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58:1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糖尿病管理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1一般資料
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隨訪的2型糖尿病患者244例,其中男128例,女116例,年齡38~74歲,平均年齡44.28歲。全部患者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崭寡?9.24±2.14)mmol/L,餐后2h血糖(14.08±1.78)mmol/L。
1.2監測指標
治療1年后檢測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情況。
1.3管理方法
1.3.1健康教育
要叮囑患者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合理飲食、戒煙、限制飲酒、加強身體鍛煉。指導患者要定期到醫院監測血糖、血脂、血壓、眼底和體重等情況。教予其正確的血糖測量方式和良好的血糖值。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相關知識,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從而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預后。
1.3.2藥物治療
指導患者正確、合理的用藥,勿機械用藥。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患者要告知患者一個部位不能多次重復注射,應交替使用,防止脂肪萎縮和硬結的發生;對于行口服降糖藥的患者,要囑其用藥時間和進餐時間的配合,要注意劑量的準確應用,如發生低血糖可口服糖水。
1.3.3血糖的監測
加強患者血糖的監測。對于有條件的患者囑其每周行1次血糖和尿糖監測,病情穩定后可每月檢測1次,掌握好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以期能夠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維持患者正常的血糖水平,這樣才能延緩病情的發展,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1.3.4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在本社區隨訪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有較大比重,針對這一特點,合理應用治療糖尿病和其他基礎疾病的藥物,盡量避免藥物不良反應,制定個性化的
2型糖尿病的社區管理
藥物、飲食和運動方案,使其與患者個體特征相符。要使患者有正確的疾病治療觀,使其能夠接受規范化的治療方案,約束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1.3.5運動療法
2型糖尿病與肥胖、缺少運動相關。運動可加速脂肪的分解,加強脂肪細胞中酶的活性,使得血脂降低,體重減輕。對于2型糖尿病,運動還可改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加強血糖的消耗,使得血糖降低。要使患者知曉運動療法的重要性和長期性,應循序漸進、長此以往、持之以恒。要根據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運動方案,囑其勿空腹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1年的積極管理,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7.22±1.18)mmol/L、(9.27±1.32)mmol/L,與在社區管理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湖南醫學院臨床醫療系畢業,從醫35年,從事神經外科專業。熟練掌本專業常見病和多發病診治和手術治療,尤對重型顱腦外傷、腦腫瘤、高血壓腦溢血、復雜型顱內動脈瘤和腦血管畸形,脊髓病變及功能神經外科科病有豐富經驗。率先在中南五省開展選擇性股腦動脈造影手術,并舉辦三期學習班,帶教多位碩士研究生。經常參加全省各地神經外科會診和手術。多次被邀在各地講學和培訓。作為訪問學者,赴墨西哥、美國進修學年。主攻神經外科顯微手術和立體定向手術。
發表醫學專業和醫院管理論文三十余篇,主編、主審、專著四本,有多項省級科研課題正在實施,榮獲2008年湖南醫學科技三等獎。擔任多家醫學報紙、雜志編委或特邀編委。
老張退休后,覺得無所事事,整天悶悶不樂,在幾位朋友勸說下,迷上了玩麻將,不玩不知道,一玩就上癮,大部分時間坐在麻將旁,品著濃茶,不斷抽煙,消磨些時光,樂不知疲,好似神仙過的日子。一天,四位牌友興趣正濃,酣戰到半夜時分,老張一時高興說“七小對全中自己”,話剛落音,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口眼歪斜,說不出話來。大伙立即將他扶起,對著他又搖又晃,捏人中、內關,也無濟于事,連忙叫來120急救車送到醫院。接診醫生問完病史,經過檢查,一量血壓,190/140mmHg,急診cT掃描為腦內大面積梗塞灶。醫師診斷為腦血管意外,缺血性腦中風。收住院內科藥物治療,住院2個月,雖然拾回一條命,但說話吐詞不清,右側肢體無力,走路跛行,需針灸按摩康復治療。像老張這種病情,在生活中屢見不鮮。什么是中風?為什么會中風?中風有沒有先兆?中風能預防嗎?許多人都想了解這方面醫學常識,有備能防,盡可能遠離中風。
中風是中老年人的常風病,中醫學名為“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中風的病變在腦血管,一旦腦血管堵塞即為腦梗塞;一旦腦血管破裂即出現腦出血,都可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腦細胞水腫、腫脹甚至壞死。出現一系列病變和并發癥。起病后病人出現昏迷,半身不遂,講話困難,口眼歪斜,嚴重的可引起顱壓增高,腦疝等,危及病人生命。由于發病突然,像自然界的風一樣?!吧菩袛底?,變化莫測”,故名中風。
中風的易患因素主要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遺傳、肥胖、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等。其中高血壓和腦血管硬化是中風的主要根源。90%以上的腦出血和85%左右的腦梗塞都有高血壓病變史。糖尿病,情緒激動,用力過猛,飲食不節,吸煙酗酒,氣候突變等。老張突發中風,對號入座,幾乎樣樣沾邊。
中風雖然發病急驟,來勢兇猛,但大多數病人事前會感覺到一些前驅先兆,按循證醫學統計,有下列一項或幾項,都提示有中風的可能:
1、突然頭暈或劇烈頭痛。
2、突發一側肢體發麻,面部發麻,舌麻。
3、突發一側肢體無力,活動不靈,走路容易跌倒或暈倒。
4、頭痛突然加重,間斷性頭痛為持續性。
5、說話吐詞不清,流口水。
6、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記憶力、智力衰退。
7、突然惡心嘔吐,有時伴有打嗝不止。
8、整天想睡覺,呼之不醒,也有人如失眠、心神不定。
9、性格一反常態,多疑或急躁。
10、突然看不清東西,眼前一片黑蒙,視物不清,復視重影。
出現上述先兆癥狀,應引起重視,盡早去醫院檢查治療,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中風完全可以預防,由于中風主要為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病、心臟病等。凡是預防及治療這些病,控制這些病因的措施可以大大減少中風的危險。因此,控制高血壓、治療糖尿病、預防動脈硬化,改善高粘血癥都是預防中風的有效方法。
預測中風,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是關鍵。包括血壓、血脂、血糖、心電圖、眼底血管檢查。血液粘度檢測,微循環檢測是預防中風意義最大的檢測,中風前有許多人會有一些征兆,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都要采取積極措施加以防范。目前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檢查、健康評估,并建立動態管理的健康檔案,會有助于預防和預測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