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考試成績分析

考試成績分析

時間:2022-07-19 23:57:3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考試成績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考試成績分析

第1篇

【關鍵詞】 護理實習生;崗前培訓; 成績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job training on nursing interns.Methods To carry out pre-job training on the 155 nursing interns. After the training an examination based on the training will be held.Result Nursing interns of different qualifications and schools had mastered the training well. But nursing interns of different qualifications had a little difference on mastering the knowledge point. They need to be trained and cultivated more.Conclusion The pre-job training on nursing interns is based on clinical practice. We should quickly adapt to the changing of role and training with focu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knowledge levels of nursing intern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Key words] nursing intern; pre-job training; score analysis

作為教學醫院,實習護生是不可缺少的,同時護理隊伍的新鮮血液也由實習護生來補充。為了保證護理安全,讓病人滿意,對實習護生上崗前進行培訓,包括相關理論知識、基礎護理操作、健康教育方式等方面的規范化訓練,在使實習護生減少操作失誤、減輕病人痛苦方面都有一定幫助[1]。實習生臨床實習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踐過程,是系統學習知識的演練,作為教學醫院,每年都承擔醫學院校的實習任務,為了使護理實習生能盡快進入角色轉變,近年來一直對實習生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后針對實習生對培訓內容掌握情況進行考核,對考試成績進行分析,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接受能力,為下臨床實習打下基礎。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09年度醫院接收的護理實習生共155名,主要來自六所大中專醫學院校,其中本科護生17名,專科護生121名,中專護生17名。

1.2 培訓方法 因各學校到醫院實習時間不同,分期分批對實習生進行崗前培訓,主要內容包括:醫院概況、學習醫院規章制度、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理相關內容(護理核心制度、消毒隔離、儀容儀表、護理文件書寫、護理操作、工作流程、護理溝通技巧等)為主,培訓時間為1周,培訓方法以講授為主,對操作等內容觀看視聽教材(錄像或VCD) 并配合實際演練。

1.3 考核方法 根據培訓教材的內容,考試題型分為選擇、判斷、填空、簡答,緊緊依靠培訓內容,及格分數60分,不及格重新自學后補考,延期下臨床實習,直到熟練掌握培訓內容。

2 結果

2.1 不同學歷間護理實習生考試成績比較 不同學歷間護理實習生考試成績比較平均分依次本科90.5分,大專86.22分,中專83.68分,雖然培訓的內容及方式、方法均一致,但本科、專科、中專在理解及掌握培訓內容上略有差距。

2.2 不同醫學院校護理實習生考試成績比較 不同醫學院校護理實習生考試成績比較,依次為93.55分、90.5分、82.48分、81.96分、81.76分、78.45分,可以看出不同的醫學院校護理實習生對知識理解及掌握的程度存在差距,93.55分和90.5分分別是護理本科院校,個別院校的護理實習生對老師培訓時所傳授的知識理解不透,存在偏差。

3 討論

3.1 崗前培訓內容要緊密聯系臨床實際,通俗易懂 培訓的內容多以臨床實例進行講解,培訓教案護理部提前審閱,多媒體課件要求圖文并茂,利于同學理解和掌握,課堂培訓的內容同學很容易消化吸收,護患溝通技巧內容多以案例進行,對于消毒隔離及院感相關內容老師現場演示,加深記憶。可以看出不同學歷的護生培訓后考試成績平均分均在80分以上,本科達90分以上,本科護士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方面明顯高于專科和中專護生。考試中專護生中有2人成績低于60分,延期下臨床實習,重新學習再次考試分數均達80分以上,方可開始正式實習。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實習生對科室特殊交待,特殊人重點帶教。

3.2 不同學校的實習成績略有差異 155名護理實習生來自不同的醫學院校,在教育、價值觀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醫院對實習生的標準只有一個,在實習期間要將她們培養成為將來合格的護理人員,就必須根據她們的教育背景和特點,使不同水平的護士通過崗前培訓,行為和標準得到統一。不同院校的護生培訓后的成績從78.45~93.55分不等。據了解現在的護理院校多,招收的人數多,護生的素質有一定的差異,雖然同在一起培訓,時間、地點、培訓老師、考試內容均一樣,但同學理解掌握的程度略有差異,提前召開科室帶教負責人會議,對護理實習生的情況提前向科室反饋,使在帶教過程中對于薄弱學校的學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重點加強帶教。

3.3 護理技能培訓不容忽視 護理工作就是護士運用各項護理技能滿足病人需求,為病人服務的過程[1]。因此,崗前培訓護理操作培訓必不可少,以衛生部50項護理操作光碟為教材,為護生播放操作錄像,對同學提出的疑問進行答疑,考試中將操作的內容融在其中。盡快與學校學的理論聯系起來。護理技能的培訓都要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有統一標準、有實踐、有考核,同時要將新技術、新技能融會貫穿于培訓當中,使新護士進入臨床后能夠盡快地適應工作。

4 結論

4.1 護理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 靈活的培訓方式,使護生在課堂上能與老師互動,多種培訓方法的運用和人文教育的引入,使實習生對原本枯燥的學習內容有了更多的期待,愿意學習更多的知識充實自己,臨床實習是護生學習和操練護理技能最重要的階段,該階段護生不可避免地暴露在職業危險中[2],如護士職業性損傷的預防及防護的培訓,認真聽,不時向老師提出問題。如護生不了解病歷書寫規范,而在崗前培訓中適時地為實習護生補上這一課,使實習護生在畢業實習前掌握此項基本功,為他們以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打下良好地基礎[3]。通過扎實的崗前培訓,實習生分配至臨床后,能很快進入角色。

4.2 提高了實習生的素質 實習生通過系統的學習服務理念,護士素質、溝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識,調動了實習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她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應變能力也得以提高,在臨床的實習中能很好的與病人溝通。彌補了實習護生上崗前準備不足,操作水平較低等缺點,提高了病人對實習護生滿意度。

4.3 減輕了臨床的帶教壓力 通過規范化的崗前培訓及考核,使來自不同區域、不同學校的護理實習生都能夠很快的熟悉醫院的環境、醫院對實習生的要求、初步掌握醫院的規章制度和護理新制度,各項護理操作標準,適應護理實習生的角色轉變。規范化培訓為臨床的帶教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減輕了臨床帶教的壓力,同時,也使實習生能夠更好的適應臨床環境,得心應手地開始臨床實習工作。

參考文獻

1 宋燕虹,劉宇.新護士轉正前操作考試結果分析及培訓.中國護理管理,2005,5(5):35-38.

第2篇

從今天算起,離中考還有19天的時間,考前這段時間,師生都進入了最后的復習、調整和沖刺階段。這19天應該是學生思想最為復雜的時候,面對即將來臨的中考,教師的叮囑、家長的嘮叨,學生自身的失望、悲觀、緊張、期待蜂擁而來,學生容易變得煩躁、意志消沉,或者無所事事不知該做些什么,他們往往會在癡癡構想未來中虛度光陰,善于幻想而不會付諸行動,想得多做得少,時間就在茫然失措中悄悄流逝。所以,考前19天,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很關鍵。而我們的大部分教師,面對越來越近的中考,越來越少的時間,往往顯得比學生還緊張,根據以往的經驗,有的老師把自己和學生都深深地陷入題海中摸爬滾打,弄得自己和學生都疲憊不堪,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我認為,幫助學生有一個輕松的心態來對待即將到來的中考才是畢業班教師的首要任務。那么,在最后的19天里,教師應該做些什么呢?我認為,我們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做好三個“準備”:

一、準備好“心情

中考是學生人生中的第一次大型考試,在這樣一個人生的轉折點上,每個沒有經歷過大事的初中生都難免緊張。歷年中考都有這樣的現象:一些平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因心情緊張、心理素質不穩導致考試失利;而有一些學生,雖然平時成績一般,但因為考試時能沉著應考、心理素質穩定反而能考出好成績。對于我們來說,中考前19天,首先要教會學生調整好心態,準備好“心情”準備好“心情”的第一步是教學生戒驕戒躁。先對學生進行分類,平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往往認為自己已經學得差不多了,驕傲心理常有。其實,這一類的同學,知識可能掌握了,但是答題的技巧,應試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可能還是欠缺。我們都有這樣的共識:平時學習優秀的同學,往往聽不進別人的建議,換句話說就是有點自負。這時候,由班主任出面調整是最好不過的了。因為班主任在學生中享有任何人都比不上的權威性。班主任在做優秀學生工作時,要講究和風細雨,命令性的語言常常會引起優秀學生的反感。必要時,班主任可以讓優生互相交流,取長補短,讓優生看到“山外有山”,自然就不會傲慢無物了。對于平時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我們也要教他準備好“心情”,尤其是那些平時成績不穩的同學,有時成績好,有時成績差。產生這種結果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學生的心理素質不佳。面臨大考,這一類學生更是需要重點輔導。輔導的重點首先就是要消除學生的擔憂心理,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作為班主任來說,要聯系任課教師分析這些學生的不足,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接受現實學習水平,不要未考就做自我否定。教學生放下思想包袱,消除考試壓力,進而樹立考試必勝的信念。

二、準備好“身體”

身體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學習生活忙碌而繁雜,更需要有一個好身體來支撐。只有讓學生把體能調整到最佳狀態,才能考出成績和水平。我們要時刻提醒學生,臨到中考,更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同時督促學生午睡,保證學生有充足的睡眠。學生精神飽滿,思維才能活躍,臨場才能以充沛精力和體力一搏。中考前19天,學生對知識的貯備基本定型,這時就沒有必要拼命擠時間苦學了,如果苦學只能導致越來越差的效果。因為睡眠不足,學生體質就會下降。體質下降,學習時間就不能保障。如果身體狀況極差,還可能導致疾病的產生。目前,我們重點抓好每天的兩操,教育學生充分利用這點保貴的時間來鍛煉好自己的身體,要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來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像昨天上午課間操一樣,有的班級體育委員跑完了兩周后就直接把本班隊伍帶到樓陰處,這種做法只能讓學生滋生減輕怕重的念頭,這點苦就吃不了,怎能有出息!

三、準備好“方法”

在準備好“心情”和“身體”的前提下,還要教學生準備好“方法”準確,適當的學習方法不僅能節省時間而且能提高效率。 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梳理知識,沙場點兵。任何一門學科的復習,教師都要教學生不能脫離課本。到了最后的復習階段,有很多教師就不再強調學生看課本了,其實這種做法犯了舍本逐末的錯誤。初中三年的內容多而繁雜,很多知識學過以后由于使用的機會少,學生相對來說較為陌生。因此考前應該把課本從頭到尾看一遍,把相關的知識點畫下來,達到溫習的目的;重點知識要重點圈畫重點復習。做到有條不紊、重點突出。

2、精選練習,題海淘寶。總復習一開始,我們教師都會印發大量的試題給學生做,這些試題,很多教師和學生在做完后就丟棄一旁或者束之高閣了。這樣,就算考試遇到了做過的題目也會因時間過長而淡忘了。其實,教師在第一輪復習時給學生提供的練習題就已經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棄之不用著實可惜。所以,教師應該給學生時間將做過的題目重新進行梳理,尤其是曾經做錯的題,更要淘出來重做以引起注意。再次,教師在中考前19天,要精選、重組幾套高質量的綜合題給學生做,尤其是理科教師,甚至可以估題。

第3篇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護理;翻轉課堂

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基礎護理學期中考試內容為排泄護理、藥物護理兩章,總分100分,其中客觀題72分,主觀題28分。13高護7、8、12班是老師甲上課,9、10、11班是老師乙上課,9班和12班是翻轉課堂實驗班,另外4個班級為對照的常規教學班級。這6個班經方差分析兩兩比較從12個班級中選出同質班級,具有可比性。

1 期中考試成績描述

7-12班的任課老師、最高分、最低分、成績平均分及不及格人數如表1。

2 結果

2.1 方差齊性檢驗表

從表2可以看出,顯著性為0.064,大于0.05,認為各班級客觀題成績的總體方差是相等的。

2.2 方差分析表

從表3可以看出,總離差平方和為35535.443,組間離差平方和為4135.687,組內離差平方和子31399.756,在組間離差平方和可以被線性解釋的部分為19.150;方差檢驗F值為8.851,對應的顯著性小于0.001,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認為六個班級中至少有一個班與另外一個班存在顯著性差異。

2.3 多重比較表

從表4可以看出,班級9與班級7、8、10、11、12中的任意一個班級顯著性都小于0.05,可以認為9班與其他任意一個班級存在顯著差異,其他各班級之間差異不顯著。

3 結論和分析

9班本次考試平均分大幅少于其他班級,12班與其他班級差異不大。分析原因如下:

3.1 老師方面

兩位老師都是青年教師,教學經驗尚不是很豐富,但是她們非常勤奮也非常辛苦,課前兩位老師準備了大量的微課、導學案、視頻、課件等教學材料,又要聯系電教中心和準備網絡、教室等硬件設施。通過多次課堂聽課,兩位老師都準備充分,引導學生展示、討論、交流和擴展所學內容,演示正確,以身作則。現有的班級學生接近六十人,兩位老師除了備課和上課花去大量精力外,課堂要兼顧所有的學生比較困難。老師甲來校剛滿兩年,擔任班主任剛滿一年,親和力較高,可能沒有做到嚴格要求,學生因此對自己沒有高要求,個別學生甚至完全放松自己。

3.2 學生方面

從近兩次的學生反思來看,學生想法很多。部分學生對于選為實驗班較為驕傲,部分學生開始時對這種方式感到新奇,積極配合,過一段時間就失去興趣了,部分學生認為基護太簡單了,不用下功夫。課堂上課時,每次匯報和展示的都是那么幾個同學,個別同學不太積極參與。9班個別學生學習態度不認真,不管是理論課還是練習課,都不積極參與,已與班主任和學生本人溝通。

3.3 硬件方面

目前網絡帶寬不夠,用的是家庭用路由器,學生下載微課和視頻等資源要很長時間,經常登錄不上去,不足支持以班級五六十位同學在線或下載。現在對學生檢測是兩位老師打印練習題進行課堂檢測,這樣既耗紙張又耗時間,并且全部學生的檢測結果不能立刻反映出來。現在用的教室是原來的實訓室,學生上課期間老師在整個實訓室來回跨度大,可能無法關注到每一位學生。

4 建議

4.1 盡量小班教學

翻轉課堂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學生能夠學會自主學習,老師可以勻出時間來對部分學生進行指導。現有的班級規模較大,接近60位學生,老師不足以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建議以后再進行翻轉課堂時,盡量小班教學,并且多關注較少發言的學生和成績較差的學生。課前分發的導學案將知識學習分解為一節一節的,學生的整體學習會支離破碎。建議兩位老師上課期間最后至少留出15分鐘左右的時間把本次課的重點內容再給大家總結一下。

4.2 建議也在三年制護理學生中開展翻轉課堂

五年制護理專業學生相對而言,學習習慣不佳,未掌握學習方法,學生只是單純地完成導學案,沒有利用導學案去學習書本知識點。三年制護理專業學生經過這半個學期的觀察,學生做筆記的習慣非常普遍,練習也積極主動,未來開展翻轉課堂的基礎比較好。

4.3 教室、宿舍、實訓室網絡全覆蓋,建立學習和檢測的平臺或APP

第4篇

學生考試成績,作為一項衡量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師授課效果的重要指標,在教學評價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學評價提出了更為客觀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學習成績進行統計和評價的過程中必須借助于相關的統計學知識,從考試成績中充分挖掘出有意義的教學資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以我校2010屆高三理科兩個班級學生省質檢理綜成績為例,介紹如何應用SPSS統計軟件對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和評價,以期為教學活動提供一定的幫助。

二、SPSS簡介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即社會科學統計程序,是一款享有“世界優秀統計工具”之美譽的專業統計軟件,它和統計分析系統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以及生物醫學程序BMDP(Biomedical Programs)并稱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三大統計學軟件。SPSS可以用對話框的形式實現各種管理和分析數據的功能,擁有數據管理、統計分析、圖表分析和輸出管理等功能,從而實現描述性統計分析、均值比較和相關分析等分析功能。它具有操作簡便,統計分析方法全面,圖形繪制快捷等優點,作為一種有效的統計工具,SPSS已經廣泛應用于生物學、心理學和醫學等各個領域,近年來,SPSS在教育教學統計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三、應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試卷分析

(一)數據收集和分析內容

1.調查對象

三明二中2010屆高三(8)、(9)班學生省質檢理綜成績。

2.成績分析內容

(1)試卷成績分析

主要包括,學生人數、參加考試人數、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標準差和成績分布是否呈正態分布等。

(2)學生成績分析

比較高三(8)和(9)班,兩個不同班級的學生成績是否有差異,以及兩個班級男生和女生成績是否有差異。

(二)應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試卷分析

首先可以將學生成績輸入Excel中,然后導入SPSS中,主要設置的變量包括編號、姓名、班級、性別、理綜成績等。數據處理操作步驟如下:

1.定義分數段

在成績分析時,為了更直觀地看出不同分數段學生人數及其所占比例,這里可以將分數轉換成分數段,SPSS中具體操作如下:點擊Transform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轉換重新定義不同變量),彈出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重新定義不同變量)對話框,把“理綜”成績這個變量輸入Output Variable(輸出變量)對話框中,在Name(名字)欄目中輸入“分數段”,單擊Change(改變);然后單擊Old and New value(舊的和新的值)按鈕,選擇Range(范圍),在其下欄目中輸入相對應的分數范圍,由于理綜總分為300分,180分代表及格,所以用0179.9,Value(值)中輸入50用來代表不及格的分數,單擊Add(添加);同理,我們可以定義60、70、80、90分段的分數段,如圖1所示。

圖1 定義分數段對話框示意圖

2.成績分析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試卷分析,繪制成績分布直方圖和Q-Q概率圖對本次理綜考試情況進行正態分布分析,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單擊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分析統計學描述頻數分析),在彈出的Frequencies(頻數分析)對話框中,把“理綜”和“分數段”兩個變量導入Variable(變量)中;點擊Statistics(統計)按鈕,在彈出的Frequencies:Statistics(頻數分析:統計)對話框中,選中Mean(平均分)、Std deviation(標準偏差)、Minimum(最低分)、Maximum(最高分)和Range(范圍)這五個常用指標,單擊Continue(繼續),返回主對話框,點擊Charts(繪圖)按鈕,在彈出的Frequencies:Charts(頻數分析:繪圖)對話框中,選中Histograms(柱狀圖)和其下的With normal curve(正態分布曲線),再點擊Continue(繼續),返回主對話框,點擊OK按鈕,就可以獲得學生總數、缺考人數、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優、良、中、差和不及格人數分布及其百分百直方圖,統計結果如表1、表2和圖2所示。

表1 學生理綜成績基本統計情況

表2 學生理綜成績分布情況

教育學與統計學理論認為,一次難度適中信度可靠的考試,其成績分布應該接近正態分布(陳捷,2008),文章為了驗證本次理綜考試是否符合正態分布,采用Q-Q概率圖對考試成績進行正態分布分析,具體操作如下:執行Graphs(圖表)Q-Q,打開“Q-Q Polts”( “Q-Q 圖”)對話框,將“理綜”作為變量輸入Variabls(變量)中,其他采用系統默認選項,點擊OK按鈕,就可以得到學生理綜成績正態分布Q-Q概率圖,如圖3所示。

3、考試成績差異性比較

(1)不同班級之間學生理綜成績比較

執行AnalyzeCompare Means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分析比較方法獨立性T檢驗),在彈出的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獨立性T檢驗)對話框中,把“理綜”選入Test Variable(檢驗變量)對話框中,將“班級”選入Grouping Variable(分組變量)對話框中,單擊“Difine Groups”(分組)按鈕,在彈出的Difine Groups(分組)對話框中,在Groups1(第1組)中輸入8班;在Groups2(第2組)中輸入9班,點擊Continues(繼續)返回主對話框,單擊OK,完成比較,統計結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 不同班級學生理綜成績情況表

表4 不同班級學生理綜成績獨立樣本T檢驗

表5 男女學生理綜成績情況

(2)男女學生理綜成績比較

操作步驟同(1),得到統計結果如表5和表6所示。

表6 男女學生理綜成績獨立樣本T檢驗

四、結果分析

1.從表1可以得到,參加理綜考試的學生人數為107人,沒有缺考學生,平均分為211.55分,標準差為41.63,最高分為273分,最低分為85分,全距為188分。說明本次考試整體難度較高;標準差為41.63,最高分與最低分的差距為188分,說明這兩個班學生理綜水平兩極分化較大,這可能與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有關。

2.從表2和圖2可知,大部分的學生集中在良、中和及格分數段,不及格的人數占到約20%,而優等分數段的學生僅有一人,主要是由于這兩個班級都是平行班,尖子生較少;此外,本次理綜考試的難度偏大導致及格率較低。而從圖3學生成績正態Q-Q概率圖看,盡管有一定數量的學生成績在趨勢線附近有波段,但從總體來看,基本還是呈直線分布,因此,本次理綜省質檢考試成績還是可以近似認為呈正態分布。

3.表3和表4顯示,高三(8)班和(9)班兩個班級學生理綜成績的平均分分別為213.91分和209.15分,雖然(8)班的平均分高于(9)班,但是兩個班級學生的成績沒有顯著差異(P=0.557>0.05);表5和表6結果顯示,兩個班級男女生的理綜成績平均值分別為211.36分和211.89分,男女生理綜成績沒有顯著差異(P=0.95>0.05)。

五、總結

第5篇

查詢時間

2018年徐匯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成績將于2018年2月1日20:00公布。

2018年徐匯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高三科目(語文、數學、外語)合格性考試成績現開通查詢。考生可登錄“上海招考熱線”網站或“東方網”,通過輸入學業水平考試通知單上的12位報名號(報名號亦可通過歷年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通知單獲取),密碼為報名時所填考生證件號碼(最后不含字母的六位數字),查詢各科成績。

查詢辦法

2018年徐匯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分“合格”“不合格”兩類,考試成績只公布合格或不合格,不公布分數。合格性考試合格分數線以卷面成績的標準分值劃定。經過教育測量、教育統計、教育教學等方面的專家測算,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對本次考試的試卷難度、成績分布進行計算分析,確定本市各科目的合格標準。查詢結果中“/”表示未報考該科目考試,“Q”表示該科目考試缺考。考試成績以下發的成績證書為準。

查詢入口

線路一:2018徐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查詢入口

線路二:2018徐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查詢入口

東方網:2018徐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查詢入口

復核時間

考生若對本人的成績有疑問,可在2018年2月2日10:00—3日16:00登錄“上海招考熱線”網站(點擊首頁中的“成績查詢”欄目進入)申請網上成績復核,按照系統提示輸入相關信息并提交。成績復核是核查答題紙姓名、報名號等是否與考生本人對應,試卷有無漏評、漏閱,小題得分是否漏統,各小題得分合成后是否與提供給考生的成績一致等。成績復核結果只向考生提供所復核科目成績等級。成績復核不重新評閱答卷,考生本人不得查閱答卷。

復核辦法

1.考生使用考試通知單上學業考報名號作為用戶名登錄成績復核系統,初始密碼為報名時所填的考生證件號碼最后不含字母的六位數字,登錄后可以修改密碼。

2.登錄后,在申請頁面勾選需復核的科目后點擊“提交申請”,看到提示“提交成功”字樣表示申請完畢,退出請點擊“退出系統”按鈕。

3.考生如需增加復核的科目,可在復核申請的時間段內再次登錄系統增加科目。復核科目以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最后一次網上成功提交的為準。

第6篇

查詢時間

2018年寶山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成績將于2018年2月1日20:00公布。

2018年寶山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高三科目(語文、數學、外語)合格性考試成績現開通查詢。考生可登錄“上海招考熱線”網站或“東方網”,通過輸入學業水平考試通知單上的12位報名號(報名號亦可通過歷年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通知單獲取),密碼為報名時所填考生證件號碼(最后不含字母的六位數字),查詢各科成績。

查詢辦法

2018年寶山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分“合格”“不合格”兩類,考試成績只公布合格或不合格,不公布分數。合格性考試合格分數線以卷面成績的標準分值劃定。經過教育測量、教育統計、教育教學等方面的專家測算,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對本次考試的試卷難度、成績分布進行計算分析,確定本市各科目的合格標準。查詢結果中“/”表示未報考該科目考試,“Q”表示該科目考試缺考。考試成績以下發的成績證書為準。

查詢入口

線路一:2018寶山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查詢入口

線路二:2018寶山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查詢入口

東方網:2018寶山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查詢入口

復核時間

考生若對本人的成績有疑問,可在2018年2月2日10:00—3日16:00登錄“上海招考熱線”網站(點擊首頁中的“成績查詢”欄目進入)申請網上成績復核,按照系統提示輸入相關信息并提交。成績復核是核查答題紙姓名、報名號等是否與考生本人對應,試卷有無漏評、漏閱,小題得分是否漏統,各小題得分合成后是否與提供給考生的成績一致等。成績復核結果只向考生提供所復核科目成績等級。成績復核不重新評閱答卷,考生本人不得查閱答卷。

復核辦法

1.考生使用考試通知單上學業考報名號作為用戶名登錄成績復核系統,初始密碼為報名時所填的考生證件號碼最后不含字母的六位數字,登錄后可以修改密碼。

2.登錄后,在申請頁面勾選需復核的科目后點擊“提交申請”,看到提示“提交成功”字樣表示申請完畢,退出請點擊“退出系統”按鈕。

3.考生如需增加復核的科目,可在復核申請的時間段內再次登錄系統增加科目。復核科目以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最后一次網上成功提交的為準。

第7篇

關鍵詞:成績評價;數據預處理 ;成績分布

一、引言

“多元智能理論”之父加德納說過:“過去和現在我們都應該相信評估是對于教育發展最有力的手段”,一個完整的教育教學環節必須要包含評價分析這一環節。考試成績是對教育教學成果的量化,運用正確合適的方法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價分析,可以使學生洞悉自己的位置,使教師和學校決策者洞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優化教育資源。國外有專門的國際教育評價協會(IAEA)、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EA)、學生考試研究中心(CRESST)、研究學習過程性指標(NSSE)的機構一直在研究教育規律和評價標準。

教育統計學的研究歷史很早[1],研究的方法從描述統計---推斷統計--多元統計分析,美國的桑代克(E?L?Thordike)為了達到“極力以心理學與統計學為工具而研究教育學,使教育科學化”的目的,于1904年撰寫了社會統計學應用手冊《心理與社會測量導論》,這是世界上第一本有關教育與心理統計學的專著。

二、成績分析的數據預處理

學生成績信息一般包括:學院、專業、班級、年級、學期、性別、籍貫、課程、學號,可從中研究課程之間相關性、考試難度區分度等信息。在評價分析之前,要對成績做數據預處理,一方面要針對職能部門的需求做預處理,另一方面要從統計分析的方便性、后續研究考慮。

(一)、成績格式轉化

(二)、成績分布

目前針對成績分布特點的討論不斷,統計上的分布最常見的是正態分布,有人認為成績分布不是正態分布,是負偏態分布(即高分較多),正好說明教育產生了效果。我們針對高等數學課程進行研究,利用2007-2008年的數據,發現成績分布呈現雙峰特點,是負偏態分布(即高分較多),不是正態分布。

根據考試的目的不同可將考試分為選拔性考試和合格水平考試。選拔性考試是一種難度競賽考試,它期望學生的考試成績呈現正態分布,出現比較極端的分數分布,從而有利于甄別和選拔。各種競賽和升學考試等都屬于選拔性考試。合格水平考試是一種成就考試,旨在考核學生是否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并不要求學生的分數呈現正態分布,反而希望學生成績的分布能呈現負偏態分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清考等都屬于合格水平考試。從學校教育目的的角度看,合格水平考試是更具有普遍意義的學校考試。因此,學生考試成績呈現負偏態分布時,說明教學恰恰是成功的[2]。

(三)、針對需求的數據處理

通過與教務處老師的交流,了解到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有:重要課程主要特征(均值、優秀率、不及格率)年度變化、重要課程匯總(均值、等級成績率、樣本容量)。

我們分析了重要課程的各個年度均值、優秀率、不及格率,此處為節省篇幅僅列出4門課程的相關數據表,從中發現:

1、《高等數學》課程的平均分和優秀率呈逐年下降趨勢,需要盡早穩定下來。

2、《大學物理》的不及格率偏高,這是學生因素還是教師因素,需要繼續分析。

2、《電路分析基礎》起伏較大,需總體控制。

3、《電子電路基礎》的不及格率偏高,平均分偏低.

三、結束語

考試成績是對教育教學成果的量化,運用正確合適的方法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價分析,可以使學生洞悉自己的位置,使教師和學校決策者洞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優化教育資源。有些細節的研究工作很重要,但是在學術界至今仍是空白,例如:基于成績分布,發現普遍不是正態分布,那么到底是什么統計分布呢?這一問題,我們做了探索性分析,發現極值(Ev)分布和韋伯(Weibull)分布是最接近的兩個。

參考文獻:

[1] 互動百科:教育統計學 http://

[2] 張國才,學生學習成績負偏態分布的合理性,江蘇高教[J],2002 (2):74-76

[3] 吳喜之,統計學:從數據到結論[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8

第8篇

【關鍵詞】剪貼板;公式;填充柄;成績統計

1.前言

每個學期的期末考試后,教師評分完成后,就必須需登錄到校園網的教務管理系統的教師成績管理模塊中進行學生成績的錄入和提交。提交完成后,教師還要根據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做出成績分析表和成績分析柱形圖,從而根據成績分析的結果,調整下一學期的教學計劃和策略、期末試卷的出題難易程度。可是教務管理教師成績管理系統的成績統計功能不能滿足教務處規定的成績統計要求,教師在提交狀態復制學生成績到Excel2003的工作表中,學生的成績是常規型,而且成績前有空格,就算刪除成績前的空格,也無法通過改變數據格式將成績改為數字型,這就給教師進行學生成績分析帶來困難。教師為了完成成績分析這一項工作,只得在教務管理教師成績管理系統中錄入一遍成績,再在Excel2003中重新錄入一遍成績,這樣不但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而且也浪費了教師的寶貴時間。

2.巧用word2003的“選擇性粘貼”和“文本轉換為表格”功能制作成績表

Word2003的“選擇性粘貼”功能可以將復制的XML格式文本變成無格式的文本,“表格”菜單中“文本轉換為表格”功能可以將文本轉換為表格,將Word2003的這兩項功能結合起來就可以制作一個符合數據管理要求的學生成績表,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登錄到教務管理系統的教師成績管理模塊中,在提交狀態選定學生成績,單擊“編輯”菜單的“復制”命令。

(2)啟動Word2003,單擊“編輯”菜單的“選擇性粘貼”命令,出現“選擇性粘貼”對話框,在此地對話框中選擇“無格式文本”,然后單擊“確定”命令按鈕。

(3)按住Ctrl+A鍵(全選),將復制的學生成績全部選定,然后單擊“表格”菜單的“文本轉換為表格”命令,出現“將文本轉換為表格”對話框,不改變此對話框中的任何設置,在此對話框中直接單擊“確定”命令。

(4)由于序號前有空格,就會造成數據向后錯位一列,選定錯位的數據,按住鼠標左鍵不放拖動,將數據拖動所需的位置上,然后松開鼠標左鍵。

(5)選定整個表格,單擊“編輯”菜單的“復制”命令。

(6)啟動Excel2003,單擊工作表(如Sheet1)中的第一個單元格,然后再單擊“編輯”菜單的“粘貼”命令。雙擊工作表標簽Sheet1,將此工作表改名(如學生成績表),每個教師可根據自己的習慣給包含學生成績的工作表命名。

3.使用Excel2003擴充教務管理系統教師成績管理模塊的學生成績統計功能

3.1 制作學生成績分析表

在Excel2003的另一工作表中(如Sheet2,可改名為學生成績分析表)按教務處規定的考試成績分析要去制作如表1所示的成績分析表,具體制作方法在此不作說明。

3.2 巧用Excell2003的公式及填充柄功能完成學生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學生成績的統計分析分為常規統計項和分數段的人數統計和百分比統計項,常規統計項的公式及說明見表2,各分數段的人數統計和百分比統計項的公式及說明見4,表2和和表4中公式所用的單元格引用說明見如表3所示。常規項的統計直接在相應的單元格中輸入如表2公式列中的公式即可。(注意:單元格及單元格區域的引用要根據成績的存儲區域以及成績分析表中相應項的位置變化填入正確的單元格名稱及單元格區域名稱)。

3.3 使用COUNTIF函數統計各個分數段的學生人數

countif函數的功能是統計指定區域符號條件的單元格數目,它有兩個參數Range和Criteria,其中Range用于指定單元格區域,Criteria用于指定條件,下面以統計90-100分的人數為例說明其具體操作:

(1)在存放結果的單元格中(如D9,存放90分或90分以上的人數單元格)輸入“=”,(公式以等號開始),再單擊編輯欄最左測的函數下拉列表框,如果列表框中有COUNTIF函數就直接單擊此函數,如果沒有就單擊“其他函數”,在所打開的“插入函數”的對話框

(2)在“選擇函數”列表匡中選擇COUN-TIF函數,出現“函數參數”對話框。

(3)單擊Range參數右側的折疊按鈕,再單擊存放學生成績的工作表標簽(如學生成績表),將鼠標光標指向存放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的第一個單元格(如F4),然后單擊鼠標。

(4)將鼠標光標指向存放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的最后一個單元格(如F62),按住Shift鍵不放,單擊鼠標左鍵,這樣就將選定了存放學生成績的單元格區域F4:F62。

(5)單擊折疊按鈕,“函數參數”對話框,將光標定位到參數Criteria框中,在此參數對話框中輸入”

(6)光標定位到公式編輯欄“=COUNTIF(學生成績表!F4:F62,"

(7)再次單擊編輯欄最左測的函數下拉列表框中的COUNTIF函數。

(8)重復步驟(2)-(4),并將第(4)步的Criteria參數應改為“

(9)得到“=COUNTIF(學生成績表!F4:

F62,”

(10)將鼠標光標移到D9單元格的右下方,當光標變成粗的“+”形狀(+稱為填充柄),按住鼠標左鍵不放拖動到D16單元格,松開鼠標左鍵,完成公式的填充。

(11)按照表2的公式依次修改D10―D16單元格中每一個COUNTIF函數“Criteria”參數中的條件,就可完成每一分數段的人數統計。

3.4 統計每一分數段的百分比

(1)在存放百分比結果的第一個單元格中(如F9)輸入“=D9/$I$2”(注意在I和2前一定要輸入$,鎖定單元格,防止使用填充柄時此單元格的行標識和列標識發生變化)。

(2)將光標移到F9單元格的右下方,出現“+”時按住鼠標左鍵不放拖到F16的單元格,松開鼠標左鍵。

(3)單擊“格式”菜單的“單元格”命令,出現“單元格格式”對話框,在此對畫框中單擊“數字”選項卡,在分類(C)列表框中選“百分比”,小數位設為0即可。

(4)單擊“文件”菜單的“保存”命令,保存工作薄(如08級臨床B班成績分析)。

4.結論與應用

第9篇

作為學生,同學們要經歷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考試,平時的小測驗、期中、期末考試、中考等,“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誰也無法逃避、無法更改!因此對待考試成績的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同學們剛剛經歷了進入中學的第一次月考,你是如何對待考試成績,又是如何進行成績分析的呢?對待考試成績的角度不同,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你是關注結果,還是更加關注過程呢?過于關注結果,學習也就變成了負擔。如果更加的關注過程,就會在經歷了一次次的考試之后,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探究的精神,對學習本身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考試就變成了幫助同學們查漏補缺的良好工具。

對于月考、甚至其它的任何一次考試,同學們應該更加的關注過程,利用考試結果正確分析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先進行自我反思,請家長、老師幫助分析,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哪些地方存在著漏洞:

“學習過程中你是否每次都認真完 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了?”

“作業完成有沒有偷工減料應付的現象?”

“學習某一科目的時候存在著哪些困難?”

“是不是某一學科難度大,力量達不到?”

“學習的時候是否存在懶散、注意力分散的現象?”

……

透過考試成績,分析學習過程,發現問題,及時尋找正確的對策,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然后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做到揚長避短,認真執行學習計劃,朝著自己的學習目標不斷的努力,你一定會在大考中脫穎而出的。

孩子們,希望你們都能夠正確對待考試成績,使得考試成為促進學習的良好工具。

第10篇

關鍵詞:《技術經濟學》考試成績 統計分析 教學體會

引言

學生成績分析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反映教學結果的一個必要手段。因此,為了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發現教與學中存在的不足,使考試真正為素質教育服務,我們需要對考試成績進行一次較為深入細致的統計分析。

1. 《技術經濟學》課程及其考試改革

《技術經濟學》課程是我校管理學院工程管理系針對理工科學生開設的一門校管必選課。它是研究技術與經濟最佳結合、協調發展的條件、規律、效果及實現途徑的一門交叉科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理論性。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技術經濟分析的基本知識以及論證、科學決策的基本理論與經濟效益的評價方法,以市場為前提,經濟為目標,技術為手段,對多種技術實踐方案進行經濟效益比較、評價和優選,作出合理判斷,最終獲得滿意的方案,解決實際的技術經濟問題,培養學生的經濟觀念、市場觀念、競爭觀念、效益觀念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為今后從事技術經濟工作奠定基礎。

自2005年以來本課程實行標準化考試,題型為80道選擇題,考核知識點涵蓋了技術經濟原理,現金流量等技術經濟基本要素,資本等值計算的各種計算方法,資金時間價值的內涵,項目經濟評價的時間、價值、比率型指標,互斥、混合、獨立方案比選方法,不確定性分析與價值工程的內涵等。能夠全面考核學生對技術經濟學相關理論和方法的掌握情況。另外,本課程考試由考生涂答題卡,采用計算機閱卷方式進行,不僅提高了閱卷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閱卷的準確性。總之,標準化考試不僅要測試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掌握的熟練程度、理解的準確程度、應用的靈活程度、思維的敏捷程度,而且還要考查其綜合應用知識、邏輯推斷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技術經濟學》考試成績統計分析

作者選取2006年春季、2006年秋季和2007年春季三個學期共657名學生的《技術經濟學》成績作為樣本來研究其分布情況。這些學生分別來自化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和信息工程學院。

2.1 分布情況分析

一般而言,考試成績的原始資料的分布特征并不能直接觀測出來,需要通過編制分布數列來反映。分布數列是統計資料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進行統計分析的重要手段。通過分布數列不但可以反映總體各單位在各組之間的分布特征和總體構成情況,即各成績組相對應學生人數及人數所占比例,還可以據此研究平均成績及其變動規律。下面是對學生總體按成績分組,形成各個考生在各個成績組之間的分布,如表1所示。

為了概括地說明總體各單位的分布特征,通常還需要計算變量數列的累計頻數和累計頻率。計算累計頻數和累計頻率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向上累計。當我們所關心的是小于某個成績的學生的人數、頻率分布情況時用向上累計法,以說明在此成績以下所有人數所占的比重。如表2中說明657名考生中成績在80分以下的有487人,占學生總數的74.13%。另一種是向下累計。當我們所關心的是大于或等于某個成績的學生人數、頻率分布情況時用向下累計法,以說明在此成績以上所有人數所占的比重。如表2中說明在657名考生中成績在80分及以上的有170人,占學生總數的25.87%。

根據教育學和統計學的相關理論,難度適中信度可靠的考試,學生成績應接近正態分布。本課程考試基本達到了教學要求。相反如果考試成績呈現正偏態或負偏態分布,則說明考題總體難度過低或偏高。

2.2 集中程度分析

學生成績集中程度的分析可以采用平均成績,平均成績把全體學生成績的差異抽象化,反映了學生成績分布的集中趨勢,有利于學生估計自己在總體中所處的位置。平均成績的計算可以采用算術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等。

2.2.1 算術平均數

算術平均數是計算平均成績最常用的方法和基本形式,它簡明易懂,受抽樣調查變動影響較小,且反應靈敏,總體中任何一個成績發生變化,計算結果亦隨之改變。但它易受極端數值的影響,且受極大值的影響更大,從而影響其代表性大小。然而本文所取樣本量很大,所以受極端數值的影響會較小。本文分析的這657名學生成績的算術平均數為74.83分,且大部分學生的分數集中在60~90分之間,說明大部分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

2.2.2 中位數

如果把總體學生的成績從低到高進行排序,則處于中間位置的學生的成績即為中位數。當學生人數為偶數時,則中位數為處于中間位置的兩個學生成績的平均數。當學生成績資料不多,成績分布偏斜程度不太大,但各個考生之間成績差異程度較大或存在極端數值時,用中位數來代表總體學生成績的一般水平具有較高的代表性。中位數的不足是缺乏靈敏度,也不如算術平均數可靠。本文分析的這657名學生成績的中位數為70.5分。本文分析的樣本量很大,但是成績分布偏斜程度不太大,各個考生之間成績差異程度比較大,所以用中位數來代表總體學生成績的一般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3 眾數

眾數是指總體學生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考試成績。當許多學生的成績都為同一個數值或成績分布偏態較嚴重時,用眾數作為平均成績有其特殊意義。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眾數來掌握大部分學生所處的水平,從而有效地制定或調整教學計劃。

眾數計算簡便、易于理解,不受極端數值影響,但受次數分布的制約。在一般考試中,如果考生人數較少或無明顯集中趨勢的成績資料,可能會沒有眾數,或者有兩個及以上的眾數,此時眾數的應用則沒有多大意義。本文所分析的樣本中,存在多個眾數,比如64分、71.5分、77.5分、83分等,所以在此用眾數反映學生成績分布的集中趨勢沒有太大意義。

2.3 離散程度分析

平均成績是把總體學生成績的差異抽象化,代表了總體學生學業上的一般水平,但學生之間成績或學業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就必須在計算平均成績的基礎上進行離散程度分析,即計算變異指標。變異指標值越大,說明學生之間成績的差異越大,平均成績的代表性越低,此時就不宜用平均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反之,則說明學生之間成績差異小,平均成績的代表性高。但變異指標并非越小越好,如果考題難度過低或偏高,學生成績可能普遍很高或較差,此時各個學生的成績會很接近,既沒有特別優秀的,也沒有太差的,以致掩蓋了學生在學業上的真實差距,也就無法對學生的學業做出正確評價。

常用的變異指標有極差、標準差和變異系數。

2.3.1 極差

極差是總體學生成績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差。這是測定學生成績差異程度最簡單的指標。但由于極差只取決于極端數值的大小,忽視了中間學生之間成績的差異,因此它只能粗略地反映學生成績的差異情況。

2.3.2 標準差

標準差是測定學生成績差異程度最常用、最科學的指標,是指學生總體中各個成績與平均成績離差平方的算術平均數的平方根,用σ表示。

標準差綜合反映了學生總體中各個學生之間成績的差異程度。標準差定為多大才合適?實踐證明,當學生的成績接近正態分布時,在百分制情況下,標準差為10―15分,成績的差異程度較為合理。如果是選拔性考試,標準差可以大些,如20分以上。

本文分析的這657名學生成績的標準差為9.83分,說明成績的差異程度比較合理。

2.3.3 變異系數

極差、標準差都是對總體學生的成績差異程度進行測定,如果要進行同類科目在不同班級(或不同專業)之間差異程度的比較,在平均成績不等的情況下,就要用變異系數來解決。

比如,2007年春季化工類(生物和制藥)專業與土木工程專業的平均分分別是69.01分、66.19分,標準差分別是8.46和8.97,由于兩個專業平均分不等,所以不能直接比較標準差,可以分別計算其變異系數為0.123和0.136,可見化工類(生物和制藥)專業的變異程度比土木工程專業要小。

3. 影響考試成績的因素分析及個人教學體會

《技術經濟學》考試成績的統計分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信息,亦從總體上為把握考試質量及學生的真實水平提供了理論依據。通過對《技術經濟學》考試成績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這三個學期學生成績基本上符合正態分布,平均分數比較高。79.75%的學生成績集中在60~90分之間,但是仍有15.99%的學生處于不及格的水平,說明還有少部分學生對技術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掌握不夠牢固。

分析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主要有:(1)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不是很高,這是由于《技術經濟學》不是理工科學生的專業課,所以他們在認識上往往有誤區,認為經濟管理類課程跟他們的專業學習關系不大,很多學生只是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學分;(2)學生的基礎程度的差異,我校面向全國29個省市招生,而各地考生的高中學習基礎水平參差不齊;(3)課余時間的利用率不足;(4)學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課程學習的重點和難點;(5)社會因素,社會因素主要指戀愛、父母離異或已故、家庭經濟狀況等,這些因素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而會對學習成績造成影響。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因素會對學生成績有一定的影響。鑒于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作者提出以下教學體會,僅供參考。

3.1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和主動性不是很高,而且這門課程學生上課人數較多,教學十分困難。所以首先要強調理工科學生學習經濟類課程的重要性,進而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技術經濟學可以解決生活中很多實際問題,比如學習的投入和產出問題,個人買房、買車月供如何計算,等等,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聽課,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思考,專心聽講,尋找答案,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要多為學生提供教學相關參考資料,鼓勵學生利用學校豐富的教學資源主動學習,擴展學生知識面。

3.2 活躍課堂氣氛,開展課堂討論。

活躍的課堂氣氛既能調動教師的講課情緒,又能使學生全面掌握、正確領會教師傳授的知識。所以建議采用開放的、積極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進行案例討論,比如三峽水電站建設項目可行性分析問題;還可以運用技術經濟學的決策分析方法分析實際問題,比如大學本科生畢業是直接就業還是考研繼續學習,買車好還是租車好,等。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及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發表自己的看法,這種討論可以讓學生隨便發言,也可以將學生分為甲乙雙方進行辯論。

3.3 理論聯系實際。

《技術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使學生學好技術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必須結合實例教學。比如,作者在講解資金時間價值的資金回收公式時,以一位教師買房為例講解如何計算月供的問題。通過一些例子的講解,把技術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和實際結合了起來,由此充實了教學內容,使學生真正感到學有所用。

3.4 多與學生溝通交流。

教師與學生之間及時和多方位的溝通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會經常遇到聽不懂的情況,從而影響對后續內容的理解,因此建議講課時允許學生隨時打斷授課,舉手提問。課下應主動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做到有的放矢;還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問題,了解學生的困難。

參考文獻:

[1]陳立文,陳敬武.技術經濟學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

[2]陳娟.講授技術經濟學全校性選修課的幾點體會[J].技術經濟,2004,(5):50-51.

[3]何慶光.學生考試成績的統計分析[J].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4):89-91.

第11篇

關鍵詞:自助;互助;自省;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166-01

考試性質及時間:

自己訂正、小組通過的試題題號:

小組研究后仍似懂非懂的試題題號:

小組研究后尚未解決的試題題號:

備注(講評建議、其它要求等)

數學試卷講評課是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且常見的課型,傳統試卷評講很少從學生出發角度設計,而從“學生學”出發進行的試卷講評甚少,試卷評講基本上單向灌輸。沒有了解過學生的想法,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過,那又怎能發現錯解的癥結所在,切實地“撥亂反正”呢?學生始終只停留在“聽懂了”的層面,再次獨自面對時還是按自己固有想法“一錯再錯”。教師“講解答”、學生“聽答案”的試卷講評課傳統模式究竟是高效還是低效呢?為了更好地“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筆者在試卷講評課的教學實踐中嘗試讓學生先自我“補救”――訂正后再講評,讓學生自由分組――互動中精講評,讓學生自行填寫《考試成績分析表》――講評后理性反思,初步形成了“自助――互助――自省”的高中數學試卷講評課新模式。

一、“自助”

在考試結束相關批閱、統計、采樣工作完成后、相應試卷講評課前及時將答卷發還給學生,要求學生盡自己所能先自主訂正試卷,即訂正任務前置。

考試是限定時間內的獨立練習,總有沒答對的、沒答全的題,即便是得了滿分也可能存在做得有欠缺的題。試卷訂正應是學生考后的自我完善,而非教師的答案“聯播”。試卷訂正不應只局限于主動訂正考試做錯的題,還包括繼續思考考試來不及做的題、拿不準的題、不會做的題,即便是會做的題也可以反思解法、再尋簡法。其實在試卷講評前絕大部分試題學生是可以自主訂正、自我“補救”的。對于個別難度較大仍不會解的題,盡力而為即可,最好能明確在已有的解答過程里自己“卡”在哪里了,呈現最真實的“困境”以便后續展開更有價值的交流討論,待試卷講評后再進行訂正。

二、“互助”

在學生自主訂正試卷后,先小組內討論,交換答案、交換解法、交換想法,再在全班范圍內利用課堂時間擇重點、要點、難點問題進行“主題式”講評,重點討論解題思想,在生生、師生的互動交流中相互借“智”,激活思維,加強體悟,共同發展。

課堂上重點講評的內容主要來自:(1)各小組討論后據實填寫并上交的《試卷訂正――小組討論反饋表》(見下表)中票數較為集中的“似懂非懂”的試題、“尚未解決”的試題;(2)教師由試卷分析、考情分析、統計數據分析所發現的較為突出的知識性、策略性問題。教師再將上述素材按一定標準進行整理分類設定1~2個講評課“主題”。課堂講評方式以學生自評、互評為主,教師點評為輔推進多元化互動交流。

三、“自省”

讓學生根據相應的《考試成績分析表》,并結合試卷的訂正與講評情況,進行全面、深刻的自主反思,給出客觀、恰當的自我評價。

《考試成績分析表》是教師特別針對當次考試試卷設計的集數據統計、自主反思、自我評價于一體的綜合表格,具體如下表所示。其中的“保底”分分值、各分數段的劃分(下表的“85分―70分―60分―50分)、學生自行統計“小分”的項目分類(下表的“基礎題”―“中等題A”―“中等題B”―“疑難題”)均是教師綜合當次考試試題狀況、考前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現實能力水平給出的,不同的考試會有不同的設置。“保底”分是“警戒線”,如果低于這個分數,說明該生的數學成績存在比較大的問題,任課教師有必要單獨“約談”。分數段的劃分以及人數統計意在引導學生準確定位當次考試自已在班級所處的層次水平,有助于學生更恰當地做出自我評價與目標設定。需要學生自行統計的“小分”意在從多方面、多角度讓學生發現自已在數學學習上的優缺點,有助于學生更理性地進行自主反思與自我調整。表格后半部分有關“訂正可追回的分數”、“四個方面”的自我反思與評價的填空項基本不變,意在讓學生每次考試后養成良好的訂正與反思習慣,并能真正從中有所收獲,而非“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之舉。

從高一到高三在這三年的實踐探索過程中,學生的試卷訂正本由薄變厚、講評課堂由冷轉熱、學生的評價與反思由感性走向理性,新模式下的試卷講評課更好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了講評的實效性,鍛煉并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語言表達、自我反思等多方面能力。當然此次的“初探”也碰到的一些新問題,比如:必修課課時的“縮減”,“走班”教學帶來的沖擊等,有待筆者作進一步的整理與思考,以備“再探”。

參考文獻:

第12篇

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學生普通話等級考試成績進行挖掘,通過關聯規則挖掘算法,對普通話等級考試成績與學生的專業和戶籍之間隱藏的數據關系進行分析和預測,為今后提高普通話的整體水平和滿足就業對普通話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決策依據。

關鍵字:數據挖掘學生成績 數據關系

中圖分類號:D691.4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應用背景

作為學生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我院將普通話等級考試納入到了學生的必修課中,測試范圍基本涵蓋了所有專業的學生 ,對于所有參加考試的學生建立了普通話等級考試數據庫,積累了大量有用的數據。但這些信息只是簡單地存儲在數據庫中,隱藏在這些數據中的潛在信息閑置,沒能被充分利用。針對如此繁雜的數據量是需要給予較高層次的發掘和整理,并能夠從中找出適合對應學院決策的有用數據信息。基于“數據豐富,信息貧乏”的問題,我們引入了數據挖掘,針對這些龐大、繁雜的數據量進行研究和分析,希望通過數據庫中的數據量發現有用的信息,從而提取出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有價值的信息,使學院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等級考試信息數據挖掘系統的設計

1、數據倉庫的體系結構

傳統的數據庫技術是以單一的數據資源為中心進行事物處理,批處理以及決策分析等各種數據處理工作,而數據倉庫技術具有分析處理等特點,它既是一種結構和富有哲理性的方法,也是一種技術,而且還是存儲數據的一種形式。數據和信息從不同數據源提取出來,然后把這些數據轉換成公共的數據模型,而且和數據倉庫中已有的數據集成在一起。當用戶查詢時,需要的數據已經準備好了,數據沖突和表達不一致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2、數據倉庫設計

數據模式的設計在數據倉庫的設計中是最核心的部分,數據倉庫建立模型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從關系型、規范式的數據模型向多維模型轉換的過程。在基于學生成績分析數據倉庫設計過程中,我們采用通用的三層數據建模方式,即概念模型設計、邏輯模型設計和物理模型設計。概念模型設計提供了對學生成績分析的一個整體概括性描述,針對相關部門收集需求;邏輯數據建模層面向學生成績數據倉庫界定范圍的全局及其應用;物理數據設計使用物理限制,如空間、特性和數據的物理分布,目的是設計實際的物理數據。

3、數據倉庫的流程設計

將系統中涉及到的數據源清理出符合分析范圍的數據,設計等級考試成績的數據倉庫,使用Microsoft決策樹創建OLAP數據挖掘模型一,,使用Microsoft聚集創建OLAP數據挖掘模型二,最后通過兩種模型的建立得出分析結果。如下圖所示:

4、數據倉庫的建立

由于數據集要求事實數據表和維度必須在同一數據庫中,因此要利用DTS數據轉換服務功能將student.dbc文件導入到等級考試成績分析系統的SQL Server數據庫中,再利用Analysis Services建立多維數據集,并添加度量值、維度以及計算成員。其中包括兩個度量值:考試成績Grade和考生人數Scount;一個計算成員:平均成績、事實數據表以及連接的維度表。

5、 數據抽取、轉換和裝載

(1)數據抽取

數據倉庫中數據的獲取過程不是從數據源中把數據簡單的轉移過來,而是對數據進行清洗和轉換,使得在數據倉庫中的數據是一個完整統一的數據集合。如果對原始數據只是進行簡單的堆砌而不加以轉換和清洗的話,就會存在大量不完整和不必要的數據 。因此所有抽取的數據必須轉換為數據倉庫可用的數據,擁有可以用來進行戰略決策的信息,是數據倉庫最根本的原則。

(2)數據轉換

數據轉換的基本任務:選擇、分離/合并、轉化、匯總和豐富。

數據轉換的主要類型:格式修正、字段解碼、計算值和導出值、單個字段的分離、信息的合并、特征集合轉化、度量單位的轉化、日期/時間轉化、匯總和鍵的重新構造。

(3)數據裝載

將數據轉換成與數據倉庫要求一致的數據后,就準備數據的裝載。通常涉及從源數據庫系統、數據準備區數據庫傳送大量的數據到目標數據庫。類似于數據的抽取數據的裝載有三種類型:初始裝載、增量裝載和完全刷新。數據準備好之后,有四種把數據應用到數據倉庫的方式:

裝載:清空原有表再把數據裝載進去;

追加:直接往表里追加數據,當一個輸入記錄與已經存在記錄重復時, 需要定義時丟棄還是插入一條新的記錄;

破壞性合并:如果輸入記錄的主鍵與一條已經存在的記錄的鍵互相匹配,那么就對匹配的目標記錄進行更新;

建設性合并:如果輸入記錄的主鍵與已有記錄的鍵匹配,那么就保留已有的記錄加入輸入的記錄。

三、基于數據倉庫的的等級考試成績分析

運用 OLAP 所提供的分析方式,可以得出以下結果:

到目前為止,我院參加普通話等級考試獲得一甲的學生沒有,能獲得一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參加測試的學生獲得一乙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其中生源地是城市的學生有一半獲得二乙,對這部分學生加強培訓可以提高二甲和一乙的通過率;

生源地為農村的學生絕大部分只能獲得二乙,對于這部分學生進行培訓可以提高他們獲得二甲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陳文偉,黃金才.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2] 黃晶晶,倪天倪.分類挖掘在大學生智能評估系統中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與現代化,2005.

[3] 朱明.數據挖掘[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