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 16:12:1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2-0012
在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應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通過什么樣的教學途徑才能讓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在“最近發展區”得到最好的發展呢?根據平時的教學實踐,筆者的教學體會如下:
一、明確目標,合理分組,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由于在一個教學集體中,學生的智力、能力、學習品質存在較大差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刀切”。針對學生學習的需要與教師教學的需要,可以把一個班級中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按照“異質分組”的方法,分成學習小組,促進小組中的每個成員相互督促、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形成小組學習的合力,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基本可以分為這樣幾個類型:第一種類型為學習習慣較好且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第二種類型為學習較為認真,可獨立完成進行實驗操作的學生;第三種類型為動手能力較強但缺乏獨立思考、鉆研精神的學生;第四種類型為學習基礎較好但學習主觀能動性不強的學生;第五種類型為基礎相對薄弱且自覺性較差的學生。其中,前兩種類型的學生是物理合作交流課堂中的中堅力量,中間兩種類型的學生是物理課堂中應該積極培養的對象,最后一種類型是物理教師和班級中學生重點幫助的對象。按照上述要求,教師可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6~7個學習小組,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分工明確,有活動的組織者、發言人、補充員等,讓每個學生都扮演合適的角色,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當然,這些角色要經?;Q,讓每個學生體會不同的角色,發揮不同的作用。最后,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建立“分類”檔案和“分戶”檔案,“分類”檔案旨在研究各類學生,“分戶”檔案旨在研究每個學生。
二、精心備課,設計導學,提升課堂教學效度
根據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然后教師再由目標準確定位教學內容,編制符合學情的導學提綱,是課堂中實施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障。教師可以在導學提綱中將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分解,讓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的素質基礎,解決問題、發現問題,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學生達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目的。另外,讓學生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由于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汽化方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得比較多,所以在設計導學提綱時可讓學生根據課本內容和生活經驗進行自主探究,然后讓他們在相互討論、交流、質疑中將知識要點進行升華,并學會在比較中區別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
三、因材施教,動態指導,探索課程習得的規律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立意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能根據物理課程章的不同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與“學”形式,使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有所得、有所悟。同時,也要保證在同一節課內既有面向全體的“合”環節,又有培優輔差的“分”的環節。
具體來講,在學生完成導學提綱、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系統地學習課本內容,結合生活體驗進行自主探究。在學生自主探索時,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 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時間,特別是當學生的自主習得的能力和習慣還沒有完全形成時,留給學生的時間要相對長一些。2. 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法的指導,如對實驗的操作、探究的方法、數據的分析、結論的概括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習得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習得學習的方法和策略。3. 教師在學生自主習得的過程還要注意對學習質量的監控。要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疑惑、容易出錯的地方、精彩的地方等,以便在課堂反饋時做到有的放矢。
在實施某個教學環節時,教師也可以多問幾個為什么,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從而培養他們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平臺交流,引領提升,升華課堂學習重點
交流是引導學生將在學習過程中習得的物理知識進行有效反饋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于提供平臺和機會。課堂交流的形式包括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組組之間、組內之間等,教師在期間起著組織、引領、解惑的作用,從而將課堂學習過程中習得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升華,讓學生在有效的學習時間內達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如在進行全班交流時,可以安排各小組派代表將本組的學習情況、習得結果呈現給全班同學,教師總結、評價各組的學習,必要時對學習內容進行補充和講解。在小組呈現結果時,可以按照導學提綱的順序逐一匯報自己小組的合作交流的結果,對于每一個探索要求可以讓其中一個小組主講,其他小組進行補充,教師再充分發揮引導、點撥的作用,對各個小組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存在的疑點、困惑進行精細講解,因為有時教師必要的講解還是必要的。
總結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學生提升自身學習能力的重要一步。因為對新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是信息加工、編碼、存儲的過程,是學生自己主動將知識與技能系統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領提升,特別要側重學習方法的總結指導,避免課堂的盲目性,引導學生在經歷實踐后,跳出來進行創造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