝,財政投資750萬元;年我市在接受國家三年一次的驗收考評中,受到國家驗收考評組的好評,并獎勵縣土地治理開發規模0.5萬畝,財政投資156萬元。調查中委員們對我市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取得的效果感到振奮,對長年奮戰在農業綜合開發第一線的干部不辭辛勞的敬業精神表示由衷的欽佩。通過調查我認為,市的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形成一整套規章制度。嚴格執行了申報、立項、競爭制的項目管理責任制、工程質量監督監測制和重點工程招投標制,1有嚴格的項目管理制度。農業綜合開發從項目的申報、評估、審批、實施到驗收等。確保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程質量的不時提高。

并每年有所增加,2有完善的資金投入和管理機制。農業綜合開發實行“國家引導、配套投入、民辦公助、滾動開發”投資機制。中央財政在預算中專門安排資金用于農業綜合開發。同時,規定了各級財政的配套投入和項目區農民自籌投入比例。市也把配套資金納入了財政預算。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使資金投入有可靠的來源保證。資金管理方面,實行了專戶貯存、專人管理、專款專用和縣級報帳制、項目資金管理使用審計制,杜絕了資金的擠占挪用,保證了專款專用,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貴在綜合”一方面堅持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3有一套科學的綜合治理措施。農業綜合開發重在開發。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農業、林業、水利、科技推廣等治理措施配套實施,綜合治理效益顯著;另一方面注重與農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建設、扶貧開發相結合,吸收和借鑒了這些方面的勝利經驗,并將其運用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和管理當中。

二、存在問題

發揮了對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示范導向作用。但在調查中我也發現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市的農業綜合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納入開發項目的僅僅只有100萬畝左右。區的中低產田面積更大,1開發規模較小。市的產糧核心區有169萬畝水田。亟待開發。國家下撥的土地治理項目規模每年僅有7萬多畝,產業化經營項目5個左右,財政投資3000多萬元,很難滿足農民群眾急待開發的需要。全市還有四個縣至今還沒有列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縣,不能申報實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集中連片”原則,2區域差異較大。依照“先易后難。前幾年的開發重點大部分在自然條件好的鄉鎮,經過這些年的項目實施,這些地方的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綜合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而尚未實施開發的區中低產田面積較大,基礎設施單薄,農業生產條件仍然很差,和項目開發區的差別越拉越大。四個尚未納入綜合開發的縣和已經實施開發的縣區在農業基礎設施和產業化經營等方面的差別也已經逐步顯現。這種區域差別的存在與全市農業協調發展的總體要求不相適應。

財政支農資金一直采用部門分塊管理的方法,3涉農資金投向較散。多年來。不同渠道的投資在使用方向、實施范圍、建設內容、項目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重復和交叉,造成了政出多門、多頭管理、資金分散,有利于統一管理和協調,難以形成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整體合力。

項目建設的財政投資規范已明顯偏低。同等投資情況下,4投資規范較低。隨著開發建設逐步向淺山丘陵區域推進。淺山丘陵區需要架橋修路的工程要比區多,砼U型渠的襯砌改造和灌溉站、機電井建設都會因為山區溝壑縱橫、水勢比降落差大,而使得工程量和施工難度大為增加,再加上項目建設所需的各種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區的自然條件、經濟實力、村組和群眾的自籌資金能力都比地區差,使得項目建設的資金缺口加大。

項目區農民配套投入的自籌資金及投工投勞應占財政投資的三分之一,5自籌資金落實較難。根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規定。市的農民籌資投勞比例為25%但由于我市農村經濟不發達,村組集體經濟單薄,農民可支配收入不高,農民自籌資金落實難度很大。一些經濟條件差的地方,群眾的投工集資不能到位,形成空賬,致使項目建設資金短缺,建設速度緩慢,質量難以保證。

管護主體虛設,6建后管護較差。重建輕管的現象比較普遍。建后管護的約束機制和管護資金缺位,項目區干部群眾管護意識淡薄,鄉鎮、村組缺乏嚴格的管護制度和管護措施,一些地方出現了農戶侵蝕渠坎路肩,導致U型板被水沖翻,路邊樹木被折本文來自轉載請保管此標記。被拔,標志牌被毀等多種人為損毀工程設施的現象。

市的龍頭企業建設取得長足發展,7龍頭企業較弱。近年來。但綜合實力都相對較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選擇實行競爭立項、擇優立項的政策前提下,對我市申報、立項、扶持產業化經營項目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致使一批有發展潛力的龍頭企業得不到及時的扶持,龍頭企業的帶動輻射作用無法充分體現。

三、幾點建議

提高開發整體效益。一方面要做好同其他涉農資金的整合文章,1整合涉農資金。向投資整體要效益。根據省上統一要求,建議在不改變投向的前提下,依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盡其力、各記其功”原則,將農業開發資金與扶貧、糧食生產、農業科技推廣、林業和水利建設等其他涉農資金實行捆綁使用,以有效解決開發建設資金投入缺乏和項目建設交叉安排,重復檢查,多頭管理,資金分散,影響工程質量、工程效益等問題,提高涉農資金的整體投資效益。另一方面要做好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內部運籌和投向的整合文章,向投資結構要效益。應根據我市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總體目標,對投資結構和投入重點作適當調整,由過去主要扶持糧食主產區改為扶持糧食生產和扶持高效經濟作物相結合。各開發項目縣應結合生態環境建設,有計劃、有方法地將開發片區調整到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脆弱的區,以縮小農村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提高我市農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擴大開發規模。積極做好后續項目的貯藏工作,2做好項目儲藏。要緊緊圍繞“四大產業”和優質糧油加工,認真調研,嚴格篩選,從項目入庫、申報、評審、立項的各個關口都要嚴格把關,真正實行公開、公平競爭立項的制度,對那些開發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產業項目和招商引資的產業項目在經過專家論證后優先申報,爭取立項。對鎮鄉、村組干部群眾積極性高、自籌資金能夠足額落實、產業開發有條件的地方項目給于優先立項。做深做細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提高選項立項的準確性和成功率。以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的好項目、大項目爭取國家投入。要切實做好四個縣進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縣的申報工作,建議市政府向省政府專題演講,并加大爭跑力度,爭取早日批準,以擴大我市的農業綜合開發規模。

加大群眾監督力度。一是要加強項目建設的管理。項目建設要嚴格依照下達計劃和行業建設規范組織實施,3加強項目管理。項目設計要與新農村建設規劃相銜接,渠、路、井、樹、橋、涵等設施布局相配套,田間治理要與村容村貌建設相結合,改善生產條件要與培育壯大主導產業相結合。達到滿足生產需要,促進生產發展,增加群眾收入,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同時要不斷改革和創新施工工藝,嚴格按技術規程,規范組織實施,提高工程建設質量。二是要加強項目資金管理。要進一步完善以縣級報賬制為核心的資金管理機制,堅持按項目建設管理順序和項目建設進度撥付資金,堅持實行項目資金專款專帳、專戶、專人管理,專款專用,確保資金平安高效運行。三是要加大群眾監督力度。繼續全面推行項目公示制,項目建設的前、中、后期,都要公示項目的建設內容、任務完成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要不斷健全和完善工程招投標制、監理制和項目法人制。項目實施主體對項目建設質量、進度以及投資平安負全責,市縣區對建設項目要進行嚴格的檢查和驗收,實行獎優罰劣,動態管理。

解決籌資投勞難題。臨時以來,4采取多種措施。農民籌資投勞在實際操作中難度較大,制約著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健康發展,必需采取多種方式解決這一難題。第一,適當降低農民籌資投勞比例。調研中,農民籌資投勞比例偏高的反映較為強烈,建議主管部門就此進行專題調研,拿出具體數額逐級上報,力爭能夠降低硬性比例。第二,籌資投勞的方式上,可以采取以清晰的收益對象籌集。例如對機井工程、電管站實行業主負責制,發放使用權證。首先選定業主,業主自身先自籌一定數量的資金,據此獲得工程的使用權和經營權;其次由業主牽頭組織籌資投勞,業主根據受益范圍與群眾協商,簽訂合同,落實籌資投勞。還可以采取“一次計劃,分年籌集”及“分類籌集,自籌自用”等辦法,這樣農民承當的起,能夠調動農民積極性,有利于項目順利實施。第三,加強籌資投勞的管理。要制定統一的農業綜合開發農民籌資的收、用、領、銷制度,農民籌集的資金和勞務,實行專項管理,專款(工)專用,并對使用情況張榜公布。以資代勞必需堅持農民自愿,并料理書面簽字手續,嚴禁強迫農民以資代勞。

建立長效運行機制。第一,5重視建后管護。要通過宣傳,增強群眾管護意識。項目建成后要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重點宣傳建設的效果,項目區與非項目區的區別以及項目建成前后的效益對比,用事實增強群眾的管護意識,項目區形成一個愛護工程的良好社會氛圍,發動群眾參與項目管理。第二,將項目的建后管護納入各級主管部門的日常工作。各縣區每年應按時上報項目管護計劃,經市上審批并編制管護實施方案后組織實施。同時定期對各項目區管護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做到獎優罰劣。第三,因地制宜,創新管護模式。項目區可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適合外地的管護模式。例如,對道路、排水溝、橋涵、林網等公益性項目可實行鄉鎮統一管理。對林網樹木統一進行采伐更新,收益作為管護資金;對水利設施可實行井長制加協會的管理模式,以灌溉區為單位成立用水者協會,對灌溉用水進行利息核算,確定收費規范,由井長負責本井片范圍內的水利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對一些已建成的林網還可以實行劃片拍賣,落實產權主體,由產權人對項目進行管理和維護,鄉鎮政府負責監督。第四,建議盡快制定農業綜合開發的管理工作條例,明確項目運行管護條款。對于破壞項目設施的行為依法嚴肅進行追究查處;對改變項目區土地使用用途的由建設單位依法給于賠償;對項目監管不力的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