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1 17:26:3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口腔醫學技術的出路,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科學的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觀,是促進經濟、社會和人各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為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思想和發展道路。從1999年擴招開始,我國高等教育近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高等教育招生人數2001年達到480.7萬人,2004年為701.1萬人。1998年到2004年,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人數年均增長26.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4年的19%。2005年,我國高等教育總規模已達到2300萬人,2006年達25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從數量上看,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完成了從精英教育到大眾化教育的歷史性跨越,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等教育需求,適應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其中,高等職業教育功不可沒,因為從在校生數量上看,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占據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面對高職教育如此迅猛發展的形勢,我們歡欣鼓舞的同時更要冷靜思考,從指導思想上必須堅持規模、效益、質量、結構內在統一的健康協調發展。《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規模要以質量為保證,效益要體現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學校布局結構和專業結構應科學合理,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職業教育應當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
但目前高職教育的辦學現狀令人擔憂。一是學校規模超常規發展。學校為了生存和發展,只有通過招生,一個省上萬人的高職學院已不是一兩所。由于招生規模過大,辦學條件遠遠跟不上學校規模的發展,師生比嚴重不合要求,國家教育部規定的師生比標準為14:1,許多學校、許多專業都超標,有的高職學校某些專業師生比高達30:1,甚至更高。二是高職學校數量過多。目前,全國高職院校已達1200多所,加上一部分普通高等院校(本科)設立的高職學院,我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數量、招生數和畢業生數都已占普通高校的50%以上;僅湖北省具有頒發畢業文憑資格的高職高專院校達52所,而且大多數是最近幾年由中專升格而成。三是專業布局不合理。幾乎所有的學校都開辦了計算機專業、機電類專業和經濟類專業,有的學校缺乏最起碼的辦學條件。四是人才培養模式缺乏高職教育特色。為什么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高職教育辦得好?因為企業辦得好,經濟效益好,工學結合、產學結合容易實施,能夠辦出高職教育的特色,學校與企業、教學與研發良性互動;而內地經濟不發達地區,由于企業經濟效益差、企業規模小,很難找到合作的企業,學校又沒有足夠實力建一定規模的實訓實習基地,沒有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職教育自然就辦成了普通本科教育的壓縮型。
因此,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大力發展高職教育,要研究當地的產業結構,要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不是什么學校都可以辦高職教育,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建好實訓實習基地,走工學結合、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不是什么專業都容易辦出高職教育的特色,要探索高職教育應用性、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高職學校規模不是越大越好,要辦出水平,辦出特色。一句話,要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全局。
提高辦學水平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首要任務
目前,應當把高等職業學校由單純追求規模、數量,轉化到堅持規模、質量、結構和效益內在統一的健康協調發展軌道上來,特別是要注重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注重內涵發展。教育部委托各省自治區通過幾年的時間正在對全國高等職業院校進行一輪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這對于系統總結辦學經驗和成績,找出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目標和定位,規范辦學標準,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其實,提高辦學水平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人才培養工作的各個層面。首先是要明確辦學的指導思想和學校的定位,包括校長和教師的思想觀念、教學的中心地位、以及產學研結合的理念、機制和途徑。其二是提高師資隊伍的水平,包括教師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師生比、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以及雙師型教師的數量等。其三是改善教學條件,包括教學基礎設施、教學實驗實訓設備、教學實訓基地、圖書資料及經費投入等。其四是教學建設與改革,包括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職業技能訓練、素質教育和創新精神培養。其五是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包括管理隊伍建設、制度建設、質量標準與監控、質量評價體系建設等。
但是,提高辦學水平最終要落實到人才培養質量上,通過質量樹立品牌,促進學校發展。提到質量,首先應當樹立科學的質量觀。什么是科學的質量觀?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要根據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對人才要有多樣化的質量要求。高等教育大眾化不僅僅是高等教育量的變化,其核心是帶來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根本變革,在質量觀、人才觀、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學管理制度等諸多方面較精英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單一質量觀、人才觀認識學生,設定標高。高職教育的教學內容與質量標準是與培養技能型、管理服務型人才要求相符的,考核質量的方式不只是一張試卷定成績,重結果而不重過程,應對平時學習和實踐環節進行考核,應探索如有限開卷、寫論文、做課程設計、做產品、上機和進實驗室、實訓室現場考核等多種考試方法。其次,要真正做到以教學為中心,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任務。招生要注重生源的質量;教學活動,包括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要有科學嚴格的質量評價體系;科學研究、產品開發也要與教師的學科水平、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結合起來;后勤、機關服務等學校一切工作都要以教學為中心。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高職教育通過幾年的發展,確實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涌現了許多辦學很有特色、高水平的示范性職業技術學院。教育部已開始對高等職業教育實施“卓越計劃”,即“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葛道凱介紹,卓越計劃就是希望在全國建設100所有特色、有實力,能夠代表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發展方向的學校。所謂發展方向,一是希望通過100所學校可以帶動更多的學校,從而確立高等職業教育的整個品牌;二是希望通過“卓越計劃”的實施帶動所有學校都確立品牌意識和質量意識;三是希望通過這100所學校帶動整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讓他們走在前頭,闖出一條路子供其他學校借鑒。[1]這些都是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創品牌的很好的舉措。
鮮明的辦學特色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生命
辦學特色是一個學校經過長期的辦學積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優于其他學校的獨特的辦學風格。它可以是一種教育思想、教學理念、治學方略,也可以體現在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獨具特色,還可以體現在學校制度與管理層面。大多數辦得好的學校、高水平的學校在某些方面都獨具特色。特色決定水平,水平彰顯特色。
浙江大學的辦學特色是:“秉承百年辦學傳統,植根浙江人文文化”,“求知求實、創新創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南京師范大學概括的辦學特色是:“融合江蘇人文底蘊,秉承百年示范傳統,堅持奮發進取,開拓創新,鑄就了以‘厚生’為主體的南師精神”。[2]昆明理工大學在人才培養方略上形成了“根植紅土,情系有色,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鮮明辦學特色。
許多高水平的示范性職業技術學院辦學獨具特色。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在辦學理念上總結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辦學特色,學校致力于探索有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敬業、創新、務實、奉獻、協作”的精神。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以“立足船舶、服務軍工、面向社會”為辦學宗旨,以“質量立院、特色創優”為治校方針,為我國國防建設、造船工業以及地方經濟建設輸送了合格的畢業生,形成了“團結、勤奮、嚴謹、求實”的校風和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辦學特色。
有的學校某個專業辦得很有特色,如我院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依托口腔義齒中心,產學結合,醫技結合。口腔醫學技術實訓中心既是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實驗教學及生產實習基地,同時也是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口腔修復實驗室。實訓中心包括實驗室和義齒加工部兩部分,其設計理念充分考慮了專業實踐教學目標需求,同時克隆了義齒加工企業生產流水線的實際布局和結構。按照產學結合、工學結合的要求,兩部分相對獨立,但為教學服務又是一個有機整體。義齒加工部承擔著教學、實訓和生產雙重職能,它充分利用實驗設施,是實驗室向企業的延伸。作為企業,它對外承接各項義齒的加工制作業務,有自身的企業文化和理念,積極參與市場競爭。這種企業特征豐富和充實了它的教學活動,強化了其教學職能。在這里,教室就是工廠,老師就是技術工人。在本實訓中心,學生可完成從基本技能到模擬操作再到實戰性訓練的一整套實訓課程,為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還有很多有特色的高職學院,這里不再一一列舉。高職學校的辦學特色大多體現在人才培養目標緊緊鎖定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和工程一線培養技能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各專業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培養的學生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歡迎。鮮明的辦學特色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生命所系。
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高職教育絕對不能辦成本科壓縮型。教育部部長周濟指出,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工學結合、勤工儉學,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問題,是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本出路。中國就業力高峰論壇?高職高專峰會發出聲音:“高職高專教育已進入校企合作和就業品牌導向的時代。”與會專家提出,高職院校要對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再認識再定位,要將專業辦在地方經濟增長點和企業的興奮點上,把課程設在社會職業崗位的缺口和崗位能力的要求上。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目前,高職教育首先是要研究和探索市場需求與勞動就業緊密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形式多樣、靈活開放、自主發展的專業辦學機制;其二是研究和探索“訂單式”培養、“雙證書”制度、教學內容與企業標準對接等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三是根據基礎夠用,服務崗位的要求,整合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其四是改革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變“在黑榜上開機床,在練習本上編工藝”的單一教學方式,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強化技能訓練,努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其五是改革考試方法和教學評價制度,強化學生實踐環節和學習過程的考核及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價,研究和探索多樣化的質量評價體系。
許多學校許多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很有特色。如東軟職業技術學院專業與企業對接,教學內容與軟件標準對接,提出:“定向某個特定職業的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實際的、技術的、具體職業的特殊專業課程”。又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將課程體系整合為通識教育、專業基礎教育、專業教育三大模塊,建有機械制造技術、機電控制技術、數控加工技術、CAD/CAM技術應用四大實訓室,專業基礎課改革為講座課、導修課、項目教學三類。
我院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專業根據《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實施職業院校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通知》精神,根據社會需求和印刷及圖文信息處理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印前、印刷、印后系列崗位對人才的綜合要求,構建“產學結合、工學結合”的專業教育模式,堅持以圖文印刷系列課程內容為基礎,緊緊跟隨現代印刷技術的發展方向,著力培養學生現代技能和工程素養。改革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實踐環節進入車間臺機教學。為此,學院投入資金建成印刷工程實驗實訓中心,中心于教學、生產、試驗、實訓一體,產學結合,既對外承接印刷業務,又承擔實驗實訓的教學任務,學生在中心可完成排版、拼曬版、印刷、裝訂等全部生產實訓過程。中心結合學院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積極開拓實驗實訓教學新思路,逐步建立了基礎實驗、應用試驗、設計和創新實驗相結合及現代圖文信息處理技術與計算機控制技術緊密整合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為專業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提供了一個先進的實驗、實訓、實習與教學、科研的平臺。
參考文獻: