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9 17:32:5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簡述金融監管的主要內容,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混業經營; 分業監管; 監管體制改革
引 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世界有關國家和地區頻繁發生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發展乃至政治穩定都發生了巨大的沖擊,人們不得不對金融監管問題開始新的一系列的反思與探索。國內外對金融監管的研究十分廣泛,涉及制度經濟學、信息經濟學、控制論等多學科領域。本文借鑒美國金融監管模式,結合中國現實國情,重點在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和建立中國特色的存款保險機構方面做了比較詳細的闡述,作為中國金融監管實務理論的補充和完善。
一、我國的金融監管模式歷史回顧以及當前的金融監管制度簡述
中國現行金融監管的主要特征是以“一行三會”為模式的分業監管體制,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下,設立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分別對全國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進行有效監管。
(一)我國分業監管體制的形成
當前的金融監管體系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逐步形成的。中國人民銀行在成立之初,作為國家銀行,承擔著領導和管理全國金融業的職責,對穩定金融秩序,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人民銀行是銀行中的銀行。
為了規范銀行管理,1986年1月7日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管理暫行條例》,提出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對金融機構進行登記、核發經營許可證和辦理年檢。這是我國第一部有關金融監管的政策規定。分業監管的起點是:1992年10月國務院規定,將證券監督管理職能從中國人民銀行分離出來,成立中國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對全國證券市場進行統一監管。1993年國務院公布的《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奠定了分業監管體制的政策基礎,提出要轉換中央銀行的職能,并且對保險業、證券業、信托業和銀行業實行分業管理。當時,銀行業和信托業仍然由中央銀行負責。1998年11月18日成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把保險業從中央銀行分離,依法對全國保險市場進行統一監管,進一步推進了分業監管模式的確立。2003年4月28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履行職責,根據授權,依法對全國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實行統一監管,把對銀行業的監管從中國人民銀行分離出來,至此確定了中國當今金融業“一行三會”的分業監管模式。
(二)混業經營模式下我國當前監管模式的反思
金融作為經濟發展的命脈,金融安全即經濟安全、國家安全,由此而言,金融監管尤為重要。伴隨著銀行衍生產品的不斷創新和經營業務范圍的不管擴展,混業經營模式逐漸取代分業經營的模式。隨著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入,國外金融機構在中國設立的分支機構,參與中國金融業務,這必然對現階段分業監管的模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沖擊,暴露金融監管的一些問題,對我國金融安全存在嚴重威脅,影響金融業健康穩定發展。具體有以下不足:
1.監管的缺位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監管盲點。當前我國金融監管是“一行三會”的監管模式。與金融創新相伴的是更多金融衍生產品的涌現,各種金融產品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分業監管與經營業務多樣化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比如,銀行業開展的證券投資業務、保險業務以及相關的金融衍生產品的監管分工不夠明確,造成該業務領域一定的監管空白。另外,一些高風險資產投資業務和資產抵押業務也成為監管的盲區。
2.各監管部門存在“本位主義”思想,各自為政,相互扯皮,使得金融監管效率低下,監管成本過高。各監管部門只關注自己的監管領域,各個監管部門之間缺乏制度性、體系性的交流與合作,金融業混業經營的模式很容易造成金融風險由單一領域向整個金融領域擴散,對我國的金融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
3.監管重復也是當前監管模式的重要問題之一。不同監管機構對同一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由于監管目標、監管方式和技術的區別,很可能會造成監管層面上的沖突,或者在監管結論上出現差別。同時各監管部門之間溝通協調的不順暢造成監管效率低、力度弱和監管成本高,不利于金融業的健康安全發展。
二、簡析美國金融監管體制以及金融改革
美國作為世界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其金融體系被認為是最具創新力和比較完善的金融體系。美國在應對金融危機和維護金融的安全穩定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改革。金融危機爆發前,美國主要的金融監管體系主要是“雙重多頭”的傘形監管模式:金融控股公司的下屬銀行、證券和保險各子公司,分別由聯邦貨幣管理局、聯邦交易委員會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進行分業監管。聯邦儲備委員是綜合管理的上級機構,負責評估和監管混業經營的金融控股公司整體的資本充足性、風險管理的內控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以及集團風險對存款子公司的潛在影響。
美國金融危機爆發,重創美國的經濟體積并且席卷全球,業界普遍認為金融監管體系監管的失敗是這次危機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奧巴馬政府于2009年6月為堵塞美國金融體系漏洞,避免金融危機重新上演,恢復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信心,對美國的金融股監管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這項改革被業界稱為美國70年來最為全面的金融監管改革路線圖。
主要內容有:
1.一定程度上擴大美聯儲的監管權,其監管范圍從銀行控股公司擴大到所有具有系統性的金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