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醫學影像技術的出路

醫學影像技術的出路

時間:2023-09-19 18:49: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醫學影像技術的出路,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醫學人文教育 醫學影像學 人文教育

隨著醫學影像設備及新技術的飛速發展,醫學影像學已是20世紀醫學領域中知識更新最快的學科之一。當今醫學影像學技術進入了全新的數字化時代,已經由單純以形態學改變進行診斷轉向以組織、器官的功能及代謝的改變進行診斷與治療方向拓展,由過去單純的輔助檢查發展成為集檢查、診斷和治療為一體的臨床學科,極大地推動了醫學的發展。臨床對醫學影像學的依賴程度愈來愈重,因此,對醫學生的影像學教學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及意義。

如今,醫患關系日趨緊張,大部分原因在于部分大夫特別是年輕大夫,缺乏醫學人文知識及技能,缺乏溝通,缺少關愛、同情之心,不合理診治,以利益為中心等一些社會現象無聲地滲入校園,對醫學生單純的心靈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在醫學生誓言面前,大家是否還能保持一顆虔誠的心?

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應該包括人文關懷,生命教育,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以文、史、哲、藝術、倫理等人文知識為內容的教育,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人性教育,是以提高人的人文素質和培養人的人文精神為目的的教育,具有塑造人格品質、熏陶人文氣質,培養德性、完善心智的作用。人文教育與德育具有內在統一性。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強化人文教育,并通過人文教育加強和促進大學生德育。

針對醫學生,我們應該在醫學教學中融入醫學人文教育。“醫學人文教育”是指在醫學教育過程中通過開設醫學人文課程,對醫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提高醫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醫學職業道德,并在未來的醫學職業生涯中能夠對患者實現人文關懷。

醫學人文教育的本質使命是培養醫學生的人文關懷,強化醫學生的人文技能。醫務工作者的人文關懷欠缺表現在:對患者缺少關愛、同情之心,在醫療過程中未能體會患者的痛苦,未能努力做到減少患者的痛苦與損害。人文技能欠缺主要表現在:與患者溝通能力有限;治療過程中發生醫療糾紛、醫療事故,不能尋求法律途徑進行訴訟、維權;等等。溝通交流技巧的欠缺,往往容易導致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在理解上的差異,是催生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

醫學影像專業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基礎和專業技術知識的醫學影像學醫師。但是,我們還對非醫學影像專業如生殖方向、法醫方向、基礎醫學等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學生進行教學。在影像教學中,必須針對學生的專業需求,兼顧學生的基礎學科如病理、生理、解剖等知識進行講解,理解醫學影像與人體病理、生理之間的聯系,而醫學影像學檢查技術涉及X射線,如果大夫在臨床診治過程中,不加分析地不合理應用涉及X射線的檢查,就有可能導致X射線對人體產生不必要的損害,而產生醫患糾紛。

我們既是醫學影像學醫師,又是醫學院校的教師,作為“雙師型”的我們在對醫學生進行醫學影像學教學時,肩負著的責任不僅僅是傳授醫學影像知識,更多的是培養醫學生面對生命的責任感,同情心,奉獻精神;培養他們的人文關懷、人文技能。因此,在教學中,應積極開發醫學專業課程中的人文精神,使人文教育貫穿于醫學生整個學習生涯至職業生涯中。具體做法如下:

1.教學內容上

精心制作高水平課件,利用VCD、實物圖片及PACS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針對不同的疾病,如何應用不同的影像學檢查技術,以達到有利于患者方便、快捷、經濟而不重復檢查,特別是對婦女、兒童的醫學影像檢查,能夠避免使用涉及X線的檢查,應當盡量避免,而選擇無X射線的檢查如核磁共振、超聲等。

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灌輸放射防護意識,重視自己及患者的身體健康。例如,放射檢查過程中,加強放射防護意識,影像學工作者應積極采用屏蔽防護及距離防護措施,正確進行放射操作,定期檢測所接受的劑量。對患者而言,應對其選擇恰當的放射檢查,每次檢查的照射次數不宜過多,除診治需要外,也不宜在短期內作多次重復檢查。在投照時,應當注意照射范圍及照射條件,對照射野相鄰的性腺,應用鉛橡皮加以遮蓋。

2.充分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用自己優良的言行影響學生,起到情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盡量采用生動、風趣、幽默的語言,保持學生的興趣及課堂氣氛活躍;適當板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必要的筆記思維訓練過程;適當提問、展開討論,啟發、引導學生,與學生交流。在講解臨床病例的時候,適時地穿插必要的醫學人文教育。在實踐教學中,用實例進行教育,如有一位臨床醫生,病人找他看病,病人說全身痛,醫生不仔細對病人體檢,就開全身的CT及核磁共振等高級檢查,既浪費病人的時間、加重病人的經濟負擔,又浪費衛生資源。以此為例,教導學生一定要認真對待病人,仔細體檢,掌握檢查原則即方便、經濟、簡單,一切以病人利益最大化。

保持學生的興趣。講述一些影像領域的里程碑事件,讓故事啟發學生。如放射的歷史起源: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并命名了X射線,他將夫人別魯塔的手放到照相底板上用“X線”照了一張照片,這是人類的第一張X線照片。X射線的發現是他為人類奉獻的一份最珍貴的禮物,為人類利用X射線診斷與治療疾病開拓了新途徑,1901年他成為諾貝爾獎金第一位物理學獎金獲得者。鼓勵學生保持一顆不斷專研科學的心,努力學習與探索,期待能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引用生活事例。對影像學術語進行講解時,生僻的術語往往讓學生疲憊,聯系生活事例的形象比喻,往往讓學生牢記于心,如雨天老人滑倒,髖部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多考慮股骨頸骨折。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老人上下樓梯或斜坡,能伸手攙扶一把,舉手之勞,但是對老人,卻是很溫馨的關懷與幫助。

3.開展注重實踐、回歸社會的課外醫學人文教育活動

培養醫學生人文關懷和技能。制定醫學生課外醫學人文教育計劃、措施及適當考核辦法,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理解醫學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及意義。例如:

(1)學生每學期留一些時間參與義務護工,到社區,基層醫院或鄉村做義務護工,培養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

(2)見習期,跟隨優秀老師認真了解幾位病人的診療經過,了解病人因為病痛所受的折磨,感受老師為治病所經歷的千辛萬苦,樹立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的意識;

(3)每學期寫一份實踐記錄并做匯報,將對病人疾苦的感同身受升華為工作的動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醫學院教師在工作、生活過程中也要不斷積累,不斷升華自己,讓醫學人文精神滲透于自己的言談舉止中,才能真正在專業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的價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學生對信仰的追求,養成學生的關愛情懷,使他們通過認識生命的起源、發展和終結,進而認識生命、理解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并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樂觀、積極的人生觀,并在職業生涯中真正履行醫者仁心的職責。

參考文獻:

[1]白山,軍斯汗,王紅,彭麗.三結合教學模式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1,31(3):407-409.

[2]秦自強,李孝華.高校人文教育的德育功能探析[J].,2010,(5):252-254.

[3]葉德明.我國醫學人文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