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38: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音樂教育教學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問題的提出
中小學音樂教學評價多年來是一個難題。音樂教師在學校中的教學成績除了體現在藝術活動競賽,以及教學論文、課堂教學和基本功等比賽取得名次外,課程教學成績沒有明確的衡量標準,這是導致音樂課在學校處于相對薄弱地位的眾多原因之一。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音樂課堂教學進行評價自然成為當務之急。但目前,全國各地尚無較成熟的評價體系,在新課標里,更多的要求是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的結合。如課標第四部分實施建議中的“評價建議”中提到“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相結合”,其中“定量測評是對不同教學領域課程內容中的水平要求進行置化評價。”這就為中學音樂畢業考試指出了方向。我們依據教育部《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第二章第八條“小學、初級中學、普通高級中學的藝術課程列入期末考查和畢業考核科目”的規定,針對音樂學科的特殊性,筆者在2013年1月提出了一個初步的中考音樂考試評價思路和方法,經過全體音樂專業委員會理事和骨干教師們的反復討論,最終形成了一致的意見——制訂出《克拉瑪依市初中音樂畢業考試評價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依據三大原則實施初中畢業音樂考試,這三大原則分別是科學性原則、操作性原則和公正性原則。科學性即合理、準確和客觀;操作性即不繁瑣、冗長,便于組織各校實施考核;公正性是考核基石,即公正對待不同個性、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的學生如何評價的問題。
二、評價方案內容和步驟
1.音樂考核分筆試、技能和音樂藝術活動三項
筆試30分、技能18分、藝術活動2分,滿分50分。筆試為音樂美術合卷必考,音樂和美術內容各占50%。它著重考查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形成的基礎綜合藝術審美素養和審美能力。音樂考試內容:對音樂表現要素認知和掌握的程度,對音樂體裁形式、風格流派的分辨,聆聽音樂主題和曲名,名曲要了解國家和作者,背唱歌曲及演奏樂曲的數量,識讀樂譜的程度等。音樂是聽覺藝術,所以在筆試時要盡力體現出這個特性。技能分一定要與音樂綜合素養考查比例適當,分值比列略高(筆試中音樂部分占15分,技能是18分)是強調音樂的實踐性。
技能測試的選擇則是既要體現教育部“體育、藝術2+1項目”的教育指導思想,也要立足于學校音樂學習是基礎性的公民藝術素養教育的思路。技能考核要尊重學生的藝術個性化,所以我市技能考核中由考生在音樂和美術中選一項,即選擇音樂的要求演唱或演奏,選擇美術的要求在繪畫、書法或手工制作中任選其一。其中,為保證全市音樂技能考試高效順利進行,每個學校初三畢業生以5人一組進行測試,5個人集體合奏(陶笛、豎笛和口風琴)最高分為18分,5人集體演唱最高分為15分。演唱分值低于合奏是因為器樂教學對學生的音樂素養、樂感及技能習得的作用更優一些,集體演唱相對器樂合奏也容易一些,降低演唱分值是為了鼓勵和促進器樂教學的發展。
音樂藝術活動成績的認定主要是過程評價,體現新課標“定性述評”的要求,其分值為2分。“音樂藝術活動”是指市教育局舉辦的合唱、歌詠、合奏、舞蹈等集體性質的藝術活動。集體性藝術活動是學校一項重要的音樂教育內容和形式,它凸顯出對學生進行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這一舉措在形成學校良好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促進學校對藝術工作的重視、彰顯音樂教師的工作價值、提高學生參與音樂演出的積極性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我市的藝術中考實踐也證明了這些價值和作用。
綜上所述,將三種音樂教育教學內容共同列為考評內容,符合國家藝術教育教學的相關要求、符合我市學校音樂教育實際,也符合學生藝術素養發展的要求,體現了科學性原則。
2.具體操作步驟
(1)音樂技能考試先于筆試進行,以半個工作日為一個單元,每個學校的全部考生測試力爭在同一單元完成。學校分音樂技能和美術技能兩個場地同時進行。技能測試時,音樂按從小到大的考號順序以5人為一組背譜測試,5位評委現場評分。演唱曲目和合奏曲目基本一致(演奏適當降低難度也可),均從事先準備好的簽條中隨機抽取。集體演唱、合奏時所有考生須跟音樂伴奏考試,音樂伴奏由市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統一選定,學校各自安排本校考生集中練習。
(2)筆試是同其他中考科目一起進行。筆試內容為音樂和美術知識合卷,音樂美術各占50%,時間為90分鐘。題型為80道三選一單項題(音美各半,每題2分)、20道判斷題(音美各半,每題1分),卷面100分。其中,音樂聽力測試占音樂比例的60%—70%。為了保證筆試過程的公正公平,市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在本學期初召集理事、骨干教師對全部初中音樂教材教學內容進行了整理,劃出了考試范圍,并在考前編訂了樣卷,供各校進行模擬考試。
(3)參加市教育局藝術展演活動的考生得1—2分。凡代表學校參加市級集體性藝術展演活動的考生,成績均由學校藝術組認定。學校在技能測試前一周進行公示,并注明成績和所參加活動的名稱、獎項。在技能測試時,將得分學生名單統一登記(蓋章)后遞交市教育局中考藝術考評組,藝術考評組在技能考試時審核并輸入學生總成績。
三、音樂中考實施過程
1.技能測試
從2013年5月10日至21日,11天時間內由筆者和其他四位音樂專家、骨干教師組成的市藝術中考音樂技能評比專家組,奔赴全市13所中學進行現場技能測試。測試中,為保證考試過程公平公正公開,5位評委均現場亮分,記分員當場報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用Excel表格計算其他3個評委分的平均分作為最終成績輸入電腦。考試中有個現象引起了評委們的關注,在給第一個學校考生測試時,因5位考生同時演唱得分一致,個別無聲音、音不準的學生沒有扣分,后經評委們反復商討,鑒于今年是考查分不列入正式成績,其他12個學校類似考生也不扣分。但在全部考試結束后,評委們達成了一致意見:今后中考每組考試后,當場應由主考提議、評委評議,在極短時間內對個別音不準和無聲音的學生進行甄別和篩選,扣除其3—5分。這樣既體現整體合唱分,也評出了個體差異。評委們一對一監聽和整體聽相結合,是可以做到公平準確的。
通過市藝術考評小組和各直屬學校的共同努力,整個技能考試過程無一差錯,操作流程方便準確,除有500人以上畢業生的一、二個學校需要兩個單元(一天)時間外,其他學校均在一個單元(半天)內結束測試,從整體測試過程和時間看,整個流程易于實踐和推廣,體現了操作性原則和公正性原則。
2.筆試
筆試是在6月下旬與其他中考學科同時進行。從考試結束反饋的信息看,筆試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和差錯,試題難易適中,得到學校、音樂教師和考生的普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