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34: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評價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電氣安全;評價因素;評價方法
1、關于電氣安全與評價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電氣安全是安全檢測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涉及電氣領域的科學技術和管理項目,其中涵蓋了實踐、教育、科研三個方面的內容,是一種以安全為目的的應用型科學,這門科學的應用價值極高,其基本理論包括電磁學理論和安全原理兩個部分。隨著電能應用的普及,人們日常的生活生產都離不開電力,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因此電氣安全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內容。電氣安全具有綜合性的特點,電氣的使用幾乎涵蓋了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例如在電氣工業、建筑業、煤炭業、冶金業以及石油化工等行業都涉及到電氣安全工作。另外,電氣安全也包括一部分的工程技術,其中還包括了組織管理方面的內容。電氣安全評價是工程項目驗收的重要內容,包括有效性和經濟性兩個方面的評價。首先,對于系統電氣安全有效性的評價,主要是以電氣安全的角度,分析系統中各部分布置的合理性;判斷各部分采用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科學有效;認真分析系統各部分能不能協調工作;檢測系統內是否存在電氣安全上的漏洞。實際上,電氣安全評價也就是對建筑系統中的電氣危險因素進行排查,分析各種電氣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并依據評價結果提出電氣安全的防治措施和整改意見。在一般的建筑中,電氣火災、爆炸、雷電、靜電以及觸電等都是電氣使用過程中的頻發事故,由于建筑物功能的不同,電氣安全防治的側重點也不同。在進行電氣安全評價時,要根據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例如:對于油田企業,火災和爆炸是引起重大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進行安全電氣評價時,要將評價重點放在電氣火災、雷電、靜電方面;對于機械廠,廠內金屬材料相對較多,在評價時的重要內容應該涵蓋靜電觸電等頻發事故。評價因素體系是進行電氣安全評價的基礎,只有建立了完善、科學、合理的評價因素體系,才能有效指導電氣安全評價工作的進行,以下是在建立評價因素體系時應注意的幾個基本原則:(1)科學合理:一個體系的建立首先要檢驗其科學合理性,電氣安全評價因素的建立要遵循科學性,要充分反映客觀實際以及事物的本質,這種體系的建立要充分突出影響企業自身安全的各種相關因素。因此,只有堅持科學合理的基本原則,電氣安全評價因素體系的建立才具有客觀性和可靠性,才能有效指導評價工作的進行;(2)全面考慮:要綜合考慮影響企業電氣安全的各種行為因素。因此,電氣安全評價是一項綜合多方面因素的復雜工作,為了保證電氣安全評價的可靠,在選取評價因素時要具有代表性,在選擇時要從評價對象的各個方面著手,全面考慮,注重細節,不放過每一個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以保證在最終確定評價因素時有選取余地;(3)具體可行:電氣安全評價程序要化繁就簡,盡量保證評價工作的簡便可行,這樣實施方案才能更容易地被安全部門接受;電氣安全評價體系的建立應基于對大量數據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對于評價對象的比較工作要有具體的評價標準,因此評價因素應該進行量化;電氣安全評價包括電氣安全技術和電氣安全管理兩方面,既包括技術也包括管理,因此評價對象比較復雜,對于上述所說的量化評價因素有時難以實現,但是為了確保評價的準確性,必須努力做到評價標準的量化;(4)穩定可靠:作為安全評價的標準,確保安全穩定可靠是評價電氣安全的重要指標,因此在選取時要選取比較具有規律性的因素,將偶然因素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2、電氣安全評價的相關因素
雖然事故的發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其中必然有安全隱患的存在,直接或間接的安全隱患都會造成電氣事故的發生。從安全原理的觀點來看,生產以及管理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其他危險因素都有可能被偶然事件觸發導致電氣事故的發生,因此生產環境,生產管理以及社會環境等就成為安全評價中需要關注的危險因素,其中生產管理因素最為關鍵。
2.1電氣設備
電氣設備是工業生產以及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接觸這些電氣設備,因此,電氣設自身的的安全性就對企業的電氣安全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對企業的電氣安全進行安全評價時,應將對電氣設備自身的安全評價作為重點工作。
2.2電氣環境
電氣環境是指對電氣安全有影響的各種因素,大致分為自然和非自然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我們經常見到的雷電以及我們熟知的靜電等,非自然因素主要指相關企業的生產環境以及相關的電氣安全管理。電氣環境在很大一方面影響著建筑的電氣安全,在進行電氣安全評價時,電氣環境的有關安全也應該列為關注的重點。
2.3安全管理
建筑的電氣安全評價工作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包括工程技術與組織管理兩方面的內容,二者相輔相成,緊密聯系。在嚴格管理下,工程技術才能有效實施;有了可靠的工程技術的支持,組織管理才能應用于實際,因此要做好電氣安全評價工作,要將工程技術與組織管理相結合,重視綜合性的電氣安全措施。
3、電氣安全評價方法
就目前的眾多評價方法來看,比較受關注的是模糊綜合安全評價方法。這種方法依據事故理論的綜合論觀點,建立多層次的電氣安全評價因素體系;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確定評價因素的權重;采用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判模型綜合評價結果;使用安全特征量處理評價結果。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可以對多因素體系做出定量的評價,以數量化的形式表達人們的主觀判斷,然后進行模糊運算處理。另外,這種評價方法采用安全等級模糊特征量劃分安全等級,有效解決了評價結果失真或均化的問題。經過實際應用表明,這種方法與企業實際結合緊密,可操作性強,有效避免了現有評價方法全面性不強、量化標準不嚴謹的缺點,可以對評價結果進行更優化的處理。因此,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在一般的電氣安全評價中,此外還有配套的評價軟件,為電氣安全評價工作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應用工具。此外,電氣安全評價的方法還有很多,在實際的電氣安全評價工作中,較多地采用了事故樹分析的方法,但是這種分析方法不夠全面,不能很好地結合企業的生產活動特點,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安全評價的意義。綜合來看,電氣安全評價可以結合電氣安全檢查表,采用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再對個別要重點關注的危險因素,采用定量的技術評價或事故樹分析的方法,再次進行安全評價。
4、結束語
電氣安全評價是建筑生產活動的重點工作內容,企業要針對自身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電氣安全評價體系,為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和評價機構提供高效可靠的評價工具。組織專業的管理隊伍,與可靠的工程技術相結合,進行全面、客觀、科學的評價。總之,在日常生產活動中,要注意對電氣安全的監管,防患于未然,有效避免電氣事故的發生,防止給建筑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李茂齡.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在建筑電氣安全評價中的應用【J】.安全.2004(25).3-5.
[2]趙壽堂,胡玢.建筑電氣安全評價方法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5(3).33-35.
關鍵詞:安全評價;風險分析;應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270
1 引言
國家安監總局于2014年頒布了《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個人可接受風險標準和社會可接受風險標準(試行)》,即第13號公告。指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個人可接受風險標準和社會可接受風險標準(試行)》用于確定陸上危險化學品企業新建、改建、擴建和在役生產、儲存裝置的外部安全防護距離。
2 主要分析方法
根據不同適用范圍,一般采用事故后果計算法、定量風險評價法或危險指數法計算外部安全防護距離。
(1)事故后果計算法。是以爆炸事故后果模型為基礎,根據裝置可能發生的最嚴重爆炸事故情景,計算確定外部安全防護距離的方法。涉及爆炸品類危險化學品(如:硝酸銨、三硝基甲苯、硝基胍)的生產、儲存裝置。
(2)定量風險評價。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選用定量風險評價法確定外部安全防護距離:
1)涉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布的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的;
2)構成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且涉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布的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的;
3)構成重大危險源,且涉及毒性氣體的。但是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符合《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40號)第九條規定的情形,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中規定的風險標準執行。
(3)危險指數法。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數量、性質、位置和生產類型,評估和計算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的危險指數,并確定外部安全防護距離的方法。
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同時符合下列所有情形的,應當選用危險指數法確定外部安全防護距離:
(1)未列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布的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的;
(2)不涉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布的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或涉及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但不構成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的;
(3)涉及毒性氣體但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
3 危險指數法舉例
某項目涉及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但不構成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因此適用于危險指數法計算。
(1)確定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等級
查表,確定各危險化學品危險貨物分類,列入表1。
(2)確定危險化學品基準量
查表,確定各危險化學品基準量,列入表1。
(3)計算校正因子
計算各危險化學品校正因子β,列入表1。
(4)計算危險指數
危險指數計算結果為28.61。
(5)確定外部安全防護距離
查表確定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與防護目標間的外部安全防護距離為50m,危險程度為中等。由于周邊企業距離該項目均在50m范圍內,雙邊構成相互影響。因此該項目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證與周邊企業的安全。
4 結論
根據13號公告的要求,本文說明了安全評價工作中的風險分析,介紹了主要的方法,舉例分析了危險指數法的實際應用。
參考文獻:
[1]AQ8001-2007,安全評價通則[S].
關鍵詞:安全評價;層次分析法;模糊層次分析法
一、引言
火力發電廠是電力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各行各業的順利運轉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優質能源,一旦發生事故,輕則造成電網振蕩,重則毀壞系統設備,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如何對火電廠安全生產現狀做出科學的評價,有效地提高火電廠安全生產水平,預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發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安全評價是火電廠科學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決策部門進行宏觀調控提供科學的依據。因此對火電廠安全評價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安全評價是基于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對系統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和評價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危險因素識別及危險程度評價兩部分[1]。常見的安全評價方法有事故樹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等。每種方法都有其特點及適用的范圍。事故樹分析法能夠描述事故原因及其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及時發現系統中存在的潛在危險因素并從中找出不安全狀態的關鍵環節,但它難以對系統的整體功能進行綜合評價。層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簡稱AHP)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準則、多層次決策的綜合評價方法,但AHP在構造判斷模型時沒有考慮到人的判斷模糊性,評價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專家主觀判斷的影響[2]。模糊層次分析法(FAHP)將模糊理論和層次分析法相結合,克服了層次分析法的局限和人類思維的主觀性,提高了評價的科學性。本文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建立火電廠安全評價模型并進行了實例分析。
二、模糊層次分析法
(一)層次分析法概述
美國數學家Saaty,T. L 于70年代提出了層次分析法(AHP)。通常AHP由四步構成: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判斷矩陣并進行一致性檢驗、計算各指標的相對權重。AHP 方法強調人的思維判斷在科學決策過程中的作用,把人的主觀判斷過程數學化,從而幫助人們對一些復雜的、難以精確定量描述的決策問題進行量化。但是這種標度未能很好地反映人類判斷的模糊性。
(二)模糊層次分析法
模糊層次分析法是層次分析法與模糊數學結合的產物。FAHP和AHP的區別在于FAHP 通過元素的兩兩比較構造模糊判斷矩陣,再由模糊判斷矩陣求各元素相對重要性的權重。其分析過程是: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和評語集
利用FAHP解決問題時,首先應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層次結構分為三類:目標層——分析問題的預定目標或理想結果;準則層——包含為實現目標所涉及的中間環節,可以由若干個層次組成;方案層——包括為實現目標可供選擇的各種措施、決策方案等。假設被評估的系統A由n個指標(B1,B2,…,Bn)構成。
按照評價指標的等級值采用相應的評語集,例如將安全等級分為很安全、安全、一般、危險和很危險五個等級, 記為W ={W1, W2, W3, W4,W5 }。其中分,W1>90,80
2.構造模糊判斷矩陣
以層次分析法為基礎,根據火電廠專家意見和運行工況,應用表1所示標度法表征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測量結果記為gij,以此構造模糊互補判斷矩陣G=(gij)n×n。
其中0?燮gij?燮1,gij=0.5,gij+gij=1,(i,j=1,2,…,n),G=(gij)n×n為模糊互補矩陣。
G=g11 g12 … g1ng11 g12 … g1n… …g11 g12 … g1n(1)
3.構造模糊一致判斷矩陣
求行和fi=■gij,(i=1,2,…,n)列和fj=■gij,(i=1,2,…,n),根據公式(1)將矩陣G=(g)n×n轉換為模糊一致判斷矩陣F=(f)n×n。
fij=■+0.5(2)
4.確定權重集
在安全評價中,用權重值來衡量風險指標的重要程度。模糊一致判斷矩陣 的元素與權重 的關系是:fij=a(pi-pj+0.5) [6]。由此計算出各指標的權重pi,并得到權重集p=(p1,p2,…,pn)。
pi=■-■+■■fk(3)
5.建立模糊隸屬度矩陣
設指標Bi(i=1,2,…,n)對評價等級Wj(j=1,2,…,m)的隸屬度是rij,即評價指標ai以隸屬度rij屬于評價等級Wj。由此可以得出隸屬度矩陣R(rij)n×n,(i=1,2,…,n;j=1,2,…,m)
6.綜合評價
先進行一級模糊評判,把模糊隸屬度矩陣R與各因素的權重矩陣P進行模糊運算,并進行歸一化運算。然后進行二級指標的模糊綜合評價 得到總的評價向量。
(三)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火電廠安全綜合評價
1.層次結構模型的建立
本文從管理—環境—設備三個方面建立火力發電廠安全評價體系。模型的縱向層次結構由總目標A、準則層B 和指標層C 組成,建立了兩級綜合評價層次結構,如表2所示。
2.模糊一致判斷矩陣的構造
將模糊評價模型應用于火電廠的安全評價中。利用matlab進行計算,得到各個指標的權重。根據(2)(3)步驟,構造火力發電廠安全層次結構中準則層和指標層的模糊判斷矩陣
G■=0.5 0.6 0.7 0.8 0.80.4 0.5 0.6 0.7 0.70.3 0.4 0.5 0.6 0.60.2 0.3 0.4 0.5 0.50.2 0.3 0.4 0.5 0.5G■=0.5 0.5 0.6 0.8 0.80.5 0.5 0.6 0.7 0.80.4 0.4 0.5 0.6 0.70.3 0.3 0.4 0.5 0.60.2 0.2 0.3 0.4 0.5
G■=0.5 0.5 0.5 0.6 0.6 0.7 0.80.5 0.5 0.5 0.6 0.6 0.7 0.80.5 0.5 0.5 0.6 0.6 0.7 0.80.4 0.4 0.4 0.5 0.5 0.6 0.70.4 0.4 0.4 0.5 0.5 0.6 0.70.3 0.3 0.3 0.4 0.4 0.5 0.60.2 0.2 0.2 0.3 0.3 0.4 0.5GA0.5 0.5 0.70.3 0.5 0.60.2 0.4 0.5
3.權重的計算
通過公式(1)得到火力發電廠安全評價指標權重向量。
準則層對目標層的權重向量為PA={pB1,pB2,pB3}={0.617,0.237,0.146}
指標層對準則層的權重向量為:
PB1={pC1,pC2,pC3,pC4,pC5}=
{0.426,0.238,0.125,0.093,0.08}
PB2={pC6,pC7,pC8,pC9,pC10}=
{0.352,0.246,0.121,0.125,0.057}
PB3={pC11,pC12,pC13,pC14,pC15}=
{0.235,0.235,0.235,0.100,0.100,0.065,0.040}
通過上式計算出指標層對目標層的權重向量為:
PAC={0.275,0.163,0.079,0.05,0.05,0.074,
0.074,0.039,0.025,0.012,0.032,0.032,0.032,0.011,0.011,0.010,0.004}
數據表明,各指標對火力發電廠安全影響較大的依次是安全生產方針的貫徹(0.275),安全責任制(0.163),安全監督體系(0.079),勞動安全(0.074),防火防爆(0.074)。
4.模糊隸屬度矩陣
R■=0.35 0.4 0.15 0.1 00.35 0.25 0.15 0.15 0.10.4 0.3 0.2 0.1 00.3 0.25 0.2 0.15 0.10.25 0.35 0.2 0.1 0.1
R■=0.3 0.45 0.10 0.10 0.050.35 0.25 0.2 0.1 0.10.3 0.4 0.2 0.1 00.25 0.3 0.25 0.2 00.2 0.35 0.25 0.15 0.05
R■=0.35 0.3 0.25 0.1 00.4 0.3 0.2 0.1 00.3 0.35 0.25 0.05 0.050.2 0.4 0.2 0.15 0.50.25 0.3 0.25 0.1 0.10.3 0.3 0.2 0.2 00.1 0.3 0.25 0.2 0.15
5.綜合評價
分別對準則層B1,B2,B3進行模糊綜合評價, Z■=P■×R■(0.3875,0.2543,
0.2039,0.0981,0.0561)
評語集W取中間值,計算相應的分值為: Z■′= Z■×VT =89.2
Z■′=Z■×VT =83.5
ZB3′= ZB3×VT =87.6
Z■= [ZB1,ZB2,ZB3]T ,為指標層隸屬度矩陣。
則該火力發電廠的綜合評分為: z=(PA×ZB)×WT=89.2
數據表明,該火電廠總體狀況處于安全等級,準則層中安全生產管理方面(B1)和生產設備管理(B3)相對較好,勞動安全和作業環境(B2)接近一般水平,應采取改進措施。
三、結論
火力發電廠安全評價指標具有較強的模糊性,涉及因素眾多,評價體系從管理-設備-環境三個方面考慮,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建立模糊一致性判斷矩陣。該方法降低了層次分析法中專家判斷的主觀隨意性,避免了一致性檢驗,提高了安全評價的科學性,方便地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排序,得到各指標對火電廠安全的影響程度。在此基礎上,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獲得風險值。從總的數據來看,該電廠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和生產設備管理相對較好,而勞動安全和作業環境處于薄弱環節。火力發電廠可以此為依據,有的放矢地采取改進措施,提高企業的整體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楊輝,戴世山.模糊綜合評價法在火電廠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湖南有色金屬,2010(10).
2.Yang Zongxiao,Yuan Xiaobo,Feng Zhiqiang,et al.A fault prediction approach for process plants using fault tree analysis in sensor malfunction[C].Proceedings of IEEE_ ICMA,Luoyang,2006.
3.劉儉.火力發電廠安全性評價(第二版)[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
4.費軍,余麗華.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1.
5.田玲.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購電方案模糊綜合評價探討[J].電網技術,2005.
6.Wu Chengru,Chang Chewei,Lin Hunglung. Evaluating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aiwanese hospitals using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2006.
摘 要: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燃氣成為現代城市能源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燃氣的安全管理尤為重要。為了解決城市燃氣輸配系統的安全問題,首先總結了城市燃氣輸配管網失效的原因,然后結合ASME B31.8S標準,采用故障樹分析法對城市燃氣輸配管網的失效原因進行定性分析,建立了城市燃氣輸配管網故障樹。通過對故障樹的分析,識別出引起管線失效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為城市燃氣輸配管網地設計、檢測、維護和維修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 城市燃氣; 燃氣輸配管網; 安全評價; 故障樹分析
中圖分類號: TN91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18?0004?03
燃氣供應是現代化城市能源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燃氣輸配系統是復雜的綜合設施,其主要部分是燃氣管網。隨著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燃氣管網的建設規模不斷地擴大,發展十分迅速。城市燃氣有很多優點,如是一種優質燃料,便于儲存、運輸和使用,但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足,如它具有易燃燒性、易爆炸性。若管理或使用不當,極易引發爆炸、中毒和死亡事故,危害性極大。此外,城市化的燃氣輸配設施,多數分布在人口或公共設施相對比較集中的區塊,在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事故一旦發生,不僅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往往引發社會不安全感、環境污染等問題[1]。近年來,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天然氣產業發展迅速,城市燃氣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期。這些現狀,都給燃氣管道的敷設和改造都帶來了有力保障,給擴展燃氣用戶提供了新的機遇。城市燃氣涉及面廣,雖然在城市天然氣管網設計建設中采用越來越嚴格的規范,但仍然有少數建設單位不按規范要求施工,也有部分市民缺少安全意識,這樣的不確定因素都給城市燃氣管網運行增加了不少安全隱患。在目前的形式下,如何有效地保障城市燃氣管網的安全可靠運行是擺在燃氣公司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1 故障樹分析法簡介
故障樹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是對于一些不易形成邏輯圖的復雜系統進行風險識別和評價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它用事件符號、邏輯門符號和轉移符號來描述系統中各種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
故障樹是一種邏輯樹,樹枝代表系統、子系統或元件的事故事件,而節點代表事故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故障樹的形成是從頂事件的根出發逐級向下發展繪制,直到事件概率已知的基本事件為止,在故障樹中表示事件之間最常用的邏輯關系是“與”和“或”的關系。故障樹中所用的圖形符號有很多,表1列出幾種常用的符號。
故障樹分析在生產階段能幫助診斷事件是否失效,進而改進相關技術管理,產生更好的維修方案。故障樹分析法同時適用于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使用過程簡潔明了,而且不失可靠性,充分體現了以系統工程方法為基礎來研究安全問題的系統性、準確性和預測性。
2 故障樹分析原則
故障樹分析是系統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的工具之一[2]。采用故障樹分析法建立故障樹一般步驟如下:
(1)熟悉系統。盡可能詳細地收集系統相關資料,了解系統狀態及各種參數,熟悉研究對象的特征。
(2)確定頂事件。對所調查的事故進行全面分析,從中找出后果嚴重且較易發生的事故作為頂事件。
(3)建立故障樹。將引起頂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找出來,根據實際情況用適當的邏輯符號把頂事件和各直接原因事件(中間事件)相連接,然后找出中間事件的原因事件,并用適當的符號連接,直到不需要分解為止。
(4)故障樹的規范化和簡化。
(5)根據已經建立好的故障樹,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3 城市燃氣輸配管網故障樹的建立
引起城市燃氣管網發生事故的原因很多,發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造成管道事故是多種原因的綜合結果。從大量事故分析報告的統計結果來看,導致城市燃氣管網事故的主要因素有:第三方損壞、管道腐蝕及設備老化、設計及誤操作、管道原始缺陷。管網泄漏事故原因主要包括管道腐蝕嚴重、第三方損害嚴重、誤操作、存在設計缺陷等;導致管道破裂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操作失誤、違章作業、維護不周、設計安裝不合理、材料缺陷等。根據選擇頂事件的原則,選取“燃氣輸配管網失效”作為頂事件,管道失效和附屬設備失效為二次事件,任何一個二次事件的失效,都會造成整個管線的失效。繼續深入分析,逐層列出中間時間和底事件,建立城市燃氣輸配管網故障樹,如圖1所示。故障樹中的中間符號和底事件事件符號所表示的含義見表2和表3。
4 故障樹的分析
(1)第三方破壞嚴重。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為,燃氣設施的不安全狀態等。城市燃氣管線處于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地面活動程度高,給管網的運行造成一定的壓力,也間接對管線失效產生影響。同時,管道上方違法施工,水流對管溝、管道的長期沖刷、管道附近土層移動等也會導致管線失效。因此應完善地面燃氣管線警示標識,對特殊區域的管線增加防護裝置,加強施工人員的管理和安全意識培養,并加強監督,同時對管線及附近標志物定期檢測。
(2)管道腐蝕。包括外腐蝕、內腐蝕和應力腐蝕。防腐層老化,土壤中含硫化物、含水率高、含細菌等,陰極保護失效等均會導致管線外腐蝕;燃氣含水、含酸性介質,緩蝕劑失效等直接造成管線內腐蝕;施工、安裝不當等又引起應力腐蝕。因此,防止管道腐蝕發生,需要加強管線的陰極保護,確保防腐層質量,選擇合適的清管器定期進行清理,施工時盡量避免出現應力。
(3)管道材料缺陷。管道材料缺陷包括管道材料初始缺陷和管道安裝缺陷。管道材料初始缺陷是由于管道材料在制造、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管道安裝缺陷是在管段安裝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如管道含有雜質,表面預處理不合格,焊接材料質量不合格,焊接質量差,焊接后未清潔等因素的存在,均會導致管道整體強度降低,進而影響管道運行的可靠性。加強管材質量檢查,建立嚴格的施工質量檢測制度,是解決管道材料缺陷的良好途徑。
5 結 語
本文總結了城市燃氣輸配管網失效的原因,采用故障樹分析法對城市燃氣輸配管網的失效原因進行定性分析,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城市燃氣輸配管網故障樹。對故障樹的進一步分析,找出影響管線失效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對應的完善修復措施,為城市燃氣輸配管網地設計、檢測、維護和維修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 張琳.城市燃氣管網安全管理體系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0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工業部.國家標準局.GB7829?87故障樹分析程序[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7.
[3] 閻鳳霞.故障樹分析方法在油氣管線方面的應用[J].西安石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8(1):47?50.
[4] SATAR Fairudul Azhar Abd, ISMAIL Raja Zahirudin Raja, BHD PETRONAS Carigali Sdn, et al.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 a new approach in managing pipelines[C]// SPE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Integrated Modelling for Asset Management. Kuala Lumpur, Malaysia: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2004: 11?19.
關鍵詞:社會消防安全 評價指標體系 必要性與可行性
長期以來,我國社會消防安全狀況評價體系不完善,沒有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真實反映消防安全現狀的宏觀分析評價指標。各地通常是采用傳統的火災四項統計數據來分析消防安全狀況,評價消防工作成效,或者只是簡單地進行單位、行業等個體的消防安全評估,沒有建立全面、科學的社會總體消防安全評價體系。公安部消防局啟動了“城市消防安全評價指標體系”課題的研究,并取得明顯進展,這個領域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構建消防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已經成為科學評價消防工作現狀,促進社會消防工作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以火災分析替代社會消防安全狀況整體評價的弊端
火災統計,是消防工作的重要業務基礎,及時準確地統計上報火災數據,客觀真實地反映火災信息和部隊滅火救援情況,對于研究火災規律特點,制定相應對策,推進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以其作為對整個社會消防安全狀況進行宏觀評價的指標,顯得片面和單薄。
(一)火災發生的偶然性影響數據的客觀性
火災發生有其必然性,但也存在偶然因素。前些年,遼寧、河南、浙江、廣東等省發生的群死群傷火災迫使當地政府痛下決心,加大消防工作力度,加強消防裝備建設,消防工作不可謂不強,但仍發生了沈陽汽配城、廣東東莞、浙江溫州/12﹒12等火災。2008年1月2日,新疆烏魯木齊市德匯廣場發生火災,經濟損失過億元。如果單純使用這樣一起火災數據,對全區乃至全國的火災形勢與社會消防安全狀況進行分析,明顯失于偏頗。
(二)火災數據無法全面反映社會整體的消防安全狀況
消防工作涵蓋人類社會基本活動的方方面面,社會整體消防安全狀況評價指標也應該是一個綜合性、全面性的評價體系,而我國的現狀是在評價消防工作成效時,局限于“以火災的四項指標論功過”,消防部門一直被四項指標的升降所困擾,一些地方政府在考核消防部門工作時,惟以四項指標的升降論成敗。這種消防安全評價上的局限性,嚴重束縛了我國消防事業的發展,與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不相適應。
二、構建社會消防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必要性、基本原則和現實功能
(一)建立體系的必要性
在現有社會消防安全條件的基礎上,探索建立社會消防安全綜合評價體系,正確地選取社會消防發展中具有代表性、較為合理、信息量大的重要指標,用客觀、準確、全面、科學的方法來評價社會消防發展的各個側面及社會整體發展水平,對社會消防發展具有反映、分析、評價、監測、預測等重要功能。建立社會消防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實現的功能,可以全面地運用到各級領導的消防決策和管理實踐中,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二)建立體系的基本原則
要使評價體系科學準確,發揮體系的研判、指導、分析、決策功能,就要在評價指標的確立中把握五個原則。一是客觀性,指標的確立必須反映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對消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標準,必須體現當前國家基本國策和消防法律法規對消防工作的要求。二是適用性,指標要宏觀,突出重點和主要矛盾,反映保障公共消防安全的主要內容,既要力求全面,又要簡潔易行,避免以偏概全和過細、過濫、過繁。三是代表性,要綜合考慮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城鄉差異等因素,盡量選擇具有普遍性、基礎性的指標,滿足全國不同地域、不同經濟發展條件下消防狀況的總體性、全面性、基礎性要求。四是可靠性,要以大量的基礎數據為依托,采用科學合理的數據采集方式,以提高數據的可靠性和權威性。五是指導性,評價體系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科學評價消防安全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為領導和相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以指導消防工作實踐,推動消防事業長遠發展。
三、社會消防安全評價指標的基本構成
正確地選取社會消防發展狀況中能夠有效體現社會消防工作發展水平和整體狀況的指標,是構建社會消防安全評價體系的基礎。公安部消防局“城市消防安全評價指標體系”課題中已經有了非常詳細的指標內容,這里,筆者從社會消防安全評價(有別于城市消防安全評價)體系方面談一些看法,主要是突出與當前火災評價指標的延續性,既力求全面,又要簡潔易行。具體指標如下:
(一)社會消防安全整體素質
人為因素一直是火災原因中的主要成分,人的消防安全素質和意識也是衡量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整體安全素質水平的首要因素。具體包括:消防安全常識的普及率;重點工種人員的消防培訓率;消防安全教育的普及率。
(二)單位消防安全監管水平
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終要體現在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上。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消防審核、驗收合格率;自動消防設施完好率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應急照明等合格率;單位參加火災保險率;重大工程項目的消防安全可靠性論證、評估和提供消防技術服務情況。
(三)消防管理體系
主要指政府和建設、財政、規劃、教育、公安消防等部門履行消防工作職能的情況。
四、體系建立和運行的保障
(一)大力發展中介組織成為實施消防安全評價的主體
對社會整體消防安全進行評價,需要大量基礎性、專業性的數據,且數據的調查與統計無法由單一機構獨立完成。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的精神,應鼓勵合法的消防安全社會中介機構成為實施安全評價的主體,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由社會中介機構具體實施,既為政府減輕工作量,又保證了評估結果的科學、有效和公平。
(二)以法律形式確保消防安全評估體系的建立
可以采取立法、出臺地方性規章等形式,確定消防安全評估的組織實施機構、具體評估方法、評估指標以及評估結果的使用等內容,確保消防安全評估工作體系建立并發揮作用。
【關鍵詞】故障樹分析法,燃氣管道,安全評價,應用
中圖分類號:O434 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燃氣管道是現在城市中常見的管道,燃氣管道如果出現問題會發生令人不可估量的事故,因此對于燃氣管道的安全必須要嚴格要求。燃氣管道安全評價在判定管道安全性能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燃氣管道安全評價方法的分類
目前,城鎮燃氣管道安全評價方法分為定性安全評價和定量安全評價,近年來,有些學者贊同分3類,即定性分析、定量風險分析和半定量風險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將系統中所存在的危險因素以及誘導事故發生的因素都找出來,根據這些因素在何種程度導致管道失效的情況,制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這種方法是利用科學的決策和統計理論,對于所存在的風險進行感性的分析評價,然后根據相關專家所提出的觀點將風險分為低、中、中高以及高風險四個評價等級。這種風險分析的方法簡單快速也比較直觀,可是卻不能夠量化事故的發生頻率和后果。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有故障樹分析法以及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法。
定量風險分析主要是利用隨機變量以及隨機過程對于引起管道事故發生的因素進行處理,先是約定一個具有明確物理意義的單位對于事故發生的概率以及損失的后果進行量化,計算出管道的風險值,然后才是對于結果進行分析,雖然這個過程比較復雜,可是得出的結果是比較嚴密的,準確度也高。進行定量風險分析,一定要先建立起完備的資料庫,要能夠掌握裂紋擴展以及管材腐蝕等方面的機理,建立起數據模型,計算出結果。整個風險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將取決于原始數據的完整性、模型的精準性以及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得到的評價結果能夠用于安全成本以及效益方面的分析,這是定性風險分析以及半定量分析法所不能夠做到的,目前常用的定量風險分析方法主要是模擬仿真和概率法、結構可靠性評估等分析法。
半定量風險分析。管道風險半定量分析法主要是將風險的數量指標作為進行分析的基礎,對于管道事故發生的后果以及事故發生的概率都有一個指標,這是按照這些因素的權重值來分配的,然后運用算術法將事故的概率以及后果的嚴重程度指標兩者結合在一起,這樣就能夠計算出一個相對的風險值,對于定量評價法中缺少數據的問題是一個比較好的補充。常用的半定量風險分析法中有W?K?Muhlbauer 的專家評分指標法和現在引入模糊數學的綜合評價法。
三、故障樹分析法簡介
故障樹分析法(FaultTreeAnalysis,FTA)是對于一些不易形成邏輯圖的復雜系統進行風險識別和評價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它用事件符號、邏輯門符號和轉移符號來描述系統中各種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
故障樹是一種邏輯樹,樹枝代表系統、子系統或元件的事故事件,而節點代表事故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故障樹的形成是從頂事件的根出發逐級向下發展繪制,直到事件概率已知的基本事件為止,在故障樹中表示事件之間最常用的邏輯關系是“與”和“或”的關系。故障樹中所用的圖形符號有很多,表1列出幾種常用的符號。
故障樹分析在生產階段能幫助診斷事件是否失效,進而改進相關技術管理,產生更好的維修方案。故障樹分析法同時適用于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使用過程簡潔明了,而且不失可靠性,充分體現了以系統工程方法為基礎來研究安全問題的系統性、準確性和預測性。
四、故障樹分析原則
故障樹分析是系統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的工具之一[2]。采用故障樹分析法建立故障樹一般步驟如下:
(1)熟悉系統。盡可能詳細地收集系統相關資料,了解系統狀態及各種參數,熟悉研究對象的特征。
(2)確定頂事件。對所調查的事故進行全面分析,從中找出后果嚴重且較易發生的事故作為頂事件。
(3)建立故障樹。將引起頂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找出來,根據實際情況用適當的邏輯符號把頂事件和各直接原因事件(中間事件)相連接,然后找出中間事件的原因事件,并用適當的符號連接,直到不需要分解為止。
(4)故障樹的規范化和簡化。
(5)根據已經建立好的故障樹,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五、城市燃氣輸配管網故障樹的建立
引起城市燃氣管網發生事故的原因很多,發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造成管道事故是多種原因的綜合結果。從大量事故分析報告的統計結果來看,導致城市燃氣管網事故的主要因素有:第三方損壞、管道腐蝕及設備老化、設計及誤操作、管道原始缺陷。管網泄漏事故原因主要包括管道腐蝕嚴重、第三方損害嚴重、誤操作、存在設計缺陷等;導致管道破裂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操作失誤、違章作業、維護不周、設計安裝不合理、材料缺陷等。根據選擇頂事件的原則,選取“燃氣輸配管網失效”作為頂事件,管道失效和附屬設備失效為二次事件,任何一個二次事件的失效,都會造成整個管線的失效。繼續深入分析,逐層列出中間時間和底事件,建立城市燃氣輸配管網故障樹,如圖1所示。
六、故障樹的分析
1、故障樹分析法基本概念
頂事件通常是由故障假設、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法等危險分析方法識別出來的。故障樹模型是原因事件(即故障)的組合(稱為故障模式或失效模式),這種組合導致頂事件。這些故障模式稱為割集,最小的割集是原因事件的最小組合。要使頂事件發生,最小割集中的所有事件必須全部發生。根據底事件的組合個數,最小割集分為一階最小割集、二階最小割集等。故障樹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故障樹的定性分析僅按照故障樹的結構和事故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過程中不考慮各事件的發生概率,或認為各事件的發生概率相等。內容包括求底事件的最小割集、最小徑集及其結構重要度,求取方法有質數代入法、矩陣法、行列法、布爾代數法簡法等。定量分析是確定所有原因的發生概率,標在故障樹上,進而求出頂事件(事故)發生概率,一般包括對頂事件發生概率的計算及對底事件重要度分析。
故障樹分析的基本步驟:確定頂事件;確定底事件;調查事故原因;確定目標值;構造故障樹;定性評價;定量評價;制定預防事故(改進系統)的措施。故障樹分析流程。
故障樹分析法形象、清晰、邏輯性強,能對各種系統的危險性進行識別評價,體現了以系統工程方法研究安全問題的系統性、準確性和預測性。該法應用比較廣,非常適合于重復性大的系統。不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提示事故的潛在原因,因此在工程設計階段、事故查詢或編制新的操作方法時,都可以使用這個方法對它們的安全性做出評價。
2、故障樹底事件發生概率確定
常規基于布爾代數和概率論的系統故障樹分析的理論研究已取得了較大成功,工程應用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現有的理論和方法需要將故障樹頂事件和底事件發生的概率視為精確值,在實際中由于頂事件和底事件發生概率存在隨機性和模糊性,因而針對這些不確定性問題,應該選擇更合適的高等數學分析理論和方法來解決。底事件重要度分析是故障樹定量分析中的重要部分,重要度表現為系統中某底事件發生時對頂事件發生概率的貢獻,概率重要度是頂事件發生概率對某底事件發生概率的偏導數。此外,模糊性是故障樹分析的客觀特性,采用數學模糊集理論結合專家調查方法來確定事件的發生概率,可以克服傳統故障樹分析中把底事件的發生概率當作精確值時帶來的誤差。為了保證確定的故障率和模糊故障率之間的一致性,需把模糊可能性值轉化為模糊故障率。
七、結束語
燃氣管道的安全也是城市安全中重要的一項安全內容,判定燃氣管道的安全性能的方法有很多,故障樹分析法能夠找出安全隱患的原因,從而提出更加完善的措施,保障燃氣管道的安全。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機械制造;生產安全;探究
中圖分類號:TD4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在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還處于較低的水平, 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和安全生產投人已難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在機械制造行業,全國各地的生產安全事故層出不窮。不僅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而且還嚴重危害了企業員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在現代機械制造企業中開展安全生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導致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企業和員工的安全意識不高
在生產經營中,有些企業管理者沒有很好的貫徹落實相應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企業員工也不了解設備和相關工序的安全操作規程。在這種情況下,操作者很容易產生不安全行為,從而導致生產事故。有些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不高,缺乏足夠的安全管理人員, 也沒有真正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如果員工的安全操作水平不高,技能培訓教育不夠,就很容易引發生產事故。此外,員工心理因素不高也是導致生產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如果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或者易受某些干擾因素的影響, 也容易出現事故。同時,員工的判斷力和觀察力也與事故的發生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操作者的判斷力和觀察力較強,就能對工作中的突發事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從而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
(二)生產裝置和設備的因素
在機械制造業的生產過程中,會使用到不同類型的機械設備和系統裝置,這些設備和裝置也是引發生產事故的重要因素。因為設備是需要人來進行控制的, 在控制過程中如果出現失誤就會造成生產事故。因此,為了降低因人為原因而導致的事故,就需要設備和生產裝置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和自動化水平。比如可以在一些危險性較高的場所配置連續監測裝置,對場所內的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氣體、壓力、溫度、液位、流速等進行實時的監控,一旦超過了規定值, 監測裝置就可以自動驅動控制裝置或排風機進行及時的處理。目前,有些企業的設備老化嚴重,自動化水平較低, 加上沒有進行定期的調整或檢修, 在使用過程中系統裝置就容易發生故障。在機械加工過程中, 機器設備的性能、狀態及可操作性也直接影響著生產安全。特別是在交接班的時候,機床或機器經過長時間的運轉之后就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或沒有及時將機器設備的參數初始化,不了解機器的使用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就極易引發生產事故。此外,有些機器在設計方面存在著問題,導致機器的可操作性不高,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因誤操作而引發事故。有的企業為了節約成本,購置了一些質量較差的設備,從而導致生產事故的發生。
(三)生產環境因素
生產環境可分為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兩個方面。自然環境主要是指溫度、濕度、光線、粉塵等因素, 生產環境發生變化時操作者的情緒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從而使機器狀態發生變化, 最終導致生產事故的發生。人為環境主要是指受企業管理者的態度或管理方法等人為因素的作用,操作者的情緒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使機器的狀態發生變化,最終引發事故。
(四)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對機器設備、人員、任務和環境等方面的管理。有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在工作任務量很大的時候卻沒有投入足夠的生產設備,這樣就會使機械設備出現超負荷運轉的情況,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此外,由于機械制造業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 如果沒有對設備進行及時的保養和維護, 或者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機制,都有可能引發生產事故。
二、提高機械制造業生產安全水平的措施(一)為生產安全提供技術保障
要提高機械制造業的生產安全水平,必須要貫徹落實“ 科技興企” 的戰略, 為生產安全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在工程項目或機械裝置的設計過程中,應防微杜漸,及時預測有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方面的優勢,最大程度的防止危險因素。企業要加強科技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技術過硬、管理和生產水平高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各單位還要結合實際,開展安全技術革新活動, 從根本上提高生產設施的安全水平。
(二)加強安全教育
要提高生產安全水平,加強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企業應積極開展安全訓練和安全教育,讓員工學會預防和預測各種危險。通過進行安全教育,使員工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從根本上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在企業還要營造一種安全氛圍,建設先進的安全文化, 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此外,企業還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隊伍建設,通過安全教育培訓等方式培養一批懂技術、懂法律、懂管理的安全管理人才,從整體上提高員工的安全操作水平。
(三)制定并落實相應的法律法規
政府部門應本著對社會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制定并落實《安全生產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好安全管理人員,同時還要保證必要的安全經費投人。此外,除了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之外, 還要制定具體的工作標準、工業標準及安全指導方針等。事實證明,這些法律法規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和保障安全。
(四)健全安全管理體制
通過健全安全管理體制,可以進一步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 將法律行政措施與提高員工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有機結合起來,使群體和個體的行為更加安全、合理、高效。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提高企業的安全政策水平。
(五)加強設備管理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機械傷害是較為常見的事故, 出現這類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未能及時修復已損壞的傳動裝置;第二,人機界面的設計不合理, 可操作性不高, 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失誤或疲勞;第三,在加工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突發事故或事物意外傷人等現象;第四,安全教育不夠或缺乏完善的安全技術規程。事實證明,要防護機械傷害,需要將機械的全部運動零件遮攔起來,盡可能消除身體與之接觸的可能性。
從設計方面來說,如果人機界面難以滿足人機工程學的要求,就會引發機械傷害。因此要預防機械事故的發生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如果是重要的機械,可使用聯鎖及故障安全裝置。設計時,應以“單純”為主要原則。第二,如果是緊急操作設防,在結構上應采取一觸即發的方式。第三,作業條件、機械配置和形狀一定要合理,操作裝置也要完備,還要具有良好的環境條件和恰當的信息指令。第四,為了防止誤操作,也為了易于識別,可在緊急操縱部件上涂上醒目的色彩或熒光粉。第五,處理危險物時要給予必要的重視,應設有完善的保護裝置。
總結:
綜上所述,在機械制造企業中引發生產事故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在制造過程中, 要對操作者、管理、機器、環境等各個環節給予必要的重視, 因為任一環節出現失誤都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同時這四個環節的相互影響和作用也會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在機械制造業中要對事故進行必要的預防和控制, 讓整個生產過程更加科學、安全和文明,從而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參考文獻:
[1]戴.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0.
關鍵詞 安全評價 安全檢查表 分析方法 選擇
安全生產是企業開展一切生產活動的前提條件和基本前提,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企業生產經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才會得以實現。目前,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雖然已經得到普遍的重視,企業也建立起了相應的安全評價管理體系,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由于對自身環境、安全風險因素等安全問題的認識不夠準確和深入,企業在安全評價方法的選擇上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這給企業的安全評價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擾,有的甚至導致安全評價失敗。因此,加強對安全評價方法選擇的研究很有現實意義。
一、安全評價方法的種類
安全評價方法從種類上來說比較多,其中幾乎每種方法都有較強的針對性。綜合各種安全評價種類的劃分方法,可以將安全評價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按照評價指標的量化程度來進行劃分的,這類評價方法分為定性評價、定量評價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另外一類評價方法是按照評價對象進行整合,此類安全評價方法有設備安全、物質產品評價法,安全管理評價法以及系統安全綜合評價法等。
二、安全評價法的選擇
(一)選擇原則
安全評價法德選擇要在堅持充分性、系統性、適應性、合理性和針對性的原則下進行合理選擇,發揮安全評價的最大作用。
首先,充分性原則。充分性原則是指在選擇安全評價方法之前,應該對評價系統進行充分分析,掌握盡可能多的安全評價方法,并且充分了解各種安全評價方法的優缺點和使用范圍,與此同時,為了安全評價工作的充分開展,要準備充分的資料。其次,系統性原則。該原則指的是安全評價方法與被評價系統能提供的安全評價初值和邊值條件應該形成的一個和諧的整體。換句話說,安全評價方法的實施要獲得可信的結果,必須要建立在合理、真實以及系統的基礎數據之上,被評價的系統應該要能夠提供所需的系統化資料和數據。再次,適應性原則。該原則是指安全評價方法應該要適應被評價系統。一般來說,被評價系統通常是由若干個子系統構成,不同子系統的評價重點各有不同,而安全評價方法具有其適用范圍和條件,因此,要根據被評價系統、子系統的系列具體情況,選擇與之適應的安全評價方法。第四,合理性原則。該原則指的是在能夠滿足安全評價目標的基本前提下,安全評價方法的選擇應該要選擇所需基礎數據最少、計算過程最簡單的安全評價方法。最后,針對性原則。該原則是指安全評價方法能夠提供所需的結果。這些安全評價所需結果通常表現為:事故發生的原因、概率;危險有害因素識別;系統的危險性等,選擇的安全評價方法要能夠給出所要求的這些結果。
(二)過程
安全評價方法的選擇一般是按照先后順序分為如下五步來進行的:第一,對被評價系統進行分析。第二,收集各種安全評價方法。第三,對安全評價方法進行分析。第四,明確被評價系統所能提供的基礎資料和數據。第五,選擇具體的安全評價方法。
不同評價系統,應該選擇相應的不同評價方法,安全評價方法的選擇過程也不盡相同,但是通常情況下,可以按照上述五個步驟來選擇安全評價方法。
三、幾種常用的安全評價方法
(一)安全檢查方法
安全檢查方法很大程度上說來是第一個安全評價方法。該方法在建設項目的任何階段都適用。對現有建設項目使用裝置進行評價時,傳統安全檢查法主要包括安全檢查、巡視檢查以及正規日常檢查。
首先,安全檢查方法的目的在于對有可能導致事故發生、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以及公共環境重大負面影響的操作規程或裝置條件進行識別。
其次,安全檢查的目的是提高整個裝置的安全操作程度,不是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操作或干擾正常操作。在安全檢查完成以后,評價人員需要及時對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安全檢查表方法
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對工程、系統中的各種物料、設備設施、操作、工件以及管理和組織措施中存在的有害和危險因素進行查找。在使用該方法前,先對檢查對象進行分解,將大系統分解為若干子系統,再以打分或提問的方式,按照檢查項目表逐項進行檢查,以避免出現遺漏,這種方法稱為安全檢查表法。在筆者參與的淮北眾城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淮北市黃山水泥用灰巖礦安全評價工作中,將評價內容劃分出5個評價單元進行評價,即露天礦山證照文書單元、總平面布置單元、生產采掘單元、安全管理單元、應急救援與職業衛生單元。在五個單元的安全評價中均采用了安全檢查表方法進行安全評價。
(三)預先危險分析方法
該法源自于美軍軍用標準安全計劃的要求方法。主要運用在危險物和裝置的主要區域分析中,其運用階段包括了設計、施工、生產前。該法首先是對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性的類別、發生的條件以及導致的后果進行分析,分析的目的在于對系統中潛在危險進行識別,確定其危險等級,防止潛在危險發展成為安全事故。預先危險分析安全評價方法可以達到四個目的。首先是對與系統有關的主要危險進行大體識別;其次是對危險產生的原因進行鑒別;再次是對事故發生會對人員和系統產生的影響進行預測;最后是判別危險等級,提出對危險性進行消除或控制的具體措施。預先危險分析方法通常是用于項目的初級階段,在這一階段,對潛在危險了解較少,且對潛在危險無法憑經驗察覺。
(四)故障假設分析方法
該方法是一種針對系統工藝或操作過程進行安全評價的創造性分析方法。這種方法要求評價人員對概念有了解并能將其用于具體工作中,這種方法在工程項目實施的各個階段都可能會經常采用。這一方法一般是要求評價人員用“假設”的方式對有關問題進行考慮,任何與工藝安全有關的問題,無論與之聯系程度如何,都可以提出來加以討論。
四、結語
安全評價方法的選擇是一個對工程項目具體實施環境、項目具體類型、施工工藝流程以及建筑設備設施等因素加以分析考慮,針對性提出安全評價方法和改進安全管理措施的復雜過程。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安全評價方法的選擇要按照充分性、系統性、適應性、合理性和針對性的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在工程項目的不同階段,安全評價方法有不同的選擇,因此要特別注意安全評價方法的針對性和動態性。由于項目建設的復雜性,在安全評價方法的選擇上要靈活運用,不局限于某種單一的評價方法,而要根據實際需要在同一項目或項目的某一階段中采取多種評價方法結合使用的模式,提高安全評價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時,安全評價還應該注重全員參與,在企業內部營造全員參與安全評價的安全意識。
(作者單位為淮南永泰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李磊(1986―),男,江蘇南京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安全評價。]
參考文獻
[1] 陸君花.淺析安全評價方法的選擇、運用和完善[J].化工文摘,2008(2).
[2] 張軍.建筑施工危險源安全評價及管理的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關鍵詞:煤礦安全;安全評價;評價方法
1國內外煤礦安全評價概述
1.1國外煤礦安全評價發展和現狀
安全評價的起源是來自保險行業,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安全評價也更多地出現在航天、航空、核工業等領域,包括的方法也從起初的爆炸指數法到后面出現更多的概率風險評測、評分法等。而目前在國外應用的最廣泛的就是利用概率評價的方法,評測礦井生產系統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和風險。但在實際的評價中,因為外界各種復雜的因素,對于煤礦安全評價只能是進行模糊的評價,無法做到精確性。因此,缺乏一定的實用性。除了這種評價方法外,還存在著很多的評價方法,如波蘭M.費利衛皮提出的以人-機為主的安全評價和災害預測、日本的隧道安全評測等。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安全評價方面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給安全評價的精準性帶來很大的提升作用。
1.2國內煤礦安全評價發展和現狀
國內煤礦安全評價的發展是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相對于國外來說,起步比較晚,但是近年來,我國在安全評價理論、應用等方面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國內煤礦全事故發生的概率非常高,因此學者對于這方面也更加的關注,從而促進煤礦安全評價的發展。例如王莉等人將聯系熵的方法應用到煤礦安全評價中,對安全評價進行了明確的安全等級劃分。除了這些方法外,國內還存在很多安全評價的方法,這些方法為我國煤礦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如胡鴻等人提出的基于產煤量危險值煤礦動態安全評價方法,對煤礦安全評價的定量發展具有推動性作用。因此,我國在煤礦安全方面的研究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這其中還是存在著一些發展問題,特別是評價的主觀性和實行動態評價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發展。
2煤礦安全評價方法研究
2.1定性評價
2.1.1預先風險分析法
預先風險分析顧名思義就是對還沒發生的風險進行一個預測和評價。通過這些分析知道煤礦發展系統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對這些風險進行一個精準的數據評估,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這種預先危險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應用在系統最初的安全檢查,在實際的操作中,需要根據流程的特點,尋找出系統單元存在的安全隱患。并且通過對這些安全隱患進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原因并加以修正和防范,從而實現對安全隱患有效控制。
2.1.2安全檢查表分析法
安全檢查表是指對煤礦的各種設施、結構等進行一個詳細的檢查,并對這一系列的檢查列出一個詳細的表格。通過這樣一個詳細的檢查表格可以對煤礦產業中的地質條件、生產工藝、礦井設計等方面實現全面的安全評價。安全檢查表作為煤礦系統常用的一種應用方法,可以有效地發現煤礦產業中的安全隱患,并做出相應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安全問題。相對于其他方法,這種可以有效做到廣泛聽取意見,明確整改責任,保證共同的防范和周密的分析。但是這種方法需要檢察人員有很高的綜合素質,進行客觀、細致的檢查。
2.1.3專家言論
所謂的專家言論評議是指集合相關專家對事物的發展歷史和趨勢進行一個詳細的探討,吸取大家的意見,從而實現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專家評價方法。與其他評價方法相比,專家評議具有簡單、客觀、專業等特點,并且這些言論評議是由眾多經驗豐富專家經過詳細的探討得到的,可以全面、綜合的對煤礦安全進行評價。但這種方法也存在著其他方法沒有的缺陷,如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沒有足夠的專家人員就無法實施。
2.1.4故障假設分析法
故障假設分析法是一種具有很強創造性的方法。檢查者要應用這種方法,需要對整個系統工作流程很熟悉,通過假設的方法去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避免安全隱患的發生。這種方法更多的是應用于煤礦生產的過程中,從原料進廠開始,直到整個生產過程的結束。這種方法的應用可以實現安全評價,促進煤礦產業健康的發展。
2.2定量評價
2.2.1神經網絡法
神經網絡法是將指數法和概率風險法兩種評價方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將這兩種方法作為評價的主體,實現對各種設備的數值模擬,同時建立特定的結構模型和數據庫。在這一過程中,利用現在發展迅速的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化的評價。因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快速發展,可以簡化評價推理的過程,方便大家的操作。神經網絡法具有很強的非線性處理能力、適應能力、映射能力等,這些優勢的存在使得安全過程的判斷、推理成為一種可能。但是傳統的神經網絡法存在著泛化能力差的缺陷,使得在安全評價的過程中精準性不高,因此無法廣泛地應用于實際評價中。
2.2.2概率法
概率法是以實際的事故發生率為基礎進行的一種安全評價方法,該種方法有效分析了各種因素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根據這些確定整個系統出現的安全風險概率。同時將這些得到的概率進行一個詳細的劃分,分成若干的風險等,從而實現直觀的風險評價。概率風險評價法因為本身的特點,主要適用于結構比較簡單、清晰系統分析,對于一些結構較為復雜,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系統則無法進行有效的安全評價。因此,該方法無法廣泛應用于大型、復雜評估項目的原因所在。
2.2.3評分法
評分法是指對系統的一個具體項目進行評估,根據這個評價單元做出合適的評價分值范圍,然后再對系統中的評價單元進行評分,通過詳細的計算處理得到精確數值的一種方法。評分法在煤炭安全評價中的應用可以彌補安全評價中的不足,如概率法無法大量使用的復雜型項目評估,就可以使用評分法進行安全評價。因此,評分方法在煤礦行業安全評價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評分法也存在著自身的缺陷,如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和敏感性,這也是評價模型對系統安全功能不重視等緣故造成的,需要進一步加以改善和發展。
3結論
煤礦安全生產問題涉及的因素非常復雜,不僅有技術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問題。因此,為了煤炭產業健康良好的發展,需要對煤礦安全評價進行詳細的研究,避免安全隱患的發生。同時,做好煤礦安全生產不僅需要結合以前傳統的經驗和方法,還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安全評價定量、定性的分析,從而實現精準的煤炭安全評價,促進煤炭業健康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隋國民.我國煤礦安全評價現狀分析[J].煤炭工程,2012,2:112-114.
關鍵詞 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評價;安全管理;對策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mmon problems chemicals risk evaluate safety,and based upon these problems,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safeyty management with the hope of providing the safe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Key words: chemicals risk evaluate safety; safety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
0前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25條規定,礦山建設項目和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應當分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評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對企業安全評價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安全評價作為提高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很多企業通過安全評價,減少和控制企業生產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降低生產中的事故風險,減少生產事故,有效地保護了企業的財產及其相關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提高了企業的本質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
筆者2005年至2008年三年間曾在貴州省的貴陽市、六盤水市、都勻市、銅仁市等多個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在進行安全評價時,認真組織、充分研討,使企業的生產員工都參與到與其相關的安全評價之中;注意選擇適應企業生產條件、能夠獲得預期效果、便于被員工理解和接受的安全評價方法。同時,企業管理人員將安全評價作為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作為一項持續性的工作,才可使安全評價取得的效果,把安全生產管理重點放在提高企業整體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績效方面。現以銅仁地區氧氣廠的安全評價舉例說明和探討一些心得體會。
1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評價應注意問題
貴州省銅仁地區氧氣廠位于銅仁地區梵凈山大道北側63號。筆者2007年8月負責在該廠開展安全現狀評價工作中。由于該企業生產特點、要評價對象和要達到預期目標的不同,安全評價工作重點和應注意問題也有所不同。下面選擇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做好安全評價過程策劃,充分利用企業資源
對于首次開展安全評價的該企業,應該特別注意安全評價的策劃。通過安全評價策劃,應該明確安全評價的組織部門和人員,安全評價的過程,鼓勵員工參加安全評價的全程活動,了解通過安全評價要達到的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以及每一階段安全評價要達到的預期效果。
(二)明確參加人員的職責,使安全評價成為安全管理的一部分
安全評價是識別危險有害因素、查找事故隱患和評價事故危險性的過程,在該過程中,需要由企業一個部門(一般為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組成一個工作組,指定安全生產科袁景洪為組長、一般參加人員和安全評價人員。這樣安全評價工作就不是孤立進行的,就把安全評價融入到生產管理之中,使其成為該廠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通過此次安全評價活動和整改復查,使該企業職工了解在各自崗位的生產過程中存在那些危險有害因素,可能受到什么傷害,從而認識并改正自己的不安全行為,促使他人改正不安全行為和改變物的不安全狀態,激發員工將作業環境改變為更安全環境的強烈欲望。
(三)明確安全評價中的定義和術語,選擇適應的安全評價方法
根據氧氣廠的實際狀況和生產特點,按照評價單元的劃分原則,將氧氣廠劃分為基本條件、設施類別及防火距離、安全防護、工藝和設備、組織機構及安全管理、從業人員、安全設施和安全檢查七個評價單元。因此選擇適合企業特點的安全評價方法是安全評價成功的關鍵。按照安全評價提供的結果,安全評價方法可分為定性安全評價方法和定量安全評價方法。
(四)認真總結安全評價結果,及時編寫安全評價報告
安全評價報告是安全評價過程的記錄,編制安全評價報告的目的是:證明安全評價方法、數據資料、計算過程和結果,提供企業減少和控制危險有害因素、降低事故風險的措施及建議的記錄供企業安全生產中采用,供安全評價報告評審和備案。因此,安全評價報告應真實并充分描述安全評價的過程,給出定性或定量評價方法、基礎數據來源和分析計算過程,給出安全對策措施及安全評價結果。
從總體上看該廠盡管存在一定火災、爆炸等危險、有害因素,但因采取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還較為得當,有一定的針對性,提高了企業預防事故發生的能力,使企業生產過程的現實危險性得到了降低。因此,該廠總體生產現狀符合安全生產的要求。
2結束語
通過多年參與貴州省危險化學品企業的安全評價工作,我們安全評價機構的工作人員不斷宣稱貫徹國家的安全生產法律和法規;大量與業主的交流溝通,逐步使企業認識到應該將安全評價作為企業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作為一項持續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并及時總結安全評價中的經驗和教訓,主要負責人、中層管理人員和員工之間,經常溝通安全評價的相關信息,將安全評價作為企業建立科學、系統的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和保證,實現企業安全績效的持續改進。
參考文獻:
[1]顧祥柏,石油化工安全分析方法及應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9
[2]吳宗之,危險評價方法及其應用,冶金出版社,2001.6
程中的實用狀況,對常用安全評價方法的適用范圍及優缺點加以分析。同時對我國交通建設工程安全評價技術發展趨勢給以展望。
關鍵詞: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管理;安全評價;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 TU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近些年, 隨著我國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迅速發展。由于交通建設項目具有線長點多,工種復雜,構造物形式多樣,易受到地質條件、地形地貌及氣候冷暖、洪水、雨雪、臺風等自然災害影響的特點,尤其是隨著我國公路建設逐漸由平原區向山嶺重丘區延伸,長大隧道和跨江跨海特大橋梁大量增加,水運工程向大型化發展, 向深水、遠離岸線區域轉移,施工難度更大,建設過程中的工程安全問題將更顯突出。
本文詳細介紹了交通建設工程常用的安全評價方法,綜述了國內外建設工程安全評價技術研究及技術應用現狀,并且指出了交通建設工程安全評價技術的研發趨勢和前景。
一、交通行業建設工程常用安全評價方法
當前, 交通建設工程領域經常使用的安全評價方法,主要以定性安全評價方法為主,如專家論證法、安全檢查表法及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等。
(一)專家論證法(評議法)。在《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對于危險性較大的交通建設工程要求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組織專家論證、審查,來保障安全生產。專家評議法是一種吸收專家參加,根據事物的過去、現在及發展趨勢,進行積極的創造性思維活動,對事物的未來進行分析、預測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比較客觀,利用所請專家專業的知識、豐富的相關經驗,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進行綜合、歸納,尤其專家質疑過程從正、反兩方面進行探討,便于進行科學決策。
(二)安全檢查表法。當前, 我國許多省份制定了公路、水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表,其依托當前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包括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施工環境、施工機具、消防安全、應急救援等方面,廣泛應用于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管第一線,來消除事故隱患,保障安全生產。
安全檢查表法是將一系列分析項目列出檢查表進行分析,以確定系統的狀態穩定性,包括設備、設施、藝、人員、管理等各個方面。安全檢查表的應用貫穿于項目的設計、施工及驗收等各個階段。這也是一種基于經驗的方法, 要求編制的安全檢查表選擇合適的內容(如來自內部標準、規范、行業指南等), 要求實施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操作經驗。
(三)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不論隧道工程還是碼頭工程的危險源辨識文檔中都經常出現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表, 說明這種評價方法已經得到廣泛使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將作業條件的危險性(D)作因變量, 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險環境的概率(E)及危險嚴重程度(C)為自變量, 建立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D =L×E×C ), 按照作業環境的情況, 給出自變量的數值,通過函數關系計算因變量,從而完成作業環境的危險性評價。要求根據經驗給出3個自變量在各種不同情況的分數值,計算其危險性分數值,再依托經驗制定的危險程度等級表查出危險程度。該方法主要依靠經驗來確定3個因素的分數值及劃分危險程度等級,對于評價人員的專業知識及背景要求較高,雖然便于執行,但具有一定局限性。
二、國內外建設工程安全評價技術研究現狀
(一)國外建設工程安全評價技術研究現狀
安全評價(風險評價)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保險業,各國已經開發了很多定性、定量評價方法, 以預防生產過程中的重大安全事故為主, 并在許多行業得到廣泛使用。在整個世界范圍內, 建設工程行業都是高危行業之一, 作為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關鍵環節, 安全評價技術已成為研究熱點。各國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狀況進行評價多是從影響施工的要素分析入手, 應用灰色關聯度等理論分析、總結其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應用層次分析方法、模糊綜合評判、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實現評價。隨著信息技術和事故預防技術的進步, 新型實用的評價軟件相繼得到研發進入市場。
另外, 在工程安全管理評價制度方面, 美國頒布制定了較完善的法律制度, 美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局( OSHA )給出了一系列安全量化評估指標,以評價施工企業安全業績,包括: 經驗調整系數(EMR)、傷害事故率(RIR)、損失時間事故率(LTR)、勞工索賠率(WCCFI)等。日本在2005年修改的5勞動安全衛生法6中強調, 將推行施工安全風險分析, 從而有效推進勞動災害防止活動。
(二)國內建設工程安全評價技術研究現狀
隨著20世紀80年代, 安全系統工程引入我國,受到許多大中型企業和行業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由于建筑業是傷亡事故多發的行業之一, 在應用現有安全評價方法的基礎上, 結合建設項目的特點, 建設工程領域的專家也進行了一些探討。
我國交通建設工程安全評價的展望
安全評價已成為安全管理和決策科學化的基礎, 是依靠現代科學技術預防事故的具體體現。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 結合我國交通建設項目的特點, 展望交通建設工程領域安全評價技術的發展趨勢, 以下幾個方面應受到關注:
1,由于安全評價具有行業特殊性, 每個行業都有自身的特點, 交通建設項目要特別關注其線長點多、工種復雜、構造物形式多樣、人員素質狀況復雜及易受自然環境的影響等特點, 因此, 安全評價方法及內容必須綜合考慮這些內在及外在因素的影響。
2,應避免側重工程要素的單一方面,去評價企業安全生產狀況或施工現場物的不安全狀態, 而應充分考慮交通建設項目涉及的人、物、環境及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因素, 開展可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安全評價, 盡量實現量化評價, 只有明確可量度的指標才能夠有效控制風險。
3,要考慮安全評價所需資料的可獲取性, 及潛在使用者的素質和能力, 本著簡單實用的原則, 注重其可操作性。在一定積累的基礎上, 可以開發方便實用的交通建設工程安全評價軟件。為了更好發揮交通建設工程安全評價的作用,加強安全評價技術的推廣, 迫切需求交通建設行業制定相應的安全評價規范, 以規范安全評價工作。
參考文獻
[1]交通部.關于2006年全國交通建設行業安全生產情況的通報[R],2007
關鍵詞:工業企業;電氣安全;評價方法
對于工業企業進行安全評價,其指的是在不出現財產以及生命損失的安全范圍之中,對電氣領域之中的一些安全措施以及管理工作進行評估。對工業企業進行電氣安全評價主要的目的是預防一些安全隱患的發生,其原則是“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在安全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要不斷的提升工業企業電氣安全管理的水平,同時也要對電氣安全教育以及實踐加以評價。
1工業企業電氣安全和評價
在工業企業之中,對于電氣的應用是極為普遍的,這也使得電氣安全評價工作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很多的環節均需要保證用電的安全性。因此,用電的安全問題也會廣泛的存在于生產中的各個環節。電氣的安全使用,不僅會受到技術的影響,同時也會受到管理水平的影響。
2構建工業企業電氣安全評價的原則
若是工業企業想構建相對科學、合理、可行以及完善的電氣安全評價體系。首先,需要體系構建人員應當對相應的原則加以了解與掌握,如此才可以確保電氣安全評價體系切實的可行,才能確保其真正的發揮出應有的作用。(1)科學性原則。不管是構建哪一種類的體系,均應當依照科學性的原則。由于科學研究的是不同事物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一種客觀規律,同時也要將其看成是創建一種新事物應當遵循的標準。(2)整體性原則。在進行工業企業的電氣安全評價過程中,有著不少的問題存在,而且各種問題就是極其復雜的。正是由于所存在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所以,在構建安全評價體系時,應當把握好整體,切忌出現以偏蓋全的問題。(3)可行性原則。構建電氣安全評價體系時,應當對資料加以全面的收集,對于一些復雜的數據加以全面的梳理,可以更加充分地的做好相關準備工作。(4)可比性原則。電氣安全評價體系屬于抽象化的事物,因此,不能加以比較。所以,要求要把電氣評價體系進行量化處理,這樣才可以對不同的問題加以對比,從而提升體系構建的水平。
3工業企業電氣安全評價的指標
(1)一般設備電氣。短路保護裝置齊全可靠;過載保護熱繼電器動作可靠;限位保護裝置齊全可靠;接地與絕緣良好;設備內部采用金屬軟管或塑料管,外部采用金屬保護管或塑料槽板;導線無破損,脫皮,老化現象,套管內無接頭。(2)配電間。變電間和變電室的內部結構和設施能防雷雨、防火、防小動物竄入,通風照明良好,門窗向外;配電裝置間距和遮欄應符合安全要求;低壓配電裝置的安全距離柜后,柜側的維護通道不小于0.8米;變壓器接地良好,電阻值不超過安全要求、油質、油色、油量和聲響正常、絕緣完好、本體無過熱現象、設備周圍整潔。(3)車間、科室內電器線路檢查。架空線之間和架空線對地,對其他物體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規定,接地良好;各電氣設備的開關保護裝置,控制裝置,信號裝置等齊全完好,帶電體有可靠防護;易燃、易爆區域的電氣設備是采用防爆型的,設備接地,防靜電和防雷接地牢固可靠;應器、反應釜加熱處有隔熱措施,絕緣保護層無燒損。(4)移動電氣裝備。電源線采用三芯或四芯多股橡膠電纜,無接頭,不跨越通道,絕緣層無破損,長度不得超過6米;開關應可靠、靈敏,且與負載相匹配。
4工業企業定期安全評價所使用的方法
在進行工業企業電氣安全評價過程中,通常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即前期的準備工作、對不利影響因素的鑒別、對不同的評價因素加以區分、制定評估的策略、開始全面的評價工作、制定整改措施以及預防方案。(1)前期準備工作。在進行工業企業的電氣安全評價工作時,應當充分的做好前期的一些準備工作,其大致包含有對評價對象的選擇以及因素的確定。而上述的工作要求應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的人員完成現場的勘查。對現場的實際數據信息加以全面的收集與整理。(2)不利影響因素的鑒別。若想使構建的電氣安全評價體系更加的具有科學性,對于一些不利影響因素的鑒別顯得極為的關鍵。唯有通過對不同生產環境以及相關工序實際情況的了解,才可以對一些有害的影響因素加以鑒別,如此才可以更好的確保電器安全評價體系的建立。(3)對不同評價因素加以區分。依照相應的電氣安全評價而構建出不同的需求,應當依照具體的工藝流程、產品的性能、設備機械的應用以及危險來源的差異性對不同的影響因素進行區分。(4)控制評價的策略。應當建立起全面、科學、合理以及可行的電氣安全評價策略,并通過整體性的定量以及定性的評價工作,才可以使電氣安全評價體系的構建擁有更加科學的實施措施以及具體建議。(5)制定整改措施及預防方案。在進行電氣安全評價體系的構建過程中,相對整改措施以及預防方案的制定,是由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完成對現場的實際勘察工作后,全面的對現場原始數據及信息加以收集與整理,并完成科學的分析,就電氣安全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以及預防方案。所制定的整改措施以及預防方案包含的內容主要有安全技術方面內容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內容。
5結論
綜上,在對工業企業電氣安全評價相關方法進行綜合的分析與研究基礎上,我們能夠了解到在進行電氣安全評價的過程中,應當對具體的問題加以具體的分析,應當和工業企業現場的實際狀況更好的結合,形成擁有可行、合理及科學的電氣安全評價體系,這樣才可以確保電氣安全評價體系能夠在運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才能更好的使所建立的電氣安全評價體系能夠更加廣泛的應用,以最大限度的確保工業企業電氣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避免電氣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秦建新 單位: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旬陽卷煙廠
參考文獻:
[1]丁可.工業企業電氣安全評價方法及運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