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體育賽事智能化

體育賽事智能化

時間:2023-07-12 17:07:2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體育賽事智能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7月29日,2012年倫敦奧運會將盛大開幕。在“奧運會全球合作伙伴”名單上,三星電子又一次赫然在列。事實上,三星作為無線通訊設備領域全球合作伙伴的地位自1998年長野冬季奧運會就已開始,并將一直持續至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在長期的“奧運長跑”歷程中,三星在“奧運會全球合作伙伴”這個崗位上得到了全球眾多消費者的認同。這與三星電子的體育營銷戰略“選擇和集中”是分不開的。

贊助體育賽事,聯系全球市場

1997年,三星電子同國際奧委會簽訂了贊助合同,開始贊助奧運會。“三星電子對于過去20多年來所贊助過的一系列全球頂級賽事(包括奧運會和亞運會)深感榮幸。特別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三星提供了無線通信科技及設備,三星因其能夠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做出貢獻而深感驕傲。”三星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北京奧運會期間,三星代表性的奧運項目有奧運會宣傳館OR@S(Olympic Rendezvous@Samsung)和wow(Wireless Olympic Works),火炬接力等,通過差異化的現場營銷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奧運營銷效果,鞏固了三星作為奧運代表品牌的地位。

在體育營銷方面,奧運和足球是三星電子的兩條主線。奧運會方面的主要活動是贊助夏季、冬季的奧運會和殘奧會、亞運會;足球方面三星電子是英超切爾西隊、AFC(亞足聯)、CAF(非足聯)的贊助商,同時三星電子還贊助田徑和冰球。從2010年開始,三星電子的體育營銷戰略是“通過奧運、足球在內的體育營銷確立企業高端品牌形象,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根據這個戰略,三星電子贊助了很多世界性的體育盛會。體育賽事的贊助是三星與全球各個區域的市場相互聯系,傳遞公司價值、精神與使命的重要渠道。

科技營銷——與World Cyber Games結合

IT技術的發展以及由科技進步帶來的全球化智能風潮,為電子競技帶來了變革。手機游戲的風靡;3D、體感、虛擬的風行;以及硬件的快速發展,使電子競技的游戲項目、形式、內容正在由原有的單一化變為多元化。

WCG(World Cyber Games)世界電子競技大賽,是一個全球性的網絡游戲的競技體育盛會。作為全球電子競技規模最大的賽事之一,WCG在中國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作為WCG領先一家連續贊助12年的品牌,三星一直為WCG提供所有的主體賽事設備,同時憑借其在數碼及IT相關領域的領先地位,一直為WCG提供最高端的產品與技術服務。2011年,三星提出了Smarter革命,引發多個產業技術升級,在WCG2011年賽場,三星也帶來革新式的硬件設備,包括智能手機、SmartTV、3D顯示器、3D筆記本等全線智能設備。為現場選手與觀眾帶來了世界一流的競技體驗。

硬件設備的智能化革新為電子競技發展帶來了新的方向,三星的強大技術實力以及卓越的硬件設備,為WCG在未來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最強有力的保障,并將使所有的電子競技愛好者與普通消費者更能感受到電子競技這項運動所獨有的魅力。硬件技術的智能化發展,為電子競技帶來新的發展方向,使電子競技能讓更多人參與,并被更廣泛的人群所認同。而選手與受眾的健康良性發展,也將帶動中國乃至全球電子競技產業的提升,使這項競技運動能承載更多的文化與精神功能。真正變成一項全球性的競技體育交流盛會,煥發出新的活力。三星眾多的先進智能設備與WCG進行了結合,為現場受眾帶來了最前瞻性競技體驗。

三星3D電視的世界杯營銷

三星是最早實現3D電視上架銷售的彩電廠商,掀起電視收看方式新的一頁。“三星借助體育賽事,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也使自身品牌一躍成為了引領時尚科技的國際品牌。”

今年6月9日零點,波蘭對戰希臘,拉開四年一度的歐洲杯戰幕,無法親臨現場吶喊助威,酒吧嫌太悶太鬧騰,又想暢快淋漓地看球,怎么辦?三星“花了點心思”,就讓用戶在家享受到了不一樣的歐洲杯饗宴。三星SmartTV標配的主動式3D技術采用逐行掃描,實現更穩定、清晰的“全高清3D”顯示,5mm的超窄邊框讓電視畫面呼之欲出,戴上輕巧的3D眼鏡,瞬間置身穿越至比賽現場,又不受現場固定座位的角度限制,比帶著望遠鏡看現場比賽還要刺激、過癮。2012年,三星電子在液晶顯示器的外觀和輕薄程度上不遺余力地進行創新,把顯示器當成書房中的藝術品來設計。作為全球智能電視的領導者,三星是全球唯一支持電視軟硬件同步升級的廠商,其最新研發的智能升級功能(Smart Evolution)可以幫助用戶在電視上的投入能夠發揮更持久的價值,免除了用戶對產品短期內就需更新換代的顧慮。

其實早在2010年,三星就已結合南非世界杯將“三星D寶貝”變身球迷,現身“我的三星,我的3D世界杯”線上線下大型酒吧3D看球活動現場,充分展現3D球賽的無窮魅力,深度體驗三星3D電視的震撼效果。據統計,該廣告的總曝光量達到252,000,947次,總點擊量達到1,026,292次。為了凸顯3D電視的身臨其境體驗,增強互動性,三星聯手搜狐開發了3D電視世界杯頂球游戲,突破了以往鼠標鍵盤操作的人機交互模式。身臨其境感受3D帶來的快樂,是一種新型的“體驗式營銷”。

年輕品牌,活力三星

“三星電子的目標人群是那些‘年輕心態的消費者’,我們稱他們為YMC(youngmindedeonsumer),因此,三星會努力塑造一個讓YMC喜歡的品牌,在營銷時會更多地考慮YMC的需求。”三星電子中國IT營業部總監陸林曾表示。三星電子在進入中國市場后,一直將年輕消費者視為主要消費群體,憑借自己的技術優勢,三星持續針對這些20~35歲的“新貴一族”的需求推出了很多產品,比如三星音樂手機、三星YeppMP3等產品,都在當時引起了用戶的廣泛關注。這一策略幫助三星在電子產品的激烈競爭中逐漸占據了有利位置,于是,“年輕品牌,活力三星”成了三星電子的主張。

正因為所有的營銷設計和規劃都是基于市場和消費者研究之上的,加之出于對YMC的深刻洞察,在贊助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等大型體育賽事的同時,三星在不同的國家舉辦了SME(samsungmobileexplorer)活動,從大學生中挑選一些有才華的人,由三星提供經費,邀請他們在三星贊助的大型體育賽事中作為記者,通過他們中立而獨特的視角,將自己感受到的三星品牌分享給更多的人,此舉也充分詮釋和展示了三星的品牌內涵,是三星塑造品牌最好的實踐。

SME這個概念也被引入到WCG賽事現場,注重時尚、動感的三星體驗展臺成為三星電子對外展示自己的品牌文化、產品魅力、與消費者互動的重要窗口。無論是創新、時尚的高科技產品,還是流行的Cosplay、MiniWCG游戲等,都體現了三星電子爭奪中國年輕消費者的決心。2009年,三星開設了三星WCG網站,以便更好地利用WCG賽事資源,最大化地推廣三星電子的品牌和產品,強化特定人群對三星電子品牌的認知度和好感度。

三星電子重視技術的經營以及果斷的R&D投資為其帶來了深厚的技術積累和領先于市場的創新能力,使得三星電子能夠每隔一段時間就推出一些代表最新技術和最貼近時尚的前沿產品,這種前沿產品雖然在短期內不會給三星電子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但是對于三星品牌的塑造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范圍內第一個珍珠白色的手機、第一個掛在脖子上的手機、第一個增加人體生理節律的手機,都出自三星電子。這些融合了高新技術與個性設計的前沿產品,不僅使三星電子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得以確定,也使得三星作為“年輕、流行、時尚數字先鋒”的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不斷鞏固。

第2篇

峰會邀請了NBA中國副總裁李建煒、東方夢工場中國區總裁方淦、中智華體董事長徐文海、鑒鵬兄弟創始人見鵬、昆侖決執行總裁何龍盛、福克斯亞洲副總裁祁冬、東方資本及樂體創投管理合伙人孫華文、安信證券傳媒互聯網首席分析師文浩、和同資本創始人張濤、樂體創投合伙人柯景仁、信中利合伙人王旭東、老鷹基金合伙人趙建國、動域資本合伙人潘迪等體育、娛樂、資本領域的業界大佬出席,就“互聯網體育生態圈”和“資本時代下的體娛產業”兩大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在互聯網、數字技術、產品上有著卓越表現的國際人士、企業負責人、投資人及媒體記者等35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伴隨著《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務院46號文)及正式進入2022年冬奧會經濟周期而引發的體育產業升溫,體育產業進入到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作為中國體育產業名片之一的鳥巢,2016年率先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以“體娛科技”的定位發聲,無疑在向世界傳遞體育產業的融合發展趨勢。

互聯網重構,S.E.X.Y.跨界嘉年華

本次峰會的主辦方鳥巢文化中心負責人表示,鳥巢選擇在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召開峰會,其本身就是體育互聯網生態化的一個訊號。而“體娛科技”則被解讀為“sports&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簡稱S.E.X.Y.)。移動互聯網將是割裂的體育賽事、營銷、硬件和用戶的鑰匙,通過一個S.E.X.Y.的全新場景,爆發幾何級數的全新價值和市場。

除了傳統的體育賽事、版權與贊助,國內外體娛IP打造、業界前沿體育智能化發展趨勢、資本市場如何助推體育產業消費升級、體育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娛樂化商業模式都是峰會關注的中國體育產業升級轉型的最新風口話題。“互聯網給體育帶來的改變”、“如何打造世界級文體娛樂IP”、“科技創新如何更好地連接人與運動”、“各地政府如何引導產業升級”、“上市公司如何更好分享體育風口的紅利”、“如何發掘體育創業公司的獨角獸”…… 眾多跨界話題紛紛刷新體娛觀點。來自國內外體育、娛樂、文化、資本等領域的嘉賓,現場跨界熱議,勾勒出一個圍繞科技、消費、金融的全新體娛時代全景。

嘉賓的主題演講精彩紛呈,現場掌聲不斷:NBA中國副總裁李建煒認為,通過科技的努力和應用,對聯盟,對賽事應用,對商業規模實現了八個創新和八個改變。包括深度整合社交互動,改變內容的生產和環節;IP價值開發引導商業價值改變,粉絲價值將回歸本位等等。

東方夢工場中國區總裁方淦表示,東方夢工廠致力于在中國培養一個創意、制作的團隊,可以把世界級的創意、編劇、制作帶到中國來,并且有機會把中國的故事講給世界的觀眾聽。他認為,中國電影的發展,很可能中國體育發展的未來。

中智華體董事長徐文海認為,體育場館和科技的結合,從三個方面帶來全新的體驗:網絡化,智能化和聲光視訊一體化。體育加上科技的創新實現智能場館,這是未來體育產業的一個方向。

樂體創投管理合伙人孫華文表示,體育產業7萬億元的市場規劃,如何在各地適合當地的文化特點、體育基礎、產業基礎來進行有效的梳理和發展,不管是政府,還是相關國有企業平臺,以及相關市場化運營機構,要共同去參與和謀劃;要活用資本,用整體機制做體育產業的創新;要因地制宜打造地方體育生態;體育產業本質上是人精神的消費產業。

安信證券傳媒互聯網首席分析師文浩則以某些股票為例,講述了如何發現體育大發展在政策上的春風,如何更好分享體育風口的紅利。他認為大部分公司A股切入都是不同的環節切入,最典型的體育經濟、體育營銷等,還有一批以樂視為代表的核心新媒體,以及體育地產和體育用品公司。

和同資本創始人張濤則認為,如何挖掘體育創業公司的獨角獸目前是很遙遠的任務。獨角獸都是達到百億級人民幣、突破十億美金的公司,中國體育整體而言,達到這個標數的企業非常有限。行業的整合和重度垂直并舉,IP價值崛起;大風已來,中國的體育IP正在重構;“體育+來了”,產業投資邏輯是創造價值傳播;企業投后管理包括戰略的梳理和管理的提升、資源對接與服務、價值塑造和市場拓展以及資產證券化、產融結合等四個方面。

經歷過2015年的IP大爆發后,針對體娛發展和資本投資,Fast Company中文版主編柯志雄與國內外熱門代表性品牌巔峰論道 “如何打造本土體娛IP?”、“體育投資2.0時代,賽手和選手之外,體育產業的投資邏輯還有哪些?”兩大話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構筑體育實體場地、平臺、IP、用戶、商業變現的閉環鏈條,成為峰會嘉賓關注的焦點。

現實模型,鳥巢文化中心打造文化體育金融服務平臺

本次峰會主辦方鳥巢文化中心的發展同樣值得人們關注。與峰會現場毗鄰而居的鳥巢正在悄然發生著一系列變化。在充滿設計感的精巧空間內,除了承接國內外重大文體活動、北京市及朝陽區重大活動、體育領域系列重大會等,鳥巢文化中心更多圍繞“文體金融服務平臺”的整體定位概念,一方面將著力打造文體創投的直投基金、母基金,另一方面將構建文體創業企業的孵化加速器,推動文體創業企業快速成長,以“體育”融合發展的輻射效應帶動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文體金融生態圈。依托“首都公共文化空間+文體金融服務平臺”雙輪驅動模式,鳥巢文化中心未來致力于聚集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流,在推動體育文化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發展同時,帶動中國文化體育創意產業發展的雪球效應,領跑體育文化融合創新發展新時代。

第3篇

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己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但是體育產業結構失衡,體育鍛煉人群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和供給達不到平衡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加快“智慧體育”應用發展,全面提升我國體育產業信息化發展水平和應用服務能力本文就智慧體育發展架構做出探析,為體育信息化發展提供方向。

1智慧體育的概念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興起,“智慧+”的概念也伴隨出現,而且成為現代經濟社會的焦點。“智慧體育”是體育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一種新的發展形式,智慧體育的誕生全面提高了體育主管部門綜合管理水平和公共體育服務能力,同時將全面促進體育信息化的發展    

從技術層面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智慧體育”讓體育的管理和服務變得更加智能,通過無處不在的各式傳感器實現對各種體育行為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計算等智能處理手段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如對競技體育、全民健身、體育場館及各種需求做出智能反饋和決策支持

2“智慧體育”的特征      

“智慧體育”的特征可以簡單概括為全面感測、充分融合、激勵創新和協同運作即將傳感器與智能設備共同組成一個“物聯網”,對體育行為進行有效的測量和全面的監控分析,并將感知的數據傳輸、存儲管理實現智能化應用,構建智慧體育基礎設施構建一個新的服務體系和服務模式,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處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高效率、低成本的智能化服務使體育事業的參與者吸能進行高效的協調運作,促進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3“智慧體育”總體架構      

“智慧體育”是基于云計算、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通信技術的新型體育模式智慧體育可以采用IP模型劃分成四層:物理層、數據層、應用支撐層、應用層;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及數據規范標準體系作為智慧體育平臺的支撐體系物理層    

物理層即基礎設施建設是“智慧體育”建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現有的基礎設施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和優化網絡、大數據設備、健身設備傳感器、GPS等系列基礎設施,為整個架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數據層    

數字層即體育事業管理信息層是體育智能無門開展得而各項業務的數據資源,它的建設和服務開展,為體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提供靈魂支撐

3. 3應用輔助層    

應用輔助層是為應用體系提供基本保障,是影響“智慧體育”發展成就的重要因素應用輔助服務體系將從云平臺、決策平臺、GIS平臺等方而進行建設應用層    

應用層是體育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必須結合體育事業現實發展的需要,積極開發和優化各類業務系統供給,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應用體系3.5數據安全管理體系    

數據信息安全不僅要注重技術手段的應用,同時也要加強管理,要做到兩條腿走路,才能穩健快速;此項工作,是保障體育信息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3. 6數據規范標準體系    

數據規范和標準是體育信息化走上健康有序軌道的必要條件,要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市出臺的關于數據規范和標準的政策法規,實現多規劃一的標準,為體育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4智慧體育的應用典型案例

4.1.1智慧推動全民健身運動    

智慧體育平臺為廣大體育運動愛好者提供便利和低成本的健身參與成本,了解最實時的體育賽事活動信息。智慧體育平臺能夠提供全市范圍內最廣泛的健身場館預訂、同城賽事越戰、業余比賽組織信息、專業的體育裝備購買等全民健身相關的信息,在智慧體育平臺接入體質監測預約通道,體質監測后為侮位監測者提供監測報告,根據報告內容為侮位監測者提供健身和飲食建議,有效解決特殊人群和特殊地域的疾病預防、治療工作提供信息指導

4.1.2智慧運動健康管理與服務    

利用健身傳感器采集人體的運動數據,并進行傳輸存儲,對系統傳同的運動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挖掘,為健身者提供適合的運動建設意見和飲食方案

4.1.3智慧指導專業體育訓練管理    

智慧運動員管理庫實現對運動員的監測和管理,通過物聯網和生物傳感器對運動員生理和生化指標測量、侮日訓練情況、地理位置信息等實時監控,保證運動員的運動狀態,實現對運動員的有效科學管理

第4篇

2016上半年體育行業互聯網廣告投放已經突破1.9億,互聯網體育已經成為廣告主新的營銷營地。樂視體育將進一步加速體育生態的發展壯大和相互之間的化學反應,重新構建體育產業營銷。

體育爆發新風口,樂視急速狂奔

樂視體育一直在圍繞著用戶進行諸多布局,樂視擁有全球最多的體育賽事版權,其中72%為全網獨家。樂視體育在獲取了這些版權資源之后,在不斷拓展相關資源,大力獲取體育產業鏈上游資源,讓資源更好服務體育生態,比如說五棵松體育中心現在更名為樂視體育中心,并且,樂視體育平臺上已經云集全中國最優秀的體育節目主持人和評論員。

另外樂視體育提供的是場景式的服務:一個體育迷看比賽聽比賽一定是綜合的需求,有可能想買彩票或者是參與競猜,或有更多的體育查詢數據,這都是體育迷的一種最現實的需求,樂視體育搭建的是這樣的滿足場景需求的體育生態環境。

樂視體育不僅僅給提供內容,也給大家提供進行旅游、培訓甚至包括地產、教育諸多的服務的項目。新的布局已經紛紛展開,慢慢地都會落地,實際上這都提供了豐富的體育營銷的場景,不管廣告主的產品、品牌還是服務都有更多和體育迷建立起更緊密聯系的入口。

樂視體育還提供互聯網+體育的消費產品,讓每個人更好地參與體育,并研發頂級智能化產品,讓用戶擁有全新的運動體驗,超級自行車就是其中的例子。

同時,樂視體育全球化重點布局,根據不同海外市場特點,分步驟地落地體育生態。在香港,英超、新賽季NBA和已經結束的歐洲杯,樂視體育都是版權的擁有者,很快樂視體育將會成為香港市場上的第一體育品牌。香港有非常穩定的體育群體,已經養成付費的習慣。樂視體育在美國也已經開始有內容的運營。

在很短的時間內,樂視體育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很廣泛的用戶基礎。

中超的場景化營銷

中超從9月1號開始獨家在樂視體育播出。中超現在的水平還無法和歐洲的五大聯賽相提并論,但是身為中國觀眾身邊的聯賽,因此關注度一定是最高的。中超球迷多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以此為廣東、山東、北京、江蘇、浙江、上海、天津、河北、河南等等,主要是東南沿海或者經濟發達地區。這與樂視的超級電視的分布區域也比較吻合。

關于體育營銷,廣告主不要認為只去買一個廣告投放就完了,其實體育營銷有這樣的一個特別基本的原則,第一,要鎖定和特別匹配的項目;第二,要長期堅持;第三點,當投入到一個項目上的時候,要拿出大概五倍到十倍的投入去進行深度的運營,只有這樣,體育營銷的效果才能夠達到。這是國際上最成功體育營銷案例帶來的經典啟示,所以樂視體育將徹底打破過去那種我做節目你來廣告的方式,愿意進行深度的合作,從一個賽事從一個內容到一項活動,到一個持久的項目的運營,都可以共同的來進行。讓體育迷得到最大的享受,最終受益的一定是合作方和樂視體育。

第5篇

作為AWE的核心主題,第四屆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如期舉行,在“劍指”大互聯的論壇主題風向下,家電廠商高管帶來的主題演講均招招直指“大互聯”,從不斷提升的網絡銷售比例,到越來越多能夠被網絡連接的互聯網電器,用不了多久,電視、手機、Pad……任何一個終端都能讓普通人在了解世界的同時,掌握自己的家。

AWE期間,首屆中國環境及健康家電高峰論壇同時舉行。據了解,從2014年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分省份都出現了持續性霧霾天氣,波及面積接近143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15%。截至2014年2月,京津冀及周邊39個城市中,有19個城市的PM2.5可吸入顆粒物濃度超過150微克/立方米。與此同時,頻頻發生的中國居民飲水安全隱患,使環境和健康問題被提上重要日程。本屆論壇以“智策環保 綠贏天下”為主題,匯集了行業內外的多位企業家和專家,共同探討了當前中國健康家電市場的新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家電已成家電消費需求主流趨勢。相比于傳統產品,智能家電產品更安全、便捷、舒適、節能、環保,能夠模擬多種人的智能思維,可以自動優化工作方式和過程,由用戶實現遠程控制,將會帶動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在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及奧維咨詢(AVC)主辦,中央電視合協辦的中國智能家電創新論壇上,相關專家表示,傳統家電產業升級換代的細胞被全面“激活”,智能家電單品的種類以及智能技術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家電廠商紛紛推出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智能家居整體解決方案,智能技術不再局限于單品,逐步往家庭整體智能生態系統轉化。

在AWE期間,代表當前中國家電市場最高水平的“2014艾普蘭獎”的獲獎名單也如期出爐,經過四個多月的評選,包括LG OLED電視77EC9800、三星滾筒洗衣機WW10H9610EW/SC等在內的6款產品從121款艾普蘭獎入圍產品中脫穎而出,奪得本年度家電行業最高產品獎項。

左圖:

智能互聯網洗衣機

三星“明眸?藍水晶”洗衣機

這款曾經在CES上展出的“明眸?藍水晶”系列滾筒洗衣機首次亮相中國市場,是目前首款量產銷售的智能互聯洗衣機。它擁有渾然一體的無縫設計和自然靈動的曲線,如深海般絢藍的藍水晶機門。目前,業內最大的直徑360mm內筒和170°機門開合角度,讓衣物取放變得更加輕松自如。通過專屬的AppSamsung Smart Washer,用戶還可以使用智能手機遠程操控洗衣機運轉,不管是在家還是外出,都可立即啟動或暫停洗衣程序,并能隨時獲知洗衣剩余時間。

右圖:

聰明的凈水器

萊克“碧云泉”系列凈水機

運用水質智能監測、水溫智能控制、濾芯更換智能提醒等智能化技術,實現了好水看得見,使消費者能夠喝到放心水,符合中國家庭的飲水習慣。它采用了多個全球最先進的濾芯科技,如美國GE公司純水反滲透RO膜、韓國技術UF超濾膜、日本最新活性炭纖維等,層層精濾自來水中包括余氯、微生物、重金屬在內的各種有害物質,潔凈后的水質達到歐美國家直飲水標準。在實現水質凈化的同時,還能大幅改善水的口感,使水質純凈甘甜,好水品得出。

左圖:

用手機遙控的電扇

艾美特APP電風扇

丟失遙控器會讓電扇、空調這種使用頻繁的家電遇到很大的操作困難,而艾美特APP直流變頻風扇使用藍牙遙控技術,用戶通過在智能手機上下載APP應用程序Afan,便能自由控制風扇的各種功能,隨心設置私人定制專屬涼風,包括調節風量,選擇自然風、睡眠風、標準風或ECO風,24小時預約開機、定時關機等。

右圖:

小水壺也有大智慧

西摩“小智電水壺”

作為國內首款智能控制電水壺產品,通過智能手機APP控制的西摩“小智”系列電水壺可自由設定包括泡茶、沖奶粉等18種燒水模式。根據用戶需要,可自由設定溫度、煮沸、除氯、冷卻和保溫等功能,重新定義飲水習慣。

左圖:

看不過來的電視

樂視超級電視

通過樂視TV超級電視,用戶不僅可以觀看樂視儲備的10萬多集電視劇和5000多部電影,更有豐富的自制、動漫、風尚、紀錄片等內容,及行業內最全的體育賽事,涵蓋西甲、意甲、法甲、中超、亞冠、NBA、CBA、歐冠籃球聯賽等國內外頂級賽事。另外,超級電視最新搭載的LetvUI3.0在體感操控、視覺設計、人性化交互、核心應用方面有了全面改進,配合超級遙控器、體感攝像頭等配件,為用戶帶來最極致的體驗。

右圖:

丟棄眼鏡布吧

福瑪特分離式超聲波清洗機

這款機器最適合給戴眼鏡的人,它利用超聲空化作用,在液體(水)中形成許多微小的氣泡,氣泡破裂后產生沖擊波來清潔物品表面及縫隙的污垢、油漬,不會對清洗物造成損壞,既安靜又高效,不僅能清洗眼鏡,而且還適用于首飾、鐘表、假牙、打印機噴墨頭、DVD/VCD光盤等。

左圖:

輕薄的智能洗衣機

帝度靜海系列

全新的“靜海”系列洗衣機厚度只有492mm,在外觀上采用了35°傾斜操作面板,不必彎腰即可輕松洗衣,其智能檢測衣量功能,也可以精確地控制洗滌時間和脫水時能自動感知洗滌物的平衡狀態。此外,通過觸摸感應按鍵和觸控液晶顯示屏的應用提供了更好的人機交互界面。

右圖:

輕松DIY饅頭

九陽饅頭機

愛吃面食的懶人有福了,這款饅頭機只需一鍵操控,即可完成混合食材、揉面、成型、發酵、升溫、蒸制、燜燒的手工饅頭全過程,兩個小時就能做出安全、放心、松軟的手工饅頭。無論是工作多忙的上班族,還是不會做飯的宅人都可以迅速搞定。

左圖:

智能吸煙機

老板大排量油煙機9500

這款智能吸煙機除了從“攏吸、強濾、速排、節能”四個方面全面提升油煙機的功能之外,還搭載了行業最先進的“極速潔凈”技術平臺,在達到超強吸煙效果的同時,實現了節能環保。它采用32位多任務操作系統,擁有強大的多核集成處理器,配備4.3英寸觸摸屏,屏幕分辨率為800×400,24位真彩,1600萬色,觸摸屏的應用保證了操作的智能化和互動性。

右圖:

最便捷的電視

第6篇

Jia Zengpeng

(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Xi′an 710077,China)

摘要: 運用調查訪談、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科學研究方法分析了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對當地體育旅游業的影響,從不同方面闡述了亞運會對體育旅游業的促進作用,旨在為體育旅游產業良性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Abstract: Using interviews,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facilitation of the Guangzhou Asian Games to local sports tourism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iming at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關鍵詞: 體育旅游 體育產業 廣州亞運會

Key words: sports tourism;sports industry;Guangzhou Asian Games

中圖分類號:F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6-0282-01

0引言

體育旅游是以參與體育運動或觀摩體育賽事為主要內容的主題旅游活動,具有集體育競技與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特性。體育旅游業作為體育與旅游兩大產業相互融合的產物,它既是旅游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可以看成是體育的延伸產業。

1有利于體育旅游業的健康發展

奧運熱對于人們體育健身意識的觸動非常深刻,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在某種程度上更加激發和鼓舞了人們的健身熱情,使體育旅游業的種類不斷變化更新,適應的人群不斷增多。因此,參與式的體育旅游持續升溫,其中重點開發的休閑體育旅游、健身體育旅游、競技體育旅游、刺激體育旅游類的產品。

1.1 休閑體育旅游休閑體育旅游作為體育旅游的一部分,是指人們為了追求身心自由、健康而回歸自然,積極參加戶外運動的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休閑體育旅游的開發必須依托一定的載體進行。具有參與性、個性化、多樣性、自等特點。我國休閑體育旅游消費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市場的發展潛力大。

1.2 健身體育旅游體育健身也是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之一。對于很多旅游者來說,體育健身不一定是其主要目的,但是在旅游過程中從事了某些體育健身活動;對于某些旅游者來說,體育健身就是其出行的主要目的,甚至是根本目的。推廣大眾體育需要找到一個最佳切入點,旅游業的產生正好滿足了人們健身休閑的需要。健身體育旅游市場具有大眾性強,市場進入門檻低,固定資產是主要的投入,主營業務利潤率高的特點。

1.3 競技性體育旅游競技性體育旅游產品在歐美國家相對普及諸如定向運動、攀巖、無線電測向、滑水等,如今我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富有挑戰性的旅游活動產生興趣。

1.4 刺激性體育旅游刺激體育旅游市場大多來自于青少年,我國青少年的家庭條件越來越好,購買力也逐漸增強。以上四大體育旅游市場的目標客源市場主要是國內游客。亞運會舉辦期間,各大旅行社大張旗鼓推動觀戰體育旅游。體育比賽場面激動人心、吸引力強,觀賽者因為對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的共同興趣而形成一種體育文化精神,前往比賽場地進行觀戰并參加各種相關活動,其中不乏高消費能力的觀戰體育旅游者。賽事期間,由于參賽者和觀戰者都發生了空間位移,多數人連帶選擇觀光、休閑、購物,從而使旅游成為最容易衍生的大眾化活動之一。亞運會給廣州帶來了直接經濟收入。同時,商務旅行和會展業更加蓬勃發展,最終推動了當地經濟的全面發展。

2有利于地域旅游經濟整體發展

從地域空間層面上看,亞運會推動了體育旅游業實現區域聯動式發展。廣州毗鄰港澳,是廣東省和華南地區的核心城市,亞運會在廣州的舉辦為粵港澳三地體育旅游業的聯動發展創造了條件。粵港澳旅游大三角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國際化旅游區之一,是發展體育旅游的絕佳區域平臺。配合體育活動的開展,可以以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富有南粵特色的珠江三角洲風情的旅游資源、港澳兩地長期以來中西文化交匯的特點和完善配套的旅游設施,組合出區域體育旅游路線和旅游項目。加強粵港澳地區在亞太區域旅游中地位、使該地區的體育旅游業保持長期優勢。

3有利于提高行業競爭力

從產業層面上看,亞運會提高了體育旅游業的競爭力。優化了粵港澳地區乃至泛珠三角地區旅游產業結構、提高了區域旅游素質和經營層次。亞運會對于體育旅游業產業競爭力增強和素質優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優化了旅游地的客源市場結構。亞運會賽事會促使很多非傳統客源國和地區的旅游者前往廣州及周邊地區旅游,這部分新游客的到來有助于增進了解和發展新的客源市場。②優化了旅游地資本市場。以往旅游業主要依托自我融資,一般項目規模小、效率低。亞運會在很大程度上更好的推動了體育旅游市場競爭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通過兼并、收購、參股、資產置換、擴大投資等手段,實現資產存量和投資增量的聯動。③推動了接待地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的不斷完善。亞運會賽事的舉辦興建了一批大型的體育設施和場館,這為賽后區域開展體育旅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設施基礎。同時,環境建設也會不斷改進。④推動了旅游業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亞運會推動了國內旅游企業向經營連鎖化、管理專業化、產品特色化、運作市場化、手段智能化的方向發展。⑤大力推動了旅游人才的培養。亞運會培養了一批體育旅游的人才,包括旅游市場營銷人才、旅游產品開發人才、旅游資本運營人才等,為體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4有利于增加外匯收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亞運會對于廣東地區的旅游創匯帶來直接的影響。截止2010年11月統計廣州亞運會期間有15萬人次的海外游客來到廣州,額外為廣州帶來8000萬美元左右的旅游收入;國內游客和觀眾將會有50萬人,為廣州帶來10億元左右的額外旅游收入。

5結語

體育旅游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亞運會的舉行對于推動廣州、粵港澳地區、泛珠三角地區乃至整個中國華南地區體育旅游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無論對于區域體育旅游業的形象塑造還是旅游產品與服務質量的提升都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任芳芳,劉洪利.試析2010年亞運會對廣州旅游業的影響和對策[J].商業經濟,2010,(6).

[2]李玉寶.淺析體育旅游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及營銷策略[J].中國商貿,2010,(5):157-158.

第7篇

作為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同時舉辦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北京在籌辦期間,需要汲取此前夏季奧運會和其他往屆冬奧會舉辦城市的經驗教訓,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在全面落實首都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和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籌辦應把握好“五個注重”。

統籌規劃

由于賽區設置相對分散和涉及跨行政區劃,籌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更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作,涉及面廣,任務繁重,時間緊迫,需要進行整體規劃和統籌部署。

在組織上,要充分發揮冬奧組委職能,強化三大賽區籌辦工作統籌和溝通協調,科學界定各部門、各賽區、各層級政府的職責。加快研究制定2022年北京冬奧會總體規劃以及相關行動計劃和專項規劃,明確各項重大籌辦任務、重點建設工程的建設時序、責任單位、時間節點以及資金籌措方案,加強賽區籌辦建設、賽時綜合保障、賽后利用開發的整體統籌,優化提升交通、環境、服務、安全、應急等全方位保障能力。

在空間上,要站在區域協同發展的視角上,對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張家口崇禮賽區進行整體規劃,結合冬奧會賽事需求及賽后利用開發的需要同步考慮對三大賽區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進行適度必要的調整,統籌布設各賽區冬奧競賽場館和非競賽場館設施、基礎配套設施、生態環境設施、應急救援及安保設施等,統一規劃跨區域交通、生態、產業等重大項目,合力打造京張體育文化旅游產業帶。

在時間上,做好場館投運、重大配套工程竣工、各項測試賽、冬奧會開閉幕式等時間節點的銜接,倒排工作時序,提前進行賽時運營和賽后利用開發的策劃工作,在賽區規劃、場館設計、配套設施布局等方面要充分考慮和融合體現賽時需求和賽后利用的需要,做好規劃設計功能、賽時運營需要和賽后利用開發需求的統一,避免規劃設計脫節而導致賽區運營管理和后期開發利用上的不便。

文化引領

冬奧會是集體育比賽、精神傳承、文化交匯、價值共享、理念傳播等于一體的國際盛會,是舉辦城市傳遞發展理念、體現文化韻味、展現精神面貌的重要平臺,文化和理念的傳承相比賽事本身的影響更為深遠。

為確保把北京冬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強調了“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的重要理念。

這些理念如何在冬奧的籌辦中得到體現與傳承?

在比賽場館、奧運村、基礎配套設施等設計建設上,應注重先進節能環保、綠色低碳技術和產品的集成利用,加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物聯網、云計算等新產品的示范推廣,注重設施的賽事保障、生態環保、技術示范等功能融合,力求打造成為集實用和美觀、創意和創新等于一體的城市新景觀,積極試點建設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更好服務于賽事舉辦需要和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應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辦奧、共享辦奧,廣泛開展國際交往禮儀、文明行為規范、國際語言交流、城市精神風貌等提升活動,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城市管理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注重冬奧會相關設施人性化設計,提高設施的文化內涵和便利程度,加快冰雪運動發展和普及,提供國際一流的參賽服務、觀賽體驗和冰雪普及的軟硬件環境,實施賽區周邊地區扶貧攻堅計劃,帶動周邊地區尤其張家口貧困人口脫貧摘帽,提高各類人群的獲得感。

要加強與國際奧委會及國際冬季單項體育聯合會溝通合作,積極引入國際各方資源,提升在冰雪設施、賽事管理、體育競技、運動普及、賽后開發等組織能力。促進奧運文化與賽區當地的皇城文化、長城文化、春節文化、民俗文化、冰雪文化等交匯融合,策劃以冬奧會為主題的各類活動,積極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展示東西方文明成果,營造文化韻味濃厚的冬奧會氛圍。同時,以體育賽事為交流媒介和溝通平臺,集聚一批國際高端體育資源,拓展國際體育交往中心職能,豐富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內涵。

須積極響應《奧林匹克2020議程》,本著注重實效,精簡辦賽的原則,精心策劃、科學設計和合理組織,不鋪張浪費和片面追求宏大場面,注重與區域發展戰略融合,加強與世園會相關重大項目銜接,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和多建臨時設施,盡量減少新建設施和固定設施,嚴格預算管理,強化過程監督,控制辦賽成本,充分依靠政府和社會力量進行建設和賽后利用,提高投資綜合效益。

協同融合

籌辦冬奧應著眼三大賽區賽事需求和舉辦城市發展目標,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切入點,立足三地資源稟賦特色、產業結構差異、經濟發展階段等,在更大時空尺度、更高標準下系統規劃和統籌布局跨區域重大交通、能源、生態、科技、產業、冰雪、服務等設施,加快京張高鐵及相關支線、興延-延崇高速通道、官廳-永定河流域治理、環首都國家公園環、陜京四線等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京西北科技創新輻射帶、京張體育文化旅游產業帶、延懷葡萄產區、延崇國際冰雪度假區等建設發展,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建共享、產業鏈式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冬奧經濟圈。同時,應建立跨區域的賽時保障機制,加強合作溝通和協同保障力度,研究制定冬奧會賽時交通、環境、安保、醫療救急等保障方案,調動各方力量,加強綜合調度和組織落實,保障冬奧會賽事順利進行。

在保障賽事舉辦需求同時,更要著眼于城市的長遠發展需要,促進三大賽區與舉辦城市有效互動,最終實現冬奧會與城市發展目標的全面融合。在北京中心城區,結合冬奧會籌辦,要創新完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模式,提升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智能化與信息化水平,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打響治理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城市病的攻堅戰,以冬奧組委入駐為契機帶動首鋼園區轉型開發,加強冬奧遺產綜合利用,加快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延慶要做好冬奧會與世園會全面銜接,促進小海坨場館群與延慶新城全面融合,提高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質量,合理策劃小海坨場館群賽后綜合利用,帶動冰雪產業、旅游休閑等冬奧經濟發展,全面提升國際一流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水平。張家口要把握冬奧會契機,強化與首都對接,帶動城市形象、基礎設施、產業結構、生態質量等全面升級,建設一批特色冰雪風情和旅游休閑小鎮,打造冰雪旅游、裝備制造、產業服務為一體的冰雪產業鏈,將崇禮打造成為東方達沃斯,努力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美麗鄉村全部覆蓋的發展目標。

綜合利用

要處理好賽事需求、賽后利用、舉辦城市發展需求之間的關系,應提前制定合理的綜合開發計劃,超前考慮比賽場館、奧運村等設施的賽后利用問題,最大限度盤活利用賽后的奧運資產。

籌辦過程中,政府應提前確定各類場館及非場館設施賽后利用功能,充分考慮賽后利用和開發方案的個性化和細節性需求,注重后期引入高端商務、休閑度假、體育培訓、文化創意、會議會展、冰雪產業等新功能元素,避免規劃設計、建設方案與后期利用的脫節。

比如,在滑雪賽地設計上要考慮賽道技術特色、賽后利用、自然生態環境的相融。在籌建奧運村和媒體中心等設施時,要考慮賽后的商業運營,注重引入公寓住宿、商務服務、特色餐飲、購物娛樂等功能元素,要注重綜合商業業態的深度開發。

在冬奧組委駐地后續開發方面,要匯聚國際和國家層面的高端體育要素資源,大力發展體育賽事服務、體育休閑娛樂、體育中介服務等為特色的體育服務業功能區,打造國際體育交往中心。

市場運作

冬奧會作為國際重大賽事,具有極大的市場開發價值和潛力,對各類社會資本都具有巨大吸引力,成功的市場開發是多元化籌措冬奧會建設資金和平衡冬奧會投資成本的重要途徑,也是冬奧會成功的重要評價內容。

2022年北京冬奧會應提前策劃冬奧會市場開發方案,在冬奧會籌備建設、賽時運營、賽后利用上都應積極推行市場化、社會化運作模式。

第8篇

人們健身意識的不斷增強大大帶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然而,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是,目前我國體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缺乏協調和規劃,體育信息資源缺乏,尤其是缺乏大規模、高層次的體育智力資源權威公共數據庫。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我國體育行業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不足,投入不夠所造成的。

如何借助信息技術有效整合體育場館信息,盤活體育場館資源,激發健康投資和消費,促進整個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成為當前我國體育產業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體育信息服務中的信息孤島

早些年,信息孤島在管理信息化領域經常被提及。但是隨著體育產業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信息孤島在體育產業不斷凸顯。這一方面是因為很多體育場館或者體育相關的管理機構建立了自身的相對封閉的信息化平臺,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相對封閉的信息化平臺在建設時缺乏規劃,難以促進體育公共信息服務的集成。具體來說,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體育健身場地信息缺乏,呈現技術單一。筆者在訪問國家體育總局下屬的多家網站后發現,這些網站主要提供各種運動、健身場地基本數據的瀏覽、收集、分類功能。在信息組織方面,這些網站僅限于對公眾提供法規和政策、政府信息及其他延后的靜態信息通報,信息沒有及時更新,檢索方法單一。同時,這些網站缺乏包含圖片、音頻、視頻和地圖信息等在內的多媒體服務,也缺乏對移動終端應用的支持。

第二,體育信息資源數據庫開發不足,缺乏對數據的分析和挖掘。這具體表現在體育信息數據庫的嚴重不足,尤其是較高層次的體育智力資源,常常缺乏一個公眾可以便捷訪問的交互界面。整個行業在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信息系統的建設、利用方面相對落后。權威體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協整合規劃,體育信息資源與信息服務的不對稱,目前尚未形成體育信息資源的有效收集、處理、保存和使用的信息系統。對數據缺乏有效的分析和挖掘,不能對場館和運動愛好者的分布情況進行智能化分析,難以對場館規劃建設提供有效支持。

第三,體育健身場地缺乏個信息,以及對在線交流的支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相關機構提供的體育公共信息資源和民眾對體育信息的需求脫節。大部分體育相關的網站只是簡單相關信息和數據資源,而沒有針對民眾不斷變化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與此同時,盡管目前即時通信軟件應用得非常廣泛,但是本來與用戶的互動需求比較旺盛的體育類網站,特別是體育場館卻較少采用這類有效工具。

體育健身場地信息服務平臺

由此可見,建立一個基于網絡的、能夠提供個性化體育信息服務平臺,在目前體育信息化建設和服務體系的基礎上收集、存儲、分析、檢索、研究、傳遞體育信息,并提供個性化體育信息服務,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已經變得非常迫切。

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建立體育健身場地Web信息服務平臺、體育健身場地決策支持系統和體育健身場地個性化信息服務三個子系統來構建一個完整的體育健身場地信息服務平臺。

根據當前技術發展趨勢和體育產業本身的特點,體育健身場地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應該重點關注WebGIS、數據挖掘技術以及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提供。

采用WebGIS呈現技術

在體育健身場地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中引入GIS和LBS(基于位置的服務)技術在HTML頁面上面顯示場館的位置和分布情況,收集場館的地理位置信息、交通路線信息等,收集場館的地理信息數據,可以用來進行深度的數據分析和挖掘。

據悉,目前市場上的GIS軟件產品已有400多種,知名度較高的國外軟件有ArcGIS、MapInfo,國產軟件有SuperMap、MapGIS等。但值得一提的是好多GIS產品雖然能實現數據的錄入、編輯、管理等功能,且具有良好的空間分析功能,但由于是桌面GIS產品,共享性較弱,不容易在高度共享的互聯網中實現信息共享。

可見,體育健身場地信息服務平臺需要成本低、共享性效果好的GIS軟件。近幾年來網絡上流行的谷歌地圖、百度地圖、天地圖和搜狗地圖等電子地圖采用了WebGIS技術,可以做到一定級數內的縮放,使用戶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全局并放大看到具體的街道及建筑,提供模糊查詢的功能,可以根據建筑、街道、車站等名稱來進行查詢,還可以計算出從出發地到目的地的交通路線,還能配合外部的生活信息數據庫來使用和查詢,運用該技術進行體育場地信息平臺的研究具有較大優勢。

WebGIS技術電子地圖擁有較多的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利用這些API可在自己的網站和應用程序中嵌入功能強大的、實用的地圖功能,并在地圖上實時疊加所需的數據。運用API進行體育場地的標注,關鍵是要將體育場地進行空間化,即找到各體育場地在地球上的具置,用經緯度來標記。

采用數據庫技術為決策提供支持

通過采用數據庫技術,建立指標并進行統計及分析,可以了解場地的空間分布現狀,不僅有利于指導新建場地的選址,形成合理的空間布局,還能更好地安排體育賽事和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同時,政府部門還可以據此了解各街道(鎮)及各種類型的體育場地情況,有利于分析比較,找出差距,正確引導。

具體來說,統計的指標包含:本系統統計了體育場地總數、各街道(鎮)體育場地總數、分類體育場地總數、各街道(鎮)的分類別數、體育場地的面積總數、各街道(鎮)的體育場地面積總數。分析的指標是指利用以上統計數據分析本市及各街道(鎮)的人均、土地面積平均的體育場地數,體育場地面積比例及其排序、分類別的各類體育場地的市區及各街道(鎮)的人均體育場地數及其排序。

基于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信息

在現代網絡通信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體育信息服務,是體育信息服務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系統需要建立反映用戶信息、搜索記錄和偏好的智能系統,將不同用戶的喜好和不同的體育信息進行分類,并做充分考慮,通過智能算法分析并學習用戶的應用習慣,從而根據用戶的意圖為用戶提供動態的、實時的個性化信息,提供用戶的評價反饋渠道,提高體育信息服務系統的功效。

第9篇

 

一、大賽內容分類及說明

1.軟件應用與開發

包括以下小類:

(1)Web 應用與開發。

(2)管理信息系統。

(3)移動應用開發(非游戲類)。

(4)算法設計與應用。

說明:

(1)軟件應用與開發的作品是指運行在計算機(含智能手機)、網絡、數據庫系統之上的軟件,提供信息管理、信息服務、移動應用、算法設計等功能或服務。

(2)本大類每隊參賽人數為 1-3 人,指導教師不多于 2 人。

(3)每位作者在本大類只能提交 1 件作品,無論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導教師,在本大類全國決賽中不能指導多于 3 件作品,每小類不能指導多于 2 件作品,無論指導教師的排名如何。

(5)每件作品答辯時(含視頻答辯),作者的作品介紹時長應不超過 10 分鐘。

(6)每校參加省級賽區每小類作品數量,由各省級賽區組委會或省級直報賽區自行規定。本大類每校最終入圍國賽決賽作品不多于 3 件。

2.微課與教學輔助

包括以下小類:

(1)計算機基礎與應用類課程微課(或教學輔助課件)。

(2)中、小學數學或自然科學課程微課(或教學輔助課件)。

(3)漢語言文學(唐詩宋詞)微課(或教學輔助課件)。

(4)虛擬實驗平臺。

說明:

(1)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其內容以教學短視頻為核心,并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 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教學資源。

(2)教學輔助課件是指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節,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制作的課程軟件。

(3)微課與教學輔助課件類作品,應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能多層次多角度開展教學,實現因材施教,更好地服務受眾。本類作品選題限定于大學計算機基礎、漢 語言文學(唐詩宋詞)和中小學自然科學相關教學內容三個方面。 作品應遵循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符合認知規律等原則,作品內容應立足于教材的相關知識點展開,其立場、觀點 需與教材保持一致。

(4)虛擬實驗平臺是指借助多媒體、仿真和虛擬現實等技術在計算機上營造可輔助、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傳統教學和實驗各操作環節的相關軟硬件操作環境。

(5)本大類每隊參賽人數為 1-3 人,指導教師不多于 2 人。

(6)每位作者在本大類只能提交 1 件作品,無論作者排名如何。

(7)每位指導教師,在本大類全國決賽中不能指導多于 3 件作品,每小類不能指導多 于 2 件作品,無論指導教師的排名如何。

(8)每件作品答辯時(含視頻答辯),作者的作品介紹時長應不超過 10 分鐘。

(9)每校參加省級賽區每小類作品數量,由各省級賽區組委會或省級直報賽區自行規定。本大類每校最終入圍國賽決賽作品不多于 3 件。

3.物聯網應用

包括以下小類:

(1)城市管理。

(2)醫藥衛生。

(3)運動健身。

(4)數字生活。

(5)行業應用。

說明:

(1)城市管理小類作品是基于全面感知、互聯、融合、智能計算等技術,以服務城市管理為目的,以提升社會經濟生活水平為宗旨,形成某一具體應用的完整方案。例如:智慧交通、城市公用設施、市容環境與環境秩序監控、城市應急管理、城市安全防護、智能建筑、文物保護、數字博物館等。

(2)醫藥衛生小類作品應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實現智能化醫療保健和醫療資源的智能化管理,滿足醫療健康信息、醫療設備與用品、公共衛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與監控等方面的需求。建議但不限于如下方面:醫院應用,如移動查房、嬰兒防盜、自動取藥、智能藥瓶等;家庭應用,如遠程監控家庭護理,包括嬰兒監控、多動癥兒童監控、老年人生命體征家庭監控、老年人家庭保健、病人家庭康復監控、醫療健康監測、遠程健康保健、智能穿戴監測設備等。

(3)運動健康小類作品應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以提高運動訓練水平和大眾健身質量為目的。建議但不限于如下方面:運動數據分析、運動過程跟蹤、運動效果監測、運動興趣培養、運動習慣養成以及職業運動和體育賽事的專用管理訓練系統和設備。

(4)數字生活小類作品應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通過穩定的通信方式實現家庭網絡中各類電子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以提升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便利程度為目的,包括:各類消費電子產品、通信產品、信息家電以及智能家居等。鼓勵選手設計和創作利用各種傳感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滿足生活需求的作品。

(5)行業應用小類作品應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解決某行業領域某一問題或實現某一功能,以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價值為目的,包括物聯網技術在工業、零售、物流、農林、環保以及教育等行業的應用。

(6)作品必須有可展示的實物系統,需提交實物系統功能演示視頻(不超過 10 分鐘)與相關設計說明書,現場答辯過程應對作品實物系統進行功能演示。

(7)本大類每隊參賽人數為 1-3 人,指導教師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大類只能提交 1 件作品,無論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導教師,在本大類全國決賽中不能指導多于 3 件作品,每小類不能指導多于 2 件作品,無論指導教師的排名如何。

(10)每校參加省級賽區每小類作品數量,由各省級賽區組委會或省級直報賽區自行規定。本大類每校最終入圍國賽決賽作品不多于 3 件。

4.大數據應用

下設大數據實踐一個小類。

說明:

(1)大數據應用類作品指利用大數據思維發現社會生活和學科領域的應用需求,利用大數據和相關新技術設計解決方案,實現數據分析、業務智能、輔助決策等應用。要求參賽作品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呈現成果,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數據來源、應用場景、問題描述、系統設計與開發、數據分析與實驗、主要結論等。參賽作品應提交的資料包括:研究報告、可運行的程序、必要的實驗分析,以及數據集和相關工具軟件。作品涉及的領域包括但不限于:

① 環境與人類發展大數據(氣象、環境、資源、農業、人口等)。

② 城市與交通大數據(城市、道路交通、物流等)。

③ 社交與 WEB 大數據(輿情、推薦、自然語言處理等)。

④ 金融與商業大數據(金融、電商等)。

⑤ 法律大數據(司法審判、普法宣傳等)。

⑥ 生物與醫療大數據。

⑦ 文化與教育大數據(教育、藝術、文化、體育等)。

(2)本類每隊參賽人數為 1-3 人,指導教師不多于 2 人。

(3)每位作者在本類只能提交 1 件作品,無論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導教師在本類全國決賽中不能指導多于 2 件作品,無論指導教師的排名如何。

(5)每件作品答辯時(含視頻答辯),作者的作品介紹時長(含作品的現場演示)應不超過 10 分鐘。

(6)每校參加省級賽區作品數量,由各省級賽區組委會或省級直報賽區自行規定。本類每校最終入圍國賽決賽作品不多于 3 件。

5.人工智能應用

包括以下小類:

人工智能實踐賽。

說明:

(1)人工智能實踐賽是針對某一領域的特定問題,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與思想的解決方案。這類作品,需要有完整的方案設計與代碼實現,撰寫相關文檔,主要內容包括:作品應用場景、設計理念、技術方案、作品源代碼、用戶手冊、作品功能演示視頻等。本類作品必須有具體的方案設計與技術實現,現場答辯時,必須對系統功能進行演示。作品涉及的領域,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城市與交通(包括汽車無人駕駛)、智能家居與生活、智能醫療與健康、智能農林與環境、智能教育與文化、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三維建模與虛擬現實、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方法研究、機器學習方法研究。

(2)本大類每隊參賽人數為 1-3 人,指導教師不多于 2 人。

(3)每位作者在本大類只能提交 1 件作品,無論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導教師,在本大類全國決賽中不能指導多于 3 件作品,每小類不能指導多于 2 件作品,無論指導教師的排名如何。

(5)每件作品答辯時(含視頻答辯),作者的作品介紹時長應不超過 10 分鐘。

(6)每校參加省級賽區每小類作品數量,由各省級賽區組委會或省級直報賽區自行規定。本大類中,每校最終入圍國賽決賽人工智能實踐賽的作品不多于 3 件。

6. 信息可視化設計

包括以下小類:

(1)信息圖形設計。

(2)動態信息影像(MG 動畫)。

(3)交互信息設計。

(4)數據可視化。

說明:

(1)信息可視化設計側重用視覺化的方式,歸納和表現信息與數據的內在聯系、模式和結構。

(2)信息圖形指信息海報、信息圖表、信息插圖、地圖、信息導視或科普圖形。

(3)動態信息影像指以可視化信息呈現為主的動畫或影像合成作品。

(4)交互信息設計指基于電子觸控媒介的界面設計,如交互圖表以及儀表板設計。

(5)數據可視化是指基于編程工具、開源軟件或數據分析工具等實現的可視化作品。

(6)該類別要求作品具備藝術性、科學性、完整性、流暢性和實用性,而且作者需要對參賽作品信息數據來源的真實性、科學性與可靠性進行說明,并提供源文件。該類別作品需要提供完整的方案設計與技術實現的說明,特別是設計思想與現實意義。數據可視化作品還需說明作品應用場景、設計理念,提交作品源代碼、作品功能演示錄屏等。

(7)本大類每隊參賽人數為 1-3 人,指導教師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大類只能提交 1 件作品,無論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導教師,在本大類全國決賽中不能指導多于 3 件作品,每小類不能指導多于 2 件作品,無論指導教師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辯時(含視頻答辯),作者的作品介紹時長應不超過 10 分鐘。

(11)每校參加省級賽區每小類作品數量,由各省級賽區組委會或省級直報賽區自行規定。本大類(組)每校最終入圍國賽決賽作品不多于 3 件。

7. 數媒靜態設計 (普通/專業組)

包括以下小類:

(1)平面設計。

(2)環境設計。

(3)產品設計。

說明:

(1)本大類的參賽作品應以 2022 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冰雪運動、冬季體育運動和中華古代體育運動相關元素為主題進行創作,以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奧會運動項目、奧運文化和知識。

(2)平面設計,內容包括服飾、手工藝、手工藝藝品、海報招貼設計、書籍裝幀、包裝設計等利用平面視覺傳達設計的展示作品。

(3)環境設計,內容包括空間形象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展示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公共設施小品(景觀雕塑、街道設施等)設計等環境藝術設計相關作品。

(4)產品設計,內容包括傳統工業和現代科技產品設計,即有關生活、生產、運輸、交通、辦公、家電、醫療、體育、服飾等工具或生產設備等領域產品設計作品。該小類作品必須提供表達清晰的設計方案,包括產品名稱、效果圖、細節圖、必要的結構圖、基本外觀尺寸圖、產品創新點描述、制作工藝、材質等,如有實物模型更佳。要求體現創新性、可行性、美觀性、環保性、完整性、經濟性、功能性、人體工學及系統整合。

(5)本大類作品分普通組與專業組進行報賽與評比。普通組與專業組的劃分,參見后面“二、界定數媒類專業組作者清單”所述。

(6)參賽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專業屬于專業組專業清單,則該作品屬于專業組作品。屬于專業組的作品只能參加專業組競賽,不得參加普通組的競賽;屬于普通組的作品只能參加普通組競賽,不得參加專業組的競賽。

(7)本大類每隊參賽人數為 1-3 人,指導教師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類(組)只能提交 1 件作品,無論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導教師,在本大類全國決賽中不能指導多于 3 件作品,每小類不能指導多于 2 件作品,無論指導教師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辯時(含視頻答辯),作者的作品介紹時長應不超過 10 分鐘。

(11)每校參加省級復賽作品每小類數量,由各省級賽組委會或省級賽直報賽區自行規定。本大類(組)每校最終入圍國賽決賽作品不多于 3 件。

8.數媒動漫與短片 (普通/專業組)

包括以下小類:

(1)微電影。

(2)數字短片。

(3)紀錄片。

(4)動畫。

(5)新媒體漫畫。

說明:

(1)本大類的參賽作品應以 2022 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冰雪運動、冬季體育運動和中華古代體育運動相關元素為主題進行創作,以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奧會運動項目、奧運文化和知識。

(2)微電影作品,應是借助電影拍攝手法創作的視頻短片,反映一定故事情節和劇本創作。

(3)數字短片作品,是利用數字化設備拍攝的各類短片。

(4)紀錄片作品,是利用數字化設備和紀實的手法,拍攝的反映人文、歷史、景觀和文化的短片。

(5)動畫作品,是利用計算機創作的二維、三維動畫,包含動畫角色設計、動畫場景設計、動畫動作設計、動畫聲音和動畫特效等內容。

(6)新媒體漫畫作品,是利用數字化設備、傳統手繪漫畫創作和表現手法,創作的靜態、動態和可交互的數字漫畫作品。

(7)本大類作品分普通組與專業組進行報賽與評比。普通組與專業組的劃分,參見后面“二、界定數媒類專業組作者清單”所述。

(8)參賽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專業屬于專業組專業清單,則該作品屬于專業組作品。屬于專業組的作品只能參加專業組競賽,不得參加普通組的競賽;屬于普通組的作品只能參加普通組競賽,不得參加專業組的競賽。

(9)本大類每隊參賽人數為 1-5 人,指導教師不多于 2 人。

(10)每位作者在本大類(組)只能提交 1 件作品,無論作者排名如何。

(11)每位指導教師,在本大類全國決賽中不能指導多于 3 件作品,每小類不能指導多于 2 件作品,無論指導教師的排名如何。

(12)每件作品答辯時(含視頻答辯),作者的作品介紹時長應不超過 10 分鐘。

(13)每校參加省級復賽作品每小類數量,由各省級賽組委會或省級賽直報賽區自行規定。本大類(組)每校最終入圍國賽決賽作品不多于 3 件。

9.數媒游戲與交互設計 (普通/專業組)

包括以下小類:

(1)游戲設計。

(2)交互媒體設計。

(3)虛擬現實 VR 與增強現實 AR。

說明:

(1)本大類的參賽作品應以 2022 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冰雪運動、冬季體育運動和中華古代體育運動相關元素為主題進行創作,以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奧會運動項目、奧運文化和知識。

(2)游戲設計作品的內容包括游戲角色設計、場景設計、動作設計、關卡設計、交互設計,是能體現反映主題,具有一定完整度的游戲作品。

(3)交互媒體設計,是利用各種數字交互技術、人機交互技術,借助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語音、圖像、體感等各種手段,與作品實現動態交互。作品需體現一定的交互性與互動性,不能僅為靜態版式設計。

(4)虛擬現實 VR 與增強現實 AR 作品,是利用 VR、AR、MR、XR、AI 等各種虛擬交互技術創作的圍繞主題的作品。作品具有較強的視效沉浸感、用戶體驗感和作品交互性。

(5)本大類作品分普通組與專業組進行報賽與評比。普通組與專業組的劃分,參見后面“二、界定數媒類專業組作者清單”所述。

(6)參賽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專業屬于專業組專業清單,則該作品屬于專業組作品。屬于專業組的作品只能參加專業組競賽,不得參加普通組的競賽;屬于普通組的作品只能參加普通組競賽,不得參加專業組的競賽。

(7)本大類每隊參賽人數為 1-5 人,指導教師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類(組)只能提交 1 件作品,無論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導教師,在本大類全國決賽中不能指導多于 3 件作品,每小類不能指導多于 2 件作品,無論指導教師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辯時(含視頻答辯),作者的作品介紹時長應不超過 10 分鐘。

(11)每校參加省級復賽作品每小類數量,由各省級賽組委會或省級賽直報賽區自行規定。本大類(組)每校最終入圍國賽決賽作品不多于 3 件。

10.計算機音樂創作(普通/專業組)

包括以下小類:

(1)原創音樂類(純音樂類,包含 MIDI 類作品、音頻結合 MIDI 類作品)。

(2)原創歌曲類(曲、編曲需原創,歌詞至少擁有使用權。編曲部分至少有計算機 MIDI制作或音頻制作方式,不允許全錄音作品)。

(3)視頻音樂類(音視頻融合多媒體作品或視頻配樂作品,視頻部分鼓勵原創。如非原創,需獲得授權使用。音樂部分需原創)。

(4)交互音樂與聲音裝置類(作品必須是以計算機編程為主要技術手段的交互音樂,或交互聲音裝置。提交文件包括能夠反應作品整體藝術形態的、完整的音樂會現場演出或展演視頻、工程文件、效果圖、設計說明等相關文件)。

(5)音樂混音類(根據提供的分軌文件,使用計算機平臺及軟件混音)。

說明:

(1)本大類的參賽作品應以 2022 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冰雪運動、冬季體育運動和中華古代體育運動相關元素為主題進行創作,以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奧會運動項目、奧運文化和知識。

(2)計算機音樂創作類作品分普通組與專業組進行競賽。普通組與專業組的劃分,參見后面“三、界定音樂創作類專業組作者清單”所述。屬于普通組的作品只能參加普通組競賽,不得參加專業組競賽。

(3)本大類每隊參賽人數為 1-3 人,指導教師不多于 2 人。

(4)每位作者在本大類中只能提交 1 交作品,無論作者排名如何。

(5)每位指導教師,在本大類全國決賽中不能指導多于 4 件作品,每小類不能指導多于 2 件作品,無論指導教師的排名如何。

(6)每件作品答辯時(含視頻答辯),作者的作品介紹時長應不超過 10 分鐘。

(7)每校參加計算機音樂類直報平臺每小類數量不限。本大類(組)每校最終入圍決賽作品總數不多于 4 件。

(8)為更有利于參賽作品的創作,本屆大賽暫時取消往屆大賽中“編曲類”計算機音樂作品小類,新增“交互音樂與聲音裝置類”小類。

 

二、界定數媒類專業組作者清單

(1)教育學類:040105 藝術教育

(2)新聞傳播學類:050302 廣播電視學、050303廣告學、050306T網絡與新媒體、050307T數字出版

(3)機械類:080205工業設計

(4)計算機類:080906 數字媒體技術、080912T 新媒體技術、080913T電影制作、080916T虛擬現實技術

(5)建筑類:082801 建筑學、082802 城鄉規劃、082803 風景園林、082805T人居環境科學與技術、082806T城市設計

(6)林學類:090502 園林

(7) 戲劇與影視學類: 130303 電影學、130305 廣播電視編導、130307 戲劇影視美

術設計、130310 動畫、130311T 影視攝影與制作、130312T 影視技術

(8)美術學類:130401 美術學、 130402 繪畫、130403雕塑、130404攝影、130405T書法學、130406T 中國畫、130408TK 跨媒體藝術、130410T 漫畫

(9)設計學類: 130501 藝術設計學、130502視覺傳達設計、130503環境設計、130504產品設計、130505 服裝與服飾設計、130506 公共藝術、130507 工藝美術、130508 數字媒體藝術、130509T 藝術與科技、130511T 新媒體藝術、130512T 包裝設計

 

三、界定音樂創作類專業組作者清單

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的作者,劃歸計算機音樂創作類專業組:

① 在以專業音樂學院、藝術學院與類似院校(諸如武漢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師范大學或普通本科院校的音樂專業或藝術系科就讀。

② 所在專業是電子音樂制作或作曲、錄音藝術等類似專業,諸如:電子音樂制作、電子音樂作曲、音樂制作、作曲、音樂錄音、新媒體(流媒體)音樂,以及其它名稱但實質是相似的專業。

③ 在校期間,接受過以計算機硬、軟件為背景(工具)的音樂創作、錄音藝術課程的正規教育。

 

四、參賽作品相關要求

1.所有類別、所有小類的每一件作品均必須為作者原創,如果和已發表、展出、獲

獎的作品雷同或相似的作品(包括作者前期的作品),均不得參賽。

第10篇

言論

3G不是一個臨界點,而是一個區間和階段,包括3G到4G之間的任何一個階段。現在中國上3G就可以實現3.5G和3.75G的應用。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 曾劍秋

3G時代將以語音為主數據業務為輔,用戶通過語音提出業務需求,再接受包含短信、彩信和視頻在內的回復將是一個較為普及的業務。

――水清木華電信研究總監 沈子信

3G以后語音業務和數據業務是融為一體的,單一的業務模式將越來越少,但中國用戶還是習慣通過方便的語音業務來獲得數據業務的回復。

――中興通訊數據業務市場總監 佟凌霖

無論是SP還是運營商都將不斷推動業務的創新。同時,設備企業也將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摩托羅拉中國區寬帶及移動網絡事業部業務拓展及解決方案部總經理 關雙志

以娛樂為主的個人信息創造市場形態正在形成。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內容生產者,這將為3G業務的繁榮帶來很大的促進。

――大唐移動市場部業務拓展總監 張晉

如果沒有奧運,中國的3G商用也許不會那么快成為現實。當奧運的光芒帶給3G無限的前景后,3G在奧運中以及奧運后將怎樣大顯身手?

與其大肆討論模式和牌照問題,不如靜下心來看看正在成為現實的3G業務發展。悉尼奧運會、德國世界杯、多哈亞運會中3G業務的前車之鑒,給我們的3G帶來了新的啟示。其實,奧運期間的3G業務僅僅是3G未來發展的序幕,更重要的是,經歷奧運的助推后,未來3G的業務運營模式如何。

手機電視業務是3G首先的練武之地。雖然我國3G起步較晚,但基于3G雛形的手機電視業務已經在此前的幾大賽事中初露崢嶸。

2006年初,世界各國尤其是歐洲的移動廠商紛紛打出用手機看世界杯的旗號;在中國,中國移動為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服務好本屆奧運會,也積極地量身定做了多款產品。無線寬帶視頻、奧運小區短信應用等產品已經準備就緒。在系統平臺供應商方面,大唐電信、中興通訊等電信設備制造商也已經跨過技術門檻,他們所生產的3G終端,已經完全能達到成熟3G的應用要求。

業界通信專家的觀點也較為樂觀:對3G視頻業務來說,中國在技術和業務的開發上都不存在難題,主要的問題在于內容源的生產和審核。而未來廣電的轉型和視頻內容的不斷創新將會進一步推動3G視頻的發展。

與國外賽事中3G的應用比照,對我們2008年奧運會的3G業務開展有很大借鑒意義。

由于我國尚未規模性地開展3G業務,所以缺乏相關環節的經驗,但產業鏈各個環節卻都已經在緊張籌備。雖然實現過程不同,但3G的北京奧運會被要求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是否能夠履行這樣的3G承諾?奧運是一次頗具考驗的檢閱。而對于3G業務的未來發展來說,奧運也是一次大練兵。一場全民助推下的業務引爆之后,接下來的發展更值得被關注。

奧運的帷幕已經徐徐拉開,緊張籌備中的第三代通信將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添上絢爛一筆。

比照發現距離,距離催生動力。參照國內外此前的各大賽事中3G技術的應用情況不難看出,方興未艾的3G在賽事中的應用正在大步邁向業務細化和鋪陳階段。雖然起步較晚,但我們確實驚喜地看到,中國3G經過前期測試正在跌跌撞撞中逐漸成熟起來。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通信專家曾劍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奧運期間主要將推出一些國際上的3G成熟業務,也為奧運后的3G業務平滑發展提供鋪墊,大致會有三個方向:第一是《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貫徹下,廣電和電信部門會有實質性的融合舉措,以手機電視為代表的流媒體業務將得到普及;其次和電子商務有關的業務可能會比較盛行,例如NFC等;此外,基于定位服務的A-GPRS導航系統也許會有爆發性增長。曾劍秋表示,3G業務未必會和2G有很大區別,但可拓展性將會不一樣,由于帶寬的增加和速率的提高,將為2G期間初具雛形的數據業務帶來創新性發展。

水清木華電信研究總監沈子信告訴記者:“奧運期間的重點業務將分為三個方面:以手機電視為主的流媒體業務、IM多媒體互動平臺和A-GPRS導航系統,除了奧運期間專網上面跑的業務之外,其中80%~90%的業務都可以得到延續。”

悉尼奧運會、德國世界杯以及多哈亞運會中應用3G技術開展了哪些業務?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會應該怎樣更好地物盡其用?奧運會之后,3G又將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在我們面前?

手機電視 產業鏈須加強融合

視頻通信是體育賽事中最普遍的通信技術應用之一。在國外,視頻通信業務首次大規模應用要從悉尼奧運會和2006年世界杯算起。

2006年初,世界各國尤其是歐洲的移動廠商紛紛打出用手機看世界杯的旗號。在世界杯的官方網站上,英、德、法、日四種語言版本的網頁上都專門開通了“移動世界杯”的頻道。3月份的CeBIT展會期間,德國移動運營商T-Mobile就宣布將在世界杯期間用流媒體向3G和HSDPA手機直播20場比賽,并表示T-Mobile是唯一能夠向手機轉播20場比賽的移動運營商。此外,T-Mobile還將提供世界杯全部64場比賽的精彩視頻。

目前來看,歐洲眾多3G運營商的用戶,普遍只要增付5~10歐元,就可以包月收看手機電視節目。受到GPRS傳輸速度的限制,目前中國移動的視頻業務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從中國移動公布的奧運服務計劃中可以看出,它對視頻業務的發展規劃是非常詳細的。

2007年8月30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基于中國移動網絡平臺的手機電視正式開通,其中“奧運直通車”是頻道中的最大亮點――用戶除了能即時收看最新的奧運節目外,還可參與各種有獎互動活動。“奧運直通車”頻道以視頻為主體,將奧運會在手機上的傳播方式由文字、圖片拓展到了視頻流媒體領域。

同時中國移動也表示,目前中國移動的手機電視業務還處于培養用戶習慣的階段,收取的資費非常低。以上海移動為例,上海文廣集團合作的手機電視業務使用費僅為2元/月。

大唐移動市場部業務拓展總監張晉告訴記者,大唐移動在2007年參加了移動流媒體平臺業務的測試,獲得了信息產業部的電信入網許可證,支持中移動在上海、廣州兩地的TD-SCDMA 3G業務演示,在TD的商用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與國外賽事中3G的應用進行比照,對我們2008年奧運會的3G業務開展有很大借鑒意義。張晉表示,由于我國尚未規模型地開展3G業務,所以缺乏相關環節的經驗,但產業鏈各個環節卻都已經在緊張籌備。張晉認為,雖然過程不同,但3G在北京奧運會中被要求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首先,從信號源方面講,要實現手機電視傳播,就需要對適合通過電視進行傳輸的視頻進行優化,以適合手機屏幕觀看,或者直接采用適合手機屏幕進行傳播的信號源;其次在系統平臺供應商方面,需要加緊對系統平臺的開發;運營商的任務則是加強對無限傳輸帶寬的開拓,加強市場方面的推廣;3G牌照持有者要著手和審核工作。”張晉如是說。

張晉還介紹說:“用戶還可以用兩種方法接收視頻新聞:一是通過撥一個特定號碼接入到新聞門戶,選擇不同的號碼來看新聞;二是通過門戶選擇感興趣的新聞來看。在視頻分享方面,通過視頻傳輸,用戶還可以參與互動性選秀節目和賽事結果有獎競猜。此方式在馬來西亞已經比較成熟。另外還有視頻會議等方式。”

業內通信專家則認為,對3G視頻業務來說,技術和業務的開發都不存在難題,但像IPTV、數字電視等視頻業務一樣,內容的饋乏是制約整個產業發展的首要因素。

即時通訊 延伸業務將成主流

數字北京大廈集成了與奧運相關的信息應用、信息保障、應急指揮等功能。

基于3G的即時通訊業務將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要應用之一,即時通訊在各項奧運預熱活動中已經初顯身手。2008年4月,在奧運圣火傳遞至珠峰頂峰活動中,作為奧運移動通信合作伙伴,中國移動將為火炬上珠峰提供全程通信保障,其中POC業務在這個過程中將大放異彩。組委會火炬中心的官員表示,POC機在此次珠峰火炬登頂活動中的集中試用,為大本營與組委會遠程聯絡提供了通信保障,對此次火炬成功登頂珠峰起到重要作用。

2007年8月8日,首個“好運北京”體育賽事――2007年世界青年賽艇錦標賽在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辦。觀眾只要走進比賽場館,就會收到一條賽事組委會和中國移動精心準備的歡迎短信:“世界青年賽艇錦標賽歡迎您!”,同時還可收到比賽時間、賽事規則、觀賽禮儀等賽事實用信息。比賽結束時,觀眾會收到“請您帶好隨身物品”等溫馨的人性化關懷信息。這是中國移動北京公司為“好運北京”體育賽事提供的“奧運小區短信”業務的一個典型場景。

此外,即時通訊的其他表現方式對大型的賽事活動也顯得尤為關鍵。由于屆時觀看比賽的人中,將包括數以百萬計的旅游者和運動員以及各國記者。

因此,克服語言的障礙也是對奧運會的一大挑戰。所以人性化的多語言語音服務將是對國外人士的有效幫助。無論是比賽成績查詢還是賽事安排,語言不通的人們都可以通過口語翻譯機或者自動翻譯電話獲取準確的信息。

中國移動的小區短信是通過場館中國移動手機信號自動獲取手機用戶的位置信息,結合短信、彩信平臺,在特定時間(比賽前、賽中、賽后)、特定區域向特定用戶群信息,實現信息發送定向、準確、可控,它為賽事主辦方開辟了一種傳遞信息、服務觀眾的新的便捷方式。2007年推出的“奧運小區短信”已經廣泛應用于“好運北京”系列賽事場館,為觀眾提供信息提示服務。

中興通訊數據業務總監佟凌霖透露說,中興在即時信息傳輸方面一直在努力,“我們還向移動提議,做一個與視頻相關的手機報業務,用戶早晨醒來就可以看精彩的賽事集錦”。

為方便奧運會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聯絡,中國移動專門為奧組委定制了POC機,這樣,普通手機搖身一變就成了對講機。

POC機是用于整個奧運會志愿者和整個賽事工作人員共幾萬人的一個極其方便的內部組織通信管理工具,奧運組織管理工作人員不必撥打被叫的電話號碼,只須按一個鍵就能進入“群組通信錄”,選擇想要通話的人,再按一下鍵,就可以和對方建立語音通話;而其中的群組呼叫功能,還能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對于存在大量溝通協調工作的奧組委而言,POC機是提高其組織管理效率最好的幫手。

定位服務 初顯身手尚需深耕

移動定位技術是奧運賽事期間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可以料想,奧運賽事期間,交通將會比較擁堵,因此,有一個全球定位系統將是出行者的最佳選擇,不熟悉地形的人通過搭載具有GPS移動終端的汽車,可以通過電子地圖隨時查詢目的地以及路況,順利到達終點。

第11篇

關鍵詞:景觀設計 體育場館 應用

中圖分類號:TU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0-0108-02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競爭壓力也在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人身體和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導致身心疲憊。為釋放壓力,解除身體的亞健康狀態,進行體育運動的人群就越來越多,人們對體育文化、體育休閑、體育健身的需求大大增強,體育迎來了全民體育的時代,這就要求修建大量帶有景觀設計的優質體育場館以供使用。

一、體育場館中應用景觀設計的涵義

(一)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就是人類為了適應和改變其生存條件,而有意識地去改造環境。1900年由奧姆斯特德和舒克利夫首次在哈佛大學開設了景觀設計專業課程,第一次將景觀設計作為一門專業課程提出。隨后該門課程在哈佛大學得到了發展,有了系統的景觀設計學研究生教育體系,形成了“建筑―景觀設計―城市規劃”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做景觀設計時:首先要考慮城市規劃,并使之與城市文化相融合;其次,在考慮其功能與安全性的基礎上,預估建筑物對人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努力使建筑物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并使之能與社會環境的變化相適應;最后,景觀設計要尊重當地歷史文化、民俗習慣,符合不同人群需求。

(二)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

近年來,體育場館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組織承辦大型賽事,還擴展為全民健身活動的載體。體育場館的景觀功能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已經成為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要與城市規劃相結合、與城市文化相融合,與城市風貌保持協調統一,并做到景觀與場館的融合,將體育精神賦予到景觀設計中。這樣就能為人們營造一個活潑、上進的景觀氛圍,人們在使用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身體,也愉悅了心情。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形成健康愉悅的生活、休閑方式,提高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準,使城市的精神文明得以升華。

二、體育場館中景觀設計的原則

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必須遵循其設計規律,既要遵循其自然屬性,也要與其社會屬性協調統一。

(一)自然屬性

自然屬性就是體育場館景觀中的可感受的因素。在設計過程中,要遵循其自然屬性。首先,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景觀資源,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進行設計,考慮生態平衡,合理安排。其次,要考慮體育場館的安全屬性,道路安全、景觀安全、設施安全等都要給予考慮。

(二)社會屬性

1.堅持以人為本

體育場館是為市民及社區居民建造的,建造的目的是為了人們的使用。人們不再滿足于體育場館的運動功能,更要求場館具有較高審美價值,這就要求景觀設計要能引發人的情感、聯想、共鳴等心理反應。在設計過程中要避免以設施為主,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人的各項需求,使空間富有親和感。同時使體育設施掩映在綠色之中,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使人們愿意深入其中,流連忘返,增加體育場館的使用率。通過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體現出對人的關懷和文化的傳承。

2.整體協調統一

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應與城市規劃相結合,與城市風貌保持協調統一。體育場館景觀設計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植物景觀和建筑景觀。體育場館為滿足其功能所需設計布置的景觀,如景觀構筑物、體育器材、道旗、圍擋、標志裝置等建筑景觀,要與植物景觀協調一致。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兩者的協調性,使景觀布局統一、功能一致,做到融合、精致、和諧,使體育場館與公園因素相互融合。

3.與城市文化的融合

設計師在設計體育場館景觀時,除應遵循場館固有體系、各種安全、環保要求外,在設計中還應融合文化因素。這樣才能表達出體育場館空間功能以外的文化和思想信息,彰顯出體育場館獨特的文化魅力,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文化需求和競技運動發展水平對體育場館景觀設計的要求。

4.通用景觀和特殊景觀的融合

體育場館景觀由通用景觀和特殊景觀構成,設計時應考慮二者的融合。體育場館的通用景觀,如景觀構筑物、各種器材、各種標志等,應與特殊景觀如背景板、樓體裝飾景觀、各種多媒體顯示設備、藝術裝置等互為融合,做到除滿足體育場館的使用功能外,滿足其精神功能、安全功能以及C合功能。

5.可持續發展性

景觀設計中引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這就要求景觀設計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減少對自然環境破壞改造的盲目性。在景觀設計時,要認真了解設計區域的自然環境,尊重設計區域內生態需求,盡量避免對原生態環境的破壞。其次,在景觀設計時,要考慮物質能源循環再利用及場館的賽后發展規劃,盡量將場館景觀設計的賽后使用價值最大化。大部分體育場館在賽后基本成為閑置,在景觀設計時,就要求設計師考慮如何進行景觀設計,提升賽后的體育場館利用率。例如可以舉辦各種大型演唱會、大型展覽展銷會,還有的景觀設計優秀的體育場館成為城市的建筑地標,吸引了大量游客觀光旅游,等等。因此,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既代表了尊重客觀環境的態度,同時,也使得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得到提升。

三、體育場館中景觀設計的應用

近年來各城市的體育場館都在朝著集體育賽事、體育活動、自然休閑、生態健身為一體的方向發展,體育場館中的景觀也應按此需求進行設計布局。

(一)室外道路交通系統

在體育場館中道路一般不會太長,為了滿足流動需求,從主入口到體育場館的道路,可以做成直線的道路。為了創造競賽氛圍,可以利用高大樹木、雕塑小品及燈具等來展現景觀效果。在休息區可以設計散步路,設計時應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景觀資源,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進行設計道路,可以考慮生態平衡,合理安排。設計最好具有廣場的風格,路邊間隔種植形態雅致的樹種。

(二)主體育場

主體育場設計時要符合體育功能,還要滿足景觀要求。這種設施往往都是外觀比較雄偉的幾何形體、鋼筋混凝土的看臺。在做景觀設計時可以在周圍種植高大的樹木,在大樹和主體育場的柱子或墻壁之間種植灌木或花木,這是把冷硬的建筑物遮擋起來的最佳辦法。

(三)體育館

體育館具有漂亮、獨特的外觀,所以不需要進行遮擋,而是需要搭配一些景觀,突出體育館獨特的氣質。種植一些花草、低矮灌木遮擋住建筑物的根基線即可。栽植時應錯落有致,從墻到邊界石形成傾斜面,橫向的樹冠線應該有起伏跌宕。

(三)露天球賽場

露天球賽場是在室外設置的球類比賽場,像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足球場等。由于在室外,會受風力影響,因此在場地周圍應該種植具有防風功能的樹種,可種植多排,同時排列要體現自然風格。在受風力影響不大的景觀地帶種植一些花草和小灌木,可以舒緩因樹木包圍導致的壓抑心理,為運動員及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圍。

(四)廣場

體育場館中的廣場,是觀看體育比賽觀眾及人們日常休閑娛樂的集散場所,也是體育場館中日常利用率最高的場所。根據規模不同,功能各異,通常分為三種:

1.出入口廣場

這種廣場具有緩沖作用。在景觀設置時應以開闊為主。在大型體育比賽時也可以用作臨時停車場。

2.不同體育設施之間的廣場

這種廣場在景觀設計上應便于觀眾的流動,并能夠提高體育設施在競賽場上的氛圍。

3.休閑運動功能的廣場

這種廣場具有休閑運動、約會和休息等功能,是為市民及社區居民建造的。景觀設計方面要求避免以設施為主,要以人為本,要具有豐富多彩的設施和設備,美觀和諧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設計,要能引發人的情感、聯想、共鳴等心理反應。

(五)公共服務設施

體育場館的服務設施跟一般公園的服務設施是一樣,包括停車場、衛生間、商店、自動售貨機、電話亭、餐廳、咨詢服務處和坐凳等。這些設施大都修建人。

流最集中的出入口、體育建筑和廣場周邊。公共設施的景觀設計不論是造型還是在實用方面,都要考慮體育場館乃至城市的歷史文化背景、地域環境、城市規模等各方面因素,都要有它獨特的一面。公共服務設施周圍應該種植一些樹木形成優雅的環境,使它更好地與環境場所相融合。這不僅可以增加使用的頻率,還能讓使用者更加愛護和珍惜公共設施,增強大家對城市的歸屬感和對全民體育健身的參與性。

四、體育場館中景觀設計的發展和趨勢

隨著全民體育、全民健身時代的到來,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也向著人性化、多元化、藝術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景觀設計在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尊重自然、重視文化、崇尚個性為發展趨勢,使體育場館在實現功能性的前提下,更加貼合自然,將觀賞性與功能實用性深入結合,使用者更加舒適安全,讓大眾更有歸屬感,可以放松心情去享受、去感受,使體育場館真正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樂園,做到真正地惠及于民。同時設計師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深入了解體育場館所在地背景、文化等情況,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匯到體育場館景觀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中去,將體育精神賦予到景觀設計中,使景觀要素充分體現體育中心的運動底蘊。

五、結語

在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過程中,既要考慮體育場館的自然屬性、固有的功能性,又要考慮它的社會屬性。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人的各項需求,使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與建筑環境的整體進行融合,成為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展示一個城市文明、和諧、健康的形象,體現了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χ鼙叩厙乃至整個城市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小輝.體育場館景觀設計的文化學研究[J].人民論壇,2011(2):226-227.

[2]黃璐,查莉君.現代體育中心景觀設計――以金華市體育中心景觀設計為例[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9).

[3]張世敬.傳統元素在奧運場館室外景觀設計中的應用[D].南京林業大學,2010.

[4]趙玉龍.對話與互動――現代體育場館景觀環境設計研究[D].東南大學,2015.

[5]郭強.談奧運場館形象景觀設計――主新聞中心形象景觀設計與實施紀實[J].藝術設計研究,2008(s1):53-55.

第12篇

(一)景觀設計。景觀設計就是人類為了適應和改變其生存條件,而有意識地去改造環境。1900年由奧姆斯特德和舒克利夫首次在哈佛大學開設了景觀設計專業課程,第一次將景觀設計作為一門專業課程提出。隨后該門課程在哈佛大學得到了發展,有了系統的景觀設計學研究生教育體系,形成了“建筑—景觀設計—城市規劃”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做景觀設計時:首先要考慮城市規劃,并使之與城市文化相融合;其次,在考慮其功能與安全性的基礎上,預估建筑物對人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努力使建筑物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并使之能與社會環境的變化相適應;最后,景觀設計要尊重當地歷史文化、民俗習慣,符合不同人群需求。(二)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近年來,體育場館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組織承辦大型賽事,還擴展為全民健身活動的載體。體育場館的景觀功能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已經成為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要與城市規劃相結合、與城市文化相融合,與城市風貌保持協調統一,并做到景觀與場館的融合,將體育精神賦予到景觀設計中。這樣就能為人們營造一個活潑、上進的景觀氛圍,人們在使用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身體,也愉悅了心情。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形成健康愉悅的生活、休閑方式,提高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準,使城市的精神文明得以升華。

二、體育場館中景觀設計的原則

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必須遵循其設計規律,既要遵循其自然屬性,也要與其社會屬性協調統一。(一)自然屬性。自然屬性就是體育場館景觀中的可感受的因素。在設計過程中,要遵循其自然屬性。首先,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景觀資源,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進行設計,考慮生態平衡,合理安排。其次,要考慮體育場館的安全屬性,道路安全、景觀安全、設施安全等都要給予考慮。(二)社會屬性。1.堅持以人為本體育場館是為市民及社區居民建造的,建造的目的是為了人們的使用。人們不再滿足于體育場館的運動功能,更要求場館具有較高審美價值,這就要求景觀設計要能引發人的情感、聯想、共鳴等心理反應。在設計過程中要避免以設施為主,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人的各項需求,使空間富有親和感。同時使體育設施掩映在綠色之中,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使人們愿意深入其中,流連忘返,增加體育場館的使用率。通過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體現出對人的關懷和文化的傳承。2.整體協調統一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應與城市規劃相結合,與城市風貌保持協調統一。體育場館景觀設計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植物景觀和建筑景觀。體育場館為滿足其功能所需設計布置的景觀,如景觀構筑物、體育器材、道旗、圍擋、標志裝置等建筑景觀,要與植物景觀協調一致。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兩者的協調性,使景觀布局統一、功能一致,做到融合、精致、和諧,使體育場館與公園因素相互融合。3.與城市文化的融合設計師在設計體育場館景觀時,除應遵循場館固有體系、各種安全、環保要求外,在設計中還應融合文化因素。這樣才能表達出體育場館空間功能以外的文化和思想信息,彰顯出體育場館獨特的文化魅力,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文化需求和競技運動發展水平對體育場館景觀設計的要求。4.通用景觀和特殊景觀的融合體育場館景觀由通用景觀和特殊景觀構成,設計時應考慮二者的融合。體育場館的通用景觀,如景觀構筑物、各種器材、各種標志等,應與特殊景觀如背景板、樓體裝飾景觀、各種多媒體顯示設備、藝術裝置等互為融合,做到除滿足體育場館的使用功能外,滿足其精神功能、安全功能以及綜合功能。5.可持續發展性景觀設計中引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這就要求景觀設計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減少對自然環境破壞改造的盲目性。在景觀設計時,要認真了解設計區域的自然環境,尊重設計區域內生態需求,盡量避免對原生態環境的破壞。其次,在景觀設計時,要考慮物質能源循環再利用及場館的賽后發展規劃,盡量將場館景觀設計的賽后使用價值最大化。大部分體育場館在賽后基本成為閑置,在景觀設計時,就要求設計師考慮如何進行景觀設計,提升賽后的體育場館利用率。例如可以舉辦各種大型演唱會、大型展覽展銷會,還有的景觀設計優秀的體育場館成為城市的建筑地標,吸引了大量游客觀光旅游,等等。因此,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既代表了尊重客觀環境的態度,同時,也使得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得到提升。

三、體育場館中景觀設計的應用

近年來各城市的體育場館都在朝著集體育賽事、體育活動、自然休閑、生態健身為一體的方向發展,體育場館中的景觀也應按此需求進行設計布局。(一)室外道路交通系統。在體育場館中道路一般不會太長,為了滿足流動需求,從主入口到體育場館的道路,可以做成直線的道路。為了創造競賽氛圍,可以利用高大樹木、雕塑小品及燈具等來展現景觀效果。在休息區可以設計散步路,設計時應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景觀資源,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進行設計道路,可以考慮生態平衡,合理安排。設計最好具有廣場的風格,路邊間隔種植形態雅致的樹種。(二)主體育場。主體育場設計時要符合體育功能,還要滿足景觀要求。這種設施往往都是外觀比較雄偉的幾何形體、鋼筋混凝土的看臺。在做景觀設計時可以在周圍種植高大的樹木,在大樹和主體育場的柱子或墻壁之間種植灌木或花木,這是把冷硬的建筑物遮擋起來的最佳辦法。(三)體育館。體育館具有漂亮、獨特的外觀,所以不需要進行遮擋,而是需要搭配一些景觀,突出體育館獨特的氣質。種植一些花草、低矮灌木遮擋住建筑物的根基線即可。栽植時應錯落有致,從墻到邊界石形成傾斜面,橫向的樹冠線應該有起伏跌宕。(三)露天球賽場。露天球賽場是在室外設置的球類比賽場,像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足球場等。由于在室外,會受風力影響,因此在場地周圍應該種植具有防風功能的樹種,可種植多排,同時排列要體現自然風格。在受風力影響不大的景觀地帶種植一些花草和小灌木,可以舒緩因樹木包圍導致的壓抑心理,為運動員及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圍。(四)廣場。體育場館中的廣場,是觀看體育比賽觀眾及人們日常休閑娛樂的集散場所,也是體育場館中日常利用率最高的場所。根據規模不同,功能各異,通常分為三種:1.出入口廣場這種廣場具有緩沖作用。在景觀設置時應以開闊為主。在大型體育比賽時也可以用作臨時停車場。2.不同體育設施之間的廣場這種廣場在景觀設計上應便于觀眾的流動,并能夠提高體育設施在競賽場上的氛圍。3.休閑運動功能的廣場這種廣場具有休閑運動、約會和休息等功能,是為市民及社區居民建造的。景觀設計方面要求避免以設施為主,要以人為本,要具有豐富多彩的設施和設備,美觀和諧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設計,要能引發人的情感、聯想、共鳴等心理反應。(五)公共服務設施。體育場館的服務設施跟一般公園的服務設施是一樣,包括停車場、衛生間、商店、自動售貨機、電話亭、餐廳、咨詢服務處和坐凳等。這些設施大都修建人。流最集中的出入口、體育建筑和廣場周邊。公共設施的景觀設計不論是造型還是在實用方面,都要考慮體育場館乃至城市的歷史文化背景、地域環境、城市規模等各方面因素,都要有它獨特的一面。公共服務設施周圍應該種植一些樹木形成優雅的環境,使它更好地與環境場所相融合。這不僅可以增加使用的頻率,還能讓使用者更加愛護和珍惜公共設施,增強大家對城市的歸屬感和對全民體育健身的參與性。

四、體育場館中景觀設計的發展和趨勢

隨著全民體育、全民健身時代的到來,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也向著人性化、多元化、藝術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景觀設計在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尊重自然、重視文化、崇尚個性為發展趨勢,使體育場館在實現功能性的前提下,更加貼合自然,將觀賞性與功能實用性深入結合,使用者更加舒適安全,讓大眾更有歸屬感,可以放松心情去享受、去感受,使體育場館真正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樂園,做到真正地惠及于民。同時設計師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深入了解體育場館所在地背景、文化等情況,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匯到體育場館景觀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中去,將體育精神賦予到景觀設計中,使景觀要素充分體現體育中心的運動底蘊。

五、結語

在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過程中,既要考慮體育場館的自然屬性、固有的功能性,又要考慮它的社會屬性。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人的各項需求,使體育場館的景觀設計與建筑環境的整體進行融合,成為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展示一個城市文明、和諧、健康的形象,體現了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對周邊地區乃至整個城市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者:常世哲 鄧智宸 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小輝.體育場館景觀設計的文化學研究[J].人民論壇,2011(2):226-227.

[2]黃璐,查莉君.現代體育中心景觀設計———以金華市體育中心景觀設計為例[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9).

[3]張世敬.傳統元素在奧運場館室外景觀設計中的應用[D].南京林業大學,2010.

[4]趙玉龍.對話與互動———現代體育場館景觀環境設計研究[D].東南大學,2015.

[5]郭強.談奧運場館形象景觀設計———主新聞中心形象景觀設計與實施紀實[J].藝術設計研究,2008(s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