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醫藥行業數據分析

醫藥行業數據分析

時間:2023-09-01 16:56:0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醫藥行業數據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因子分析;醫藥行業;財務業績評價

因子分析法被廣泛用于各個研究領域。王文桂研究指出,因子分析是以最少的信息丟失為前提,將較多的原始變量濃縮為少數幾個因子,用少數幾個變量去描述許多指標之間的聯系,這些變量即為因子。李璐,范勇研究認為,相比于其他財務綜合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賦予權數更加客觀,適用于同行業中不同規模和經營狀況的企業。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對我國醫藥板塊上市公司的財務業績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不僅使投資者更加直觀地考察上市公司的財務業績,便于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還可以更好地指導企業進行自身經營戰略的選擇。

1.建模

1.1指標和變量的選取

財務指標是指企業總結和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是衡量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重要信息。

1.1.1資產經營獲利能力指標:銷售凈利率([X3])、銷售毛利率([X4])、總資產周轉率([X2])和主營業務利潤([X7])。

1.1.2償債能力指標:速動比率([X1])、流動比率([X5])和資產負債率([X6])。

2.2樣本選取

在樣本選取過程中遵循以下原則:(1)ST公司被剔除;(2)上市不足一年的公司不利于反映公司原本的經營狀況,所以剔除了2010年后上市的企業;(3)剔除數據缺失的企業。考慮到以上因素后,從國泰君安大智慧中隨機抽取30家醫藥上市公司為分析對象,以2011年的年報數據為樣本,本文原始數據來源于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數據的計算利用運用SPSS18.0中的因子分析法對其財務業績情況進行分析。

2.因子分析

2.1適用性檢驗

本文使用KMO檢驗和Bartlett檢驗來判斷選取的樣本數據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可以得到: KMO的值為0.736,可以進行因子分析,[χ2]近似值為290.459,顯著性檢驗的值為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2.2確定公因子

用Z分法得到標準化矩陣。從分析結果可知,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7個財務指標之間相關性較強。基于特征根大于1的原則,可提取2個公共因子,如表1,它們描述原變量總方差的78.302%,可認為這2個公共因子基本上反映原來7個變量的絕大多數信息。

2.3命名因子

本文在因子分析過程中,數據經過標準化處理后,公共因子得分及綜合得分的均值為0,對表2進行進一步分析得到:

2.3.1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為第一因子,它們的載荷值分別為0.949,0.933,-0.849,載荷較大,這主要是衡量企業償債能力的財務指標,它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可以將因子1識別為償債能力因子C1。

2.3.2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為第二因子,它們的載荷值分別為0.816,-0.598,-0.596, 0.597,載荷較大,這些是反映上市公司的資金周轉能力和長足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可以衡量上市公司賺取利潤的能力,將因子2識別為資產經營獲利能力因子C2。

2.4因子得分,綜合得分

C1=0.279X1+0.059X2+0.139X3+0.138X4+0.278X5-0.252X6+0.186X7

C2=0.143X1+0.498X2-0.28X3-0.28X4+0.121X5-0.125X6+0.430X7

可以看出,C2資產經營獲利能力所占比重大于C1償債能力,可見賺取利潤是醫藥上市公司的關鍵,而償債能力反映了上市公司財務安全,這兩個因子共同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財務業績。

得到綜合得分函數:F=0.2085C1+0.1437 C2

從表4(見下頁)中可以看出,在償債能力方面,恒瑞醫藥、通化東寶、浙江醫藥位居前3位,通化東寶由于受很差的資產經營獲利能力因子,綜合能力僅排第4,其資產經營獲利能力遠低于平均水平,如何改善公司治理結構,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提高其賺取利潤的能力,是通化東寶目前階段的主要任務在資產經營獲利能力方面,排名前三位的上市公司是上海醫藥、恒瑞醫藥、哈藥股份,哈藥股份由于受很差的償債能力的影響,綜合排名僅第5,應重點考慮優化資產結構,合理利用財務杠桿。

3.結論與政策建議

3.1 結論

根據上述的數據分析,我們對醫藥行業財務業績整體情況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優越的地域條件可提升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財務業績水平。

其次,醫藥板塊上市公司的財務績效差別較大。

綜合分析各主因子后,位列前3名的恒瑞醫藥、上海醫藥和浙江醫藥,說明了這些企業經營業績綜合情況比較好,在行業內較有優勢,同時可以看到這三家企業在2個因子得分中至少一個位于前3名之內。但是,沒有一個公司所有因子得分排名都是在前面的,而排名靠后的三家企業, 除了少數的因子得分高于平均水平外,其他得分都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如天方藥業,在總資產周轉率較高,但是速動比率較低,說明其在短期償債能力即企業的變現能力低,流動負債會帶來較大的企業財務風險,這些企業應盡快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償債能力來保障自身的財務安全狀況。

3.2 政策建議

從實證分析結果可以看出,一方面,投資者就可以更理性地進行選擇投資,另一方面,利用因子分析法計算出因子得分以及綜合得分后,每個企業應該找出自己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了解企業在行業中的不足與優勢,比較得分情況,深入分析,制定相應優化財務業績狀況的戰略。如從行業發展上,企業可以優化醫藥產業的產品結構,規范醫藥行業市場,抓住醫藥體制改革帶來的發展機遇;在技術研發上,建設有層次的,完善的研發體系,不斷開展相關藥品的研發與創新工作 ,緊跟科技,儲備一些新興的技術專利;在宏觀醫藥調控體制方面,應健全醫藥價格調控體制,實施人才戰略,引導醫藥產業的專業化,推進醫藥行業整體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桂.因子分析法在公司并購財務績效評價中的應用[J].企業導報,2011(1)

[2]李璐,范勇.因子分析法在外商投資企業財務評價中的應用[J].財會月刊,2005(3)

[3]孫世敏,王澤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汽車行業業績評價研究[J].財會通訊,2010(2)

[4]蘇爾李,吳曉剛.數據分析方法五種[第一版].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第2篇

關鍵詞:上市公司;醫藥行業;資本結構;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0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0-0-01

一、我國醫藥類上市企業的資本結構現狀和特點

1.資產負債率偏低,債權融資渠道不暢。2009年我國創業板塊醫藥類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重慶萊美藥業0.1755、天津紅日藥業0.1271、北京樂普醫療器械0.0467、北京北陸藥業0.039、安徽安科生物工程0.0947,看出創業板上市的醫藥類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大部分在20%以下,有的甚至更低,凸顯了負債結構不合理的缺點,當然這與其首次上市融資有關。

2009年我國滬深股市上市的醫藥類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廣州白云山制藥0.5923、華北制藥0.6382、華蘭生物0.5473、上海雷允上藥業0.5652、蘇州二葉0.6910,看出我國醫藥類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較保守,穩健的結構應是資產負債率維持在60%,我國醫藥類上市公司大部分在60%以下,有的甚至更低。

2.長期資金來源以權益融資為主。西方現代資本結構理論提出,企業融資次序應遵循內源融資優先,債務融資其次,股權融資最后的順序。從我國近幾年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看,則是盡量避免借債,在再融資時,多采取配股或增發新股等股權融資方式。融資的順序一般表現為:股權融資、短期負債融資、長期負債融資,這也是我國上市公司的通病。

3.流動負債比例大。2009年我國醫藥類上市公司流動負債/總負債:重慶萊美藥業1.0、天津紅日藥業0.8924、北京樂普醫療器械0.95、北京北陸藥業1.0、安徽安科生物工程0.9787,看出:流動負債的比重幾乎達到100%。合理提高債務資金的比例,可以降低綜合資金成本和獲取相應的財務杠桿利益,對于資產負債率偏低而流動負債比例如此之大的公司來說,短期償債風險較大,由此帶來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也相對較大。

二、我國醫藥行業企業資本結構問題分析

1.我國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整體水平偏低的原因。對于創業板上市公司來說,資產負債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醫藥公司通過發行新股等籌集資金后,凈資產大幅度增加導致。另一個原因是公司募集資金到位,增加了流動資金,同時公司非流動負債較少所致。醫藥行業(特別是生物制藥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較大,資金的籌措對生物醫藥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資金需求量太大,僅靠部分社會資本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國家的支持,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應從整體上優于軟件行業以便吸引更多資金。

2.存在股權融資偏好的原因。首先,我國的證券市場不夠成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問題,股東不能掌握公司的真實狀況,信息的不對稱性直接導致股東沒有證據向公司施加分紅派息的壓力,導致外部股權融資成本偏低,債權融資的避稅作用對公司的吸引力卻不大;其次,我國證券市場監管機制不健全,缺乏對股權再融資資金投向的嚴格審查,上市公司將籌集的資金濫用,股東卻無能為力,而債權人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債務人對資金的使用。因此股權融資成為籌集資金的偏好;第三,我國債券市場不完善,極大的限制了上市公司對債券融資方式的利用。

3.流動負債比例大的原因。營利性高往往是負債規模和償債能力的保證與標志,企業可以適當增加資本結構中的負債比例。負債比重(特別是流動負債比重)大的好處是雖然承受了相應的財務風險,但企業可以獲得一定的財務杠桿利益,這是利益驅動使然。另一方面也說明醫藥類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也伴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銀行借款增加,公司流動負債也隨之增加,但非流動負債不能同比增長,導致公司流動負債在債務結構中的比例逐漸增加。

三、優化我國醫藥類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對策

(一)優化醫藥類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對策

1.提高盈利和營運能力,擴大內源融資與債務融資。針對我國醫藥行業資產負債率普遍較低而流動負債較高的特點,公司應從自身長遠發展的目標出發,調整負債比率,適當引進股權融資。同時政府應幫助醫藥企業拓寬資金渠道,運用金融信貸,吸引外資政府,財政風險投資等多種手段共同解決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資金問題,同時對醫藥行業特別是生物醫藥產業提供發展基金,支持重點項目建設,隨其貸款實行財政貼息政策,引導銀行貸款向醫藥行業傾斜。

2.擴展公司規模,適度掌控成長速度與內部流動性。擴大企業規模,是關系到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企業領導者必須慎之又慎,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

3.完善治理結構,加強對公司經營者的監督與激勵。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嚴格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提高財務報表的透明度和上市公司質量。加強對經營者的激勵和約束,從股票期權﹑地位和聲譽上完善激勵機制,從產品市場﹑資本市場上來完善經營者市場約束機制。

(二)改善我國醫藥類上市公司融資環境的對策

1.加大債券市場建設力度,發展和完善債券市場。由于市場約束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我國公司債券無論是在規模、品種還是在市場的發育程度方面,都與發達國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即使同我國迅速發展的股票市場相比,債券市場也顯得較為低迷,改善醫藥行業公司融資環境必須突破短板效應,大力發展債券市場,推動資本市場平衡發展。

2.健全證券市場相關制度,完警市場運作規范。目前我國現行法律制度還不健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透明,存在著利潤操縱行為,嚴重損害投資者的利益。現階段急需健全證券市場相關制度,完警市場運作規范,加強證券法制建設和實施,嚴格規范股權融資行為。

參考文獻:

[1]梁師平.醫藥類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6(9):41-46.

[2]李晉.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25):36-41.

[3]肖作平,吳世農.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4(2):83-87.

第3篇

雛形階段

日前,由2014大健康產業電子商務論壇的《2013中國醫藥電商數據報告》(簡稱“報告”),讓廣大的網民進一步了解目前我國醫藥電子商務的現狀。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藥電子商務分會理事長龍巖表示,截止2013年11月30日,CFDA共發放194張《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其中第二方批發交易類B2B證書52家;第三方平臺交易資格的企業10家;網上零售類B2C證書132家,真正開展業務的不超過80家。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所有醫藥電子商務類型中市場化程度最高、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域,截止2013年11月30日已有132家企業獲得藥品互聯網交易C證資格。B2C電子商務模式是我國發展最為迅速的模式。尤其是近四年,醫藥B2C市場每年都維持在200%以上的增長規模。

據《報告》統計,目前醫藥B2C發展將分為技術類比、線下貨源和營銷類推廣這三種模式。技術類比的模式是通過網站優化SEO精準推廣等相關的技術手段來獲取流量,這種模式相對成功的典范是康愛多。除此之外,還有以發展線下來獲取流量的模式,但這種模式的成本極高,已逐步被淘汰。

其實目前在市場上最廣為流行的模式――營銷類推廣。這種模式將通過網站聯盟、關鍵詞推廣,依靠品牌借助大公司品牌流量優勢,獲得引起巨大話題來吸引流量。本次《報告》針對骨干O2C產品,在銷售排名以及品類銷售排名進行監測。

在互聯網時代,中國醫藥行業能夠選擇適合本土發展的電子化商業發展模式,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并在同行業競爭中顯示出足夠的優勢,成為現在電子商務戰略實施的關鍵。龍巖認為,通過對中國醫藥行業電子商務的數據分析,可以幫助廣大的從業者對中國醫藥電子商務行業清晰的分析,促使我國的醫藥電子商務行業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龍巖強調,醫藥電商的發展要求藥店由傳統的藥品配送商向醫藥綜合服務商轉變,這需要跨界管理和多學科專業的融合。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構建組織構架和營銷體系,比如做電商的管理人員要懂醫、懂藥品,而營銷人員中也要懂電商,在整個流程中,不僅涉及采購,還要涉及醫藥、倉儲、物流、銷售等多方面專業問題等,這就好像一輛車,不是發動機好就是好,而是所有零部件的集合。他希望整合上游發展商和下游供應商,采取聯盟合作方式,有強大的技術做支撐,實現技術的實施互聯、資源共享和風險共擔。

龍巖認為,縱觀整個醫藥電商市場,第三方平臺從交易規模上來看,醫藥電商從技術及運營的情況來看仍處于雛形期。現在提升信息服務水平也是醫藥電商亟須解決的問題,“要打造服務型電商,醫療產品不同于其他商業產品,安全是第一位,信息溝通環節至關重要,要從被動電商轉化到主動電商上來,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如何擴張

當前傳統的零售業態向新興的零售業態的轉變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從國外來看,美國目前35%的藥品零售額已經轉入線上,消費者開始在藥品消費中占據主動地位,消費者渴望占據更多信息,傾向于“主動選擇”而非“傾銷”。

隨著全社會健康需求的爆發性增長,社會藥品零售額在2013年的增長幅度預計將超過15%。國家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巡視員溫再興認為,在銷售額保障的同時,傳統的藥品零售業態向新興的零售業態轉變不可逆轉,藥品零售企業在線上銷售必須提早布局。

近5年來,醫藥電商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超過200%,從每年的數千萬,上升到2013年的近15個億,甚至有樂觀的分析師認為到了2020年全社會網購規模將達到4.5萬億,占全社會零售總額的20%。

對于傳統的零售業者來說,向電商的轉變無疑是痛苦的,更何況是更為專業、監管更為嚴格的藥品零售行業。溫再興建議,在現有環境下,醫藥零售業者要做到線上線下相互融合,自有平臺與超級平臺相結合,在與傳統電商巨頭合作的同時不放棄自身平臺的建設,通過超級體驗店加社區便利店加網上購買為一體的全新消費架構。

回過頭來看,第一代醫藥電商前輩大多在懵懵懂懂中“摸著石頭過河”。要么自建網站,要么利用電商平臺進行藥品銷售和推廣,藥房網算是較早吃螃蟹的了。它的模式是設立網上藥店,消費者在網上挑選藥品,下單后藥房網8小時內配送上門。由于受制于物流配送能力,藥房網選擇北上廣等大城市作為根據地,建立了一批直營店和配送中心。

此后的醫藥電商,基本復制藥房網營運模式。醫藥電商市場快速膨脹的蛋糕,也讓資本大佬眼熱。2012年以后,這股浪潮更加洶涌澎湃,以天貓醫藥館開館為代表,包括京東商城、1號店等巨頭在內的傳統電商紛紛進入醫藥行業。今年1月23日,阿里巴巴更是砸下超10億元收購香港上市公司中信21世紀54.33%的股份,被外界解讀為“馬云準備當藥代”。

但是,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醫藥電商企業幾乎都沒有盈利。目前,網上售藥大多是OTC藥品,單價低,毛利不高。與其他電商一樣,醫藥B2C也需要大量的市場推廣,導致醫藥B2C入不敷出。記者了解到,線下藥店的毛利是20%~25%,網上藥店的毛利率是10%~15%,有的電商的毛利甚至是10%~12.5%。

第4篇

實際上,藥廠生產的大量藥物是處方藥,而醫院占據了藥品銷售的74%左右。過去網上只允許OTC部分,大概僅有五六百億的規模。

可以說,正是互聯網讓消費者直接面對藥廠,讓中間環節扁平化,從而節約了費用。網售處方藥的開禁,必將大幅降低藥價,開啟一個全新的醫藥電商時代。那么哪些上市公司在醫藥電商時代受益呢?

網售處方藥,開啟醫藥電商時代,首先受益的是進軍互聯網的傳統藥店,他們主要運用的是O2O模式,主要包括九州通(600998.SH),一心堂(002727.SZ),嘉事堂(002462.SZ)等公司。

目前全國運營的比較好的網上藥店只有40家左右。而美國網上銷售處方藥已經17年,其中最成熟的商業模式是傳統連鎖藥店的O2O垂直整合的商業模式。美國最大的零售連鎖藥店沃爾格林擁有近一萬家線下門店,是傳統醫藥企業的典型代表;CVS是美國第二大連鎖藥店,擁有5000家線下零售藥店,網上業務占其營業額的34%,所有CVS店均接受電子藥方。

沃爾格林醫藥的交易額甚至大于亞馬遜整體的交易額。設想一下如果未來一個連鎖藥店的交易額超過淘寶會是什么樣的市值?

為何美國最成功的模式是O2O,原因在于許多城市,零售藥店門店距離較近,但線上電商的渠道沒有解決時效和物流的問題。所以對于傳統的連鎖藥店,線上線下聯動的O2O模式就具有更大的市場。目前九州通旗下電商平臺“好藥師”已經運營了7年;一心堂擁有2000家線下連鎖藥店,最近投入1.2億布局O2O業務;嘉事堂情況類似。

其次是醫藥互聯網平臺公司,例如生意寶(002095.SZ),海虹控股(000503.SZ),以及與互聯網巨頭BAT有合作的九安醫療(002432.SZ)。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醫院本身不重要,主要看是否有專家醫生,優秀醫生是稀缺資源。醫生的多點職業能夠把醫生的潛能釋放出來。現在已經出現了大量的移動應用,例如,“春雨醫生”現有用戶3700多萬,簽約醫生3.6萬多名。

九安醫療布局可穿戴移動醫療設備,與春雨醫生和阿里都有合作。醫藥行業的特點是,病人吃什么藥,由醫生說了算,誰掌握了醫生資源,也就掌握了藥品使用和銷售的源頭,所以醫藥電商的價值不僅僅掌握在阿里、生意寶、海虹控股等電商企業,還應當包括一些移動醫療應用企業。

第5篇

關鍵詞:制藥企業 稅務 建議

企業稅負率的計算是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應繳納的稅款與企業的實際銷售收入的比值,以制藥企業進行分析,企業所繳納的稅款主要為增值稅及企業所得稅,其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占據了較大部分。近幾年來,我國政府對稅收制度不斷完善,相繼出臺了增值稅從收入型轉為消費型、全面營改增等一系列重大稅收改革政策,企業的稅負率隨之有了一定的變化,這就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一、制藥企業稅收籌劃的可行性的分析

(一)制藥企業的稅收籌劃空間大

從理論上分析,不同規模的企業都可以進行合理合法的稅收籌劃,但是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企業的經營業務有限并且比較簡單,因此企業的納稅有限,企業的利潤空間有一定的局限,稅收籌劃也就顯得不那么重要。而制藥企業,大多數屬于中型及以上規模的高新技術企業,根據目前我國制藥企業的發展情況和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來看,稅收籌劃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二)制藥企業新藥品利潤普遍偏高

制藥企業的長期發展離不開新藥品的研發和銷售,一種具有廣闊開發前景的新藥品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的同時,往往能大大的促進企業發展。從醫藥行業藥品價格及成本的數據分析,新藥品往往具有較大的利潤,但是醫藥行業的傳統藥品的利潤則比較低,甚至會出現利潤率為負的情況。因此,對醫藥行業進行稅收籌劃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的稅收籌劃不僅增加醫藥企業的效益,還能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由于新舊藥品對制藥企業的所得稅及增值稅的影響較大,因此,在生產能力不變的情況下,企業應協調處理新藥品與舊藥品的生產與銷售。但是,制藥企業的稅收籌劃應從企業的整體發展角度考慮,例如,制藥企業的自身發展情況及藥品的市場發展情況,不僅僅是降低企業的稅收。

(三)制藥企業研發資金比重較大

根據國家鼓勵研究開發的相關政策規定分析,制藥企業進行新藥品的研究開發活動所產生的技術開發費用,在100%扣除的基礎上,依據研發開發費的50%加計扣除。一般情況下,制藥企業進行藥品的研發需要經過藥品理論、立項到研發、臨床試驗這幾個階段,整個過程耗時長、資金投入大。因此,制藥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時可以合理利用研發費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二、對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建議

(一)制藥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

1、利用企業組織形式開展稅收籌劃

在我國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制藥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穩步發展,需要不斷加大業務宣傳力度,開發新的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在企業發展初期,可以將企業劃分為多個小型的分公司,這樣可以降低自己的納稅比率,進而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制藥企業應與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進行產業鏈合作,這樣可以在盡可能降低增值稅稅負的同時,合法合規的取得企業所得稅成本費用稅前扣除憑證。

2、利用固定資產折舊進行籌劃

制藥企業擁有較多的固定資產,對制藥企業利用固定資產進行稅收籌劃具有重要的意義。企業成本中的較大部分為固定資產的折舊,在企業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折舊額越小,則繳納的稅額越多。因此,企業要及時了解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盡量避免在稅收優惠期限內加速折舊。在生產設備選采購方面,綜合考慮設備成本、設備可帶來人力成本節約和加速折舊政策,盡可能降低企業成本負擔。另外,考慮到物價變動等因素,當物價處于持續上漲的情況時,可以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

3、利用費用扣除標準和銷售方式進行稅收籌劃

企業的費用支出是影響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國家法律法規的范圍內,企業應盡可能的列支當期費用,獲得較多的稅收利益,減少當期應繳納的所得稅。例如企業依據法律法規提取并使用的用于環境保護及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以及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等,企業可以充分使用這部分費用,進而降低企業所得稅稅負。

企業在銷售方面應加強稅收籌劃,可以根據稅法關于收入確認的有關規定,采用有利的銷售方式,例如采取分期收款銷售方式在合同中約定收款日期,在一定程度延緩企業的稅金繳納時點。

(二)提高企業稅務會計的綜合素質

目前,我國對醫藥企業的監管力度逐漸加強,對醫藥企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環境下,提高企業稅務會計的綜合素質是非常有必要的。企業可以定期開展培訓及再教育活動的安排,并加強對稅務會計的考核力度,使得工作人員可以較好掌握關于稅務法規等專業知識,使其努力成為集財務、法務、金融等專業知識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另外,企業應制定完善的監督機制與獎懲機制,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企業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在國家法律法規的指導下,確保稅務籌劃高效運行。

(三)加強與稅務機關的聯系

為了促進醫藥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順利開展,企業應與稅務機關建立良好的關系,使得企業的稅收籌劃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進而提高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效率。這樣制藥企業可以及時了解稅收政策,確保稅務籌劃方案的可行性。

三、結束語

基于制藥企業的特殊性,依據我國的法律法規,在認真分析企業發展的稅收情況后,筆者認為對制藥企業的稅收籌劃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合理的稅收籌劃可以有效的減輕制藥企業的稅收負擔,使得企業可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健康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國東.對制藥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2,(20):233-234

第6篇

【摘要】 目的:觀察中頻電刺激治療痔瘺術后尿潴留的療效與安全性。方法:將100 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各50例,治療組采用中頻電刺激治療痔瘺術后尿儲留。結果: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2% )明顯高于對照組(62% ),且治療組在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量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 中頻電刺激是治療痔術后尿睹留簡單而安全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痔;術后;尿潴留;中頻電刺激

尿潴留是痔瘺手術后常見并發癥,屬中醫癃閉范疇,系膀胱氣化不利所致, 以小便不利、點滴而下,甚或小便不通為主證。作者采用電腦中頻治療治療術后尿潴留50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 1 一般資料觀察病例為本院肛腸科行痔瘺手術的住院患者。共100例,隨機分為2組各50例。治療組男21例,女29例;年齡最小28歲,最大70歲。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最小28歲,最大6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P > 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病例納入標準手術后8h內患者不能正常排尿,術前均禁食禁飲4-6 h, 排空膀胱;手術采用骶管麻醉或腰麻。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內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1-94[2]擬定如下: ① 尿意頻急, 反復用力排尿, 但小便難出, 點滴不暢或閉塞不通;②小腹膨滿、脹痛;③ 排尿雖困難, 但不伴尿道澀痛;④體格檢查時用手按壓膀胱區有明顯尿意, 叩診為濁音, 嚴重者恥骨上區常可見到半球形膨脹的膀胱。

1. 3 病例排除標準①不符合納入病例標準;②尿路結石、腫瘤、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所致的少尿或無尿患者;③平素有小便困難史(尿路感染史 前列腺肥大史及相關的泌尿系統手術史);④術后使用鎮痛泵或局部注射長效鎮痛劑者。

2 治療方法

2 . 1 治療組采用北京翔云電子設備廠的K824型電腦中頻電療儀。選擇兩片大號電極片,按照尿潴留處方說明,分別橫置于腹部恥骨聯合上方和背部臀裂上方,并用繃帶或沙袋固定電極防止滑脫。 參數選擇:頻率為4KHZ,主要調制波形為指數波、正弦波、方波,每次25分鐘。

2 .2 對照組溫毛巾(溫度應高于正常體溫,但不應過熱,以免燙傷皮膚)熱敷患者膀胱區,時間為30 min,其間囑患者不斷更換溫水或毛巾,以保持溫度恒定。

3 觀察指標與統計學方法

3、1 觀察指標10小時內自行排尿患者的首次排尿時間、術后首次排尿量、術后≥10小時仍未排尿(即尿潴留)發生的例數。

3.2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建立數據庫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4 治療結果

4.12組術后10小時內尿潴留發生情況比較。治療組尿潴留4例,發生率為8% ,對照組尿潴留19例,發生率為38%,2組尿潴留發生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4.22組術后自行排尿患者首次排尿時間比較。治療組為(6.12±0.16)小時,對照組為(8.41±0.52)小時,2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

4.32組術后自行排尿患者首次排尿量。治療組為(115.00±22.80)ml,對照組為(52.00±16.20)ml,2組術后首次排尿量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

5 討論

尿潴留是肛腸病術后最常見并發癥之一,發病率高達52% [3]。發生原因可能與環境及心理因素、性別、年齡、疼痛刺激、手術處置、麻醉等有關[4]。屬中醫癃閉范疇。中醫辨證多由膀胱氣化功能失調所致, 治法多采用益氣行水、疏利氣機、通調水道。腹部恥骨聯合上方為任脈(中極、關元、氣海),背部臀裂上方為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且緊臨術口,任為陰脈之海督為陽脈之海,同起胞中,下出會陰,相互交通;中極為膀胱經的募穴,并與足三陰交會,關元穴為足三陰與任脈之交會穴,小腸之募穴,通過前后電刺激調節陰陽、整體與局部結合疏通經脈,緩解疼痛,使膀胱氣化功能正常,膀胱氣化則太陽通而溺立下。現代醫學認為電療儀治療機理是通過①電刺激尿道括約肌收縮,促進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復;②電流還可刺激骶部神經等膀胱的支配神經,調節患者心理情緒,改善術后盆腔神經功能,增強膀胱平滑肌收縮力,緩解尿道括約肌痙攣,有效防止尿潴留的發生。目前針灸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多選用腹部穴位, 如中極、關元、氣海等, 在大量尿潴留時, 針刺下腹部有刺破膀胱的危險[5]。我科運用中頻電刺激治療痔瘺術后疼痛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且安全性良好,操作簡便無痛,患者易于接受。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 . 第1輯, 1993: 171-174.

[2]國家中藥管理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S]. 中醫內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1995-1-1.

[3] 張東銘,王玉成.盆底與病學[M]貴州:貴州科技出版社,2004.664.

[4]黃美坤. 肛腸疾病術后排尿障礙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08, 25 (6) 749- 750.

第7篇

關鍵詞:數據挖掘;特點;應用;優化;

中圖分類號:C37 文獻標識碼:A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中有效數據的飛速增長,使人們處于海量的信息海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人們需要想盡一切辦法對信息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并從中提煉出對未來發展或目前運營有利的信息資源;但是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儲存也好、信息檢索也好既費時又費力,很難滿足現代化經濟發展的要求,而數據挖掘就是在這種經濟環境中應運而生。

一、數據挖掘的基本概念

就目前來看,數據挖掘已經成為信息領域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簡單來看,數據挖掘就是從海量的數據信息中選擇出對企業經營決策有關的直接信息或者潛在信息;之前出現的機器學習也好、統計學及模式識別也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人們發現有效信息,但是其應用的范圍很狹窄,大多是在科研領域,很難實現大面積的傳播,數據挖掘的出現充分結合了上述幾種方法的優勢,實現了對信息進行精確、有效的整合。

從根本上來看,數據挖掘的本質目的就是從數據庫模糊的、海量的、隨機的的數據中檢索出有使用價值的潛在信息資源;雖然數據挖據并沒有明確搜索條件,但是它能夠自動發現數據庫中隱藏的預測趨勢以及關聯網,還具有類聚、時許模式和檢測偏差的作用。很多通過數據挖掘得到的信息都是出人意料的,但是往往是這些意想不到的信息將會開拓思維空間,對決策帶來巨大幫助。

二、數據挖掘的廣泛應用

數據挖掘在很多領域中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商業發展中已經相當成熟,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到目前為止已經擴展到工業、醫藥業、電子商務行業等等。

1、數據挖掘在商業中的應用

數據挖掘在商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數據挖據相當于一個智能化篩選過程,它能夠實現與信息技術的完美結合,為商業的發展提供重要幫助;例如在金融行業中,數據資料相對完整、精確,如今金融業中的數據挖掘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企業能夠充分利用該項技術,對市場的波動以及波動原因進行準確的分析,也能夠通過數據挖掘形成科學、有效的預測機制,對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可靠依據;除此之外,金融企業還能夠通過數據挖掘找出市場中的有效信息,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評估,將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又比如說在零售行業,數據挖掘能夠為客戶的劃分提供準確的信息資料,并依據分類方法,對顧客的購買傾向和模式進行預測,這對于銷售行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同樣根據相關信息,可以了解到顧客對商品價格和擺放的滿意度通過不斷調整,提高服務質量,滿足消費者的不同要求。

1、數據挖掘在工業中的應用

數據挖掘在工業中的應用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分別是在故障預測上、生產優化中以及豐富知識庫中;首先,對于故障預測來說,數據挖掘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環節,通過數據信息提供的資料,對故障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準確預測,對于提高運行安全性,減少故障損失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對于生產優化來講,數據挖掘能夠為生產工藝的改進提供有效的信息,對于日后的生產工作有莫大的幫助。最后豐富知識庫,數據挖掘本身就是一個信息收集、儲存、調取的過程,企業能夠從中獲得任一有效的數據資料并加以保存,形成自身獨特的文化底蘊,為決策的準確性、科學性貢獻一份力量。

2、數據挖掘在醫藥業的應用

數據挖掘在醫藥行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科研方面,通過數據之間的聯系研究,促進醫學的快速發展;例如數據分析能夠幫助醫生找到病源,核定不同藥物的不同療效,實現藥物的合理搭配,由于醫學數據相對穩定,可以重復利用,因此對其準確性要求很大,通過數據分析找到最有效的治療方案,對于醫藥界來講是一大福音。

3、數據挖掘在電子商務業的應用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逐漸崛起成為后起之秀,同時很多網站也引入了數據挖掘技術,并從中開發出無限的商業價值。數據挖掘能夠幫助商家提高用戶體驗的服務質量,對未來的消費趨勢和市場走向進行合理預測,促使商家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

三、數據挖掘的優化措施

1、決策樹

這里所說的決策樹是指利用信息論里包含的信息找出數據庫中具有最大信息量的屬性字段,建立一個結點,并根據這個屬性字段的取值確定樹的分支,并再各個分支中建立下層結點和分支,這種方法的最大優勢在于,結果直觀、清晰明了,容易理解;但是其缺點在于如果數據處理對象較為繁雜,就需要多重分支,使挖掘過程難于管理,極易出現錯誤。

2、遺傳算法

這種方法以生物的進化過程為前提,這是生物學與計算機原理的完美結合,根據遺傳學的相關知識,得出最合理的數據模型并加以優化;這種方法非常適用于數據類聚,充分利用時間類比和空間類比,可以將大量繁雜的數據資料轉變成井然有條的數據資源,并從中探測數據之間緊密聯系,最后得到有實用價值的模式;遺傳算法具有高效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它對數據的信息量要求不高,因此在數據挖掘中,它還適用于評定其他算法的適合度。

3、關聯分析

關聯分析就是從大量的數據庫中搜索到對自己有用的關聯信息,使依據數據之間的關聯性開展的,目前,人們對關聯分析的研究已經逐步深化,并提出了多種關聯法則,比如說DHP、STEM等等,關聯分析的最終目的是利用形成的數據關聯網,為決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4、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是將一部分沒有標定的記錄作為輸入集,以輸入記錄作為原始數據,暗戰一定的規則,將記錄進行合理的劃分,并通過隱式或者顯式的方式對劃分類別加以具體描述。

四、結束語: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數據挖掘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幾個行業中,數據挖掘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未來的發展中數據挖掘依舊將會作為信息來源的重要渠道,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有利地位。同時,數據挖掘也在發展中面臨著些許挑戰,本文中我們重點敘述了四種優化措施,分別是決策樹、遺傳算法、關聯分析以及聚類分析,希望能夠為數據挖掘的進一步發展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 吳P,宋培義. 數據挖掘的應用[J]. 貴州科學. 2012(03)

[2] 劉小華,胡學鋼. 數據挖掘的應用綜述[J]. 信息技術. 2009(09)

第8篇

關鍵詞:畢業生、民辦高校、就業

一、調查內容及數據

(一) 調查內容

2014年―2016年醫學院三系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包括醫學系、藥學系、護理系。包含護理學(2004年,四年制本科)、藥學(2005年,四年制本科)、醫學檢驗(2006年,四年制本科)、藥物制劑(2010年,四年制本科)、臨床醫學(2011年,五年制本科)、醫學影像(2013年,四年制本科)等6個本科專業;護理(2003年,三年制專科)、臨床醫學(2004年,三年制專科)、康復治療技術(2010年,三年制專科)等3個專科專業。

(二) 總體數據分析

1、調查數據表格

表格人數是收集三年醫學院畢業生畢業所去單位求評論值得出

黃河科技學院醫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主要集中在醫藥銷售企業、醫療衛生單位、考研、藥廠也包括與醫學不相關的就業。

1)醫學系畢業生主要流向是醫院、醫藥銷售企業、專業的檢查機構、科研單位、考研等。其中主要的去向是醫院和檢驗機構,三本院校醫學生大多流向二、三線城市的醫院和檢驗機構。繼續深造和醫藥銷售企業所占比重大致相等。也有部分人選擇其他行業就業。

2)護理系畢業生主要流向各大醫院、護理機構。繼續深造所占比例很小只占8.7個百分點,其他的就業也是微乎其微。

3)藥學系考研方面是一個特色,近幾年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高達35個百分點,并呈現一個增長的趨勢。其余畢業生則大多選擇醫藥銷售公司。

4)醫學院本科的畢業生很難有機會進入科研單位實習,因為科研單位對三本的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還存在很大的擔憂。這也是近三年沒有人進入科研單位工作的主要原因。

5)相對于前幾年的國考熱,近三年我院的公務員報考率相對降低,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研和找工作方面。

(三) 專業具體分析

1、醫學系數據

臨床醫學1屆畢業生,醫學影像未畢業,故只收集2016畢業生

1、1)數據分析

從數據上來看畢業生都百分百就業,其中本科醫學生在醫院以及其他醫療機構的比重占74.7%,專科生相對要少的多。而專科生在醫藥銷售、繼續深造方面所占比重較大,分別為52.6%和53.2%。公務員的考試中,除了一些鄉鎮公務員要求大專及以上學歷,其他城市公務員都是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所以專科無一人報考公務員。相對于其他行業就業,也是專科生占絕大比例。

2、護理系數據

2、1)數據分析

數據顯示護理系的學生無論是本科還是專科基本上都選擇了護士這一行業,進入醫療衛生單位的共347人,占總數的82.4%。護理專業絕大多數為女生,所以選擇醫藥銷售企業的人極少。深造和公務員各自占了8.5%和4.9%。

3、藥學系數據

3、1)數據分析

藥學系的考研是一大特色,考研率高達35%。醫藥銷售公司也吸納了相當一部分人。藥物制劑包含部分工科知識所以更偏重藥廠,占總人數的20%,藥學則偏重于醫院和藥房。

二、醫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

(一) 用人單位分析

許多用人單位會要求畢業生的學歷,招聘的門檻是最低為研究生,低于碩士研究生的不予考慮。這就導致了本科專科醫學生很難找到單位接收。民辦院校作為三本院校其中的本專科無單位接受的現象尤為明顯,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于醫院和科研單位,這是用人單位的原因之一,其中以醫學系和藥學系最為嚴重,所以選擇繼續深造的人數比例都非常高。另外部分醫院要求求職者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招聘條件中包含要有3年、五年以上工作經驗之類的要求,醫生這個崗位工作經驗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工作者們的工作經驗都是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大醫院不給機會,小醫院沒有條件,導致了醫學生的就業窄,這是引起年醫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另一個來自用人單位的原因。

(二)畢業生角度分析

由數據可以發現,除了服務性質強的護理系的學生需求量大之外,對于其他兩個專業的畢業生而言,選擇醫藥銷售公司和考研深造的畢業生更多。

2、1)選擇醫藥公司分析

醫學院畢業生選擇去醫藥銷售公司就業,很大的原因是社會環境和自身性格決定的。首先畢業生找工作比較困難,上班時間固定,約束比較強,自由度不高。而醫藥銷售公司不同,醫藥銷售公司的工作時間比較隨意,相比其他的工作較自由。滿足了畢業生追求自由工作時間的需求。而且公司的待遇豐厚,根據銷售業績拿提成,銷售越多薪資也就越多。跟一般工作拿固定工資完全不同。這滿足了學生們畢業高工資的渴求。基于這兩個原因畢業生大都選擇醫藥銷售企業就業。

2、2)選擇考研分析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畢業生或許對學術的追求、對知識的好奇,他們希望能在專業領域里有所建樹;或許是因為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學位的要求。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在就業如此嚴峻的情況下,考研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在校園里繼續享受單純的生活,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能夠暫時有效地規避現實的就業壓力。而且研究生畢業后找工作會更加容易,起點更高,更容易的度過就業困難期。所以一些畢業生為了日后更好找工作、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選擇考研。

三、提高畢業生質量,教出高素質人才

當畢業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成為難題之后,醫學生們就想到通過其他的各方面的證書來提升自己的身價,所以大學期間努力考取各種各樣的技能證書,如教師資格證、計算機證、營養師證、會計證等。學生們把精力花費在了其他技能學習上,忽視了專業技術的學習,直接導致近幾年的醫學生的專業素養越來越差,到醫院工作后不能夠滿足醫院對畢業生職業技能的基本要求。因此學校應全面加強教學質量,提升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提高畢業生的道德素質。根據社會的需求調整院校的專業設置。在保證專業課的教育質量的同時多開設實踐課,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同時加強就業指導、增強服務意識、為畢業生就業之路打好基礎。

四、結論和建議

根據黃河科技學院醫學院的畢業數據可以看出,畢業生總體水平基本滿足社會需求,特別是護理專業,專業針對性強,人才需求量大,是特色專業。當今社會,專業服務型人才普遍缺乏耐心和愛心,學院應在保證專業技能過硬的前提下加強思想文明建設,教導出德才兼備的優秀畢業生。醫學專業和藥學專業從就業工作走向分析,專業技能還有所欠缺,學院應當加強學科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做好學風建設,讓跟多的人參與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同時校方還應當加強和人才單位的合作,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學習機會,拓寬就業渠道,讓畢業生擁有跟多的選擇機會。

[參考文獻]

[1]王利勝、陳文蔚、肖鳳霞,本科中藥專業情況調查分析《教育縱橫》2005,8(3):47-49.

[2]魏有興,黃林楠,蔣菊,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分析《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5(2):90-92.

[3]牛春紅,劉斌焰,李麗芬,醫學畢業生就業現狀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的研究《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1):16-18.

[4]巖磊,孫英梅醫學畢業生就業觀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衛生軟科學》,2009,23(5):507-509.

第9篇

關鍵詞:DEA;醫藥研發;資源配置評價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3000803

1引言

醫藥行業關系國計民生,是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當前,我國醫藥企業面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戰略機遇與研發創新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的現實困難,迫切需要依托研發創新以推動我國醫藥產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而研發資源是研發創新活動的物質基礎,是進行新藥創制和技術改造的前提。所以,積極進行醫藥研發資源的配置效率評價研究,將有助于優化醫藥研發資源配置,促進資源的開放共享和綜合利用,支撐醫藥科技管理決策,提高醫藥研發創新能力,促進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

2研究現狀

資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就是基于資源的相對稀缺性,比較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上的使用價值和效率,進而做出選擇的過程。目前對于資源配置評價的研究主要從投入和產出的關系上進行評價,研究的思路一般為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實證研究以分析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從而評價各地區的資源配置效率。

資源配置評價研究根據研究對象、目標和重點的不同,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評價指標各有側重。資源配置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回歸分析法、面板數據分析法(例如:李建華、劉玲利的《我國區域研發資源配置效率測度實證研究》)、DEA(數據包絡分析法)、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如:藍天立,楊志江等的《廣西科技投入與科技產出的灰色關聯優勢分析》)、BSC法(Balance Score Card,平衡計分卡法,如:徐建中,關守成的《基于 BSC 的企業信息資源配置效率評價》)、經濟學中的邊際分析方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等等。由于DEA分析方法既可以對截面數據(如:崔棟的《我國區域科技資源配置評價及優化研究》),也可以對時間序列數據和面板數據進行分析(如:黃宇、王曉軍等的《城市科技資源配置體系的構建與評價——杭州實證研究》),以及具備不受評價指標量綱的限制、同時處理多輸入變量與輸出變量問題等優點,所以應用最為廣泛。資源配置的研究對象范圍比較廣泛,在各種領域、地域、行業上都有體現,但是細分到醫藥研發資源領域配置效率評價的研究卻非常少。

3基于DEA的區域醫藥研發資源配置評價模型

(1)DEA方法與評價步驟介紹。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又稱數據包絡分析,它是一種相對效率評價方法,最初由A.Charnes和W.W.Cooper等提出,目前常被作為一種有效的分析工具應用于管理科學和系統工程等領域。DEA模型主要有兩種模式,即CCR模型和BCC模型,其中CCR為規模報酬不變模型,主要用于綜合效率評價,而BCC 為規模報酬可變模型,主要用于技術效率評價。DEA效率評價的主要思路與步驟為:確定評價對象選擇決策單元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選擇DEA模型并進行評價輸出結果。

(2)醫藥研發資源配置效率評價模型構建。

區域醫藥研發資源優化配置的目的就是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多的產出,其實質是提高醫藥研發資源的利用率。因此,可以通過醫藥研發資源利用效率評價的方法來分析區域醫藥研發資源的配置情況。

醫藥研發資源利用效率=醫藥研發活動成果(產出)/醫藥研發資源消耗(投入)。

所謂區域醫藥研發資源的優化配置就是要實現各種醫藥研發投入要素的最佳組合,可以將中國區域醫藥研發系統(同一時間的不同區域的指標數值)看成是DEA方法中的一個決策單元,它具有特定的輸入變量和輸出變量,在將輸入變量轉化為輸出變量的過程中,努力實現系統優化的目標——提高醫藥研發資源配置效率。采用DEA方法及模型可以評價區域醫藥研發資源配置的效率,同時在評價的基礎上,還可以為區域醫藥研發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進一步的信息。

4醫藥研發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

只有按照系統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動態性的原則選取評價指標,才能保證醫藥研發資源配置評價結果的全面、客觀和準確。雖然,醫藥研發資源涵蓋了醫藥研發活動中所需要投入的人、財、物等各種要素,但是不管是物力資源,還是信息資源等,這些都可以由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來反應,也就是說,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是研發活動中最為重要和基本的資源,具有決定性的地位和意義。基于此,本文主要從醫藥研發的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方面選擇指標進行運算分析,具體指標選擇如下:

醫藥研發投入指標:醫藥研發活動人員數、醫藥研究人員數、醫藥研發經費支出額、醫藥研發費用占醫藥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

醫藥研發產出指標:醫藥專利申請數、醫藥新產品產值、醫藥新產品出口額。

根據上述指標,構建我國區域醫藥研發資源配置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

圖1區域醫藥研發資源配置評價指標體系5各區域醫藥研發資源投入、產出的原始數據

本文選擇了2011年《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中國藥學年鑒》中31個省、市、自治區的醫藥研發資源投入產出相關指標的數據進行DEA評價分析,目的在于研究各區域醫藥研發資源配置效率的相對有效性。具體方法為:以前文建立的區域醫藥研發資源配置評價指標體系為依據,選取的輸入指標為:X1醫藥R&D活動人員數(人)、X2醫藥研究人員數(人)、X3醫藥研發經費支出額(萬元)、X4醫藥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選取的輸出指標為:Y1專利申請數(項)、Y2新產品產值(萬元)、Y3新產品出口額(萬元)。各評價指標原始數據如表1:

第10篇

醫療及其相關行業關系國計民生,近年來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其中蘊藏的巨大商機不言而喻。據估計,美國醫療市場規模高達2.7萬億美元,而國內的市場規模據估計在2015年亦將達5000億美元。

隨著該領域的發展,大量行業網站不斷涌現,這些網站一般以傳播行業資訊,提供業內人士交流的平臺起家,隨著規模和影響的擴大,開始涉足商業領域。不同于面向大眾的網站,行業網站用戶少而專,且需求不同(以醫生為主體的一部分用戶需求偏重學術,而以制藥企業為主體的另一部分用戶則是追求經濟利益的商業化組織),因此在網站運作模式方面目前仍在探索階段。未來,互聯網公司將在行業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中國醫療行業互聯網化的大方向又在哪里?如何健康持續發展?這些問題不僅與互聯網技術密切相關,更取決于醫療行業自身的發展。

從論壇起家的專業網站

誕生于2000年的丁香園被稱為中國醫療行業互聯網化的“典型標本”。從個人網站、論壇起步,在業內樹立起良好的口碑,積累了大量的專業用戶,而后在商業化道路上取得初步成功。丁香園的成長歷程,不僅受到業內同行的關注,也為其他行業網站的發展提供了借鑒。

丁香園誕生之初,中國互聯網尚處于起步階段,網絡檢索對大多數人而言還非常陌生,醫學檢索比普通檢索更復雜、專業。出于對互聯網的興趣和科研工作中對傳統文獻查找方式落后之處的切身體會,當時還在哈爾濱醫科大學讀研的李天天萌生了建立一個專門探討文獻檢索的網站的想法。

丁香園的雛形是一個簡單的論壇,主要供醫藥和生物科學業內人士就文獻檢索方面的話題進行交流。隨著討論的內容的擴展與深入,丁香園成功地轉型為分類齊全的專業論壇,吸引了更多的專業人士,確立了在業內的地位。在這一過程中,丁香園始終堅持將生命科學專業建設、純學術的交流確立為論壇的靈魂,也形成了平等、開放、互助的社區氛圍。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富有人情味的社區氛圍使得論壇能夠聚攏大批行業內的優秀人才,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而這正是論壇最寶貴的一筆財富,為日后的商業化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招聘人員到電子商務

隨后,越來越多的資深會員看到了丁香園的發展前景,他們甚至辭掉原有工作,專門來經營網站,希望把事業做大。2005年,李天天南下杭州創業。他并沒有將論壇直接轉型為盈利網站,而是和創業伙伴一起從論壇管理者的位置上退下來,單獨注冊成立了公司,將論壇和公司經營嚴格分離,以保證前者的學術性和中立性。

2006年起,丁香園開始了商業化的探索。這一年,丁香人才網成立,為行業相關企業提供招聘服務。據丁香園CEO張進介紹,隨著優質外資醫院先后進入中國,優秀民營醫院、健康管理公司、行業媒體的不斷涌現,生物醫藥領域的長足發展,整個行業的人員流動會越來越快,這對于擁有大量專業用戶資源的丁香園來說,是一個機會。和綜合性招聘網站相比,丁香人才與社區結合,更加垂直,招聘信息的與投送也更加精準。2007年,丁香園意識到醫生和醫藥人士有很多的科研需求,例如購買儀器、設備、試劑、耗材等,于是建立了生物試劑耗材電子商務平臺丁香通,供會員進行采購,從而涉足電子商務。

快速全面“互聯網化”

2010年,丁香園建立了一支由醫學和藥學碩士組成的編輯團隊,通過對丁香園用戶的分析找出對相關信息有需求的醫生,通過站內新聞、短信的方式向他們推廣相關藥品動態。據張進介紹,2011年,這項業務給丁香園帶來幾千萬元的營收。給藥企提供營銷解決方案,讓丁香園看到數據分析的力量。此外,丁香園還建立了丁香會議網站。據張進介紹,丁香園的客戶主要是跨國制藥企業,而這些企業的客戶是醫生。跨國制藥企業的營銷理念是更快更精準地將藥品的學術信息傳遞給醫生,從而影響醫生的處方,推動銷售。丁香園就是通過旗下國內目前最大的醫生社區作為平臺與制藥企業合作。“以前是通過會議的形式,現在更多地是依賴互聯網去做。”

2010年6月,原阿里巴巴支付寶數據庫架構師馮大輝加入丁香園,任技術負責人。馮大輝的加入讓丁香園全面“互聯網化”。2011年以后,丁香園推出多款移動應用,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幫助醫生和醫藥行業從業人員獲取最新行業資訊和學術動態的。對此,張進表示,這個行業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需要終身學習,因為相關知識的更新從速度從數量來講都是其他行業難以相比的。

丁香園還開發了針對醫生的“用藥助手”,該產品由一線臨床醫生參與開發,根據其實際工作流程進行優化設計,以滿足醫務工作者隨時隨地查詢藥物說明書信息的需求。盡管目前市場上也有類似產品,包括一些醫院自己開發的電子藥典,但“用藥助手”推出后還是受到了廣泛好評。對此,馮大輝表示:“我們的優勢在于懂技術的沒有我們專業,懂專業的又沒有我們技術和產品方面的實力,如果又懂技術又專業的話,我們背后還有龐大的醫生社區,通過社區協作的方式幫我們快速改進產品。”丁香園還開發了面向大眾家庭用戶的類似應用“家庭用藥”,并建立了用于向患者就近推薦醫院和醫生的新網站“丁香醫生”。馮大輝表示:“我們的產品目前主要還是面向專業用戶群體,在未來,肯定還會占據一定的非專業用戶的市場。”

成功的關鍵在于純粹

2012年底,丁香園完成B輪千萬美元融資。在互聯網公司紛紛靠燒錢為生的今天,一家從個人論壇起家的專業網站是如何以低成本建立起自己的產品能力與商業能力的?對此,有媒體曾做過分析報道,最終落腳于以“數據+服務”為核心的商業模式。也有業內人士更全面地總結了丁香園的成功原因。首先,丁香園擁有國內最好的社區氛圍,從而具備了較高的用戶黏性,同時,作為垂直領域的行業網站,丁香園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其次,過早商業化會破壞丁香園的學術定位,導致喪失核心用戶,過晚同樣會喪失發展的機會,而丁香園的管理者把握住了轉型的時機;最后,馮大輝的加盟,不僅加強了丁香園的技術力量,也擴大了其在互聯網行業的影響力。

在記者看來,丁香園成功的關鍵在于始終專注于專業人群,服務這一群體,依靠這一群體。這就保證了其所提供的服務與產品,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專業水準,對于行業網站而言,也許服務與產品的專業性而非網站技術或商業模式,才是其核心競爭力。而丁香園之所以能潛心耕耘專業人群社區,不被盲目擴張所帶來的短期利益所誘惑,歸根結底,源自于公司創始團隊富于理想主義的創業初衷、對社區和公司理念的認同以及在具體業務上的務實精神。

即便走上了商業化道路之后,丁香園仍然堅持論壇的學術純凈性,即使是公司業務,也盡量加入學術內容。李天天曾表示:“裸的廣告我們基本不做,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把產品做相應的學術包裝,變成知識競賽、專家講座、專家答疑、病例討論、投票調查等等。醫生最反感的就是純粹的廣告,而通過這種學術性的活動,醫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知識,接受起來就比較容易了。這種以知識驅動型為主的產品推廣活動在國內的論壇中不是很常見,也可以算作丁香園的一個特色。”當被問及丁香園未來的“商業機會”時,張進表示:“我們目前還并不是特別關心這個事情。因為目前我們的生意可以足夠讓這家公司往前走,我們現在更關心的還是醫生的需求是什么。這個行業的立足根本就是通過學術的方式去影響醫生,而不是利益。”而作為丁香園技術負責人的馮大輝,也表示技術并不是丁香園最主要的部分。“行業網站用戶有自身的特點。要根據用戶自身的行為去做,這不是一個拼技術的事情。丁香園到目前為止,論壇也還是一個主要的陣地,大量的活躍用戶,還接受這樣的一個產品形態。我們就會想辦法把這個地方去做好。我覺著這是和特定行業有關系的,醫生群體就是這樣的,我不大可能一年兩年內就把這個群體的上網行為改變。技術上我不覺著有什么太多的挑戰,去發現醫生中潛在的需求,這個才是對我們的挑戰。”

此外,在當今醫患矛盾凸顯的現狀下,丁香園還關注與醫生權益密切相關的問題。在近年來的多次醫患矛盾事件中,“丁香園”都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做客觀細致地深入調查,找權威機構介入。這種專業領域之外在情感方面的關懷也為丁香園贏得了很多醫生的好感和尊重。

對專業人群全方位的服務與關愛,為丁香園贏得了可觀的專業用戶資源。據丁香園介紹,網站目前匯聚超過350萬醫學、藥學和生命科學的專業工作者,每月新增會員3萬名,大部分集中在全國大中型城市、省會城市的三甲醫院,超過70%的會員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全國45歲以下,在三甲醫院工作的醫務工作者中,90%以上均知曉丁香園。龐大、專業和高黏性的用戶資源,使得丁香園無論推出業務還是產品,都能獲得專業的數據和用戶反饋,而這對于行業網站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例如,談到“數據+服務”模式的成功,張進就表示丁香園的數據能力主要體現在專業上,而不是數據量上。

盡管創業團隊充滿理想,在公司業務的具體落實過程中,丁香園又顯得非常務實。正如業內人士評論的那樣:不為VC所累,沒有不擴張就要死的壓力,試錯成本較低,慢慢做,找方向。用馮大輝的話講,“丁香園給別的創業者的啟示就是——堅持。”

社會剛需帶來的機遇

第11篇

一、醫藥電子商務的定義

醫藥電子商務,指的是采用數字化的電子方式進行和醫藥相關的商業數據交換等一系列的活動,主要指使用Web提供的通訊方式在網絡上進行線上交易,包括通過Internet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和醫藥產品的售賣等,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開放的網絡交易服務平臺。目前,我國的醫藥電子商務網站已廣泛涉及到醫療器械、制藥工藝、分析儀器和藥品等方面的交易。

二、我國電子商務醫藥市場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我國醫藥電子商務在近年獲得了飛速發展,但仍然存在下面一些問題:①醫藥電商的法律規范問題存在某些缺陷。②醫藥產業的信息化水平比較低且參差不齊:真正意義上的醫藥電子商務指的是集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一體的醫藥流通模式,這要求參與的企業具有較高的信息化水平,這樣才能保證不同的醫藥個體之間能夠建立直接有效的溝通。由于我國醫藥行業的信息建設周期還不長,目前很多醫藥企業只實現了部分的信息化,企業內部和外部之間難以實現信息化的統一管理。盡管一些大型醫藥企業,如同仁堂、海虹藥業等已實現了企業資源管理(ERP),但國內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水平還非常低,企業的基礎設施構建并不完備,同時掌握藥品和網絡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還非常缺乏。③我國尚未形成全國統一的現代物流體系,第三方醫藥物流不成熟。由于我國醫藥產業的集中度非常低,物流配送基本都是采用的分散配送方式,影響了我國醫藥電子商務的全面統一開展。同時,第三方醫藥物流應該是一個專業化的物流體系,它是醫藥領域中供需方以外的企業來提供的一種物流服務。只有第三方物流發展初具規模化系統化,醫藥流通企業才能專注于自己的主業,并通過信息化全面實現資金結算和業務溝通,使流通領域的運作更加方便高效。④尚未形成電子支付的思維習慣:我國電子支付方式占總支付方式較少的比例,降低了醫藥電子商務的效率。目前我國醫藥生產設備大部分交易為非電子支付型,即線上營銷,線下支付;小部分為電子支付型,即線上營銷,線上支付。電子支付型是醫藥電子商務的未來發展方向,但這種交易方式中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如電子簽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安全認證系統的建立等。因此,目前我國大多數醫藥電子商務為非支付型電子商務,涉及的業務和交易無關,如醫藥信息的和查詢、商務在線談判、合同文本的形成和傳送等。網上銀行的發展和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完備將會有效地解決醫藥電子商務中的在線支付問題。

三、電子商務醫藥市場模式分類

電子商務醫藥市場可以分成四種模式: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toConusmer):企業對消費者主要指的是線上藥店和消費者之間的交易。網上零售隨著網絡的出現迅速發展,例如,保健品廠在網上將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指的是企業和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商品、信息和服務的溝通交換。企業對政府機構(BusinesstoGovenrment):企業對政府機構包括企業與政府機構之間所有的事務交易。比如,制藥廠向政府管理部門申報批文。同時,政府管理部門也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方式處理企業的申報業務等。消費者對政府機構(ConusmertoGovernment):消費者對政府機構的形式目前已經出現。比如,消費者向政府管理部門投訴藥品質量問題;政府管理部門為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效仿商業服務模式,通過網上來進行投訴的處理。目前,醫藥電子商務主要采取其中兩種模式:一是BtoB模式,它是醫藥電子商務的主要方式,占整個醫藥電子商務交易額的85%;二是BtoC模式,這種模式業務相對BtoB比較少,只占整個交易額的15%左右。

四、電子商務醫藥市場模式的發展

電子商務醫藥市場從萌芽至今已發展20多年,最早在1996年,醫藥企業開始運用互聯網對售賣的藥品進行廣告宣傳,之后醫藥信息網開始出現,BtoB和BtoC的服務模式開始形成,主要通過網絡進行信息的收集、產品廣告的以及藥品服用的指導等基本服務,屬于醫藥電子商務的初級階段。1998年隨著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醫藥信息服務上升為業務管理的高度,醫藥電子商務得到了更深層次的發展。很多醫藥信息網已不滿足于收集與信息,而是利用軟件進行相關的信息檢索和分類、數據分析、市場調研和預測、企業戰略制定等一系列信息服務,幫助醫藥企業優化企業流程、規范企業管理、提高管理能力,例如SAP、IBM、用友等企業。1999年,醫藥電子商務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政府對電子商務的運用。政府創建了采購招標網,并創立了政府對企業的GtoB商品交易模式。該模式由政府創建網上交易平臺,提供給給醫療機構和企業,讓其實現網上交易,從而起到降本成本的作用并利于政府監管。該模式出現后受到各界關注,并在原基礎上不斷的創新,推出了“掛網限價”和“陽光采購”等有效模式。非政府機構在此基礎上也開始招標業務,它們作為第三方,建立招標采購平臺,吸引醫藥企業進行在線交易。由于第三方的大量介入,為加強管理,國家在2004年出臺了《互聯網藥品交易審批暫行規定》,對申請建立網上平臺的第三方企業進行嚴格審核。截止到2007年7月,僅有五家第三方醫藥電子商務平臺獲得國家批準,例如海虹醫藥電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先鋒環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合肥徽之堂醫藥信息有限公司等。2005年以后,隨著我國藥品電子商務的政策逐步放開,企業通過網絡直接向消費者出售OTC藥的“網絡藥店”開始大量出現。我國網上藥店從2005年第一家正式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京衛大藥房開始,到2011年9月,全國獲得資格證書的藥房已有86家,其中直接網絡銷售的有47家。隨著網絡藥店的數量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獲取更大的點擊率和效益,很多網絡藥店已經不僅僅單純的售賣藥品,并開始提供免費藥品信息、專家在線咨詢等業務,以增加消費者的滿意度。我國醫藥電子商務已經發展20余年,其中GtoB、BtoB以及BtoC的模式發展的較為成熟,分別形成了基于GtoB的網上招標采購模式、基于BtoB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模式和基于BtoC的網上藥店,并且整體的功能性也從原先的單一性向綜合化發展。

五、電子商務醫藥市場新模式的發展對策

傳統醫藥流通領域的交易成本較高且信息不對稱,電子商務使得藥品信息得到有效的和傳遞,減少庫存,進一步降低成本,加快了企業資金周轉,促進了醫藥健康發展。

1.傳統流通中的利益集團的重新定位。傳統醫藥流通領域中有4個利益集團:生產企業、醫藥公司、醫院藥房和最終消費者。要想發展我國的醫藥電子商務,實現醫藥領域的信息現代化,就要對國內傳統醫藥領域的利益集團重新定位和分配。24小時商業運作的電子商務交易模式大大增加了商業機會,減輕企業對實物設施的依賴,實現了醫藥信息流的通暢。這些發展趨勢必然對醫藥利益集團產生影響。對此,醫藥公司已經感受到變革帶來的壓力,其究竟是充當商和經銷商身份,或是充當物流企業,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市場選擇。

2.整合資源,實現信息的雙向傳遞。傳統的醫藥模式是BtoBtoBtoC(生產to企業to醫院/藥店to消費者),醫藥電子商務模式則直接是BtoB或BtoC,減少了眾多的銷售環節和成本。醫藥企業都在盡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入ERP(企業資源計劃)和HIS(醫療信息管理系統),而企業和企業之間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實現一致的數據交換標準。為了整合醫藥資源,增加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醫藥供應鏈上的利益集團一定要利用國內已成型的電子商務服務和軟件(如海虹企業自助開發的網上交易服務平臺)對自身的管理和銷售進行重新定位和布局,使有限的企業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加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3.電子商務醫藥市場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醫藥電子商務的收益模式主要表現為網站會員費、交易服務費、網站廣告費等模式。對于即將涉足電子商務領域的醫藥企業來說,要制定合理的長期規劃和近期目標,找準市場切入點,分清企業的主次緩急,制定出適合企業發展狀況的戰略,在藥品流通過程中的研發、生產、經營、咨詢等方面,企業必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支撐點。關于信息流、物流之間的關系,無論是信息流推動物流還是物流帶動信息流,網絡服務商必須注意以下幾點:減少藥品的流通環節,增加信息傳播方式,做好信息中介服務,即時滿足客戶需求。做到了以上幾點,必將贏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客戶的關注和信賴。

六、結語

第12篇

關鍵詞:中華醫典;通便;丸劑;用藥規律;數據挖掘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12.011

中圖分類號:R256.35;R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6)12-0041-03

Study on Medication Laws of Ancient TCM Pills for Constipation Treatment Based on Data Mining LAN Hai, PAN Yu-wei, HUANG Si, TONG Yi, ZHAO Guo-ping (Med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dication and compatibility laws of ancient TCM pills for constipation treatment based on data min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medical research. Methods The ancient pills for the constipation treatment were enrolled and processed with information standardization by retrieving the fifth edition of the Zhong Hua Yi Dian. The useage frequency and categories of medicine were put into statistics. Apriori algorthm was used to conduct association analysis. Results After screening, totally 178 ancient TCM pills for constipation treatment were included, which related to 173 herbs. Honey, with the highest useagefrequency, appeared 121 times (67.98%), followed by Rhei Radix et Rhizoma, Cannabis Semen, and Aurantii Fructus. The medicine with the highest useage frequency was purgating medicine, followed by regulating-qi medicine and tonifying-deficieny medicine; the commonly used medical pairs were Rhei Radix et Rhizoma-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 Rhei Radix et Rhizoma-Cinnamomi Cortex, and Rhei Radix et Rhizoma-Pruni Semen. Conclusion Medication and compatibility of ancient TCM pills for constipation treatment in the show certain law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odern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medical research.

Key words: Zhong Hua Yi Dian; constipation treatment; pills; medication laws; data mining

丸劑是古代醫藥學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發明的一種簡便易行且有效的劑型,是天然的緩釋制劑,具有明顯劑型優勢[1]。丸劑為歷代醫家廣泛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如在現知最早的醫方書《五十二病方》[2]就有“冶蘼蕪本,防風,烏喙,桂皆等,漬以醇酒而丸之,大如黑菽,而吞之”“以茯苓,撮取大者一枚,F,F之以舂,脂弁之,以為大丸”等記載。丸劑歷久彌新,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之中。在藥物配

通訊作者:趙國平,E-mail:

伍、制作、藥效及主治等方面,丸劑都日臻成熟。本研究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分析古代通便丸劑的用藥配伍規律,為臨床用藥及藥物研發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研究以《中華醫典》(第五版) [3]作為古代通便丸劑的數據來源進行計算機檢索,以“大便不通”“大便硬”“大便難”“燥屎”“閉結”“便秘”“不大便”“燥結”“秘結”“脾約”“大便閉”“便結”等為檢索詞檢索相關文獻,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進行篩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具有明確通便作用且劑型為丸劑;②有明確名稱和藥物組成;③同方異名者,取常用名或者最早出現者。排除標準:①主治證型不明確;②雖然有通便作用,但主要治療其他病證;③無藥物組成或藥物組成不完整。

1.3 數據規范

按照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4]和《中華本草》[5]對所涉及的藥物名稱進行規范,如“巴豆仁”“川巴豆肉”規范為“巴豆”,“川白芷”“香白芷”規范為“白芷”,“白檳榔”“大檳榔”“雞心檳榔”規范為“檳榔”,“芎”規范為“川芎”,“川大黃”“錦紋大黃”規范為“大黃”等;“芍藥”在原文中并未細分,仍統計為“芍藥”。按照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九版)《中藥學》[6]對藥物功效進行分類。將數據錄入Excel2010,建立古代通便丸劑數據庫。

1.4 數據分析

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軟件對數據進行頻數及關聯分析。關聯規則的質量由規則的支持度和置信度來度量,如關聯規則“大黃羌活”中支持度指大黃和羌活在所有丸劑中同時出現的概率,置信度指出現大黃的同時出現羌活的概率。同時滿足最小支持度閾值和最小置信度閾值的規則為強關聯規則。本研究在Apriori算法模型中,設定最低支持度10%、置信度80%、最大前項數為2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高頻藥物

經篩選,最終納入古代通便丸劑178首,涉及173味藥物,總使用頻次為1247次,其中使用頻次≥10次的藥物有30味,占72.73%,見表1。其中使用頻次最高的藥物為蜂蜜,其次依次為大黃、火麻仁、枳殼等,由此可知古代通便丸劑以蜜丸為主。

2.2 高頻藥物類別

對178首丸劑中的173味藥物進行類別統計,使用最多為瀉下藥(22.77%),其次為補虛藥(14.84%)、理氣藥(12.83%)、解表藥(4.97%)等。

2.3 藥物間關聯分析

采用Apriori算法分析古代通便丸劑的組成藥物的關聯關系,得到單味藥、單味藥與藥對間關聯規則,按支持度從高到低排序分別見表2、表3。結果表明,蜂蜜可與大多數藥物相配和丸。聯系較緊密的藥物還有“郁李仁、大黃”“羌活、大黃”等。

3 討論

丸劑在我國醫藥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其劑型特點為歷代醫家廣泛應用。《神農本草經?序錄》載:“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互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并隨藥性,不得違越”,即根據藥物的性質特點,使用在不同的劑型之中。宋代醫家趙佶對丸劑的劑型特點也有深入的認識:“內治者自內以達外,湯醴丸散丹之類,見于服飲者是也。……丸者取其收攝,而其治在下,腹中之病及不可散服者,宜用丸也”[7]。《蘇沈良方?論湯散丸》云:“湯散丸各有所宜,……大體欲達五臟四肢者莫如湯,欲留膈胃中者莫如散,久而后散者莫如丸。又無毒者宜湯,小毒者宜散,大毒者須用丸。又欲速用湯,稍緩用散,甚緩者用丸。”從古代醫家的論述可知,丸劑具有藥性較緩、藥力持久且直達下焦的特點,主要選擇應用于治療下焦疾病,因此尤其適用于治療大便不通。

對古代通便丸劑用藥規律分析結果表明,用于通便丸劑的核心藥物主要有蜂蜜、大黃、火麻仁、枳殼、木香、檳榔等。其中蜂蜜雖然作為輔料應用于丸藥的制作中,但其本身對便秘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且不良反應小。主要涉及藥物類別為瀉下藥,其次為理氣藥、補虛藥等。常用藥配伍有郁李仁-大黃、羌活-大黃、郁李仁-檳榔-大黃等。從藥物的配伍規律來看,古代醫家常用理氣、補益等藥物配合攻下藥物,通過合理配伍,不僅能減少單味藥物的毒副作用,還可提高療效。

古人已經認識到不同的劑型可對人體產生不同作用效果,對于不同的疾患可以靈活選擇不同的劑型治療,進而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雖然本研究以通便丸劑作為研究對象,但是根據丸劑的特點,亦可將其廣泛應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療。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丸劑服后在胃腸道崩解緩慢,逐漸釋放藥物,作用持久;對毒、劇、刺激性藥物可延緩吸收,減弱毒性和不良反映,因此臨床治療慢性疾病或久病體弱、病后調和氣血者可多用丸劑[8]。

本研究采用數據挖掘方法分析《中華醫典》中古代通便丸劑的用藥規律,其結果可為現代臨床用藥及現代藥理學研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郭國富,陳天朝.略論中藥丸劑戰略優勢[J].中醫學報,2012,27(8):990-992.

[2]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M].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521-616.

[3] 中華醫典(第五版)[M/CD].長沙: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2015.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6] 鐘贛生.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7] 趙佶.圣濟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182.

[8] 劉玉瑋.中醫古代文獻中的中藥丸劑理論[J].時珍國醫國藥,2011, 22(1):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