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5 04:13: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英語說課稿,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開發;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191-02
引言
當今,伴隨信息化革命的學習革命正在全球發生:數字化已經重新定義了每一個知識的分享形式,不再是面對白紙黑字和簡單的實驗,中國大多數學生已經提前擁抱了這個信息化的社會,他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近年來中國萌生了一大批基于中國市場需求的教育和學習必備的輔助工具。在這個變革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教師的教育理念、思想、手段和方法該如何調整和改變?少數民族地區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如何才能跟上時代的變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課程資源的建設必須納入課程改革計劃,各級各類學校必須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資源……,積極利用并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1]。新的課程觀也倡導,"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英語學科信息技術教育資源開發迫在眉睫,廣大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勇于探索和研究,為做好新時期農村教育努力奉獻自己的智慧和熱血。
1.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理解和優越性
1.1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理解。信息技術,是指應用信息科學的原理和方法,以數字技術為支撐,應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呈現、傳遞、加工、處理信息的理論和實踐。它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為中心,兼顧音像技術、網絡技術。教育資源,是指蘊涵了特定的教育信息,以能創造出有一定教育價值的各類信息資源,特別是能以數字信號在互聯網上進行傳輸的教育信息,包括素材、試題、教案、配套光盤、課件、網頁等,各種形式的教學軟件及各種數字化的教學內容。在形式上表現為聲音、圖片、動畫、視頻、文本、網頁、課件,網址等。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即應用多媒體、網絡設備和技術呈現、傳遞、加工、處理教育教學資源信息,如教案,習題、試題,音像材料等教學內容。
1.2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優越性。利用信息技術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有其明顯的優越性。首先,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曾經有人做過實驗,通過各種感官獲得的知識比率為:視覺83%、聽覺11%、其他6%,視聽結合可獲得幾乎是最佳的知識保持率。由此可見,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教學,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增強記憶效果和提高教學效率。通過聲音、圖像,動畫等動態方式呈現教育內容,刺激了學生的感官,長時間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利用信息技術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過去,學校教師沒有適用的教學資源,每上一堂課都要擬寫教案,收集各種材料,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用后又沒有加以收藏,也沒有形成資源共享,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此外,利用信息技術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能增加教學容量。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利用已有的學科信息技術資源,能在相同的教學時間內呈現更多的教學內容,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開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英語學科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必要性
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多媒體教學進入每一間教室,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中小學教學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全面提高中小學迎接21世紀挑戰的能力[2]。
英語,作為基礎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能夠為提高我國整體國民素養,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國民的國際交流能力奠定基礎。完成英語教學任務,除了要有必要的硬件條件,如教材、教師、教室和教學設備外,也要具備必要的軟件,如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等。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無疑是英語教學重要的教育軟件之一,它能提供給教師必要的教育教學素材,節省大量的備課時間和精力,能給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聲、像視覺效果。能極大地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開發初中英語學科信息技術教育資源有十分必要的。
2.1布依族苗族人口眾多。 惠水第三中學課題組開展了一次問卷調查,隨機調查了12個教學班592名學生,結果如下:
從上表不難看出,布依族苗族學生占了調查學生的63.7%,而漢族和其它民族學生則占36.3%,布依族苗族學生居多。
布依族和苗族是黔南的主體民族,其中布依族約122萬人,苗族約46萬人,布依族苗族人口約占全州總人口52%;在全州12個縣市中布依族和苗族均有分布;布依族苗族學校遍布全州各地。由于歷史等各種原因,布依族苗族聚集地所在的學校大多位于邊遠的山區,大多為鄉鎮學校,遠離縣城,經濟較落后,信息相對封閉,生活環境條件和教育教學條件遠遠不如漢族學生所在的城市學校,享受到的教育資源與城市里的漢族學生也不一樣。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跟不上當前教育教學形勢的發展,嚴重限制了學生各方面的成長。
2.2布依族苗族聚集地的英語學科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現狀。開展素質教育以來,我州的教育教學條件得到了相當大的改善,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逐漸完善,但作為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的信息技術教育卻依然相當落后。今年以來,各校均已安裝了"班班通",具備了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條件,但在廣大的布依族苗族地區,教師使用這些設備的水平十分有限。相當多的教師不會制作幻燈片,不會使用投影儀,不會下載網絡資源,更不用說去研究和開發教學資源了。教師沒有相關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資源,備課費力、費時,教學過程簡單機械,教學方法單一,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滿足現代教學需要,跟不上時代的步步伐,使信息技術教育設備的作用得不到應有的發揮。缺乏有效的初中學科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嚴重影響了我縣鄉鎮初中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制約了我縣教育事業的發展。
2.3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學生運用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現狀。近年來,網絡信息已基本覆蓋城鄉,布依族苗族聚集地的學生和發達地區的學生一樣,也能享受互聯網的便利。然而,由于缺乏可用的學科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加上經濟條件的限制,學生的學習仍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課本及教師的教學活動,不能借助網絡信息,不能通過運用信息技術資源來實現英語學習目標,完成英語學習任務,因此英語學習缺乏趣味性,從而產生厭學思想,甚至放棄英語學習的嚴重后果。
由于我州布依族苗族人口眾多,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學校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缺乏,學生不能運用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完成學習,因此,開發適合布依族、苗族聚集地的初中英語學科信息技術教育資源是十分有必要的。
3.開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四步曲"
開發有效的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已迫在眉睫。廣大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建立適合本校、本地區實際的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庫。
3.1更新觀念,從思想上認識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庫的重要性。當前,互聯網信息、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中小學教育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教育教學手段的變化也層出不窮,豐富多彩。然而,相當多的農村英語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忽視新知識的學習,新方法的使用。在新課程背景下仍然穿新鞋,走老路,觀念陳舊,不愿學習和改革。對網絡、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領導應當重視改變和更新英語教師的思想觀念,倡導和鼓勵英語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鼓勵英語教師開發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
3.2認真學習和研究學科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要開發有效的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首先,要求廣大教師學習新的英語課程理念,了解新《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理論知識,學會制作課件,學會使用幻燈片等。通過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增強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為開發學科信息技術資源打好基礎。其次,通過學習,使教師認識自己的不足,激勵教師努力提高自已,使自己適應新課程改革條件下的教育教學需要,勇于探索信息技術運用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規律,開發適合自己的英語信息技術資源,為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服務。
3.3成立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開發領導機構。黔南州的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地域寬廣,要建設一個適合布依族苗族聚集地的初中英語信息技術資源庫,光靠某個英語老師,某個學校,某個縣區,或某幾個縣區的英語教師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要在州政府所在地成立開發領導機構,由州教育局牽頭,指定負責人,有具體的管理人員,各縣市有分管的教研員,各學校有分管的教科員和英語教研組長。成立了信息技術教育資源開發領導機構后,各縣市就可以開展各種開發研究了。有了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開發領導機構,各縣、市的開發和研究才有政策支持,有章可循,各種活動才能正常開展。
3.4開好三個“會”。首先,在全州范圍開好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建設動員會。為了讓學校全體英語教師了解建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目的、意義、建設目標及過程、方法和途徑,州、縣教育局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開發小組和學校要召開一次動員大會,下發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開發文件,這有助于增強英語教師學習的緊迫感,使英語教師明確任務,形成合力并付諸行動。其次,開一次中期成果分析會。在建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庫的中期,州、縣教育局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開發小組要召開一次成果分析會,總結資源庫建設的成果,分析和解訣存在的問題,提出新的要求,并鼓勵教師克服困難,勇于探索。最后,開一次成果總結會,目的是宣布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英語學科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庫建成,感謝全體教師的辛勤付出,使全體教師能感受到勞動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加積極、努力地開發和運用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庫,改變教育教學方式,改進教育教學手段,從而提高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的教育教學質量。
4.開發學科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途徑
4.1充分利用英語教材配發資源。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門和出版社在制定教材的同時也制作了各種各樣的教學光盤資源。布依族苗族地區的學校和廣大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并將其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的資源,用于自己的日常教學活動,使學生能經歷到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4.2積極整合網絡資源。當今,互聯網信息飛速膨脹,各種教學資源網應時而生,其中不乏大量有價值、適用的教育教學資源,如學科網、為你服務教育網、K12教學網等。布依族苗族地區的廣大教師要積極主動地瀏覽、查閱、搜集、加工互聯網上的教育教學資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豐富初中英語學科的教育教學信息技術資源,為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服務,為學校的英語教育教學服務。
4.3自主創作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當前,計算機在少數民族地區學校中基本得到普及,網絡、書籍、期刊、報紙和雜志的空前發展,為教師創作和建立信息技術教育資源提供了條件。創作教學課件所需要的圖片,音像材料可以信手拈來;教師將擬寫的教案、教學設計、說課稿、習題、試題等加以整理,分類,交給學校信息技術處理員,就可以形成各學科的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因此,自主創作學科信息技術教育資源是可行的。
4.4購買英語學科信息技術教育資源。近年來中國萌生了一大批基于中國市場需求的教育和學習必備的輔助工具,出現了一大批研究和生產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機構和開發商。他們研究和生產的教育資源新穎,豐富且不乏適用性。購買并運用現成的教育資源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能迅速生成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
結束語: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3]。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1]。只有不斷地探索、研究和開發適合布依族苗族聚集地的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育資源,才能更有效地開展新時期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活動,改革教師的英語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使布依族苗族聚集地初中的英語教育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M]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